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去很美

看上去很美,小红花,Little Red Flowers

主演:董博文,宁元元,李昕芸,陈曼媛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意大利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06

《看上去很美》剧照

看上去很美 剧照 NO.1看上去很美 剧照 NO.2看上去很美 剧照 NO.3看上去很美 剧照 NO.4看上去很美 剧照 NO.5看上去很美 剧照 NO.6看上去很美 剧照 NO.13看上去很美 剧照 NO.14看上去很美 剧照 NO.15看上去很美 剧照 NO.16看上去很美 剧照 NO.17看上去很美 剧照 NO.18看上去很美 剧照 NO.19看上去很美 剧照 NO.20

《看上去很美》剧情介绍

看上去很美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在大人和老师眼里,方枪枪不是个好孩子,他调皮捣蛋不听话,一进幼儿园,就被老师追着剪了辫子。方枪枪(董博文 饰)生活的幼儿园里有几百名小朋友,在那里他认识了杨南燕(宁元元 饰)、杨北燕(陈曼媛 饰)。幼儿园里有统一的标准管理着所有小朋友,按时拉屎、自己穿衣,表现优秀的人会被授予 小红花,贴在他们名字后面。慈眉善目的唐老师(李昕芸 饰)让方枪枪感到亲近,而不苟言笑的李老师则让他感到恐惧。 总也得不到5朵小红花的方枪枪在一次意外后,对小红花失去了兴趣。他编故事,给小朋友起外号等等。有天晚上他做了个怪梦,第二天醒来,他把这个秘密告诉别的小朋友,说李老师是一个吃人的大妖怪!……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奥嘉北海屠龙记烈血暹士2功能失常的猫双面君王一次别离秘密警视厅搜查一课长第三季临时保姆打破天顶明星的恋人宗教宿舍完美妈妈余命禁忌之子仙魔大战丑男大翻身失踪宝贝单人房的天使决战发财日烟花星期三青田街一号维尔博无事生非天定情缘凯利党圣诞老人快乐再疯狂第一季识法代言人不良后果起势摇滚

《看上去很美》长篇影评

 1 ) 我叫方枪枪

早些天看了《看上去很美》,一直想写些相关的东西,这是我很难得的一次想要写影评。

故事的背景大约是八九十年代的北京,传统的大院里,一个幼儿园里。

一开始整个色调就阴沉沉,暗示了影片基调的灰暗。

方枪枪被爸爸送到幼儿园后,幼儿园的园服换了四个季节,可是再也没有过他家长的影子。

方枪枪就这么被家人丢在这里了。

幼儿园的规矩很多,方枪枪刚一进去就被李老师把头发给强行剪了,之后他也一直生活在李老师的淫威下,一直过着压抑的生活。

幼儿园的老师们为了管理好孩子设计出了一套小红花方案,不尿床、自己穿脱衣服、早晨起来便出便便、饭前自觉洗手、睡觉不说话,这五项每做到一项就可以得到一朵小红花,连续七天得到五朵小红花的小朋友就可以当班长。

方枪枪出来乍到,也希望得到小红花得到大家的肯定,可是他老尿床,不会自己穿衣服,早上也便不出便便,李老师还老是刁难他,方枪枪一直得不到小红花,直到有一天某领导来视察才勉强被给了一朵小红花。

某日大家围坐在一起唱穿衣步骤的歌,方枪枪不会自己穿衣服被拉到前排示众,李老师请于倩倩上来演示穿脱衣服,小女孩不懂事就当着大家的面脱起衣服来,被衣服卡住时被所有小朋友笑。

方枪枪也试着自己脱衣服,脱到一半头出不来,也被所有人笑。

这样的场面让我觉得很尴尬,小的时候总有些良心不怎么好的大人拿小孩撒气,践踏完人家自尊不知道这会给孩子们带来多大的心理伤害,还一副不晓得自己多了不起一样的神态。

孩子群里也钩心斗角的,南燕带着北燕把方枪枪害到窗台上下不来,方枪枪就光着屁股哭喊“让我下去,让我下去”,等到李老师来了却又嬉皮笑脸地自己“飞”了下去了。

我离孩童时代已经很远了,记不起来小孩子怎么会有这么反常的心理了,只觉得这隐约在说明着什么。

幼儿园里很热闹,大家有很多东西玩,可是方枪枪寂寞,他没有朋友,他试图用捡来的小红花贿赂南燕,用爸爸送的钢笔跟北燕套近乎,然后男孩子们都觉得他是假媳妇叛徒不愿意跟他玩,女孩子又觉得他讨厌。

终于在北燕被其他女孩子排挤时方枪枪逮到机会交了这个朋友,却又很快被李老师拖走了这个朋友。

方枪枪寂寞着却假装不寂寞,假装安好。

某日早餐,方枪枪一语不发,大眼睛泪汪汪地,很让人心疼。

李老师说这孩子“心里都懂,什么都明白”。

方枪枪在正规的途径上得不到承认,开始自暴自弃使坏,带着南燕跑出园里去玩,传出李老师是妖怪爱吃小孩的谣言,组织全班的孩子在晚上去“捆绑”李老师,抢别人的玩具,欺负其他小孩,推倒别人的积木,跟唐老师骂恶劣的脏话,最终被关禁闭,加剧了他的寂寞和自闭。

当方枪枪终于被解除了不可以和别的小朋友说话的禁令后,他第一反应就是跑到队伍里喊“快去告诉老师我出队了”,以此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可是再也没有人当他回事。

方枪枪从始至终都没有融入到这个集体,他是没有归属的人。

最后的一幕:方枪枪独自跑开躲起来,趴在一块大石头上任人怎么呼喊他的名字。

方枪枪就是一个自我意识很强却永远徘徊在人群边缘的小孩,小孩没人理时就会想尽办法让人注意他,得不到了就只能自己孤独地更逃避。

也许每个人都曾是方枪枪,也许每个人心里都有个方枪枪,而我就叫方枪枪。

 2 ) 看上去很美

晚上下班去看的,观众加上我和xz一共也就10个人左右,最后一天放了(好像是,一共只放了4天),一如张元之前的作品依然是票房惨淡,他的片子一般的成本回收模式就是靠国外的小众票房和DVD录像带发行,国内的禁片之王啊,就算准放的片子,比如《过年回家》和这一部,票房显然也不对大众味口。

我觉得这部片子不能算是一部“儿童电影”(xz听到片子刚开始时的音乐说,这根本就是库布里克恐怖片的配乐啊,哪里是儿童片的可爱音乐,没错,这就是张元的本色了),王朔的这本小说我虽然早就买了一直没空翻出来看。

看完后我感觉这片子有点像是“动物凶猛”的儿童版,当然要单纯很多,有很多儿童特有的天真,但张元就是张元,王朔就是王朔,在他们手里不会出现一部“正常的”儿童片。

方枪枪最后的出走自有其寓意,大家也都很清楚他反抗的是什么,这种东西孩子只能模糊的感觉到,但成人就能看的更清楚,按下不表。

我倒觉得, 方枪枪出走后看到成人社会时的迷茫(知青下乡),虽然只是忽闪一现,却更有回味的余地,因为幼儿园对他似乎一直是一个禁锢的场所(不守规矩时被关小黑房、被孤立-这是严重错误的教育方式-并直接导致他最后的出走),但实际上,在时代面前,每一个人都是囚徒,他看到的就是更“幸福”更“成熟”的囚徒,他也许还知道要反抗,基于孩子的天性,而成人却比孩子更幼稚, 更容易被洗脑, 更容易融入时代的洪流,顺我者不一定昌,但逆我者一定亡。

“小红花”就是对你的守规矩程度、融入程度进行判断与奖励的手段,所以此片的英文名干脆改为了《Little Red Flowers》:真的是一语中的。

这部片子前所未有的模糊了张元热衷的年代与政治,甚至也不那么边缘和另类,叙事性很强-也带些轻微的魔幻现实主义(比如老师的尾巴)以增添趣味性,也许为了审查的问题,也许是因为是以孩子的眼光来看到的社会(对他们而言,社会主要就是幼儿园阿姨、幼儿园的孩子们,但这里难道不是最早的江湖-浆糊?

)。

方枪枪最后是睡着了, 远处传来老师的呼喊声(让你知道影片会在啥地方该结束也就不是张元了)。

对幼儿园的孩子而言, 即使有反抗,也是迷茫的、潜意识的,而这一切到了《动物凶猛》就完全不一样了,那时候的方枪枪已经长大,虽然也只是个青春期的少年: 但在时势面前,没人能做到真正的成熟,老毛是那个时代时势的创造者,但他在本质上却是那个时代最大的悲剧。

武汉的记录片导演张以庆前两年拍了一部关于现在的幼儿园的记录片《幼儿园》(还无缘得见),非常轰动,也很不“寻常”,如果和这部片子对比着看我想会更有意思。

xz挺喜欢这个片子,我也一样。

张元的片子我其实差不多全看过,很喜欢的不算多,这个算一个,还有一个是老拙当年在武汉观影上放的早期记录片《广场》(现在根本没有找到它的希望了)。

 3 ) 纸花,花纸

别以为孩子的世界就是一尘不染。

成人世界里有的一切,孩子的世界里都不会缺少。

从摇篮到坟墓,人都活在比对当中,多数时候是在别人制定的标准里挣扎;少数时候是和自个过不去,不给自己出路。

小时候是小红花:花多人优受称赞是榜样,花少人劣受轻视是顽童。

长大以后是大红花:名利权色,多多益善,欲无止境。

最初,人总是会下意识地保护自己的小辫子。

一旦它毫无徵兆的被剪掉了,人第一反应轻则苦恼,重则哭闹。

而这都不能掩藏事实:辫子的被剪掉是一道无法愈合的心灵伤疤。

被剪掉的不仅仅是毛发,而是你与生俱来或后天得以和人区分开来的个人特点。

这,在统治者看来,不过是你难以驯服的任性。

你不是和别人不一样吗?

好!

我来改造你!

看你还能不能和人不一样!

还是不一样!?

那好!

我继续来改造你!

看你到底能够坚持多久。

人或许会因为被剪掉了辫子而受赏,比如:一朵小红花。

而当时的你伤心得不行!

哪里会在乎一张红纸——在你眼中,什么花,不就是纸嘛!

于是你拒绝它,于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你将会得不到它。

直到有一天你发现原来,小红花的多少就是他们评判人优劣的标准。

从它的本身价值而言,它仍然是一张纸,对你和对他人皆是如此。

而其附加涵义却大大超过了一张(堆)花纸:它是孩子维护敏感自尊的有力武器,亦是成人急需膨胀的成就感的直接表现。

于是你忘却昔日被阉割掉的辫子,开始追求本被你所唾弃的花花。

一旦出队,就会有教官跑过来大声训斥:你还想不想得小红花啦?

含着眼泪的你恨不得大声叫唤出来:要!

然而在不断的妥协中,你却发现自我缩小的同时红花不见得增多。

按照内心已经扭曲过的标准你会怎样?

是人都会失落,不管这其中是因为自己不合格还是缺乏后台和适当的方法。

失落带出失望乃至绝望最终你会自己主动出队并且怂恿其他人报告教官。

这些都是绝望者的姿态,在被完全孤立的状态下希冀获得他人的关注,就算是做小丑的代价。

人就是这样走进了一个迷圈:别人制造的花花对你真的那么重要?

被孤立了就一定是件坏事?

他人的关注是你唯一的价值体现?

枪枪最后侧卧在一块石头上睡着了,那么单薄,无助。

或许,教官们也有过被阉割了的童年所以才会有如今的言辞。

或许,在这个没有信仰的世界,我们从来万劫不复。

或许,你是少数幸存者?

 4 ) 看上去很美,真的只是看上去

首先我确实是一名幼教老师,这部片上学就已经看过,老师一直把电影中老师作为一个反面教材让我们警醒自己,当然这个老师确实有很多做的不对的地方,比如嫌贫爱富,不能对小朋友一视同仁,对于小红花的奖励机制没有公平的贯彻下去,电影中最让人吐槽的大概就是老师每天必须统一入厕,走路要抓绳子走,那么其实这些做法只是用错方式,幼儿园走路当然要走直,要不东一个西一个也容易出安全事故,入厕当然要一起去,也是为了不容易出安全事故,只不过不强迫孩子必须入,然后就是这位老师说话不严谨,她不了解孩子,其实方枪枪好奇女孩子的身体只是到了性别敏感期而已。

作为一个幼儿教师身上是有使命的,但也不要把每个老师的举动都想成是迫害孩子,其实大多数的老师也是真心为孩子,可能她们的方法不对,处理的不够成熟!

 5 ) 看上去才美?实际不然?或者……?

《看上去很美》昨天已阅,八点的王府井大厅里捧场者寥寥。

偌大的一号厅里面不完全统计总共12人,不知道今天的周末院线可否红火一些些。

张元的电影我没有什么个人偏好,王朔的小说我也不至于奉为圭皋。

但是和这部小说源远流长又失之交臂所以索性应潮流所动先睹为快。

写影评是写手们的事,混混噩噩的我随口说说。

一、上次跟风是出书之际,求书增友,自己却无暇细读,每每听他们讲各种圈点所在,很是郁闷。

二、此次继续跟风,张元电影刚刚获得欧洲电影艺术创新协会颁发的“杰出电影艺术创新奖”。

不知道此创新的根据何在,是创张元的新,还是创中国电影的新,抑或是创世界电影的新。

想来想去中间那种比较合理。

我们尊敬的剪刀手电影审查制度下,文革题材和校园教育题材往往是很难全身通过的,在投拍方面更不加鼓励。

但是现在《看上去很美》顺利面世了。

可不可以这样理解?

创新奖是对电影的肯定,公映是对创新奖的肯定,更是难能可贵的自我肯定。

三、没读过原书不知道是好是坏,整个观影过程我完全不知道事情将发展到什么地步,于是充满惊奇,充满期待,以至于结局来得我措手不及。

对于电影中的种种描写,感喟起来:一方面觉着小时候好像这样干过,另一方面又后悔小时候没这样干过,再有就是觉得小时候幸好没有这样过。

四、看完之后例行打分,按照固有的电影评级制度。

小蹄花给了2.5分,我同意。

电影不错,但不算经典。

比起看过的那么多容易出彩的儿童电影来,真怀疑是不是会很快淡忘它。

仔细对比后发现我所深刻记忆的同类电影,如《狗脸的岁月》、《英雄铁托》、《跳出一个天地》等等都有一个明确的故事为主线。

而《看上去很美》却只是一种状态的描写,只是一种情绪的回顾。

情绪电影需要情绪去消化?

再看我喜欢的那几部,它们对童年的回忆质朴而纯粹。

这一部不然,电影中好多成人视觉,假借儿童的眼睛来表达。

是不是这样才能骗过剪刀手?

是不是这样才算王朔?

结论:“《看上去很美》借幼儿园的描写来折射成人社会的影子。

”这话也是张元自个儿说的。

五、这电影应该打字幕!

无疑打字幕是该死的行为,会破坏电影中一些舒服的运镜。

但是小孩子絮絮叨叨的对话以及糟糕的后期声音制作使我总是立起耳朵也搞不清楚他们在说些什么。

退而求其次,我希望有字幕。

六、电影中好些镜头还是很美,尤其是短暂获得自由的方枪枪跑出幼儿园到疗养院去的那一个段落,很舒服。

那些绿色的植物投下的光阴落在斑驳的红墙上很中我意,当时冲动得想拍下来发到我的博客上:)七、虽然我们给电影打的分数不够高,但是看看张元自道,算是更多了一层的理解。

他说:“那个时候我女儿刚出生,我不仅被王朔对他童年生活的描述所打动,更意识到每个孩子从一出生就具有了独立的灵魂。

”八、这里的幼儿园或许刻意或许随性的被描写成了集中营。

孩子被训导被规范被小红花(电影的英文名就叫小红花)所左右。

当电影通过方枪枪的眼睛看到那些身带红花的成人队伍经过面前的时候。

固然点题,但是表达得近乎直白和做作。

方枪枪是个异类。

和那个跟他长相酷似的成年人一样,是个异类。

确实。

演方枪枪的小家伙太象王朔了。

九、于是我顺理成章理解了为什么一好友会将自己的第一个网名隆而重之的取为“方枪枪”,现在看起来其意昭彰,可惜好景不长,因为女生一见面就追问他“还尿床不”?

那女生估计不是北燕就是南燕:)十、电影的正式海报天真烂漫得很,看起来象部十足的儿童电影,对没有看过原著的人误导可能性大于90%。

我以为无论从电影表达的自由天性与反抗精神,还是从电影海报的设计而言,下面这张海报都好很多。

这海报打分无论如何不止2.5分,可惜剪刀手大约是不会同意这样出格的。

 6 ) 《看上去很美》:方枪枪小朋友的五六堂课

在开始说《看上去很美》之前,先说三件事。

1.前几天看了一部烂片:《纳尼亚传奇》。

2.电影院自制海报把“看上去很美”写成了“看上去挺美”,像一句丰胸广告。

3.也是前几天,中午,和同事去草坪晒二十分钟太阳,看见报纸上《看上去很美》的海报,方枪枪小朋友在空中飞,后面是蓝天白云,还有两句话:这世界有高高在上的规则,也有自由奔放的灵魂。

这三件事可能跟去看《看上去很美》有关系,也可能没关系。

还有一件事可能也有关系,几年前,我看过几十页《看上去很美》。

买的一本没有封皮的盗版书。

这世道,离开盗版不活了吗。

还有,这世界好复杂啊,谁能穷尽一件事跟所有其他事的关系。

现在来说说方枪枪小朋友的几堂课。

1.生活课a.方枪枪小朋友刚被他没有头的爸爸带到幼儿园,冷不防就被幼儿园美丽端庄李的老师喀嚓剪去一截后脑勺上吊着的小辫子,方枪枪小朋友吓得连忙逃啊,其他的小朋友就追啊,追到走廊上,几把把方枪枪小朋友摁倒在地。

这时走廊尽头冷眼旁观的巨剪慢慢向方枪枪小朋友逼近,原来巨剪捏在李老师的手里,等李老师的身影出现在镜头里,巨剪就显得不那么巨大了,就是李老师手里的一把普通的剪子。

李老师半举着剪子来到被众小朋友七手八脚摁在地上的方枪枪小朋友的身边,有些小朋友围着李老师邀功,我真担心李老师的剪子一不小心戳破那些小演员们娇嫩的脸,甚至一不小心还挑出一两颗眼珠来,那就太恐怖了,这时镜头一转,给了个远景,我们没有看见李老师怎么把方枪枪小朋友的辫子剪下来,但我们觉得她把他的辫子剪下来了。

李老师还是旁边的小唐老师跟方枪枪说,如果以后他听话就有小红花,说着她真的递给了方枪枪一朵小红花。

方枪枪一把接过扔地上,有一个小朋友把小红花捡了起来。

这是小红花第一次出场,以后还将频频出现,〈看上去很美〉英文片名直译就是“小红花”。

电影就是这样比文学落后好几十年,居然还在使用意象这种老掉牙的技法,这太傻了。

还有人说“小红花”比“看上去很美”这个片名好,这真是太傻了。

电影为什么总是这么浅薄,是因为集体智慧的结晶吗。

b.李老师要求所有小朋友养成早晨起床按时拉屎的好习惯,有的小朋友拉出来了,受到了李老师的表扬,方枪枪小朋友拉不出来,受不到李老师的表扬,也没有小红花。

c.李老师让方枪枪小朋友在所有小朋友面前学习脱衣服,先由北燕小朋友示范,北燕小朋友如名字所示,是个女小朋友,这个女小朋友从脚到头掀掉了裙子,接着掀掉上衣,露出了两点,接着她很天真无邪地想脱下小白内裤,被李老师制止了,有一次,因为李老师不在,她被人脱下了内裤,这孩子少根筋啊,事见d。

方枪枪小朋友是男小朋友啊,不知道为什么竟然让女小朋友来示范,男女小朋友的穿着又不一样,所以方枪枪小朋友虽然看了示范脱下了外衣,但无论如何脱不下兜住脑袋的蓝白条纹棉毛衫——这件棉毛衫让人想起何勇的海魂衫——于是一个俯拍的镜头,同学们坐成一个圈,放声大笑,方枪枪小朋友孤独地站在圆心接受嘲笑,因为使劲想扯下衣服,洁白的小肩膀上,肩胛骨倔强而令人绝望地突出。

d.可能应该归在生理课范围内,但属于大的生活课范畴。

我想,这可能是方枪枪童年最重要的性生活了——虽然他摸过北燕的脸,亲过南燕,并和她同床共眠过和私奔过。

私奔事见4.逃课1——方枪枪同学掀起北燕的裙子,拉下她的内裤,拿树枝给她打针,还没怎么打,万恶的李老师赶来了,一把把方枪枪扯开,骂他流氓(骂了吗,好象骂了),并骂北燕:你傻啊,让男孩子脱你裤子,李老师讲话也太直接了,北燕受不了了,委屈地哭了。

原来童年打针这个游戏这么普遍啊,我们小时侯也玩过啊,当这个游戏在银幕上公演,我敏感到影院里弥漫着我们这些成年人散发出来的不安和骚动的气息。

e.方枪枪一做赤身裸体在雪地滋尿洞的梦,他就要尿床了,这个梦他在影片里做了两次。

第一次做的时候,旁边有观众说他不冷啊。

第二次做的时候有观众说,怎么又是这个镜头,还有人说,现在是夏天啊,怎么下雪了。

2.音乐课李老师教大家唱歌,这时有人放了个屁,李老师让每个小朋友掘起屁股,很尽职地一个一个闻过去,这个办法真的很绝啊,李老师闻到方枪枪和南燕的屁股臭,让阿姨拉他们去拉屎。

拉屎这个词太粗俗了,可是常常从端庄大方的李老师口里冒出来。

方枪枪和南燕在厕所里面对面蹲着,轮流弯下头去看对方的下体。

后来他们听到和看到小朋友们在外面开心地玩。

他们就偷跑到外面去玩了,他们还躲在树后说悄悄话,方枪枪吻了南燕的脸。

此事详见4逃课1。

音乐课放屁这件事,令人想起一个以放屁声组成生日快乐旋律的flash,里面放屁人的笑脸很欠扁。

3.社交课方枪枪在幼儿园一直处于孤独的状态中,李老师不喜欢他,小朋友也不理他。

至于为什么不理他,影片里有交代,一个小孩子指着方枪枪喊了一句话,但是大家都没怎么听明白,周围的观众都在交头接耳:什么?

刚才那小孩说了什么?

我的耳朵依稀听见的是:你这个小右派。

不知道对不对。

后来北燕也不和方枪枪玩,方枪枪在厕所里找到她,问她为什么对他笑。

北燕说:谁对你笑了,别不要脸了,我笑狗呢。

如果没有听错,北燕就是这么说的,周围的观众又评论道:这不像小孩子说的话。

方枪枪同学曾经为融入集体努力过。

比如有一天他捡到了一朵那么重要的小红花,用手帕包起来,揣在兜里。

遇到南燕时想送给她。

谁知南燕把它扔地上,不屑地说我不要。

方枪枪此时的神情相当落寞。

方枪枪同学真是一个忧郁的小朋友,他在夜里和自己的影子玩。

有一天他看见北燕也没有小朋友和她玩,一个人在荡秋千,他就跑过去和她说:好久没有人和你玩了,我跟你玩吧。

北燕说好。

于是两人荡起了秋千,后来枪枪把北燕拉到墙角拉下了她的裤子。

方枪枪同学正常社交失败之后,就想混黑社会。

事情有一根导火索,有一个小朋友,可能就是那个副部长的儿子——这个副部长也比较有趣,虽然只出来晃了晃,但看上去就是那个时代在社会上发“小红花”的人——拿一把假枪杀人,每个小朋友随着他的一声“啪”都很配合地倒在地上,一时尸横遍野,只剩下方枪枪同学忧郁地坐在石板上,他屁股下的那块石板雕龙盘凤,看上去像文物。

那个小朋友兴冲冲地跑过来对准方枪枪的额头啪了一下,方枪枪没有倒下,反倒夺下了他的枪。

方枪枪同学从此就转变了,从自顾自地蔫儿坏变成欺负女小朋友和弱小的恶霸。

一直比较喜欢方枪枪小朋友的小唐老师要求方枪枪及两个同党向被他们欺负的女小朋友道歉,其他两个人都道了,方枪枪没道,冲着小唐老师喊一句:操你妈。

真是好惊世骇俗的一句话。

感觉有点王朔,其他时候影片气氛又忧郁又明朗,一点也不王朔,虽然整个主题挺王朔。

但是早上起床小唐老师给方枪枪穿衣服的时候,方枪枪低下眉轻声说:我错了。

像极了一个小丈夫向童养媳道歉。

方枪枪和小朋友们最异想天开的反抗是:把扮猩猩很搞笑的李老师绑起来。

当然他们失败了。

南燕还是北燕和方枪枪有两句看上去很有哲理的对话:方:我们两个人打得过李老师吗?

燕:我们幼儿园里所有的小朋友都打不过李老师。

所以以后他们就很听话地按李老师的要求扮各种动物。

李老师扮的猩猩真是很好玩啊。

4.逃课1方枪枪同学第一次逃课是和南燕一起,他们跑过一个像军队疗养院的地方,跑过草地,在一堵大城墙下站了一会儿,在树后咬耳朵,吻脸。

这次逃课好浪漫。

5.逃课2方枪枪同学第二次逃课是一个人,也是跑过一个像军区疗养院的地方,可能拍的时候连机位都没换,第一次让方枪枪和南燕两个人跑,第二次让枪枪一个人跑,然后群众演员再稍微换一下位子。

在路口,在慷慨激昂的音乐中,方枪枪小朋友看见一队军容整饬的大朋友,个个胸前佩着“大红花”,昂首挺胸神情麻木地走过去。

啊,方枪枪小朋友的心里有没有在想:做人真没劲啊,小朋友为小红花而活,大朋友为大红花而活。

逃课能逃到哪里去呢。

方枪枪小朋友退回来,在城墙根下的一块石头上找了找位子睡着了。

这不过是一个个人和社会,自由和孤独的故事。

这个故事的解决办法在方枪枪的梦里很简单,就是一片白花花的雪地,半个屁人都没有,只有自己赤身裸体地滋一泡尿。

方枪枪小朋友睡着后,又在替人民做这样一个梦吗。

 7 ) 看上去很美:超现实,法西斯与革命

这部片子放硬盘里很久了,也没看过。

只因为朋友一句“看不大明白”,再加上当时心情低靡,所以就将其打入冷宫并且遗忘了。

今儿闲的没事,无聊,就瞎翻硬盘,无意间看到这部电影,心中生出了一种莫名的愧疚感,所以就将其拿出品尝,味道果然还不错。

电影中的很多片断,想了很久也没想到更合适的词语来形容,只能拉出来超现实这个词语来进行模糊的定位,虽然道来肯定不尽相符,但总比语穷而无法阐述的好。

恐怕印象最深的就是方枪枪脑中那五彩斑斓的雪花了,儿童的思维似乎是成年人无法企及的,他们不需要理性的思考,扭捏,造作,更不需要关心雪花是否是白色的,他们更在乎的是自己的主观意愿,我将它赋予色彩,它就是彩色的。

个体的意愿也大致如此,如果我们能够走出客观群体施加于自己的一切影响,我们大致也会更愿意奔向自己所憧憬的色彩中去。

就如后印象派画家所说的那样:我们不希望去客观的还原所观察到的事物,而更强调作品要抒发艺术家的自我感受和主观感情,方枪枪如此,我们每个人的潜意识中亦是如此。

只是,现实毕竟是现实,方枪枪没能超越,我们大多数人也没能超越。

统一的着装,统一的口号,统一的行为,统一的表情,统一的无意识,当这一切走向扭曲的时候,就是法西斯的开始。

方枪枪想必是不愿意纳入这个集体的,所以他哭了,但是,他似乎并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不愿意纳入,我也不明白。

似乎只有一点是肯定的,他恐惧,恐惧的缘由也似乎只有一点能呈现,那就是:个体对集体本质上的惧怕。

进入集体中的得到与失去,最初是没人能想到的,所以我们的惧怕,只是本能的想保护自己,保持自己的原始性,保持自己的独立和自由。

但是,进入集体后大家就会发现,集体方式对每个人并不一定都是坏的。

当我们脱离最初的恐惧状态后,有的人会更加痛苦,有的人却会感觉如鱼得水,方枪枪显然是前者。

独裁者和体制的禁锢使方枪枪如坐针毡。

但是,既然无法退出,他就选择了另一条道路---革命。

革命不是都能成功的,革命也并不一定都是正确的。

方枪枪开始谋划着自己的革命事业,独裁者的力量是强大的,所以方枪枪自己不会去,也不会让其他人自己去,他要借助更多个体的力量,而且他还需要具有煽动性的并且合理的依据,去让这些个体团结起来,去对独裁者进行暴力攻击。

革命并不彻底,更不成功,但是,它却达到了对独裁者的嘲弄,似乎如人所愿。

可是,可是,别忘记,革命者却缺乏一个准确的目的性,当这个嘲弄完成后,他也跌落到堕落的漩涡当中,方枪枪作为一个革命的领导者开始为所欲为,一切比独裁者的体制更为混乱,如果说起前者是法西斯,那么方枪枪他们更像是无政府主义者的狂舞。

这群人想干掉妖怪,但却无法使自己更优秀。

而且,当革命失败后,那些人都将方枪枪这个领导者抛出了他们的群体,进行了集体的妥协。

在我看来,方枪枪跟希特勒唯一的区别,就是一个革命失败,一个革命成功。

方枪枪只想让自己更自由更舒适,他并不打算带给别人什么积极的事物,整个过程中,他是个悲悯的人物,但最后却并不值得同情。

影片本身所蕴含的信息和力量还是不错的,而且自我感觉整部片子确实有些恐怖的气息,有影像的功劳,也有音乐的功劳。

这种恐怖,更贴近影片的内容过程。

只是,确实像有些网友说的,片子还是不够紧凑,缺乏一种起伏,得让人忍着性子才能看完。

所以,我给了四星。

夜已经深了,该休息了,目前只想了这么多,都是个人想法,肯定有见解错误的地方,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8 ) 看上去很美

片子还没看。

我只是看见了《看上去很美》的海报。

方枪枪像个大苹果一样真可爱。

而且,我看方枪枪这个小演员有点像张元还有点像王朔,他俩从哪找到这个小家伙的呢?

还把自己亲女儿就在片子里许配给了他。

我看了预告片还有张元选小演员的时候的画面,张元说,小孩子是柔软的,我们看小孩子眼睛的时候心就柔软了。

画面上还有小朋友们横七竖八的睡在幼儿园的床上的镜头。

没有装睡的,都睡着了,穿着小背心裤衩的小朋友睡满了一整个屋子。

我想《看上去很美》一定会比《绿茶》好的,因为他只拍了方枪枪的幼儿园时代。

张元有好电影的,《儿子》拍的就挺好。

套用很多影评人都爱说的话:看了以后才知道原来电影可以这样的,原来电影可以这么拍的。

张元是个好导演,他只管呈现,绝不包办联想和感想。

比较适合给喜欢联想的观众,有的导演太喜欢联想,把观众的想象力都比下去了,让观众蹲到一边自惭形秽了。

 9 ) 张元的童梦情缘-------看《上去很美》

  张元的童梦情缘---看《上去很美》                    看张导的这部新作,感觉跟看其以前的作品完全不同。

首先《看上去很美》完全就是讲述幼儿园里的故事,其中的主人翁也注定了是四五岁的小孩子,讲孩子的戏本来就难得拍,尤其是在演员的选择和剧情的设计上,看上去很美全片里,很遗憾我只发现了饰演男主角方枪枪的演技还可以,其余的在镜头前充其量只能算做群众演员,据说里面那个常和方枪枪玩在一起的是导演张元的女儿,柏林电影节那阵好象他还让女儿代替领奖。

不过小女孩在里面确实演的不怎样,主要缺点还是在放不开表演上面。

    剧情上面,张元避开了所有涉及成人世界的话题,连影片发生的背景也只用了两个镜头草草交代[穿制服的军人,显示是文革时期]。

在整部电影里我们能看到的都是些离我们很远的东西了,不过有些镜头仍能使人眼前一亮,例如蹲厕所那段,这时我们第一个惊讶恐怕就是幼儿园里男女同厕了,不过更令人惊讶的则是方枪枪和女孩子还可以肆无忌惮的聊天和在里面玩耍,甚至是玩出了“尊严”[影片里他们爬上窗户,看着窗户下的小朋友,脸上自豪而骄傲]。

这些在成人世界被视为大逆不道的情景却在童真的世界里成为快乐的源泉,从这里不难看出成人们在小孩子面前永远都是虚伪的,小孩子们则总是坦荡自然,也许这就是童年里最深刻的记忆。

    导演在影片的配乐里用的是西洋音乐,这样欧化的配乐使本来就没有交代清背景的电影显得越发没有了“位置”,当然这里不是说没有位置,导演给电影划的位置有其自身的考虑,《看上去很美》的制片人是今年威尼斯电影节的评委会主席,由于是意大利人担当制片,电影在某些程度上自然要更讨好西方的胃口,虽然这样的配乐并没有使影片受到太大的损害,可是在有些地方,该用的音乐没用,不该用音乐的时候,那单弦管又漫天飞,这些明显不妥当的配乐衔接使整部影片的高潮出现的差于导演预期的效果,如果把配乐修理一下,本片将留给观众更深的印象。

    和张元拍《看上去很美》的动机一样,波兰著名导演罗曼& #8226;波兰斯基Roman Polanski在两年前也拍摄出一部为孩子们准备的大餐《雾都孤儿Oliver Twist》,两位导演在电影事业上有着相同的路线,他们都是在“拍腻”了成人戏以后心生恻隐的走进了儿童的世界,但在两部电影的水准上,波兰斯基明显技高一筹,其中最令人称赞的就是其在雾都孤儿的制作上精益求精,无论是布景的时代感还是演员的取舍都比看上去很美优秀,而且《看上去很美》的剪辑很有问题,在影片进行到一半多以后,一些本来连贯的画面被刻意拆散,取代的是一些连接不了的画面,如果说这就是所谓的“破碎蒙太奇”,那可以说是完全使用失败了,没有一丝的美感和感官刺激。

    谈到感官刺激不能不说影片里小孩子们白白嫩嫩的屁股,之前看过有人说本片是“幼儿A片”的开路人,其实此话挖苦的极是,影片既然是面向儿童的,那些露的地方本应该省略,取而代之的是更丰富的剧情,然在这个露的取舍上,导演选择了可以起舆论效应的“露”,如果我是导演,我可以不要那些孩子露出屁股,但影片的质量绝对可以保证,如果舍去这些本可以不要的镜头,本片绝对会得到更多观众的赞许,你看同样是描写童年的《雾都孤儿》,全片里却没有一个露点镜头,但是其仍得到了艺术和商业双重成功。

    露和不露自然是卫道士们讨论的话题,那绝对不是本片的主题,本片主题从开头阿姨们亲切的声音里已经引出,而最后的镜头—方枪枪一个人坐在石凳上看着月亮则把主题推向了高潮,这个镜头使全片的结果呈现出很浓的中国味道,可以说方枪枪坐在那里就是一种迷茫的意境,导演已经不在乎剧情的前后,反正小孩子的生活就是个轮回,也许坐在那里的他明天又和女孩子一起在厕所里说笑了。

    从《看上去很美》一片中不难看出张元已经成功的修成“正果”,只是他的这种成功究竟是电影越来越好还是代表其他,张元试图在《看上去很美》里展示 “同样的自己“,在被管制的现实世界里不断逃避,可逃避出来后才发现,一切都迷茫了。

所以他象方枪枪一样在第二天又笑容满面的跑回了“幼儿园”            ---      温情提示:      您应该尊重的著作者权利:      本文著作权归撑起雨伞所有      网络媒体转载需经本人同意后方可 纸媒亦然

 10 ) 当时不美,回忆起来很美

昨儿晚一口气在网上下了几部导演有企图存野心要传达思想的文艺片。

其中就有,这个《看上去很美》。

今儿早上起来看了,觉得有点意思。

虽然这意思在我看来还没太到位,但能体会到他们要说什么。

有点替那套导演班子着急。

故事本身没什么,镜头运用也不是追求震撼,之所以有地方能吸引我,就是勾起了我对幼儿园的回忆。

我小时候是全托在总后五一幼儿园,所谓“全托”就是全天托管,只有周日回家(那时候还是一周六天工作日,直到我初中才分了大小礼拜,后高中时逐步过渡到五天半,五天),不是像电影里那种整天裸着下半身,天天晚上排队等老师洗屁股的“半脱”。

我们那会儿到也是集体洗澡,一周两次。

我们男男女女一帮小青年在澡堂氤氤的水雾中脱光了排成队,年轻的女老师则脱光了站在喷头底下手拿肥皂和毛巾一个个轮着叫我们过去搓澡。

记得那会儿队伍都很齐整,大家也不打闹,男生,女生,老师互相之间都没什么不好意思,但小朋友间都知道老师跟我们不一样,因为她们都长了黑茅草。

那会儿,我印象中男生小朋友里都没人喜欢女生小朋友的,因为大家都喜欢年轻女老师。

当然也有另外的原因,那就是小时候的女生一般来说都比男生高大,也比男生厉害。

而且班上老有那种比大家都高一些的一个女生充当“大姐头”,她通常都是阻止男孩儿跟女孩儿混在一起玩过家家的,而她一般都要扮演“奶奶”。

另一个幼儿园的特色就是上厕所大解了,片中那种大家排成一溜儿撇条的厕所在五一幼儿园是没有的。

不过我听我小学同学说过,好像七机部还不是哪个部委的幼儿园是这种情况,它导致我那个小学同学很小的时候就和女生边拉屎边聊天,据说还互相拿冰棍儿棍拼剑,看谁能突破防御攻到对方下盘。

以至后来上了初中反映过来的时候都有些不好意思(其实男生很有些小小的得意),女生似乎还为此芳心萌动了一阵子,这都是后话了。

我们五一幼儿园的厕所是很正规的,有独立隔断和门,虽然是蹲坑,但是是冲水式的,这在当时已经是先进卫生的代表了。

而且由于是冲水式的,所以可以盖在室内,也可以防止小朋友腿上没劲掉到地下大粪坑中。

蹲不住掉到坑里这种事听来很演绎,不过到了我小学的时候还是经常在女生身上发生。

那时老师会带几个身强体健的男生拎着棍子去捞人,很光荣的活儿,回来的男生都会炫耀很久说进过女厕所了,没去的就一脸谄媚的综在周围问长问短,浮想联翩的。

在幼儿园上厕所要守时,这个思路传达的准确。

一般都是早饭后,小朋友们就要轮流去大解。

而且为了强行给大家培养出这个生物钟,厕所在别的时候都是锁门的。

只有实在憋的不行了,巨憋了,才会得到例外。

当然,事后都会被老师批评,自己也会觉得在法定时间之外蹲坑了是件天大的错事。

我一辈子都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一个姓康的小朋友,晚上吃了好多碗米饭(忘了他碰到什么爱吃的菜了),结果刚吃完就捂着屁股求老师把厕所门打开。

结果不一会儿我们就听这厮在厕所里嚎啕大哭,初时大家都判断他是拉裤子了,结果跑过去一看,这家伙拉了一个小山的白色巴巴,多到他只能站在坑上,屎还是顶到了他的屁股。

小兄弟显然是被自己的能量给吓坏了,站在屎上尴尬的痛哭。

我也被吓蒙了。

后来老师怎么处理的我实在想不起来了,但就此我敢肯定粪便是五颜六色的,其中包括白色。

影片里还反复体现了小朋友们的睡觉。

镜头里连成片的小木床我有印象,当时我是睡在门口的,午睡的时候大家都很老实,晚上睡觉的时候,班里几个调皮的男生会趁老师关灯出门之后溜下地,在门口打一套自创的拳法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通常老师都要杀个回马枪,然后大家就迅速的缩进被窝儿。

那会儿,都是两个两个小床并在一起的,每个床在两面都有小木栅栏,防止小朋友们掉到地上。

我的同床是个女生,特别喜欢跟我玩打针游戏,每次睡觉前都要跟我互相角色扮演一番(不像电影中,白天我们不玩这个)。

而实际中,她好像是叶公好龙,具体我记不清了。

另外,印象里我也因为做梦梦到自己在厕所或是澡堂撒尿,结果尿床了。

跟电影里差不多。

最后就是电影里贯穿的始终的小红花。

这种评比方式直到我小学低年级还是存在的,不光上光荣榜,板报。

老师在你的作业里,也会盖小红旗。

那时候我对这个没有电影里的主人公那么关切,因为只要不是太差,基本大家都有,而且我一直以来都是主流社会人群,没那么隔色,所以虽然红花不会突出的比别人多,但也总是在中上附近徘徊。

像电影里的方枪枪一个小红花都没有,那就是相当后进了。

当然片中那些“一网不捞鱼”的游戏什么的也很经典,不过要能加上“丢手绢”就更好了。

《看上去很美》短评

小孩很美

4分钟前
  • 力荐

不知主题是啥,开头挺好玩,其它时间很闷

5分钟前
  • Bo
  • 较差

导演想批判的,作品具体呈现的,观众看到的,观众理解的,观众觉得这部作品应该得这么理解的,彼此之间,全都可以没有关系。

9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较差

我们都曾经是方枪枪。

14分钟前
  • 锡罐头
  • 力荐

扣你一朵小红花。

15分钟前
  • 失控芭乐
  • 推荐

方枪枪!很牛的小朋友!

18分钟前
  • 旺财sindy
  • 力荐

其实,这是一部恐怖片。

22分钟前
  • 不良生
  • 还行

想起小时候的幼儿园 和那些可怕的老师们

27分钟前
  • 推荐

看了三遍断断续续才看完,电影特别没意思,不是说镜头语言不好,是完完全全故事硬伤,这是王硕给逝去的童年写的讣告吗?极端情绪,极度无聊。

32分钟前
  • 黎毫
  • 较差

小红花和大红花的区别在于:有的小孩没有小红花,活人都有大红花。

34分钟前
  • 鬼鬼
  • 还行

2006.12.27 拍的真的太糟糕,好的的东西搞成这样,失望。

35分钟前
  • ipippo
  • 较差

电影节奏拖沓,后半段几乎昏睡。故作深沉的隐喻让人不易投入。

38分钟前
  • KL
  • 较差

实现得太差了,很难看,还不如做成动画,小孩太难操控在镜头前表演了。

42分钟前
  • 齊克斯尼力佐飛
  • 较差

没有原著好看

45分钟前
  • 西西
  • 还行

我覺得很無聊

47分钟前
  • 爹 我亲爹
  • 较差

让没有控制力的孩子来拍这样一部电影,实属不易~

48分钟前
  • 九秋蓬
  • 推荐

方枪枪:“操你妈。” 方枪枪:“我不想上幼儿园,我想上学” 孔:园长“方枪枪,你不要认为离开了幼儿园就是特别高兴的事情。其实幼儿园啊,是你一生当中最幸福最无忧无虑的时光,将来你想回啊,都回不来了。” 我们曾经是多不羁多人见人爱的方枪枪,最后还是追求着看起来很美实则丑恶的小红花。

51分钟前
  • MarciWoo
  • 还行

枪枪

53分钟前
  • 小海绵
  • 力荐

啦啦啦

54分钟前
  • 0932313
  • 力荐

王朔写的肯定是我小时候的自传吧 太神奇了

56分钟前
  • 九九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