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制作人巴尼的感情生活。
第一任老婆是个疯女人,和朋友怀孕后假装孩子是巴尼的,最终自杀。
然后被富豪看中娶了他的女儿,在婚礼上爱上来参加婚礼的米里亚姆.格兰特。
然后撮合朋友布吉和妻子出轨。
和妻子离婚后到纽约追求米里亚姆,并娶她为妻生下女儿凯特和儿子迈克尔。
儿子去参军,米里亚姆重新去电台工作。
在米里亚姆离家去儿子家的一周,由于巴尼嫉妒米里亚姆和布莱尔都在纽约,在酒吧出轨,米里亚姆回来后两人离婚,离婚后巴尼迟迟不能放下米里亚姆,米里亚姆嫁给了同事布莱尔并婚姻美满,但巴尼始终爱着米里亚姆,直至他患了阿尔茨海默,直至他死亡。
原来男人也可以这么痴情,刻在骨子里的爱。
自己爱的人,会认为全世界都在跟你抢。
人始终是有心的,他一直以为自己射杀了布吉,遗嘱里一直给布吉留了一份。
心里一直是爱着米里亚姆,连墓碑都一起买了。
这个世界上没有感同身受,米里亚姆知道巴尼爱她,没想到会这么爱她吧。
巴尼的人生——导演描写的是一个平凡,放纵,自私的美国男人。
他的自私可以说是近乎无情,甚至超越道德,从他和第二任妻子的关系就可以看出来——胡乱地结了婚,即使她的言行让他觉得荒唐可笑;在婚礼上遇上了一见钟情的人便抛开妻子不顾任何地追求。
但这里面的关系很微妙,首先不得不考虑到他和第一任妻子之间发生的事,因为这是一个转折点,巴尼性格,可能带有人生观的转折点。
从他为了担负起孩子的责任便愿意和Clara这样轻佻的女子结婚可以看出,巴尼的心中存在道德的束缚。
可由于Clara的死,巴尼受到了对其人生颇大的打击,并任由自己的生活在无边的黑暗中糜烂:酗酒,咒骂,球赛......就连第二次结婚都像是在故意和自己作对,娶了一个谈不上喜欢,有着自己本来就反感的家庭的女人作妻子,为了嘲笑自己,为了戏弄生活!
但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生活的黑暗会被这场不可理喻的婚姻带来的光明冲破,光明的来源便是Miriam,他真正爱上的女人!
我很喜欢巴尼追着Miriam来到火车站并向她大胆表白的情节,其中的对话很符合二人的性格特征,演员表情也捕捉得十分到位。
可惜命运捉弄人,巴尼再怎么付出一片赤胆忠心来爱Miriam,但不能彻底改变自己的本性。
我不否认miriam爱Barney,相反,我觉得她非常爱他。
这里的本性指,我认为,他们本来就不属于同一个世界,说严重点,没有相同的价值观。
Miriam聪慧,冷静,善解人意;巴尼则是冲动,随便,且极度自私,他的自私和放纵自己的生活方式伤害了不少人,虽然他小心地掩藏这些来自自己无法避免的毒刺,Miriam终究还是被他伤到了......也许纵观整个影片,导演为我们讲述巴尼的故事,实则演绎了一场孤独的人的悲剧历程。
我们可以发现,巴尼身边的人在整个过程中都是渐渐离他而去——一开始真心爱上他的Clara,被他失误害死的朋友,巴尼始终敬爱的父亲,最后是他爱的女人和家庭!
不难发现,前三者都是少有的,能给予巴尼理解的人,却被他自己直接或间接推向了死亡;最后一个Miriam,虽然没有死,即真正意义上的离开他,但他们精神之间的距离却逐渐拉长,只能靠单纯的爱来维持——巴尼爱Miriam便对她唯命是从,Miriam爱巴尼展现了无尽的包容,但问题是二人之间本就存在客观的鸿沟且缺乏理解,他们只是行为上或听从或包容对方,却不理解对方的想法,不会问:“他/她为什么会这样做?
”也许,Miriam并不属于巴尼,但由于他的敢爱,他的执着,和对自己负责的认真态度使他赢得了真爱,这也算是巴尼人生中莫大的幸福了吧......巴尼的人生涵盖了太多太多,个人觉得我理解尚浅,想和大家交流下想法,不知有没有人与我想的相同的呢?
真实的一生、善良的一生、义气的一生、追求真爱的一生,让我想起了贝尼尼,说的都是意大利人,哦,对了,男猪脚好像是犹太人,为了女人热情似火,穷追不舍。
说的是一个人的一生,着重点主要在他对米里亚姆的爱情上,即便这样火热的爱还是抵挡不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的误会,出现了一点裂痕,加上戏剧本身特有的那种放大的效果,分手,然后才是无限的回忆,可以忘了车型,可以忘了时间,可忘了米里亚姆的电话号码让他极度愤怒,这个男人一辈子都活在爱中,爱着别人,也被别人爱着。
片中有几个片段让我捧腹大笑,一个是第一次婚礼上才知道老婆的名字、孩子,一个是第二次婚礼上说“我人生中第一次如此无可救药的坠入爱河”他第二任妻子的反应,一个是在河边米里亚姆问他我怎么样才能相信你,他拿出雪茄刀说“我愿意为你做任何事情,我把命根切掉”,她说“不用,我们还用得着它”哈哈。
巴尼的父亲,那个大鼻子一直让我觉得怎么这么熟,我怀疑是达斯丁霍夫曼,但不敢肯定,呵呵,上豆瓣就知道了。
每次观看贯穿一生为题材的电影,总像坐上一辆疾驰而下,曲曲绕绕的过山车一般。
当车辆缓缓通向终点时,那意犹未尽如走马灯频闪般一幕幕生命的精彩和落寞。
生命的尽头是死亡,不妨碍身为生命客体走这一遭所爱所感。
人生只有一次,若能精彩一生,千万别放过任何一个机会,每次机会都像是自己被神的眷恋,不妨灿烂。
巴尼年少轻狂时对爱情盲目,激进,无所顾忌。
像极了青春该有的模样。
就这样不计后果的步入了一场不被看好的婚姻了。
在背叛,出轨,绿帽子的多重挤压下结束了这场盲目的婚姻。
人总是在不幸中学会妥协,疗伤,最后面向生活无力接受。
就这样开始了第二场婚姻,妻子知书达礼(虽有点话唠),家境优渥,在这样的近似普世眼光下的完美婚姻还是不及一见钟情的真爱魔力。
唤醒了巴尼年少藏起来的激情,无所顾忌,一种肯定的爱。
生活真是荒诞,荒诞到真爱的出现竟在自己的婚礼上,可笑可笑。
想到村上春树的一句话:爱一个人可以从细节看出来,不爱也是。
就这样结束了第二段婚姻,也开始了第三段婚姻。
爱啊,爱时轰轰烈烈,天雷勾地火。
当爱被稀释,冲淡下。
生活的荒诞又一次击败了坚固的爱情,像魔鬼般狞笑着分开彼此。
巴尼的一生幸运是遇到了真爱,这本就是一份稀缺情感,稀缺到不出现时,人是不能分辨爱,看清它的全貌。
不幸的是这份爱太炙热,伤害了不该被伤害的人,还有被爱的人。
从道德上,我不认可巴尼,从人性上我又理解他。
本就是不受控制的要我爱。
最后巴尼去世后,在墓碑上大大的刻着巴尼和米莉雅的名字,就像婚礼上的誓言一般。
只有死亡才能将你我分离
谁的人生不是一场闹剧,所幸的是,我们拥有值得回忆的曾经,还有温暖心脏的人儿。
假使,走到人生终点,我不知道我是否可以像巴尼一样,内心依然狂热,还被人所爱。
在自己的婚礼上,一秒钟,一眼,巴尼看见了此生所爱。
巴尼是可悲的,又是幸运的。
这样的爱火,是如此狗血、如此不堪。
婚礼上的每一个人、每一处装饰、每一个声音,仿佛都在对巴尼发出嘲弄和鄙视。
他真是个透彻的混蛋!
无可救药地爱上一个人,无可救药的抛弃道德人格,无可救药的追求真爱,又无可救药地犯下一个又一个错误。
巴尼就是这样一个无可救药的人,一定会被旁观者定义成一个可悲的人。
可巴尼所拥有的家庭、事业、朋友,又何尝不让人羡慕,可耻的幸运儿!
从爱上米利亚姆的那一刻,烙在生命中的情感就未曾更改;认定的一群朋友,随时愿意最大限度地慷慨相助;不求认知地保护事业同伴的脆弱内心;真性情的巴尼,赢得了一场丰满的人生,茫茫人海,有几人能做到?
巴尼的一生都被他自己紧紧握在手心,不被人左右、不卑不亢,或许在承担错误的后果时,巴尼显得那么无助、可怜。
无论值得原谅与否,至少他是坦荡的,至少他还被人所爱,深深所爱。
透出生命光芒的爱人,闯进我们的生活,免不了掀起一场轩然大波。
他/她们如此重要、如此独特,我们的世界受到冲撞。
于是,人生开始斑斓多彩,可也开始起起落落,喜剧也好、悲剧也罢,谁的人生不是一场别人永远也读不懂的闹剧。
记得曾经说过,看完秋天的童话后,就不再看少男少女的爱情电影。
十多年以来,虽然做到了这点其实挺遗憾,居然真就没有超过发哥和红姑的精彩演绎。
但欣慰的是,老男人的爱情却不时能打动我,比如巴尼的一生。
如果不是保罗.吉亚玛提,我根本不知道这部电影,完全是因为喜欢杯酒人生中把那个迈尔斯塑造得如此传神。
印象里,几乎没有比PG更缺乏明星相的男演员,他纯粹是为了塑造如迈尔斯,巴尼之流而存在。
巴尼终于等到女神电话,挂了后,他那得意的笑声,那惨不忍睹的矮胖身躯,那水桶腰扭得太TM印象深刻,我一直怀疑正是凭借这三秒钟的扭动才一举拿下当年金球奖最佳男主。
实际上这通电话,女神既不接受爱意,也不同意约会。
高兴个毛?
如果二十年前,我会难过得失眠。
现在想来,这就是小男孩和老男人追女人的最大区别。
小男孩总想一步登天,我说我喜欢你,最好你说我也喜欢你,或者说我等你这句话很久了,否则整个天空全坍塌了。
而老男人不然,无论多么不要脸的求爱,无论与女神多么不般配,只要女神有回应,无论是同意还是拒绝,说明有机会。
离婚后,巴尼终于等来纽约女神同意共进午餐。
共进午餐约等于商务会谈,小男孩追求女神,必须得是晚餐,女神不同意晚餐约会,那说明基本没戏。
当然老男人不这么悲观,谁说午餐达不到晚餐的目的呢?
一肚子坏水的巴尼先把自己灌醉,然后要客房服务下午两点送一支香槟和一束玫瑰到房间。
果然午餐还没点菜,巴尼已烂醉如泥,女神只能把他扶进房间,成功的让女神进入自己的房间。
当然女神也不是纯洁小白羊,揭穿了巴尼的诡计,巴尼说自己是白痴。
绝妙,面对女神揭穿,最好的办法就是承认而不是诡辩。
为了醒酒,于是出去散步,不管女神感不感兴趣,一路上巴尼只管自己说个不停,突然他说,我会一直不停的说,因为我怕我一停下,就会有空隙然后你就说时间不早了或者我该回去了,我不想让这发生,我永远都不想你离开。
然后停了,紧紧盯着女神的眼睛,女神不懂如何拆这招,顿时被击中要害,心底一股柔情涌上,说,刚才你停了,可我依旧在这里。
从下午一直走到晚上,女神终于亮出底牌,我要你答应一件事情,不再寻花问柳(此处为电影后半段埋下伏笔)。
巴尼当然一口答应。
为了让女神相信,他甚至掏出雪茄剪,说要自断命根。
女神此时早已溃不成军,问,你想当太监伺候我?
巴尼说,我愿意为你做一切事。
女神含笑着说,别这样做,我们现在需要它。。。
刚才连约会也勉强的女神,现在竟然需要这个?
这个老男人,干得真漂亮。
语言是如此苍白,根本无法表述这段感人的爱情。
当然老男人追女神并不是电影的主题,巴尼的一生包含三次婚姻,起承转合,一气呵成,流氓的外表下有颗金子一般的心,值得一看。
但私下觉得,除了巴尼追女神这段外,PG在杯酒人生中的发挥更出色。
对于这种虐心的戏我真心看的气不打一处来,让我想起了以前的蓝色情人节。
这种几乎可以称为精神洁癖的老婆,虽然开始觉得爽死了自己娶了世界上最完美的女人,可我觉得成天面对眼里一点沙子都揉不得的老婆真心是累死了,不能爆粗/不能发脾气/不能大喊大叫/不能惹她生气/不能因为看球而错过老婆的电台采访/不能因为有个对你老婆虎视眈眈的人天天上你家里吃饭而吃醋,处处要照顾她的感情避免惹她不开心一气之下要跟你分居,还要察觉并对抗其他男人对自己女人渗透式的围攻时不要让她感觉不好。
但是,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有弱点的,他能一辈子就爱你一个够不易的了。
看着这个端着一副臭架子说话都倒吸着气的女人,我想说,您就不累么您。
“Have I ever give up when it comes to you?
”“No”“So what makes you think I'm going to start now?
”看到这还是没忍住泪,试问您听着这样的话还怎么能说出我们的曾有过美好的婚姻但是已经结束了这样不痛不痒的混帐话来?
最后一句,男主的演技是真心赞。
下半年最好电影、上半年是伴我同行。
差点就是心中的best one了,如果结局不那么拖泥带水的话。
整部电影都很平常,但是老帕的存在就使它有了一层典型美国式的fuck幽默,看得出巴尼还是有点遗传。
这部片子最大的特点就是细节过渡得很自然,你根本想不到他妈的就是一部电影,太像生活中的你我他了。
或许这就是你我口中的真性情。
情节真性情,主角配角真性情。
不论第三任发现巴尼的出轨后,不可容忍的离婚了,还是巴尼娶到第二任不爱的妻子后,固执的为了心中的女人离婚。
还有那个高学历的富二代,有钱是吗,好看是吗,波大是吗,他妈的谁叫你那么粗俗。
这种典型的不幸婚姻还在被大多数人慢慢配合着磨合着,最后的结局不是一起粗俗了就是离婚了吧。
第一任妻子果然是年少轻狂,我纯当传奇好了。
第二任妻子粗俗到一提到有钱人就想起她,果然下三滥的狗屁研究生富二代,都去死好了。
第三任才是想象中的婚姻,我想,其实这是很难的。
旁边有人第一次看我最喜欢的电影,还有人正在老生常谈似的帮分析,听到了我现在最讨厌的词,肯定啊。
这个词一说出来会让你觉得是不是问问题的人的脑袋都是狗屎凑的,其实不是,是那回答的人太讨厌了,以为别人都是shit。
是那讨厌的人继续让别人讨厌着罢了。
接触了我最喜欢的电影,碰巧还附上了最讨厌的词语,所以没办法了,不是谁的错,是刚好你触碰到了我的棱角。
形成了无下限的距离。
快走吧。
快离开我。
第三任啊第三任。
可惜还是离婚了。
离婚后妻子发现几十年前前方写给自己的纸条一直存在钱包一直泛黄破烂是,我跟着也泣不成声了。
这是我今晚第三次哭了。
可惜离婚了。
哎。
如果我自己也给本届上海电影节展映单元的电影颁个“金爵奖”,我会颁给这部《巴尼的人生》。
和小妞一天看了4部电影,早已精疲力竭。
又在20:45奔波到万裕坐下来看这部《巴尼的人生》。
小妞言道:“看5分钟如果不好看,我们就撤。
”谁知,短短的这5分钟里,我们就已经忘记了时间。
这是一部虚拟传记片,以感情为主线讲述了媒体人巴尼的一生。
电影甫一揭幕,巴尼的诙谐机智,胆大粗俗,激情四射,玩世不恭就征服了观众,扮演者保罗·吉亚玛提绝对是戏骨级人物,他对朋友够义气,对看不顺眼的人随时开炮,不仅睿智幽默的讥讽得对方体无完肤,还时常来两下各种损招,比如给情敌订阅”Toyboy”杂志,把情敌名字注册在基地组织网站上以至于对方至今无法坐飞机等等,把一个犹太媒体人的那股敢爱敢恨的骚劲演绎的淋漓尽致。
巴尼一生婚娶3次,第一位是个嗑药的疯狂艺术家:”Oh Barney, you do wear your heart on sleeves… Now put it back, it’s disgusting to look at.” 第二位是个无共同语言的神经质富家女。
很典型的电话对话:”Are you with your whore?” “No.” “So you do have a whore?!” 第三任才是他生命中的真爱米莉雅,即便他是在和第二任妻子的婚礼上认识这位真爱的,他也毫不犹豫的率性追到火车上说”Run with me!” 。
他周围的狐朋狗友也没有让观众失望,每一个都如此放荡不羁,捉奸一场戏堪称高潮,他讥讽妻子的行为是”Feminist approach to fornication and adultary”。
老影帝达斯汀·霍夫曼助阵演的老爸更是其中的佼佼者,粗俗仗义,真性情,在和巴尼古板的第二任妻子的一家的交锋中精彩表现不断,同时他也是颇具人生智慧的老人,在关键时刻不断给予巴尼启示。
最后,这位传奇人物在OOXX中魂归西天,完成了疯狂性情一生的最后有力注释。
好一对可爱的父子。
影片的前半部分,这些率性的性情中人征服了我,我无法不喜欢上他们。
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巴尼和米莉雅的幸福婚姻和他们孩子的降生,影片进入了另一种调调。
巴尼和米莉雅从第一次见面就没有虚伪的遮掩,他们的心灵是如此契合,相互洞悉,他们的交流总是能带着智慧和精彩,字字珠玑。
这种历久弥香的美丽爱情和婚姻,加上子孙满堂的幸福,会让人不知不觉中限于陶醉。
可叹人有悲欢离合,他们的婚姻也生变故。
巴尼深深的认为米莉雅的新丈夫配不上米莉雅,除了独自思念还频出损招,诸如用对方的工作地址订阅同性恋杂志,用对方名字注册基地组织网站之类。
岁月是把刀,曾经神采奕奕的巴尼也日薄西山,人的衰老是如此的令人感伤,然而他对米莉雅一生不渝的执着爱情在这迟暮之年显得尤为催人泪下,他为此的一切行为,无论是暴躁还是沉默,尖刻还是哀伤,都触动着我的神经。
全片中他最为狂躁的爆发竟然是因为他记不起前妻的电话号码。
这晚年的一幕幕才是让我眼眶湿润,回头打了五星的来由。
扭头看了一眼小妞,她正全神贯注于电影,还悄悄抹了一把泪。
巴尼坐在湖边的长椅上,苍老的他已经几乎没有了意识。
但是他的一生是如此的激昂精彩,他不会为此遗憾。
回顾一生的电影才能够充满这样的厚重感,也只有这样的爱情才能真正的打动我。
多亏了保罗·吉亚玛提和他的家人朋友们的绝赞表演,保罗的这个金球奖最佳男主角实至名归,我觉得奥斯卡的科林·费斯也未必能胜过他。
再加上编导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如此有层次和真是厚重感的人生剧本和精彩演绎,《巴尼的人生》这部险些让我错过的电影无疑是本届电影节我想颁发的“金爵奖”得主。
上海电影节最疯狂的一天终于记述完了。
感谢上天让我遇见了导演Josh Hyde,更感谢它让我遇见了小妞,第一次能有这样的观影体验。
小妞第二天天气好的话想去杭州玩玩,于是我心中开始默默祈雨。
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并不羡慕miriam and barney的相遇,也不难过他们的分开,心安于他们最后的“厮守”。
我們總是在說自己理想中的生活是個什麼樣子 但從來不去試着改變現狀 劇中的巴尼絕對不是通常意義上的好人 但是他活得真性情很瀟灑。
7.5 你见过许多爱情的样子,但始终不知道爱情是什么。就像电影里说的,it happened而已.
可以
基本还好,一般爱情片和传记片中的要素都具备了,人们就爱看烂俗人的真情爱情流露,男女主演表演在线,其他就不多说也不值得说了。
看了40分钟,讲一个渣男的故事,大概欧美人会共情
@2024-06-02 15:22:23
影帝给胖叔叔吧,不输于杯酒人生的表演。
一个人怕寂寞,二个人怕束缚
看吉亚玛提飙戏就是种享受
男主太丑扣一星
飞机上看的,强烈觉得演三个老婆的演员顺序应该调换一下。
人生不过如此 从成长到老去 最后没有遗憾 美满
我们只能活一次
三个老婆的人生
保罗·吉亚玛提的个人秀。绝对对我胃口。
巴尼的人生,到头来还是遇到了真爱,尽管是坎坷的际遇,不完美的人生里有着很多的感动,生命只有一次,无论如何,都要真实的活着,做真实的自己,遇到真正的爱,这才是应有的人生!
小人物的爱情。拍的沉稳扎实,时而有趣,常见感动。导演用一种拍偶像剧的方式拍了一位其貌不扬男士和优雅翩翩的女士的爱情故事,配乐好听。男女主角的演技撑起。吹爆裴淳华女士。
叫Barney的人都会过的精彩吧。
被评分给骗了进来
无论平凡伟大 混蛋高尚 无为成名 都是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