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斑鬣狗不是斑点狗哈。
我原本以为拍斑鬣狗怎么也得血雨腥风地来一场大战,没想到竟然挺温馨。
虽说是前朝公主和当朝女王的权力斗争,大家倒是深谙先礼后兵那一套。
西娅公主的母亲去世时,公主尚且年幼,没能继位,所以女王位被旁系攫得,待公主羽翼丰满,女王算是自己让了位。
虽说女王一直在关注西娅的动态,但没有赶尽杀绝,没有驱逐她。
公主想复位,也没有残杀女王的幼崽,不过女王的一对幼崽还是没能保住。
这集改观了人类对斑鬣狗固有的负面印象,作为非洲平原上数一数二勇猛的猎手,斑鬣狗是可以凭一己之力正面迎击壮硕的成年角马的存在,一直都是叫狮子也忌惮的劲敌。
说它们卑鄙不讲规则,可斑鬣狗也是社会性极强等级分明的种群。
我原本好奇,西娅母亲去世时她还小,怎么有如此强烈的夺权之心,原来是首领在孕育幼崽的时候,体内的睾酮素已经在向幼崽释放掌权者的信号了。
《王朝2》最后一个动物讲了猕猴,其实我本人对灵长类不感兴趣。
这期很有意思,猕猴幼崽可以成为雄性猕猴之间认证权力的象征,a猴向b猴表忠心的方式,是在族群里抢一只幼崽交给b。
然后弹幕有人问:“所以它们是当男妈妈吗?
”,当然不是了,幼崽是从雌性猴那随便抢来的,难道越能抢小孩代表自己越有效忠的本领?
雌性猕猴的幼崽可以被雄性猕猴抢夺走,去炫耀和交换权力,我不禁又联想到人类社会,这就是我对灵长类压根不感兴趣的原因。
猕猴作为社会群居性动物,雌性猕猴在这集几乎隐身,一幕是在交配,另一幕是在育儿喂奶,这集里还有一句台词,把雌性猕猴称为配偶资源。
通过猕猴,我意识到了一个更奇妙的点,不管是美洲狮这种母亲带幼崽的小家庭,还是雌性家族聚居的大象,亦或者是猕猴这种动物,其雌性就成了一种交配资源,雄性动物会为了争夺配偶打架这个我知道,但把雌性视为交配资源的这种目光,是否就是来自于人类男性本位的主观视角。
也可以对比一下,在我看过的纪录片里,只要是雌性作为首领,那绝对没有过把雄性动物作为交配资源的这种表达的语言或者镜头,这些纪录片都会说,雌性首领选择最优秀的雄性……而不是说雌性首领行使了优先选择交配资源的权力……,想想其实都是一码事,只不过性别换了一下而已。
这个片子的幕后花絮,也想表达对偷猎和侵犯动物栖息地的谴责,也有当地的动保组织和研究协会,参与调节当地居民与动物之间的矛盾,减少冲突。
另外展现了一下拍摄纪录片的不易,扛着装备在恶劣天气里徒步前行,满世界找拍摄的主人公但就是找不到它们去哪了,人站在动物跟前,近距离拍摄,一会儿摄制组看看摄像机拍到了没有,一会儿猴子狮子来看看摄制组拍的怎么样⊙ω⊙
近些年是有些闲情逸致的,喜欢看人与自然、动物世界这样的纪录片,好像从儿时就爱看这些比较简单纯粹的东西,最近看了这部《王朝2》,其实只有几集,却看了不到一年,只用作舒缓心情,好了,现在看完了,便说说吧。
我想草原的伊始大抵是角马,因为他是众多捕食者的猎物。
草原的尽头是人类,因为他们自居为实物链顶端。
其实像狮子,猎豹这样的猛兽在捕猎角马的时候也都怕自己被踩踏死,但为了生存冲进角马群,角马也懂事,看到猎手冲来四散奔逃,然后远远看着同类被撕咬,未曾反击或报复,更不曾团结抵抗。
这就有点意思了,是角马遵守了守大自然的准则?
不抵抗的行为模式刻在了种群基因里?
或者说,这更像是一种对大自然的献祭。
当然团结起来一致对外这个理念是人类的思想赋予以及期待角马去践行,属实是难为角马了,或许角马没啥先进的思想,只有食物链低端的兽性。
但是把视角调过来看,人类群体,当外部压力施于人类群体,我们同样是优先选择保全自己的性命与利益而漠视同伴,大多数是这样的,这同处于食物链低端的角马之类的兽性又有啥本质的不同呢?
有不同,或许我们为了保全自己会把同伴置于险境而不顾。
在南非的某地界,鬣狗为了争夺领地,种群间打得不可开交,搞得缺胳膊少腿的,不仅在南非,在各地类似的事件都时有发生,比如现在中东的某些生物,或许还不如鬣狗呢。
所以无论我们是不是食物链的顶端,终归摆脱不掉那些原始的品行,有些低劣的属性是刻在我们的基因里的,比如自私,愚蠢,冷漠,欲望等等。
原本是同类的我们成为了同类的天敌,这不愚蠢吗?
其实也不想批判太多,无论人或动物,也不都是那么低劣的,任何物种都有感性层面光辉的时刻,比如为了让小鹿过河,母鹿葬身鳄口;比企鹅失去配偶独自走向冰山殉情,比如为了人道主义事业奔波于生死边缘的那些联合国工作人员,爱也在,印刻在了更深层的地方,可能经过岁月的洗礼,有些爱已经成为了古老的传说,但不可磨灭,流传至今。
说到人性与爱,自然想到法国哲学家卢梭,他主张人性、良心与大爱。
在其晚年的《忏悔录》中说到,大概意思是因为他要爱人类,所以他要将他的子女送进孤儿院,将妻子、情妇交给其他男人,有点类似“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感觉,毕竟这个兄弟要去忙着爱全人类,对于具体人,妻儿,你们会阻碍我去爱人类的!
感觉和渣男有些异曲同工之妙哈,难怪现在的渣男都会pua呢,爱得抽象而不具体。
又或许,具体的人,并不可爱呢?
这时候,角马说到“我只爱我自己,要让自己生存下去,我不爱其他的角马,那边的那个角马,他刚刚踩到了我拉的屎,好恶心!
”现实、可悲,无论对错。
这是一篇有些杂乱的观后感,作者也是有点杂乱的那个人,重点说一下,我不是渣男!
1罕见的一集一种动物,不是打组合牌。
吸引我们的,是屡败屡战的悲催。
美洲狮的捕猎成功率实在是太低了,还有4个孩子要喂,都养在巴塔戈尼亚的湖区养育园里。
发胀的乳房,促使她前行。
找猎物,找猎物,喂孩子,喂孩子。
这里要说的不是剧情,而是捕猎的核心技巧。
最重要的是,美洲狮你一定要做,就是把原驼的平衡打翻。
他们没有反思。
只知道去用蛮力。
原驼的四肢很有力,而且他们的脖子也很有肌肉,不会得颈椎病,所以他们上下一荡,就把狮子荡下来了。
就和排球女将发球一样。
这片智利的冰与火之歌,成为很多美洲狮妈妈争夺的对象。
当时女主角R被打懵了 ,失去了领地。
又被一只成年的雄狮子,把家庭打散了。
这是两次惊心动魄。
靠气味决定领地是很重要的。
看完突出的感受,活着好难。
想想巴塔戈尼亚的狂风和冰雪。
2乞力马扎罗山下的大象,他们选择群居是因为更适合生存。
比如一对小兄弟掉到沼泽里的时候,大家齐心救他。
比如大干旱,最强的一员也可能倒下。
那时两个孩子都倒下了,旁边的猎狗等着吃美餐,而妈妈却不离不弃,鼓励他们起身前行。
这一幕最感人,也是有奶便是娘的背后。
食物能给我们提供生命的可能。
而妈妈永远承担着那个重负。
这套剧集又何尝不是一个母亲颂?
这时,久旱降甘霖,何等畅快。
BBC的力量在于真实。
当然我也没法忘记,客串的火烈鸟的美丽。
还有他们都会与人类产生冲突,比如美洲狮会吃20%的羊群,那么动物学家只好使用猎狗来发出警报,这个矛盾才解决。
否则庄园主就会把美洲狮杀死。
人与大象也是,4亩地在2小时之内就会被吃完,象和人都会死。
保护队员用鞭炮把他们吓走,但最好的办法其实还是防护栏。
3母猎豹带着三个幼崽,捕杀角马。
但如果面临猎狗,一只他们都受不了。
老爵爷说猎豹是为速度而生的,而不是面对挑战。
好的作品“口碑”就是最好的广告。
BBC出品的《王朝2》这部纪录片真的非常非常值得一看,
霸气外露摄制组多年的跟踪拍摄,真实地反映了“美洲狮”“非洲象”“猎豹”等动物的“王朝”。
为了种族的延续,为了儿女的生存,权利争斗在所难免;每一帧画面都震撼,随便点开一个,就可以做屏保那种;奔跑,觅食、厮杀... ...真是的战争每分每秒都在上演;温情同样满格,繁衍生息刻在它们的DNA中的。
目前B站可以看,而且限免,真的是孩子了解自然,了解生命,了解生存的好素材,也是会让大人们深思的好作品。
还是那么好看!
自然的每一种生物,它们都在坚强的活着,他们要挑战比自己大上几倍的猎物,要迎面面对入侵者,要面对恶劣的天气,要面对食物的匮乏等等一切困难,它们都在思考着怎么在这残酷的自然界中活下去和生儿育女。
无论是单打独斗的美洲狮妈妈Rupestre、猎豹妈妈Kali,还是统领着种族的大象女王Angelina (还有尽责的“保姆们”)、斑鬣狗女王Suma/Sia、地中海猕猴大王Mac,它们都肩负着重任。
它们是充满责任的母亲 (爸爸们在抚育幼崽上一点力都不出,妈妈们看着太辛苦了呜呜),它们坚持寻找走散的孩子们,它们不放弃鼓励虚弱的孩子们重新站起来,它们守护着没熬过自然袭击的孩子不愿离去,它们为不知去向的幼崽流泪徘徊 (Suma女王发现巢穴中的孩子不知所踪时落寞的身影和印有泪痕的眼角实在是太让人难过了),它们为了它们的孩子可以不惜生命搏斗 (臭卡纳萨),它们为了自己的种族负伤累累也不退缩。
它们都在拼尽全力地活着。
拍摄人员、巡护员们、那些为保护野生动物跋山涉、日夜颠倒、费劲脑汁的工作者真的太让人敬佩了!
《红山动物园是我家》里面,有一位饲育员说过这样一句话:当动物很自在、干干净净地朝你走过来的时候,它们就是它们自己,不是人们想象中的什么东西。
这句话放在这部纪录片里竟也是意外的合适。
从第一季开始,BBC的团队跟踪记录了各种不同的动物,一拍就是2-3年,这期间他们观察、经历的种种,最终带给了我们这部王炸的纪录片。
从未像现在这般深切的体会到自然界、动物界自有他们的规则,美洲狮、非洲象、猎豹、斑鬣狗、地中海猕猴,还有第一季的那些动物,都从一个很自然的角度展现在屏幕上。
那些戏剧化的冲突源自种群内部的物竞天择,还有自然界的残酷,生离死别,至亲相残…… 当然还有人类日复一日对于动物栖息地的侵蚀。
在这里我倒无意从道德的角度评判任何一方,毕竟人类也需要生存,只不过这部纪录片除了提醒我们,或者说呼吁我们更重视对自然界的保护之外,也让我们意识到了人类的渺小。
究竟是什么赋予我们那样的自大,认为我们就应该凌驾于所有种族之上?
我们的需求是天经地义,所以要逼迫这些同样美丽的种族一步一步退缩,直至退无可退避无可避?
智力绝对不应该是唯一的理由。
究其根本我们还是太过自大了一些。
一直忘不了第一季杂色狼那一集,津巴布韦马纳波尔斯的平原上,夕阳西下,映照着一半干涸的河流。
一群白色的飞鸟在吉他叙叙的声音里从河面掠过。
镜头切过,一只灰鹭悠然地栖在一条鳄鱼背上,由它带着自己缓缓游过湖面。
黑蒂的族群在湖岸边小憩,一群不知名的飞虫在狼群面前飞舞,夕阳的剪影把它们染成了一种透明的金色。
湖面上是张开翅膀迈着优雅的步子捕食的灰鹭,两只剪嘴鸥张开灰色的翅膀掠过水面,金黄的长喙探进水里,在水面划出一道漫漫的波纹。
说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也罢,但是那一瞬间,真的觉得大自然真的很奇妙很和谐很美好,起码那一刻,人类似乎真的是多余的。
我们不过是无数造物的偶然撞击在一起诞生并进化的智慧生物,但是抛却这一点,我们没有任何权力凌驾于任何种族之上。
我们需要学习、需要反思的太多了。
最近看了《王朝》第一季和第二季,讲的是动物之间的权力斗争,堪称动物版“权力的游戏”,时而精彩激烈,时而治愈感人,搭配大卫爱登堡老爷子的讲解,简直完美。
没有太多的研究,列10点感想如下:1.人类因智慧的传承而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自然力的约束,与残酷的动物世界相比,占据着天时地利人和,已经相当舒服了,但这是以其他动物的生存环境变差为代价的,理应感恩与保护其他生灵。
2.人类在基本解决了生存、生理需求后,衍生出了动物所没有的活动,诸如艺术、逻辑等积极活动,以及炼铜、自杀等消极活动。
3.繁衍是生物的本能,也是适者生存遗传下来的基因,动物会不惜一切代价进行繁衍,于是人类世界成家子女在孩子和父母之间,更倾向于把时间和资源分配给孩子也就不稀奇了,因此,养育好下一代是动物本能,照顾好上一代则是人性独有,不孝敬父母的,只能说只有兽性,没有人性。
4.动物中生存为大,貌似没有自杀的现象,从物种角度来说,自杀现象的存在像是“强者的苦恼”;动物中貌似也不存在炼铜,还达不到交配年龄的小狮子会被侵略者直接赶走,如此说来,“炼铜禽兽不如”这句话的“禽兽不如”不是形容词,而是事实。
5.与人类最相似的黑猩猩和猕猴种群,都有尔虞我诈、你死我活的激烈权力斗争,从动物到人类,权力的源动力从来都是满足自己获得更多的资源的野心和欲望,于是不难理解普遍存在的政治的虚伪、上流社会的乱象等。
由此看来,提出人人实现自由之共产主义社会的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共同富裕的邓爷爷,固然难能可贵,但这究竟是理论问题还是现实问题呢?
6.能长久统治族群的,必定是有仁爱之心、能顾全大局的坚韧隐忍的王者,那些咋咋呼呼、凶恶残暴的篡位者,终究只是小丑过个场而已,这一点历史也有迹可循。
7.雌性经常面临着捕猎和养育幼崽的双重压力,甚至为此失去生命,看着都觉得很辛苦,人类世界女性同理,面临着工作赚钱和养育小孩的双重压力,男性的参与度在提升但依然有限,与其说是女性的困境,不如说是母性的困境。
8.自然界是公平的,帝企鹅在寒冷的南极洲没有什么天敌的代价就是:残酷的生活环境及繁殖环境。
它们稍有不慎也可能会被冻死;在繁殖期,小企鹅是在帝企鹅夫妇的悉心呵护下,经过层层淘汰而有幸存活的。
帝企鹅是一大批同时进行繁殖的,整个过程非常震撼和治愈。
9.斑鬣狗是一个神奇的物种,但所受偏见颇多,原来它们的食物来源主要靠捕猎,而不是通常以为的食腐和抢夺,社会等级高度复杂,“雌雄同体”,有兴趣可以详细了解一波。
10.水是生命之源,直接决定着物种的生死存亡、生存轨迹,食物的重要性次之。
人类得到了充分的水和食物,理应珍视,此外,水、空气、食物、住所才是生存必需,其他没有什么是必须要得到的,不要用一些错误的观念禁锢自己,生命重在体验。
最后,珍爱生命,保护大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守护我们的地球村。
如果有什么纪录片是我想要强烈向大家推荐的,那一定非BBC自然纪录片《王朝》莫属。
作为一部动物题材的纪录片,《王朝》所呈现出的动物世界的故事感和史诗感,是我们人类题材的影视剧都难以超越的水平。
2018年,《王朝》第一季上线。
动物世界的“权力的游戏”使得将近4万人打出了9.5的高分。
以至于四年过去了,黑猩猩戴维在权力更迭中展现出的王者风范依旧让我记忆犹新。
2020年,《王朝》又推出了《狐獴》特辑。
《狮子王》中的丁满一族带来了一场让人啼笑皆非的宫斗剧。
评分9.0,依旧很高。
最近,《王朝》第二季惊喜上线。
目前看过的人还不多,但80%以上的人都给出了五颗星。
依旧是熟悉的画风,品质不打折扣。
《王朝 2》
巴特哥尼亚的南部冰原,住着一只雌性美洲狮,普鲁斯特尔。
她宣布拥有这里的一条海岸线。
这里几乎没有猎物,少有大型动物出没,是一个天然的育儿所。
她在这里养育了四个孩子。
这是她有史以来养育孩子最多的一次。
为养大四个孩子,普鲁斯特尔穿梭于育儿所和狩猎场之间。
她需要狩猎填饱肚子,好让自己有充足的奶水来养育四个孩子。
她还需要赶在冬天到来之前,教会孩子们在玩耍中获得藏身的本事和捕食的技巧。
将四个孩子抚养长大,是普鲁斯特尔有史以来面临的最大挑战。
冬天到了,湖边的育儿所无法抵御恶劣的天气。
普鲁斯特尔带领孩子们远途跋涉,寻找山洞作为庇护所。
对于刚刚12周的小崽来说,一个大的跳跃就是它们所面临的难关。
冬去春来,普鲁斯特尔带领孩子们从山洞返回湖边。
但是,湖边的育儿所有了入侵者。
凡是养育孩子的美洲狮,无一不看中这条海岸线。
为了给自己和孩子们赢得这片难得的放松之地,普鲁斯特尔必须严阵以待,把入侵者赶出这片领域。
夏天到了,海风会把家族的气息吹到别的狮子身旁。
发情的雄性美洲狮闻讯而来,但在交配之前,他们会想方设法先杀死雌性美洲狮身旁的幼崽。
对雄性美洲狮而言,杀死幼崽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他们有时候甚至连自己的幼崽都不放过。
和他们形成对比的是,雌性美洲狮会为了保护幼崽而死去。
为保护幼崽,普鲁斯特尔必须采取行动。
自知武力上不敌雄性美洲狮,普鲁斯特尔决定“色诱”。
她挡住雄性美洲狮的去路,躺在他的身前来吸引他的注意力,当这招见效甚微之后,她不惜激怒雄性美洲狮,让他无暇顾及其它。
冒着和雄性美洲狮开战的风险,她给孩子们争取到了逃跑的时间。
但在此之后,她必须连夜把四处逃散的孩子们找回来,以防他们在外遇到别的危险。
秋天到了,幼崽们的胃口越来越大,普鲁斯特尔的狩猎任务也越来越严峻。
瓜纳科,一种野生美洲鸵,这是美洲狮的猎物。
面对比自己三倍大的猎物,普鲁斯特尔必须拼尽全力。
大约每十次狩猎只有一次成功,而狩猎过程中万一被瓜纳科踢上一脚,都可能面临死亡的危险。
这一次,普鲁斯特尔失败了。
饥肠辘辘的回到家,结果湖边的情况更糟。
她的对手生了娃,现在带着娃过来抢夺育儿所,普鲁斯特尔被迫应战。
这是一场罕见的雌性美洲狮之间的激烈对决。
普鲁斯特又一次失败了。
伤痕累累的她带着四个孩子,离开了。
又一个冬天到来了。
这个冬天,普鲁斯特尔已经不需要带着孩子们去山洞避难了。
过去的一年里,普鲁斯特尔把自己的本领教给了孩子们,她的孩子们已经开始展露出美洲狮的锋芒来。
它们不仅不再害怕严寒,而且已经拥有了在恶劣的环境里获得食物的能力。
美洲狮是一种独居的动物。
孩子们长大也就意味着母亲的离开。
当大雪再次覆盖上这片土地的时候,普鲁斯特尔决定离开了。
它看着孩子们,孩子们也看着它,它离开的脚步没有停,孩子们也没有往前追。
相聚是一个王朝的开始,分开是更多个王朝的创建。
看着普鲁斯特尔离开她的孩子们,很难不让人也感到一股惆怅。
美洲狮的生活特性注定了普鲁斯特尔是一位单身妈妈。
春夏秋冬,她应对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但当她终于把孩子们养大,也就到了她必须离开孩子们的时候。
她的放手是为了孩子们更好的成长。
这和人类何其相似。
《王朝》第二季一共四集,以单元剧的形式来讲述了四个动物的故事。
除了我们刚刚讲述的美洲狮,大象、猎豹和鬣狗也是这部纪录片的主角。
肯尼迪南部,大象家族有经验的领导者去世了。
之后的五年间,它们失去了十头仔象。
最近,家族新的领导者安吉丽娜生了一对双胞胎。
这对整个家族来说都是一个莫大的希望,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赞比亚西部,猎豹卡莉怀孕了。
卡莉快九岁了,是目前已知寿命最长的一只猎豹。
在她的一生中,卡莉生过十四只幼崽,但只有两只成活。
如今高龄怀孕,她能成功养育孩子,建立她的王朝吗?
赞比亚西部,鬣狗家族的女王去世了。
通常来说,王位应该由女王传给女儿,但两岁的公主尚且年幼,无法掌权。
竞争者们虎视眈眈,夺走了王位。
公主养精蓄锐,能否再次夺得王位?
人类有人类的困境,动物有动物的悲欢。
纪录片用恢弘的画面,精准的台词,宏大的配乐将动物们的故事烘托得极具史诗感。
当大象这种比人类更早出现在地球上的古老物种注视着我们时,我甚至在他们的眼神中感受到一种悲悯。
当最强壮的大象也因为干旱而倒下,干瘪的身躯终将消融成泥土,我跟着也感受到了一种深沉的苦难。
以“生存”为前提,动物们所展现出的智慧和坚韧超出人想象。
美洲狮以隐形换速度,面对比自己大三倍的猎物毫无畏惧。
扑上去,被甩下,再一次扑上去,再一次被甩下……大象以家族为纽带,把小象紧紧地圈在保护圈里。
在最干旱的季节,它们长途跋涉寻找食物。
情况越艰难,它们的关系越紧密。
猎豹专为速度而生,在自知不敌时机智的放弃对抗。
当一只幼崽去世时,母亲带着另一只幼崽在尸体旁徘徊了两天。
日出日落,寒来暑往。
原来,不管文不文明,不管有情没情,为了生存所做出的努力,所有物种都是一样的。
大家都努力的适应着环境,努力让自己面对未知时脚步能更坚定一点。
这是生命的神奇,也是生命的光辉。
在现在这个浮躁的环境中,我很庆幸有这么一部纪录片来帮忙除去眼前的浮云,看到生命的根本,看到真实的自己。
一群上百只的角马群,雌雄个个都有尖锐的双角,平均体重二百多公斤,而猎豹的均重只有45公斤。
面对猎豹,角马只会四散逃窜,猎豹可以轻易地把角马群分割开来,从而让其中幼弱的个体暴露出来。
四只猎豹分工明确,一只单独追杀小个体角马,一只保护其周边,另两只负责看管住成年角马群。
猎豹只遇到非常零星的抵抗,轻而易举拿下猎物。
角马群习惯了同类被捕杀,从尸体旁安全地经过。
在我们人类社会,中产阶级、低产阶级以及无产阶级,数量远远多于资产阶级和统治阶级,但都是弱肉,原因之一是中下阶级往往是一盘散沙,这和角马群很类似,猎豹随便一驱赶,它们就四散而逃,都想着保证自身的安全,至于哪一个同类被捕杀了,它们不关心。
有零星的几只角马,站出来抵抗,大概率是小角马的亲属,可是面对猎豹的尖牙利齿,它们本能的回避,不敢刚正面,也就救不下小角马。
弱势群体不团结足够的数量,斗不赢上层阶级。
成年角马个个有一对大尖角,体重也远超猎豹,即使单干,也不会落下风,可是他们没有胆量,所有的角马都被规训成“我们干不过猎豹,我们被猎豹捕杀是正常的”。
人类群体自古以来就是少数统治多数,只要被统治群体中的大部分能存活下去,他们就不会反抗,苟活下去是天经地义的事。
在一个生态链中,处于顶端的食肉动物是基石物种,它们对整个生态的平衡起到决定性作用,没有猎豹的控制,角马群会因为无休止的繁衍而突破草原的承载力,进而生态崩溃。
没有统治阶层控制秩序,被统治阶层在无序社会中承受的伤害远远高于被剥削,战乱就是一种失去秩序的社会状态,混乱状态下社会就是人间地狱,所以才有了那句“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
从不同的角度看,弱肉和强食都有其合理性,并且还会延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转变的节点在于科技突破到哪一层。
权力意志就是生存意志
最喜欢第一集Puma,代入感非常强,能让你对他们感同身受一样。美洲狮、大象、猎豹、鬣狗、猕猴,整体感觉不如第一季好看
看这个,真的很让人心情放松啊!看动物,也是反思人类,都是social groups,social animal。摄影师拍的是真的太好了~弹幕也是真的笑死
物竞天择
不喜欢人类将自己代入各种动物,因为人类不配
啊!小獵豹們!
节奏太慢了
猎豹是最优雅的大猫
优秀的动物纪录片,但相比前季略有逊色,在树立一个单独的形象,从它的视角将故事上明显不足。前季讲的是族群发展,本季则更多是讲血脉传承。
后两集实在没有看点
弱肉强食的动物王朝,只有强者才会存活下来,看到班鬣狗居然拥有自己的女王真的惊叹大自然的神奇魅力,美洲狮和猎豹妈妈都太伟大了。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王朝,我之前理解的王朝和人类如此庞大,但动物界几个都可以形成王朝。
一般般吧不是我喜欢的
没有第一季拍的好
不喜欢故事性太强的动物纪录片
画面的信息量真的太少了,全靠解说的嘴。
这是《爸爸去哪儿了呢?》
还看什么电视剧
每次看到大猫捕猎不成功,我都好难过,恨不得把家里冰箱里的肉扔进电视屏幕
挺一般的,也不知道高分咋评的,拍得有些乱七八糟,一些故事线也没讲清楚,还有些故事更迭的重要段落干脆没显示,就是没拍呗,别因为是白人拍的就打高分啊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