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程碑
Meel Patthar,मील पत्थर,Milestone
导演:伊凡·埃尔
主演:苏文德·维奇,Pavitra Mattoo,Lakshvir Saran,Mohinder Gujral
类型:电影地区:印度语言:印地语,旁遮普语年份:2020
简介:经验丰富的卡车司机加利布即将到达50万公里的行驶里程,这也是他所在公司的最高纪录,然而就在这个当下,他的背部突然感到一阵剧烈疼痛。加利布于是决定回家,并在家门口发现了一封信。他去了自己所在的村庄,为已故妻子的家人向他提出的赔偿索求进行辩护。村委会最后做出了一个不利于加利的裁决,给了他 30天的时间来决定一个合理的..详细 >
导演的表达还是比较容易GET到的,作为印度的现实题材剧情片也足够友好,在国内当下中年事业危机和鼓吹努力的大环境下也显得挺应景,男主演的也够稳,到位地烘托了这种明知是绝望也没法回头的中年孤独,唏嘘啊
打工人的心酸,可以说是中年打工人家庭事业的焦虑,虽然他有错,但影片表现出来的他,很有代入感,好累的人生,就像片子一样几乎都是暗暗的色调,让人窒息。
一个老好人的黯淡生活,资本家和劳动者无法调和的阶级矛盾。老一代人无法言说的生活与精神重担,终有一天也会转移到新一代人身上…
#4th PYIFF# 卧虎。77届威尼斯地平线单元入围。非典型印度电影,用导演的说法,影片描述的是“被告知要给新一代人让位的老一代人面对这种自然规律时的伤感”,虽然背部受伤的老司机要面临缠身的一个又一个麻烦,更被雇主要求亲自培养一个取代自己的学徒——看上去是个苦情戏或者社会情节剧的配置,但出乎意料地写得颇为思辨,“一个坐在卡车驾驶室里的司机反思自己人生的意义”(完全可以cue一下《寒枝雀静》的片名直译),而他的结论则是“我的痛苦就在于我的工作就是我的全部”。由于要尽可能地躲开警察所以都选择暗夜行路,影片对大量低照度的场景处理得相当细腻;而有些奇幻色彩的结尾大转折又让影片在哲思之外陡然加上了一丝诗意。
工作好累
还好吧
2021.06.16#SIFF2021#底层小人物的生活不易,但可能是因为下了班去看的,途中还睡着了一会儿。
也许我们都在等一场大雨,冲刷我们的郁结,但是大雨来了,带来的却是双倍的哀愁
72/100。同样作为远离了许多印度电影中毫无意义的歌舞片段的“另类”,为什么《学徒》能在主竞赛单元大放异彩并且获奖,而此片只能在地平线单元默默无闻,其实一看便知。此片虽然确实反映出了印度社会中普通人所承受的苦难与折磨,但呈现得非常残破,围绕着男主人公展开的零星故事碎片完全不能形成一个整体,这样的叙述手法加上无配乐的长镜头叠加,只能让观众不停陷入沉睡,其中某些过于失真的鸡汤性话语和某种依然对女性带着歧视眼光的细节更是让人觉得奇怪。但偏偏就是这个结尾一下子抬高了整部电影,窗内的人从伤痛中恢复过来却意识到这种伤痛默默传给了下一个他还留着希望的人,窗外的阴云则终于承受不住压力,忽而破裂落下倾盆大雨。那些我们拼命想逃离却又扼住人咽喉的东西,它看似隐形却又无处不在,一代一代,永无止息。 @2021-05-17 19:39:45
这是一个类型故事里讲的很工整漂亮的片子,你要说观感确实不好,因为都是夜戏,对话很多,很平淡,但是故事是工整漂亮的
1星给底层视角,流水账,节奏差,2倍速都嫌慢。2021.10.9 7.0/310 短评108/差评11%(差评%显示何时关闭的?)
前浪被拍在沙滩上时,没人要关注你的处境和意见。无论什么经济体制。
现实主义,纪实风格。
资本主义下塑造的劳动者(男主),工作的理由是因为只有工作才能证明存在,而痛苦恰好也因为工作是“我”的全部,甚至婚姻也只能作为牺牲品。劳动者的结局也只可能是社会达尔文规则下的淘汰悲剧,毫无希望可言。而资本主义所塑造的资本家,片中由服用了吐真剂(酒)的失业老人说出本质,没有聆听,无法沟通,却不妨碍他们发号施令。在如此窒息的环境下,一步步将男主向黑暗的深渊推近。而正当即将崩溃之时,忽然一切出现了转机,罢工的坚持获得了胜利,被淘汰的老人也因年轻人的良心发现而重拾希望,年轻人主动揽下老人的“腰痛”,分担痛苦,让希望还保有,甘露终将落下。
平淡地叙述,情感却很真挚,但故事倒是没太多印象深刻的见解与新意,结尾不错。
1:38:42
PYIFF/2020真的很好睡
#PYIFF 4TH 卧虎单元# 关注个体的现实主义作品,很有立意的好剧本但还是缺少张力和讨论深度,手持长镜头拍摄手法,更适合边缘个体的故事,昏昏暗暗。还要二刷
前面给我看困了,最后背脊发凉。
印度出了一个肯洛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