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怎么说呢,还是感触多多。。
和第一部相较感觉两种风格啊,虽然编剧都是一样的。。
开始看的时候感觉很郁闷,因为画质貌似不太好的样子,像看一土片。。
发现邵美琪胖了很多,任达华一脸的憔悴,还换了跟班们,满不习惯的。
况且还闹什么内部矛盾,很粪慨啊很粪慨,看一的时候一直以为邵任两人是有点默契的说。
在树林里搜索的时候还是很有看头的,中间鬼打墙的时候tm的还有点害怕,真担心拨开树叶,又tmd谁的头出来了。。。
不太明白那个谁谁的佛珠断掉的意思,本来说是大凶的,怎么成了HE了?
本来以为会死点人的而上到小村子开始总是觉得有点突兀,结束的时候突然大家都变好了,和睦相处,唱着再与天比高,然后就和平散伙了?
增是不习惯。
疑问madame May为什么得到何警司的提携呢?
是因为巴结的关系吗?
一的时候觉得madame还是很有能力的说,二了就像弱鸡了。。
诶。。
感觉想法好多, 怎么说呢?
还是喜欢一多点,从头到尾都喜欢,虽然那些个广告。。
明显了点。。
“我做了十几年警察了”阿森说当看到另一小队兴高采烈的过去,镜头转向他鬓边的白发,一种沧桑扑面而来;
内容简介:一群警察和几个贼玩躲猫猫,一开始警察很废柴,到最后警察终于聪明,继而抓住了贼。
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中规中矩的电影。
话说回来,任达华演警察比演贼更能吸引我一些。
看之前就搜到评论说“最接近”
看完了觉得还行,“无惊无险又到五点”——就类似国家机关的工作,没有太大的过失,就可以了。
现在出差的这家国有公司就是这样:)什么公司?
ask me!整部片子只能说是没大的穿帮和失误,小问题也还是有的。
比如,明知有匪徒在山上干嘛派肥棠一个人开车上山?
被轮胎砸中头的匪徒,有必要把轮胎扛上山找他算账么?
看到后边,当三拨PTU全部误打误撞集中在一起,围捕教堂里的匪徒时,心里开始赞叹编剧前段的巧妙。
这样的想法没出多久,就被巨大的失望打击了。
七八个全副武装穿防弹衣的PTU(一把m16、一把雷明顿、其余点三八转轮手枪),对付窝在四面有窗的教堂里的4个匪徒(一支乌兹、三把手枪),居然让他们毫发无损?
墙上弹孔都没几个?
最后的败笔:让一帮匪徒在圣母像面前(近景虚化)举手投降·····哎
机动部队一部晦涩的福音电影。
之前一群人懦弱 自私 骄傲 迷惘 死亡 拜偶像 怨恨在深林一个个走失。
特别是和拜偶像在一起的三人,不停得在诡异的森林里转来转去,遇见死人骨头,女警摔下山坡,差点被匪徒发现。
后来MAY遇见同样与队友走失的森哥(其实我很愿意解读森哥是代表的是善良、仁慈等具有九果品质的牧羊人),在森哥的陪同下听到奇异恩典,发现小村庄,发现教堂,有了生气,有了食物。
两位主角在虔诚的信徒的招待下吃一些饼、面包,喝类似于奶茶一样的饮料。
这种邀请进食非中国典型村庄式招待反而更像圣餐,特别是一个信徒掰开手中的饼给身边的人时,我在那里想,果然是福音电音啊。
在进餐的时候警察看到同样发现村庄的匪徒进村,森哥当机立断让may带着村民和牧师逃走,自己留下对付匪徒。
枪声引来了所有在森林中迷失的警察,警察们纷纷往枪声穿来的方向跑去。
其中,当拜偶像的警察在去村庄路途中发现自己的断了绳的串珠时,他纠结了一下立马去支援,这里我理解为在寻求神的途中丢弃偶像。
而那个中了一刀奄奄一息的警察到了村庄也有力气向偷渡者开枪了,当然,还没有神奇到原地满血满魔复活和匪徒搏斗。
但是,至少拜托的死亡看到生的希望。
于是警察逆转,代表着勇敢 团结 信任 智慧的警察们战胜了土匪。
在教堂中,劫匪束手就擒。
警匪被抓住后,镜头定向十字架。
至于疯子和偷渡者,我不知道怎么说好,反正是一种诡异和怜悯的感觉啊耶稣爱你。
任达华率领的团队一出场就低邵美琪团队一个头;黄智贤身为二人的顶头上司,对手下的处理不公;肥佬林雪被一降再降,肚子越来越大,被上司骂成废柴,在party上来个“灌夫骂座”,痛揭职场潜规则。
警察也是人,给英女皇打工的,不是经验丰富就行。
香港也是华人社会,想升官也得给领导张腿。
香港警匪片最人性的一点就是告诉你,维护世界和平,天下太平的警察和我们普通人一样,也得小心同僚倾轧,也得被岳母骂。
至于匪徒,完全就是《西游记》里的师徒们,往西天走一圈,被利用来给天宫的权力布局来一次重新洗牌罢了。
于是,这部片子就成了“同袍”间的割裂与重新缝合。
进山剿匪那段线索铺得挺开,任达华和邵美琪的手下为抢攻,先各自走散一个,两人一起应对偷渡客那条线;接着送餐的肥佬林雪又被枪贩劫持,和黄智贤失去联系;然后是邵美琪肚子跌下山崖,任达华独自寻找同袍的下落。
原本4-4-2的阵型变成了2-2-2-1-1-1-1,PTU的警员被两拨歹徒分散,同袍被扯裂了。
扯裂之后是重组,肥佬林雪利用他的机灵逃出魔抓,和任达华们汇合,而任达华也在芦苇丛中发现了邵美琪,这一段很有杜琪峰的风格,相互不知道对方位置,也不知道敌我关系的人同时举枪,然而概念化也从这里开始,是一束光!
哦,天主的光照到芦苇中,让他们认清了是同袍。
然后他们又顺利成章地来到天主堂,听到荒山野岭村民歌颂圣母的歌声,巧合的是林雪,邵美琪的两个手下,黄智贤,两帮不认识的匪徒,神经兮兮的写字大爷也陆续进来。
我就奇了怪了,明明都在山里迷路,指南针,烧纸钱都没有用,难道都是听到了圣母的召唤?
总之接下来的情节很简单了,警员合力把匪徒消灭掉,不,是圣母借警员的手感化了匪徒,让匪徒缴械投降。
然后警员一起在夕阳中下山,响起了肥佬林雪改编的《天蚕变》。。。
前的警匪片通常是我们普通人在警察的帮助下消灭了坏人;现在警察降格为普通人了,还有谁能剿匪?
导演想了半天,想到了圣母。
这样的逻辑实在有些牵强,要不是有林雪的胖肚子,和写字爷爷对世界和平,天下太平的执着和那个偷渡客对身份证的执着,这片子真是闷了。
看到《PTU2:同袍》(内地名为《PTU2:机动部队》),心里犹豫了一下要不要看。
因为该片的导演是罗永昌,而杜琪峰不过是监制而已。
不过实在对当年气势十足的《PTU》怀念不已,于是一看究竟。
这一试就试出水准,仿佛南瓜雕的鲍鱼,形色俱在,味道却全不是那么回事了。
故事简单介绍几句也无妨,反正这种故事要真正拍得好,趣味也不是几句话就可以概括的。
警队内部也有竞争,任达华和邵美琪带领的两队人也存在不合。
剧情进一步发展,两队人进入大山追捕逃犯,这时影片玩起了《PTU》的多线叙述。
四五组人玩起了官、兵、贼的传统游戏,叙事不停交叉、巧合。
最后的结果也是皆大欢喜。
故事讲到这,你也能猜个大概了。
银河映象玩警匪片自有一套独特方式,但《PTU2:同袍》却不是其中的佼佼者,至多只能算是及格而已。
续集很难有所超越,不过《同袍》的不少地方还是比预想中的更雷人。
香港的山本来就属丘陵,一群人在这样的丘陵里追捕,怎么看都更像是旅行社组织的春游打野战活动,不少桥段粗陋到令人哭笑不得。
最后的枪战风格大逆转,煽情的暴力美学几乎有向吴宇森致敬的嫌疑,就差没在教堂里放白鸽了。
最莫名其妙的是两队人马突然转恶为和。
虽然早知有此一着,可缺乏必要的过渡,还是显得十分突兀。
也许新时代的PTU也要“主旋律”,后巷打人的戏码很难同场加映了。
直到此时才恍然大悟,杜琪峰不做此片的导演是有原因的,因为实在担心对不起他近年来的水准。
杜琪峰是香港少数几个仍然坚持拍港味电影的导演之一。
大部分导演都转战内地求发展了。
种种原因之下,尔冬升才无不伤感地预言“你们喜欢的港片3年之内就会不见了”。
《同袍》似乎进一步证实了这个趋势。
老的香港味道势必会消失,新的香港味道却会再来,正如“鸳鸯”过后,还有其他茶餐厅新式饮料。
罗永昌1994年便已经开始在tvb做编导,一直到2001,才有了第一部作品【暗战II】,与杜琪峰联导,等于是师傅带徒弟。
可惜片子毁誉参半,他继续做他的副导与剪辑师,五年之后才有了新作品。
直到颇受好评的【每当变幻时】,已经六年之后。
罗永昌绝对不是一个天才,他的导演水平可能还没有自己作为客串演员的演技高明。
但是即便是杜琪峰,拍到【无味神探】的时候也已经40岁了。
在某个角度来说,有些导演是耗尽时间来厚积薄发的。
可以说的只是,【同袍】不会比【无味神探】差。
虽然相隔几十年,但比较的却不是俩人的电影技法,而是一种对于电影本身的探索和思考能力。
【同袍】并非是一部完美作品,甚至可以看出导演手法的粗糙,剧本上游乃海有着和【跟踪】一样的毛病,结尾草率缺乏应该积累的高潮。
但是难能可贵的是这部戏的角度新颖,前半部分塑造ptu两队人马的性格和冲突错落有致,以致于发展到山间追缉歹徒,用狭小空间和多人物交错叙事突出变化与矛盾,而表达的却是平实的集体主义情怀,甚至主旋律,用【天蚕变】做曲子,仿佛回到了电视台【新扎师兄】年代,情感变得尤为简单。
这样口水的电视剧主题也许在一般电影中并不起眼,这样小空间里多线索的叙事也是银河映像编剧组的基本特色,并未到突破的高度,但不同的是,在杜琪峰长期风格化制作下,其实甚少出现像这部戏一样还原真实的现实主义表达方法,尤其是警匪题材,这样对比看来,罗永昌的【同袍】便变得与众不同。
从罗永昌的前几部制作来看,他是有心将现实主义走到底的。
凭借他跟着杜琪峰10多年做副导的经验,要复制师傅的影像与风格,做到基本合格,其实并不难,没有必要去挑一条窄路走。
罗永昌的故事选在白天,脱离市区,基本上就已经拒绝了拍摄太多本土化的城市建筑和风格化的灯光布景,一切回归到原始山林,从零开始。
甚至在启用了银河映像资深摄影师郑兆强的情况下,竟然没有让他使用惯常宽银幕运动摄影,而基本上多是手持镜头,强调现场感,画幅变大成16:9,杜琪峰电影的一些形式感和美学观瞬间消解。
在盛名和就地取材的环境下,做出这样的尝试和努力,故意走出困难的一步,我以为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有时候耳濡目染之下,很容易便跟随了杜琪峰的风格,即便是韦家辉拍喜剧,运镜也满是杜氏风格,而游乃海的【跟踪】,风格化上也还是有一些杜琪峰的痕迹。
而在罗永昌身上,很明显看到他在努力摆脱师傅的影子,甚至有时候显得刻意为之。
这证明了他作为一个导演的决心,也是野心。
也许这部戏只有60分,但不排除他会做得更好,只是有待时日,有待机会。
怎么说呢-有心便有可能。
在香港new action新导演计划中,有几位导演与银河颇有些关系,他们是:游乃海,郑保瑞,罗永昌,罗守耀,郭子健。
其中郑保瑞与郭子健在影像风格很明显受到了银河映像的影响,郭子健的【青苔】尤甚,而郑保瑞也已经加入银河;罗守耀作为银河映像的主席,他的“影视点”制作的电影完全就是在临摹杜琪峰风格,但是由于缺少主题和本质,画虎不成反类犬,显得不入流;而罗永昌和游乃海作为准的杜氏弟子,却有着改变的勇气,显得大有可为,由此可见,杜琪峰当时招觅他们入伙,并不是没有理由。
ps:【同袍】内地版删减不少,请选择观看。
早就听说出来ptu2了,最近才心血来潮的想看,从同学那里拷贝来的,(幸好不是删节版,庆幸)。
从开始的格调就感觉不是很爽,到了丛林追捕,居然还玩出了惊悚的味道,哎,看得我是在很压抑。
到了最后的教堂枪战,才感到了些许的 杜琪峰式的风格,各种人物都汇集到了一个类似宿命的小圈子里。
有些的失望,但还是希望导演多努力
怎么看的情节和大家描述的情节很不一样呢?
不过,感觉沉闷,没情节的还是吸引我看了半天...而且拉回来又重新看了一些片段寒。。
o,我看的是机动部队2。。。
银河映像出品都属佳品。在PTU系列中,无疑有杜琪峰导演的第一部最精彩,此部稍差。
罗导!您不知道装逼被雷劈吗?节奏缓慢,故事逗比还煞有其事,还走唱老歌的路,我特么感觉看的是一恐怖片!
收尾太差
喜欢这个风格
一般般
还行 ........
废人出彩。穿上制服就是自己人。
城市森林里的疏离感在真正的山林中得到消弭。老杜监制。罗永昌剪接
野战!
天下太平,世界和平
俗。
太喜歡銀河映像風格的人物站位和鏡頭了.配樂和最後的大量慢鏡頭也不錯.由蒙太奇展現的大量空間轉換也顯得很流暢.看的是港版,發現大陸上映版被閹割的8分鐘對整部電影的情節發展和内容表達絕對重要.再次鄙視一下廣電局.
拍成鬼片会比较有得救.
又平淡又不真
挺有意思,看的时候挺开心的
暈了。。。
这一个系列的也就凑合这样了吧
银河出品保证了三星半的实力。但我还是觉得差点儿啊,差点儿啊……
罗永昌烂泥扶不上墙,你把这部当电视电影拍了吧?剧作比《大事件》还弱好几档,到底是不是游乃海写的啊?
最后收尾的那一场销魂的枪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