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政治不说种族不说立场什么都别说,这是一部摆正人心的影片,在此之前我只很迷惑身边80人人格与思维的扭曲,他们有时就像片中一样情绪极端而又感情僵冷。
看过之后我得到一些可贵的感情。
(芷宁写于2007年10月9日)影片《坚强的心》又被译为《伟大的心》、《勇敢的心》,取材自发生于2002年初的真实事件,片中主要剧情都源自Mariane Pearl关于其丈夫的回忆录《坚强的心:我的丈夫Danny Pearl 勇敢的生活和死亡》(A Mighty Heart:The Brave Life and Death of My Husband Danny Pearl)。
通常有关这类敏感题材影片的文字,都不太容易被博客审查通过,至少会滞后发布,虽然根本没什么要不得的内容,但是因为会用到几个敏感词汇,故而容易使一些人神经过敏。
作为一个看了电影就忍不住要叨叨几句的人,看后不写点废话又觉得缺点什么,因此只好折衷,那就将沉重复杂现实的话题一带而过吧。
事件发生在2002年巴基斯坦的卡拉奇,Mariane Pearl和丈夫Daniel Pearl都是新闻从业者,Daniel Pearl供职于《华尔街日报》,1月23日,Daniel外出搜集新闻线索,结果一去不返——他遭到恐怖分子的绑架。
2月21日,一盘录像被曝光,该录像先是展示了Daniel的尸体,然后尸体的头被砍了下来……同一天,美国人确认了Daniel遇害的消息。
在丈夫被绑架的这几周内,Mariane从未放弃过找回的努力,各相关机构也都在竭力找寻,虽然观众们都知道那个残忍的结局,但在看到众人合力调查,抽丝剥茧,逐渐接近那个核心的时候,仍不免怀有小小的希望。
影片伊始便给出了世界级大城市之一的卡拉奇那嘈杂烦乱、毫无秩序的街景,Mariane的话外音告诉观众,在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城市里要寻找一个人有多难。
接着画面给出了Daniel离开家那一天的情景——他和身怀六甲的妻子道了再见,从容地坐上了一辆出租车,和日常采访一样,去几个地方会见约见者,殊不知这是早就针对他而布好了的陷阱。
影片遵循Mariane Pearl的回忆录,从一个妻子的角度来展开叙述,通过事件发展的再现和妻子的表述,人们逐渐感知到勇于寻找真相的新闻从业者Daniel Pearl的形象。
经受着煎熬折磨又孕育着新生命的Mariane很执着顽强,苦苦守候着丈夫的消息,她还很坚毅沉着,从不被恐吓、威胁和非理智行为吓倒。
正因为如此,主演安吉丽娜·茱丽曾经担心自己无法胜任:“……如果我无法很好地表达出她的这种性格,观众就没办法看到她是一个多么美丽、坚强、开放、可爱的女人了,而我也会伤害她身上所蕴含的那种伟大的情结。
”客观地说,影片并没有着力营造煽情戏份,而是以纪实的手法、交错的情节、有力的对白慢慢带出观众的感情和共鸣:一个怀孕6个月的妻子在坚强地等候遭绑架的丈夫,希望他能看到孩子的出生、成长——这本身就具有令人动容的因子。
影片也没有刻意制造戏剧冲突,却给予了客观现实的对照,当Mariane陷入痛苦悲痛时,影片不时地穿插进年轻的Pearl夫妇当初举行婚礼、蜜月旅行的画面,一面是记录片式的真实悲剧,一面是闪回的美丽回忆,当残酷和美好直愣愣地打了个照面时,其寓意不言而喻。
安吉丽娜·朱莉在片中的演出有可圈点之处,有几场戏还相当有水准,不过,个人不太欣赏她所表现的得知Daniel已被杀的那场戏,貌似有点处理不当,还没之前在院子里默默抽泣的坚毅背影有感觉。
惯于以纪录片风格来表现剧情片的导演迈克尔·温特伯顿,再次展现了他对政治类题材影片的驾驭能力、在该片中,他没有直接探讨政治、宗教和恐怖主义的问题,也没有持主观感情和世俗偏见来看待整个事件,而是冷静沉着地呈现出事件的过程。
而且,他不仅懂得抓观众的心,还懂得如何抓观众的大脑,他甚至省略了那段曝光录影所具有的惨绝人寰的内容,只拍摄了观看者的表情,让观众们自己去感受这起悲惨事件背后所隐藏着的真正可怕的东西,这才是应该引起人们重视、审视和思考的。
生下儿子亚当时,Mariane的话外音是:“此片献给亚当”。
不是献给死去的丈夫,而是献给新生的儿子,意为寄希望于未来,因为不论是谁,不论强弱对错,愤怒、对抗和盲目的仇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会使更多无辜的人陷入更多的苦难。
Mariane希望儿子长大后的世界没有隔阂,没有分歧,没有恐怖,也没有仇恨。
片尾,Mariane牵着小亚当的手走在街头,远去。
(http://nicolew.blog.hexun.com/13609561_d.html)
电影的名字贴近电影的精神。
其实整部电影精华就在靠近电影结尾处,妻子知道了丈夫被害,发泄悲伤的那个镜头。
人生中都有无奈,都有悲伤。
影片一步步将人物悲伤勾出,最后水到渠成感情喷薄而出!
欣赏。
分两次看完了这部电影,心里一直有个问题:这部片子究竟要表达什么?
女主角的坚强的心固然令人钦佩,观众和她一起谴责恐怖分子的残忍。
然而,除了女主角在遭遇巨大悲痛后出人意料的坚强外,弦外之音是什么?
有人说,是为了永恒的新闻理想。
我是学新闻的,我想说的是,从来不曾有什么新闻自由,无论在世界的哪个国家,哪种意识形态之下。
这对于一个在新闻领域驾轻就熟的经验记者是个常识。
所以,男主角是在对他的工作尽职尽责。
其他高尚的言辞,应该没有必要吧?
对恐怖分子的憎恶,对和平的向往,对人类普遍幸福的追求,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只是,在文化帝国主义的传播话语里,全球诅咒的恐怖主义被定义为针对美国的袭击和报复。
也许你会说,国际社会谴责的是针对平民的攻击,但是,阿富汗和伊拉克那些在战争中遭殃和牺牲的人难道没有平民吗?
美国所发动的战争果真正义得无可指责吗?
对于拥有绝对话语权的一方来说,殃及自己利益的就是不正义,就是恐怖。
所以,对于广大的穆斯林来说,美国该是世界最大的恐怖主义中心。
我没有偏向谁的意思,我是觉得,人类所发明和制造的一切,先进或落后,都应该让人类生活得更好。
所以,阻碍人生活更好的所有因素,都是恐怖而应该被谴责的。
战争,就是恐怖主义的典型代表。
通过电影,可以让全世界的人听到朱莉歇斯底里的喊叫,但是更多的战争受害者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绝望地哭喊,悄悄地死去。
朱莉的坚强是让人心痛的,为避免重蹈覆辙,我们一起,谴责战争,谴责所有死亡的制造者。
看完的感觉:真实,混乱,揪心,第二遍看完的感觉:真实,一个美国人,记者,被绑架,被杀害,他的怀孕的妻子在不停的寻找恐怖主义和一个政治大国的博弈巴基斯坦 , 塔利班 , 恐怖主义 ,,,,,,表扬一下主演:安吉利那朱莉,用演技证明一切的时候到了
茱莉原来也能如此坚强,那撕心裂肺的“No...No...No...”真喊出了失去丹尼后对未来幸福的绝望,然而当她“保持微笑”后,生活又充满了希望。
这个迷一样的女人...所有的汽车来自日本,所有的手机来自诺基亚,只有网络上才看到美国的标志:yahoo...hotmail...google...然而它仿佛是罪恶和恐怖的根源。
这个迷一样的国家...巴基斯坦人面对美国人自命不凡,面对自家人心狠手辣,却能在混沌杂乱的环境中连战连捷,甚至抓获重犯都不需手铐脚镣加身,菲律宾特警该好好学学人家是怎么干活的!
这个迷一样的民族......
这部电影确实没有什么剧情可言,如果你喜欢看剧情片,这部电影肯定不是很好的选择;但是它的可贵之处在于它的真实,真实的美国记者讲述的一个发生在真实的巴基斯坦的真实的故事。
你可以从中看到尘土飞扬的卡拉齐,美国记者追寻事实真实之执着,巴基斯坦军人维护国家尊严之坚定,亲友关怀之无微不至,一个待产女人之坚强,生命之可贵……安吉丽娜朱莉,无疑也是这部电影的一个大看点。
丝丝细小的卷发,柔和的侧面线条,咧嘴时开怀的笑——又一典型的大嘴美女。
她演绎的mariane,在工作上无疑是个有头脑的记者,在生活上,又是个体贴关心丈夫的妻子,并且怀胎五月。
丈夫失踪后,在寻找丈夫的同时,还在承受社会舆论新闻媒体的种种压力。
她的眼神和行动无不透露着焦虑和担心。
最后,danny还是遭遇不幸了,她得知消息后,独自一人回到房间,撕心裂肺的嚎叫,发泄着内心的无限悲痛;欢乐的时光还时时浮现在脑海,而那个喜欢她的笑容,珍惜她笑容的人,已经离她而去了。
这是在911之后发生在巴基斯坦的真实的故事,根据Mariane pearl同名的回忆录A Mighty Heart 改编的,看电影的时候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它的真实性。
从午后的阳光下传来一阵声嘶力竭的尖叫,一个女人在沉默许久后终于将体内蓄积的力量完全释放了出来,而这之后,我是指她的生活,还会像原来的那份幸福靠拢吗?
这个谁都不得而知,影片在结尾处运用了一段倒叙的手法,让人在平铺直叙后的电影语言中最终找回了一丝温馨和带有希望的感觉——失去和得到其实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同样的令人沮丧,从辩证法的角度来看,极端的悲与喜都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快乐。
在911事件前后发生的恐怖事件中,到底谁应该去担负责任?
到底谁又是真正的受害者?
当国家的利益与个人利益相互碰撞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呢?
一系列的问题在我看完这部电影之后它们就像是幽灵一样萦绕在我的脑海之间,其实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但是那一刻我却羞愧的说不出话来,只想沉默。
我是为了那个被美国某家报社派去的战地记者而感到惋惜,同样也为了巴勒斯坦那些正在战火纷飞的环境下生活的人民而担忧,有些事情一旦触及到政治,孰是孰非都已经不再重要,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恐怖事件的频繁发生,在那个背景之下正义与邪恶其实根本无从界定,因为不管怎样,受害者永远都是人民。
对于一部以当年911为背景而拍摄的影片,我不知道该怎样去说,因为或多或少会有所顾忌,而且如果仅仅是站在巴勒斯坦的角度去审视这部影片,我想说其实真正的恐怖主义不是那些为保护巴勒斯坦而流血的“极端主义者”,因为我实在想不出他们这么做哪里有错,他们弱小,他们由于处在石油盛产的地带,肯定会有人分外眼红,这是不可避免的,导致战争后果的严重性就是胳膊拧不过大腿,他们这样徒劳的做着殊死抵抗,是在捍卫国家的尊严。
当然了,那个战地记者的遭遇我也非常同情,因为他也非常无辜,发生那样的事情谁也没法说到底是谁的错,在那样一个战争的大背景下,只有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正义和邪恶只是在战争之后才命名的。
或许我这样说有些极端,但是无可厚非的就是我们都希望生活在一个和平世界中。
女主角(及战地记者的妻子)同样也是一个新闻记者,她在蒙受了这样巨大痛苦后,显得少有的平静,片子是美国拍的,我想其目的可以很明显就看出来,不是我抨击他,打个比方说,A把B打残废了,B终生不能起床,而A只是稍微受了一点皮外伤,可是由于A很强大,他反而把原因都怪罪到B的身上,并且显示出自己的清高,还要让身边所有的人买他的帐。
这样做未免有些过分吧,我不知道巴勒斯坦的人民如果看到这部影片以后会作出一种什么样的回应。
生活在这个地球上,我想说的是,不管是因为国家利益还是由于个人利益,其战争的伤害程度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经济下跌,国家体制崩溃,人民流离失所,谁胜谁败到底能得到一个怎样的结果呢?
浅显的看来受害者是人民,其实不然,最终承受这份痛苦的是地球本身,还有我们所有生活在这个星球的人民。
将意识形态的东西抛开,这是一部精彩的电影。
用纪录片的笔触刻画了很多的人物,大量的“空”镜头充满了人性的同情与关怀。
我喜欢这样的色调和剪辑方式。
导演拒绝将这个故事煽情成一部“大片”,而选择冷静客观地叙述和还原,让观者仿若看现场直播般随事态发展而心情起伏。
手持的拍摄,强调了纪录片的效果,更营造了现场的紧张;快速蒙太奇有意识地挤掉了几乎所有抒情的空间,将那么多复杂的线索和场景编织起来,让人感觉紧凑却不生硬。
“现场直播”的同时,没有任何背景音乐;而当镜头像眼睛一般从当地人与他们生活场景上掠过,当回忆中温暖的画面悄然融入事件的发展之中,音乐不着痕迹地烘托出你我内心的柔软与温情。
时间、空间,此时、彼时,交揉一处,似混乱,然有序。
镜头下素颜的茱莉用内敛的表演让人感受到强大的情感张力,反而要比歇斯底里更加使人震撼。
镜头同样也留给了巴基斯坦的平民、孩子,他们生活的城市和角落,他们的信仰与漠然。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死亡,却没有恨。
电影结构紧凑,叙事直接,线索明确、节奏适中。
其实从某些地方看,更像是记录片。
但A MIGHTY HEART和记录片的最大区别是没有旁观者,导演力求使影片既有纪录片的真实,又能充满感性的关怀。
在旁观与亲历之间,影片做到了很好的平衡。
一个再大的事件,旁观者始终还是从旁观的角度看。
不亲身经历,感同身受只能在很有限的层面存在。
A mighty heart并没只记录事件,而是还原了主人公的悲痛、煎熬、希望、坚强和恐惧互相交织的心理状态,这里没有过多的渲染,一切都是真实……在女主人公的周围有这么多关心她、帮助她的人,但她心里所承受的东西可能只有自己明白。
那座公寓里人来人往,都为救他丈夫而忙碌,小孩哭着、闹着,但很多镜头下的她是孤独的。
痛苦可能很多时候都是孤独的,而快乐很多时候能与人分享,正因为那份孤独,作为观众的我们可能更容易进入故事之中,更容易动容。
朱莉演的可以,脱离了以往的冷艳,回归到如水的朴素和坚韧。剧情不是很喜欢
前面的过程节奏过于缓慢,可能也正是通过这样的缓慢来体现妻子的煎熬,一个torture的过程,告诉我们要如何坚强,不过我觉得妻子的内心过程不够丰满。
估計是因為紀實性太強的原因,整體感覺除了朱莉的演技了得,沒什麼特別的感覺,沒有看過的童鞋倒是可以去看看的。
太写实了,比较混乱,不晓得在讲什么,看的过程简直是boring,我没看完,直接受不了了。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惨+悲痛贯穿全片
真实事件改编,安吉丽娜朱莉表演很精彩。整体剧情有点混乱。
真实。。。
F!!!
除了镜头切得太快了,没啥不好
美国人卖瓜,自卖自夸。做这样一个题材,创作者的角度很关键,一家之词只会失去公信力,客观写实的镜头,反应的却是主观意愿,真诚在哪。不过,朱莉的演技很棒,赞一句。
形如纪录片,发生在巴基斯坦的战地记者的真实事件。
不建议看,很闷,很无聊,无寓意,没悬念,就是纪实,
犹太人是挺顽强的
面对这样一个真实而残忍的故事,混乱的纪实风格也许是最为贴切的表达,喜欢其中对于复杂人物关系的表现。在这令人无奈、使人迷惑又无从改变的世界上,为了得到、付出更重要的是相信爱,人们不得不坚强。
真实。让我想起《不朽的园丁》。
美国主旋律啊
破碎的心 其实现实比电影中的故事更为残忍与残酷 Angelina Jolie已经演得很不错了 剧本上比较混乱 可能出于顾虑并没有把一些该表达的东西阐释清楚 因而给人一种缺乏深度的感觉
真实的要点夸张,难道巴基斯坦也是信奉外交无小事的政策吗?围绕一个女的
战争下最大的受害者是平民,看完电影,只想沉默。
今天才偶然发现片子的主人公Daniel Pearl的父亲Judea Pearl是2011年图灵奖的获得者,获奖第二年儿子就被谋杀了,人生啊~~~另外,演员长得还挺像Daniel本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