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王

天道王,The Enforcer Of Justice

主演:巩峥,陶红,杨钧丞,刘楚玄 Chuxuan Liu,白雪公主,沈丹萍,朱洪霖,赵中华,胡双全,高郡伟,单仕杰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0

《天道王》剧照

天道王 剧照 NO.1天道王 剧照 NO.2天道王 剧照 NO.3天道王 剧照 NO.4天道王 剧照 NO.5天道王 剧照 NO.6天道王 剧照 NO.13天道王 剧照 NO.14天道王 剧照 NO.15天道王 剧照 NO.16天道王 剧照 NO.17天道王 剧照 NO.18天道王 剧照 NO.19天道王 剧照 NO.20

《天道王》长篇影评

 1 ) 先是“人”,再是英雄。

前有《八佰》,后有《金刚川》,今年的华语战争题材电影受到了观众前所未有的关注,但在这两部大制作之外,还有一部战争电影同样值得一看。

它就是, 《天道王》 同《八佰》和《金刚川》一样,《天道王》同样也是根据真实的战役改编,它选择的是抗战史上著名的“十二烈士山阻击战”和“李炮营阻击战”,是抗日时期东北战场的经典战役。

在真实的历史资料记载中,在寒冷的东北战场,12 位英勇战士,用血肉之躯对抗近 400 人的残暴日军,所带弹药仅仅二千粒,平均七粒多子弹打死打伤一个敌人,为抗联主力和总部机关突围争取时间,是独属于东北林海雪原的战争记忆。

电影对这一事件做了合理化改编,电影故事跟随东北雪原的一群猎人,他们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国家,放下了儿女私情,不惜一切代价加入抗日联军,拿起猎枪与敌人周旋,多场惨烈的战斗也随之展开。

看完整部电影,除了对抗战英雄的敬意,最让我感受深刻的,就是电影中每一个鲜活的,有血有肉的角色。

因为电影的设定,这十二位烈士原本只是东北当地的普通猎人罢了,他们在自己的家乡以打猎为生,几十年来过的都是相对贫苦,但平静温馨的生活。

但外来入侵者的凶残打破了这一切,身为平民,自己的家乡已经受到了严重威胁,危在旦夕。

为了保卫家乡,也为了保卫自己的妻儿,他们不得不放弃安逸的生活,拿起武器,冲上战场。

作为此前双手只沾染过动物鲜血的猎人,面对战争,活生生的人,他们的第一反应是犹豫,害怕,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人性。

导演的厉害之处在于,塑造了多个角度的角色,主角李玉成,整个村落里的“老大哥”,说话做事颇有分量,是领袖的角色定位,但与此同时他也是自己小家的一家之主,肩负着抚育妻儿的家庭重担。

所以当他决定拿起武器冲上战场的时候,由陶红扮演的郭淑珍,李玉成的妻子,自己的丈夫抛下小家去打仗,一开始肯定也是一百个不愿意的,但为了整个民族,家乡的存亡,她也渐渐变的坚强,无畏,这中间的人物转变,用了很多细节去铺垫,做的可信且感人。

还有本来已经和小青定下婚约的强子,一面是儿女私情,一面是家国的危难时刻,他遵从内心做出了选择,毅然走上了打击敌人的道路,最后也是和小青双双殉国,成为了整部影片中悲剧色彩的一个缩影。

另外还有梁队长,面对保家卫国和照顾瞎母的两难选择,选择了为家乡挺身而出,而最后母子二人双双被汉奸无情杀害,同样也是一个泪洒影院的悲情时刻。

他们一开始的懦弱,害怕,是和我们从小认识到的英雄形象完全相反的,在我们的印象中,英雄难道不应该是英勇无畏的吗?

但这也是整部电影最贴近真实的地方,每一个英雄,都是儿女,也都是父母,他们成为英雄之前,首先要是一个“人”。

身而为人,就有七情六欲,就有儿女私情,但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放下这些普世的人性,去选择为了家国大义,英勇献身,才可以被称之为英雄。

影片构建了数个有血有肉的角色,每一个小人物从懦弱到英勇的细微心理变化都被导演很好的捕捉,一个个小矛盾,小事件,都让人物变得丰满,真实,从映照在大银幕上的纸片角色,变成了似乎真的生活在我们周围的“人”。

有了这些有血有肉的角色,才更能撑得起电影精良的摄制质量,东北雪原的泠冽、农村的乡土人情、战场的炼狱残酷,在导演的镜头之下都足够让观众有代入感。

电影《天道王》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气势恢宏的画面描绘了东北猎人受抗联精神感召,在白山黑水之间,小兴安岭深处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感人故事,充分展现了广大抗联战士“不屈不挠、 英勇无畏、誓死如归”的爱国精神和家国情怀,是近期的院线,一部不可多得的必看佳作。

 2 ) 英雄的丰碑背后,是普通人的无可奈何

“战争是什么?

”如果将这个问题抛给当下的年轻人,他们可能会说,那是历史书上的词汇。

如果问战争中的将军首领,他们可能会说,是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关于生存和尊严的较量。

如果问狂热的战争分子,他们可能又会说,那是男人挥洒热血和荷尔蒙的角斗场。

但如果问李炮营的“十二烈士”,他们可能会告诉你“战争?

我不懂,我只是想守住我们的家罢了。

故事发生在抗战时期一个东北村落,这里位置偏僻,常年被积雪覆盖,村民们以打猎为生,而主角李玉成是这个村落里的“老大哥”,是言语颇有分量,能影响所有人的领袖,在家,是有妻有子的普通男人,他的日子虽不富裕,但也算是与世无争的幸福。

然而平静被忽然的造访所打破,猎户村的村民们被告知,随着抗日战争的扩大化,日军已经逼近到此,于是为了守护家园,将侵略者赶走,村民们自发组织了一支“抗日联军”,在茫茫林海里与日本伪军展开了殊死较量……

在八年抗战的过程中,中华大地上产生过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尽在黑龙江就有打响抗战第一炮的马占山、视死如归的赵一曼,战斗到最后一刻的八女投江,不胜枚举,这片黑土地上诞生过无数热血无畏的勇士。

《天道王》也同样取材自真实历史事件——十二烈士山战役。

这场战役或许并没有那么有名,但却是抗战历程中极其重要的一役,1938年正是日伪军急于巩固东北的时候,为了能够完成侵略目标开始更加凶猛的与中国部队作战,对平民百姓行杀戮之事。

而抗联的出现代表了近代民族主义的觉醒,正是有这种觉醒,才让中华民族的每一个人都担起了抗击侵略者的责任,为了纪念他们,人们不但将小孤山命名为“十二烈士山”,更在2015年国家公布抗日英雄名录中,十二烈士被排在了第一位。

现在再回望,这无疑是意义重大的一场战斗,但让我惊喜的是,《天道王》并没有刻意的去渲染烈士们的功绩,他更注重的,是烈士们身为个体,身为普通人的矛盾与纠葛。

十二烈士,并不是一开始就想当烈士的。

面对战争,他们反而第一反应是犹豫,害怕,割舍不下。

陶红饰演的郭淑珍,在最开始李玉成跳出来答应参战时就直接反对,后又劝阻他,说可别破坏了当下一家四口的安稳生活。

身上有婚约的强子,在参战过程里不住惦记着恋人小青;在第一次应战日伪时,也会有人因杀了人而不安以至于双手颤抖。

这一切都和我们从小认识到的“英雄”形象不同,英雄不应该是无所畏惧,奋勇杀敌的吗?

怎么还会有这么软弱的一面?

可这才是电影出色的地方,导演与编剧并没有将十二烈士塑造成高大全却没有灵魂的脸谱化角色。

传统的教科书式故事,只是一昧的告诉我们爱国情的高尚,却很少告诉我们,那样浓烈的爱国情是如何被激发的。

在《天道王》中给了我们答案,在我看来,最能表现这一点的,其实是梁队长那个角色,他本来为了自己的生存给日军做事。

可在看到同胞们站成人墙,被日本人像对待牲畜般打成筛子一样的场面后,他的良心受到谴责,他的民族情被激发,于是最终选择帮助抗日联军。

而猎户们也是在见证了自己的亲友一个个被日军残忍杀害后,与他们赴死拼搏的决心达到了最高。

和日本人作战,不是他们的选择,而是唯一的出路。

在惨烈的民族存亡之际,弱小而平庸的普通人,也被逆境倒逼成英雄,这正是《天道王》试图讲述的,也是试图唤醒的,那种朴素而真挚的爱国主义情。

在当下饭饱衣暖,安居乐业的今天,“抗日英雄奋勇杀敌”,越来越像某种离生活很远的传奇神话故事,太多人已经忘记了我们的先辈是付出了怎样的热血去换来今天人们的幸福。

也忘记了身为一个中国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

很高兴在今年,看到像《八佰》,《天道王》这样用心塑造抗日英雄的战争电影,也希望它让所有人记住:即便历史已经过去,但我们仍要铭记,即便已生活在和平年代,仍要时刻居安思危,不忘自己中华儿女的身份。

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得起那些用鲜血奉献给国家的先烈们,不是吗?

 3 ) 四星给前半段以及那些民族英雄们

人总是活在枷锁之中。

影片一开始让人很亲切,很有生活气息。

不是英雄式的电影,反而更像是小人物。

所以也更让人有代入感。

平静的生活下就像是现在的我们,只不过工作不同,邻里朋友不同,地域不同,习俗不同。

肯定也会有枷锁,只是不明显。

但是日本鬼子来了,矛盾马上转变,而且越来越锐利。

日本人在山下暂时不会有威胁,国军来求援,家人顾忌安全不愿意,要去打鬼子吗?

一辈子安安分分,只打猎不杀人,要把子弹打在人的躯体上,即使那是日本人吗?

政府已经招安投降,一部分人选择顺从,无非是换了个皇帝,要这样默默地活着吗?

人总是活在枷锁之中,要过亲人朋友那关,要过自己这关,要过社会和民族认同的祖宗的关。

不撞南墙是不回头的。

不是我们天生强大,是对手越凶残,我们越强大。

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应该都会想,明天会是什么样呢?

家里的孩子老娘怎么办呢?

就在这时,影片里抗日联队出现了,不禁给人一丝希望。

可是又不禁思考另一个问题:如果没有抗日联队怎么办呢?

一个让人绝望的问题,我想我们的民族是幸运的。

因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没有星火,就变成星火。

最后,但是也很重要,分享一个观影技巧:请在1小时30分钟左右离场。

不知是编剧笔力有限,还是nt甲方要求,后半段nt剧情极其影响观影感受,以上。

 4 ) 这叫电影?!

无话可说,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大家去看吧,相信大家会有所收获的,电影能放映也是超级神奇的一件事物,我的确是被这个电影深深的折服了,能拍出来这样的片子,从导演,到演员,我也是由衷的佩服,我服了,你们厉害!

大家有时间就去看看吧,支持一下导演吧,他进步的空间太大了 ,我相信下一步片子一定一定比这部好

 5 ) 起来!不愿做亡国奴的猎人们

提到今年热度最高的抗日题材影视作品,毫无疑问当属管虎导演的电影《八佰》,无论是一个个令人血脉贲张的惊险镜头,还是四行仓库里的“八百壮士”舍生取义从容赴死的悲壮场景,都令人如此难以忘怀。

将于10月15日上映的抗战题材大片《天道王》,同样将故事背景锁定在了这段慷慨激昂的峥嵘岁月。

然而,与不少观众刻板印象中的红军战士形象不同,在《天道王》中毅然决然投入战争抗战救国的不是别人,正是东北深山里、林海雪原上的猎人!

这一不落窠臼的新颖设定,首先就吊足了观众胃口,令人充满好奇。

当然,东北猎人参与抗日战争也绝对不是拍拍脑门想出来的,而是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一场战役——烈士山战役。

1938年的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曾经是日寇发动讨伐的经行之地。

凌晨时分,日军被驻守的第一连发现,第一连当即决定,在河谷平原上的小孤山阻击日军行进。

尽管第一连的战士们大都是东北猎户,但个个都堪称名副其实的神射手。

一番艰苦鏖战之后,十六名战士共计击毙日军百余人,其中十二名战士英勇牺牲,名不见经传的小孤山因此得名——“十二烈士山”。

这便是悲壮与热血共存的十二烈士山阻击战。

电影《天道王》的男主角名叫李玉成(巩峥饰),他还有一个更为亲切的称呼——李把头。

把头算得上是东北俗语,有头头、老大的意思。

曾在烈士山战役血战到底,并成为最终幸存的四人之一的李福胜,正是李玉成的儿子。

烈士山战役后不久,日伪军率领三百余人的讨伐队摸进李炮营防区,对李炮营里的李玉成一家三口而言无异于从天而降的晴天霹雳。

战争中血肉横飞的那种残酷与绝望,只有置身其中者才能真切体会。

面对“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敌军阵势,李玉成是选择保全自己的小家直接逃跑,还是义无反顾背水一战阻击敌军?

故事的结局,留待观众在电影《天道王》中寻找答案。

如果说题材选得好是第一,那么演员演得好也同样是不可或缺的关键。

《天道王》之所以能够做到感人至深、让观众动情,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选对了演员、演员成功演绎出了角色内在的精气神。

巩峥饰演的“李把头”李玉成有那种东北人骨子里的豪爽与情义,孟子《鱼我所欲也》当中的“舍生而取义者也”,应当就是像李玉成这样铁骨铮铮的汉子。

在《天道王》里饰演猎户李玉成妻子“郭氏”郭淑珍的陶红同样出彩。

在热血野性的战争题材中,女性往往是作为缺乏存在感的默默付出者形象存在的,而在陶红的细腻演绎中,我们同样能看到郭淑珍身上那种永远不会被击垮、永远不可能被毁灭的坚韧气质。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天道王》向观众呈现了东北猎户在烈士山战役抗战到底的热血故事。

充满红色精神的热血故事,令人倍加珍惜今日幸福来之不易。

就冲着出品人都是东北人这一点,《天道王》得看!

 6 ) 假期结束,是时候看一部有血性的电影了

十一黄金档刚过,相信大家都在《我和我的家乡》中笑过感动过,在《姜子牙》中年少过,在《夺冠》中热血过,在《急先锋》中高能过……接下来,大家很可能会在这部电影中找到一种久违的感受,用朴实无华形容它,很贴切。

看这部叫《天道王》的电影之前,所长觉得现在可能没有人这么耿直的拍出这样一部电影了。

没有全明星阵容和流量支撑,完全聚焦于题材本身。

选择这样的题材很吃亏,缺乏娱乐性,很难吸引年轻观众,所以所长挺佩服这个团队的勇气的,辛辛苦苦兢兢业业到头来可能只是拍了个寂寞。

不过看过电影之后,所长也明白了,这样的电影是一定要有人去拍的,也一定会有人看的,当抗日英雄们不畏牺牲英勇杀敌的场景出现时,那种骨子里面自带的条件反射能让在场的每个人都有所触动。

《天道王》就是一部扎扎实实的抗战题材电影,故事扎实,场景扎实,演员发挥得也扎实。

久未在银幕上露面的大陶红这次在里面扮演了抗战英雄的家属,一代美女心甘情愿被这种大棉袄二棉裤的造型耽误,也是个实诚人。

言归正传,《天道王》是以东北抗日联军为史料,以中国抗日战役中以少胜多最著名一次战役——“烈士山战役”为渊源,杜撰出的一个抗战故事。

故事的主角是个人称李把头的东北山野猎人,这个人物带有典型的东北人民的性格,性格直爽,待人真诚,是个地道的东北爷们。

“小日本进了咱们的林子,就没了咱们的好,咱不能让外人欺负,咱们有枪的炮手不出山,还能让大家伙拿菜刀、扎枪和鬼子干仗去?

”“家都没了,咱这儿可不能由着鬼子来闹。

”简单几句东北嗑,就把李把头这个人物英雄主义的一面呈现了出来,他带领同村不愿坐以待毙做亡国奴的小伙伴毅然决然的加入了东北抗联,并三翻四次与日军斗智斗勇,最后在一场狙击战中牺牲。

这是一部足以震撼人心的抗战题材电影,它好看的地方在于影片刻画出的李把头这个人物并非是一个一味冲锋陷阵,口号喊得响亮的模式化的英雄,而是塑造成了一个非常顾家,平时就爱老婆孩子热炕头这样一个充满烟火气的平民英雄。

他有勇有谋,并不蛮干,而是处处发挥他土生土长本地人的优势,烧粮食、炸仓库……其实保卫国家就是先保卫生自己养自己的这个小家。

影片中有好几段他凭借在山里的打猎经验赢得漂亮仗,把日军弄得服服帖帖,干吃哑巴亏,这些戏份都很有意思。

东北的白山黑水,成就了影片的独特的视觉体验,深入东北林海的实景拍摄,还有独特的人文自然风光,都把观众瞬间拉回到了电影的情境当中。

排山倒海的炮火,生死一瞬间飞舞的子弹,还有影片中每一个抗日英雄们浑身散发出的那种血性,从小范围的突袭到影片最后的殊死阻击战,这些情节的设置和对细节刻画都真正抓住了抗战题材电影的精髓,这部电影还是很值得一看的。

 7 ) 用最真实的故事,唤起最真挚的感情

在略显萧条的2020里,《八佰》成为了少数的几个市场赢家,30亿的票房暂列年度票房冠军之位。

片中太行仓库八百壮士,三天三夜奋勇抗敌的场面感动和燃炸了许多观众,也让不少人重新了解历史,对爱国主义有了新的认识。

无独有偶,最近又有一部展现中华儿女不畏生死、以少胜多保卫国家的电影上映——《天道王》。

在十一过后略显清冷的秋季档里,凭借过硬的质量和出色的制作水准,这部集结了众多实力演员的抗日战争题材电影,以黑马之姿杀出,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呈现出许多不同于此前同类型的新意,不同于《集结号》《八佰》等片,故事的主角不再是某支鼎鼎大名的精锐部队,而是一支军备都只能勉强凑齐的“野八路”。

故事取材自一场相对不那么著名的“烈士山战役”,讲述了十二个猎户在政府的号召下自愿加入抗日战线,并在对抗过程中被感召出爱国热情,创下以少敌多歼灭四百余名敌人的奇迹,并最后壮烈牺牲的故事。

因为视角的不同,电影对抗战也呈现出了另一种展现姿态,不再是炮火纷飞的战场,而是黄叶飘飘,辽阔萧瑟的东北平原,呈现出了不一样的美学风貌。

像是第一场偷袭日军的戏,导演在航拍,马蹄特写,狙击手的长焦镜头中不断交叉剪辑,一只孤雁凄叫飞过,虽还未正面交锋,却已将“战争即将打响”的紧张气氛拉至高点。

而片尾最后交战的场面又是另一种视觉享受,冰雪将山原覆盖的苍茫,黑漆漆的树干插在雪地,十二猎户持枪与数量众多的日本兵奋命搏杀,在高速镜头和极具临场感的音效与爆炸效果加持下,奉献了全片最精彩的动作高光段落。

据悉,为了达到导演要求的真实感,很多爆炸场景需要演员冒着生命危险去完成,天气又极度寒冷,演员在采访里都忍不住感叹:自己为了演好这个角色“丢了半条命”。

或许正是这样认真负责的制作态度,才让《天道王》在人物情感上如此动人。

很多人都能意识到,几十年前的中国银幕,被各种“红色电影”充斥,可当下爱国主旋律已不再那么受欢迎。

有人批评是年轻人不再有浓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可我不这么认为,事实上,曾经的主旋律电影大量存在人物刻画单薄,不现实,感情虚浮架空的问题。

在曾经可以流行,但对现在挑剔的观众已不适用。

而在影片《天道王》中,每个人都是有血有肉的人,情节虽然仍是传统抗日剧的套路:在抗日事业中舍己为人的牺牲,面对弱者不畏艰险的互相扶持,但却在动机上有了更充足和落地的诠释:身为小人物的他们,并没有太多的宏大理念,只是想保护亲朋好友能活下去。

这便是爱国的本质:爱国,爱家乡,更爱身边活生生的人。

正因为对这片土地上的人热爱,才对土地牵挂的深沉。

为何《八佰》能获得成功,便是赢在人物情感充沛。

端午本是懦弱的人,却目睹朋友被杀,一步一步走向了愤怒的疯狂,正因如此最后死亡才令人心痛。

《天道王》也是如此,在大大小小的角色身上,你都可以看到完整的人物弧线去支撑他们。

从犹豫到坚决,从不满到仇恨,爱国情绪被点燃的每一步过程,都清晰可见。

正因如此,当我们看到老倭瓜为保护兄弟们宁死不从壮烈牺牲时,看到兄弟们含泪向老倭瓜磕头发誓一定要替他报仇时,看到姜炮和黑子兄弟二人明知是赴死,却选择一起去用身体趟雷时,看到强子和小青的生离死别,看到淑珍那句“我不后悔嫁给你”时,才会真实的被这种情感所打动,因为我们看到的不再是一个个扁平的爱国符号,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这些平凡而的普通人,和我们一样贪恋生活片刻的确幸,一样被友情,爱情,亲情所牵绊,可战争的存在威胁了他们生活的平稳,所以他们选择孤注一掷在绝境中反抗,也因此让这些情感迸发出更伟大的光芒。

战争体现的,不只是人性至黑暗,同样也有人性至光辉的一面。

这个光辉,便是中华人民英勇无畏的爱国情怀,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也相信这部电影,终究会唤起忘记的人们,忆起那些光辉。

 8 ) 进度条太快了!!!

这是我看过最尬的剧,一来就开始鬼子来了,然后要打了,然后两分钟撤退了,然后接着牺牲一个人了,接着大家都牺牲了,然后中途都在给每个人建造抗日英雄的背景,然后一点过度都没有,基本上大部分都在给个人镜头,然后就很难受,不知道看点。

比起这个可能更愿意看百度然后看原版故事简介。

这个真是太尬了特效也太迷了,特别是放“烟花”

 9 ) 还原李炮营阻击战,奉上东北地道的热血故事

提起李炮营阻击战,东北的朋友一定分外熟悉。

如今的黑龙江宝清西部三岔河林场东南,保留着李炮营遗址,那是当年东北抗联二路军总部的一道防守线,也是十二烈士掩护大部队转移的集结地。

10月15日上映的电影《天道王》即是将李炮营阻击战搬上荧幕的一个东北地道的热血故事。

与早前八月上映的爆款大片《八佰》有一些相似之处,电影《天道王》同样着眼于大时代下发光发热的小人物,将李炮营阻击战展开了细说。

前者说的是上海的四行仓库,后者讲的是东北小镇的李炮营,两者都有着非比寻常的历史纪念意义,两处遗址都有充满了血与泪。

当然,与《八佰》的群星戏截然不同的是,《天道王》主要围绕着为人刚正不阿的李玉成(绰号李炮)展开,此人好打抱不平,极富传奇色彩。

电影《天道王》的演员阵容虽不是大腕云集,但几位主演也是有着广泛且良好的观众基础,巩峥、陶红、杨钧丞、朱洪霖等几位均是演技出众的资深演员。

在人物的塑造方面,几位专业演员非常给力,共同演绎了一个燃情热血、大时代下小人物勇于捍卫自己的故事,观影过后简直是从精神唤醒人们对于正义的渴望。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或许并没有过多的考虑历史上大大小小的战役纷争,但是通过《天道王》这样的影视作品,我们能了解“遗址”保留的意义,追忆八十多年前的革命斗士如何用铮铮铁骨捍卫主权、守护家园。

电影《天道王》中的主角李玉成原属辽宁东沟县人,只因性格太刚直而与乡间恶霸发生冲突结下仇怨,随后携妻来到黑龙江宝清,正是此地,在1938年历经了“十二烈士山阻击战”之后,李炮一家与赵子文、孙善九与前来讨伐二路军总部的300多名日伪兴安军又展开了一场血战。

正是这一场战役,成就了“李炮营”,也就是电影里主要讲述的的“李炮营阻击战”。

纵观《天道王》电影全片,有不少让人感动的地方,印象最深的要数在庭院的墙拐角修筑了两座炮台。

这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气势非常鼓舞人心,涉及到李炮一家人,靠的是勇气,靠的是大义,但凡胸中有大义,不是随口说说的,而是从内心迸发出的侠骨与硬气,此等铁血汉子怎能不敬之。

如今回头再看“李炮营”,已不再单纯只是李家庭院,更是一种家与国的守卫,哪怕是捐躯,这种血气仍沉重打击敌人的气焰,电影《天道王》正是赞颂这样一种勇与义:人可以倒下,但绝不可以屈服。

面对枪林弹雨,面对穷凶极恶的敌军,他们坚决不屈,彰显了英雄的本色和民族的气节。

再回看当下的国际形势,虽然看似和平,但是整体来说局势非常紧张,内忧外患潜伏着诸多威胁,丝毫不可麻痹大意。

观看电影《天道王》也就更有了凝聚民族的意义。

电影中的李炮的故事来自于东北,他们代表的是广大群众,更是东北的民众。

《天道王》这样一部充满了东北味道的故事片,充分挖掘了东北人的性格特征,电影让一个个人物在镜头中,在情感上,和全国观众有了互通。

作为一部表现东北乡亲为正义而战的电影作品,孤军是当时战役的悲剧,但顽强抵抗敌军的精神值得在影史上留有一席。

 10 ) 猎枪不仅打豺狼,也要歼灭日本侵略野心狼

有关日军侵华,我们这一代人所了解的大多是“八年抗战”,但如今的历史书已经修订为“十四年抗战”,为何这样修订,是缘于“八年抗战”是以1937年的“七七事变”这一日军开启全面侵华事件为起始点,而“十四年抗战”则是以1931年日军在东北发动“九·一八事变”,继而霸占东北三省为起始点,至1945年8月15日军投降而结束,这样计算的“十四年抗战”无疑更客观与精准。

中国人民向来是不屈不挠的民族,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哪里有,作为被侵略时间最长的国土,东北大地更是涌现出无数的抗战队伍、抗战英雄,以及众多可歌可泣的抗战事迹,比如我们都非常熟悉的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所率领的东北抗日联军等等。

将于10月15日全国公映的战争片《天道王》,就为我们讲述了一段在东北这片沃土之上所发生的真实惨烈的山野猎户的抗日往事,故事的原型就来自于东北抗日联军“十二烈士小孤山阻击战”和“李炮营阻击战”。

据说电影《天道王》曾用片名叫《猎神阻击》,这个片名虽然没有《天道王》威猛和厚重,但却很直观的点名了剧情内容,毕竟故事所讲述的便是十二名猎户揭竿而起,为了抗联总部突围和群众转移赢得更多时间,与日军大部队多次斡旋、奋力阻击的故事。

十二名猎户,本是山林里的淳朴居民,他们的名字都特别接地气,比如老倭瓜,比如老蔫儿,还有他们的带头人李把头等等,如果不是遭遇日军的侵略,他们正过着安定祥和的小日子,无奈国难当头,没有谁可以置身事外,全民皆兵的动员之下,向来只杀丛林动物的他们,又将猎枪瞄向了日本侵略者和汉奸走狗这帮畜生们。

《天道王》的战争场面是激烈又惨烈,影片全程在东北本地拍摄,为观众还原了这里的风土人情,比如“把头狩猎”、“红绳请参”等等,也通过剧情,让我们感受到了十二名猎手的满胸仇恨与一腔热血。

耿直又勇敢的东北乡亲们,用他们的血汗与生命,为抗日战争史谱写了一曲又一曲的悲壮战歌:从前期的突袭,到中期的埋伏,以至后期的血刃厮杀,战线不断拉长,战斗愈加惨烈,而我们英勇的战士们,也在与敌人的屡次交锋中,将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强情节的硬核战斗,奋不顾身的前仆后继,那正是全国上下抛头颅、洒热血拼力抗日的一个缩影。

对于战台烽而言,观影《天道王》更加触目惊心的,则是影片所带来的强烈对比,茂密的山林,淳朴的人民,平静的生活,都被侵略者所打破,曾经的家园有多美,被毁的家园有多惨,就会激起我们多少对于日本军国主义和日本侵略者的恨,虽然时至今日,抗日战争已经结束七十余年,但是血色仍未淡去,历史不容遗忘,更不容篡改和背叛,《天道王》这部影片的公映,正是以铿锵有力的声音,向世界揭露侵略的真相,向世界展示我们世世代代捍卫国土、守护家园的决心。

在今年,我国乃至世界,都遭遇了一场严峻的“新冠疫情”挑战,虽然这不是炮火纷飞的战争,但这同样是一场关乎人民生死存亡的危机。

在疫情之下,世界形势也变得愈加复杂,但幸运的是,我们伟大的祖国与坚强的人民携手同行,取得了抗疫的阶段性胜利,虽然代价是巨大的,但却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人的保家卫国精神,始终在这片热土上昂扬,而《天道王》的公映,也将给到我们更多的信心与勇气,让我们牢记历史,永葆初心,感恩时代,为迎接未来一个又一个未可知的挑战,而做好随时出击的准备。

《天道王》短评

过分煽情!

8分钟前
  • 雯雯🌈
  • 很差

头一次给整场送票观众全逗乐的电影,一星给零下光膀子捆在树上那位壮士。拜托别拿喜剧片调侃抗日先烈们。

13分钟前
  • 大唐乌托邦
  • 很差

感觉还可以

14分钟前
  • 却下水晶帘
  • 推荐

大家小家

16分钟前
  • 知难而退
  • 较差

剧情太狗血!!!越到后来越难理解

17分钟前
  • 浮云
  • 很差

烂的可以!

20分钟前
  • 别爱我丶没结果
  • 很差

抗联是伟大的,可惜电影没拍出来。

22分钟前
  • 苏斯洛夫
  • 较差

实在罕见的烂

25分钟前
  • 是苏白吖~
  • 很差

太无聊了吧 不懂这种剧情有啥好拍的……

29分钟前
  • 爱吃水果的嘻嘻
  • 较差

朋友圈微商刷爆,之后一顿刷票。

33分钟前
  • 不弃。
  • 较差

单位组织看金刚川,结果进去就是这货,强忍20分钟离场!

35分钟前
  • 来自星星的大猩
  • 很差

没有比这更垃圾的电影了,太假 太扯 能不能动点脑子拍电影

40分钟前
  • 也无风雨也无晴
  • 很差

只能说 天雷滚滚

43分钟前
  • y查查
  • 较差

工会组织看电影🎬,2020.12.3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抗日故事。

44分钟前
  • Eva七七
  • 还行

真的,第一次来影评,被气的肝痛,大过年的!两个星给抗日英雄们,电影一坨只能说

49分钟前
  • 戚决明
  • 较差

煽情有点过了 公司安排的党员活动

53分钟前
  • my19940202
  • 很差

党员活动。在电影院打了十几个哈欠。烂得无法用言语描述。

58分钟前
  • 安恩暮戏
  • 很差

二营长

1小时前
  • 剑意凛然
  • 较差

感觉一般

1小时前
  • 织梦人
  • 还行

撤退的路上被日本鬼子布满了地雷 ,两个领路的战士不小心踩上了第一排地雷 ,为了大部队的撤退,两人手拉手一路向前,踩爆了后面的所有地雷[强]直到最后一个雷才被炸飞天 ,两人尸体完整 充分展现了我军战士的钢铁之躯 ,后面的部队含着泪看着两人放完烟花 ,上去抱着两人痛哭不已 。。最后 本片主角 拿着一把无限弹药的机枪,潇洒地甩去身上的貂皮大衣,干掉了敌人一个连后英勇阵亡 。。总而言之 抗日神剧 。😭😭😭

1小时前
  • 宇众不同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