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美的梦
Sweet Dreams,热带的甜蜜(台),上流热带美梦(港)
导演:恩娜·森迪贾雷维奇
主演:芮妮·索滕代克,丽莎·紫微尔曼,Chris Nietvelt,彼得·费伯,威尔第·索莱曼,汉斯·达格列特,穆罕默德·汗,巴特·克莱文,哈亚提·阿齐斯,弗洛里安·迈耶尔,里奥
类型:电影地区:荷兰,留尼汪岛,印度尼西亚,瑞典,法国语言:荷兰语,印度尼西亚语年份:2023
简介:树林间可闻鸟叫虫鸣,空气中却只剩燥热黏腻。被荷兰人统治的印度尼西亚糖厂,年迈领主与发妻阿嘉特在这个化外之地坐拥万贯家财,使唤当地佣仆却拖欠农工薪资。一夜,老领主与女管家西蒂快活春宵后不明猝死,阿嘉特竟与西蒂一起藏起尸体。眼看权力即将真空,领主独子偕妻远渡重洋而来,工人蠢蠢欲动,西蒂带着领主私生子准备逃亡,一纸遗嘱..详细 >
拍不好人和人之间最简单的关系的导演不要再来绑架布列松了!!!只让人觉得你对殖民的理解还在停留在布列松那个世纪
两星半
只留下膨胀的血脉去处理自己。
烧了殖民主义 无奈留下殖民种
女仆西蒂是谁演的?
反向《寄生虫》,殖民fever,富人阶级觊觎穷人阶级继承财产,孕期女主人以色引诱男佣人。边框构图(马车,肢体,树叶),荷兰静物画布景(苍蝇、蚊子、扔在墙上的食物)。男孩:我从未去过那里,那我为什么是从那里来的呢?女管家的两场舞,一场代表着情欲,一场代表着死亡。她用火去追逐曾经不敢承认的爱情,化为灰烬回到错过的时空。开头捕猎老虎的父子沦为猎物,尸体像老虎一样被拖走。领主驯服了土地,也驯服了自己的死亡。女主人摇铃了一辈子,最后把自己埋在了米堆成的坟墓。孕妇脸上的蚊子吻痕想起《病玫瑰》,一摸发现我的脸上也有被影院蚊子咬的包。工整是优点也是缺点,人物的张力拉扯是断裂的。
某种意义上,初代殖民者和原住民同有一个「家园梦」,尽管前者对后者全方面的掠夺,却也不能回避殖民者对「原住民意识觉醒」带来的影响,而当两者对面「殖二代」——相当于新时代观念和形式的全面替换(摧毁),玉石俱焚只能是旧时代人的唯一反抗。独属于热带亚洲的迷幻式摄影风格如今也成为成熟的电影叙事风格。
咋说呢 还行吧不错!我个人觉得哈 有待提升
第一步荷兰片,没有烂俗还是值得嘉奖
还以为是描述热带生活的“小森林”,大相径庭
#76th Locarno#19 Concorso Internazionale - Best Performance 畅游殖民主义的幻梦,因而也算得上是Zama的一种变体,但是视点转换略显得可疑,女主的角色正好身处殖民者与在地者之间,也是比较有趣的「局外人」角色设定。整体上只做描绘而鲜少触及明确的价值判断,常规的这套话语系统已然疲软无力,Bacurau的回响还在震荡,却仍未见有共鸣。
我这是看了个啥...荷兰人对视觉表达的理解确实很强,但故事只能说是中规中矩。中心思想没有按着头给观众强压的感觉,但对殖民者(欧洲中心的虚伪文明性)恶意蛮大的-但用白女少妇欲求不满来表现也委实有点微妙...不论种族,反正被压迫和欺辱的都是女的,都对自己的身体其实毫无掌控是吧
太meta了,这种片子本来就是殖民主义。与主创交流后愤怒更是达到顶峰;从一开始就打算将印尼符号化处理。(去看看阿彼察邦是怎么处理哥伦比亚的)黝黑的东方面孔只是精致构图下的摆件,只有蚊子存在的丛林何谈湿热??
还可以
有一种给买办赋魅的即视感,故事张力是有的
白人思维很难拍好殖民题材,所谓反思都高高在上的。不过画面是不错的,女主活死人脸很带感。最后那个巨人镜头属实多余了。
美术和音乐很美,故事也很具有文学性。
试图营造一种梦的感觉 但是后半部分有点太拖沓
西方人视角下的殖民主题总让人觉得立场暧昧,是忧郁的热带但实在是轻描淡写。可拍得实在太美了!其实更希望影片在Siti跳那最后一支舞的时候结束,同时制糖厂里的死亡像一缕青烟一样地发生了——不能有更甜更深的梦了。剧作很紧凑工整,两声枪响,两次凝视,三次拖尸,命运在其中缓慢地行进。文本也很耐人寻味,男人和女人们永远在谈论着离开。看到有说像兰斯莫斯的,荷兰人审美还是高出去不少,室内戏观感像是van Eyck的画和伯格曼的秋日奏鸣曲
@ JAFF 18. 居然在留尼汪拍荷属东印度,是不是热带殖民地都很类似?种植园,庄园,工厂。之前期待太高,只能给两星。驾驭不了历史电影就往超现实做,这样既避免了后殖民审判也维持了低成本,诚意真不如印尼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