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几篇影评,没看到跟我有相同想法的。
看的版本删减太多,有些情节不连贯,看完也没能完全明白影片主题。
个人猜测其实托儿与O是一体两面的同一人。
O因为组织的出卖,造成爱人死亡,既想复仇又想平安退出组织。
影片中,托儿脱掉头套是在与秦小姐看电影的时候,但并没有拍摄脱头套的动作,反而是秦小姐一个臆想的表情。
托儿灭掉了出卖他的组织,其实就是O灭掉。
影片任达华这条线,前部分其实是在O的引导下的,比如刘德华的传真照片,射击俱乐部查资料等,警局劫持神秘失踪被认为精神有问题,后半部分是秦小姐的口述。
所以其实就是一个杀手,骆姓2兄弟本是已经失踪多年,不存在的人,刚好被O用来掩饰自己托儿的另一身份。
秦小姐与托儿相处时,其实托儿都是有面具的,刘德华的形象只是疑惑观众,让观众以为两个人,知道秦小姐在楼对面看到面具,她才发现,她爱的两个人其实是同一个人,所以才义无反顾的拿起狙击枪跟O突围。
最后在向任达华口述结尾时,并没有任何伤心之处。
另外还有一个情节也支持这种看法,托儿在与秦小姐上床的时候癫痫发作,脑中闪过之前挚爱女孩的画面。
骆氏两兄弟的癫痫是客观存在的,是遗传。
但O的癫痫是因为失去爱人的痛与内疚造成的,所以当托儿(O)与秦产生感情上床时才会造成内疚加深导致吐白沫,因为那时仇还没报。
当然,按我的理解还是有很多情节矛盾,比如突围警察包围圈是,刘德华的高楼狙击助力。
但也可以理解成O请来的帮手。
总之,这部电影没能完全看懂,但我感觉按我的理解其实还挺美好的。
头两天电视台又播放了刘德华的老片子《全职杀手》,我摧残了遥控器很久后,把频道定位在这个片子上。
看完之后,我躺在床上片子里有一个片断在我脑海中萦绕不去,那是杀手o和他的准女友chin被困在大楼里,警察将大楼包围并进行逐家的搜查,O给Chin穿上避弹衣,然后拉着Chin的手走到了门口,准备杀出去,当O把手搭在门把手上的时候,O回过头来对Chin说:“走出这扇门之后你的命运就改变了”(书中暗表,如果Chin不走出去,完全可以和警察说是O强迫她到这里的,从而划清和O的界线),Chin望了O一眼后转身跑回了房间,然后拿着一把大狙击枪走了出来说:“这支我会用。
”然后跟着O走出了那扇门,就这样这对亡命鸳鸯开始了他们的亡命之旅.....猛然惊醒,同事拍了我一把一下子把我从剧情中拉了回来,我脸上挂着痴痴的傻笑,同事问我是不是又在做春梦了,我懒得理他,但还是把我刚才回味的这段剧情说给他听,我对O的责任和Chin选择爱情的勇气非常的钦佩。
同事听了后说了这样的一段话:“人这一生要打开的不会只有一扇门,而是一扇又一扇的门。
”想来的确,我们很多时候总以为我们达到某一目标之后就会安全了(心理上或生活上都是如此),可是事实却恰恰相反,我们要面对的是新的挑战,打开一扇扇未知的门,面对各种未知的挑战,承担一个个未知的结果,每扇门的打开都会使我们得到,也会使我们失去,有的门需要别人同你一起打开,有的门只能自己独立完成,这个过程中我们体会着爱、勇气、责任、牺牲、背叛、分离、失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提高自己的层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的成熟,当我们打开一扇门给我们一个最后的结果的时候,也正是我们生命终结的时刻,那时不论谜底如何,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我们已经结束了我们的旅程,该休息了。
有人的理想是做明星,有人的理想是做老板,有人的理想是等等等等,可是有人的理想是做杀手吗?做顶级杀手.估计这样的理想是存在的,只不过是我们不知道而已,其实坦白的说这也是一种理想,只不过理想是什么?理想就是自己将来的样子,说白了就是自己想成为的样子,将来自己想要什么,从某种角度理解杀手这种理想真的不能说不是理想中很高的境界了. 我当初看电影完全是因为名字,全职杀手,不知道兼职的是什么样子的呢?全职应该就是职业的意思,可是整部片子没有着重刻画杀手如何的职业,杀人手法如何的巧妙,而是剧情加枪战的结合.喜欢的导演杜琪峰、韦家辉,喜欢的编剧:韦家辉.打造的一定是一部不错的片子.喜欢那开头两个主角出场,车站的杀人直接而冷静,警局的杀人艺术而新奇,可以说一个开场就表现出两个主角不同的性格.一个小心谨慎,所以才做到了亚洲第一,一个个性张扬,所以才不循规蹈矩.影片的空间转换很快从马来西亚,泰国,香港,新加坡到澳门,可惜场景选择不好,如果不说的话,肯定不知道是哪里.剧情也紧凑,故事发展的很快,可是就是有点太快,很多地方都值得去思考.很个人标志性的结尾,深深的标注上了自己的符号.总的来说,是不错的一部片子.
你永远可以相信杜琪峰导演在枪战设计上的艺术水平,那种杀手的孤傲和开枪时的翩翩起舞,这是在武侠题材里才能一见的意境。
电影全职杀手前后的时间段,杜导还有如枪火、暗战、大事件等优秀作品,也为放逐和复仇两部经典奠定了风格。
全职杀手顾名思义,讲述杀手界前浪与后浪的故事。
西装革履的反町隆史,是一名顶级的职业杀手,一人一枪横扫马来西亚火车站。
皮衣皮裤的刘德华,是一名高调的后起之秀,自认比反町隆史更强更有实力,一直想要逼其现身,进行一场杀手之间的真正较量。
从香港到澳门,刘德华几次三番地搞破坏,说是命中宿敌也不为过。
可两人的命运也很相似,都是被中间人给出卖了。
林雪出卖刘德华,不过是觉得猎鹰不受控制,该重新养个新的。
连晋出卖反町隆史,完全是因为要帮弟弟刘德华一把,哪怕刘德华想要公平决斗,根本不需如此。
任达华和应采儿是香港国际刑警,同样想抓这两人 ,旧楼围捕的戏份很精彩,反町隆史利用消防水栓压制警方,并和林熙蕾杀出一条血路。
当然这还要归功于刘德华的远程场控,一把连狙扫平了整个行动队,导致应采儿牺牲,任达华辞职。
任达华被要求为两位顶级杀手写传记小说,而他也很专业地配上了录音笔和文件夹,这个设计真的过于天马行空,有点跟不上节奏。
而且刘德华当晚到底是如何消失的,也没有给出一个解答,还蛮好奇的。
既生瑜何生亮,刘德华和反町隆史的最后一战打得那叫一个浪漫,子弹擦身过,烟花满天飞。
林熙蕾留给任达华一个足以令所有人体面的结局,而事实上这该死的家族病是真坑,毁了一个奥运冠军的职业生涯,也毁了一个杀手的巅峰之梦。
看完电影后,其实并没有感觉到O胜利的喜悦,相反,我反倒为TOK最后的失败感到悲哀。
TOK是一个悲剧而又尽力想逗大家笑的小丑。
他爱耍小聪明,喜欢惊喜,自信又自负。
我们都看到了他玩世不恭的一面。
但是,谁又理解他内心的痛苦?奥运比赛上的失利,不是技艺的不精,而是先天的疾病。
就如同试卷上的题目都会做,却涂错卡一样。
于是他恨O,恨他抢走了本属于自己的荣誉。
所以他想证明自己。
为什么电影中要着重突出他爱看电影,也许是为了表达TOK内心如同艺术家的敏感吧。
最后的决战,TOK又一次,因为自己的先天性疾病而落败。
我们可以看到,最后他的眼神,有多么苍凉。
他一生追逐梦想,却从未到达。
你也许会说他只是为了虚荣,但他那只愿孤身一人前往决斗,不让哥哥插手也体现了他的侠义心肠。
如同我们,一辈子追求梦想,却遭受嘲讽,不解。
失败时,想用滑稽的表演伪装自己,却让所有人以为你是白痴。
杜琪峰用杀手间的童话来揭露了这黑暗的真相。
你永远达不到你内心最想要的,因为即使你再强,也会因为如同TOK癫痫一般的先天性缺陷落败。
TOK最后却在书中当了一回英雄,这也是杜琪峰对追逐梦想这一态度的肯定吧。
即使你几乎不可能成功。
如果用另一个电影名来修饰TOK的话,我想,那一定是《杀手悲歌》。
作者:Shelly Kraicer / 《电影感》(2001年12月)校对:奥涅金译文首发于《虹膜》杜琪峰或许是香港电影业的生命线,也是目前香港电影业复兴的关键人物。
杜琪峰不仅在本土长期以其独特的多才多艺、票房号召力和兼任导演及制片人的艺术造诣而闻名,他还因《东方三侠》(1993)——一部以超级英雄三人组为主角的动作奇幻片,由梅艳芳、杨紫琼和张曼玉主演——等内行的经典作品而受到海外港片影迷的赞赏,后两位彼时在西方还未出名,以及时髦、冷酷的犯罪电影《枪火》(1999)。
《东方三侠》西方电影界也终于注意到了这一点。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电影档案馆与亚洲电影基金会合作,在上个月于洛杉矶举行的「走近杜琪峰」影展,其中收录了他的七部电影。
去年,纽约的地下铁影院(Subway Cinema)策划展映了杜琪峰创办的制片公司银河映像的一系列作品。
从八十年代的电视制作开始,到九十年代香港电影业的复兴,杜琪峰几乎导演了所有类型的影视作品。
从广受欢迎的喜剧片《八星报喜》(1988)(由周润发主演))和《审死官》(1991)(由当时香港票房第一的喜剧之王周星驰主演),到歌剧风格的情节剧《十万火急》(1996)和场面激烈的剧情片《无味神探》(1995),直到1997年,杜琪峰都一直受到观众和评论家的青睐。
《审死官》情况在1996年迎来了转变,杜琪峰和编剧、联合导演、联合制片人韦家辉一起成立了他们自己的制片公司银河映像。
该公司的电影反映了那个时代不安定的本土气氛,他们1998年上映的一系列电影基调阴郁,但在商业上不太成功,包括有着令人不安的暴力的《暗花》,《真心英雄》(对吴宇森赖以成名的黑帮电影的解构),以及才华横溢但极其悲观的《非常突然》。
《枪火》的艺术探索终究让位于2000年轰动一时的《孤男寡女》,这部浪漫喜剧让杜琪峰和韦家辉再次征服了香港的票房。
从那以后,他们就再也没有回头:接下来是一部古怪的古装喜剧《钟无艳》(2001年)(这部喜剧再次选用了《东方三侠》中的英雄三人组设定),以及一系列多元化的作品,让影评人兴奋不已的同时,也吸引了大量的本土观众。
韦家辉看似是银河映像背后的「大脑」(与杜琪峰的商业头脑相左),但更准确地说,他们的才能是互补和契合的。
韦家辉更独特的艺术片「优势」可以从他自己执导的两部电影中得到解释:周润发的最后一部港片《和平饭店》(1996),内容丰富但充满争议;以及极具颠覆性的电影《一个字头的诞生》(1997)。
在编写和制作了大量的香港电视剧之后,韦家辉于1996年与杜琪峰一同创办了银河映像,从那以后,他担任了该公司大部分作品的制片人、导演和编剧。
《一个字头的诞生》两人的新作《全职杀手》在2001年多伦多国际电影节的「午夜疯狂」单元惊艳亮相,我有幸与他们进行了访谈。
感谢唐珊(音译,Shan Tong)在翻译方面的协助。
杜琪峰主要使用英语回答问题,韦家辉则是粤语。
* * *记者:《全职杀手》的节奏非常快,也很刺激,但不像徐克的新作《顺流逆流》那样无情地、疯狂地快速。
你时而平静,时而沉思,时而节奏快得令人难以置信。
你是如何设计和构建电影的节奏的?
杜琪峰:首先,韦家辉的剧本为导演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在这类香港电影中,没有太多的对白。
这意味着剧本给了导演更多的空间来营造一种氛围。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节奏?
我想在这部电影里有一个完整的幻想氛围。
我需要创造一种不仅仅是暴力的、或充满枪炮声的,而是一种类似舞蹈的氛围。
记者:所以基调是有意设计得偏向幻想的,就像是某人凭空想象出来的?
杜琪峰:幻想。
如果一部电影有很多对白,你只需要非常仔细地设计对白。
《全职杀手》不是这样的。
剧本提供了情境、地点、人物,我的工作就是把这些变成幻想。
韦家辉和我都同意这种感觉,这部电影的基础是幻想,而不是暴力。
举例来说,Tok走到街上杀死了一个吸烟的人。
你可以拍得非常快,还有一些巷战。
但我不想这样:这太过了。
街上发生枪战的时候,我想把时间延迟一些。
我会拍多久?
这是你如何创造氛围、影片风格的焦点。
记者:《全职杀手》在最后半个小时彻底改变了。
任达华饰演的刑警此前只是个次要角色,但逐渐占据了中心位置,以第一人称讲述了整个故事。
这可能会让观众感到惊讶和迷惑。
在一部流行电影的语境下,通过引入额外的、复杂的叙事层次来挑战观众——闪回中的闪回,改变叙事视角,一系列连续嵌入的观点——不是能轻易做到的事情。
你如何平衡叙事的复杂性和平民化的故事?
韦家辉:我喜欢原著的地方在于它从不同的角度讲述:有多个叙述者。
所以当我在改编的时候,有了一个想法:如果整件事都是虚构的呢?
于是我开始着眼于这个想法。
所以,叙述者的转换——突然让任达华介入——表明,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一直看到的只是这个疯狂的主角写的小说。
我们甚至不知道「真实的」故事是什么。
我只是对小说这个概念进行了扩展:片中的每个人都在互相讲故事。
记者:有没有什么潜在的「真实」故事,是你留给观众在最后回味的?
还是你想让一切都悬而未决?
韦家辉:基于小说的概念,观众能从中得到什么是未知的。
我认为原著的作者受到了关于职业杀手的电影和书籍的影响。
在原著中你会看到很多例证。
当我在改编的时候,我想用它来创造一些新的东西,即虚构的整体概念。
例如,你可以在《全职杀手》中看到很多让你想起其他电影的场景,这是有意为之的:它强调了这种虚构性。
记者:在《全职杀手》中,你是如何平衡叙事的复杂性和平民化的故事的?
杜琪峰:这就是问题所在:如果你想拍一部更商业化的电影,那么它就不会是《全职杀手》。
不。
我们知道观众想要什么。
但是这部电影对我来说很有趣。
我喜欢它是因为剧本。
就像韦家辉所说的,这部电影不是关于什么是明显真实的。
你可以在电影里加一个结尾,在那之后再加一个结尾……拍这种电影很有意思。
但如果你想让观众能跟得上,同时配合这个故事情节,这并不容易。
我为什么要把《全职杀手》变成观众喜欢的电影呢?
如果我想拍一部观众满意的电影,不会是这一部……我们会把下一部电影拍成这样的。
记者:就像你们2000年那部票房大卖的《孤男寡女》?
杜琪峰:是的,差不多是这样!
我们拍摄《全职杀手》的目的就是拍出我们自己喜欢的电影。
记者:然后让观众主动适应你们。
杜琪峰:对。
这对香港观众来说可能有些困难。
他们想看到一个容易跟上的故事,他们想要更多的共鸣,希望故事更贴近他们的生活。
至于《全职杀手》,他们不得不主动思考。
商业电影只要求观众跟随故事,而不是去思考故事。
这是困难的。
一开始,我是不会接受观众不知道「真实」故事的。
但我开始执导这部电影,并开放所有故事的可能性时,我们决定保留一切(按照韦家辉最初的开放式构想)。
记者:但《全职杀手》仍然非常赚钱:它在香港的票房不错,不是吗?杜琪峰:这部电影在香港的成功要归功于刘德华。
他是个大明星,最近两部电影的票房都很好。
观众喜欢他。
记者:你们俩在银河映像最近的十多部电影中担任联合制片人和/或联合导演。
请讲讲你们合作的过程:你们是如何一起工作、划分责任的?
你们为彼此提供了什么以致团队合作如此默契?
韦家辉:我们合作十分密切,所以相互信任非常重要。
很多时候,不管是杜琪峰还是我想出一个点子,他都对我很有信心。
因此,我将基于这个点子,创作出一个脚本。
有时,写剧本的创作过程与电影的实际拍摄时间非常接近。
杜琪峰在前线拍电影,而我还在写剧本。
但我们非常合拍,即使他正在拍电影,我给他的任何东西也都能帮上忙。
杜琪峰:我很信任韦家辉的创造力:他的写作,他的想法,一切。
这让我处理制作方面的问题更为容易。
一开始,他掌控着一切。
我只是把它放进电影里:他写的一切都变成了电影。
我在香港找不到像他这样的第二个人:他的自律、才华和良好的预算意识(笑)。
我们喜欢一起拍电影。
韦家辉:我对杜琪峰的执行力也充满信心。
但我认为,就性格而言,我们工作的方式可以不恰当地类比为「阴阳」。
杜琪峰咄咄逼人的时候,我会说「慢慢来」,因为如果我们都咄咄逼人,事情就会变糟。
所以无论情况或好或坏,我们都能很好地互补。
记者:有人曾引用你们的话说,你认为自己振兴香港电影业的使命。
是什么赋予了你这种使命感?
你认为自己做到了多少?
杜琪峰:如果我们不能振兴这个行业,给予它支持,让它更令人振奋,那么投资者可能就不会有兴趣投入更多的资金。
投资者为何要投资香港电影业?
为了盈利。
在银河映像,我们的目标是在我们喜欢的电影类型和观众喜欢的电影类型之间取得平衡。
这就是我们的目标。
几年前,我们只拍自己喜欢的电影。
这就使得电影业滑向颓势。
记者:你是指你那些广受好评的黑色电影,比如《一个字头的诞生》、《暗花》和《非常突然》?
老实说,它们的票房并不成功。
杜琪峰:(笑)是的,这些电影在香港并不是很成功,但是当然,后来有很多人跟我们说「这是一部好电影……诸如此类的。
」但这种支持并不足以推动电影业的发展。
所以,我们决定在1999年先拍一部观众喜欢的电影。
我们知道如果我们成功了,那么就会有空闲时间和金钱来拍我们喜欢的电影,比如《全职杀手》。
结果,我们的确成功了(《孤男寡女》)。
我们去年和今年发行的商业电影在香港取得了不错的票房。
我认为这将延续下去。
这意味着投资者会给我们钱,也会给其他制片人钱,让他们在香港拍电影。
这并不容易。
好的导演都有经验:他们学习如何控制预算,如何指导男女演员。
为此,他们需要时间。
我们可能至少需要十年的时间来培养我们想要的优秀导演和编剧。
记者:你是一个非常全能的导演:你拍过浪漫喜剧、平民闹剧、警匪片、特效片、艺术片和严肃戏剧。
你是如何处理类型片的?
你喜欢突破界限,从而使你的电影有趣、新颖且具有原创性吗?
杜琪峰:我喜欢拍摄不同类型的电影。
但当然,你无法总是自主选择拍摄什么类型的电影:有时你必须考虑市场。
如果你问我想拍什么样的电影,那么绝不是那种商业上成功的电影。
我更喜欢另一种风格,但是我需要拍摄不同类型电影的更多经验来找到答案。
韦家辉:你所谓的类型片,我们称之为「观众电影」。
这些电影中会有观众和市场欣赏的特定元素。
所以,我们非常清楚商业类型片和个人电影之间的区别。
每次我们筹备一部电影之时,都会非常清楚地定义它。
我们知道有一些类型的规则绝对不能违反。
当然,我们会尝试添加一些新的东西,一些在不改变类型的情况下仍然遵守规则的东西。
当我们拍摄个人电影时,就好像整个世界都是我们的:我们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
记者:相对于银河映像的其他作品,医院题材的《辣手回春》似乎是一部非常不同的电影:一部黑色喜剧,一部带有政治意味的讽刺电影。
这个项目是怎么诞生的?
韦家辉:这部电影是在档期的压力之下制作的:它原本的目的是填补一个档期的空档。
杜琪峰对制作一部只有一个场景和两个演员的小成本电影不感兴趣:我们想要接受这个挑战,拍一部真正的大规模电影。
所以,在创作过程中,在极端的时间压力下,激发了我们身体里的「银河映像基因」。
在拍摄《孤男寡女》的时候,这种要素也许被压抑了。
但当我们面临压力时,它们自动浮现;结果就是《辣手回春》。
杜琪峰: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
从我和韦家辉谈到想要拍这部电影,到它在电影院上映,相隔的时间只有27天。
记者:你是以一种王晶式的速度完成的?
杜琪峰:是的,但是我们想要一部制作得迅速且高质量的电影。
我们需要一部好到可以被称为「银河映像电影」的电影。
记者:你是如何与演员合作的?
你会在片场给他们很多的发挥空间,还是他们必须严格按照剧本去表演?
杜琪峰:这取决于演员。
一开始我们会让演员自己发挥。
如果他们不能掌控影片中的角色,那么我们就会接管,并进行指导。
郑秀文(《孤男寡女》《钟无艳》和《瘦身男女》中的女主角,一位粤语流行音乐歌手,杜琪峰的电影使她成为香港最新的票房女王)非常特别。
我和她一起拍电影的时候,每拍完一场戏,我们就会和韦家辉一起交流。
他每天都会观察sammi的有趣之处,并且随之更改剧本。
我们每天都在改。
只要能起作用,我们就会充分利用它,并放进剧本里。
这是我拍摄商业电影的方法。
记者:所以这和灵活性有关?
杜琪峰:任何事情都是灵活的!
如有需要,韦家辉将会修改人物。
一切都可能在瞬间之间改变。
到了第二天的拍摄,一切又充满变数。
记者:好莱坞能这样做吗?
杜琪峰:不行。
但我们可以:我们可以按自己的想法进行任何改变。
记者:有没有哪一部电影是你认为最私人的,最接近你想表达的东西?
杜琪峰:有些电影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方面。
(笑)。
这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但我喜欢《全职杀手》《暗花》和《枪火》。
记者:影评人最喜欢的影片似乎是《枪火》。
这算是杜琪峰的「艺术片」吗?
杜琪峰:我不知道。
这是我想拍的电影:我不知道它属于什么类型的电影。
但《枪火》的确是一部小成本影片,只花了250万港币(约32万美元),所以几乎没什么风险。
记者:有人认为吴宇森的《辣手神探》(1992)是递给好莱坞的一张「名片」,他的一系列技巧和风格在西方市场的潜在市场中发挥了极大的优势。
《全职杀手》会被视为你自己在好莱坞的名片吗?
杜琪峰:不。
关于这个问题,我以前回答过很多次。
我们想继续在香港拍电影。
我们想在香港发展项目。
但如果有一个在西方拍电影的好机会,那也不错。
也许韦家辉和我可以一起参与:他可以为一部西部片写剧本,我来担任导演。
但它不会是一部只为美国观众准备的电影。
在我们电影制作的未来规划之中,《全职杀手》的目标并不是把我们带到好莱坞。
记者:你们是否会延续银河映像的合伙人关系,继续合作拍电影?
最近有媒体报道说,你辞去了在中国星集团的管理职位,以便能够专心从事导演的工作。
杜琪峰:我想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电影制作上。
当然,我希望韦家辉和我能够继续筹备项目,拍摄新电影。
我们尤其想支持我们公司的新导演、新编剧和新演员。
这就是我们的计划。
我希望我们能一起合作很多年。
韦家辉:我们希望继续合作,继续培养香港的下一代电影人。
2019-5-24反町隆史饰演杀手O 一次在菲律宾火车站杀死目标但是被同学缠住O当着同学面杀死目标并杀死同学 香港警方到同学家调查 刘德华在泰国把散弹枪藏在鲜花内并用手雷炸死狱中一人 刘德华拉二胡跟林雪收钱林雪手下说O才是最好的刘德华用匕首扎伤他手 刘德华喜欢杀手电影并要挑战O O雇佣了林熙蕾 林熙蕾在日本录像带店打工 每周三次给O打扫房间 但是O住在对面用相机监视林熙蕾 一次林熙蕾询问为什么雇佣自己 O说因为她在超市贴的小纸条有一条条的电话号码但实际上林熙蕾贴的并没有一条条的 刘德华连续两日带着娃娃头来林熙蕾店里 林熙蕾的生活很无趣 刘德华约林熙蕾看电影 一次在餐厅告诉林熙蕾自己用烟做毒药 让她等十五分钟 刘德华拿着散弹枪枪杀三人 此时O在拍摄他 刘德华知道故意摘掉娃娃头让他拍 之后又回到餐厅找林熙蕾并教林熙蕾使用狙击枪 刘德华把林熙蕾睡了 在林熙蕾之前还有个打扫房间的女孩 女孩被杀手杀死 O看见里了拿枪去为时已晚 香港警方到图书馆查资料发现O也在 O逃离 警官任达华发现刘德华与哥哥都是射击冠军并有癫痫林熙蕾辞职 刘德华去执行任务但是发现经济人林雪把自己出卖了 刘德华杀死目标两个女人后被警方追逐从地铁逃脱癫痫发作 刘德华去找林雪打死他几个保镖但是没杀林雪 O去澳门执行任务听见音乐走神了打死三个印度人另一个逃跑 刘德华用狙击枪阻止O但是O还是打死了印度人 刘德华劫持路人但是O不敢开枪刘德华说你以后不是亚洲第一杀手了 O也发现自己被经济人出卖回去拿了假枪去救林熙蕾 林熙蕾被抓被救出 O告诉她自己是杀手并让她去自己住的地方 O去找经济人报复并打伤他的手 刘德华是他经济人的弟弟 警方监视O的家发现家具摆放等疑点 任达华发现杀手就住在监视的这栋楼随即包围 O来接林熙蕾二人与警方枪战 O利用煤气喷射警方 和林熙蕾跳楼逃跑被警方包围 刘德华用狙击枪帮助二人逃离 刘德华来到警局把所有杀人的文件给了任达华并凭空消失 警方让任达华去看精神医生 任达华辞职并精神出现问题 任达华开始写两个杀手的书 但是写到刘德华凭空消失写不下去了 林熙蕾电话约任达华见面并讲述 林熙蕾与O逃出后告诉O死的女孩是自己的朋友 女孩告诉她怀疑O是杀手 因为林熙蕾日子过的平淡所以在同样的位置贴了招聘信息 因为刘德华不一样而且走进了自己的生活 林熙蕾用刘德华交给她的方法登广告约他出来 刘德华带着全套史努比来了 三人愉快的吃饭 然后二人去决斗 最后刘德华赢了给了O一枪故事结束 其实是刘德华做了游戏里的一个场景 最后烟火满天刘德华又发作癫痫被O给了一枪 任达华跟随林熙蕾出去发现车里是O 刘德华希望名垂千古O希望隐姓埋名 所以任达华觉得这是最好的结局
其实我有点看不懂Chin,Chin从一开始就是个不甘平凡的女孩,虽然她总是强调自己的平凡,当人们过惯了一成不变的生活后,往往就会向往惊险刺激的生活,而Chin应该原本就是喜欢O的,O的神秘激起了Chin的求知欲,而托尔更像是她聊以排遣的情人,托尔是个疯子,有趣的疯子,他可能不如O温柔,也比O晚一步来到Chin的身边,虽然他是先出现在Chin生活中的人。
其实,托尔也很温柔,只是不善于表达,最后,他送出史努比的时候,真的让我很感动。
真正爱你在意你的人,就是会记得你的爱好,一句话。
最让我我万万没想到的是,德华哥竟然不是这部电影最后的赢家,他的哥哥败在了癫痫病上,他竟然也重蹈覆辙了,遗憾。
两位杀手都很迷人,用“这个杀手不太冷”来形容他们更贴切。
电影中,史努比的情节很有意思。
尤其是托尔取走史努比的那一段,几乎是神话了托尔。
想想,可以算是传说了。
又是杀手最近执着于杀手电影也出于无奈住的地方没有网络只好看电影合辑DVD地摊货 8元50部电影好多动作片这部电影出现了不同地区的几位明星几种语言又是杀手的冷酷还篡改了中国奥运首金的历史事件华仔从头到尾耍帅一个杀手却出乎意料的高调在电影开头出现的简报上“骆家的宿命”这个标题似乎早就注定了 电影最后骆达华的结局人生有些坎就是这样的愚弄人任凭你一而再再而三地想冲过这道坎但是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倒在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的地方生命就是这样轮回不断重复一样的事一遍又一遍地折磨人当你为自己的幸福而沾沾自喜甚至欣喜若狂的时候往往厄运就躲在你身后
我不喜欢,有种bking的味道,而且林熙蕾好像个男的。
一出黑色幽默,对各种黑色电影的致敬
彭浩翔高中写的一部小说,他来拍更合适,老杜和家辉把它弄拧巴了,劲用过了,录像店的那一幕,我觉得很温馨。
当年想看反町来着···
乱七八糟的不知道在说些什么,林熙蕾这么多年看过来还是那么美啊
烟花下的对决浪漫唯美,很彭浩翔的点子,然而整部电影的叙事风格过于做作,显得不伦不类,也难怪胖子直言不喜欢。反町隆史比刘德华出色的地方在于,他完全不用刻意靠言语、表情或动作去耍帅、耍酷,因为他的帅与酷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别人学不来。至于林熙蕾,总算不是陪衬,但角色本身很失败。
这电影经常在电视放
反町隆史不帅,刘德华不狂,林熙蕾不酷,任达华不像好人。杀手大街耍酷警察只配菜鸡,东南亚只杀人不观光片。
没什么剧情。
本质上是个西部片,除了双雄耍帅、女人往来其间以外,其他都可以当不存在。刘德华的表演很奇怪,比较尴尬。林熙蕾太好看了……
好久以前看过...
喜欢反町隆史,喜欢故事尤其是有点彭式的结尾,但不太喜欢电影的叙述方式
华哥,别耍帅了,你是全宇宙最帅的还不行么...老杜曾骂刘德华道:你丫不把手插进裤兜摆pose耍酷不会演戏?说这两句话的人真是无知又装逼,不知道什么是角色设定什么是导演要求????除了跟风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
冲着反町隆史和刘德华看的。刘德华演的真是太出色了。把托尼的那种疯狂自负表现的淋漓尽致。一场男人之间的生死较量就这样展开了。最后10分钟真是太精彩了。
一个字 帅
多年后发现 编剧竟然是彭浩翔……
杜琪峰早期的烂片。
给三星完全是因为当时跟我一起看这部片子的人。不然我简直想给一星。
对不起 你他妈原来是个杀手
我肿么脚得片子还行呢,好喜欢杀手的电影啊,就是刘德华太2b了,减一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