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21,s01e09, mark..
本来是当下饭剧看看,以为和破产姐妹一样肤浅的搞笑剧。
而且第一集刚看人设,还犹豫要不要关闭。
毕竟酗酒和毒瘾离我似乎有点遥远。
多追几集之后才感觉是个宝藏:最好的喜剧核心是悲剧。
最能让人唤起共鸣的是三点:第一,对second chance(再给一次机会)的追求,这应该也是美国梦的一种。
“失而复得”“浪子回头”“虚惊一场”这些词语都表现了人类对于第二种可能性的渴望。
观察一个人是否能成功当然不能只看顺利的时候,而是要看他是否能从困境中走出来。
陷入困境各式各样,应对困境的心态却大体就是两种,直面现实和逃避现实。
首先贡献一张,我认为最经典的截图,是他们AAmeeting互助会开头与结尾必念的一段话,仔细品品,真的可以面对很多生活困境:
逃避现实的方式也是很多种,电视里提到的是酒和毒品,这些看上去离我们很远,但是刷手机刷剧刷游戏淘宝剁手,一旦沉迷于这些来逃避现实,其实本质都是一样。
剧中靠AA meeting来互帮互助是挺好的解决方案之一,通过向陌生人陈述自己压力的来源,真实分享自己的生活现状,借助他人的力量与鼓励,来战胜自己的欲望,重新控制自己的生活。
一个社会的成熟性其实也看给不给人第二次的可能性,女主36岁才开始重新读书,准备考律师,虽然我还没看到最后,但是感觉她完全能改变自己的人生,从一个有两个子女的钢管舞酗酒单身妈妈到律师的转变,这在国内应该暂时是不可想象。
第二就是break the circle(打破传统的轮回)。
现在越来越多地提及原生家庭对人尤其是童年的影响会在成年的各个方面显现出来,豆瓣上很早就有个“父母皆祸害”小组。
本剧也是如此,女主为什么会沦落到这种地步,是因为她曾经贩毒的母亲。
女主的女儿为什么也是16岁就怀孕生子,也是因为女主曾经是个不称职的酗酒妈妈。
剧中还剧透,女主的母亲之所以不是个好母亲,是因为女主的外婆小时候遗弃了她的母亲。
一切皆有因。
这个心理理疗师也是个不错的角色。
但是本剧没有限于认命和埋怨,而是强调了自身的重要性,成年人完全有可能打破这个传统,做你自己想做的人。
也许这就是西方社会的理念,每个人都应该是个独立的个体。
你如果觉得父母不好,完全可以离开他们,开展自己的新生活,不必一直像樊胜美被父母剥削一辈子。
但是如果离开父母,你还生活不好,那完全是你自己的问题。
这是邦妮在母亲的墓前说的话,在此之前,她认为她糟糕的生活都是怨当年母亲抛弃了她。
这里还提到了救赎与宽恕。
父母也都是第一次做父母,他们都是人,不是神。
也许他们做得很糟,但是他们可能已经尽力了。
这里因为写了三代甚至三代母女,所以很有意思的事就是,女儿和母亲闹得再僵,在某一时间点必定会理解母亲的不易(这让我不再惧怕女儿的青春期叛逆),特别是生育之后。
而且隔代关系会更好,因为可以互相吐槽作为母亲/女儿,女儿/母亲有多差劲,很容易找到共同话题。
为人父母是一辈子的学习,宽恕父母也是与自己的过去和解。
剧中三代一代比一代好,正是因为每一代都能比上一代更意识到并改正自身的问题,也就是打破了自我堕落的传统。
核心理念其实就是,你自己是否想重复上辈子的生活,如果不想,那么完全是可以改变的。
改变,从我开始。
第三就是要对自己更有信心。
出生家庭混乱的人,容易陷入一个困境就是,不习惯好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
邦妮说的这段话我也觉得很感同身受:
邦妮在解释世间运作规律,她认为的。
当经常遭遇生活调戏的人,有的时候生活突然有了起色,他们会感到害怕。
因为恐惧的核心其实是未知。
这一切好的生活都是他们所不了解的,于是他们开始折腾自己,甚至故意把自己弄糟,然后又开始自我激励,与生活抗争。
毕竟这才是他们了解的生活真谛。
于是,生活周而复始,总是不能走向常人认为的正轨。
而他们只是缺乏对自己的信心,不敢相信自己真的能过上好日子。
我之所以感同身受,就是我也是这样,小时候家里刚刚住上大房子,boom,父母闹离婚;好容易考上重点大学,boom,父母双双住院;好容易结婚怀孕,boom,母亲突然离世。。。
我是慢慢在释怀,就像下面这段话一样:
她是金句王。
尽管,生活待我们不完美。
但是,从这个美剧里,我能感受到一种蓬勃的生命力:这种对不公平人生的抗争精神,团结的友谊,让人充满了希望。
不管后面的人生如何糟糕,看着她们,感觉就更有力量走下去了似的。
所有动图和视频在微博。
微剧透!
我从来不称自己是XXX的粉。
能让我真心承认自己是粉的那必定是我十分敬佩、钦佩的人。
我承认自己是Chuck Lorre Vanity Cards的粉。
我很喜欢 #ChuckLorre# 做总制片人(Executive Producer)的此剧,是因为他监督并参与的作品总是会做到他认可的高质,还让你无力自制地爆笑不已,并且让你在欢笑的同时感叹台词的幽默和智慧,并且寻思笑声中所暴露的深层问题,以及自己若身处如此场景时会(will)、应(should)、能(can) 如何思考和回应。
他协助创造的人物普通迥异、都是有瑕疵的失败者或成功人(在世人眼里),但是他们都无一例外的真实现实,所以那些观众的欢笑点从不是做作和无奈的。
能把如此丰富的剧情浓缩在30分钟之内,所以看他的剧每5秒不到便会爆笑一次,30分钟欢乐地一晃而过。
从 Chuck Lorre 的字里行间中,我深感他是一位非常独立、有点强势、时而孤僻厌世,但有着绝对正义感的睿智长者。
所以,他对自己的作品付诸了许多的心血和热忱,并且有着无与伦比的责任感、荣誉感、使命感、和成就感。
他自己说过:“Every now and then I feel the need to remind viewers that this show is filmed in front of a live studio audience. It is their laughter you hear on your TV. There is no "laugh track." We do not add artificial or "canned" laughs. If something isn't funny our job is to make it funny, not pretend it is. If anything, on occasion we will actually tone down studio audience laughter because it drowns out the dialogue. We have also been deleting their "oohs," "ahhhs," and "ohhhs" because it triggers Nickelodeon flashbacks in Steve Molaro.” Chuck在总统选举结束后仅给了一个象声词 —— Uh-oh.[哈哈][笑cry]为什么我会觉得国外的同龄人比国内的同龄人看上去要老气成熟得多,为什么美剧比韩剧要凶悍狂莽得多?
因为他们经历得多、失败得多、冒险得多。
所以欧美很多立志成为演员的人本身在其他领域也有所成就,或者人到中年才发觉自己对表演的热爱也励志得不在少数。
所以他们一旦决心从事某个职业,大多必定是大彻大悟过后的觉悟。
从某种意义上,他们要活得自由任性得多,虽然表面并不成功,也未必快乐,但是他们可以做到演什么就是什么,比如流浪汉、精--神--病--人,等等。。。
【S4E3】摘录过很多此剧的经典台词,但是分散地记录在电脑里的角角落落。
这一集中提出的问题十分有趣,鉴于我又属于发散性思维,所以我开始延展、思考、并想象。
1. 你啪啪的时候喜欢 / 会 开灯做?
还是关灯做?
为什么?
2. 啪啪时,如果对方和你关于开灯关灯的喜好不一样,你会如何想?
怎么办?
3. 一般亚洲女孩子都喜欢关灯做,因为害羞。
也有一些女孩喜欢开灯做,因为想要看清对方的反应,包括脸部和肢体的。
4. 喜欢关灯做的人们是因为想要掩盖吗?
掩盖自己的疲惫、敷衍、自卑、屈辱感、不乐意、不真心?。。。
5. 喜欢开灯做的人们是因为想要炫耀吗?
表达对自我身材外貌的自信,享受相爱或征服的瞬间?
因为某种强烈的驱使?。。。
6. 如果一个男人必须依靠酒精和药品才能勃--起,作为女人的你是否会对自己的外形、技巧等等自信心打击、受损?
是否会质疑自己的性--感,和对他的魅力?
7. 引起每一个人性--冲--动的因素都是不同的。
有些人早上刷牙都会感觉很兴奋,也许触及到了敏感的神经;有些人看到纤细白皙的身体部分会异常冲动;有些人仅仅是被碰触了耳垂和突然靠近的呼吸热气就会亢--奋不已。。。
而剧中因为做替身演员而导致下身残疾的Bonnie男友Adam因为Bonnie的哭泣示弱而控制不住地竖起了帐篷,这说明了什么?
大男子主义?
极强的控制欲和保护欲?。。。
Christy (女儿):"So? When you were getting high, you'd get loaded before you had sex." Bonnie (母亲):" Exactly! So I could tolerate whatever loser was crawling around on top of me." Bonnie:"Men SUCK! Not just some men, all men. Across the board. If there were a man here, I'd punch him smack-dab in the penis. Seriously, why do we need them? To kill a spider? Get a can of Raid. Want a baby? Turkey baster. So that's it. Bug spray and turkey basters, probably in the same aisle at the supermarket." Marjorie:"When I used to get high at concerts, it didn't mean I didn't like the band." Jill:"But the drugs did get you through the drum solo." Bonnie:"Yeah well, no one should need artificial stimulants to get through the Bonnie Plunkett Trio." Jill:"Don't forget your mouth. It's a quartet." [污][哈哈][笑cry]Wendy:"Of course if you really like the guy, it's a quin..." (为什么不让她说完!
)Adam:"Apologize for what? I was just getting a little buzz on."Christy:"Well yeah, but in her tortured, forever damaged mind, that was you saying she's not attractive." Adam:"I have no problem having sex with your mother without getting high."Christy:"Great. Then tell her that and this all goes away."Adam:"Yeah, but then she starts thinking that she's calling the shots." Christy:"Don't worry about what she thinks, that's a dark hole best not looked into." Adam:"I'm sorry, I'm out. I'm tired of dating crazy women. From now on, I’m sticking with nice and normal." Christy:"All right. Just remember, nice and normal in the head, nice and normal in the bed." 经典!
大多数男人的本质?
大多数女人的本色?
也许每个男人都希望找一个各方面随时满足自己各种需求的女人吧,包括自己的身体欲望、社会需求、超级幻想等等种种?!
————————————————————————————————【Mom S4E5 — 未成年人请不要阅读】看Mom的时候我一直会认真地思考一些技术性的问题,还有东西文化的差异。
比如,啪啪的时候:1. 你喜欢开灯做?
还是关灯做?
对方的喜好是?
2. 你会把毛毛刮干净?
还是任其自然原生态?
对方的喜好是?
3. 如果你的喜好和对方的喜好不一致,怎么办?
4. 如果插不进去怎么办?
如果孔太大,棒太小怎么办?
如果孔太小,棒太大怎么办?
如果试了无数次兴致氛围都没了怎么办?
5. 如果对方high了,你一点不high怎么办?
如果正好相反怎么办?
6. 如果对方见面只想和你啪啪怎么办?
如果对方见面数次却不想和你啪啪怎么办?
7. 如果对方啪啪的频率和强度和你不一致怎么办?
8. 如果对方啪啪喜欢的体位和方式和你的喜好与擅长完全不同怎么办?
9. 如果对方需要借助外力(酒精、药物等)才能在啪啪时和你high怎么办?
10. 如果试验了无数次,除了在啪啪上不和外,精神和物质等等强烈相吸怎么办?
如果前后两者对调一下怎么办(即 啪啪和,但其他完全不和)?
11. 如果对方啪啪不喜欢带安全装置,但你强烈要求怎么办?
如果相反怎么办?
12. 如果对方很快就high了,但坚持不了很久怎么办?
如果对方怎么努力都无法让你和自己high怎么办?。。。
。。。
(大家可以自由补充。。。
虽然我估计没人会补充)啪啪有很多类型,可以是独立的个人运动,安全、可靠、自然、随时随地只要想要都可以发生,并且无任何后果和副作用需要你负责。
啪啪也可以是双人或多人运动,加上工具、服饰、道具等等,花样繁多,情趣也更多,却有一定的风险性和高危性,并且实施途中也可能会有意外和后果要承担。
" I mean you make peace with the fact that your kid may not be the best person in the world, but what do you do when you find out she steals, cheats, lies, and spreads disease like a plague rat? What choice did I have? I am her mother. I'm responsible for the way she turned out. "" Sorry you don't get to take the easy way out. You got to suck it up and do your best. Yeah, fake it till you make it. Up top! Hey boom! "" Those sobs are a sound of good parenting. "" I mean, I used a lot of guys in my day, but I just sort of fell into it. Drink with them, sleep with them, maybe get some blow and a free mcMuffin out of it. But I never went into with a plan. " ————————————————————————————————【S4E6】每次都很期待Chuck的Vanity Card,这次也依然让我开怀大笑。
这集应该是很多母亲的痛点,只不过美国的母亲和中国的母亲需要面临的黑暗选择以及程度完全不同。
孩子抽大---麻、酒精沉迷是现象,但真正的理由是什么?
纯粹好奇?
迫于压力?
想要瞩目?
想要逃避?
想要证明?
想要报复?
因为气愤?。。。
父母只有探明了真正的理由后才能切实地帮到孩子。
有一些看似不良的东西轻微地、有节制地、有监---控地尝试一下,便可以让自己明白自身的极限和喜好。
逃避、严控、封闭并不是真正有效的办法。
这个世界的黑暗,孩子总有要看清、接触、选择、甚至融入的一天。
有一天,你会发现连你自己也无解的试炼已经悄然地降临到孩子身上。
你是要让孩子毫无预警地跌得头破血流,去自行发现和体验呢?
还是愿意一点点地揭开世界暗黑的一面,见缝插针地喂食他们,陪她/他一起走一段?
"It's a scary world, and you want to protect them from everything. But sometimes all you can do is stay close and let them find their own way.""I spent most of my life pissed off at the world. So I got high. I made bad choices, and then I got even higher to forget the bad choices...My point is, the best thing you can do is take your anger and turn it into something positive." ————————————————————————————————【S4E19 — 片段1】这一集很有Chuck的风格,笑点很多,很合我心意。
Chuck一向是很讨厌那些虚伪的素食者的。
他认为植物和动物一样都拥有生命,想要通过减少杀生的罪孽或延长地球的生态寿命而成为素食者、压制人类对肉食和性欲的天性渴望,这是很虚假的言行。
这一集短短30分钟还刻画了女人在外过夜所需要的各类装备;同居生活初始第一次见识、并无法适应彼此喜好、习惯、和节奏的矛盾与不快等。
这些生活的小细节被刻画得很生动,加上入心搞笑的台词与表演,真是绝妙的组合。
一直觉得Christy很喜欢穿各类格纹的衬衫,我也很喜欢格纹。
如果是设计师品牌的,每件价格不菲。
各类颜色搭配出的格纹真是赏心悦目,比如红蓝、粉灰。。。
你也是格纹控吗?
你是严格的素食者、混食者、还是肉食者?
你如何看待婚前同居?
你是如何调和同居生活中各人的不同的?。。。
人生在世,真是有趣而艰辛的修行。
能最终走到一起的,冥冥之中或许自有天数。
也许很多人到人生的终点,都未曾有幸了解自身的缘分由来、前世后生、已知未知吧。。。
哎。。。
—————————————————————————————————Chuck Lorre(总制片人)讽刺 Donald Trump 的功力真是与时俱进啊!
怪不得他从来不公开或不建立自己的社交传媒公众号。
他写的暗讽估计D可能都看不懂,看懂了也不能自己凑上去说些什么拆自己的台。
而且D又是藏不住的老小孩直白性子,这恼死人又憋死人的招真是高!
D看懂了估计要内伤好几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S4E18】这部让我心心念的美剧上周遗憾地季终落幕了。
每一集都堪称经典的此剧,让我在爆笑的同时也惊叹编剧精妙的文字游戏和编剧良苦的用心立意。
美剧捧腹的幽默和英剧烧脑的幽默,其风格是迥异的,前者像邻家的女孩样亲近、后者似贵族的小姐般高冷。
但无疑,无论是直白的还是黑暴的幽默,都透着某种端方的治愈。
这部情景剧鲜少有严肃正经的片段。
但是每当那些无法忽略的现场观众笑声消失长达5分钟之久时,那份有些尴尬的不适总能诡异地催生肃然起敬的压抑与慎重。
母亲和女儿是这部剧的主旋律,所以母女之间特有的默契、磕碰、对峙、互助、友爱等构成了此剧情趣盎然、笑料十足的特色。
这一段是Bonnie首次在抛弃自己的母亲坟前的独白,寥寥数语道不尽她对母亲满腔的怨恨、愤怒、气恼,那是一种强烈的爱恨交织之后心如污水般的灰冷。
但是在接到如同生人的母亲去世的消息后,那一刻她终于决定释怀和放下。
准确地说,她未必能真正地放下,但是她在努力地说服自己去正视她刻意逃避的问题症结。
因为她知道,她对母亲的爱恨早已随着稀少的记忆而淡漠了,存留的只是丝缕的纠结、失落和对自己及女儿许多很多十分多的悔恨与不甘。
最恨的那个人,原来还是自己。
最终,自己还是成为了自己最恨的模样。
但还好,人生还未终结、还有时间可以回头、还有时间可以去补救、还有时间可以去完善自己、改变未来、实现可能。
如果说Bonnie和Christy都算是人生各方面不如意的极品老妈的话,我想我的母亲也算是一个极品。
母亲算是出生大家,却因文革而家道中落,又遭遇三年自然灾害等动荡的时期。
加上从小规矩管束甚严、长相又甚似秦怡、写的一手好字、加之ZF机|关就职,年轻时尝试过各项运动,跳伞、划艇等,个性活跃。
母亲的心气可想而知十分之高,所以她对络绎追求之人挑拣寻思、又积极奉行晚生晚育政策,所以是十足的大龄产妇。
母亲是坚强的,却也是毒辣的。
她对我的期许无可厚非得高,而我也许从未傲然地抵达过那个让母亲心满意足的高度。
母亲对我在礼仪上的教育十分严苛,尤其是餐桌上的。
小时候始终学不会如何得体地拿捏筷子,母亲便坚决不让我吃饭,赌气的自己只能一个人用筷子反复地练习夹橡皮。
母亲杜绝我用一切低俗的用语,说话绝对不能带有任何的标点符号,连说一句 “切、呸、ci、ce ... ” 等都会招来母亲的怒颜和掌嘴。
花季年龄时和母亲的争斗真正惨烈,我对母亲说过自己认为的最恶毒的话语,却始终哀叹自己没有离家出走的勇气和本钱;母亲对我的还嘴给予过毫不留情的揍脸,结局是红肿的脸面和打断的直尺。
我想,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母亲以外,怕是没有第二个人承接过我灼烈的歇斯底里了。
我是如此深爱着母亲,却往往也是伤害她至深的人。
有时我甚至觉得,这样的牵绊对于我们彼此,都是一种近乎残忍的桎梏,带着宿命的沉重与无奈的悲叹。
我一直用自己的方式去深爱她,不是因为血缘的关系,只是将她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身份去尊敬,批判和爱护。
只是,我这样私认为公正、平等、无私的爱,到头来也只是一种自以为是的伪善和自我满足的残忍罢了。
母亲总是用着最凡常的方式,带着粗线条的深爱,渗入到我的骨血中;或许有时,带着一厢情愿的强制和沉重。
我安慰自己、麻痹自己、让自己相信那或许也是爱的一种表现方式,尽管参杂着癫狂和残暴的因子、尽管结局总是两败俱伤。
母亲的爱,太过苛求,就像是严实的塑封,附「爱」的浓稠。
母亲的爱,太过沉重,就像是暴力的棺木,以「爱」的名义。
母亲的爱,太过占有,就像是自私的枷锁,用「爱」的署名。
我从小就是天性乖巧,或没有选择被迫乖巧的孩子。
时至今日,我的乖巧依然到了让人无法置信的地步。
凡是母亲不允许我做的,我从来没有违背过她的意愿。
我始终认为对待世上最至亲的父母我应该是要万分坦诚的,所以我把自己的所有都告知父母。
凡是听到过我与父母对话的人,都无一不对我的直白乍舌哑然。
我一直很骄傲地认为,我面对父母,是没有秘密的、是坦荡的、是无愧于他们对我的信任的。
我毫不畏惧地把内心最丑陋的、最黑暗的、最私密的、最痛苦的、最细琐的 ... 事无巨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毫无保留地倾吐给父母。
我把每天头脑中随时随地产生的奇思异想、胡思乱想整理一并告诉父母,还有我那些想法的来龙去脉;我甚至会把生活中所有琐碎的发现兴奋雀跃向父母叽喳,像永远不愿长大的雏鸟。
我从来没有违逆过父母的说教,唯一的坚持是远离父母的求学。
但即便远隔千里,我依然从未真正摆脱过母亲对我的束缚。
每次回家,我总是十分得快乐却也痛苦。
那种以爱为名义的暴力和不自由,我依然从未脱离过。
母亲对我异想天开的梦想从不支持、不遗余力地贬低、反对、怒斥。
当然,我周围的人也全都是质疑和讥嘲的嘴脸,掩不住的幸灾乐祸。
真正的孤单不是世上连一个亲人也没有,而是最亲的人对自己的不理解、不愿去理解、甚至一味的打压和贬斥。
那种感受犹如被当头淋浇了一头冷水,寒心彻骨。
所以,这一段Bonnie的独白让我尤为感慨。
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一个不朽的主题,需要双方的协力才能共同地成长。
祝所有的母亲快乐!
20140403, s01e21, mark....
20140226, s01e17, mark..
女主角很漂亮 表情夸张、演技很到位 很适合演喜剧 瞪起大眼睛的动作很可爱 女主角的老妈 那个大高个 眼睛很吓人 不知道是做过扩眼手术还是什么,一点没有喜剧味,非常不讨喜。
觉得生长激素分泌偏多,把个子抽的很高又很瘦的女人没有女人味,她妈妈就是这样子。
宁愿矮小一点,少一点生长激素,多一点雌性激素,丰满一点,才有张力和女人味。
这个剧我是配合着 国产剧 虎妈猫爸 一起看的。
虎妈里的父母是传统上负责任,对孩子的前途 会花心思的父母。
老妈 里的父母 全都是问题父母,完全不在乎孩子的前途,随波逐流,爱咋砸。
导致里面的孩子长大后多少都有 父母给的遗留问题。
比如里面的厨子 提到他冷酷的父母让他不会爱了。
戒酒会有个胖女人因为酗酒和吸毒多次抛弃自己的儿子,导致他儿子得知她得了癌症也不想去看他,并且在此之前好多年都没和她联系过,她的老伴去世多年,所以她孤独的活了很多年,家里养了8只猫。
我估计这种事情,美国的现实中可能真有。
女主老妈酗酒,女主也酗酒。
女主早孕,女主女儿也早孕。
他们都被不好的事情绑架了,代代相传。
唯一比较好的是,虽然日子过的比较差,但女主这一家仍然彼此相爱。
现实中日子过的太差,由于父母不负责任导致儿女过的不好,恐怕反目成仇,恨父母的会占多数。
儿女是父母的复印品,父母身上的缺点很容易传给儿女,然后那个缺点绑架了儿女,他们不想这样却不得不这样,在这怪圈里打圈圈,这就是所谓的命运吧。
SO 如何打破这怪圈?
让改写家族的命运,让悲剧不要代代相传?
此剧还没看完,边看边写感悟。
看过这样一种说法,同样对父母不满的孩子,长大成家后,男性更倾向于采取与父亲不同的教育方式,而女性却会重复母亲的做法。
且不论这是否科学,在女主人公Christy身上,这个理论得到了完美的支持。
Christy有个疯狂的妈妈。
酗酒,吸毒,贩毒。
少女怀孕,带不同的男人回家,从沙发垫上舔可卡因,拿孩子当掩护做毒品交易。
她集合了所有不称职母亲的缺点,从各方面毁掉了女儿Christy的童年。
而Christy长大后,也变成了一个早孕,酗酒,抽大麻,把自己生活弄得一团糟还被儿女嫌弃的母亲,甚至她的女儿也像当年的她那样过早地怀上了孩子。
她变成了她的妈妈。
Christy憎恨自己的妈妈,憎恨她毁掉了她的童年,进而毁掉了她的一生。
可是毁掉童年的妈妈,真的有能力毁掉她的一生么?
早孕,酗酒,抽大麻,甚至看着女儿早孕,都是妈妈酗酒造成的么?
她总说不想成为她妈妈那样糟糕的母亲,可事实上,她最不像妈妈的一点,只是她没有她的妈妈那样乐观。
她的崩溃,愤怒,来源自己的生活,来源自己。
她酗酒,和有妇之夫的老板上床,精神崩溃情绪低落,儿女跟她唱反调。
她把这些不顺心都归罪到妈妈没给她做个好榜样。
她憎恨妈妈,倒不如说她憎恨自己,憎恨自己没能成为更好的人。
都知道自己有责任,只不过有时候,把责任推到别人——尤其是最亲近的人的身上——会更容易些。
因为是亲近的父母,所以所有的索求,所有的抱怨,都是那么理所当然。
就像她女儿Violet一边接受她的安慰一边毫不感激地说“这是你的工作”,她也理所当然地埋怨她的妈妈没给她想要的生活。
然而世上从来没有母亲能满足孩子所有的希望,哪怕完美如《绝望的主妇》的Bree,尽管她能把家里收拾得一尘不染,随时捧出精致的茶点,但她的孩子却依然用尽半生来憎恨她。
她有一个糟糕的妈妈,但她也有一个乐观的妈妈。
每个role model都有很多个方面,决定选哪方面学习的,是自己。
=====================================================对不起我太严肃了。。
其实这是部挺可爱的喜剧,神经质的女主Christy被乱成一团的生活和叛逆的女儿折腾得鸡飞狗跳期间,重遇了久未联系的疯狂妈妈。
火星撞地球之间穿插了各种女主情感纠纷的桥段,比较老套。
三个女人的表现可圈可点,但男配角的表演基本是炮灰。
不靠谱的前夫和智商有问题的准女婿显得很生硬,倒还不如大厨和帮厨小弟两个小配角顺眼。
笑点一般,不过还挺温暖的。
20131023,s01e05, endless adorable joke.
Chuck Lorre。
阴错阳差看起了极品老妈。
还是熟悉的cbs,还是熟悉的人物组合,对比Two and a half:Mom vs charile,一样的风流艳遇不断一样的无节操…… Christy VS Alan,loser,有点不太一样,虽然时不时鼓起勇气努力,但最终,结局你知道的。
当然,Alan实在太猥琐,christy可爱很多。
毒舌担当,主厨rudy vs 女佣berta,清醒的很,也“冷血”的很,每集一俩处绝对金句;原生家庭那位私生活混乱,不负责任又其实爱着子女的母亲带来的成长的极大阴影以及所有人生失败的原因……太熟悉的设置了,感觉就是好汉结束之后旧瓶装的新酒。
已经第五季了,偶有所闻,似乎并未大爆。
但是这新酒,我看的津津有味,笑点密集,台词精巧,人物可爱。
虽然你知道每一个下一步,甚至能本能说出主人公下句话,我很感动,也很唏嘘,昨天看了一篇文章《是谁杀死了中国的情景喜剧》,从英达的《我爱我家》到《武林外传》,之后中国电视台已经难觅情景喜剧的踪影了。
那片文章的原因写的很扎实。
其实观众还是愿意看的,不排斥甚至欢迎情景喜剧,但是为什么它消身匿迹了,原因道来你可理解,避免不了心酸。
看着Mom,笑的带泪。
我爱我家啊,多希望我家也还能有好酒。
P.S:至AJ,你是如此棒,你是我永远的CJ,永远喜欢你表演jangle那一刻。
I like you new coat。
首集22分钟笑出声三次,在情景喜剧里已经不属于垫底水准了。美剧家庭矛盾真的是清淡到可笑,真的很想告诉你们发达国家底层白人家庭,来中国见见世面吧,看看啥叫真正的精神创伤和有毒家庭。
已弃。。。。。。
克里斯汀是不是好老妈难说,但她绝对是个好女儿!对比她闺女就能看出来
背景笑声太大!
无聊
一集弃
当时同期开播的《Dad》同样是耍贱黄段子,但却没有这部走心,嘴上很黄但是心里很正经。当然人设上女权思想很严重,剧中的男性角色都是怪胎加废柴,这也使得戏剧性和喜剧性更强,这几年能看的喜剧不多,这部算是精品。
两集弃,堆笑料,太抓马,脸谱化,看大爆炸一个就够了。
跟女主产生无限の共鸣!!!!!!!!
Anna Farris是我美国喜剧的初恋啊!虽然感觉脸好僵,但还是不显老。如果能有一个Violet这样有想法的女儿简直太完美了!然后估计只有我讨厌Bonnie吧。。。
看了2集,弃了
女屌丝版好汉两个半=。。=梗都不疼不痒的,时不时温情一下,打发时间还可以。
美剧的情景喜剧越做越差了,笑不出来。
从没笑果
大烂片 求赶快收掉
看了五集,弃剧
其实也就一般吧
笑点密集剧情温馨,娱乐或者学英语都不错
挺好。
這女孩子好可愛哦!雖然已經不是女孩子了,總覺得她很喜感,從老友記最後一季演monica養子養女的未婚媽媽,到大獨裁者的女主角,都很喜歡她;希望她的空間能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