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首播的十一周年纪念日。
16年开始玩B站,知道了“梁非凡”的名场面,然后才知道这个系列剧。
其中还有一个打脸剧情就是之前看巾帼系列主题曲盘点,往往会跳过《红蝴蝶》直接听《义海豪情》,现在就是真香。
17年寒假开始正式煲这部剧,一个寒假看了两遍“巾帼”+一遍“义海”。
回学校后又两部从头看了一遍,之后这三年间又看了很多遍。
会在B站看这部剧各种的剪辑视频,监制、主演的各种访谈,对幕后的故事已经了熟于心。
也是因为这部剧,开始对粤语文化感兴趣。
就像黎耀祥说过的这段话,
这个系列剧,确实改变了我对于人生的很多看法。
明白了“義”,明白了有些事只要你做了,过程已经超过了结果。
明白了有些人的一生可能并不轰轰烈烈,但是肯为一个目标努力,那就是不悔的一生了。
家族戏其实早就已经拍烂了,而且这部剧还是借鉴的《大宅门》。
但是我觉得它的好看之处就在于戏剧的张力以及演员的演技。
刚开始看的时候觉得和之前看的内地宅斗剧也没什么区别,无非就是家族争产,女主善良,然后狂开“金手指”的剧情。
但是第5集是一个转折点。
以往的剧情如果好人被冤枉后,往往就是忍气吞声,可能要等到大结局才会真相大白。
但是这部剧第5集,二少爷救了三少爷但是被大少爷抢了功劳,大少爷仅仅得瑟了不到十分钟就被四奶奶戳穿了谎言,出现了本剧的一个戏肉。
这部剧一共25集,其实可以看成5集一个小故事,第一周“救武仔”,第二周“争锁匙”,第三周“灭蝗虫”,第四周“真假遗嘱”,结局篇“斗长毛贼”。
四奶奶遇到的困难是层层递进的,解决完这集的问题之后,在这里大结局都可以了,但是编剧仍然可以用之前埋下的伏笔来推动剧情。
第一集四奶奶灭门的原因就是因为蝗祸,所以她爹需要开军粮赈灾导致满门抄斩,所以后面再出现蝗祸,四奶奶也可以有更好的应对措施。
也正是因为从小父亲爱民如子的熏陶,才让四奶奶可以把老百姓的福祉放到心上。
与之对比的也是大奶奶、大少爷、祥发代表的自私自利派,自己不为百姓做事,还阻拦别人,各种拖后腿。
接档《巾帼枭雄》播出的《碧血盐枭》被官方宣传为“枭雄第二部”,坊间也大部分认同《铁血保镖》+《碧血盐枭》=《巾帼枭雄》,前两部剧一个讲“義”,一个讲“情”,而《巾帼枭雄》则把这两者融合到一起,创造出了柴九和四奶奶这两个形象。
单单从第一部来说,柴九的形象还称不上“枭雄”,主要是前期四奶奶大部分还是要靠蒋乔的支持,等到柴九撑场的时候已经进入结局篇了,篇幅过短,因为当时黎耀祥第一次当男一号,编剧还是不敢在他身上下赌注,或许编剧也注意到这一点,《义海豪情》时期,刘醒和九姑娘在很多地方已经“旗鼓相当”了。
《巾帼枭雄》系列讲“情”的情节确实是顶峰了,男女主角一辈子都没有说过“爱”,但是第一部两个人一起救武仔、对付“牛鬼蛇神”、抵抗蝗祸、国破家亡的时候一起对抗“入侵者”。
两个人也有过争吵,但在紧急关头,正好你都在。
第一部因为四奶奶已经有蒋乔了,所以两个人之间更像超过男女之情的知己之情,发乎情,止乎礼。
四奶奶更像是柴九的人生导师,帮助他从乞丐变成了震天漕运的大当家。
“巾帼”的精彩是全面的,是港剧在新千年一个新的高峰,当所有人都希望可以继续延续这股劲头的时候,没想到已经是结局了。
现在监制退休,主演有的去世、有的离巢,连冠名商都风光不在了,黎耀祥来内地又拍了一部张华标的新剧,但是没有了添哥和雯女,再也没有那种味道了。
有些东西,一次就够了。
“红蝴蝶满天飞很美,我一生铭记。
”
我喜欢这个女人,不是说角色,而是指本人。
我喜欢她的如妃,在深夜骂鬼的那场戏,我想我这一辈子都会记得,因为演的太好、太深刻,这是我生平第一次知道被一个人的演技折服的感觉原来是这样的。
当然,我也喜欢宝琦,喜欢她的进退有度、凛然正气;喜欢她的宽宏容忍、和善可亲。
不过,宝琦太过完美,这样的女子是大家闺秀,是米王之家的女当家,是柴九这一生唯一信任和尊敬的红颜知己,却不是我心中最称赞的角色。
有对有错才更显的像人生吧?
我也喜欢柴九。
喜欢这个人叫黎耀祥。
看过他很多戏,很多精彩纷呈的五色人生。
在我的眼中,他和黄子华是同一类人:即使世界上没有人觉得他们好看,但是他们却有另所有人都折服认同的演技。
这里的吴卓羲我喜欢。
他是我从来没有喜欢过的人。
但是我喜欢这里的必正。
从单纯走向成熟,到最后真正当上蒋家的当家人,他演绎了一个男人成长必走的经历,虽然演技上还有些生涩,但是越到后面越收放自如。
当然,或许是这个角色给他加了分,但是,反过来,我又怎么能说不是他给这个角色加了分呢?
还有个人我要说一下,胡定欣在里面还是蛮漂亮的哈哈
2020年2月9日,凌晨2点30分,被武汉肺炎困在家中,3天追完了这一部剧,全剧两大人物,四奶奶与柴九,是我历年来看TVB剧来,感觉塑造得最完美的两个人物;四奶奶眼中有戏,不用多做表情,眼里已经可以表达所有的一切,大女人的气场,小女人得娇态,都可以在她身上而不会显得别扭;柴九,从原本的有食无工的苦力,到经四奶奶点拨,一步一步走上副工头,工头,三掌柜,再到跟沙家帮结义,做上大当家,衣锦还乡,内里太多故事情节无法一一叙述。
四奶奶与柴九,不是儿女私情,是一种这世间难得的惺惺相惜的知己之情,让人钦佩,让人叹服,让人羡慕
巾帼枭雄 (2009)8.72009 / 中国香港 / 剧情 / 李添胜 / 黎耀祥 邓萃雯
小时候看过很多TVB的剧,但之后就没怎么看过港剧了。
去年玩B站,知道了梁非凡。
然后在17年寒假把这部剧两部都看了一遍,第一部到今晚已经看了三遍。
但仍然觉得意犹未尽,似乎好久都没有这种荡气回肠的感觉了。
这部剧我更感觉是四奶奶历险记。
前两集讲述了四奶奶的“前世”。
虽然是一笔带过,但已经为我们展示了四奶奶出身名门,有勇有谋的一面。
以及柴九的胆小,狡猾。
第一集用一场戏就把蒋家所有人的性格展示的淋淋尽致。
然后后面的剧情基本就是四奶奶遇到难题,四奶奶机智的解决难题。
虽然很多难题都像“开外挂”一样顺利的解决了,但观众不就是喜欢看这种“大团圆”式的河蟹剧情。
如果主角团都是最后才能发现坏人的阴谋,又怎么会如此大快人心?
第一部主要是为了说巾帼的,但四奶奶这种人现实中基本不存在,反而更多的人都是柴九。
遇到恶势力时会屈服,但真正的大是大非上却没有错过。
最后,我只想说,祥发叔那样死太便宜他了,这种人比蒋必文更可恶。
蒋必文至少蠢,被家庭娇纵的不分对错。
而他每次都是知道是错的,还要助纣为虐!
“世间什么爱最纯洁,你甘愿化振翅红蝴蝶!
”
人生有幾多個十年,TVB一年有幾多套電視劇可以睇得讓人如此地痛快?
二十五集的《巾幗梟雄》,說短不短,說長不長,但難得往內注入的內容充實,情節張弛有度,并幾乎每晚都送來拉緊觀眾神經的高潮時段,且上一個高潮又為下一集情節展開提供鋪墊,浪疊一浪,愈蓋愈高,形成更為撼人的洶涌。
被吸引其中,除了像一車一車白米源源不斷遞送的緊湊劇情之外,位位性格演員的淋漓發揮亦是重要因由。
蔣喬岳華不露於外的清醒機智,大奶奶謝雪心虛偽面具底裡的陰毒浮夸,二奶奶商天娥缺乏心機的直腸直肚,三奶奶惠英紅善良純樸的率性剛烈,乃至反角彭鏗李昌成凶惡不失可愛的蠱惑形象,祥發叔張翼那令人咬牙切齒的迂腐盲目,都閃著不少亮光。
而主導劇集進展的關鍵人物柴九與四奶奶,更是在不留意就會忽略的交談之間,或是在戲味濃烈的反擊大戰裡面,成就一段惺惺相惜,甚至超越愛情本身的特殊擁護關係,很感人觸嘆。
看真吵吵鬧鬧的家族爭鬥下,實質是為己為兒的自顧私心,與為人為民之大愛精神的對立互斥,可現實當中,要分開這糾纏不清的兩種人性,又豈能來得用一把火就能燒毀整座米倉般容易。
生活或者艺术,都会让我们看到很多类似于“遗憾”,隐忍压抑的范例。
比如说我们明明看清楚了一男一女互生情愫,且俩人数次生死与共的经历动人心扉。
但是就算情到深处,默契彪悍,俩人的关系也依然只能掩盖于知己之下。
“革命”的爱情分外浪漫,并肩同行,心照不宣的感情如果细腻的去品,似乎也同样别有一番浪漫在其中。
到底这是不是另一种荡气回肠,另一种流芳之美我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最近看了《巾帼枭雄》,一个草根枭雄和一个巾帼之间的惺惺相惜,肝胆相照。
出身微寒的遗孤柴九,最后却成就了自己近乎传奇的一生,那句“人生有几个十年”的口头禅,次次说来掷地有声。
虽然他的生命只有短暂的36载,遗憾却又圆满。
因为这短暂的36载跌宕充盈,是他留于人间为人所铭记的的“孤本”。
志向是男人生命的发动机,柴九之幸在于他不但有此发动机,还遇见了一个能为其增强动力的卓尔不凡的女人。
而枭雄之所以能够成为枭雄,恰恰是他扎根于底层,并从底层中横杀一条血路出来,他比其他人明白机会的重要,也不拘于成功演绎机会的手段。
枭雄的精彩是“自成一家”,无可复制。
从只求一餐白米饭到每年将一车一车的大米运回家乡接济乡亲,柴九的愿望一直在膨胀,但膨胀的欲望没有令他失去起码的良知。
能搏敢拼,重情重义的血性男人。
同时还是一个很坦荡的男人,从不掩饰自己的信仰,哪怕那个信仰只是一个女人。
什么样的女人才会让这样的男人始终追随,不离不弃?
这个答案并不难想象,这个女人势必有超过很多男人的勇气和胆识,智慧和坚毅。
能让男人折服的女人,自然要付出很多。
康宝琦和柴九最大的不同来自于出身。
宝琦从小目睹身为地方官的父亲心系百姓的责任感和违例开仓赈灾的义举。
所以她一直有大爱的情怀,加之她夫家做的是大米生意,这又是关系民生的生意,所以在宝琦看来,这门生意和别的生意不同,不能坐地起价只为赚钱,而是要尽量让更多老百姓吃得起饭,才是真正的为商有仁。
当柴九与宝琦相遇,一个市井之徒渐渐扛起更大的责任,开始懂得着眼于全局。
如果不是遇上了宝琦,也许以柴九的胆识和聪明他迟早摆脱窘境,但绝对难以成为为人所敬重的柴九哥。
他的人生因为宝琦的出现及影响而彻底发生了质的飞跃,完整的上升了一个层次。
这就是这个世界上男人和女人之间相互作用的奇妙效果。
也有可能是任何两个人之间相互作用的效果,精彩纷呈!
士为知己者死就是无所畏惧,挺身而出。
比如柴九之于宝琦;良心就是民生公义高过一切,比如宝琦之于蒋家,之于柴九,之于当地的百姓;勇气就是寻回自我,仗义敢言,比如一度懦弱的三奶奶之于自己的良知;成长就是甘愿扛起责任,经受考验,比如二少爷之于蒋家。
当然也有从不自省,慈母多败儿的大少爷和大少奶奶。
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在述说一个和生活有关的道理,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都可能是我们在生活中同样会遇到,同样必须面对和处理的问题。
宝琦的价值是辐射的。
不仅在于她做人做事的出发点不为一己私利,随时随地果敢的做出任何为人所一时不解的正确决定。
她的大局观和对人事通透的看法不但少有女人能出其右,很多男人也只能望其项背。
她巨大的影响力令她身边的很多人都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
她帮助身边的人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
这样的女人,该如何去研读才不是亵渎?
剧情是虚拟的,但是剧情所讲述的人生态度却是普世的。
与其独自消沉,郁郁寡欢,不如从别人的故事中寻找人是求生而非求死的历劫不屈。
独奏固然也能动人,但琴瑟和鸣的精彩远非独奏能及;为自己而活也许自在,但责无旁贷的为另外一个人而存在,绝望中的竭力令人崇拜。
另外此剧还有附赠,那就是没事你多练习下口才。
一般啦,为啥这部剧号称”好评如潮“啊。
情节还不错,起码足够吸引人看完,但好多地方还是落入俗套了的。
比如柴九的起死回生,太假了!
怎么说也是绑着块大石沉湖啊,就是个完整的人也怎么可能浮得上来啊,别说他还心口上中了一刀。
虽然编剧解释说是“心长歪了”,靠,在你心旁边刺了一刀,还扔湖里,就算不绑大石沉湖,失血过多也该翘掉了吧!
真是无语。
编剧就想不出个更离奇的逃脱死亡的情节么!
最大的bug是,开始的时候说康宝琦是个”看上去三十多岁”的厨娘,说是跟她老公青梅竹马的,后来阿敏怀孕的时候,她也在札记中写”没想到我这么年轻就要当奶奶了“。
但后来三太太跟她亲家母去南通找王爷求情的时候,必正去找他妈妈,路上问别人说是”有没有看到两个五十多岁的女人从这里经过“,哇,这年纪相差得也够大啊最后还硬要把好的坏的人都搞死,真是不明白这编剧想啥呢。
还有就是康宝琦几次起死回生,都跟有个罩着她的“王爷”息息相关。
作为一部21世纪的电视剧,这情节的“觉悟”显然还停留在把人的命运寄希望于给所谓的“清官”手中的层次。
好吧,我承认这是这个故事所在的历史时期而导致的历史局限性,但是从而也就决定了这个故事情节尚可,但并不高明。
当然康和柴九之间的情谊还是电视剧中比较特别的,最后看到海棠把那张船票交给四奶奶的时候,我吓了一跳,心想不是吧!!!
还好看到最后,对他俩的关系仍定义为“挚友”,编剧还算是脑子清楚,有点新意。
不过让四奶奶陪他两年治病哦,这个实在真是有点暧昧。
照顾他生活起居哦,这个可不是一般的“挚友”应该做的,“挚友”的工作最重要的应该是精神上的交流扶持和支撑,当然还有必要时候的援手和物质帮助。
结果你把人家老婆晾一边,越俎代庖,你让人家海棠情何以堪,太剥夺人家做妻子的权利了!
演技也算是个亮点。
邓萃雯很适合这个角色,但感觉没啥突破,也就是个善良版的如妃。
如果说如妃精明算计,她就是聪慧能干罢了,换个好听的词而已。
而且这个角色说白了就是个高大全的形象,啥缺点都没有,圣人一个。
说啥都是对的,说有蝗灾就有蝗灾。
柴九这个角色相比倒真实可爱很多,从一开始的难民,到后来一副小人得志的样子,但又一副义薄云天的样子,恩,还是蛮像那个时代的草包英雄的。
角色本身就性格丰满,被塑造得也好。
所以平均一下,给个中等的分数吧。
看着娱乐一下得了,咱就不这么认真了。
开始时为了看四奶奶如何善用计谋,然后才发现可看的是柴九的成长史,一个街头小混混如何成长为成熟稳重的大管家。
不是像塑造四奶奶那样过于夸张的个人英雄主义,开始的柴九,真的是令人厌恶的小混混,他的粗鄙和心计为后面的挫折和成功都埋下了伏笔。
而他的成长,真的是一步一步看得见的改变。
但因为编剧把重心过于放在四奶奶身上,反而掩盖了柴九身上本可以挖掘更多的灿烂。
但最后我才发现,性格塑造的最出彩的还是心姐饰演的大奶奶。
若论心计,大奶奶远远胜过四奶奶。
她懂得对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招数。
最了解老公的人是她,一张百家被赢得他心;最了解二妹的人是她,几番设局便让最单纯爱着老爷的二奶奶倒戈相向;最了解三妹的人是她,一张“儿子牌”把善良懦弱的三奶奶压得死死的;最了解管家的人是她,以“义父”之称几番巧言说得祥发叔对必文死心塌地。
只有她,每次都能让四奶奶陷入险境。
大奶奶微微一笑,难辨忠奸,心姐的气势,一斜眼,连我都胆寒几分。
而她对儿子的溺爱、对自己利益的维护、自私到慷慨激昂的地步,更真实得连我都觉得情有可原。
一个不想成为“英雄”的女人,一个活在古代对妇女条条框框中的妻子和母亲,对她来说,还有什么比深爱的丈夫和唯一的儿子重要。
她不懂国,只懂要把家牢牢地握在自己的手里。
可她还是输了,因为有一样,她比不过四奶奶,便是仁义之心,这是立剧之本,所以四奶奶每次都能化险为夷,赢得民心。
这不是说明她错了,而是编剧想要表达的东西必须要牺牲她来成就四奶奶。
但我觉得,题目的“巾帼枭雄”应该给她。
特别是编剧力图将四奶奶塑造成一个“女英雄”,当得起“枭雄”二字的就只有大奶奶了。
可惜啊,这么聪明的娘亲养出必文那么愚笨的儿子。
不过也对啊,娘如此聪明什么都想到了,儿子哪有思考余地。
不过从设局一场还是能看出必文继承了心姐的智慧。
虽说这是讲一个女人大仁大义的故事,但我看了却觉得她们的输赢,不过是看谁的后台更硬。
第一次四奶奶赢,只是因为她牢牢抓住了一家之主的心,老爷的偏心,太明显了;第二次大奶奶赢,只是因为她抓住了贪官知府的弱点使之成为自己的靠山;第三次四奶奶赢,只是因为她的身后站着比贪官更厉害的王爷;第四次大奶奶赢,是因为她通过彭铿靠上了当时掌权的太平军;第五次四奶奶赢,是因为她把太平军拉到了自己这边;第六次大奶奶赢,是因为太平军输了,朝廷赢了,站在朝廷对面的四奶奶自然要输;第七次四奶奶赢,是因为后台是百姓和依然掌有权势的王爷……次数大概说得不清楚,但意思总归是这样。
所以我觉得大奶奶输的绝不会心服口服,论容貌智慧才干哪一样不如四奶奶,但那个女人的出现,毁灭了她所有的幸福,怎能不恨?!
也许她们若生在现代,没有那么多传统夫纲子纲的束缚,大家都从零开始比拼,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电视剧比起电影,终究是快餐消费,更何况是江河日下的港剧。
但是它依旧拥趸甚众,甚至渐趋低龄化。
林奕华说到香港的电视台,“师奶文化”和“独此一家”已经变成了诟病之词。
香港的电视台的确是少,惯性收视已经足足有几十年的民心基础了,所以它的特色也可以归之为“小”,长年来无线,亚视,有线几家独斗,就好像经典家族剧的争产情节一样,来来回回你来我往,显得那么的小家子气,但是作为一个又姓共又姓资的地方,对利益的欲拒还迎,似乎也是无法避免的状态。
邵逸夫从与电懋的电影之争,到与丽的、亚视抗衡数年,香港影视创造无限辉煌,影响无数华人,似乎也是基于这些利益争霸。
港剧算是把利益化的创造意图表现得最为落力的一个载体。
从集集的高潮制造到投师奶所好的家长里短,无不在彰显着它最为切实的愿望。
这种从商一般的艺术创造,曾经到达过巅峰,也终于在这几年落到潭底。
一方面港剧从来就把受众设定得相当低龄化,师奶的心理年龄也许只在20岁以下,剧集制造可谓流水线上的简易复制,港剧中简易和极致的善恶观念,一点也不比台剧里的假单纯好多少,成功的经验被反复拷贝,几乎已经到了审美疲劳的地步;另一方面全世界的影视行业都在改变一个方向,简易的情节剧已经无法满足更多观众的需求,无数地域性电视剧的成功,正是在尝试着在情节剧中融入人情与社会的真实状态,换言之,就是受众的文化层次已经越来越高,除了对摄制的画面美感开始有要求,简单和老式的故事设计已经无法让他们觉得过瘾!
他们更关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性,阶层的变化,社会的发展等等。
他们已经过了喂食的阶段,而有的挑了。
即便是师奶观众,都知道看演技派了!
而港剧面对的掣肘则是,他必须继续为它的低龄受众服务,因为这是它在本地最大的市场;一是人才紧缺,青黄不接不独是电视台的情况。
因此如何在有限的创造方向上做出新的成绩,我看【巾帼枭雄】是个成功范例。
此片继续着港剧家族戏的优良传统,极善极恶的人物,百试不爽的金句设计,务求让观众爱恨交织;每集皆有高潮点,吵吵闹闹有如辩论赛。
虽然依旧是照葫芦画瓢的成功复制,显得些许拙劣和做作,但是每一集吸引住观众的目光,便说明这种模式并没有过时。
相反的是,【巾帼枭雄】一剧甚为难得的设计一对在港剧历史上几乎不曾见的男女知己角色,这对知己并肩作战,生死与共,即便有过暧昧和若又似无的爱情,但最终也没有真正走在一起过。
这类角色其实与惯常的港剧思维甚为相左,好就是好,坏就是坏,爱就是爱,而这样若即若离的设计,已经是在冒险。
这种试水取得成功,说明过去那一套可以改改了,观众也并非只被那些极端的善恶角色和剧情所吸引,毕竟不忠不奸,狭隘的善心,忌怕的恶行……诸如此类才是真实的人生。
剧中另一突破的地方在于,戏中康宝琦对于蒋乔以及百姓之爱,柴九和康宝琦之爱,柴九欲回馈乡里之爱,皆是大爱,和过去的港剧中一贯都是小爱小恨当道的景象很不一样,很明显虽然此剧充斥着勾心斗角,但却不以这些冲突和矛盾为重心,而带出了难能可贵的感情,在港剧中甚为少见。
【巾帼】有黎耀祥邓萃雯这样的实力派担纲,戏味自然不成问题。
祥仔曾凭一己之力将三线剧【铁血保镖】搞到收视报捷;而邓萃雯是詹瑞文的徒弟,即便影帝黄秋生也对其欣赏有加。
但是归根到底,演技只不过是基于观众对于“真实”的基本诉求,这几年来,港剧已经被一堆后辈演到“无法相信”甚至“很难相信”了,一部洋洋洒洒的情节剧,观众连起码的相信也无法在其中得到,又谈何收视和好评?
但演技派演员断层,也已经是无法回避的事实了。
港剧在低谷中要求生存,便不能墨守陈规。
扩大受众群体,以情出发,改良编剧模式,加强制作是未来必经之路。
但时局如此,要重振声威,恐怕前路依旧茫茫。
(看完两个半月后才写剧评,我对自己真是很无语。。。
)之前刚遭遇了《宫心计》的打击,对TVB的编剧和制作水准大失所望,但仍兴致勃勃、义无反顾的下了《巾帼枭雄》,原因很简单,一是因为它不仅力克《宫心计》获得几乎所有大奖,口碑也甚好,二是因为黎耀祥和邓萃雯,这对实力派的拍档组合本身就很吸引人,更何况他们双双凭此剧拿到视帝视后桂冠。
事实证明,我没有再受一次打击,此剧绝对值得连夜下完连夜看,绝对值五星,除了邓萃雯的铜钱头跟其他人有点格格不入、部分角色年龄定位自相矛盾、个别细节不符史实和环境外,堪称完美。
故事情节紧凑、高潮迭起是此剧的一大优点。
从开局开始就始终有根弦绷紧着,事态的发展不落俗套,往往出人意表。
短短25集所展现的时间跨度很小很集中,但观众的心情却会跟随剧中人物的命运跌宕起伏、悲喜交加,看完后更是会发出他们像是过完了一个世纪的感叹。
各有千秋的角色设计以及演员们的出色表演和对人物的准确诠释是另一大优点。
一心一意为家为民为国家福祉的四奶奶难免给人“高、大、全”的形象,但邓萃雯不仅将她的坚毅果敢、智勇双全表现得淋漓尽致,也演绎出了她对丈夫和柴九的不同情义。
做生意难,女人做生意更难,古代女人做生意最难。
说实话,像四奶奶这样的人活得真的很累,整天应对纷繁的业务、绞尽脑汁解决各种冲突和灾祸已经够让人头疼够催人老了,还要承受被猜忌、被误解、被排挤、被算计、被出卖的精神压迫,既要攘外又要安内,做的还尽是些吃力不讨好的事,何苦来哉?
所谓乱世出英雄,四奶奶接受太平天国官印的时候,我终于明白,她不仅是个聪明女人、厉害女人,更是个非凡女人,在她身上我看到了“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大仁大义和自我牺牲精神,已经远远超出商界精英的范畴,令人肃然起敬。
(PS:后来发现豆瓣上居然还真有个“四奶奶帮”,显然,四奶奶比刘三好招人待见得多。
)柴九是剧中性格特征最为复杂的人物,也是我最钟爱的角色。
他好胜记仇,固执冲动,做事只顾眼前不顾后果,自视甚高而思虑片面极端,好高骛远而急于一步登天,但与此同时,他又有精明才干,有超凡的胆识,有无私的抱负,有能屈能伸的韧劲,有义薄云天的江湖热血。
他不是十全十美的大善人,不是仁厚坦荡的君子,却是爱憎分明的性情中人,有情有义的真汉子。
“人生有多少个十年,最要紧是活得痛快!”不计较一时的荣枯得失,也不计较周遭的异样眼光,只要自己觉得是对的就去做,如此这般就算死也无憾,这就是柴九做人处事的信条。
而黎耀祥将这样一个既有匪气又有道义的有血有肉的柴九活生生的展现在我们面前,使其一生充满传奇色彩而又不失真实,令人对其从嗤之以鼻、到赞叹欣赏再到感动唏嘘,越发被其独特的个人魅力折服。
可以说,柴九是黎耀祥塑造的最成功的角色,是突破演技的巅峰之作,“视帝”头衔实至名归。
不得不提的还有谢雪心和惠英红,她们是除了两大主演之外表现最突出的两个。
在《宫心计》里,谢雪心的精湛演技和庞大气场令人惊艳,而在此剧中,虽然仍盛气凌人,城府极深,眼神中却少了份犀利和威严,多了份世故和市井。
她所饰演的大奶奶擅耍心机,整日明枪暗箭伤人,颠倒是非黑白,搞得家里鸡犬不宁,实在令人恨得咬牙切齿。
四奶奶与彭铿的对立是生意和道义的对立,只有以强势的商业手腕和不逊于男儿的气概与魄力才能笑到最后,而她与大奶奶的对立却是“被”对立。
大奶奶把四奶奶当作假想天敌,在她眼中,四奶奶抢走了老爷的心,抢走了她的主事地位,还剥夺了本就属于儿子的那份家产,是“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敌对关系,因而不算尽机关斗出个你死我活来是决不可罢休的。
其实说到底,大奶奶只是一个被传统礼教束缚的小女人,正所谓“老来从子”,宠儿子、护儿子、处心积虑的为儿子谋划,本无可厚非。
然而,她明知儿子刻薄寡恩、见利忘义、卑鄙无耻、难成大器,也不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不去苦口婆心的亡羊补牢,反是一味放纵、包庇,甚至在儿子有了放弃念头的时候加以怂恿鼓动,从子可以从到如斯阴险狠毒,从到完全枉顾丈夫的心血和基业,还真是极致了,可见她是一个多么自私自利的女人。
唯一的儿子死了,死在她面前她却无力去救,虽然是咎由自取没错,想想也挺可悲的,一切就当是报应吧,害人者终害己。
不知后来她是否意识到了自己才是把儿子推向死亡绝境的罪魁祸首(除了她,就数迂腐、愚忠的祥发叔最难辞其咎),还是因为打击过大,生活一下子失去了轴心骨,总之,她脑中的自我保护机制启动了,所以最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完全不同于过去的端庄大方的大奶奶,一个更像是出家人的大奶奶。
不错,也只有抛开前尘的纷纷扰扰,她才能活下去。
惠英红在此剧中再次证明,不靠打戏,她也是绝对的演技派。
《宫心计》中因为角色限制难以发挥的真正实力在此剧中有了展现的机会,虽然机会不多,但一旦爆发出来却是惊天动地的。
说到这里,都应该想到是哪段了吧。
对了,就是三奶奶训斥大奶奶的那场戏,个人最喜欢也是认为此剧最经典的片段,可谓一波三折,荡气回肠。
三奶奶上来就是一巴掌,让人直呼意外,继而却哭着抖落这些年来所受的委屈,给了大奶奶强词夺理的喘息机会,可就在观众以为三奶奶又要恹了的时候,形势却开始峰回路转,前一秒还在抹眼泪的三奶奶竟突然青筋暴突、横眉竖眼、面露狰狞,咬牙切齿的破口大骂起来,一直骂到把大奶奶逼回座位,一字一句是那么的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不禁令人心中为之一震:这还是那个一直以来唯唯诺诺、低声下气的三奶奶吗?
判若俩人!
所以说,就算平时再怎么软弱怕事、逆来顺受,也不代表就可以任人欺侮,怪只怪大奶奶触碰了她的底线——你可以为了儿子不择手段,我难道就不会为了儿子杀人放火?
老虎不发威,当老娘是hello kitty啊,狗急了还跳墙呢。
而大奶奶遭逢突变,嚣张跋扈的气焰瞬间凝固,却仍装腔作势,故作镇定,摆出一副不屑一顾的傲慢状,实则早已懵了,惊魂未定,心有余悸,郁结难纾,待众人离开房间,连握筷子的手都颤抖了,继而气急败坏地发起飚来。
惠英红和谢雪心这场飚戏精彩至极,虽然只有短短两分多钟,却掀起了一大高潮,令人拍手称快,如果要用四个字来形容,那就是酣畅淋漓、心潮澎湃,两个字,痛快、解气,一个字,爽!
相比之下,新生代们就稚嫩了。
敖嘉年拿了飞跃进步奖,多少跟这个角色本身写得好有关,而且我是第一次见他有那么多戏份,供发挥的空间多了,自然也就特别卖力,不过某些眼神的精髓把握上仍欠火候。
吴卓羲就不说了,tvb明摆着捧他,他也不知做了多少回男一号了,可至今仍跳不出自己的框框,进步甚微。
倒是胡定欣在一帮子老戏骨里挺放得开。
海棠有她自己的生存之道,表面虽然风光,衣食无忧,内心却极度寂寞空虚,她要的不过是一个容身之所和一个爱惜她、保护她的男人,却总是遇人不淑,令人同情,直到柴九的一句“我柴九保你!
”彻底征服了她,于是心甘情愿的将一切托付给这个男人,全心全意地依靠他,不离不弃地侍奉他。
从一开始尽勾引之能事的妩媚,到最后洗尽铅华的温婉,海棠的转变一点也不觉得突兀,而最后她没有上船而是让四奶奶去陪伴柴九最后的日子,也让我们看到了这个小女子的细腻和深明大义,令人不禁为之动容。
是的,我未曾料到,这部电视剧看到最后会如此感动,甚至有股想哭的冲动。
四奶奶与柴九经过那么多的大风大浪,终于可以远离勾心斗角,摒弃世俗之见,相伴余生,实在太不容易,而且这也不过是在柴九不久于人世、四奶奶丧夫和海棠自愿退出的条件下才达成的,少一条观众也只有残念的份了。
虽然没有挑明究竟是怎样的情愫,但事实上,二人就算没有男女之情,也已超出了一般世俗的男女之情。
“世间什么爱叫纯洁,你甘愿化振翅红蝴蝶,饱经挫折伤口淌血都不至会磨灭;世间什么爱叫纯洁,处在绝望仍力竭,留守最尾一起哪怕历劫。
”他们不仅是相互扶持的良朋挚友,更是共患难的生死之交,对他们来说,人生在世,得此知己,死而无憾。
这样一份感情,微妙而刻骨铭心,但如用“暧昧”来形容,则未免太香艳、太恶俗、太不纯洁。
不过,话说回来,柴九对四奶奶的感情的确很不简单。
柴九铭记四奶奶的知遇之恩和救命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更重要的是柴九欣赏四奶奶的智慧,敬重四奶奶的为人,视四奶奶为精神导师和领袖,因而才会设立所谓的“四奶奶帮”,不仅自己以四奶奶马首是瞻,誓死保卫四奶奶,更动员周围的人也一齐拥护四奶奶。
我想柴九对四奶奶不是没有过非分之想的,只是一来四奶奶已为人妇,二来他对她的情更多的是敬慕,像星矢对雅典娜那样的奉若神明,只可远观不可亵玩。
所以,当他以为四奶奶说升他只是骗他的时候,他没有怨,只有悔,悔的是自己看错人、信错人,而当他以为四奶奶包庇大少爷才不让他报仇的时候,他亦不曾恨,只觉痛,原来自己在四奶奶心中的位置并非以为的那么重要,深感伤害却欲哭无泪。
而四奶奶呢,纵然对蒋乔二十几年的感情不容置疑,可面对一个对自己有恩、有义又有情的男人,除非冷血才不感动、不心疼。
那么,心动吗?
或许,但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
无数次的四目相对,一切尽在不言中,对一个“你懂的”的眼神报以另一个“我懂的”的眼神,足矣。
只是,观众不会满足,于是编剧抓住为数不多的恰当时机,让四奶奶喊出了“我不想再也见不到你!
”和“我不想你死!
”,短短两句真情告白就令观众想入非非。
但幸好也只有这么两句,若太过直抒胸臆,失去的不仅是古代人的含蓄美,更是聊以回味的余韵。
就此放过四奶奶和柴九,任观众去纠结,这是编剧最明智的决定之一。
btw,看剧时并未太注意,但看了《东张西望之巾帼枭雄会》忽然发觉这帮演员的嗓音都十分好听,再回味更是觉得很衬角色,很难想象换成国语配音是什么样子。
或许会抗拒吧,尽管那些国语配音已经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或者说,正因为太熟悉,才会越发觉得难以企及。
配音是声音的演技,演员将角色配以自己的声音,其达成的统一性永远是配音演员所无法达到的,这本身就是一种完美。
柴九
邓萃雯和黎耀祥演技是没问题 一直也比较喜欢他们 但是感觉没说的那么好看 受不了天天喊口号
强大的演出。演的太好。除了吴卓羲和他老婆:)..
结尾不俗 只是知己
没2好睇啦。
邓萃雯!!!!!!!!!!
为最近的第二部而开始补第一部,明天开始追义海了
一个元旦假期,陪俺妈一起看的
有港剧的老毛病,但黎耀祥总算熬到从小人物变成男一号鸟
近年来最佳!
看得我高潮迭起,泪流满面的
我怎么觉得编剧有点不和逻辑啊···
港剧得意之作
人生有多少个是十年?
实在感觉凑或……
对张华标失望了 为什么要重复自己?!去看《铁血保镖》吧
我原谅黎耀祥拿人气男角色奖。
xiao yue yu 没有想象中那么好看 估计是期望太高
黎耀祥不错
狗血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