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点17分,启程巴黎
The 15:17 to Paris,15:17 巴黎列车(台),15时17分,启程巴黎,15:17开往巴黎,15点17分到巴黎,列车危情,巴黎列车剿恐记
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主演:斯宾塞·斯通,安东尼·萨德勒,亚历克·斯卡拉托斯,朱迪·格雷尔,珍娜·费舍,贾里尔·怀特,托马斯·列农,托尼·海尔,P·J·伯恩,布莱斯·吉扎尔,斯蒂芬·考特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法语,阿拉伯语,德语,荷兰语年份:2018
简介:影片源自真实事件,讲述2015年8月一列从阿姆斯特丹开往巴黎的高速列车上发生了恐怖袭击事件,三位美国士兵挺身而出将歹徒制服的故事,电影将根据三位当事人的回忆录改编。详细 >
很朴实的普通人兄弟情,只是觉得那个黑人兄弟好多余啊
这就是所谓的“剧情纪录片”吧,选用原型人物本色出演,这本身已经是东木最大的勇气,然而也不得不承认,这次玩的并不漂亮。开头大段篇幅铺垫了三位主人公成长历程与欧洲游记(意义不大),却在最最重要的惊险救援行动也就几分钟之内草草了事,还用点交叉剪辑玩点结构?最大的感受是:“明星与素人真是有着很大区别”。
从Eastwood的电影的维度来看,毫无亮点。进一步模糊电影和现实的界线。
?????
东木虽然不算什么技法出众,发挥稳定的名导,但也不至于拍出这种烂作,可能只是挂了个名。题材上倒真是他近几年很喜欢的类型,真实事件改编(本作甚至由三位当事人自己出演主角)的个人英雄故事,来自美国的三S青年小组(三个人姓氏首字母都是S)在欧洲旅行时见义勇为,恶斗巴黎列车恐怖分子(总人数一人)。和《萨利机长》类似,核心事件其实也只有几分钟时间,但拍无可拍的东木只好先对着三人青少年时期一顿乱拍,再拿巴黎之前旅途来凑数(连他们去酒店入住前台问是不是需要两把钥匙都拍出来,你怎么不拍下他们上厕所用几格厕纸),勉勉强强抠抠搜搜地撑到了88分钟。而这些戏对三个主角的形象完全是适得其反,把他们塑造成了空有热情却毫无方法的蠢货(童年时期家里甚至挂着《全金属外壳》的海报,可《全》明明是反战电影,这不是叶公好龙吗)。
在危难时刻唤醒心中的勇气,所有人都可以成为英雄。
这个片子的时长应该是8个小时。现在的剪辑太短了,20多个故事线呢,根本说不清楚。只能深一脚浅一脚,变着法气人。去东京飞机上看的,一愣一愣的看的我。克林特有病吧,信教了吧。浪费时间。不爱了!
很好的故事,拍的真的很无聊
东木这次不知道是被制片人坑了还是被编剧坑了,这啥啊,惊险的动作戏就最后十几分钟,前面竟然一大段很土锤的欧洲游记,谁要看这个,拿几张自拍拼成蒙太奇知道这几个哥们儿去过哪儿不就行了!但那样电影可能就只剩下三十五分钟了… 平凡人成为英雄的故事当然可以拍,但这个电影不及格
这导演是被剪辑师坑了吧…?这就是没看评分就胡乱看电影的后果😂
多棒啊,让英雄们自己把自己的事迹重现在舞台上,正因为是自己演自己,才没有那么多的精彩镜头,英勇本身已经够精彩了,每个人都能成为英雄,你需要一点勇气,一点知识。
像是把家庭录像剪辑成一部电影,中间稍有涟漪。
演的不行,台词和国产电视剧一样难听
阅
哈哈哈哈真的是爛片。本還想吐槽這演員都什麼水平,看到最後才發現都是本人,那就正常了⋯ 英雄是真英雄,deserve a better film⋯
向英雄致敬!
2018-7-13 fri 阿联酋航空片库,三秒钟的事情能拍成120分钟也是服的…
东木老头后来的几部电影都挺匠气的哈
真实事件改编,开头那段聚焦恐怖分子的镜头还蛮带感的,结果片名出来以后剧情直转急下,花了40多分钟来描述这几位小哥的成长史,然后又花了20多分钟来描写他们怎么在欧洲玩的…从1小时09分开始这几位小哥终于登上了这列火车……片名和前面这些剧情没有半毛钱联系,黑人问号脸
让英雄人物本人来出演自己,已经很有魄力了,再加上全片极具生活化的甚至可以说是类似家庭DV的内容,东木这次仿佛有了点阿巴斯的意味。对于这种“平凡英雄”,避免刻意的戏剧化描写,实际上正是最恰当的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