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找了些经典印度电影来看,这个片子真是刷新了我的认知,脑洞比美日还大,我是很佩服的,蚊子和机器人军团那里太厉害了( •̥́ ˍ •̀ू )任何有创造力的人或者民族我都很敬佩。
但是一路快进着看完这电影后把我最近对印度电影的兴趣都消耗完了,又臭又长,男主咖喱味太浓简直不能看到他的脸,然而机器人的脸和他还是一样的……太痛苦了这170分钟,中午吃饭的时候打开看,真的有点想吐的感觉,太丑了日尼玛赶紧关了吃完再看的,我受到的伤害太大,所以无法对男主或者是机器人产生一丁点的感觉,同情也好,崇拜也好。
就是觉得,哇好牛逼,下面是啥,快进快进过剧情,结局的时候七弟自拆那里还可以,有点小感动,完了如释重负终于看完了。
女主还可以,就是有时候老有时候年轻有时候漂亮有时候土,感觉她更适合酷酷的造型,甜甜的就有点土。
另外歌舞真的太多了,全部快进完了😱真是要命
紧接着《三个傻瓜》,三哥用这部《机器人》再度刷新了国人对于印度电影的陈旧印象。
这部印度“考莱坞”(而非讹传的宝莱坞)出品的爱情动作电影值得四处推荐,因为它欢乐得来又兼顾人性思考,想看美女有美女,想看大叔有大叔,想看爱情有爱情,想看打砸抢也有打砸抢,方方面面都照顾到,尺度又很和谐,实属阖家观赏贺岁佳品,十分给力。
可能因为片末高科技机器人大战过于给力,于是又掀起大家对于国产特效科幻片恨铁不成钢的悲鸣。
家长都喜欢攀比孩子,人比人气死人,接下来难免就要自问:优质的国产科幻片在哪里?
《机器人》以科幻片为包装,内核是一个很俗套的三角爱情故事,以机器人拥有情感为剧情分界线,人物变善为恶,剧情由打情骂俏的爱情喜剧转为惊险动作电影,差不多就是玛丽雪莱《科学怪人》现代翻版,故事虽无新意但足够完整并充满娱乐性——咱们很多大片就连讲个合格故事都不会,更别提刺激思考跟价值输出。
最值得一夸的,自然是最后那场漫画感十足、想象力爆棚的机器人大战,令人惊呼印度电影的特效水准在一夜之间突飞猛进。
当然我们也不用妄自菲薄,因为特技团队里除了印度人自家人马,还有好莱坞的ILM以及咱们香港的先涛数码跟万宽、Kinomotive等等,另外动作设计还是袁和平的班底。
但诸位看官也先别忙着转忧为喜甚至骄傲自得,因为刘镇伟的《机器侠》就是先涛数码做的,被大家骂得更惨那部《未来警察》则有Kinomotive的功劳。
一样的刀子到了不同人手里,玩得全然不同。
先涛数码以《风云》一鸣惊人,做过华语界迄今最为令人激赏的《功夫》,万宽的代表作则有《蜀山传》跟《长江七号》,还有个专门做动画电影不幸破产的意马,其作品《忍者神龟》《铁臂阿童木》捞的是全世界的票子,再加上国内的水晶石(《东风雨》及奥运会大脚丫等),可以说本土后期特效技术力量并不薄弱,但华语特效大片什么时候让你觉得特别惊艳过呢?
华语电影圈不缺烧钱的老板,不缺有能力的特效人,缺少的是Shankar这种有效整合资源、提供绝佳创意、监督创意实施并为最终质量负责的高端人才——那个叫做导演的家伙。
这情形说来跟跟国产动画界挺像的,国内动画外包企业给日本欧美做加工动画做了这么多年,但原创动画还是不成气候,缺的不是流水线动画师,缺的是牛逼的编剧跟导演。
无聊分割线-接下来纯属个人兴趣,本着无聊之原则探讨一下中国版机器人之恋的可行性。
1.片名向“宝莱坞XXXX”一类命名规则学习,为凸显制片方的地域特色,国产版的名字按制片方不同,可以是《南粤机器人之恋》(珠江电影制片厂出品)或者《东北机器人之恋》(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或《汉中机器人之恋》(西安电影制片厂出品)等等,片中对白也将按分别采用粤语、东北话、陕西话。
2.男主角考虑到原版主角是一位60高龄的秃头大伯,国产版也将在大龄魅力男性进行选角。
粤语版可选用港星,成龙周润发刘德华均不错,其中成龙能跑能跳还能唱歌,非常合适,就是不太像科学家;刘德华够帅够票房号召力,搭配女星谈恋爱也比较有说服力,周润发刚好在《让子弹飞》里有一人分饰两角的经验,加上很久没演爱情片,有一定期望值,就是要价太高,当然梁朝伟、方中信、任达华、周星驰也不错,人选很多。
东北版人选为赵本山跟范伟,这个不解释了,光想想上百个赵本山合体砸直升飞机我就激动。
陕西版也有两个人选:郭达或者张艺谋,郭达有喜感,张艺谋则够有话题性,他当年可是金鸡百花双料影帝,也演过《秦俑》一类爱情奇幻片,试想老谋子最后进行自我拆卸,一众人正心情低落,老谋子说来点乐子吧,放声高歌“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那种极端的气氛反差,是何等的催人泪下!
女主角顺便可以叫“安红”。
3.女主角这个谁红谁就上,冰冰子怡汤唯舒淇柏芝姚晨赵薇等等,不会讲方言可配音。
姚晨的话,片中正好有一段“一拍两散各自精彩”的分手戏,适合媒体炒作。
4.剧情概要故事主线保持不变,但三哥的国情不一定符合我国国情,有必要作出调整。
以下以粤语版为例。
劳模科学家刘德华一心为祖国国防事业做贡献,不顾皮肤衰老与脱发危险在实验室废寝忘食,在无能助手杜汶泽与八两金协助之下,终于制造出以自己外貌为原型的高智能机器人七弟,杜汶泽恶作剧教机器人唱《忐忑》而被华叔狂殴。
功成之日,劳模华女友、中山医科大学学生阿Sa因之前备受冷落(此处广告植入国产手机、QQ及新浪微博)而宣布要分手。
于是二人在星巴克或真功夫摊牌并返还各自赠送物品,包括李宇春演唱会签名海报、《让悲伤逆流成河》、《三体3》、灰太狼平底锅、脑白金等。
当然劳模华一招索吻战术令二人重归于好,二人随后在唯美风景里齐齐扭起秧歌。
七弟第一次出门违章停车并遭遇交警这个段落就有问题了,因为我们的交警奉公守法,断不会私下伸手要钱,此外画面里疑似有无证摊贩随街摆卖。
但这一场戏又非常重要,它用一种喜剧的方式向观众说明了机器人是如何因指令不明确而产生错误操作。
所以戏份必须保留,而将交警角色设定为临时工,在纠纷发生时领导赶到现场,严肃地批评了临时工并感谢群众的监督。
劳模华也虚心地接受教育,交了罚单并为临时工垫付医药费,临时工羞愧地表示以后要兢兢业业为人民服务。
在科学大会,华南理工毕业生、斯坦福海归的劳模华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七弟现场表演太极拳、第八套广播体操、nobody舞并回答回字有几种写法、孔子三月不闻肉味是何种肉、星座有什么科学根据等多个学术问题,获得与会学者高度赞扬,但也激起了中科院陈宝国教授(曾志伟粤语配音)的不满。
作为唯利是图、邪恶科学家存在的陈宝国教授是本片的真正大反派,其作为国家高级干部、中科院院士、学术带头人的身份设定很不妥当,尤其还是人工智能ISO认证的首席专家及国务院特殊津贴享有者。
虽然在现实生活中,存在一小撮学者、官员贪污腐化的现象,但这些害群之马毕竟是少数,是沧海一粟,文艺作品应该避免令观众产生以偏概全的印象,所以该角色改为一个以美帝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际人工智能认证机构负责人。
总而言之,美籍日本人陈宝国教授收了恐怖组织的黑钱研制机器恐怖分子,无奈遭遇技术瓶颈,看着昔日学生劳模华功成名就,难掩心中的羡慕嫉妒恨。
另一边,七弟跟阿Sa回家帮她温习功课,不料邻居青年在播《月亮之上》噪音扰民,七弟出手摆平。
然后是七弟跟阿Sa考试联合作弊,这段剧情传达出的信息很不好,很容易教坏小朋友并使观众对女主角产生负面观感,但这段剧情又有其实际用途,用于说明“人类撒谎以求自保”这一灰色价值取向,跟后面剧情有密切牵连,不宜删除。
怎么办呢?
增加负面角色。
阿Sa与同学阿娇一起复习,阿Sa用功读书,而阿娇则想作弊,于是作弊的换成阿娇。
作弊东窗事发,阿娇拒绝承认七弟,阿Sa获悉后在考场外严肃批评了她,阿娇狡辩但最终含泪认错,表示自己很傻很天真,要珍惜得来不易的机会,端正思想好好学习,由于阿娇主动认错态度积极,校方将开除处分改为留校察看。
然后阿Sa跟七弟坐地铁遭遇流氓报复,七弟以一敌众岂料电量不足,围观群众见义勇为并及时报警,将坏分子绳之于法,共创和谐城市。
陈宝国出于私心拒绝为七弟颁发ISO认证,令劳模华大感郁闷。
而后,劳模华跟七弟路过火灾现场,配合消防官兵奋力扑救。
原版中获救女子因裸露身体而自杀、七弟成为众矢之的这一剧情不太符合我国国情,但这一段用于说明“机器人无法理解人类的复杂情感”不能就此删除,因而也需作出调整,改为宅男获救后因硬盘未能及时拆卸带出而精神崩溃以致绝望投河。
央视对此事与此报道,并上了一虎一席谈,成为新闻焦点。
陈宝国对媒体愤然抨击道:“机器人根本无法理解H盘是一个宅男视若生命的存在!
”接下来劳模华继续研究如何给机器人增加情感模块,一道雷电劈下,七弟有了情感,对劳模华展开疯狂吐槽……之后七弟给产妇接生,阿Sa献吻,七弟情窦初开,开始展开恋爱攻势,劳模华发现自己多了个机器人情敌,先是哭笑不得,后来恼羞成怒。
待到军方评估出丑,劳模华愤然将七弟肢解,而陈宝国则找到七弟将其重组并加入破坏芯片。
重生的七弟魔性大发,干掉美籍日本人陈宝国,大闹劳模华婚宴,劫走新娘。
影片至此变成惊险动作片,七弟大战军警的动作场面是原版的最大亮点,但对咱们来说有点问题:我国军警英明神武,岂会如此不堪一击?!
这简直是赤果果的污蔑!!
作为一部爆米花大片,动作场面肯定是要保留的,而且越火爆越好,解决方案也很简单——让劳模华出国结婚,比如到菲律宾什么的,到时候七弟打得就是别国警察部队,当然安排到香港也行,特区警察部队虽然英勇敬业,但毕竟没有接受过党的理论思想教育,战斗技能方面多少有点不尽人意。
于是七弟无所顾忌四处拆迁……当然最终还是邪不胜正,刘德华博士在国内专家组的协助下用计将其降伏,抽出破坏芯片,换世界一个和平。
七弟最终在大家依依不舍的眼神中自我拆卸……30年后,一组小学生在博物馆参观七弟。
徐娇饰演的小女生天真问道:“他为什么会被拆掉?
”只剩脑袋的七弟黯然答道:“因为我脱离了群众,放松了理论学习……”【剧终】
挺好看的,一台机器人被赋予了情感之后,便会造成潜在对社会的危害,因为,它学会了人类的背叛和自私,坏的人类又给它加入了百分百的破坏力芯片,它便学会了自己创造出无数个自己,人类需要更大的智慧和力量来拆除这些机器
我是今年暑假看的这部电影。
说真的,在看它之前,我对脑子里对“特效”的定义还只存在于好莱坞换汤不换药的所谓的绚丽场面。
而它的出现让我由衷地对人类取之不尽的想象力发出惊叹。
我不谈细节,因为我确实没有那么敏锐的洞察力和那么专业的观影水平。
我只能说,它是我看过将最出色的想象力和最出色的特效技术有机结合得最感染人的电影,没有之一。
这是我看过的第一部宝莱坞电影,而且是在一个同学屡次强烈的建议下才看了一部宝莱坞的电影。
当时在杭州花了一下午的时间把它看完了,虽然是第一次接触到一部长达3个小时的电影,我却丝毫没有感到电影的冗长,甚至在又继续看了几部这么长的宝莱坞电影之后开始觉得一部九十分钟的电影情节过于紧凑了,有的时候紧凑过了份而让人看后一头雾水。
而且最让我意外的是,我最为之感慨和津津乐道的歌舞部分居然成了很多影迷朋友们诟病的“蛇足”,这一点可能观影角度不一样从而看法不一样,也很容易理解,但是这和我说的“意外”是不矛盾的:意外是我站在我的角度上为他们不欣赏电影的歌舞部分而独自神伤,理解是我站在他们的立场上对他们的情趣爱好以及观影角度表示接受。
这部电影里的歌舞部分真的很棒!
看完电影后我最深刻的两个印象之一便是歌舞。
(另一个是特效,就不再说了)我甚至在看完这部电影之后一段时间觉得歌舞部分才是宝莱坞电影的精华所在,看宝莱坞电影看的就是印度人与生俱来的那份歌舞天赋!
艾西瓦娅`雷。
现在在我眼里宝莱坞甚至就是为了艾西瓦娅雷一个人而存在的!
我甚至觉得她可以抹去宝莱坞在她出现之前的一切,从而让宝莱坞一直都作为她的一部分而存在!
这种感觉是绝对说不出理由、丝毫没有理性可言的,仅仅只能作为我个人梦中的玩笑。
在这部电影之后我又陆续看了《宝莱坞生死恋》、《请求》、《勒克瑙之花》、《情字路上》等国内网站上能下载到的艾西瓦娅出演的电影。
我觉得她《勒克瑙之花》里面的表演最是深情,也最美,让人如何不泪垂。
《请求》我觉得是她最好的电影之一。
我经常在想,如果我接触的第一部宝莱坞电影不是《宝莱坞机器人之恋》也不是艾西瓦娅雷出演的电影,我还会不会有那份耐心去三个小时一动不动地守在屏幕前目不转睛地盯着我对其有偏见的印度人。
电脑木电了。。
这部电影集科幻,刺激,情感等电影题材永恒元素于一身。
也许印度电影界很想像世界证明自己的电影水平,所以很多印度电影的翻译就会加上“宝莱坞”这三个字,如风靡全球的《三傻大闹宝莱坞》,还有《宝莱坞生死恋》,我评论的这部《宝莱坞机器人之恋》等等。
我很想对印度电影说一句,你成功了!
很欣赏高潮的那一段,七弟被恶意改造,那段与警察展开大战的变形,让我佩服起这种创意,很多七弟组合变成蟒蛇,巨人,机器人之恋在中学英语课本出现过了,当时是说女主人爱上了handsome的机器人保姆。
可是灰姑娘与王子类型的故事不是也上百年了依然是人们所爱的故事题材吗。
所以说,内容老套没关系,重要是你怎样去表达。
印度片很少会出现帅哥,比如这部就是一个大叔,可是看罢你会觉得大叔原来也可以很迷人。
没被程序污染的七弟简直就是世界上最好的人了,坚决的服从,没有私心,连最纯洁无瑕的女主角在危及自己利益的时候也要说谎。
但是,出现情感的七弟慢慢有了欲望,有了私心。
也许,自私,欲望这样的东西从来就是与情感挂钩。
只要一日有思想情感,一日就会有自私与欲望。
看到七弟最后一步一步将自己自动拆散,心里有无尽的感动。
高兴自己又看到一部好电影的同时,不免也有点自伤。
国产电影,一直以大牌来做吸引观众的饵,花大大的价钱请明星,拍出来的电影真的有点,当观众的傻子的感觉。
像大S,刘德华这些都是大牌,现在都拍出个什么东西。
我还是喜欢詹姆斯·卡梅隆说的,他不喜欢花大价钱请大牌,倒不如花钱在特技场面上。
纯粹为了后面的机器人大战才给的四星,对于变蛇吞汽车的桥段印象深刻,不是变形金刚,完胜变形金刚。
虽说论特效细节,花得钱在那里摆着呢,我不敢说什么,但是这种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够好莱坞的导演反省反省的,谁说你花得钱多了我们就要买帐呢?
本来是会给五星的,但是2小时48分的情节太满了,既有眩目的特效,又有欢乐的搞笑,还有集合各种元素的歌舞,好像一件遍身锦绣的袍子,只能穿着上台唱戏了;如果导演愿意忍痛割爱,舍弃一部分装饰,我很可能给五星。
前面说过了特效,现在说欢乐的搞笑。
有位名人说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么。
用脱鞋扇人应该说很有印度特色了吧,跟小混混打架还能摆湿婆神的pose也相当有印度特色,就是不晓得印度交警还有跟人在街头抬杠的爱好,有机会一定去瞧瞧。
宝莱坞怎么能少了歌舞呢,开场的男女主角对唱中规中矩,第二次的忽然让人惊喜,居然加入电子元素,机器人装束的对唱恍如印度lady gaga;此后就是民族与现代的穿插,令人眼花缭乱。
最后唯一要吐槽的就是,印度男演员都去打酱油了么,还是印度美女都是大叔控,找一个年轻点的男演员就那么难么。
因为印度人民喜欢看电影印度电影又喜欢拍得很长一进电影院,3个钟头过去了再加上来去路上的时间半天就过去了再加上要吃饭上厕所一天就过去了房子只能明天盖咯。。。
哇哈哈哈哈
总的来说这个电影的节奏还是不错的非常喜欢制作机器人期间的这段很有意思里面的博士一开始看起来不算是很帅不知道为啥看着看着就帅了应该来说是看顺眼了里面的设定都是比较符合现阶段未来可以做得到的东西还有就是歌舞比较多不算是难看跳舞跳的还是可以的还有一段就是医院接生的场景我认为非常不错还是可以的印度电影进步还是非常的大还算是不错
我发现几个不错的印度电影在豆瓣上被恶评,好吧,看不到人类灵魂闪光的感动也就算了,何必那么阴暗呢?
黑天鹅那种烂片都能被捧到天上有地下无的为什么单单容不下个印度电影。
自卑起来除了会骂人就不能好好建设自己的心灵?
所有人都羡慕强者,没人同情弱者。
潜意识里觉得印度就是比TC弱,看到印度电影要特技有特技要情感有情感,爱情片,喜剧片,科幻片都拍得有声有色心里恐慌不已,上来装个大尾巴狼样的写两篇COS资深影评人拽文,然后以为自己真的上档次了,试图阿三真是不堪,拍个电影还装模作样的。
拿镜子照照自己,TC哪部电影有能超过这部的你溜出来看看,真掉价
本身的炫舞、音乐以及华丽的特技,相信看过的人都会这不错的视觉与听力震撼,在此我也就不多说了。
但是从印度国防的方面来看,我们却可窥见阿三一直忌惮并怨恨着中国,而这种情感与日俱增。
大家都会对电影中出现的大反派一个东方人印象颇深。
那就是天才博士的导师,戴着眼镜总显得阴鸷深沉。
或者叫做,韬光养晦。
他想尽办法盗取学生机器人的神经组织,为的是将其量产化生产然后卖给恐怖分子,做人肉炸弹之用。
世界上基地组织的存在地在哪里?
再明显不过了,巴基斯坦;而在印度一个可以说多民族聚集、多人重聚集的国家,为何偏偏选择了一个东方人作为其反派的代表人物。
毋庸多说,中国与巴基斯坦的“联盟”会影响印度的和平,这便是倒要想要告诉除人性的丑恶与呼吁真善美大主题以外真正想表现的主题。
并且,剧中的天才博士制造人工智能机器人的最主要目的并非用于民生,而是国防。
当他向军方代表展示这个机器人、以及博士向组委员极力推荐它的宝贝都是由于他出色的攻击性能。
印度的开国之父尼赫鲁曾说,印度要不然就要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不然就要灭亡。
我想,这也是近代以来印度一直加强国防不断砸钱的真正原因所在。
而1962年的中印战争确实让印度在国际上摔了个大跟头,面子丢了,气的老尼赫鲁也一命呼呼了。
所以,中国一直或者长期仍将被印度视为战略竞争对手,或者说做好了未来必有一战的准备。
这也有点像我们中国对美国的感情,我们爱你发达的科技与广袤的市场需求,但我们恨你武力干涉威胁台湾、南海、东北亚的和平。
印度一直也是视巴基斯坦为他们的“台湾”,而在藏南问题上,中国对待缅甸的宽宏大量而对印度的分门别对,也让麦克马洪线的有效与否受到了双面否定。
阿三想不通你中国地大物博,在对待与缅甸的边线划分上能按照麦克马洪线,而在我们却不能这样与你划分地界?
原因何在,国家利益高于意识形态,仅此而已。
大国的博弈总是在进行,特别是政治。
未来的我们还不算太平,希望我们国家也能拍出这样的影片,既呼唤大的主题,又彰显忧患意思,既有灯红酒绿的迷醉又有振聋发聩的呐喊。
KFC!奶奶的,三哥很屌,七弟很疯狂!
真他妈的棒 印度啊三牛比啊
我看了三遍都没能坚持看完前三十分钟
太扯了啊!!!
3个小时的片子,看了2小时实在忍不了了 能不能不要接吻的时候突然就升格啊,头发那么飘逸 突然就穿越了啊 扭啊扭唱啊唱 印象里印度电影不是这样啊
什么乱七八糟的……三流港片跟韩国电影的结合……唯一支持我看下去的就是美丽的女主角……
我们的某些同志明显有印度电影译名必加宝莱坞三字强迫症
既然有那么多人吹捧这部电影的特效,那都知不知道这些特效其实是由万宽(长江七号、情癫大圣、新少林寺等)和先涛(功夫、机器侠、黄金甲等)做的呢……
再不唱歌跳舞就说不过去了~~~~字幕神助力啊!!!
笑屎了啊..."嘣,嘣,萝卜大..."太洗脑了
后面半部片子实在是太扯蛋了
……
的确是电影中的一朵奇葩= =也就印度人能拍出来了...差不多3个小时 没看死我...
说什么好呢……虽然特技是有点糙,但是这故事讲的真的不错。
傻!雷!残!
震了
这才是大片风范,印度的电影水平近几年暴涨啊。字幕组翻译的也太给力了,好欢乐~
...無力吐槽....
难得那么好看的电影,看完心情特别好
太多mv啦~印度美女很完美~后面机器人大战那段很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