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起你知不知道“陷落系列”,鲜少有人还记得,男主在6部电影拯救过世界,上一部吐槽说为什么总是一个人,这下配了一个弟弟出来,可真是新颖,用一部电影的时间,让你并不能重回到《后天》+《2012》+《火星救援》+《地心引力》+《我,机器人》的震撼感,当灾难片变成了大杂烩,我国影人应该好好思索你出演这部电影究竟用来干什么的。
从吴彦祖没有了生命体征的时候,我就做好了愤然离席的准备。
科幻片、灾难片,灾难场景震撼,再多些灾难场景就更好了,兄弟情、阴谋论多了些。
吴彦祖在好莱坞打了个酱油。
影片背景很好理解,未来环境恶化导致自然灾害频发,各国联合组建太空卫星网,并建立太空监测站,通过卫星控制气压、温度等因素达到自然灾害的消减。
现实中的人类要好好爱护地球,爱护环境,永远不要让这一天到来。
这时卫星网突然失控,阿富汗高温的沙漠地区突降极寒天气,导致数百人死亡,香港地面裂开,窜出熔岩,太空监测站一个工作人员“意外”死亡,显然有人把太空卫星网当成武器,达到自己的目的。
男主(杰拉德·巴特勒)是太空监测站的建造者,和弟弟不合,但面对人类浩劫,兄弟联手找出背后破坏者。
以下文字剧透================总统的一个手下搞的鬼,后来利用卫星网攻击总统和所有可能成为总统的继任者,以便自己继任为总统。
好在男主弟弟及其女友救出总统,粉碎了他的阴谋,并从总统那里获得终极密码,重启卫星网。
男主在监测站决定牺牲自己,担负起重启任务,幸亏有同事帮忙,最终完成任务,回到地球,见到女儿。
私信+++qun:
2019年,各种极端天气来袭,一会儿掉下来几辆跑车,
一会儿掉下来几摞钞票,一会儿掉下来几堆信用卡,以至于家家户户数钱数得手抽筋,严重危害身体健康。
于是,以中国、美国为首的17个国家共同打造了一个可以控制天气的气象卫星网络。
为纪念黄帝、仓颉、商汤、老子、墨子等一系列历史伟人为人类作出的巨大贡献,该卫星网络将以他们共同的故乡命名——河南男孩。
河南男孩的创始人是杰克(杰拉德·巴特勒 饰),
他专业拯救总统100年,《白宫陷落》救美国总统,《伦敦陷落》救英国总统,(感谢网友纠正,此处“英国总统”应改为“美国总统”)《全球风暴》(间接地)再一次救美国总统,年底还要在《冰海陷落》救俄罗斯总统,是名副其实的拯救总统专业户,他这辈子是迈不过总统这道坎了。
期待杰拉德·巴特勒和(救犹太人、救老婆、救女儿、救飞机乘客、救火车乘客的)连姆·尼森,以及(被马修·麦康纳救、被杰西卡·查斯坦救、被景甜救的)马特·达蒙一起合作拍部电影。
剧本我都想好了,让马特·达蒙来演总统,他又双叒叕被困外星,让杰拉德·巴特勒和连姆·尼森比赛看谁先把他救回来。
事实上,杰拉德·巴特勒不管走到哪个国家,总统都要在当地被绑架,就跟柯南走到哪里哪里就会死人一样,说不定把他杀了就没事了。
说回电影。
杰克的小弟弟麦克斯不乐意了,他开除了杰克,自己接管了河南男孩。
我倒觉得,和麦克斯相比,某位同样喜欢拯救世界的人更像他兄弟。
杰克不喜欢他的小弟弟,他的小弟弟也不喜欢他,他们就这样冷战了三年。
终于,离开了三年的小弟弟还是来找杰克了,第一句话就是:“大兄弟,上天不?
”
原来,阿富汗的沙漠出现了极冻天气,导致35人死亡,需要杰克上太空修复故障。
难怪大家都说大自然是位艺术家,看来这位艺术家不仅爱玩艺术,还爱玩冰火两重天。
画面一转,吴彦祖出现在了香港。
我佩服他的勇气,居然敢在灾难片里呆在香港,显然是没看过《变形金刚4》《超级战舰》《环太平洋》之类的电影,他不知道香港早就成为全世界最危险的地区,有什么天灾人祸必然少不了香港的份,以至于中银大厦每年都要灾后重建三四五六七八次。
果然,那个年代的小米不仅卖手机,还开始修马路了,自带16核处理器的混凝土地面直接可以把掉在地上的鸡蛋煎熟。
只见天崩地裂,一栋栋高楼大厦像多米诺骨牌接连倒塌。
叫你们炒房,叫你们炒房,这下遭报应了吧?
而吴彦祖开着他的小汽车安全逃出生天。
果然是看脸的世界,长得帅的在灾难面前都不用死。
不知道我这种人去演电视剧能不能活到第二集。
随后,吴彦祖查出这件事情有很多端倪,刚刚和大学同学麦克斯约定见面,就被韩庚偷走了电脑,当年陈冠希差不多也是这样被坑的。
看到这里我非常紧张,吴彦祖的电脑被偷了,那他结婚以前和我的恋情岂不是就要曝光了?
接下来,吴彦祖来到华盛顿和麦克斯面谈,麦克斯隔着一条马路对女朋友莎拉说:“我给你介绍一下,这就是吴彦祖,帅吗?
”莎拉:“啊!
吴彦祖帅死了!
”然后吴彦祖就死了。
别问我为什么9级地震他都活下来了,却被汽车撞死,毕竟汽车又不认识吴彦祖。
值得一提的是,莎拉是总统的保镖。
此前,麦克斯问她“如果我和总统同时掉进水里,你救谁”的时候,莎拉选择了总统,从而让麦克斯感到不满,因为他觉得现任美国总统这么丰满,掉进水里是可以浮起来的,根本不需要别人救他。
与此同时,河南男孩中了病毒,全球都出现了自然灾害,东京普降特大号哈根达斯;
印度出现了金拱门的巧克力味的麦旋风;
而里约热内卢开始挂(guā)老北京冰棍,
一位女生在甩掉男朋友之后才成功活了下来。
全球各地的居民眼看有免费的冰淇淋吃,不少人纷纷吃得撑死,伤亡惨重。
唯有中国大陆因为有雾霾作为天然屏障而幸运地没有任何灾难降临,但遗憾的是大家连外界发生了什么都不知道,毕竟脸书、推特之类的全都打不开。
其实你把预告片都看一遍,几乎就把这些灾难镜头全部看完了。
除此之外,河南男孩竟然启动了自毁程序。
科幻片中大型设施的自毁程序从来都只有一种用途,就是被反派利用来对付主角。
所以这个自毁程序是哪个二缺设计的?
另一边,杰克和科学家乌特·法斯宾德正去太空拿一块硬盘,后者和另一个叫法斯宾德的人同样是多年和飞船、太空打交道。
不料杰克得手之后突然一言不合就开始表演街舞,好不容易才脱离生命危险。
看来人一旦上了太空就容易染上尬舞的怪病啊。
杰克和乌特一起连夜看完了硬盘里2TB的爱情动作片,学习了很多姿势,得知给河南男孩安装一个360杀毒软件,用以毒攻毒的方式就可以清除病毒,现在他们面临的唯一困难就是要找到360的激活码,而360激活码如此尊贵的东西无疑是身份的象征,只有总统才有。
杰克也终于找到了反派邓肯,邓肯和以往的反派一样发挥稳定,他们的唯一作用就是用枪指着主角的时候,向主角和观众完完整整、毫无遗漏地交代自己的作案动机和作案经过,从而错失杀死主角的最佳时机,然后被主角顺利干掉。
接下来的剧情仍然很老套,最不可能是大BOSS的角色就是大BOSS。
根据这个规律,我早就猜到吴彦祖逛超市的时候,躲在冰箱里的那只猫是凶手了,
正是它要率领喵星人入侵地球,所以指示国务卿杀光所有总统候选人,这样一来美国总统的职位就轮到这只猫了。
而麦克斯和莎拉为了避免总统被别人绑架,率先绑架了总统,简直就是疯狂的麦克斯。
他们坐着小黄车展开逃亡,
小黄车还没来得及变身大黄蜂就被国务卿炸掉了,他不仅是喵星人的卧底,想必还是摩拜派来的卧底。
不料机智的莎拉、麦克斯、总统是将计就计,小黄车只是诱饵,他们早就在中途换成了摩拜单车,然后悄悄靠近国务卿并将他缉拿归案,然后把360的激活码给了杰克。
故事的最后,墨西哥人救了杰克和乌特。
什么?
拯救世界的竟然不是中国人?
差评!
一直以来,中国人都对灾难片有种特殊的情愫,从《后天》到《2012》,再到《海啸奇迹》《末日崩塌》,以及这部《全球风暴》,我们都钟爱有加。
《全球风暴》和《银翼杀手2049》同日在中国上映,但前者的票房遥遥领先。
总的来说,《全球风暴》是一部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的电影。
优点当然是视觉效果了,那种世界末日般的危机感给人很强的冲击力,飓风席卷、天崩地裂、山崩海啸等极端天气的震撼都是难以用语言描述的。
电影分为地面和太空两个部分,两种空间的故事同时进行,杰克负责拯救太空,而弟弟麦克斯负责拯救地面。
其中有些片段给人的印象还是非常深刻,比如香港地表开裂,高楼倒塌,吴彦祖饰演的郑龙开着汽车在超强地震中展开逃亡。
不难看出,这是对《2012》致敬。
再比如阿富汗沙漠谱写的冰与火之歌,日本天降超大冰雹,巴西海浪迅速结冰、飞机从天而降,印度龙卷风来袭,俄罗斯温度骤然上升、建筑融化等片段都足够惊艳,以及太空中杰克和乌特在空间站的爆炸中绝处逢生,让人联想到《地心引力》。
整部电影堪称是《后天》和《火星救援》相结合。
同时,电影的缺点也很明显。
首先,本片和《2012》这样的史诗巨制相比还是有所差距,《2012》制作成本2亿美元,而且是2008年开拍,2009年上映,恰逢2008年的金融危机;而《全球风暴》的制作成本是1.2亿美元,差不多是《2012》的一半。
因此,很明显看出来《全球风暴》的灾难片段并不多,大部分还是剧情叙述。
在灾难片中,《全球风暴》单论视觉效果是处于中上水平的,但如果你是抱着看《2012》的心态来观看这部电影,就要降低期待了。
事实上,《后天》和《2012》作为灾难片中的佼佼者,不仅仅是因为移山倒海的视觉冲击力,更是因为它们蕴含的人文精神。
《后天》中,人们在灾难面前的真情让人感动不已,国旗结冰、自由女神熄灭等画面都相当震撼。
而《2012》中,西藏的敲钟人被巨浪吞没、汽车在天塌地陷中前行的桥段也令人热泪盈眶。
至于《全球风暴》在这方面就比较缺乏,它带给观众的震撼大多流于表面,没有多少心灵上的震撼。
以往的灾难片,大多是在呼吁观众对大自然产生敬畏之心,倡导保护环境,《全球风暴》走的是另一条路线,它将荷兰男孩发生故障的责任归咎于人为操作,反派在全球制造恶劣天气的目的是谋权篡位,是为了自己的仕途。
这样的处理和以往灾难片相比也算是有所创新,但是对人性、职场、政治的挖掘不够深刻,反派的黑化太唐突,没有合理的铺陈,感觉是强行让主角最亲近的人当反派,达到让观众出乎意料的效果。
如果对他的犯罪动机和人物经历有充分的铺垫和刻画,那么这个角色的塑造或许会更加成功。
而且反派有点虎头蛇尾的感觉,刚开始声势浩大,手段层出不穷,但后面就泄了气,分分钟被主角吊打。
反派此前设计了种种阴谋,看似手法十分高超,但轻轻松松就被主角解除了危机,这样一来你就会觉得主角胜利并非因为主角厉害,而是反派太弱了。
除此之外,电影也有不少逻辑漏洞,比如反派对荷兰男孩植入病毒,借机导致全球范围的自然灾害,接下来甚至启动了荷兰男孩的自毁程序,这样的剧情安排就很有槽点。
人们创建荷兰男孩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到这可能被坏人利用,也应该有相应的防范措施。
因此,剧本完全有很大提升空间,比如荷兰男孩有多重安全防护,而反派不断瓦解,主角又不断加强保护,这样的话剧情就不至于太沉闷乏味。
而创始人为什么要给荷兰男孩加入自毁程序也很有疑点,即便荷兰男孩发生差错也不应该自毁,否则它将成为太空垃圾,相反还会被反派利用,换言之自毁程序一开始就是可能为反派服务的定时炸弹。
整部电影可以说是剧情2小时,特效10分钟。
我们必须承认特效部分确实非常惊艳,但其它时候就比较无聊,时不时蹦出的冷幽默也不够有趣,而且高温、极寒、龙卷风等各种灾难都是发生在不同的国家地区,彼此之间毫无联系,和《2012》《末日崩塌》这种层层递进、灾难不断增强的电影相比就不够震撼。
2012年,《2012》转制成3D版,并且只在中国上映,这样的动机非常不单纯。
无独有偶,《全球风暴》在北美本土遇冷,我国市场或成救命稻草。
本片10月12日开始陆续在全球上映,北美则是10月20上映,截止10月27日北美票房仅有1700万美元,作为一部投资破亿美元的次A级制作,影片一周票房仅仅是成本的七分之一,接下来北美还将陆续上映《雷神3》《正义联盟》等热门电影,这意味《全球风暴》极有可能收不回成本,这说明美国人自己都早已不吃灾难片这一套了。
而电影中的“荷兰男孩”气象网络是17个国家共同创建的,但电影提到的主要国家只有中国和美国。
甚至你可以发现电影海报都是上海,电影之中还有多处桥段发生在香港,并且有华裔影星吴彦祖加盟,种种迹象都表明电影有讨好中国观众的倾向。
当然,如果是单纯为了看特效的话,《全球风暴》还是值回票价;但对于要求高的观众而言,花2小时时间看总共加起来只有10分钟的灾难场面就不太值得了。
虽然还是那一如既往的拯救了世界的老套路,但还是觉得这次的题材很新颖,很不错,随着这个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环境的问题已不可避免的成为了与每个人生存息息相关的事情,加之政治阴谋、兄弟情、父女情、以及每部电影都不可或缺的爱情贯穿其中,觉得整体的大纲和剧情都是很好的…… 当然带动情绪的,永远都是亲情、爱情,“我只希望你回来”,是吧,大概好好活着才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做的事情,只为还在乎你的人,还有那句“哪怕和家人一起一条鱼也钓不到,也好过一个人钓到20条鱼”,整体还是很温情的,生命的意义大概也就在于此吧…… 最后嘞,尽管结局还是完美拯救了世界这种俗的不能再俗的老套路,但这样皆大欢喜的完美结局才是我喜欢的结局,还有就是觉得阿祖应该活到最后的。
最后说一下,主人公麦克斯很帅以及女主沙拉很好看,简直了帅呆了,嘎嘎~
《全球风暴》在不远的将来,环境恶化导致极端天气灾难频繁发生,为此人类发明了控制天气的强大卫星系统,通过人为的干预改变地球的气候,进而可以阻挡自然灾害的发生。
然而,当一切尘埃落定之后,人类“吃的太饱的老毛病”又犯了:“内斗”……原本造福于人的“上帝之手”,结果却变成了毁灭人类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观后感:科学的尽头是改变?
还是毁灭?
影片主要讲述了劳森兄弟一同拯救地球的故事。
这部影片充分地向我们展示了在灾难面前人类的不堪一击,结尾女孩的一句话让我感触颇深,“同呼吸,共命运,我们有责任一起保护这个地球”,在重大的灾难面前,早已经无法用国界来划分,我们都是地球的居民,我们应该共同携手来保护这个地球。
作为地球的主人,我们要守护好地球,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
前情有些拖沓,本以为冗长乏味准备关掉的时候,中段开始就奉上视觉盛宴了,后段带着总统逃离的场面有被吸引到,虽然感觉有些效仿007,不过还是被女主吸引了一把,后面不同城市的灾难cg也做得很逼真,总体来说,剧情有反转,制作挺良心,动作部分也不含糊,还是值得一看的。
(ps:最后想吐槽一下男主两兄弟的暗号)
全球风暴 (2017)5.92017 / 美国 / 动作 科幻 灾难 / 迪安·德夫林 / 杰拉德·巴特勒 吉姆·斯特吉斯
没有杰拉德巴特勒这部电影至少减少80%的关注度,说实话我几乎看过杰拉德巴特勒的所有电影!确实不错,陷落我希望他一直拍下去,即使是他老了,我也希望有人接班杰拉德巴特勒继续拍陷落,最好每个世界国家都有一个陷落,一直陷落下去特别好,这部电影在后面很感动,看完后每次都差一点点哭出来!
好莱坞电影一般都带有政治隐喻,这部也不例外,影片虽然是全球,但其实也就围绕片中的几个国家:美国、德国、墨西哥、英国。
那个德国女从始至终都是和主角出镜,所以算是女主角。
90年德国领土统一,德国一定会永远感谢美国,会一直站在美国一边,至少美国是这样认为的。
美国也认为德国是除了英国以外,另一个在欧洲最忠实的盟友以及跟随者,所以这电影的倾向也是这样认为。
但是作为老美的忠实铁杆兄弟:英国,在这电影中却成了出卖主角的身份,这其实是反映了近几年的英国已经不“听话”了,英国听了美国几十年的命令,现在英国想再次崛起,已经开始外交独立,不想再过度依赖美国,想再次崛起成为新帝国,但做了几十年老大哥的美国怎么能忍受这种无耻的背叛。
这电影把英国当成是对头,也是美国社会的实际情况。
在片尾墨西哥人说了一句:感谢墨西哥人民吧。
在美国ZF近几年的作为去看,这一句话就反应出了什么情况。
墨西哥是美国邻居,有不少墨西哥人在美打工,给美国经济增长作出了贡献。
美国曾经侵占了墨西哥一大片领土,虽然是邻居,但实际上是恶霸和弱小国的真实关系。
随着墨西哥也开始发展经济,美国又坐不住了,加上美国新领导一上台就在美墨边境筑了一道墙,这使得美墨关系快到了无法挽救的后果。
而这电影的倾向就是搞好邻里关系,再一个个干掉那些背叛老大的国家。
片中的幕后策划者,就是那个秃头,说出了美国人的梦想:我要做的是重新改变全球版图!
我要让美国回到1945年那个样子!
那个领导全世界的美国!
片中还加入一个华人面孔的角色打酱油,是为了中国票房着想而已。
其实不管美国拍什么电影,也改变不了自身衰落的事实,只不过这个衰落的过程中,时间会非常漫长,但美国是绝不会接受这种事实,在期间美国必定会做出各种极端的行动,抗拒衰落的事实。
美国电影基本上都是有目的性,如果了解过去和当前的国际形势就不难看懂。
《全球风暴》,2017年美国电影。
主演是Gerard Butler,这位以演《斯巴达300勇士》出名,专门出演硬汉角色的动作影星。
影片讲述人类制造了可以控制全球天气的卫星网,却被险恶的人利用结果产生了全球灾难。
该片的制作水准和画面达到了好莱坞A级大制作的水准,不得不是几场极端天气画面足够精良,比如HK的煤气爆炸、莫斯科的燃烧、里约的冰封和佛罗里达的雷暴等等,画面足够精良。
但是,影片比较没有逻辑的故事叙述和漏洞百出的全球卫星机制,让人无法相信这么大的灾难因为几人而引起,又因为几人而平息,所以票房惨败也就可以理解了。
搞高科技的就是不一般,高潮来得快去得也快…
后门很重要,实在是没法吐槽
好像是中美合拍。
无论是视觉效果,还是套路的剧情,以及阵容选择,都挺批片的。影片质量也是如此。
一觉醒来就目睹吴彦祖被车撞...然后震啊震啊就不困了...
太空场面很棒 20171103
不好不坏,中规中举,剧情无惊喜,胜在画面
阴谋论太厉害,科技垄断很可怕,找个特工女友很需要。
最后的感谢墨西哥人还不是赤裸裸的政治隐喻么
7分吧,不过这片子黑美国总统还真是黑出了新高度,到处在暗讽特朗姆普。
当我刚感叹吴彦祖戏份很多的时候就....#我前前男神吉姆·斯特吉斯怎么也flop到给杰拉德·巴特勒当绿叶#
怎么Gerard Butler每年都在救美国总统啊?
居然看过的。。还可以。。灾难场景很给力。。
6分,撑死了封顶了最多也就6分了。没有逻辑却充满bug
炸的没意思…不过jim哭了,哭的真好看(●◡●)ノ。
把故事去掉可以做个不错的4K电视测试样片,加上故事就是你所看过的无数爆米花电影烂俗桥段的一次改头换面。
补标,一星给特效
不喜欢看灾难片的我居然觉得这部挺新鲜有趣的,大概是因为和太空结合了吧
故事场面挺大气,但剧情格局有点小,而且兄弟、父子情+灾难背景,看得也有点审美疲劳。
好看的科幻动作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