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各种贺岁电影滚滚而来,国产动画片《青蛙王国》和美国的《海底大冒险》同一天登陆西安各大影院,带着五岁的儿子分别于周末上午和下午看了两场动画片,从影院步出心情格外沉重。
从形式上看国产动画片《青蛙王国》有了长足的进步,因为聘请了国外导演来指导拍摄,所以画面、特效、视觉感官上俨然已经拉近了和欧美动画的距离,堪称一部大制作的国产大片。
但是80分钟的观影下来,才深刻体会到我们输掉的不止形式……【国产动画片败笔之一,“文化内核”导致的巨大差异】《青蛙王国》讲述的故事基本等同于《精灵旅社》,一个从小衣食无忧、过度宠爱下长成的公主想要去闯荡外面的世界,一个富有勇气、冒险精神的流浪汉贸然闯入公主世界带来的巨大改变。
《青蛙王国》中的公主刁蛮、任性、目无尊长、动作粗野,动不动就爆粗口,对伙伴也是拳打脚踢,似乎这样才能表现出公主的“个性和勇气”;《精灵旅社》中的蝙蝠公主一看就受到了良好的教养,具有贵族血统,举止高雅、内心善良,对外面的世界同样充满幻想、却对父辈给予充分的尊重和爱戴,是向往自由、勇气和爱的化身;单从人物塑造的角度来看,青蛙王国的公主就应该回炉重新接受关于“尊重和爱”的再教育,身上除了单打独斗的匹夫精神全无半点与高贵公主身负匹配的精神内涵……我不知道这样的公主会对孩子产生什么样的积极影响,教会我们的孩子叛逆、离家出走、目空一切、用武力征服世界?
悲哀啊,作为一个素有礼仪之邦称谓的泱泱大国竟然越来越缺乏礼数、不懂礼貌,将粗野当做个性的标签四处张贴在影视剧中各类女性人物形象身上,让我们距离文明越来越远……从影院步出,很多孩子已经成功地从《青蛙王国》的台词中学到了一句粗口——“我嘞个去”,那一刻作为母亲,我的心情格外沉重,难道我花费70元钱来观影,为的就是让孩子学会骂人、欺负同伴吗?
下午从《海底大冒险》的影院步出时,内心充盈的是快乐和感动,不得不佩服好莱坞大佬又一次成功贩卖了他们的文化价值体系——“关于信心、爱和自我成长”的故事,创意非常老套,小鱼如何打败鲨鱼的故事,整部片子讲述的都是关于尊重同伴、靠自我坚持战胜貌似不可能的艰难险阻、向孩子传递的永远是正能量,勇气、坚持、自信、尊重……在孩子们稚嫩的心灵上播撒下健康的种子。
《青蛙王国》留给了观众一个开放式的结尾,公主和流浪汉小雨点历经重重险阻战胜大蛇怪后,彼此相爱,正当举国上下呼唤这位“驸马爷”和公主缔结良缘时,小雨点却莫名其妙背上行囊离开了,继续他的冒险行程,同时也广而告之告诉各位小朋友,记得收看《青蛙王国2》噢……真让人啼笑皆非。
《精灵旅社》留给大家的是一个真正美好的结尾,尼古拉因为害怕失去女儿而赶走了俘获女儿芳心的流浪汉,最终幡然悔悟后不顾一切、冒着生命危险追回了流浪汉,让女儿和心上人在一起。
美好光明的结尾和急功近利不负责任的结局带给孩子的人生观是截然不同的:相爱的人岂能轻易辜负,爱不需要承担责任吗?
《青蛙王国》又一次为了彰显小雨点个性,错误张贴爱情观的标签,活脱脱《大话西游》中的至尊宝的行为!
难道在中国,爱情是受到诅咒的,有情人难成眷属才是真爱?
看看身边吃着爆米花看影片的儿子,心里一片悲凉,难道儿子注定要成为至尊宝吗?
真想引用影片的台词骂一句“我嘞个去”!
我身边很多妈妈已经开始自觉自发的抵制国产动画片,这并不是崇洋媚外,而是一种理性的认知,《青蛙王国》的台词全部是成人化的无厘头,屡爆“粗口”不说,还动辄映射现实,什么富二代、高标准、高规格、高富帅……一看就是一部为讨好观众、将粗野当幽默的成人式动画片,先不说这些台词孩子能理解多少,光是语言的劲爆程度都让我觉得是对耳朵的一次历练……《海底大冒险》的台词处处洋溢着美好、诗意,用简单易懂的比喻投射出对孩子心灵富有营养的哲理,例如海龟在形容小鱼过度自信时说“信心有时候就像掺了水的烈酒”;“信任别人就是信任自己”……每一句台词都是心灵的写作……编写国产动画片台词的编剧们,试问你们理解孩子、懂孩子、尊重孩子吗?
你们是在用心写作还是在用脚写作,写出这样粗制滥造的台词不觉的汗颜吗?
我是一位妈妈,我深知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语言大师,他们奇特的用词、丰富的想象力绝对会让《青蛙王国》的三俗台词自愧不如,停止吧,停止用语言的垃圾对孩子们心灵的亵渎。
【国产动画片败笔之二,想象力和立意的匮乏】因为儿子,看了很多优秀的国外动画片《马达加斯加》、《汽车总动员》、《萨美大冒险》、《飞屋旅行记》、《疯狂原始人》、《玩具总动员》、《怪物学校》……故事内核很简单,“爱、分享、宽容、自信、坚持、勇气”,无外乎这些元素的随意组合,因为孩子一旦拥有了这些品质也就具备了健康成长的营养基础……但不得不佩服的是这些动画片的奇特想象力,《马达加斯加3》马戏团那场精彩绝伦的马戏表演、《疯狂原始人》穴居人为了早餐所进行的争夺战;《海底大冒险》中珊瑚礁居民拥有的美丽家园,和最后的那场表演秀……令人叹为观止,我们在惊叹这些想象力创意的美轮美奂时又能汲取到科学的知识,例如《飞机总动员》中农用飞机参加比赛过程中各种关于摩擦、飞行还有飞机构建的参数、常识比比皆是,你会被片子的专业性所征服,绝对不会觉得是粗制滥造的胡思乱想……还有《海底大冒险》中鲨鱼解释自己身体针眼时所运用的氨基酸知识,合理又诙谐……这就是国外动画片的专业性,每一部片子都构建在专业、常识、创意、正确价值观的基础上,所以每一部也都是呕心沥血之作。
再来看看大部分的国产动画片,想象力大多是继《西游记》之后的衍生之作,《喜羊羊与灰太狼》、《葫芦娃》、《青蛙王国》……斗来斗去比的都是法力和可求到的神器,而不是通过自我内心的历练得以成长的过程,如此看来我们的想象力只能是比赛莫名其妙的发明创造。
也是我们是四大发明的古老王国,有这个基础。
可现实世界中,孩子们从哪里弄来这些神器和发明创造?
遇到困难只有束手就擒了……既然谈到发明创造拜托也请专业一些,《青蛙王国》中的蛇怪是怎样发明出的速冻机,这台速冻机的构造和原理也请稍作介绍啊,什么都没有,就是从天而降了这么一台速冻机……全无半点科学精神和专业知识,简直就是痴人说梦的呓语。
孩子花费宝贵时间能学到什么,能汲取什么有益的东西,简直就是在浪费生命!
还有喜羊羊中羊村的各种发明,灰太狼的各种发明…异曲同工,如果这也叫想象力,那么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随口来上一段,胡说八道谁不会!
影视作品的立意是一部作品成败的关键,国外优秀动画品的立意一般设置的都很人性化,要么是为了自由、要么是为了保卫家园、要么是为了自我救赎,都是关于心灵建设的立意,最终主人公都是通过战胜自我而取得胜利,很少有借助法宝获胜的结局。
孩子在这样的文化侵润下,首先会明白建设内心很关键,通过帮助别人获得更多的帮助、通过信任来结成友谊的联盟、人生的敌人不是来自于别人,而是自己!
给孩子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尤能可贵。
想当然的情节设置是国产动画片中随处可见的硬伤,例如《青蛙王国》中小雨点被蛇怪掳走后,其他青蛙因为害怕纷纷选择逃跑,公主跳出来大声斥责了一番,要逃跑的青蛙顿时醒悟,共同加入到营救队伍中……可能吗?
这样幼稚的剧情设置没有一点现实根据,人往往都是有私心私利的,可能会因为别人的几句指责就立地成佛吗?
《海底大冒险》中,小鱼号召大家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刻苦训练时,因为没有充分给予大家充分的信任和尊重,大部分的鱼类都被花言巧语的鲨鱼奸细所骗,转向去排练毫无意义的表演秀。
小鱼又急又气,大声指斥众人的糊涂,可是谁都没有醒悟……真正的醒悟是当大家识破鲨鱼奸细的真面目后的幡然悔悟,重新信任了小鱼……比较一下,哪一个设置更符合人性?
脱离现实基础的影视作品充当的只是老年人茶余饭后的消遣品,可是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没有消遣一说,每一步都很关键。
我呼吁所谓的国产动画片的制造者们,请你们花费一些时间和精力,认真正审视一下孩子们的内心,虚心学习一下国外优秀的动画片,不要再以挣钱为目的大规模、快速地制造精神垃圾了,因为你们毒害的不止是孩子幼小的心灵,你们毁掉的是祖国的未来。
作为一个中国妈妈,用这样的言辞去批评我的同胞以及国产动画片,是下了很大的勇气,可是我爱我的孩子,也希望能尽己所能地教育好他,给他最好的营养基础。
真的不希望我们的孩子又一次输在动画文化这一起跑线上。
我们国家有很多优秀的文化可以汲取,如果想象力匮乏,可以去古书中汲取,如果情节不够人性,可以去名著中浸染学习,但是视角不能偏,为了孩子、也为了民族的希望,影视大鳄们是该反省、自检一下了!
为了孩子,请各位妈妈慎重选择幼儿读本和动画片!!!
最近刚刚在网上看到吉克隽逸的一个MV《爱情发的光》,很阳光、很有节奏的一首情歌,描绘懵懂的爱情。
这个MV比较有特色的是,吉克隽逸真人与卡通形象同时出现,里面的小青蛙做的十分细腻生动。
我不禁感慨,现在的MV真是下本钱,连好莱坞的3D动画都用上了。
上网一查才知道,这首歌是国产动画片《青蛙王国》的主题曲。
MV中的动画都是从电影中套剪出来的。
我不禁惊异,国产动画已经达到这样的水平了吗?!
怀着这样一种期待,我特意走进影院看了青蛙王国。
剧情围绕着一次蛙国运动会展开,讲述主人公小雨点屌丝出身,但有强烈的正义感,够义气,在机缘巧合下,他与青蛙公主相识。
与此同时,反派毒辣蛇王正暗中研发神秘技术,意欲攻占蛙国…有爱情、有阴谋、有反派、有正义,在该片中,虽然主角是各种动物,但安排的这些情节,俨然是一个大人世界中的故事,诠释了小青蛙中的大世界。
这也体现了动画片的一个优势,就是以拟人化的手法去诠释成人世界。
首先,影片的人物关系逻辑设置非常丰满,公主与国王王后之间两代人的矛盾冲突、反派毒辣蛇与娃国的恩怨、小雨点与兄弟的情谊、与公主懵懂的爱情……在这样充分的矛盾冲突中,人物的个性得以全面的体现。
这样的逻辑设计,更接近现实社会的复杂,小朋友所面对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好人坏人,还有更丰富的内涵。
另一方面,影片又充分考虑了儿童的成熟程度,使错综复杂的关系能够被小朋友所理解。
比如在人物的塑造上,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更夸张,更利于小朋友的理解;在大反派的影响塑造上,尽管毒辣蛇是典型的“坏人”,但并不阴暗,甚至会有些可爱,这才符合小朋友的内心接受范围。
次要人物、乃至龙套的设计也并非模式化,都具有各自的鲜明个性,使影片笑点不断。
再加上很萌的角色造型、生动鲜活的台词,使小朋友度过充满欢乐的90分钟。
影片另外一大亮点是,3D特效做的非常真实细腻,因此各个角色也更加鲜活生动。
这样的效果在小朋友的心中,无疑有着强烈的代入感,他们很可能就会认为,自己已经置身于蛙的世界,会让自己的内心随每个角色的命运而波动,且润物细无声的去影响他们的心态甚至性格。
使小朋友更容易入戏。
这样的3D技术水平,在国内还是很少见的。
“寓教于乐”已经是被大家说烂了的一个词。
但是真正在实践中,寓教于乐却并不容易。
各种作品要么更侧重于“教”,却无法感动小朋友,要么侧重于“乐”,使家长们百般诟病。
而青蛙王国不仅剧情曲折,十分有趣,使小朋友十分欢乐,同时也传达出浓浓的正能量。
更重要的是,小朋友从中学到的不仅仅是好人坏人,正义与邪恶,也或多或少的以更多的角度去认识世界。
这样一部真正寓教于乐的动画片,抢走了不少贺岁大片的风头,也就不足为奇了。
先说造型,虽然不够讨人喜欢,但是每个角色的性格都能从那轮廓鲜明的体格中体现出来,站在那里就有了性格,这个很好。
材质上还原了青蛙皮肤的质感,而且各有特色,其中我觉得剑击蛙皮肤那种紧绷感非常赞 小肥的皮肤也显得保养的相当出色呢(宫女就是不一样 呵呵) 还有其中树叶的质感,很漂亮,大部分的细节达到了电影级别的质感,这能给在影院观影的人带来良好的感受。
灯光对一部电影来说是很重要的,没有纵深感 杂乱 主次不分的打光会一部电影瞬间回到业余者的DV画面水准。
这部动画的打光可以说是专业级别了,各个段落特色不同的打光对叙事有很大帮助。
动画部分也相当成熟,每个人物的性格体现的很鲜明的同时又有性格的发展和变换,人物饱满,动作场面真实可信,观看时完全没有跳出感,学习动画的都知道“动画”对一部动画来说相当重要,大家都知道如果有好的动画设计可以掩盖掉诸如材质 灯光的不完善,例如:皮克斯早期的《玩具总动员》中主角们尽管是一些玩具(无生命物体),但是材质和灯光 特效看起来还是还是显得很粗糙,是什么让观众能看完一部画面粗糙的动画呢?
应该就是具有生命力的角色动画了,就像皮克斯的跳跳灯,当它有了自己的性格后,你就会基本认可它不再是一只灯而是一个人物,一个有喜怒哀乐的角色,你会对它产生同感,这样尽管材质和灯光 特效都很烂,你也不会去过分关注了,角色动画可以说是一部动画的灵魂,成熟的角色动画在国产动画中很难得,角色动画表演是每一个动画专业的学生都应该研究的东西。
特效在片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各种细节的添加,才能让一个个镜头充实起来,在这个消费时代,画面的品质就代表了制片方的专业成度。
我看到影评说到了编剧的不足,前半段节奏紧凑,快慢很是协调。
可是后半段在世界观的交代上不严谨,情节的发展有点快和一些难以理解的角色的加入有关吧。
相比一些著名的动画,世界观的设定在每一个小细节中一点点体现出来,慢慢的观众接受了它的设定,也就对后面的细节有了自己的判断,当一个细节的出现偏离了原有世界观时,观众要么是接受它,把它补充进世界观中,要不就是觉得这动画开始乱编了,世界观被打乱的结果就是对整部影片不认同了,不认同了真的很糟糕啊。
比如,开头部分一句“能刷卡吗”就让我有点担忧了,一个有电和没有电的青蛙王国是完全不一样的,这牵扯到了青蛙王国和人类的关系,一句“能刷卡吗”就让这个青蛙王国跳跃到了异次元,不能在现有的世界里融洽了,可是青蛙等动物又确实是我们这个世界里真实存在的物种,就为了这样一句搞笑的台词,青蛙王国的世界观就已经开始让我不知道该如何看待了。
后面更多的细节 让我更加的不安了,感觉这个世界观差一点点就要崩坏了,看的时候提醒吊胆的,就说到这里吧,但愿第二部能够给出一个完整可信的世界观,如果真的重视世界观的话,这可是一个相当艰难的任务呢!
分镜头,不错!
简洁有力,清晰,有表现力,相当娴熟!
配音,增添了更加鲜明的性格特色,专业!
音效,韩国电影人做东西就是比较专业啊,值得学习!
音乐,插曲有点小感人,但是不够好,吉克隽逸的主题曲挺上口的,也揭示了一个女汉子内心的波折和涟漪。
背景,和画面结合的很好,没有让人有跳出感!
也很漂酿呢!
片头 片尾中规中矩的出创作人员名单,不够大胆啊!
如果能做点动画娱乐下是极好的。
总之,我的结论就是标题,全面的有了提升,而且迈的步子还很大!
电影看过后,心理暖了一下,觉得我们国产3D电影有希望了。
虽然达不到国外大公司的制作水平但是画面效果已经出乎我的意料了,影院里没听见小孩哭闹的声音,不时的听见大人小孩的笑声,这应该也算是这部电影的成功之处了吧。
我觉着这部电影挺轻松愉快的,带着小孩去看挺好的,成长中的国产3D动画电影,我觉着这部电影已经很不错了,不要崇洋,大家应该给予支持,希望他们能做出更好的作品来发扬我们的国家。
作为本校的一名学生,在得知学校制作并出品这部电影之后,相当期待,同时也是本人的骄傲。
在之前有幸看到动画人物的手稿,当时就已经超级感兴趣。
作为一名播音的学生,曾今在动画创作初期,还参加过人物初配音,所以对这部由配音大师石班瑜和其他一些配音大师配音的本校原创动画,内心对这部电影充满了期待,相信剧中情节也一定可以吸引观众眼球。
同时对本校的这部动画电影充满信心。
真心不想写这个影评的实在看不下去那些个吉林动画学院自己刷评论的行为于是自己来评的和你片子角色一样,坐井观天一群青蛙我这样说他们学院一定急,我就提出我的几个看法吧。
一、制作上,百分之八十是学院学生做的?
请问你学生做的就能说做到媲美迪士尼皮克斯的动画你让人家颜面何存?
制作看国内国外的区别一点就够了,国内还停留在特效上、水上,因为这是一个难题,我有朋友在外国做这行,他告诉我,他们最难的是眼睛。
电影眼神多么重要,动画也是一样的,所以外行人以后看动画可以从这点上发现。
二、剧情上,我本身就是动画编剧,我是一个入行两年的编剧我都明白中国动画编剧的实力是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这个你们学院的学生要是不明白,就去加一个编剧群和一个文学作家群去体会一下区别,大部分文学厉害的都弄文学。
大部分成功的电影都是小说改的,日本百分之九十都是小说改的)你的本子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自己去编剧群里给人看看,再拿去文学作家群里看看就知道了。
别说儿童的东西怎么怎么样,好的故事是不分年龄。
你们要是不明白就去看看《奇妙仙子3》—————没有一个好故事你能有一个什么好剧情?
三、总导演尼尔森-申。
动画分镜是他亲自做的吗?
是,那我就要来推了,你们做了五年,今年2013,也就是说他应该五年前,也就是2009年做了这个动画分镜,然后你们才开始中期制作?
大家可以查查这个导演2009年的时候在做什么,百度都知道。
你们只是2012年请人家来做的名誉总导演,也就是要人家的名号。
(这个只是我推的,个人之见,可以反驳。
我只是在这里提出,如果当导演的可以去看看这部动画的分镜,就可以看出来是不是大导演执导的片子)四、上映日期2013.12.30。
这是国产动画保护月,为了保护国产动漫产业,国家把国外动画的引进时段有意地卡了。
在暑假、寒假时期有意地留给了中国动画时段。
你们挑这个时间段上,就是避开和外国动画进行竞争(具说留了两部外国动画在这时间段上,小心哦你们)。
那么我们再推,你们片子里有爱情,主题曲也是。
爱情的定位就不是3-9孩子的,原先是为了老少通吃的吧?
而大家可以看看这部片子最初上映的宣传的策略合家欢,适合2-8岁小朋友,是为了响应这个保护月改的定位吧?
关系网不错讲爱情的动画一般都是死路一条,你们能杀出重围。
类型也写成了:动画,冒险。
首映280万票房,应该亏了。
你们这样刷影评,替你们汗一个!
元旦刚过,悠着点,一般片子不能有好的票房,一周就会陆续下映的。
因为院线也要赚钱,排在岁末的片子多嘞去了,你们赚不到钱,不要到时候连人都丢了。
青蛙王国是我的母校——吉林动画学院的首部原创3D动画长片,制作时间历经五年,在中国动画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在上映的第一天,有学妹的推荐就毫不犹豫的去看了,笔者是今年吉林动画学院的毕业生,再没有一部电影的影响力可以伴随我的大学的时光,在刚上大学的那一年就听说了青蛙王国,现在想起来大学的生活对我来说,未尝不是一个青蛙王国。
是的,对于一个有想从事影视创作的人来说,这就是一个王国,一片内心的净土。
没错,不管一个人的力量有多么渺小,像一只小青蛙,像一个小雨点,都可以成为一个为正义而战的勇士,都可以成为自己心灵的国王。
其实我很佩服吉林动画学院办学的前瞻性,在公办高校为主流的中国,等够以独立民办学院扛起国产动画的大旗,这是一种怎样的责任感?
而仅仅作为母校的一名莘莘学子,又怎样不会肩负一种使命感?
是的,因为一种热爱,就是一切理由。
因为我个人是非常喜欢看电影和动画的,所以我写下这些话,来祝贺我的学校,同时也在鼓励每一位同学,包括我自己。
记得动画学院每一年都会举办很多动漫论坛的活动,在我入学的2009年,我有幸亲历我最喜欢的一部动画片《功夫熊猫》的导演马克·奥斯本,在中国吉林国际动漫游戏论坛上的演讲,我们知道这部号称外国人比中国人更懂中国的动画电影,在国际影坛上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当有人提问导演《功夫熊猫》的成功经验时,马克·奥斯本说:“最重要的是要讲述你自己的内心故事,不能让市场主导你和你的艺术家们,这样的话你有可能打动更多的观众,并可以和全世界的观众进行交流。
”我想说这句话对我产生很大启发,就像是乔布斯的那句:“消费者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除非你把产品摆在他面前。
”是的,追随自己的内心,坚持自己的内心电影,能够的感动自己的,就能够感动所有人。
动画片赋予电影一种特别的生命力,我尤其喜欢皮克斯的动画片,完全释放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每个故事都能温暖人心,这些电影不仅仅适合儿童看,更适合每个童心未泯的成年人。
电影就像是人生的旅程,我正在自己的内心电影道路上前行,就像剧中的小雨点一样。
也真心祝福我们学院的公司能成为中国的皮克斯,吉林动画学院能够成为中国的加州艺术学院,为中国的动画产业培养更多的创意人才。
Ps.看完后发现我们的郑院长还真的很像青蛙国王,院长夫人像青蛙王后,吉克有点像我最喜欢的张帅老师。
看完这个片子后大爱黑妹吉克俊逸,主题曲《爱情发的光》很好听!
《青蛙王国》如何?
技术:不错故事:低龄整体:较差相对于国内过去的同类作品技术还算不错,故事一如既往的低龄化,无法说好无法说坏。
当这两项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却严重地给动画整体减了分。
当时我的感觉是,这个故事和造型如果做成flash也许更加合适,而做成3d就有些大棒打苍蝇的感觉。
打个比方就是本来一件童装,偏偏要用真皮面料,可到了市场上也只能卖个童装价而已。
直到今天,我也没有打听到本片的确切投资数,而票房应该也是打了折扣。
看来,比起当年到处宣扬投资三亿的《兔侠传奇》来说,今天的宣传还是谨慎了很多。
但我推论,本片应该是亏本不假。
造型好不好看,技术到不到家,说来无用。
我忽然想问一句,这种低龄向大片在前期筹划的时候恐怕都不会想要回本吧。
那为什么这种大项目会付诸实施,进入院线呢,投资者的头脑有问题么。
当然,这种路人皆知的问题如今问出来也是无聊。
因为投资者本身就不是拿这个赚钱的,是洗钱,是政绩?
网络揭秘贴能写成一部玄幻小说。
而我想扶额的是,和我曾经经历过的那一部《兔侠传奇》一般,兔子到青蛙,从操作手法到制作水平,甚至群众评论都惊奇地相似。
“虽然故事比较低龄,但是技术还是不错的。
”这是当年《兔侠》的基本评论,用到青蛙身上也是毫不违和。
兔子的发行者是中国电影学院青蛙的发行者是吉林动画学院兔子的大导演是中国动画学会副会长青蛙的大导演是国际动画学会大会长……至于和两个学院合作的公司和学院本身有多少经济瓜葛么……又不是黑幕贴,说来无聊,就不表了……当年的兔子净亏两亿五千万人民币(超保守估计),青蛙呢?
走着瞧。
可我们的社会很宽容,动画有一点小小的进步就不错了,哪能苛求票房。
这种宽容恐怕就是煮死小青蛙的温水了。
如果我们的动画还是上海美术制片厂时代,还是葫芦娃的时代,那完全无可厚非,可今天,我们的动画发展到了需要市场的时候,前期的策划却如此草率,行政化,自产自销化,自卖自夸化,无视票房无视口碑,那动画的进步根本就是个天大的笑话。
无视票房就是无视受众的需求和审美,就是无视无论是技术还是艺术进步的源泉。
从策划阶段就如此荒唐,怎么能换来动画的进步。
(还是想补充说一下技术,虽然我一再肯定这个片技术还是不错的,但实际来说,这个技术水平也落后了世界四五年了……)当你拿着一个大牌导演的名字,号称要用制作阿凡达的技术力量,却把受众定在五到十二岁的小学生的时候,去向投资人索要天文数字的投资……这种企划书也只有国家科研院校写得出,也恐怕只有我们的国家宣传部会给你这个钱了。
这时候,大家也许会把矛头对准行政权力之类。
当然,这种体制难辞其咎,但作为动画制作者就要哭天抢地地哭诉自己创作自由的剥夺么?
要我说,作为一个动画从业者,这种诉苦的虚伪和无耻更加可恨,也更具蒙蔽性。
政府人员天然的就是要政绩的,也天然地对一切政绩之外的都是门外汉。
动画从业者呢,有多少真正关注动画的普及性和艺术性呢,有多少自觉地去思考受众的接受和审美呢。
大家哭诉不让做血腥暴力的七龙珠,那你也没做出猫和老鼠的水平啊。
(这一点上,其实各个国家都一致。
《机器猫》在短片时期就很经典,到了大长篇就说教气氛很浓了,原因之一是后期有了官方的支持和投资。
《变形金刚系列》也是随着美国防部越来越多的投资而变成了美利坚形象宣传片。
可人家这两部也不亏本啊)需要说明的,这里的动画从业者大多是指高层的策划者们,基层的制作者大多是学生和初涉行业的菜鸟,他们的工资和福利在片子制作的时候是可以忽略不计,甚至发指的。
而策划者们在融资的时候却把大部分钱说成是引进人才的必要投入。
实际呢……前两天在餐厅看见一个过去的同事,在做领班,我问,为什么不干美术了。
她说:工资差不多,这里还不加班……(你听说过一部电影的投资额里还包括给公司租房子买电脑基础设施么,甚至还有购买软件的费用……在天朝,软件是用购买的么……这些差额真是黑洞额,到哪里去了呢,呵呵……)有人说不希望再喷中国的动画了。
我倒是希望大家凶狠地喷一喷,狂骂一骂,把这些表面光鲜的泡沫戳破,否则,一批又一批的动画学子高高兴兴来,凄凄惨惨地离去,中国动画,从兔子到青蛙,又原地踏步了一段宝贵的时光。
无暇看长评,就来看短评吧!
《青蛙王国》不错,让我看到国产动画的希望!
最起码它讲了一个完整的故事,任务线、感情线都比较清晰。
小蝌蚪很萌,石班瑜的配音很亮。
前半段有好莱坞大片风范,后半段发展有点牵强。
富二代的身世难道要留到续集中讲?
影片定位偏成人,但是又考虑要适合儿童观看所以尽量避免成人噱头,略有意犹未尽之感。
当花木兰遇到独行侠,两者的“争斗”显然已经超越了剧情本身,而让观众搞不明白,它最终想推崇的是哪个英雄。
感谢有这样一部《青蛙王国》,和年初的《绿林大冒险》一起,给2013年的国产动画电影画上一头一尾两个精彩的标注!
抛开青蛙的题材和造型不说,这部影片已经初具好莱坞大片范儿,尤其是它的前半段,剧情的娓娓道来和技术的实现程度,都让我毫无跳出感,或者说唯一的跳出就是感觉难道是在看美国动画片?
影片最有好莱坞感的地方就是节奏,小到人物动作的节奏,大到情节推进的节奏,拿捏得都比较出色。
还是拿影片开场的一段打戏为例:男主人公保护朋友小苍蝇的一段打戏除了快速的动作揭示出影片有动作片的属性以外,还揭示出小苍蝇和男主人公的深厚情谊——虽然在影片后面这种情谊并没有被特别地用到,而且一只本来应该吃掉苍蝇的青蛙为什么能和苍蝇成为朋友或许也要到续集中才能讲明了,但我们还是清楚地感觉到主人公性格上的有情有义。
此外,这段打戏还是男女主人公的第一次相遇,镜头不时揭示女主人公看到男主人公时的表情,也在提示他俩之后必有后续发展。
总之,这段五分钟不到的情节,内容含量是十分丰富的,在国内动画中这种丰富是罕见的。
影片另一个有好莱坞感的地方就是表演。
每个人物从表情到动作,能看出雕磨的痕迹,也能看出特别重视了角色的表演。
这些好莱坞感的获得,或许是由于有资深的好莱坞动画人、原世界动画协会主席尼尔森·申加盟执导的原因吧。
当然,如果我们考虑到青蛙的题材和造型,可能就要说一些吹毛求疵的问题了。
首先,世界上很少有青蛙主题的动画片,这是因为青蛙一直被认为是不太吉祥的物种。
童话中,王子被施了咒语后往往就会变成青蛙,青蛙这种生物有时会导致观众天然的排斥心理。
人们可能会想看海底鱼类的故事(同期的《海底大冒险》)、熊猫的故事(同期的《太空熊猫历险记》),甚至哪怕想看怪物、吸血鬼的故事,或许也都不会关心青蛙的故事。
其次,影片中青蛙的造型非常丰富,但是难称出色,特别是不够可爱,除了那只萌萌的小蝌蚪。
和其他同期上映的动画片相比,它的形象没有吸引力。
男主人公不够帅,女主人公不够性感。
影片是偏向成人的,但或是考虑到也要照顾儿童观众的需求,所以刻意避免了一些成人性、成人噱头的融入,导致让人有些意犹未尽之感。
之所以说影片前半段和后半段有一种观感上的落差,特别体现在跳出感方面,后半段的跳出会多一些,原因或许还在世界观的设定不够明确上。
影片前半段几乎没有关于青蛙王国世界观的表述,所以也就没有由于世界观的逻辑问题而导致的跳出。
蟒蛇的出现仅仅被当作一个合理的终极Boss。
但是随着蟒蛇和青蛙王国关系的揭示,青蛙王国的世界观逐渐显现出一角,问题也就接踵而至了。
首先,青蛙国王之前是怎么打败蟒蛇的呢?
这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因为蟒蛇和青蛙的身体、力量差别太过悬殊。
即使被割掉了尾巴,也不会被青蛙打败啊?
其次,蟒蛇的本领很多,比如毒液、催眠、身体攻击等等,影片只是把毒液等价于简单的迷魂药,催眠效果又被相对容易地唤醒了,让人感觉有些简化处理之嫌。
再次,蟒蛇的冰冻机是怎么来的?
它自己是个发明家么?
它为什么认为冰冻机可以帮助它战胜青蛙?
它卧薪尝胆这么多年,难道就是为了搞出冰冻机再对付青蛙?
事实上从我的角度看,它身体对青蛙的物理攻击比冰冻机要强数倍。
关于主题,我认为女主人公关于家庭观的一段重量级发言还是不错的,但值得质疑的是,究竟影片想表现一个“花木兰”式的女英雄,还是一个“独行侠”式的男英雄。
我认为影片对此是含混不清的,表面上看都想表现,但这两个母题都足以撑起一个完整的精神架构,但唯独两者合在一起时,精神架构就不完整了。
在“花木兰”的叙事中,男性应该是陪衬。
影片描写了女主人公的射箭本领,是女主人公得到了英雄的称号,在男主人公危急时刻,是她唤醒了他的意识,最重要的是,是女主人公给予了蟒蛇最致命的一击,这是有标志性意味的。
在“独行侠”的叙事中,女性应该是陪衬。
影片描写了男主人公敏捷的身手,重情重义却有放荡不羁的性格,是他用国王之剑砍断了蟒蛇的尾巴,就像当年老国王所作的一样,一切的一切都预示着他接过了老国王的衣钵,最后他又侠客般地离开,抢了女主人公的风头。
所以,影片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仿佛处处是重点的表达观感,当一个花木兰遇到一个独行侠,两者的“争斗”显然已经超越了剧情本身,而让观众搞不明白,它最终想推崇的是哪个英雄。
今天去看,座无虚席,很欣慰,领导怂恿刷票的确很丑陋很可耻,但不要因为这个否定我们两年多日日夜夜的努力,我们有用心,有诚意,虽说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但真心觉得我们的片子比很多国产片要好很多,我们乐于看到观众的意见和批评,但是,看都没看就给一颗星,不该这样吧,学校是一个宣传的媒介,可能很多人觉得这样做很无赖,很无耻,的确,我也这样认为,我也相信这种情况大有存在,领导什么的总是喜欢搞一些物极必反的事来造成你们的逆反情绪,但我们数以千日的努力只是为了得到一个客观的评价,看了,有批评,有指正,我们一定全都记在心里,做好下一部,不看,直接给一星,真的让本就低迷的国产动漫很心寒,我们看似需要高尖的配备,高新的技术,但我们真的更需要一颗足够强大的信心,5星为过,1星也实属做作,投入的资金很大,不是为了收回票房,是想给自己团队一个信心,给低迷的国产动画一个信心,赢得口碑,我们在努力,我们一直在努力,随随便便给一星的确很伤情绪,也不想说什么了,好多年不来豆瓣了,今天从同学,同事,亲戚朋友那里得知全国的票房不错,上座率也不低,长春更是场场爆满,挺激动和欣慰的,真的想说,学校的领导跟我们这个团队没有半毛钱关系,我们怀着一颗对于他们帮助我们宣传的感恩之心,也想对你们说,请客观的给与我们评价,我们需要的是您的一些建议,我们真心不希望看到的是你们的愤怒,我们也会努力,争取下一部能摆脱需要靠学校来帮助宣传的境地,我们一直在努力,请同学们客观。
总是说动画做的不好,感觉你自己的水平够了吗?如果你感觉不好的话,为什么不自己去做一部好的呢?什么都没有尝试,什么都没有努力过,就去妄加评论人家的努力成果,你算什么,只知道在网上夸夸其谈。中国的动画正在发展,进步也是一点一点的,难道你能因为别人都那么富有而从一个普通青年变成高富帅吗
公主是一只 她的“王子”也是一只青蛙 但她又是一只女汉子 于是注定要等待战胜了大魔王 她的脑袋上才会开出一朵花
故事太烂
居然比一触即发的分还高,我呵呵
技术视觉效果过关,情节中庸无惊喜,还有就是平常看惯了国外动画片,突然听到满屏幕的国产本土对白有点不太习惯,总的来说,作为一部国产动画片,已经是很优秀了.
啊!我死了!我竟然和我妹一起看完了
石班瑜!牛逼啊……支持下国产动漫吧……据透露,《青蛙王国》在审批阶段曾获国家广电总局“建国以来最优秀3D动画电影”的高度赞扬。广电局的赞誉与认可,无疑是《青蛙王国》问鼎中国3D动画电影巅峰宝座的最大动力。……不过考研没事就看
我嘞个去
第一次带三岁的儿子去电影院看电影,晚上回来闹了一夜,也不知道是不是被那条大蟒蛇吓着了。但他看得还算开心,本想给两颗星,但吉林做的动画还弄了满口台湾腔,都想打负分!
还不错哦
我能说3D效果很赞吗,不逊于好莱坞电影。虽然我看的只是片段,但还是给四星鼓励国产动画片。
座无虚席,很欣慰,领导怂恿刷票的确很丑陋很可耻,但不要因为这个否定我们两年多日日夜夜的努力,有用心,有诚意,虽说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但真心觉得我们的片子比很多国产片要好很多,我们乐于看到观众的意见和批评,但是,看都没看就给一颗星,不该这样吧
我勒个去……
年底收官,值得一看,相信我没错!
看了预告片,超好看的,上映必须去看头场。
很好,很喜欢
什么玩应
虽然剧情有严重硬伤 但还是可以看得到是部诚意十足的电影 正常这个应该给6分 另外2分当成是对国产动画的希望吧
事先不知晓任何关于这部的情况。我还是晚到的~~然后一直在猜这是不是国产。这中文配音好溜的说~然后看到驸马之类,有点星爷的无厘头。说实话看的有点哭的冲动了……。虽然这剧情有点冗长加烂俗。但是我还是想哭 国产真的做到了,用了五年。加油↖(^ω^)↗不管怎样,每一棵幼苗都值得用心呵护啊!支持
这真是我看过的最让我大跌眼镜的动画片,没底线的啊,台词,配音,剧情,剧本,角色形象,无不让人咋舌,唯一给人以美好的记忆的应该就是方大同的那首爱情发的光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