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完,心很沉重。
这是一部包含了太多内容的剧。
原著主旨在于揭露医疗界的黑暗。
权力的斗争,人性的较量。
演员演的太好,被一个个人物迷住,反倒把对那些残酷的争夺忘记了。
但是看完之后,那些暗黑的东西还是会不时地拜访你,让你去想,让你眉头紧锁。。。
我明白好友为何为什么那么喜欢唐泽寿明了,有一个他的面部特写,一半光明一半阴影,实在是。。。
太能让人犯花痴了。
不过,我也爱上穿风衣的里见医生。
女人里面,我也是比较喜欢花森(黑木瞳扮演),那样的生活态度,冷静,从容,有手段,很欣赏。
她曾说,“我想看看你从高处摔下来的样子。
”看似无情,以为她能潇洒得彻底,最后却还是哭倒在情人怀里。
其他角色,我还喜欢东贞藏教授。
有时候有些纯粹的念想,但是做不到。
里见才是纯粹的人。
人人都想像他那样,活得诚实,坦荡,但是“诚实有时候会伤害到他人,这本就是个由谎言堆砌的世界”,可是,我们也知道,这是借口罢了。
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我并不认为财前有错,他走的每一步,如果输,便会粉身碎骨,他不甘心,所以,他要爬到塔尖。
对财前,时常感到心疼。
最后一集基本上是流着泪看完的。
我并不容易被感动,那些让人哭得死去活来的韩剧还没让我掉过眼泪。
但是这个,实在。。。
财前找到里见让他帮忙看诊。
医院已经下班,财前一个人坐在候诊室的长凳上,虚弱地咳嗽,转过头看到里见,笑着对他说的那一声“嗨”,让人有百转千回之感。
财前归还岳父赠送的打火机,他说,以后用不到了,再不能抽烟了。
财前失去意识之前,他的妻找来了他的另一个女人,那个心硬的不会流泪的女人啊,却蹲在坐轮椅的财前跟前说着“我爱你”,泣不成声。
要知道,他们从未说过那样的话。
虽然,这世间,她最懂他。
财前弥留之际,里见去看他,他从昏迷中醒来,却是意识混乱。
这一部分有刻意煽情之嫌,但是他的演技是那么完美。
当众人退去,留他们两独处的时候,我突然冒出一个念头,呵~原来爱情在这里。。。
财前的遗书是写给里见的,财前那冷静,刚硬的声音读着遗书条文,遗体被推进大河内教授的工作间。
他的一生,就这样走完。
Amazing Grace, how sweet the soundThat saved a wretch like me.I once was lost but now I'm found,Was blind but now I see.我一直把《白色巨塔》当作一部制作精良的医学界类型剧,或者是一部日本版的《红与黑》来看的。
直到某一天我完整地听完了片尾曲,发现这是著名的赞美诗“Amazing Grace奇异恩典”时,才开始真正试着去了解这部被改编拍摄了四次的日本名剧。
一个成熟的作品,是很难用好与坏来区分其中的因素的。
我甚至不愿意用亦正亦邪这样的字眼来评判财前五郎。
不择手段地获取教授头衔是他的错吗?
他一定也很委屈和郁闷,全身心投入地替教授卖命了8年,被莫须有地指责为人品不够,而实则是久经锻造的宝剑猛然出鞘时,光芒和锐气触痛了位高权重之人;可见财前并不是一个天生重于心计的人,否则,他该懂得锋芒不可太露、利器不可示人的简单道理。
佐佐木肺癌扩散是他的错吗?
我相信他在法庭上的辩驳并不是完全在推卸责任,他在这件事情上对里见的怨怼也是完全可以被理解的,不管佐佐木事件是判断错误是失职还是其他原因,财前毕竟有着三千多例的成功手术,还有不计其数在等着他来挽救生命的病人,把人以群体来看的话,财前面对人类绝对是个好医生,毕竟,他是人,还不是神。
对特约病人特别重视是他的错吗?
财前是个聪明人,不仅仅是智商高的聪明,是能在瞬间领悟人类生存法则的聪明,马克思告诉我们“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社会以体制来维系,社会和体制的关系犹如游戏和规则,不能遵守规则,游戏也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要想改变世界,必定先要适应体制,适应社会。
浮士德没有把良心和魔鬼交换来财富权力,他能用什么帮助穷苦的人呢?
如果你还觉得财前是个坏透的家伙,那为什么当他把打火机还给岳父、当他拥抱着花森向空中伸出手、当他弥留之际反复说“只有我们才能改变世界”的时候,你会流泪呢?
T'was grace that taught my heart to fearAnd grace my fear relievedHow precious did that grace appear,The hour I first believed.相比财前,里见这样的人恐怕在现实生活中更少见,他是个针对人类个体的好医生,也是个传统意义上的好人。
但是,他却被体制淘汰,如果没有财前邀请他出任癌症中心内科主任,他可能永远都在二流医院的二流实验室进行着艰难的专业研究。
他不断把疑难病人介绍给财前,却又因为其中的一次失误站出来指正财前。
他没有财前那样的锋芒,却是一样不称手的兵器,是一把不服鞘的刀。
有时候善良和正直更伤人。
Through many dangers, toils and snaresWe have already comeT'was grace that brought us safe thus far And grace will lead us home.我们说,世界是这样的残忍,只因为我们小时候看了太多的童话,因为我们误以为福音会来拯救我们,以为这个世界上还有神。
当我们接受了世界的残忍,忘却了童话,明白了上帝是要我们自己拯救自己的时候,我们开始把自己塑造为神。
因为神的名字就意味着荣耀和尊严、神能做人做不到的事,神能拯救人,甚至,神不会犯错。
而人在走向神的道路上要放弃多少付出多少忍受多少啊,这些,只有像财前这样的人才知道。
那座象征着荣耀、尊严、神性的白塔,如一把锋利的双刃剑直插入云霄。
这个世界最伤人的不是残忍,而是它的矛盾。
世上没有绝对的善良、公正,当邪恶被彻底消灭的时候,善良也开始变得邪恶;当善良泯灭时,邪恶中却也有善良诞生。
就好像财前和里见,他们让我想到神威的黑白两面,他们谁都离不开谁,这个世界也离不开他们俩。
《白》的编剧用医学界寓意着整个人类社会,癌症的治疗需要财前也离不开里见,社会作为人类的群体存在,需要财前在现实中勇往直前,也需要里见代表理想的屹立。
他们从截然不同的两条路上走向同一个目标,那个目标被我们说得俗气不已,但此时此刻却深深触动着我的心灵——努力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When we've been there ten thousand yearsBright shining as the sun;We've no less days to sing God's praiseThan when we first begun.加古隆用大提琴和钢琴协奏分别诠释着《白》中矛盾的主题,流畅的旋律在刺痛我们的同时,也在慰藉着我们。
我想,财前毕竟是错了,他的错,就是以为自己真的可以从人变成神,因此他才毫不在乎地放弃着许多他不该放弃的、付出着别人不可能付出的、忍受着里见不能忍受的,甚至滋长着自己的傲慢。
那白色的方尖碑太高了,他只看到了眼前的碑文,没看到塔尖上的碑文,从下到上依稀写着:Ambitious, Confident, Pride, Fame, Capacity, Prudential, Comprehensive, Lowpitched……人只能看到下面的那些,越往上字迹越模糊,最上面的那些只有神才能看清吧!
—————————————————时间分割线真是神奇,这篇剧评还一直有人在看,看了下时间,2007/9/7写的。
那一年发生了很多事情,6月底订婚,10月1日登记。。。
这周二刚过了订婚13年纪念日,家里梯队到夏天就要变成7岁/9岁/11岁。
这两天晚上在看秦昊吴磊演的沙海,年轻的时候觉得一个承诺守10年好像是一辈子一样长,等人到中年才发现10年真的只是弹指一挥间,老大出生学步牙牙学语都还历历在目,还有一个多月就要变成十进制两位数中二少年,再有一个十年连最小的女儿都要拿驾照准备高考了。。。。
时间啊。。。。
好的电影和电视剧,会吸引人们反复观看,也会让我们在每次观看后有些新的体会。
我几乎每年都会看一遍《白色巨塔》,有点自寻烦恼的意思,但只有看着这样的片子,我才会想思考,而不是被动接受导演想灌输给你的观点。
这次不谈内科外科职责之别,也不谈医疗体系和医患关系,只想说说财前和里见这两个人。
我从未想要否定财前的为人和追求,但是我也绝对不接受对里见的贬低。
说里见伪善的人给我的感觉是绝望的,这个世界原来已经龌龊到连好人都做不得了?
这是何等的触目惊心!
或许真相就是伤人的吧,所以那位小护士才会说:继续留在这里我会越来越讨厌每一个人,所以我选择辞职。
我之所以不讨厌财前,是因为我看到了他也有忍辱负重的一面。
这个人,用被逼出来的心计包裹着一颗纯粹的赤子之心。
财前是孩子气的,他追求金钱地位名誉和成就感,从不掩饰自己的野心。
他是那种会把“梦想”放在嘴边的简单的人,甚至有些不知天高地厚。
浑身上下一股傲气的他,本是不会选择委曲求全的。
但是如果不放下身段,必定会在现实中撞得头破血流。
他也渐渐认识到,只是有能力,而没有强硬的后台和人脉,他的梦想永远不可能实现。
他的忍辱负重,就是选择了在浑浊黑暗的大学医疗体系中,与原本自己鄙视的人同流合污,为的是构筑自己的理想国-癌症中心。
财前的目光是长远的,长远到或许在我们有生之年都看不到的地步。
他追求的是从根本上提高医学水平,不是他个人的,而是整个医学界的。
这样的人,往往会忽略当下,显得不近人情。
里见是截然相反的,他当然也是抱着相同的信念,希望医学进步,造福人类,但是他更注重的是眼前的病人。
每一个个体都是特殊的,都不应该是为了追逐某个宏伟目标而被一概而论的,里见医生想做到的是充分尊重每个病患的意愿。
没有一套准则是适合所有人的,没有一个决定是对所有人来说都正确的。
这就是里见一贯秉持的观点。
他的忍辱负重,或许更加显而易见吧。
既然与之格格不入,不如就彻底逃离这个追名逐利的圈子。
什么教授,副教授,都是过眼云烟。
他最想做的,还是那个默默无闻的务实小医生。
其实简单的说,就是一句话:对于财前来说,既然世界是不美好的,那么我就伪装成坏人,壮大势力,建造自己理想中的新世界;对于里见来说,既然世界是不美好的,那么我就无视它,清贫而快乐地活在自己的小世界中。
也是一种殊途同归吧,当然这两人眼中理想的世界毕竟还是有些不同的。
唯一相同的是,两个选择都需要勇气。
十多年前看过一部日本医院正剧《回首又见他》,同样具有高超医术的司马和石川,一个冷酷威严,另一个温柔和善,然而两个人却走向同样的生命悲剧。
多年之后再回忆起来,或许死对他们而言是另一种形式的完满。
到生命的尽头再回首时,那人仍站在原处,不曾走远。
此时百感交集。
这是一个温馨而又苍凉的名字。
2003年版的《白色巨塔》,把山崎丰子写于1967年,已经翻拍了三次的同名巨著演绎到无可挑剔,并在日本创造了高达36%的收视率,超过了此前被认为无法逾越的昭和版经典。
可以说这一版的《白色巨塔》代表了亚洲电视剧的最高水准。
自然,超豪华的演员班底——财前五郎的扮演者唐泽秀明,里见修二的扮演者江口洋介,花森惠子的扮演者黑木瞳,东贞藏教授的扮演者石坂裕二,东政子的扮演者高佃淳子,鹈饲教授的扮演者伊武雅刀成就了影片扣人心弦的魅力。
时而在剧中回响的音乐《Amazing Grace》是西方世界家喻户晓的基督教名曲,在复杂的人性里谱写了神性的音符。
其他人物的塑造也非常饱满,特别着力于一些次要角色的心理变化。
印象最深刻的是,财前医生在每次重大手术之前,轻闭双眼,独自对着敞开窗户练习的寂寞姿态,颇有一点宿命的意味。
他挽救了三千多例患者,已然是日本第一的外科医生,世界瞩目的医学界新星正在冉冉升起。
从来不认输、不认错,一心想要征服世界和拯救人类的癌症专家唯独怠于自己的健康,发现肺癌第四期为时已晚。
无法自救,大概这就是人和神的差别了。
他是一个渴望名望和地位的男人,出身微寒,依靠奖学金读完医学院。
从年少轻狂的信以为有绝对的实力就可一马平川,到后来在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网中游刃有余,他终于知道,唯有拥有权力,才可以实现梦想。
教授争夺战中输给他的菊川说:“东教授和船尾部长只是把我当作他们的工具,而财前却把身边的人当作他的工具,这就是他胜利的原因。
” 可是在我看来(或许他的情人知己花森惠子也这么认为,她懂得财前,所以他只依赖她),财前医生不过是一个爱玩政治游戏的男孩子,名誉和权力带给他的快乐,不异于一个小男孩对变形金刚和遥控飞机的喜爱,因为他籍此来到变化莫测、前所未见的奇妙世界,一个可以任凭单纯的梦想和创造力自由飞翔的世界,一个独属于他的新世界。
财前医生膨胀的野心和欲望在觥筹交错中一览无余,他在法庭上义正言辞的辩解和说谎,我们曾憎恨他的阴谋家式的冷酷和镇定,却在他倒下的时候感到惋惜和心痛。
为什么当他被里见诊断只有三个月的生命而说到“我并不恐惧,我只是……感到遗憾”时,当他虚弱的倒在病床上对岳父说照顾好妻子杏子时,当他用最后的力气拥抱着花森而把麻痹的右手伸向虚空时,当他弥留之际握住挚友的手要他继续为战胜癌症而研究时,泪水会忽然间流下来呢。
那是因为,他的认真和执着打动了我。
因为他是一个好医生。
因为他不是一位神。
因为他是一个真实的人,一个有爱有恨,有光辉也有缺陷的人。
“面对每一个病人,每一场手术,我都认真地对待,竭尽全力挽救患者的生命。
难道我做错了吗?
”在这个颠倒的说不清道不明的世界,又何谓对何谓错呢?
从对待病患的态度和功利性上看,财前和里见医生观念截然不同,财前以为外科医生要有足够的决断力和想象力,不应该在没救的病人身上浪费时间。
而里见则坚持对每个病人都应该尽到仁慈的义务,科学研究不需要权力的支持一样可以进行。
我断言他是一个理想化的人。
没有经费和设备(和专家),一切都是妄谈。
在这个现实的世界里,这样的人无法生存下去,更不要说战斗在抗癌事业的第一线。
但是二人却在某一点上如此一致:坚持和贯彻信念。
有时候甚至觉得里见是财前医生虚构出来的完美幻像,为的是让自己取得前进的力量和意志。
“只有我们……能够拯救世界。
没有人能代替我们,里见。
” 四十多年前,山崎丰子写这本书的用意在于揭露医疗界权钱交易的黑暗内幕、选举贿赂和医患纠纷中种种丑陋的罪行,我们不由地会发问,错的是人心,还是制度?
如果有更公正的秩序、更清白的人心,也许财前可以成为一个更好的医生,里见不至于被赶出浪速医大,也许无辜者还活着,单纯者无需痛苦,也许财前和老师从未反目成仇,和挚友始终并肩奋斗。
谁知道?
《投名状》里的庞清云、王二虎、姜午阳都是朝廷黑暗政治的牺牲品,所以那个故事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
而财前医生终生受困在直通往蓝天白云之端的白色巨塔里,一座象征着荣耀、圣洁、尊贵、胜利的神性之塔,他的梦想长眠于那仍在建设中的世界顶级癌症研究中心的摩天大楼里。
而坚定不移地受困于白塔,走完自己选择的人生道路何尝不是一种胜利,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这样的奇异恩典,温柔的拯救了废墟中徘徊的人们。
在财前写给里见的独白中,影片缓缓结束,作为观众的我却怅然若失。
我不愿把它当作一部揭露社会问题的影片来解读,更不可能以轻喜剧或者偶像剧来定义它。
日剧总是鼓励我们,无论遇到什么,请振作起来,战斗到最后;如果你有一个梦想,不要犹犹豫豫,迈出这扇门去实现它。
无疑,《白色巨塔》也传达出这样的信念。
它让我们从更加深邃的层面读懂那充满了矛盾和激情的生命,它渴望成就,却脆弱踌躇;它原初善良,却伤痕累累;它野心勃勃,却留恋温情;它惘然失意,却认真执着。
那好像是借来的生命,直到最后一刻,还在为维护它用短暂的时间所实践的庄严和价值而努力。
“ 里见,当你看到这封信时,我已经走完最后的医生旅程。
首先请将我的遗体交给大河内教授解剖查明病因。
以下,是我对于癌症治疗的一些看法。
想根治癌症时,手术绝对是第一个选择,至今我仍坚持这点。
但实际上,很多病例,包括我自己在内,在发现时,癌细胞已经迅速的扩散和“播种”了。
这种情况下,虽然抗癌剂和全身治疗是必要的,但是很遗憾,至今未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今后的癌症治疗方式,须着手发展手术以外的治疗,我相信你将会是担负起重责的少数精英中的一人。
有能者,对于正确的医疗发展责无旁贷。
希望你在癌症治疗的领域上好好发挥。
我深信不久的将来,因癌症而死的病例一定能在世界上消失。
期盼我的解剖能对你的研究有所帮助,尸体是活生生的教材。
另外,站在对抗癌症第一线者,竟未及早发现,走上手术无法摘除的死亡一途,深感惭愧。
” 像财前医生一样,我们也站在华沙奥斯威辛集中营前运送犹太人的铁轨上,命运在此分歧,一条路是必然的地狱,另一条路——也绝不是天堂。
我们只是向往着神的光辉的渺小人类。
我们都困在白色巨塔,一边往上攀爬一边寻找救赎。
故事究竟该从哪里开始谈起?
医技精湛,手段高明,前途大好的第一外科助理教授财前五郎正式任命为教授?
华沙国际医学会议公开手术后的掌声,与此同时,浪速医大ICU里绝望地放弃抢救的病人家属?
还是财前五郎最后一次站在窗前模拟手术操作,右手却因为麻痹而没能握住充当手术刀的指甲锉?
白色巨塔以反映日本医疗腐败和医院黑暗而闻名,不才在多年后才有幸一睹昔日神作的风采,此时我已在医院实习了3个月,听说过不少医疗故事,关于医疗内幕了解不多,但也不至于盲目。
因此,看白色巨塔时,反而对“医疗界的黑暗现实”这一主题没有太多的感触。
但老朽依然在完结时泪流满面。
我泪点不低,但是此剧正中泪点---好吧,又是老生常谈,又是关于正义,现实,和理想。
理想主义被人谈起的太多,被人指责的太多,也被人惋惜太多。
有太多关于理想像现实妥协的故事,每一段都令人唏嘘,但是逐渐在这个世界上沉沉浮浮跌跌撞撞的我们,也似乎很成熟地学会了淡定地扔下一句“理想那么沉重,总有一天会离我们越来越远”。
毫无疑问财前五郎的存在从一开始就是为了表征整个争论体系中的“现实派”,而“黑暗现实”自然也围绕其与恩师对立,不择手段赢得第一外科教授职位来描写。
另一方面,里见攸二,我都不想多说,典型的日剧有志大好青年男主,怀抱医者为人的高尚理想在和医大的斗争里起起落落。
所以呢,对立面明确了,我们可以坐等最后正义付出极大牺牲战胜邪恶,或者说通过某种近乎自残的方式让自己心中的正义获得声张,来突显理想的渺小与伟大了。
NO,一部神作怎么能有那么挫的设定?
说实话最后财前输了官司我并不惊讶(屁话……)。
他是这部剧的灵魂角色,但我之前对这个角色又爱又恨:爱,一个医技精湛,年少有为的青年俊才,不择手段算什么?
野心又算什么?
那不都是萌点么(笑)。
至于恨,他骄傲,专断,和我欣赏的医生相差甚远,更不用提因为他的失职让一个无辜的患者白白送掉了两年多阳寿(自然不用提家属的无奈啊悲痛啊等等各种催泪点)。
直到财前病重时,在医院顶层对惠子说“虽然我不能像里见一样坦然面对患者,但是我一直都是认真的,认真地开刀,认真的往上爬,认真地想盖一间全世界最好的医院,虽然会不择手段,但是我究竟有什么错?
”说起来,你从来都没有错。
财前和里见其实都是绝对的理想主义者,只是他们选择的道路不一样而已。
于里见,每一个病人的生命都无上珍贵,无论贵贱,都应该竭力为病人的生命着想;于财前,只有站在至高点,才能发挥他一身的才华,而他才华最淋漓尽致的展现,就是能从死神手里夺回病人的性命。
在财前五郎的心里,他就是世界的救世主,真正的对手只有里见,只有他们两个才是世界癌症治疗的未来。
或许本来他们真的可以携手,续写癌症治疗的新篇,在还未竣工的癌症医疗中心大楼里,深深埋藏着财前五郎的理想,“到时候我是癌症中心的院长,一定会邀请你担任内科部长。
虽然我看不惯你的很多做法,但是在抗癌领域,少了你,就一事无成。
”看似热衷功名虚衔的财前,真正的理想最后还是回归到了医生身上。
他渴望掌握生死,而谁能否认只有站在至高点才能有最广大的舞台上才能让他实现这样桀骜而霸道的想法?
财前五郎,始终还是坏得不彻底,始终还是爱着医学本身而非所谓的“现实”。
不然不会在弥留之际,喃喃而语“浪速癌症治疗中心已经建好了,我是院长,佐佐木先生,请您住进来吧”,对鹈饲教授说“无关的人都滚!
”。
在他的世界里,所有的谄媚与阿谀都是假象,财前骨子里面的骄傲,从来没有让他屈于任何人。
看到这里,不由得觉得,财前五郎,你其实不比里见成熟多少;甚至说,比起里见攸二自始至终的坚持与笃定,他这个始终在矛盾与自责中徘徊的强者,反而显得有些单纯,单纯得就像多年前初出茅庐的少年,满怀抱负,觉得自己已经看清了整个世界的现实,而终将把自己的理想付诸到这一切所谓的现实中去改变他。
看到这里,我也禁不住想,如果财前没有死,是不是会有更多的的患者得到福音?
不要老把野心和道德挂在嘴边,这样的财前,从来不是一个只有野心而没有责任感和同情心的医生,相反,他的认真没有任何人能比得上,毕竟精湛的手术技巧是他的患者最大的幸运,而至于无辜死掉的佐佐木,人,孰能无过。
财前也不过是一个凡人,更何况是那么骄傲、那么认真的对待着自己孜孜以求那么多年的理想凡人,他坚信自己从未误诊,为什么就要承认自己有错?
后来的他,每每被噩梦惊醒,内心深处的不安与愧疚不言而喻,唯有死前一番话才证明他心里,从来没有看轻过自己的任何一名患者。
“此时此刻,我并没有因为死亡而恐惧,我只是,深深地遗憾”“我不甘心,死都不甘心”。
财前五郎的理想,依然逃不过现实:站在抗癌一线的他,未能诊断出自己的肺癌。
只是,我,再也不想那么轻易地说,“理想太渺小,终究逃不过现实的洗礼”。
好几年前的剧了,曾经只看了一半,因为某些原因中断就一直再没看。
前两天终于一口气看完。
故事分为“教授战”和“医疗官司”两大部分,我更喜欢前半,可能因为“教授战”变数极多、情节复杂跌宕,相当紧张吸引人吧;相较下“医疗官司”剧情呈胶着状,看起来有点累。
作为富士四十五周年台庆大作,从剧本到演员,确实都很不错了。
白色巨塔,就是象征欲望的巨塔……关于这类正经分析就此打住吧,毕竟这种内容大家都看得出来。
所以我懒得再正经一次,只想说说CP的事情- -柳原跟竹内作为同级生,本来大有JQ可挖,可惜两只不怎么来电,怎么看竹内都更喜欢前辈里见……我绝对是受了木原文的影响,看着竹内和里见,就已经YY出一篇完整的BL文了,为人现实的竹内很受不了理想主义的前辈,整天跟班在里见身后有着发不完的牢骚,相当眼红同学柳原“跟对了人”。
可是看着耿直的前辈到处碰壁,自己又忍不住处处替他操心,总是出言相劝,虽然经常被驳斥回来。
一直到里见被迫辞职,离开浪速医大之前,竹内一边又气又恨前辈的“傻”,一边试图挽留前辈,最后忍不住情绪激动眼含泪光……电视剧里提供的这些太符合一篇BL文里年下攻的心理历程了。。
从看不顺眼到不知不觉爱上,之后就是YY的空间了,比如里见辞职后,小攻强势示爱,把里见拐回家等等(里见的妻子那时候正好带孩子走了)。。
柳原本来也很仰慕财前,可惜这两人之间始终没有竹内和里见来得惹人浮想联翩……柳原就是个叉烧,跟谁都没啥好YY的- - 就算正规说这个人物,我也很不喜欢,太软弱了。
另外,一直很喜欢佐枝子,以前看剧时,就很期待她最后能跟里见走到一起,所以一直想象着三知代会怎么退出历史舞台,是出意外还是得癌症。。。
这次看的时候发现三知代竟然一度离开里见,想她该不会是这样退出吧。。
结果她又回来,也没出意外,也没得癌症,一直做里见的妻子到最后,令我失望啊。。
不过剧情到最后完全是官配的天下,因此也冲淡了佐枝子、三知代带来的失望。
当财前得知要建“癌症中心”,也就是那个白色巨塔的时候,我就猜想到他会去找已经辞职的里见。
尽管对簿公堂,当里见离开,财前还是会志得意满地请他再回来,狗血的路数大抵如此了。
只不过,对白仍然太shock…财前:忍耐个三年吧,里见……我等着你你一定会哭着来求我的这简直就是Iason对Riki那番话的翻版啊!!
日本大婶都兴这种?
然后就是一年后,法庭上重逢时,里见是第一个注意到财前咳嗽的人,其关心细心可见一斑。
财前输掉官司气得晕倒前,也是对里见说了一句“你得逞了”,这个在意啊。。。
接着花森就对里见坦言:“他其实一直很怕你。
他赢得过任何人,赢不了你,骗得过任何人,骗不了你。
”——这个羁绊啊!
以及后来佐枝子也有台词如此:“我很羡慕财前医生,我也希望能和你并肩奋斗,一直这样走下去。
”再来就是财前深夜跑到里见的医院,要里见帮自己诊断。
当里见得知财前癌症末期时激动地要对方转到自己的医院、由自己来担当主治医生,被财前笑道:一向轻声细语的你,怎么突然对病人这么凶?
狗血的高潮当然是财前弥留之际,所有关系人都围在病床前,陷入昏迷的财前对谁的呼唤都没反应,直到有人告诉他:里见来看你了!
——他才睁开双眼。
老狐狸鹈饲马上扑到财前身边,结果被财前给骂开了(人在鬼门关,天不怕地不怕啊)。
最后还是里见上前握住了财前的手,财前才平静下来。
老岳父眼看着宝贝女婿跟“敌人”里见的感情,心里五味杂陈,不过也没办法,还是识趣地叫大家都出去,“让他们两个单独呆着吧”……太狗血太狗血。。
最后的共处时间,财前一直都在昏迷中呓语,但说的始终都围绕着里见!
里见的诊断是对的…太好了,你终于答应了…你来当癌症中心的内科部长,我是院长…我的癌症中心,这样就万全具备了….在财前的“白色巨塔”里,始终都给里见留了一个重要的位置。
对他来说,成功必须涵纳里见,没有里见,他永远觉得自己不完整吧。
不管腐不腐,财前对里见的想法都是这样的。
临终的最后一句话也是——「二人で、里見….」无比煽情。
但估计让大家汹涌的不是泪水,是基情……最后还想一提的是两个人,“教授战”出场的菊川升医师,“医疗官司”出场的关口仁律师。
一个差点成为佐枝子的未婚夫,一个是佐枝子初次工作的boss。
前一个,两人之间鲜少互动,完全没有感情纠葛;后一个,本来以为会发生点啥,结果除了工作关系,后来似乎也没别的可能。
只能说山崎大婶是彻底不想写什么男女的故事,除了花森和财前的婚外情,其他女人都再无多余几笔了。
佐枝子这么动人的女孩子,先后接触的三个男人竟无一个能成为所托之人,于是也怨不得我YY了。。
所以我想说的是,菊川跟关口也未尝不是很好的一对呀!
毕竟菊川说过一句很厉害的话:“我再也不想结婚了!
”——我一直很好奇他是出于什么经历和心理才讲出这样的话。。
至于关口,看他也不容易跟女人发生什么事,连佐枝子这么温柔大度的女孩,与他共事一年也仅有尊敬没衍生出丝毫爱慕,那其他女人就更不太可能了,他自己好像也不会轻易对女人动心……反正,一表人才海外留学誓不再婚的杰出医生和个性固执生活潦倒没有女人缘的律师,怎么看都是一篇好文啊……而且他们还有佐枝子这个接点…有没有这对的番外给我看捏。。。
对了,最后的最后,差点忘了说,我很喜欢大河内教授,这老头儿一身仙风道骨,太有趣了。
看起来颇有武侠片里世外高人的派头。
不得不说,这真是一部非常具有现实感的极好的日剧。
故事大致可以分为三段:一是浪速大学教授争夺战,二是佐佐木医疗官司,三是财前病危至去世。
教授争夺战充分暴露了医疗系统内部的权力争斗。
当第一内科东教授要修退时,谁会成为他的接班人?
教授与副教授在外人看来区别不大,但是内部的人知道之间的区别。
每天早上教授的早训,温柔的女声“东教授开始早诊”的宣告、助教护士一般人等随从的阵势,明明白白的显示了教授如同古代君王般的气势和地位。
这成为权力争斗的场域,各路人马纷纷出动。
最有希望的是财前一派,背后力量是浪速大学内科也是医学部长鹈饲教授,他支持财前的理由恐怕不是一幅画那样简单,我认为还关系到浪速大学内部外科和内科之间的矛盾。
浪速大学里,内科的地位不如外科显赫,鹈饲教授极其想找一个能替他打理外科的工具,而出身于本校的能力卓越的财前无疑是最佳人选。
所以在他周围积聚了一群他的支持者。
另一派是东教授支持的菊川。
这更多是东教授的一厢情愿,在退休之前的些微嫉妒心理和对财前极度自信的反感让他对财前无法释怀,他也想找个工具,通过它来继续他在浪速的辉煌。
而菊川则成为牺牲品,并且,他自己知道他会成为牺牲品。
菊川在东都大学任教,本来无忧,他也是一位优秀的医生,但是东都大学的船尾教授和浪速大学的东教授都怀着不同的目的,力图把他拉入教授争夺战。
从一开始,他就知道自己会是个牺牲品。
所以当得知没有当选时,他很冷静,冷静清醒到像个旁观者一般看着这场闹剧。
我对菊川很有好感,睿智、冷静、淡泊,但同样很锐利,从他分析佐枝子不是个独立的女性就看的出来。
同这样的人交往,会有种不自觉的自卑感。
本来污浊的权力场域因为大河内教授的入世,忽然变得有了光明的意义。
大河内教授朴实,看着面无表情,但里见在一个夜晚对他深深地一鞠躬让我看到了大河内教授的人格魅力,他说:为了一个病例致力研究这是基本态度,可惜现在的人都遗忘了这点。
如此淡泊的人,对于污浊也忍无可忍,他的入世是为以后的出世。
而15票的高度(其他最高时6票鹈饲教授)充分显示了医德的力量。
为了教授争夺战,各方可谓奇招百出,财前和其岳父用金钱打通关节;东教授看似高尚的弃权实则是一种策略。
当我看到在那家财前岳父在经常去的和式酒店内精巧计算着所得的票数时,内心很纠结。
争夺战的结果:财前险胜。
当他第一次“早朝”时,表情很生疏略带傲气,唐泽寿明的演技真不是盖的。
之后的德国之行,这是个过渡。
一面财前的业绩达到顶峰,更重要的一面是他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思考。
杀人的人也是医生,医生也可以杀人,当他站在生命的岐点时候,一定有所触动,也许真如里见所说,医生真的不是神,而是人。
这个情节原著中没有,真是神来之笔,从架构上与第二故事衔接。
第二故事是佐佐木医疗官司,焦点矛盾是医德与现实的冲突以及不同医疗理念之间的矛盾。
首先来说说里见与财前的医疗理念的不同。
鹈饲教授曾意味深长的对二人说:虽然你们的理念很不一样,但是某些方面一致。
一针见血。
两人共同的执着是最大程度的拯救病人。
但是方式截然不同。
里见是这个剧中的温暖坚毅的存在,他承担了患者生命的负担,他会考虑如何安抚患者的心灵。
庆子说,她真正从医大逃脱的原因是害怕掌管人命。
庆子的心态和里见是一样的。
医生承担的心理压力很大,因为这是人命。
所以,我一直在想,现实中的外科医生也会不会有这样的心理演变过程?
会不会也有医生无法承受这种重压?
还是习惯而麻木?
好奇。
财前对待病人确实不似里见一般“有我之境”,而是“无我之境”,他确实在某种程度上认为自己是神,所以才可以置身事外的,以一种技术性的态度对待病人。
在第一集有个镜头,财前发现罕见胰腺癌时财前的表情相当之迷幻,简直沉静在即将克服罕见病例的喜悦当中,是那种取得科学成就的真心流露。
正如此,他才会直接了当的告知病人:你得了癌症。
一点顾虑都没有;才可以冷静到无情到把病人作为某种工具。
但是他还是想最大程度的拯救病人,而且因为他的技术高超,确实使许多人获救。
目的与实际结果的背离,又该选择哪个?
可能财前没有里见对待病人的真诚,但是结果是病人获救。
“我只要结果。
”这就是财前的信念。
现实也需要这样的医生。
虽然二者不同,但是里见都是财前心中不可及的目标。
庆子说,财前怕里见。
对。
为病人的一切,这个道理财前懂,但是不能如里见一般,毫无牵挂的做到。
财前牵挂的除了病人,还有地位、权势,他有所顾虑,所以不能前行。
财前其实最懂里见,他知道里见的价值。
其次,里见在官司中的困境。
里见说,他只想揭示真相,如果实际有他说的这样简单,他也就不会如此煎熬了。
其一,开除出浪速大学的危险。
要远离自己喜欢的研究,里见走前对研究设备的默默注视,真让人心疼;其二,对家庭的伤害。
妻子的离家给他打很大打击,虽然他沉默。
后来妻子回家时一句“欢迎回家”包含了千言万语。
其三,眼前的生命重要还是真相重要?
说出真相,财前官司输掉,可能让他无法再拿起手术刀,而这会让更多应该被拯救的人面临生命危险;不说,则违背了自己的医德和良心。
在财前为腹部长瘤的小姑娘开刀时候,里见恐怕想的就是这个问题。
前两个都可以想清楚,但是这个他抱着深深地困惑,他自己也想不清楚。
然而,最后他还是说了真话。
之间的曲折和痛苦,有物质的还有精神的,真不是一般的人能够承受的,所以,里见很伟大,一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
现实会不会存在这个的人?
不重要,重要的是树立了一个信念。
再者,财前的变化。
从奥斯维辛集中营开始,财前就开始变化了。
所以,庆子在德国提出分手后,再次要求复合,想再认识他一次。
有个细节,官司之前,财前早诊时候,对待普通病人是背手的(有特写),对病人的疑虑是不耐烦的打断;但是官司后,当护士君子提出要求财前为病人检查时,财前背着的手开始给病人检查;手术中财前的失误等等,都表明,虽然他表面上强硬,其实内心在点点的起变化,开始思考改变对待病人技术性的态度。
只是可惜,他走了,不然,会成长为一个技术和心理都成熟的医生。
第三个故事财前病危直至去世。
每个人真正的面目终于露了出来。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亡,其声也哀。
癌症专家得了癌症,这是很痛苦的事情,知道的越清晰越是无法欺瞒自己。
当里见激动地让财前入住他的医院,愿意安抚他的恐惧时,财前说,我不是恐惧,我是可惜。
他遗言“我相信你是将担负起责任的少数精英之一,有能者,对正确的医疗发展,责无旁贷。
”在最后庆子终于说出了“我爱你”。
黑木瞳真的很有气场,她的存在就是一种氛围,只要她出场,我就能感觉一种慵懒、自在的气氛。
真是老戏骨啊。
比原著中的庆子有韵味。
庆子之前对财前表面上是一种若即若离的状态,她像个预言者,总是看透一切的样子。
找个能自由不用顾忌的说话的人不容易,所以财前才离不开庆子。
最后一场戏令我感动,当庆子说“我爱你”后,财前想拉起她抱入怀中,但是颤颤巍巍的手已经失去了往日的有力,居然两人快要摔倒,我眼泪就下来了。
财前妻子杏子很了解财前。
她也爱他。
之前杏子的功利让我不太喜欢,但是她做了几件事,令我佩服起来。
她去花店买花,从鹈饲夫人嘴里隐隐知道了真相后,她打电话给庆子让她过来,因为杏子知道,财前最需要的不是自己;当财前昏迷时,她极力反对插管,她晓得财前不愿意浑浑噩噩的过完最后的时光;为唤醒财前,她叫的是“里见来了”,她晓得财前最希望看到的是谁。
杏子也是个伟大的妻子。
财前又一,他送给财前个精美打火机,他的权力欲望是财前扭曲自己的一个原因。
但是在最后财前逝世前,他哭着说,都怪我不该逼你勉强自己。
最后是他对大家说:打击都出去吧,让他们独处。
他也很了解财前。
这个戏剧性的人物也是性情中人。
东教授是医生,但是鹈饲教授却不是。
看了一个挺不错的影评,但每个人还是有不同的看法,这是一部让人词穷的电视剧,也是让我看完后接连好几天都缓不过来的电视剧。
在这部剧的前半段,我一直觉得财前是被逼的,他在教授战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人,是贿赂者,但是在作为一个医生上面,他对待病人的方式,要求腾出病床的方式,我都认为,是理性的接近没有人情,而不是简单的没有医德。
他在教授战中一直都很单纯稚气,网友弹幕也会拼命说你就稍微忍一下不就当上教授了么!
他根本就不懂怎样是真正的阴险狡诈,他的目的只有一个,我要当教授。
于是便觉得非常心疼他,在岳父妻子和舆论的多方逼迫下,拼死的为了当教授。
在和里见的多次对话中,有很多让人沉默不已的镜头,让人思考财前是否真的单纯为权财。
我是看完legal high知道的这部电视剧,当时看完legal high, 很多影评说,那是对白色巨塔的致敬。
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会说是致敬。
前半部剧尽管非常露骨的表现了日本当时医疗制度的不完善甚至黑暗,但是还没有出现那样值得让人尊重的地方。
直到财前病逝。
手术做完之后,财前还认为自己的肿瘤被切除马上就能康复的阶段,他立即就投身到下一轮的上诉中,因为打赢这把官司非常直接的关系到他是否能当上肿瘤中心院长。
我觉得不可理喻,自己生病了,就算真的还是早期能治愈,也不用在手术后第二天就立即开始商讨上诉的事情吧!
在这里财前还是显得非常急功近利,为了这个职位,不择手段,不顾人情。
但是接下来剧情急转直下,财前病情迅速恶化,他在小医院进行了真实的检查。
这一段检查后财前对里见的回应,是剧里第二的高潮。
检查之前,财前就已经知道自己是末期,他只是平淡的问了里见,自己的诊断是否有误,自己对存活时间的推算是否有误。
当里见快哭着求财前让他到小医院接受安宁治疗的时候,财前拒绝了。
“医大的人怎么能死在医大的外面” 这句台词我到现在也不能很好的理解。
这是作为医生的尊严?
还是为了第一外科名誉的维护?
我猜,他大约认为医大的名誉,会影响到病人的数量,会影响到有能力的医大因为名誉儿不能更多的救助病人。
但是接下来,里见喊着说至少让我平复你的不安,我本以为财前会抑制不住而落泪,并且答应里见,结果只猜中了落泪。
他哽咽了,一个冷血了大半部电视剧的男人的哽咽对观众的视觉冲击是致命的。
直到他说出“我不是不安,是遗憾” 的时候,我才明白我根本对这个我思考了两天的人物一点儿也不了解。
遗憾,遗憾什么?
遗憾自己并没有得到想要的人生得到想要的名誉?
遗憾自己不能再做医生?
遗憾自己再也不能站在手术台上享受开刀?
遗憾自己不能和里见一起实现梦想,救更多的人。
当时这话一出,我的眼泪也一并出来了。
紧接着财前就开始安排后事,在安排后事的时候,终于知道哪些逼迫财前的人,并不是真正把财前作为工具。
岳父最后的样子,是对这个入赘女婿产生的真正的亲情。
原本表现的像个极品的不爱财前利用财前的妻子,也在最后精神恍惚得拒绝了东教授提出的插管维持呼吸。
并且当时在天台和花森的对白,财前疑惑的说“我错了吗”。
其实他一直都是真心的认为自己没有错,当时对佐佐木的判断以及手术措施,不仅是他自己认为没有错,而且一审的时候,鉴定医生也是认同的。
而且那位坚定医生的人品,也是很明显的值得肯定的。
在财前最后的弥留之际,他神智不清的时候讲出了他作为一个医生的真心话,讲出了他那样想当教授相当院长的真理由。
他瞪大眼睛,用尽力气骂了鹈鹚教授,其实在财前内心中,鹈鹚教授才是他看不起的。
他一直说不能理解里见这样的理想主义者,好像流露出这些都算什么,我当上教授的权利才是最好的,但在最后的最后,他痛斥了权利与欲望的化身--鹈鹚教授。
接着岳父很明白的叫大家都出去,留下里见和财前两个人,财前说“里见你终于答应了,答应做肿瘤中心的内科部长,这样我的肿瘤中心就准备万全了,佐佐木先生你也来我的医院吧,我会腾出床位给你的”。
在离结尾还有十分钟不到的时候,我才明白财前追求高位的原因。
他自信,认为医术才是最有实质作用的救人方法,他的医术高超,是有能者,要尽可能的站到高处,成为院长,建一间世界最好的医院,拯救更多的病人。
这些抱负,一定是在高位的人才可以实现的。
和岳父妻子和我们想的不同,财前想上到高位的原因过于纯粹,让当时我内心受到太大震撼,是缓不过来的最大原因!
他其实那么单纯,只是想做医生救人。
在最后财前去逝,被推入解剖室时,唐泽寿明用非常坚定的语气将最后的信读出来。
没有过多的赘述,从开头就切入,“里见,下面是我对现代癌症治疗的一些看法”这封信算是遗书,但是财前连在遗书里都不是一开始就提到自己个人的情感,而是表示了对现代医学的看法。
他说他始终认为手术是最好的办法,但是癌症有时会发展到手术也拯救不了的地步,有能者,对于医疗的发展给予正确的指导,责无旁贷!
这一段话,我真的词穷了。
所以引用我认为写的很好的影评:“但哪怕没有这封遗书,五郎也绝对不是一个反面的角色!
无数次,我们看见他陶醉在手术过程的幻想里,他是如此地热爱这一番事业。
他本身是一个充满抱负的人,是不健全的价值观导致了他的毁灭。
”来自豆瓣用户:Gustav他的影评: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621153/#comments最后的最后,财前说出了他在遗书中唯一一段自己的感受,也是最能体现医生伟大的一段话:“另,对站在对抗癌症第一线者尽未及早发现, 走上手术无法摘除的死亡一途, 深感惭愧!
财前五郎。
“我对这部剧的理解,对财前这个人的理解。
大约是:鹈鹚教授和岳父还有世人,对高位的看法,就是权与财。
但是财前,他认为高位,是他完成崇高理想的必备条件。
我说不上来财前的看法是对是错,因为里见就算没有转院,也一定不可能和财前一样,有当上肿瘤中心院长的可能。
但是这一残酷的现实,当上教授后对自己医术的过度认同,使财前的事业受到了冲击。
在舆论面前,财前坚持自己的手术的正确性,那样强硬的自信让被这个对正义和怜悯有多过偏袒的世界觉得不可理喻。
是财前的错。
并且,对佐佐木术后的治疗财前确实有所怠慢。
并且,柳原的懦弱,也是非常大的败笔之一。
对于财前,我的评价是正面的。
是财前让我感受到医生的伟大,而不是里见。
里见其实也了不起,虽然愧对家庭,但是他自己也为了正义而不顾自己的工作。
但是财前,在对这个角色争夺高位的目的深深误解之后,了解到原来他的最终目的就是救人时,我膜拜他。
另:我也一直觉得东教授是一个很好的人。
就像剧中大部分人一样,东教授有严重的不对。
他嫉妒,排挤财前,对财前影响重大自己也食得恶果,但是东教授的人品是不错的。
他能在退休前希望和解,在最后凭良心出庭,都是他真正善性的表现。
在放下那无谓的嫉妒之后,东教授真的是一个不错的医生。
很多人说这些角色都洗白什么什么的。
一下就洗白一下就洗白。
那就是说这些人都是人渣咯只是剧情这样发展我们错误的认为他们还不错。
为什么一定要把什么都看的这么负能量满满。
不理解。
谢谢阅读
奇异恩典,何等甘甜;我罪已得赦免。
前我失丧,今被寻回,瞎眼得以看见。
制作人端得是独具慧眼,竟然选这首《Amazing Grace》作为片尾曲与映衬高潮的背景乐。
当这曲子第一次在片尾响起的时候还能感到些许的违和感,但随着剧情的层层推进,便愈发感到把它用在这里实在妙不可言。
搜索一下汉译歌词,亦是颇有启发之处。
是的,《白色巨塔》的确是一个关于犯罪与赦免,丧失与寻回的故事。
整个主线是由两个医生书写的,主外的财前与主内的里见。
同为各自领域里的希望之星,在医术上两人可谓是已臻化境,但是,他们各自对医生使命的理解,以及由此而选择的道路,决定了两人不同的命运。
财前坚持医术至上,并且要不断争取更大的权力,更多的资源来让自己的医术获得更多发挥的机会;而里见则坚持患者至上,医生应当竭尽所能,想尽一切办法救治眼前的患者,永不放弃。
要对这两种立场作出客观的评价是极为困难的。
因为两者都是为了更好地救治患者,只不过前者是想以最高的效率救助最多的患者,而后者只是想极尽所能救治眼前一个个活生生的患者。
对这两种不同的想法,只怕上帝都不愿意分出个对错来。
只可惜,最终对人作出评价的标准不仅仅是他的想法,还有他的行为,以及这行为所导致的结果。
在这点上,财前完败于里见。
里见是一个具有圣徒精神的人。
所谓圣徒精神,无非也就是坚持一些简单的原则(例如拒绝暴力,拒绝害人利己),爱人胜过爱己的人。
他们是真正的伟人。
所以,里见所拥有的这种光芒才可以刺痛财前内心里的黑暗,令他对里见心生畏惧,却又无比渴望与他接近。
因为,财前为达成自己目标所选择的道路,无疑是一条修罗之道。
要想最终立于白塔之顶,他需要制服所有位于自己之上的人。
为此,除了精湛的医术,还需要无量的阴谋与金钱。
自古以来,无人能以赤子之心与两袖清风登上权力之巅。
权力的争夺总是与人性的黑暗相伴相随,因为权力就其黑暗本质而言无非就是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别人,与平等协商的光明途径是相违背的。
而那些怀抱善念去追求权力的人难免不会被权力的黑暗面所侵蚀,不可避免地失去自我,成为权力的牺牲品。
而医生是尤其不能被权力腐蚀的职业。
因为医生作为学者不能盲信掌控权力的权威,更不能为保持权威的地位而掩盖是非,这与科学精神完全是背道而驰的;作为学者的医生只要该相信客观事实与自己内心对真理的追求,而权力对这些品质而言绝对是毒药;而作为医师的医生的使命只是救死扶伤而已,与权力有何干系。
所谓白色巨塔,实在只是医道精神的葬身之地。
在此,《白色巨塔》伟大的悲剧性得以展现:财前欲以与医道相悖的手段去实现医生的使命,他以为自己可以成为巨塔的主人,但结果却是他被巨塔所吞噬。
然而,幸好财前还有里见相伴。
财前完全了解里见所坚持的信念。
并且他也能够感受到这信念所散发出的温暖光芒。
可惜财前过于刚愎自用,乃至于他相信世界上只有自己是正确的,任何与自己不相符的想法都是错误。
财前一面被那光芒所吸引,一面又在拼命拒绝向它靠近。
在他犯下无可赎回的错误之后,他更是变本加厉地试图消灭那道光芒。
但是那光却变得越来越强,越来越温暖,最终是它把堕入黑暗的财前重新拉了回来。
奇异恩典,何等甘甜;我罪已得赦免。
前我失丧,今被寻回,瞎眼得以看见。
我想,在这部剧集里,这首歌所赞颂的就是里见这样的人。
纵使世间邪魔当道,人人只顾自己,但只要还有里见们存在,有他们坚守自我的光辉为我们照亮方向,心存善念却又软弱胆怯的人们就可以沿着他们开辟的道路前进。
那是一条布满荆棘艰险无比的道路,走的人十分稀少,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坚守在路上的人都十分幸福。
在B站上看白色巨塔,偶开弹幕,总是很沉痛,因为剧也因为不同的观点。
其实我并不觉得人都要活成一样,持一样的态度观点,但总有要坚守的底线,这可能是我的偏执,却不打算更改。
有人说这世界早就是黑白灰,灰还更多,里见这样非黑即白的很蠢甚至不正确。
我承认这个世界确实出现了许多灰色,但是否因为有了灰,就无须分辨黑白了呢?
是否说所有人都说成年人只看利弊,小孩才看对错,那么事情就无须区分对错呢?
我觉得很悲哀,竟有许多人这样想。
是非黑白对错,可能在平时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中无须太在意,但偶尔当牵扯到要分开时,还是要分开,别一锅端随便混,做人做事总要有底线。
里见人格的伟大让所有卑劣无所遁形。
有人说里见是自私,不顾家人朋友,只为自己。
这个说法很对却也很荒唐。
何谓自私,是我们选择了我们想要走的路,是我们选择了我们觉得对的事,像里见选择了正义,像财前选择了权力。
其实这些本无可厚非,自私是我们处事对人的方式,而无私是方式造就的结果。
里见的自私在于坚守内心的正义,不顾自己的前途家人的安稳,而正是这样自私的选择才是真正的无私,纯粹为了患者为了医学事业。
如果里见选择了自己的家人而妥协,这样也是种自私,因为家人在他心里超过一切,他选择了最重的。
但尽管自私也分不同,不是由是否伤害到别人区分,而是由是否有基本的底线基本的尊重与坚守区分开来。
所以财前的自私,为了教授前途为了权力还为了他所谓救更多的人,这样的自私让我恶心。
谁也不是上帝,以为轻视一条生命却可以挽救更多条生命,生命就是生命,谁也没有生杀予夺大权,一条多条都是平等的。
我是个俗人,可能很现实,做事做人永远不能很里见,但这并不影响我去景仰这样的存在。
我希望我起码可以像那个护士一样,有分辨是非黑白的能力与勇气,不会变成个面目可憎的人。
愿可以在Amazing Grace的歌声中获得灵魂的洗涤。
完全超越了东爱在我心中的高度 看来我更喜欢这种心机重的电视剧啊
高分推荐的人又多,我居然看了一半就看不下去了,这剧如果在03年确实算好剧,而且还只适合学生和没见识的人看的,各行各业都会有黑暗,但绝对不会有里见这种程度的圣母,简直就是搅屎棍捣乱的,医生技术的重要性远远高于道德和人品,当你得了绝症你告诉我你选谁?圣母能救你吗?
最终章
第一次这么厌恶正面人物,里见你都不像个人了,什么导师,悲剧的始作俑者还带洗白,附带傻白甜女儿……太不现实了,看的生气
日本人这么虚伪和冠冕堂皇吗?观感很差的一部剧,说什么最伟大的日剧,没看过《北国之恋》就在这大放阙词,一部宫斗剧,和攻克癌症有很大的关系吗?
闷死
财前其实是个挺悲哀的人,过分的自尊和要强,以及实力和关系,都注定了他一心往上爬。人性的复杂和弱点,也是明明白白地展现出来。相比里见而言,财前的塑造更为立体。但无疑,财前确实是一个相当优秀的人,他的本心确实也有想要改变医疗体制,从而进行更好的医疗构建,只是没有把握稳当,利欲熏心,享受权势,有些飘了。
2集弃,无聊家常肥皂剧。里见明显是小人,呕……
一颗心实在不能再多了,前半部分还凑合,后半部打官司部分简直假到离谱。每个出庭反财前的人付出了重大代价,那些证人是傻了吗?为了一个不相干的老太婆,赔上自己的前途。典型的损人害己。
男二真™圣父。开头确实很有意思,权利的回合制令人着迷,但是21集。。中间的来回拉扯看得很烦躁,特别是感情戏🤐。最后结尾升华了一下人性,男主坚持自己的医疗理念,让我觉得坚持自洽,本就是一件无端会产生矛盾的事。
医疗什么的,其实是个外壳,本质上是面对利益考验内心的人性职场剧,直指内心斗争尤其令人心寒!而财前和里间,正是理念和原则的对弈,一个理想化,一个功利化,又爱的如此真,伤的如此深!内心欲望的挖掘,没有像这剧这么深刻了。9.5
里见医生是我这个理想主义者的一道光啊
不该乱翻豆瓣图片结果被剧透成狗所以拖了两个多月才看完...现在医疗题材的都拍成单元剧了还是喜欢这种一条故事线的....非常戏剧性的剧情可惜财前这种贯彻正义的方式不讨好啊还有就是剧情展开太慢了....顺便唐泽寿明那时候太帅了黑木瞳也正值黄金时期....现在俩人都输在眼袋和皮肤上= =
讲医疗的,印象不深,先三星
get不到,更爱台版
很好看。谢谢里见,谢谢财前,谢谢佐佐木一家。唯一的问题就是,女性角色全员工具人…我只能说考虑是03年的片子溺爱一下,但总有种年夜饭很好吃但我没有资格上桌吃饭的感觉…
1.以前的演员要演技有长相,要长相有演技2.补完了小时候不感兴趣的坑3.社会派的男性:奸商、凤凰男、学术男、地痞流氓社会派的女性:爱慕虚荣头脑简单酒家女、单纯正直爱男主的白富美、单纯善良贤妻良母4、我到了恋姐的年龄了!黑木瞳姐姐你好美啊!
胜于实力,败于傲慢。P.S.及川光博太帅了。。。太适合演衣冠禽兽斯文败类了
看到第六集。还是过于浪漫主义了,可以比作出色的武侠剧,但还不是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
真的一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