十三刺客

十三人の刺客,13人刺客:殊死血战(台),13刺客,Thirteen Assassins

主演:役所广司,山田孝之,伊势谷友介,泽村一树,古田新太,高冈奏辅,六角精儿,波冈一喜,近藤公园,石垣佑磨,洼田正孝,伊原刚志,松方弘树,吹石一惠,谷村美月,斋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英国语言:日语年份:2010

《十三刺客》剧照

十三刺客 剧照 NO.1十三刺客 剧照 NO.2十三刺客 剧照 NO.3十三刺客 剧照 NO.4十三刺客 剧照 NO.5十三刺客 剧照 NO.6十三刺客 剧照 NO.13十三刺客 剧照 NO.14十三刺客 剧照 NO.15十三刺客 剧照 NO.16十三刺客 剧照 NO.17十三刺客 剧照 NO.18十三刺客 剧照 NO.19十三刺客 剧照 NO.20

《十三刺客》剧情介绍

十三刺客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已是江户时代后期,时有明石藩江户之家老间宫图书(内野聖陽 饰)在幕府老中土井大炊头(平幹二朗 饰)的宅前自杀,此举引起朝野震动。一切皆由明石藩主齐昭(稲垣吾郎 饰)而起。齐昭系现任将军的异母弟弟,其人嗜血如命、暴虐无常,引起朝廷上下诸多人等的不满,然齐昭已内定成为下任老中。为免苍生遭其荼毒,土井授意岛田新作卫门(役所広司 饰)在齐昭回藩途中予以刺杀。新左卫门召集了仓永左平太(松方弘樹 饰)、三桥军次郎(沢村一樹 饰)、平山九十郎(伊原剛志 饰)等13名刺客,在齐昭的必经之地布下层层埋伏…… 本片翻拍自工藤荣一1963年同名经典名作,新版剧本由著名导演今村昌平之子天愿大介担任,该片荣获2010年日本电影旬报十佳影片第4名。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神鬼猎人:在结冰的路上一不留神爱在你的次元布里斯比熊柳生一族的阴谋从历史迷宫逃脱~真实逃脱游戏×东京电视台~我们从烟硝开始时空怪客第二季警犬赤龙克莉丝汀·基勒的审判小巷人家他们住在灰色地带刀剑神域爱丽丝篇异界战争最终季驯鹿游戏一个好爸爸飞天小魔女他人之子落魄家庭竞走女王边境迷雾商之痕尘缘不神山火线追凶2之不白之冤扯淡生命史恋爱迷宫你能听到我的心吗大道薪火鬼来电3怒火追凶阿盖尔:神秘特工

《十三刺客》长篇影评

 1 ) 我来分析一下残暴的少主

这个人是现将军的弟弟,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我猜测,他从小受尽宠爱尊敬,一生都活在糖罐子里,即时自己偶尔做点小坏事也没人“敢”哪怕骂他一句。

在这种和平时代,在这种毫无起伏毫无惊喜毫无悬念的人生。

对他来说太平淡无聊了。

于是他放任自己的任性为所欲为,杀人,残虐,对忠诚于自己的武士,誓死保护自己的武士毫无感激之情,死了还把人家的头颅当绊脚石踢走……是的,人生没有经历过苦涩困扰痛苦彷徨,就不会体会到快乐。

所以当他第一次见识到真刀厮杀,血流成河,居然异常兴奋,然后说,当我当上将军后,我们让世界再次陷入战争吧。

对他来说,只有这样自己才能感觉自己真的是活的,有了巨大的痛苦和恐惧,才会体会到人生的欢乐和笑容。

所以最后被主角刺死的时候,居然是第一次感受到什么叫“好痛”,什么叫“好可怕”,然后突然笑着说这是我人生最快乐的一天。

因为这一天让他终于见识到了恐惧和生气,也终于可以从这个无聊的安逸的皇族世界跳出来了。

呜呼,悲哀。

现在很多从小养尊处优的富二代,闯祸精难道不也是如此么?

很多人向往着糖罐子的生活,但在浓稠的蜜糖中你也将麻木知觉,再也无法体会到真正的快乐。

ps,最后山田孝之和我挺喜欢的那个猎人说,我要丢掉武士刀,去美国,泡洋妞,过自在的日子。

结果在他离开前,发现先前握刀过久,已经无法将刀甩开了。

结合他出场时因为生在和平时代,在妓院嫖赌,浑浑噩噩地过日子,可见自己的生活圈子又怎么是那么容易就可以跳脱的。

倒是那个无忧无虑的猎人才是本作最大的赢家,也是导演想表达的精神寄托。

你们武士到底是什么。

无主见地保护残暴的主人,死了也得不到尊重。

因为和平而沮丧,因为战争甚至是送死而兴奋。

 2 ) 稍逊的结局

武士道比较有现代意义的解释还是渡边信一郎的CB和SC,前者是宽泛的战士的镇魂歌,后者则是谐趣的解释为男男之间纯洁的爱情。

所以13刺最后挂的时候基本都是一对一对挂,死个半天还要对视凝望+倾述衷肠(有误。。。

而本质问题还是没有超出忠义两全的道德困境。

剑戟片的另一劣势还有,你既不可能真的把人砍的七零八落,招式也实在乏善可陈,即便加了一个异类和各种花哨的陷阱,依然使得加长的打斗后期乏味无聊,让人心生倦怠。

决战要靠耍诈,作为反高潮。。。

嘛。。。

三池的节操我们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大反派最后的台本是非常减分的,原本一个靠无谓的暴力和诡异的吃饭姿态建立起来的,把“谁来阻止我”天天挂口头的,非常合理化的厌世权二代,最后被简化为单纯的追求刺激的俗人。

是我的话,就算不把他洗白,也不会把他劣化成一个寻求刺激而不考虑后果的无脑儿,最后嚷着疼啊疼的 滚泥巴。

恭维你的敌人就是拔高自己。

 3 ) 在飞机上看得热血沸腾啊23333

还是能看出来三池崇史的cult气质给片子加分不少。

很抢眼的一个场景是被剁掉四肢的赤裸的女孩呜咽着写下“みんな殺す”那里。。。。

真的是只有cult引起的生理不适才能达成的情绪铺垫啊。。。

故事本身其实并无新意,既没有《鬼妓》里惊艳布景也没有《切肤》里的梦幻感,但正剧表达出那样悲怆又寂寞的走向陌路的武士道命题的无解感也是很厉害的了最后那段40分钟的殊死搏斗对于一部电影来说明明是不合适的节奏却表现得非常酣畅淋漓,相比之下,《影》里面的刺杀就偏向卖弄视效的精致壮观的小打小闹了最后山田孝之告别了伊势谷小哥,一个人跌跌撞撞地缓慢地走过尸横遍野的战场,走过敌人和友人面目模糊的尸体,全程都是凝滞沉闷的大远景,字幕交代了这场壮烈的刺杀是明治维新的序幕云云,妻子像是预感到什么一般冲出了房门,然后刷的一下黑屏出CAST,另外BGM吊炸了啊。。。。

但。。

从头到尾我都没明白伊势谷小哥这个角色是个啥bug啊🙊🙊🙊我完全懂那层对迂腐武士道精神的戏谑所以不死之身就不追究什么科学性了😂…但设定X能力惊世骇俗那一块是想说明啥啊。。

X倒了一院子的女人还嫌不够还强迫同行的老哥们儿帮忙……那里是在搞笑嘛😂😂😂😂😂😂😂😂😂三池崇史是对老头菊花有什么特殊癖好嘛???

《牛头》里被钢勺肛死了的黑社会老大。。

爷。。

还让我记忆犹新来着……所以这段到底是想说什么。。。

弄得我之后看到伊势谷小哥都会想入非非怎么办🌚🌚🌚🌚🌚🌚🌚🌚以及,没人吐槽字幕组翻译的稀巴烂好几处都没翻到位啊还不如我自己听。。。。

还是我找的版本的缘故简直搞得我想给它重新做个字幕了😂😂总体来说还是看得各种百感交集啊。。

最后在飞机上看得眼泪鼻涕一起流2333。。。。

恰好片尾那会儿飞机要降落了气流声轰着脑子,一片混沌的,我觉得竟然充满了仪式感。。。

 4 ) 殉道者的自由

《十三刺客》:三池崇史翻拍1963年名作,同样是民反暴虐恶官的剧本,13人斗智斩杀200人比《300勇士》更传神,接近《七武士》。

每一个国家都有一批人,他们甘愿做一名殉道者,深明“正义”二字本身就是政治的伎俩,但对贪官奸商之暴行仍无法容忍,这样的人,在日本叫武士,在中国叫侠客,在欧洲叫骑士。

 5 ) 赌博、狎妓的武士与被解构的英雄 —— 十三刺客

. 这部在2010年上映的日本新一代剑戟片,在当时的中国并未掀起什么波澜。

而在2020年的当下,更是彻底地沦为硬盘电影。

香在深巷无人知。

对于一些老一辈的电影观众来说,本片是会引起严重不适的,比如作为电影中的英雄代表——正义担当,十三位刺客中有的喜欢赌钱、有的喜欢嫖妓、有的男色女色通吃、有的纯粹是为钱卖命... ...这样的一种英雄形象,大概在30年前会被吐上几口唾沫,再骂上几句流氓败类吧。

《十三刺客》是近来看的大约几十部动作电影的其中之一。

之所以选择此类影片,一开始是因为想要收集一些在电影语境中的男性魅力的资料,后来却发现了在电影中越来越消逝的男性英雄形象。

在已观看的这些动作电影中,如果按照地域和时间来简单分类,大概有以下几种:邵氏武侠片、香港警匪片(包括缉毒、古惑仔、动作喜剧等)、日本早期剑戟片、中国传统武侠和新派武侠、好莱坞犯罪片、漫威DC的科幻宇宙等(此处仅作小样本分类命名,非官方用语)。

考查传统的动作片设置,往往会有以下几个要素:伟岸的英雄形象、赋予英雄的正义使命、清晰的正反面人物对比、正义必胜的结局等。

再从观影感受来讲,主要的情绪因素包括暴力打斗的爽快感、血浆断骨的刺激感、人物挣扎抉择时的共鸣、正义必胜的畅快感等。

以上种种,构成了观影英雄动作电影时的主要认知和情绪反馈。

纵观这几十部电影的拍摄时间线,电影中的英雄形象经历了一个明显的分化过程。

这种分化一方面源自于电影从业者对世界认知的完善、摄影技术的进步,但另一方面不可忽视的是观众对于人物形象的认知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早期的邵氏电影、日本剑戟片中的英雄无不是符合传统道义的甚至带有古风君子意味的形象。

他们的行事必为礼仪所约束,性格内核多包含仁义、豪侠、忠君、爱民等伟光正特质。

这样的英雄形象就像是在人间行走的半神——在人的躯体中装着神的性格,是近乎完美的。

大约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电影中的英雄形象开始变得平民化。

比如成龙的功夫喜剧,电影中的英雄可能就是一个来自于街头的小混混。

再比如部分黑帮影片中展现的草莽豪侠形象。

这时的电影英雄虽然还是神的完美性格,但在行为上开始有了人味,似乎走到了人群的近处。

随着近些年主流观影人群(如80、90后)对于英雄纯粹的伟光正的神化性格的反感,电影中的英雄也开始真正的走下神坛,甚至出现了反英雄形象。

刚刚从奥斯卡上拿了最佳男主的《小丑》还给英雄的黑化找了个合理的理由,而《十三刺客》则是以一种直接的毫无缘由的对他人的迫害展示了英雄的暴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英雄的极端就是暴君。

当人们赋予英雄的权力,被一个带着崇高使命感的有人格缺陷的英雄肆意挥霍的时候,就与暴君毫无二致了。

其实,英雄形象的变化并非是一个偶然。

电影观众的世界观的变化,赋予了这种转变的现实根基。

电影的主流消费群体,一般集中在20岁到30岁之间的年轻群体,也即当前社会中的90后一代。

90后特殊的成长经历造就了他们独特的观影品味。

幼年时期,他们接受了电影中伟光正英雄的洗礼,对英雄的魅力与光辉有着深入的崇拜。

又在青春期经历了英雄形象的平民化,发现自己也有成为英雄的可能。

但这种可能在他们逐渐步入社会时,破碎了。

现代网络从PC端到移动端的发展,可谓是一种划时代的突破,它第一次从真正意义上拉近了两个处在南北半球人之间的日常生活。

同时,也拉近了英雄与凡人之间的距离。

90后们,经历了明星吸毒、教师猥亵、教授抄袭、甚至商人也能当总统的一系列看起来像是黑天鹅的事件。

这些事件的不断发生,从量变不断积累的时候,就改变了一部分人的认知。

即英雄也是人,他可以有着英雄所需的崇高使命,但也会有着凡人的狭隘与私欲。

就像光明之下必有黑暗一样,光辉的英雄形象里也必然有着人性的阴暗面。

所以,不管是《釜山行》、《小丑》、《一代宗师》、《利刃出鞘》等主流商业电影,还是一些小成本的艺术片cult片,都把人物中的阴暗面适当放大了(这种刻画不可避免的会有迎合观众趣味的夸大,不一定是好事)。

有些电影评论者说,当前我们遇到的观众是不是变得越来越肤浅?

不愿意思考?

其实不是。

对于当前的主流观影群体来说,他们在手机里见过了太多的平民英雄,也见过了太多的英雄破碎。

不是观众变肤浅了,而是一些肤浅的小伎俩对他们不适用了。

90后甚至是00后,是这个世界上迄今为止最多元化的一代。

特别是00后,从小就浸泡在手机的信息海洋里,他们看过了太多的光怪陆离。

他们直接或间接地接触了各种复杂的甚至是在老一辈看来匪夷所思的人物形象。

传统的玩弄巧思般的掩面遮羞与欲拒还迎,已经不能让他们满足,甚至会大失所望。

他们远比老一辈更早地认识到,人性的复杂和多样。

英雄只是人性格的一种特质,而不是整体。

所以,英雄人物形象的分化也就理所当然甚至是必然趋势。

 6 ) 一部真实,简单的好片

一部看起来更像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拍的电影,没有华丽的剑法,更没有宏伟的场景,连小镇上的机关都显得如此原始,但正是这样一部“简单”的日本古装片却做到了许多中国“炫丽”的古装片所做不到的东西:让观众感受到电影本身所想表达的精神。

鬼头对主人的死忠和牧野因为犯上而自行切腹都充分表现了武士道精神,武士道对于武士来说就像是基督徒所奉行的基督教义一样,是神圣的,头脑聪明的人会指责鬼头说他愚忠,死得其所,而注重原则的人则会认同他,只为他的命运感到惋惜。

十三刺客更是最为悲壮,我觉得十三刺客中的猎人,新六郎,使枪的浪人和小仓最有特点,能够体现出不同人格的人在这场战斗中的价值观,究竟是为了什么而能够让他们视死如归得去战斗。

总而言之这部片子拍得非常真实,仅此一点已经需要很多国内的古装片好好学习借鉴的了,少玩点虚的,多整点实的。

这样的电影才能让人真正感到惊心动魄。

 7 ) 超强的剑戟片

看完日本导演三池崇史的《十三刺客》(2010年)。

不由得赞一句:这部剑戟片很强啊。

拍剑戟片的导演还是阳刚些好,黑泽明气势雄壮,使人屏息;北野武一脸横肉,一半面瘫,不用表演,自己就是社长化身;这位三池崇史也不赖,一看就是混迹江湖的老手。

三位还有共同特点,精力旺盛,创作力惊人。

我在百度百科数了数,三池六十年代生人,1990年出道,导演的片子不下七十部了,很多年份经常是一年导演五六部的。

这种高效,使我想起香港电影拍不过来的黄金年代。

《十三刺客》是同名翻拍片,1963年上映的原片本就是杰作,尤其是“十三刺客对五十多人马队的武打场面长达三十分钟,占整部电影的四分之一,为时代剧作品之最。

”三池崇史决心在规模、气势、动作、场面上要全面超越前作。

他的办法是搞大跃进:把十三对五十多弄成十三对两百多,人头滚滚直接升级成血流成河。

他把决战场景大大扩张,又大大地加了不少爆炸戏。

这都是为了画面效果完全不顾现实可能性了。

很明显,这十三位刺客即使全是关张之流,又怎么可能团灭近三百人的武装?

拿机关枪扫射吗?

最扯的片子里的火枪兵,完全是摆设,一个小时愣是没打出一枪。

也是,要是这几十人搞三段射击,别说十三位刺客,就是三十位,也不够打一轮的。

我因此怀念《七武士》,黑泽明把故事弄得很合理,武士们发动了人民战争,利用地形地物,依托有力工事,把游击战与阵地战有机结合,在武装干部与广大群众密切配合下,这才成功消灭了一伙山贼。

而三池崇史,完全就是爽文的写法。

不过,这就是他的特点嘛,几十部电影都是玩儿,怎么高兴怎么来,别较真,爽就好。

最重要的,导演把决战场面延长到一个小时!

一个小时!

要人命,泰森打拳就一分钟。

我想,这在剑戟片、战争片、武打片里都很可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真是敢想敢做。

苏联人拍反法西斯战争,法国人拍拿破仑都没敢这样,华语武打片也没有谁连续打一个小时的。

三池胆大包天,而且完成得真不错。

布景、动作设计、场面、节奏都是顶级,绝不仅仅以大飙血浆敷衍了事。

最后一小时一直是紧张的,但不闷不乱,段落、人物、场景交代得清楚,镜头有新意。

最后结束得也干脆,不过多地形而上抒情。

当然他肯定糅合了前辈的杰作里的东西,我就联想到《七武士》的群战戏,想起《大菩萨岭》的冷峻,想起《剖腹》的凛冽。

出行的队列、骑兵的奔驰,明显有黑泽明的影子。

我甚至怀疑他炸毁房子是向黑泽明拍《乱》的火烧城堡致敬。

三池导演很聪明,狂的时候狂,邪的时候邪,该正经就正经,该收敛的时候收敛。

他这时是完全成熟了,毕竟五十岁了。

他对《十三刺客》的剧本改编很谨慎,尽可能保留原片的优点。

不像一般的翻拍片,改剧情,改叙事结构,改人物,这些他都不动,他就一门心思卯着劲奔着一小时的大杀阵去的。

现在日本电影肯定不如上世纪了。

但实力还在,各部门优秀人才不少。

这点像英国,不像一塌糊涂的法国。

反映在此片上,剧本比原片更充实,人物刻画得更丰满,对人性的表现也更深刻。

比如那位手脚被砍去的女人控诉那段,堪称惊心动魄。

服道化、场景对历史的还原是高明的,比如武士妻子的黑牙白面。

演员班底更是扎实,老演员役所广司等固然强大,明星年轻演员山田孝之也是出色当行,文戏不瘟不火,武戏凌厉无前。

饰演剑客高手平山的伊原刚志更是牛,“对自己的杀阵水准相当自信,他在拍片前没有接受任何剑术训练。

”但片子里打得最好的就是他。

我认为这部片子最有深度的是松平齐韶这个角色,稻垣吾郎因此获得了第65回每日映画大奖最佳配角,评委们慧眼识珠。

这个角色雅致从容与残忍扭曲结合得特别好,张力大,层次丰富非常有说服力,甚至魅力。

很能生动表现出绝对QUAN力对人性的彻底腐蚀。

从他这里,我似乎也理解了魏晋南北朝的诸如石虎父子、高洋兄弟、还有苻生、刘子业诸位。

当贵族觉得自己地位天经地义时,杀人不过是他的赏心乐事。

片子的一群日本武士里,好几位很有魅力。

两个头头,一位刚毅沉着,一位富有韬略。

侄儿那股子武士的落魄,高手凛冽的杀气,非常美。

富有理想主义与献身精神的一群人遇到可以让自己牺牲的大事时的义无反顾,他们眼里的光芒,的确是很感染人的。

当正义与信仰结合时,那种充满仪式感的暴力就呈现出一种疯狂的极致的美来。

这个大概是日本剑戟片的最大魅力。

而这,在现实中,现在多见于加沙面对梅卡瓦坦克炮口的绝望战士那里。

 8 ) 13个人真的必须把200人杀光才能最后干掉BOSS吗??最后太假了。。你们是刺客杀掉主公就行了!不是斯巴达勇士!

首先说下这电影制作真的很精良!

动作也很到位!

唯独就是最后杀BOSS那块有点扯了。。。。。

既然把小村庄都变成了陷阱,电影中主公的队伍进了小村,然后被前后二个冲门一隔,把主公队伍隔在中间后,前面这部分都非常完美!

但后面就太扯了,各种炸药放火,自动杀人门隔断,还有火牛,还有在上面居高临下射箭。。。

一波操作猛于虎,最后一数人数,才干掉70人??

雷声大雨点小??

其实,主公被两个移动隔断关进去后,瓮中捉鳖!

就有N种办法可以干掉BOSS啊!

1、直接把两边的房子炸垮,房子倒下把下面所有人砸死不就行了(电影中只炸了一边没有形成合围)

2、13个人居高临下,全部瞄准主公射箭🏹,这个主公傻傻的,根本没怎么躲,直接射成刺猬啊!

主公死了,机关用完,然后13人直接骑马跑掉就行了,根本不需要杀光200人啊。

(但电影中他们好像都不急着杀死主公一样,就一个人射了主公几箭,主公都倒地了,但其他人都在射旁边小兵??

3、不射箭,改成泼汽油下去用点火的箭直接把下面人都点燃!

一起烧死也行啊,又快又省事!

(电影中用了火计🔥但用在一个很角落的地方,才干掉几个人。。。

4、退一万步,就是要自己上,显示武士道精神,那你们直接十三个人对准主公的方位跳下去,然后把主公围起来,形成局部优势,快速干掉主公,然后马上杀出条血路跑掉,不是也行吗?

(电影中就一个人跳到主公旁边,因为只有一个人,马上被敌人合围了。。。

还有其他n种办法。。。

反正就是,因为把主公隔起来在一个区域里面,而且又是居高临下的进攻,还提前布置了那么多机关陷阱!!

这完全是瓮中捉鳖啊,一个人都不应该死!

哪知道电影最后竟然死得只剩1个人?

(那个不死之身有点神话不算),我觉得这次埋伏是特别失败蠢笨的,刺客集团老大实在是计谋设计太差,把自己和其他十几个人都害了。。。。

你们是刺客,刺杀主公是唯一目标!

不是斯巴达勇士,非要杀光所有敌人啊😂😂😂😂

 9 ) 赶超传统的大杀阵

3D版本的《一命》已在戛纳上映,这边内地观众才跟上《十三刺客》的脚步。

由于“三池速度”的存在,他的作品总是让多数人看不过来。

虽说这几年稍有放慢,然而三池崇史的表现依然让人惊奇。

花样繁多的他,突然迷上了翻拍时代剧,更要命的是还接连入围三大电影节,魔力实在惊人。

跟工藤荣一的原版比较前,不妨先看下三池崇史有过的时代剧表现:他拍过纯爱版的《左武》,拍过几近癫狂的《以藏》,再然后是东西杂交的《寿喜烧西部片》,可以说恶趣味居多,跟传统时代剧相去甚远。

正因如此,面对《十三刺客》,许多人不免惊呼,三池崇史拍出了最有质感的一部时代剧。

与老版相比,《十三刺客》省去了刺杀行动的超长铺垫,直奔观众心头大好,奉献了四十分钟的大杀阵。

所谓的大杀阵,片中即是群砍对殴,以少打多。

然而,有动更要有静,“动”那边三池一向擅长。

这时代剧的质感,其实也在杀阵以外。

静的一面,《十三刺客》也相当中看。

影片上来就是一堆字幕介绍,一串人物登场,没看过老版的可能还云里雾里。

结果十分钟内,三池就让反派大头目出场了。

不说那突如其来的砍杀,刺激提神,光是那消失的侍童、可怖的人彘以及无差别乱箭杀人,反派诡异且难以捉摸,表现好像一坏到底。

结果越到后面,这个角色就愈见复杂,也算坏得倍有腔调。

坏人穷凶极恶登场,好人听在心里,双手都止不住颤抖。

此处的颤抖用的极好,从对白里道出,胜过龇牙咧嘴不共戴天的愤怒表情。

与其说是手在颤抖,不如说是藏在鞘里的刀在呼喊正义之士。

它刚好对应了结尾,新六郎想放下刀,岂不料执刀之手已经无法松开。

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杀阵要十三郎。

找人加入的过程,《十三刺客》也表现得不过不失,有感恩的、有服从的、有领赏的、有浪荡的,最神奇是还有莫名其妙从树上掉下的,这编导当真调皮得有些可爱。

电影没有像《十月围城》那样去追求群像,从而也避免了黎明式的败笔。

好些人就是一组画面、三言两语,详略得当。

修缮妻子坟冢、鬼节时点个火,这样的话语,感人效果比摆造型、搞特写不知要好出多少。

至于最大看点杀阵上面,三池放入了机关和爆破,然后再是以寡敌众,血肉相拼。

中间既有洒狗血的慷慨就义,也有颠覆玩味的飞来一刀,此外还模拟了个主观镜头,完全是不按常理出牌。

不同于强调长时间对峙的决斗,也不同于追求一击必杀的《必死剑鸟刺》(同为时代剧和2010年《电影旬报》十佳),《十三刺客》可以说是交替组合,有力敌、有偷袭、有配合更有策略。

最后两轮一对一,也是出乎意料。

与刀光剑影和火光冲天相比,中间夹杂的对话更是耐人寻味,除去戏谑武士的,反派的好些台词当真是眼前一亮。

从针锋相对角度来说,《十三刺客》好似捍卫了武士道的尊严,但影片又故意把时间背景放在了幕府倒台前夕,所有一切都不免成为了时代的炮灰。

从三池崇史角度来说,《十三刺客》离众多前辈的时代剧经典仍有距离,不过快马加鞭,这已是他自由发挥的佳作之一。

至少片中的大杀阵,确实有赶超原作的意思。

【南方都市报 木卫映画 http://gcontent.oeeee.com/2/a2/2a27b8144ac02f67/Blog/34e/da02aa.html】三池把时代剧和个人趣味良好地结合一起,他证明了现在的娱乐片能拍得跟以前一样好。

——卫藤贤史(影评人)影片拥有动作电影的一切要素,勇士已经不是单纯与恶对抗,他上升到了一种非理性的疯狂。

——Roger Ebert(《芝加哥太阳报》)

 10 ) 《十三刺客》:一部异色武士片

作为影迷来说,我对这部电影是基本满意的。

至少在看片的时候,我还是基本保持了观影的兴趣和注意力,这就不容易。

但也许是因为我没有看原版片的缘故,这毕竟是一部翻拍片。

这部电影可说的有这样几点。

一是它基本完成了作为武士片的艺术企图。

二是它在细丝严缝的故事主体中多多少少的掺入了三池导演的cult趣味。

三是这是一部作者化和类型化结合的较好的作品。

但首先这是一部替天行道为主旨的武士片。

对于日本武士文化,我没有研究,不知道这算不算是突破。

我只知道日本的武士是必须忠于主上的,是无条件忠诚的那种,而不管主上是好人还是坏人。

而本片中,由于出了一个干尽各种坏事的主上,这大大的激怒了一个义愤填膺的下层武士。

他召集了十二位武士同行决定替天行道,经过下计、等待、血拼,终于除掉坏主上。

而十三位武士也是死伤惨重,只有两位活了下来,其余的皆舍生取义。

这便构成了故事的主体。

它的故事进展是顺畅流利的,几乎看不出什么生涩的地方,这种感觉就好像顺风行舟,平滑快速,而且还不给你喘息的时间。

这归功于日本电影人的扎实功底。

在这方面来看,我国的很多电影人,就还需要下点笨功夫,将讲故事这种叙事艺术的基本功给理理顺。

尽管故事的主体非常主旋律,但我们看得出来,三池导演对老老实实的说这样一个故事其实在心底里是兴趣不大的。

这可以从影片的叙事中细细的品味出来。

比如故事的主体虽然讲述的无比顺滑,但在这顺滑中,却分明可以看到作者的那种机械性。

我在几乎所有的故事主体中看不出多少的热情和灵气,有的只是为了完成工作的那种匠气。

在故事主体的行进过程中,我一点没有体验到因为场面调度、镜头调度、台词设计以及画面组合等各元素配合而成的审美上的魅力。

然而,在某几个一闪而过的细节中,我却突然看到了导演的热情。

再联系导演的前作,我就明白了。

三池其实是有浓厚cult趣味的导演,这压根就是流在他血液里的野性气息。

尽管他拼命的压抑自己要讲个四平八稳的主旋律,然而在那些细节段落,他的喋血口味还是无意识的就流露出来了。

即使它们是经过了努力的自我抑制,然而喷涂出来的这几口血还是那么腥。

于是我们便看到了搏斗场面中那些血肉横飞的尸体、被变态主上把玩的剁去四肢的少女、被当作靶子的活人、以及那个变态主上的幽暗心灵世界。

特别是对变态主上的精神世界的勾勒构成了本部电影的最大突破。

它是使本部电影具有异色的最主要原因。

其实,也正是因为对这个坏透顶的主上的形象的塑造,使得本片往作者化的路上前进了一小步。

这个主上好色残暴、滥杀无辜、奸淫掳掠、无恶不作,坏到不能再坏了。

然而,这个人为什么这么坏?

导演将他设计成是因为对人生的虚无主义态度。

因为他觉得人生空虚、无意义、无聊,所以他将追求各种感官刺激作为人生的目标。

感官刺激的最高峰便是变态行为。

于是有了如上的种种变态行为。

他还活着,实际已经死去。

他又未曾死去,因为他还没有体验到死亡的感觉。

所以当他体验到被刺杀时,他不是怕的掉头跑走,而是兴奋的大叫。

操!

这太快过瘾了。

这样血流成河的行刺在他平稳的日常生活里是极难见到的。

对比于他平日里的坏事,这样的大场面的刺杀又是足够刺激的了。

于是他要感谢武士的行刺。

这一天的刀光血影给了一生从未有过的刺激,于是,他兴奋的大叫。

在他的生命中,他一定会牢牢的记住这一天的。

总起来说,这是一部以虚无主义作底色,替天行道正义凛然为主体,cult趣味为点缀的带异色的武士片。

影片最后,活下来的武士在尸横遍野的战场上徘徊踯躅,久久不愿离去,他是否也体验到了虚无的力量?

《十三刺客》短评

浪费我2小时青春。 这部框架和7武士简直太像了吧也。铺垫了一小时,最后30分钟开始仓促结尾,并不是高潮。看的我真的心累。齐韶演的太弱智了吧。人设太假,特别是莫名其妙的笑容,太跳戏了。最搞笑的是一段镜头,一个刺客倒地歪头看,然后镜头就歪了。我真是震惊了,你以为直播呢?人头歪了镜头就歪了

9分钟前
  • 好心情
  • 很差

@2024-06-01 21:25:20

14分钟前
  • 虾仁🐷心
  • 较差

……无力吐槽

17分钟前
  • nevercry
  • 较差

最近爱国情怀爆棚,不理性打分了

20分钟前
  • 苏格拉底吃火锅
  • 很差

武士道精神这种东西,反正我是真的很难投入,没看完。

23分钟前
  • 机器猫
  • 较差

好看,三池风格,虽然有些地方有点简单。20110409,20:10

27分钟前
  • 查无此人
  • 推荐

杀阵无敌!

29分钟前
  • dt66
  • 推荐

7.2/10

30分钟前
  • 如影随行
  • 还行

啰嗦,字幕也不行

31分钟前
  • ThinK
  • 很差

片子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合理性,卫兵好歹有几十条枪啊,哪去了? 等着你射箭? 虽然拍摄是花了本钱的 但按1840+ 年代的设置好像还是不对啊,枪应该在日本普及了吧? 前面的段落略有点七武士的意思,但片子还是远没有七武士好看和合理

32分钟前
  • 还行

一个有信仰的民族能把可敬化作恐怖,抹杀了正义和道德之后的执着赐给了绝对的力量,日本武士道的沉沦使得穆斯林成为这世界上仅剩的伏笔,影片所表达的诉求是对这种价值观的遗憾与缅怀。巧妙的杀阵布局以及精准的厮杀动作,每一个镜头都带有酣畅淋漓的快感,没有任何不适。

35分钟前
  • iokanaan
  • 推荐

杀阵很过瘾。三池崇史的cult还是值得期待。多少有七武士的影子。

40分钟前
  • 皓宇
  • 推荐

13大肉大战200肉渣——话说真的很赞,看到好多七武士的影子,但在故事整体的铺陈上还是欠那么一点,中间和结尾都有些急躁。不过还是觉得很不错,算是给国产的史诗片沉痛一击,看完这个,就想吐槽,你们花那么多钱都拍了些神马烂玩意儿,还不如人家租这么一个小镇拍的好!

44分钟前
  • 猫语猫寻
  • 推荐

这叫行刺?

48分钟前
  • 北极光
  • 较差

十三刺客,一次大胆而失败的翻拍。看完后对3D版切腹不再有任何期待。

52分钟前
  • paracelsus
  • 还行

小白帽源源不断的冒出来,肯定不止200人。

56分钟前
  • NONAME
  • 还行

群戏写得真好啊,燃点更是非常HIGH,三池崇史难得拍出了部好戏。

58分钟前
  • 闲人
  • 推荐

比较平稳,传统。2个多小时长,看起来却不累。

60分钟前
  • k-pax
  • 还行

成分复杂,严肃和搞笑都想要,杀阵里太多冗余的话语,很多镜头都可以精进

1小时前
  • Geegin
  • 较差

有意思的是日本武士传承的精神。故事上还是有不足,不过最后接近50分钟的13VS130的集体杀戮确实拍得津津有味,三池君擅长的领域。

1小时前
  • PsychoBabble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