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中,编剧给了恶之超人一个最典型的恶人特征,这个特征在黑社会身上很普遍。
有没有发现一个情节,恶之超人在有高战斗力之后,在课堂上完美回答问题之后,被胖子坏同学带人讽刺挖苦。
但他却没有把攻击的矛头指向坏同学,反而半夜去惊吓鼓励他的“路易斯,莱恩”人设女同学;在体育课上摔倒再次被胖子同学冷嘲热讽,却一气之下把“路易斯,莱恩”人设女同学的手掌握粉碎。
恶人就是这样,常人不会接受的东西欣然接受,常人不会去做的事情反而去做。
说实话,恶之超人他爸在用猎枪给他弹了一个脑瓜崩之后,恶之超人的反应让人觉得很好笑,然后就把他爸用激光眼给照死了。
总结一下原版超人中的原型人物在恶版超人中是什么下场:“路易斯莱恩”,在家两次被恶之超人惊吓,手骨被握碎,觉得恶之超人是变态;“超人他妈”,被超人抱到高空摔死;“超人他爸”,弹了超人一个脑瓜崩之后被近距离激光眼烤死;“原版中被超人教训的坏同学”,恶之超人完全没去伤害;“超人小姨”,被恶之超人威胁后差点被杀;“超人姨夫”,在车中被恶之超人举起车,摔下后下巴摔碎,失血而死;最惨的是“超人丈母娘”,眼被超人弄瞎,被超人带到农场地窖开膛破肚,供人体器官研究。
结局太残酷了,没有理解,没有宽恕,只有死亡。
和很多人一样,看完了不舒服,这样的心情严重影响评分。
然而回忆下,从另一个角度看待,又觉得这是个有趣的故事。
男主的背景和超人很不同,他带着使命来到地球。
外星人(组织)给他灌输了命令,很容易想象出来,比地球技术水平高出很多的外星人,灌输的命令不可能轻易取消。
这是男主和超人根本性的不同,超人是真正的弃婴,而男主是一件外星人征服地球的武器。
只是这件武器有智慧有思想,内在是什么,没人知道。
此时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外星人制造出来的武器,智慧生命体,或人工智能,地位与外星人完全不同,另一种则是外星人本身,从婴儿就洗脑或改造。
而无论那一种情况,男主在其族群中,都不能算幸运儿。
然而即时在这种对男主极为不利的情况下,男主并没有接到命令后,立刻开始翻脸不认人,大开杀戒,拿下地球,做统治者或迎接外星人来到地球。
这样的行为和思想,反抗了他的“天然使命”,反抗了外星人加给他的设定。
因为在外星人看来,地球人显然没有任何权利,包括生存权。
而想做个好人,本身就代表了愿意去接受作为人的权利和义务。
那么男主究竟是如何走到众叛亲离,真正邪恶的那一步呢?
一次来自父亲的不知道男主脑壳特别硬的枪杀。
一次来自母亲的明确知道会杀死男主的谋杀。
的确,无论父亲的枪杀还是母亲的谋杀都情有可原,都是在男主杀了很多其他人之后。
但男主杀死其他人都是有种种原因的,哪怕这种原因在成年人看来很荒谬,很不合理。
这时候就要赞扬外星人选择的激活时间了,12岁,一个最容易形成叛逆的时期。
无法接受道德还不了解法律,不了解父母的辛苦,对父母的爱最少,做事儿只凭喜好。
即便是人类的孩子,12岁的时候突然拥有强大的力量,没有人能控制他,哪怕没有征服地球的使命,也会给他人带来巨大的伤害。
普通熊孩子可以打一顿关屋子里,超人熊孩子一点办法没有。
至少男主还懂得不伤害父母,甚至不希望父母心理上受伤害,害怕父母失望。
重新理一遍男主伤害他人的顺序。
1.一局完美的吃鸡1.一局完美的吃鸡马蜂比喻,更有攻击性,更危险的本能。
本能不必讲了,性冲动就是,成年人都不容易控制,12岁的孩子就更难了。
这时候需要的是良好的沟通,而不是放任。
2.别墅丽影:暗影2.别墅丽影:暗影刚掌握的能力,窗帘后“吓唬”爱慕的小女孩,去见也算显示超能力给爱慕的她。
3.女人,不让男人一手掌握3.女人,不让男人一手掌握我喜欢你,你不喜欢我,还不信任我,害我摔倒,气,报复,我轻轻一用力,你就倒下了……作为Superman的女友,你不合格啊!
和手欠揪前排女生头发,放毛毛虫性质类似,后果严重的多。
4.爱上解剖(这个就不放图了)又一次外星洗脑后,做球长的观念进一步强化。
泰王都能为所欲为,我还不如泰王吗!?
好,你妈骂我妈,你妈不让我和你说话,那就解决她。
(解决问题不如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5.地心引力5.地心引力阿姨,看在妈妈的面子上,我饶过你,但你的男友怎么也不听劝,我还想做个父母心中的好孩子,下次换个像流量明星一样更帅的小下巴男友吧。
综上,男主并非站在反人类立场上的《极端邪恶》,不是《天生杀人狂》。
他所伤害的人,都有作为一个被洗脑的突然掌握强大超能力孩子的“天真”理由。
也是很多成年人,甚至很多当权者的行为准则,"Death solves all problems; No man, no problem." (死亡能解决所有问题,没人,没问题)通过更好更巧妙的教育方式,男主是有可能成为一个对社会对人民有益的人的。
具体可见以前写的影评 如何把“坏种”教育成一个对社会对人民有益的人。
补充一些不同的点,不能当作普通孩子一样要求男主。
外星人来地球就算不配三个异性学伴,也要有点优待吧。
最重要的是坦诚的沟通,了解男主的本性,如同片中马蜂的比喻。
只有了解,才能有针对性。
引导强烈的攻击本能转移方向,比如去做屠夫什么的。
既然男主作为外星生命能接受爱(在意)父母这一理念,接受做一个好人的理念,那么其他的人类规则一样能够接受,因为人类的法律是个体行为的底线,而道德对强大的个体来说是创造自我实现价值的快乐。
超级英雄拯救他人,大多都是基于这种快乐。
事实上,如果没有在12岁的时候激活,男主接受更多人类世界道德与法律观念,了解权利与义务,经历爱与被爱,甚至像超人一样经历亲人的死亡,经历失去,感受无法挽回的痛苦,此时外星人再激活再洗脑,具备强大内心力量的男主,经历一段可歌可泣、矛盾冲突、天崩地裂、绝对能拍成电影的故事后,自然能成长为一个人人称颂的超级英雄,片中的小女孩还能在最后时刻被拯救获得人人羡慕的爱情……所以,懵懂无知的时候带歪一个人太可恨。
所以,教育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儿啊。
怪不得大家都不敢生孩子了……
这是一部细思极恐的电影,看完之后我无法想象《超人》是如何成为好人的。
众所周知,越是无法拥有的越是渴望。
布兰登刀枪不入,不流一滴血,而身处在一个正常的环境下,无论是周边的人,还是电视,报纸等信息来源上,都能知道流血是什么样的。
而且没流过血又怎么知道疼呢?
所以布兰登对人体的研究和渴望就此埋下了种子。
其实布兰登的心里变化是有曲线的,但无奈选角不行,选到一个导演认为面瘫就能演好恐怖片的主角。
布兰登的黑化从校园暴力开始,到翻译飞船信息,再到叔叔送枪(黑了一波美国的枪械管制),父亲模棱两可的性教育,虐待家禽(感受到了不同种族的地位不同,才对阿姨说出了自己高级的话),到第一次杀人。
布兰登其实一直想隐瞒父母真相,但是谎言之后会是很多谎言。
说真的,这部电影拍恐怖片真是太对了,我真不希望它是一部反超级英雄电影,因为杀戮的本身就是极为恐怖的事情。
希望大家擦亮眼睛,心明眼亮。
最后一句!
碧梨太棒了!!!
《魔童》由《银河护卫队》系列导演詹姆斯·古恩监制,詹姆斯·古恩的亲戚布莱恩·戈恩、马克·戈恩担任编剧。
《魔童》讲述一对农民在外星飞船捡到一个婴儿,将其抚养长大,后来这个孩子发现自己和地球人迥然不同,而是有着强大的超能力……这剧情怎么那么眼熟?
没错,这就是恐怖版的《超人》。
《魔童》和DCEU并没有关系,也并非华纳出品,不过巧合的是,詹姆斯·古恩和《超人:钢铁之躯》导演扎克·施奈德是好友,两人还曾合作过《活死人黎明》。
除了回归执导《银河护卫队3》之外,詹姆斯·古恩还将执导《新自杀小队》,影片将于今年9月开拍,定档2021年8月6日上映。
除此之外,还有传言称华纳将邀请《魔童》编剧布莱恩·戈恩、马克·戈恩执导一部DC电影。
当然,这仅仅是传言,尚未官宣。
《魔童》中的主角布兰登和超人同样是外星人,同样是乘坐宇宙飞船来到地球,同样是被一对农民抚养长大,同样会飞,同样会快速移动,同样会热视线,同样刀枪不入,同样是来自他们的星球的东西才能伤到他。
甚至很多分镜都高度相似。
《魔童》和《超人》剧情、设定、超能力、世界观等各方面都有所对应,这并非偶然,而是剧组有意为之,尤其是片尾彩蛋更是佐证了这一猜想:这就是在拍恐怖版的《超人》。
至于片尾彩蛋是什么,我先卖个关子,且听我从头道来。
布兰登是一对农民夫妇的儿子,有一天,他意外发现自己可以将除草机扔到几十米开外。
他又鼓起勇气试了试将手伸进除草机。
奇迹发生了:除草机根本伤不了他。
而父母这边,发现布兰登藏了一些小黄图。
他们知道,布兰登开始发育了。
但和其它男孩不同的是,布兰登除了藏了小黄图之外,还藏了许多人体内脏的图片。
虽然电影没有明说,但我猜测布兰登具有透视的超能力,他能看到人体的内脏,他好奇内脏,所以去找内脏的图片。
而透视的超能力和超人也是相对应的。
眼看布兰登藏了小黄图,父亲决定对布兰登普及一下性教育,告诉他这个年龄段对异性有感觉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然而布兰登对父亲说的话产生了误解,当晚就去偷窥了女同学凯特琳。
虽然布兰登什么都没做,只是看了她一眼就走了,但凯特琳还是为此感到害怕。
剧透分割线从父母发现布兰登的小黄图开始,就引发了蝴蝶效应:导致父亲凯尔和布兰登谈心;进一步导致布兰登偷窥凯特琳;凯特琳说布兰登是变态;
布兰登捏断凯特琳的手;凯特琳的妈妈艾瑞卡骂布兰登“他是哪家的疯女人生的”,并且不要凯特琳和他说话;
布兰登杀了艾瑞卡;心理咨询师梅瑞丽和布兰登谈话(此时她还不知道布兰登杀了艾瑞卡,只知道布兰登捏断了凯特琳的手),说要把布兰德捏断同学的手的事告诉治安官;布兰登叫请求梅瑞丽不要这么做,遭到梅瑞丽拒绝;
梅瑞丽的丈夫诺亚对布兰登发脾气;
布兰登杀了诺亚;父亲凯尔猜测是布兰登杀了诺亚,于是想杀了布兰登,结果被布兰登反杀;母亲托莉想杀了布兰登,结果也被反杀。
正如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凯尔、托莉、凯特琳、艾瑞卡、梅瑞丽、诺亚说的话和做的事,也导致布兰登成了杀人无数的恶魔。
布兰登本来是一个上课积极回答问题的好学生,可是同学却要嘲笑他;
他摔倒了,凯特琳不愿意拉他起来,还说他是个“变态”;艾瑞卡当着很多人的面公然说:你们知不知道他的亲生母亲是谁?
他是哪家的疯女人生的?
他找到凯特琳,对她道歉并献花,然而她妈妈不允许她和他说话;
他找到梅瑞丽,心平气和地请求她不要把扭断凯特琳的手的事情告诉治安官,还说“这样对谁都不好,对我、对父母、对你都不好”,但是梅瑞丽并不接纳他的请求;再加上诺亚对他发脾气,甚至父母竟然想杀了他……同学的谩骂,艾瑞卡的刻薄,梅瑞丽的冷漠,诺亚的暴躁,以及父母的杀心,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于是,他选择了和所有人为敌。
没有人天生就是坏蛋,也没有人天生就想当反派。
如果他生来就是坏蛋,就不会去对凯特琳道歉、献花;如果他生来就是坏蛋,就不会去请求梅瑞丽不要告诉治安官;如果他生来就是坏蛋,就不会明知道母亲拿着凶器还和她拥抱。
他知道母亲想杀他,但他想给她一个机会,看她是不是真的下得了手。
可惜她并没有通过考验,她口口声声说“我爱你”“我想保护你”“我知道你是善良的”,实际上却想杀了他。
她没有杀死布兰登,却杀死了布兰登心里仅剩的为数不多的善良。
母亲浇灭了他心里唯一的善念,从此他彻底黑化。
父母本可以把他交给警察,一定要亲手杀了他吗?
怎样的父母,才会对自己的儿子下手?
有人说他是变态,所以他扭断对方的手;有人说他是哪个疯女人生的,所以他要报仇;有人想杀他,所以他要反抗。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被伤害、被侮辱、被欺凌,但是他们没有反抗的能力。
假如说一个超能力者被欺凌,他会怎么做?
他会以德报怨,还是百倍奉还?
前者很伟大,但是后者更爽。
更别说他还是个心智不成熟的孩子,任何言语、行为都可能对他的思想、三观造成巨大的影响。
于是,他选择了后者,从一个普通小孩逐渐成为了大恶魔。
他肯定有错,但同时也是所有人共同的结果。
他不是天生就是魔童,是人们一步步把他“打造”成了魔童。
单论恐怖程度,《魔童》算不上多么恐怖;不过影片在血腥方面做得不错,玻璃扎进眼睛、车祸等片段视觉冲击力很强。
相对于恐怖片,《魔童》其实更像超级英雄电影,或者说超级反派电影。
除了本文开头说的《魔童》和《超人》的诸多相似之处之外,片尾彩蛋更是有力的证据。
原来,像布兰登这样的人并不是只有一个。
“半人半鱼的怪物”显然对应海王;“有绳子的女巫”对应神奇女侠;还有恐怖版的闪电侠、火星猎人……没想到(恐怖版)火星猎人第一次出现在电影里是以这种形式登场。
你好黑暗,你确定不是DC宇宙来的吗?
全片很显然是在调侃《超人》,片尾彩蛋还出现了邪恶版的正义联盟。
既然都做到这个份上了,不如再多加一个彩蛋:在这群恶魔作恶多端的时候,有个正义之士决定出面阻止他们,他的名字就叫:卢瑟。
正义联盟黑化的剧情并非《魔童》首创,在DC漫画中,有个超级反派团队叫做“犯罪辛迪加”。
犯罪辛迪加来自平行宇宙“地球3”,相当于主世界的正义联盟,但性格与正义联盟相反。
他们分别是超霸(对应超人)、夜枭(对应蝙蝠侠)、超女王(对应神奇女侠)、强尼·快客(对应闪电侠)、神力戒(对应绿灯侠)、海霸王(对应海王)等等。
而卢瑟,则成了英雄。
主世界的英雄在地球3是反派,主世界的反派在地球3是英雄。
动画电影《正义联盟:两个地球的危机》中就有犯罪辛迪加,他们用超能力统治人类、胁迫国家领袖,一手遮天,为所欲为。
而卢瑟、Jester(对应小丑)组建了正义联盟来对抗犯罪辛迪加,丧钟则是美国总统。
没想到华纳没有拍犯罪辛迪加,别的公司却拍出来了。
诚然,《魔童》拍得不够好。
但创意值得肯定。
如今超英片井喷,但主角都是好人,很少有人去拍一部以反派为主角的电影。
死侍、毒液算不上反派,而是反英雄,本质仍然是英雄;《自杀小队》算反派了,但坏得不够彻底。
华纳早早就立项《丧钟》单人电影,可是进展微乎其微;
看来要想看到以反派为主角的电影,只能寄希望于10月4日上映的《小丑》,和即将开拍的《黑亚当》了。
影片惊悚戏份和镜头很多,典型的美式b级恐怖片+科幻片风格,某些画面跟r级风格靠近,电影从37分钟开始就开始高潮了,当小男孩布兰登启动除草机用力过大把除草机扔飞了几百米远,发现自己有超能力时,黑化直接开始爆发,到后来发现自己不是亲生的,彻底暴走开启激光眼模式,杀人方式如下:黑人警探好不容易找出线索,被布兰登直接撞出肉酱,黑人警探助理也被撞死,结尾布兰登用激光眼把养父爆头,把养母从几万米的高空扔下去,刚好碰到一架飞机,然后把飞机搞下来,撞在养父家的房子上,把谋杀改成一次空难,自己完美避开嫌疑,结尾预示着可能有第二部.
魔童是外星人的生化武器,发射到有生物的星球,会根据这个星球占统治地位的生物形象变化,成长到一定年纪后飞船会唤醒它,并启动占领统治程序(魔童12岁觉醒的时候喃喃自语占领,统治)。
等这个生化武器依靠强大超能力统治这个星球后外星人就可以很方便地收割奴役了,低成本啊。
而飞船的金属能伤到他恰恰说明外星人能够反制他,免得这个生化武器失控。
ps.那个标志应该是外星人的标志。
ps.说外星人领先我们很多不可能干坏事的请参考下地球的大航海时代,杀了多少土著
1.男主觉醒外星记忆后中立变邪恶,从杀鸡可以看出,男主本质已经变了。
2.偏执母亲养出偏执儿子,从捏碎同学手就看出儿子有问题了,这时候没有去解决,反而淡化处理,直到杀了两人后才后悔不已,痛下杀手,但可惜为时已晚。
一开始儿子还不知道自己能力上限,杀着杀着能力越来越熟练。
3.碧梨的歌真好听
美国堪萨斯州的一对农场主夫妇一直膝下无儿,有一天有架太空飞船降落到附近,他们从船里捡到了一个婴儿,于是收养了他。
孩子逐渐在长大,然后夫妇发现他有很多异于常人的能力,比如他力大无穷,眼睛可以透视和发射激光,还会飞行,他喜欢红色披风.....
说到这里,想必绝大多数童鞋都会说,这不是超人的起源吗?
但其实,这个故事的主角并不是超人,而是一个来自外星的恶魔,也就是今天要说到的《魔童》这部电影。
从天而降的不一定是神明,也可能是恶魔超人这名英雄,大家都知道他是超级英雄的标杆,是真善美的代名词,而他在成长过程中也遇到过很多恶劣的事情,但好在他的养父母乔纳森与玛莎一直都引导他往善良之路上奔跑。
也正因为如此,这个随时可以灭世的外星人,最终成为了地球上最著名的英雄,他以自己的一生去保护地球的人类,甚至被称为“明日之人”(即引导人类成就向往的明天)
但反过来说,如果超人在童年时期并没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并没有走到那条善良之路呢?
《魔童》其实就是探讨这个可能性,一旦超人在自己的成长之路中误入歧途,那么会对整个世界造成什么影响?
这也是整部电影最大的噱头。
当然,《魔童》这部低成本的恐怖电影,严格来说跟超级英雄其实并没有任何关系,只不过主角的能力以及设定基本完全照搬超人而已。
但尽管如此,超级英雄黑化的题材历来都是相当受欢迎的,毕竟看惯了正义的英雄到处救世,换换口味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因此,在题材方面,《魔童》还是相当新颖的。
失败的教育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老师,这句话是至理名言。
一个人长大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还在孩子时期所形成的三观。
《魔童》的主角布兰登最后会变成一个恶魔,其实离不开影片里他养父母失败的教育。
布兰登的养父凯尔是一个美国农场主大汉,12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跟妻子在地下室乱搞,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粗俗大汉。
要说这样一个大男人会育儿,那显然是笑话。
果不其然,布兰登生日的时候叔叔送了一把猎枪,都被凯尔直接没收,而且他也并没有向布兰登解释原因,就一昧说你只是个孩子,在布兰登失控的时候直接与他对立,没有看到这名父亲有对自己的孩子进行过什么引导。
原版超人故事中的养父乔纳森,虽然也是个农场主,但却带有农民的淳朴与善良,对于克拉克发现能力后的不解,他会耐心地引导并解释,与自己的养子交心,不让他偏离到歪路。
而《魔童》中,凯尔这位养父唯一一次跟自己儿子谈心,竟然还是跟他说:“你对班上的女孩有想法是正常的。
”结果布兰登听了之后当晚就到班上女孩的家里偷窥。
如此一看,两者高下立分。
随着布兰登能力与心性的失控,凯尔作为养父,对他都是各种指责与不信任,最后的解决方法非常简单粗暴,就是将布兰登杀死。
因此后来布兰登在对这个养父下杀手的时候,基本没有一点犹豫,也可以看出凯尔的确从来没有真心把布兰登当成自己的儿子。
布兰登的养母托里,走的则是跟凯尔完全相反的路子,就是溺爱。
在布兰登初次能力展现以及闯祸后,托里也从来不会引导教育他,她只会像现实里大多数家长一样说:“他还只是个孩子。
”
而超人的养母玛莎,在克拉克闯祸或感到迷茫的时候,她并不会偏袒自己的孩子,而是慢慢让他知道自己与他人的不同之处,让克拉克理解到自己有哪些事情是可以做的,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
托里对布兰登的无条件溺爱,使得布兰登变得极度自我,而且还往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到了最后终于不得不相信自己儿子已经开始黑化的情况下,托里却要对他痛下杀手。
最终,托里这个举动毁灭了布兰登内心仅存的一丝人性,一个绝不走回头路的魔童真正降临在这个世界。
这对堪萨斯的夫妻,堪称是家庭教育失败的典范。
本身带有邪气,但并非不能改变布兰登作为电影的主角,其黑化之路其实也算挺有意思的。
首先,送载布兰登降落地球的飞船,其实一直都有向他发出某种指引,就是“掌控世界”。
但一开始的布兰登,虽然不是一个善良的孩子,但也不至于成为屠杀人类的恶魔。
比如,布兰登虽然在班上被孤立,但也有一位女孩一直很看好他。
不过在接受了养父错误的引导后布兰登一次偷窥令到女孩觉得他是个变态,之后布兰登一时愤怒将女孩的手捏碎。
但尽管如此,布兰登也仍然知道自己是不对的,还带着鲜花去道歉。
在自己的阿姨声称要将他不反省的行为告诉他父母跟治安官的时候,他也没有马上对阿姨痛下杀手,而是特地来到她家里劝说她不要这么做。
甚至,最后在杀了很多人的时候,养母托里对他用温情攻势时,布兰登也说出自己的心声:“妈妈,我本来真的想做个好人的。
”
在自己的能力开始凸显之后,布兰登的养父母没有及时对他进行很好的引导,于是他只能自己去摸索。
鉴于自己处于青春叛逆期,因此心态暴躁的布兰登闯了几次祸,但他自己本身就拥有宛如神一般的能力,再加上飞船声音的蛊惑,而且本来他就是一个被溺爱的孩子,使得布兰登开始走上了逆我者亡的道路。
想想正牌超人克拉克,他在遇到不好的事情时,也有想过用暴力解决问题,但那个时候他的养父乔纳森就会出来耐心地对他进行引导,让他不至于失控。
而布兰登就没这个运气了,他没有能引导自己人生价值观的养父母,作为一个拥有超能力的他遇到问题时应该怎么处理?
没人告诉他。
所以他只能根据自己自我的本性去“行使”自己的超能力。
因此,最后他接受了飞船的蛊惑,成为一个魔童。
深度不够,也不恐怖当然,尽管题材新颖,但这部《魔童》的缺点也很明显。
首先,是对角色刻画的深度不够。
整部片子的脉络虽然比较清晰,但在家庭教育的环节处理得不够,有多处地方导演表现得比较隐含,使得不少观众看下来会有一种“其实这个家庭的教育也没那么失败。
”的想法。
通俗点说,就是对比不够强烈,毕竟黑化的个体的诞生,其背后必定是较为极端的环境才是正常的。
其次,作为一部恐怖片,其实一点也不恐怖,布兰登虐杀其他人时的视觉冲击感只有爽并没有惊悚,而且因为布兰登本身能力过于强大而电影的制作成本不高,所以使得文戏与恐怖戏的分配不均,导致影片节奏相当缓慢。
当然,最大的亮点是电影结局出现了“黑化版”的正义联盟,用绳子疯狂吊死人的女巫(映射神奇女侠)半人半鱼的怪物在海洋袭击渔船(映射海王)不禁让不少人期待以后是否会再来DC其他英雄的黑化版恐怖片。
总的来说,《魔童》作为一部恐怖片,结合了当下最火的超级英雄题材,是很新颖,无奈剧本的具体执行力度不够,使得这部电影整体上只能说是及格,不能说有多优秀。
这部电影的导演想象力实在堪忧。
他想展示纯粹的恶,却将恶展示为天外来物,用一个宇宙飞船的坠落作为恶的降临,于是这个恶就成了跟超人一样的存在物。
超人实施的是拯救,于是这个魔童实施的就是破坏和杀戮。
他在人间生活的十年,没有受到人性的一点儿影响,却像待着毁灭使命降临世上的机器般展开他的行动。
然而这些毁灭和杀戮目的何在?
导演没有给我们解释,估计他也压根儿没有想清楚。
魔童脑海中不断地出现的喃喃低语:take... take... take... the world! take the world!....夺取世界!
可是世界是什么东西,这个导演根本就不清楚,很可能他也无能去弄清楚,他的知识水平和思考能力还停留在小学毕业的水准。
世界如果是一个无人之地,那就是一个孤寂的星球而已。
一个孤寂的星球,不过是死气沉沉的物质和能量状态,所有的变幻都毫无意义。
如果缺乏一个观测者,这种物质状态能否具有连贯性或一致性都是一个问题。
这当然不能称之为世界。
世界首先是被人所认识的世界,人赋予这些物质状态总体以意义,即诸多的人和其它的存在者之间相互构成意义。
世界就是这样的一个意义的总体。
导演通过魔童的所作所为,认为夺取世界就是毫无计划、毫无理性地无差别杀戮,这是一个愚蠢的见解。
如果没有全知全能或近乎于全知全能的视角和知识,就不晓得自己目前所做的任何一个行动会导致什么结果,也无法操控未来,就这样想夺取世界,无疑是痴人说梦。
退一万步说,这个魔童是永远不可摧毁的,也拥有永恒的生命,那么他或许的确能够将所有人类杀死。
但是在人类死亡的同时,世界也就终结了,只剩下一个魔鬼在地球。
此时他连区别于自己的他者都看不到,会连自己的身份都无法确认,谈什么夺取世界。
夺取世界,首先得确保这个世界有许多的人,而且所有的人都成为自己的傀儡,自己能够掌控一切。
所以这个魔童所展示那种疯狂的杀戮和报复,毫无理性的展示和宣泄自身的邪恶,他只会很快就被所有人类群起而攻之。
他的所行,离夺取世界是越行越远的。
如果导演具备一些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能够阅读马克思及其党徒的著作,他应该对夺取世界这个任务应该怎样进行有更多的了解。
因为根本就无需虚构一个从天而降的纯粹邪恶,魔鬼本来就在这个世界上走来走去。
夺取世界,就是以自己的一套理论来激发人类的自我中心主义,比如将人类划分为各个不同的阶级,让他们彼此怨恨和斗争,而且认为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超脱于这种阶级斗争范畴。
毕竟“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
” 这才叫做夺取世界。
看完之后才知道导演不是滚导,滚导是制作人,拉来自己的一些资源做的这个片子,半御用演员伊丽莎白是本片最大牌的明星,最后的彩蛋居然看到了戴着英国法庭假发的勇度在当网红在u2b发布阴谋论视频233,顺便也把DC巨头们恶搞了个遍。
主角小朋友的演技不错也算小帅,也许将来滚导会在《自杀小队2》或《银河护卫队3》用他?
整部片子节奏还行,没有滚导大概算标志性的各种音乐,反而有几首曲子很像《钢铁之躯》的前奏,超人流血看来真要成了DC彩蛋了。
片子本身就是小成本影片,最后的飞天镜头的特效感觉回到了1978年第一部超人的时代,但片子里表达血腥的场景反而刻画的极其细致,也让这片子更像一部血腥恐怖片而非超英片。
这片子比现在大热的亚马逊剧《黑袍纠察队》早一些,看完黑袍再看这片子别有一番风味,本片刻画的暗黑小超人的确很有护国侠的感觉,也出现了热视线糊双眼的情节,感觉这真的是所有导演编剧都想让超人干的一件事哈哈哈。
这算是第二次看致敬/借鉴超人情节的小孩子电影了,上一部《午夜逃亡》走的是亲情路线并且云集了《钢铁之躯》的佐德/《新星战》的开罗人和马奎尔《蜘蛛侠》的玛丽简,这一部其实有点儿融合了传统的恶魔降世类电影《凶兆》,都说得是一个带有巨大恶意的小朋友的故事,国内也有霹雳贝贝和哪吒(?
),如果把哪吒按照超级英雄的路子拍估计也会好看吧。
对了,片尾曲是现在大热的bad guy,还挺带感。
DC毕竟火的早,是现在很多成年创作者的童年,自然而然对其恶搞/致敬/借鉴的多,我很喜欢对超英的各种不同演绎,要是没点儿爱谁去搞同人。
就是反超人,当超人被神话,那么反超人自然魔化,剧情紧凑没有拖沓的过多铺垫,女主演技也很不错,从一开始就定义了反超人混迹于蜜蜂中让蜜蜂代养的黄蜂的身份,捉迷藏母子的口哨桥段也前后呼应,如果预算高一点,特效再多一点好一点,整体效果会更好
本以为那个飞船割伤小超人是伏笔,最后小超人一定会被飞船的刀片杀了,没想到结局最后还挺反套路的
干瘪的、炫技一样的恶,没有情感,没有欲望,就是恶。所以说是超人的反义词有点牵强,超人的善可以解读出给人类带来希望、普渡众生的悲悯等等,Brightburn的恶只能解读出编剧的不用心。
说实话是有点失望 预告片透露的太多了 而且感觉后面投资不够 明显草率结尾了
宣传教育片,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请不要随意领养降落在农场的外星小孩,领养必须通过正规渠道。
变坏过程唐突,没有铺垫,不过娱乐效果一流像童话一样浅显易懂
小朋友版《超能失控》
看到小孩第一次 两 眼 放 光 的时候差点没笑死。问题是,超人要帮助世界只能逐个拯救,你要统治世界直接飞去华盛顿绑架总统和核按钮不完事儿了,还这么含蓄一个个杀……反英雄类型片>惊悚恐怖。邪恶是一种选择,就如正义也是一种选择,只有能力是天生的。没有哪个更容易。头套绑得像高帮帆布鞋。总地来说很幽默的片子
恐怖是一点也没有,只有血腥与套路,所谓亲情也只是挂个名,好题材遇上渣导演,此类电影也就看个特效吧。
5/10,导演完全没有驾驭电影能力
反英雄恐怖片,黑暗超人,但是恐怖程度并不高,彩蛋恶搞正义联盟,倒是挺期待黑暗恶搞版正义联盟,片尾曲居然是bad guy
好难看啊。。
沙雕人设
必须要为它正名,非常优秀的cult片。声效、配乐和镜头就不用说了,最重要是每个人物都很饱满,父母和小魔童的情感和变化很合理,配角的反应也经得起推敲(舅舅开车跑路除外),特别是暗恋的小女生。不会过分惊悚,会有点同情,不过是一个有身份认知障碍、因背叛而愤怒、对青春期迷惘的外星小孩。
去他m的超级英雄…去他m的正义…爽!
小成本,魔改小超人... 爆米花片。3星
邪恶小子降临地球,末日指日可待了!!2星送片尾曲。
彩蛋比较精彩……KOR-RIP 19/06/23
和“孤儿怨”并称“别人家的孩子不能养”系列。
除了几场血腥味十足的杀人场面外,这片子真的一无是处,众说反超人反英雄,但根本没有渐变过程,黑化信手拈来,剧本像流水账一样干瘪,叙事节奏也跟不上,几度昏昏欲睡,作为恐怖片来说已经是失败的,而且男孩的选角也不好,全程呆滞没有一点灵气,表演方面也是负数系,作为一部时长不够90分钟的电影,这么有趣的设定和想法,根本不足以攒掇的立体而生动,最后只能靠下三路的炮制法搞出这么个半成品,反思片子里头的教育问题也是荒诞,暗黑本质定调,赖以调和?何况这么单薄的剧情和靠廉价惊悚镜头堆砌的三流货色,值得过度深究和解读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