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没有那么强烈的感觉或者冲动出来吐槽一部电视剧,真心的,比手撕鬼子还强烈1男主角演技真是垃圾,看过之后真是-2奶奶这个角色不知道是不是用来恶心人的3这是种马小说改变的嘛?
男主角那种性格还会有女的离开他要死要活?
这是勇敢的演员勇敢的编导勇敢的导演不是用干的心为什么要侮辱同名电影!!!!!!!!!!!!!!!!!!!!!!!!!!!!!!!!!!!!!!!!!!!!!!!!!!!!
被迫观看了下这部剧,看了几集之后,忍不住怀疑自己的三观,然后打开微博想搜搜别人是怎么评价的,没看到,于是来豆瓣。
果然,看到大家都一颗星我就放心了,不是我的问题。
男主真的是……他好像演过很多这样的剧?
全剧里的所有女的都把他视为祖宗一样,各种我死了没关系,你们要伺候他巴拉巴拉,简直跟娘道这部电视剧有的一拼!
简直就是古代版的种马男频YY小说啊!!
垃圾垃圾!
看了剧后我对男主的这个演员都开始讨厌起来了!!
我只想说,相比起男主,坏蛋赵舒成显得是那么的清纯不做作!!!
没了。
吐槽完毕。
刚发现这个剧和最美逆行者一样都是男主他哥导演他演的,想起之前被迫看过的红娘子和秘密图纸,突然就一点都不奇怪了,老厌女汤姆苏了,男主先不说了,有男二的话肯定也因为各种原因在结婚之后还和各种女的纠缠不清,哪怕是路人只要不是主角这边的人下场就不会好。
就是希望电视台不要老播了,换一些好看的电视剧不行吗,还一放就一天,早上八点到下午五点,谁能看那么长时间电视啊,有人想看也看不全,总不能真是没人看硬推吧。
这货走到哪杀到哪,杀人、不杀人、当圣母他一人说了算,娶的老婆一个个都死心踏地、哭着喊着要死要活跟着他,每一集老太太都在让生孩子(包括赵舒城娶的日本女人也天天要生娃),这个剧女人生娃是唯一的作用。
他能混黑道与土匪交朋友,他做的事都大仁大义,别人都是配合着去死,为了成就他的光辉形象。
导演编剧都脑子进水泥了!
相对于霍啸林,赵舒城更具自觉意识。
幼时的赵舒城就十分自律(遵守课堂纪律),是非分明(反对父亲杀人),这样的人,对于自身、对于他人的要求都很高,天生就有一股冲劲儿,但却也容易较死理儿。
在外求学的经历,让赵舒城更早地接触到时代的潮流,并受到其影响,所以他敢于反抗身为军阀横霸一方的父亲赵金虎。
插一点题外话,《勇敢的心》这部剧似乎蕴含着某种“弑父情结”。
比起霍啸林,赵舒城的父亲无疑更具非正义性和压迫性。
从小到大,赵舒城对于赵金虎的思想和行为都不认同,父子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因而他的反抗更为激烈。
但赵舒城毕竟不能亲手弑父,这个任务便由霍啸林来实际操作,至此,“弑父情结“从理论变成了实际。
男孩子的”弑父情结“源自于原始社会,因为他们不断成长壮大的生命力受到了来自权威的压制,弑父,意味着反抗权威的制度和现行的逻辑。
”弑父情结“往往和”恋母情结“联系在一起,这在《勇敢的心》中也有表现,后面再谈。
目前来看,霍啸林的人生轨迹大致是这样的:私塾教育——家变和报仇——混迹汉口。
相对应的,赵舒城的人生轨迹是这样的:私塾教育——求学与反抗——参加北伐。
一个是富家子弟家道中落、勇闯江湖;一个是进步青年投笔从戎、浴血战场。
北伐战争中,赵舒城奋勇当先,置生死于不顾,为了炸毁敌军的城门,他命令手下向自己扔手榴弹,大难不死倒在泥地里吹起号角的那一刻,确实是英雄,可歌可叹。
然而我认为,他的转变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慢慢产生的。
记得有一场街巷争夺战的戏,赵舒城带领敢死队包围了敌军,却发现对方竟是一些手无寸铁的伤兵,他愣住了,拿枪的手有点不知所措,然而,战场上容不得犹豫和思考,千钧一发之际,敌军哨兵胡乱开了一枪,赵舒城这才反应过来,于是开枪,冲入敌军,杀红了眼。
不足一分钟,但内心戏十足,赵舒城的眼神不再清澈,有了一丝丝癫狂,这是他入魔的开始。
战争,带给人的创伤,不仅仅在于身体,更在于心理,所以欧美某些国家会给退伍士兵进行专业的心理辅导。
汗,又扯远了。
赵书城成了北伐英雄,他享受着众人的赞誉,自矜、自得和傲慢之情渐渐产生,这一点从他与沈三爷谈判营救霍啸林那场戏中就能看出来,霸气的另一面,是戾气。
于是,他变得贪婪,想做更大的英雄,这时候,赵舒城上战场的动机已经掺杂了个人的欲望,变得不再那么纯粹。
军用物资被劫,赵舒城又一次死里逃生,并对帮派商人产生了仇恨(这也是他与霍啸林越走越远的一个原因),他说到做到,“我开枪从来不会手软”,一枪就结果了黄经理。
他暴躁易怒,极端性格渐露端倪。
促使赵舒城转变的还有两个原因。
其一,北伐军内部争权夺利,长官的压制。
有一场戏,赵舒城对霍啸林哭诉不能上战场的苦闷,这场戏的容量很大,赵对的建功立业的极度渴望,北伐军的晋升机制问题,赵对霍的心理依恋,霍想要解开心结却又没有勇气的纠结,以及赵内心的善恶徘徊都包含其中。
其二,霍啸林的不得已的隐瞒和疏远。
楼主以为,赵舒城的成长环境决定了他的性格,在人际关系中,他并不像霍啸林那样游刃有余。
父亲娶了一大堆姨太太,家中没人关心他;身为杀人魔王的儿子,镇上无人亲近他;再加上求学时又受到同学的排挤,这样的赵舒城,只有霍啸林一个朋友。
自律的人会活得很累,所以赵舒城需要霍啸林这么一个让他感到轻松的朋友,这个朋友,能在他振臂高呼的时候及时呼应,又曾在战火硝烟中救他一命,所以,赵舒城在内心深处对于霍啸林是有一点依赖的。
当赵舒城拿枪指着自己的脑袋求父亲放过霍啸林的时候,他是真诚的;当他邀请霍啸林和自己一起加入北伐军的时候,他也是真诚的,他只是习惯了霍啸林和自己站在一起,他只是希望两个人能并肩作战、成就传奇。
然而在霍啸林那里,担忧却无时不刻都存在着,杀父之仇横亘在兄弟情义之间,这一条鸿沟,霍啸林始终没有勇气跨过去,即便在赵舒城说出霍家灭门真相之后。
霍啸林选择隐瞒,甚至是刻意的疏远,情急之下,他亲口否定了两人的结拜誓言“生死关头、相互保命”,这对于赵舒城,无异于是一种幻灭。
再看赵舒城的爱情,赵舒城和玛利亚相遇在医院里,身受重伤的北伐战士和救死扶伤的提灯女神,彼此的身份和形势,造就了一种革命浪漫主义情怀。
在这段爱情开始之前,玛利亚就被赵舒城的事迹感动了,所以才有那一声声的呼唤,正是这一声声呼唤,将赵舒城从死亡的深渊中拉了出来。
在赵舒城睁开眼睛的那一刹那,这个美丽的白衣天使就住进了他的心里。
对于赵舒城来说,玛利亚的爱情仿佛一朵盛开在战火硝烟中的玫瑰,给他温暖和慰藉。
像赵舒城这种具有革命精神和英雄情怀的人,其爱情观必定是浪漫主义的。
另外,两个人都受过西式教育,思想行为也比较合拍。
有些网友不喜欢玛利亚,诚然,她有很多缺点,但有一点,玛利亚是自觉的,有一点新女性的特点。
她敢爱敢恨,不掩饰自己的好恶,勇于追求理想的爱情。
试想当年,一个寄人篱下的小女孩,为了父亲,献身龙爷;不可否认,她是做错了,但在那时的玛利亚看来,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办法了,她也充满了痛苦、矛盾和压抑。
即便如此,玛利亚也没有自暴自弃,她对待生活的态度还是积极的:不做娇生惯养的大小姐,跑到医院去当护士;虽然刁蛮,但本性也还善良:偷偷放了霍家三个女人。
对于玛利亚来说,赵舒城如同一束突然照进她生命里的光,驱散了长久以来压在她心底的阴霾:一个正义凛然的北伐英雄,勇敢坚毅,却又温文尔雅,满足了她对于异性的所有美好幻想,这是她梦寐以求的恋人,她有追求爱的权利。
鲜花和誓言、等待与期盼,他们的爱情在向着教堂一路狂奔的途中到达高潮。
爱得越深,越会介意,况且赵舒城又是一个爱较死理儿的完美主义者,他并非不爱,只是过不了心中那道坎儿,所以才会愤怒,才会借酒浇愁,才会暴躁得跟个疯子一样。
玛利亚错在过于自信和乐观,她以为坦诚相对、解释清楚就没事了,殊不知男女之间看问题的立场永远存在差异,赵舒城那句“我赵舒城宁可一生不娶,也绝不再和你这种不清不白的女人有任何瓜葛”,给了玛利亚当头一棒:明明等到了对的人,却被他狠狠地推开了。
一个高傲执拗,偏偏不肯正视心中的爱;一个天真无知,把事情想得太过简单,赵舒城和玛利亚这对苦命鸳鸯颇有点自作孽、不可活的意味,他们是激情澎湃的浪漫主义者,不会对这个世界采取圆滑的态度、采取迂回的方式。
报国热情与不合理的晋升制度、兄弟感情与跨不过的家族恩怨、浪漫爱情与无法接受的过去,这一切都加剧了赵舒城的心理失衡。
除去这些外部原因,赵舒城的主观原因(即性格缺陷)也是他在错误的道路上愈行愈远的一个因素。
赵舒城的偏执、冲动和急功近利,使他渐渐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况,偏偏又不肯服输,所以注定一条道儿走到黑了。
赵舒城让我想起了武侠小说里的一些人,莫容复、江玉郎、连城诀、律香川、任千行、王怜花、楚昭南、杨康还有无花和尚。
人都有欲望,但实现欲望的前提,是学会调整自身和外部的关系,按照社会公认的法则为人处事。
真正聪明的人,善于审时度势,用巧劲儿,就像霍啸林那样,然而我想说的是,“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
一个二百五,喊着“文韬武略天下第一”,很傻很二很做作,害死了很多人。
没摸过枪就是神枪手;还有手雷打开好久都不炸,就等着敌人都跳水了,再扔到河里才炸;和冯大眼珠子杀了赌场全部的人这么大的事,号称汉口半个皇帝的沈三竟然不知道,还答应冯大眼珠子回身边卧底。
这么低的智商,怎么能成为汉口的黑老大了?
主人公没来由的一直狗屎运,对手不是太轻敌就是貌似强大,其实很弱。
用这么弱智的剧情糊弄观众,还弄76集这么长,编剧也太次了!
倒是主人公奶奶的演技很好,看得观众又恨又佩服。
是本剧不多的亮点。
一个二百五,喊着“文韬武略天下第一”,很傻很二很做作,害死了很多人。
没摸过枪就是神枪手;还有手雷打开好久都不炸,就等着敌人都跳水了,再扔到河里才炸;和冯大眼珠子杀了赌场全部的人这么大的事,号称汉口半个皇帝的沈三竟然不知道,还答应冯大眼珠子回身边卧底。
这么低的智商,怎么能成为汉口的黑老大了?
主人公没来由的一直狗屎运,对手不是太轻敌就是貌似强大,其实很弱。
用这么弱智的剧情糊弄观众,还弄76集这么长,编剧也太次了!
倒是主人公奶奶的演技很好,看得观众又恨又佩服。
是本剧不多的亮点。
郭靖宇的戏看过很多,铁梨花,红娘子,打狗棍,勇敢的心,娘道,勇敢的心2,看过很多,虽然大部分是郭家班原班人马,但是每一部戏都能品出不同的味道。
郭靖宇的戏剧情跌宕起伏,情节环环相扣动人心弦,满腔热血,当然也会有一些观众看腻了的地方和一些不合观众逻辑的点,这也很正常,郭导的戏受众群体也并不是给这些挑三拣四的人看的。
我最喜欢这部勇敢的心1,并不是喜欢霍啸林,而是非常非常喜欢赵舒城,尤其是于毅这名优秀的演员诠释的赵舒城,可以说是将赵舒城这个角色拿捏的死死的,有时候看到于毅觉得他就是赵舒城,虽然他后来黑化了,但是我觉得他和霍啸林,道不同不相为谋,没有什么对错,只能说路子不一样,当然后期的他确实有些性格扭曲了,明明已经身不由己 已走上独木桥,却还活在曾经北伐英雄的影子里,念念不忘。
每当想起曾经那个冲锋陷阵,血洒战场的热血青年,到后来因为政府腐败,最一腔热血的战士却无晋升的机会,无法代领军队为祖国做更大的贡献,而误入歧途。
升官不是目的,但是你没有官职,国家看不见你怎么重用你。
不可否认赵舒城骨子里会看到一些争强好胜,甚至有时候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但是他骨子里还是有中国人的节气的,即便是当了汉奸,大家也都知道就是为了跟霍啸林作对,他其实根本不把他那个大日本帝国指挥官阁下的亲戚当人看,也并不承认日本人能占领中国,其实他脑海里一直映刻着自己北伐时的那段时光,不得不说最后这样的结局,是当时那个时代,身处的环境,身边的人造就了他。
还有就是,每当回想起他小时候做赵金虎的儿子时,身边的流言蜚语,恶臭环境,和他坚韧不拔的性格慢慢糅合,也逐渐能明白他为什么会逐步至此。
天雷滚滚,男主角说话比小学生演讲还一板一眼,剧情都是啥呀,搞得又是传宗接代那一套,男丁看的非常重要,奶奶看孙子就跟看个龙蛋似的,包括赵舒城的老婆,日本贵族的女儿,依然看中传宗接代,狗血,男主害死了无数人,反而被人追捧,演员哭的时候的时候泪在哪呢???
简直就是尬演,男主纯粹是主角光环,跟家里老人一块看,实在看不下去了,槽点太多了,还有前一阵子的娘道,这伙人能不能传播正能量,都是什么呀,搞不懂电视台怎么让播的
我从来不写剧评,今天真的忍不住吐槽了。
这剧我爸爱看,不如说电视剧频道所有抗日剧我爸都看过.....导致我也要跟着看。
今天吃饭的时候我爸又在看,我真的受不了这个傻逼剧了。
更何况这个男主还有另外一部主演的剧,我真的怀疑这个男主是富二代带资进组..............男主跟个傻逼一样还个个女的都喜欢他呜呜呜呜呜呜我真的都不知道说什么了,还有他奶奶一叫他大孙贼我就想把电视直接砸了。
男主说话还特别怪.......怎么就不能让我好好吃顿饭呢
家里老人爱看就是好的电视剧。只是不明白为什么会有70多集这么拖沓…这长度都够拍到80年代了吧…
。。。怎么说呢,跟今年看的所有电视剧一样,刷新了三观。
电视上撇过一眼
我希望我也能拥有勇敢的心,超喜欢杨志刚,难得的好演员,台词功力好,吐字清晰,闭着眼都不会听错。
7分,我蛮喜欢的哈哈哈
这部剧很像鹿鼎记的民国版。但是印象最深刻的角色却是赵舒城与玛利亚
小说式的电视剧,剧情的曲折造就了双男主的性格转变,后期的剧情就变得很简单了。
看不下去啊,都什么神剧情。男主一个表情用到底,还没有奶奶演得好
我爸现在每天都在电视回放上看这个…… 实在辣眼睛…看到这么多人在骂,我就放心了。
在家陪老爸老妈看看了,剧情浮躁做作,不过也看得很起劲!发现看了很多的电影后,再回去看家里的那些连续剧,显然能看出演员的水平!
〔补〕台词我觉得读得挺有味的,我只嫉妒他的福气罢了
男主原型孙永勤http://baike.baidu.com/view/1758684.htm?fr=aladdin 此片演员尤其男主说话巨慢 都应该去演话剧。我有时候会想象自己如果身处哪个时代会做出怎样的事情,总觉得自己没办法扛起那么重的担子。我还是真的很感谢革命先烈为我们带来和平的。
初中很爱看
记得小时候没什么看的时候就喜欢看这个,越看越着迷
陪奶奶看别人的奶奶就看上瘾了
6.0,这种剧很神奇,烂,但又有一种魔力。
绝对毁三观的电视剧,可惜没有负分
这是我被动看的一部剧,就是在周围的人都在看电视机上的这部剧而我在房间里面被动的看完整部剧!原来男主一个字一个字认真地背台词真的不是我一个人的感觉!还有那奇葩的价值观!毒害了多少人?!
给低分的人看了县长要强卖找到了自家房契、地契的房主地产那段了吗?
还不错,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