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失去了嗅觉、味觉、听觉和视觉,那么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人是否也真的需要觉感齐全呢?
听得见,看得见,闻得见,就是完满人格么?
所有这些都失去之后,你还是否是真的你呢?
又或者失去了所有这些外在的“装饰”之后,你才是真的你?
2011年的美国电影《完美感觉》便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失去了所有感官的流行病学家苏珊与餐厅主厨麦克相识、相恋,在世界的末日之际相拥在一起。
这个故事写得并不完美,八十多分钟的电影讲得牵强,但是其中的一些概念一些想法很有意思。
一、身份设定女主角苏珊的身份是流行病学家,这是一个窗口。
利用这一条线,女主角的身份便成了导演传声的话筒,直接地讲述故事的发展进程。
这无疑是最简单直接的方式,让故事更简单,同时消息更灵敏。
把观众直接带入到剧情中,参与感会加强。
而相对于最终的结果来说,流行病学家也换上了同样的病,失去了同样的感觉,研究者同时也无能为力,这就是真正的世界末日了。
男主角麦克的身份是主厨。
一个厨师失去了味觉和嗅觉,那么他作为这个身份的意义便不存在了。
但是同时他仍然要为人类提供食物,无关乎味道,只关乎样子,甚至说只为了宴请宾客联络感情而设置。
可喜的是,这时的厨师仍可以作为一个提供食物的人存在。
甚至当视觉失去,面对一片黑暗之时,人类需要的仍然是食物。
这设定的两种身份,都在人类的各类身份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没有食物无以苟活,没有科学家无以使生命更好地继续。
二、完美感觉的定义片中全世界所有的人都失去了感官,最后陷入一片黑暗、无声的世界中。
但是影片的片名仍取名为《完美感觉》,难道不是所有的感官一应俱全完美无缺才是最完美的么?
也许一切都是悖论,只有失去一切才是最真最美。
当你追求一切时,你失了心的感觉。
心的感觉是什么样呢?
心的颜色呢?
外在实在的完美的感官有时是一种障碍,是一种过于花哨的屏障。
的确,它会带给你很多非常棒的体验,但是同时你太过在乎这种美,便忘了探索自己的心了。
一如片中男女主角在失去了一切感官之后在黑暗中的紧握双手相拥在一起,此刻他们的心离得却是真正的近吧。
三、情绪失控和感官失去之间的关系片中很有意思的一点在于它提出了一个概念。
这个概念是说人在失去各种感官之前会先出现各类的情绪失控。
比如失去听觉之前,人们会感觉到极度的饥饿,在失去视觉之前,便出现愤怒的感觉。
愤怒时毁掉一切,这样的伤害无疑是毁灭性的。
失去嗅觉可以不闻,失去听觉可以使用手语,反正一切都有应对的办法,人们总是很快适应。
而再加上失去视觉之后,一切感官都失掉之后,人们彻底疯掉了,只想着一切都完了,世界末日真的要到来了。
四、感官与世界末日的关系依片中的思路,感官最后完全失去等于世界末日的到来。
对于世界末日的探讨一直伴随人类的发展。
人类与生俱来的危机意识和对自身的好奇迫使人类一直在思考自己从哪里来以及到哪里去的问题。
到哪里去呢?
如果不相信轮回的话,那么便是死亡。
对于整个人类来说,就是毁灭。
几种毁灭方式不在此一一探讨,片中提出的概念是不是真的死,而是感官的全部失去。
但是仍然有触觉啊,只要你还握着我的手,我便依然好好地存在。
我依然能感受我自己,我的躯体在这儿,我的灵魂好好地可以思考,这是真的末日么?
还活着,便是幸运。
为了比爱情更大的爱情,为了比生命更重要的意义。
这是这部片的内涵。
它告诉人们,当人们失去一切,才会开始学会关注人生最重要的事。
意义远大于柴米油盐的事!
内心!
人们尊重内心时,没有愧疚,没有伤害,没有痛苦,没有遗憾,人们能获得所有与此相关的新的行为的能力,为内心,为爱服务 可以从黑暗中找到光明,从负面中得到正面,从绝望中看到希望,从沉重里获得轻盈,才是生命的力量,爱的力量谢谢大家
2013-06-12越来越喜欢英国。
在这个人口不多,天气和食物都很糟糕的岛国,传统上有些保守的人们往往能想出特别好的一些题材。
《黑镜 Black Mirror》系列中的故事一个比一个离奇,而这部《Perfect Sense》中描述的故事更是从来没有在电影中展现过。
一阵痛哭、一顿狂吃、一场暴怒、甚至在一个毫无征兆的时刻以后,大部分的人类先后失去嗅觉、味觉、听觉和视觉。
仿佛,人类在这个宇宙中,人类只是相对高级一点的机器人,冥冥中有一种力量可以随意操控我们的生命。
而在渐进渐强的折磨中,用树叶拂过脸庞感受气息,贴近喇叭来感受声音的震动,人类始终在努力应对这种变化,虽然有人打砸抢,但是也有人在沉默中扶起一辆辆倒掉的自行车。
这些举动让人觉得温暖,也觉得充满了乐观和力量。
男女主角是幸运的,在失去视力之前,他们最后一眼的世界是自己的爱人,也能在黑暗来临的霎那抱紧对方。
我是法国女星伊娃·格林(Eva Green)的粉丝,自从看了她主演的《戏梦巴黎》之后就不可自拔,到处找她主演的片子。
前几天,阴差阳错地看了一部叫《完美感觉》(Perfect Sense)的电影,也是她主演的。
不看则已,一看就傻了眼:这部片子交代的故事背景和我们这个世界正在经历的大疫情何其相似啊,只不过传染病主要损毁的是人类的感觉系统,不直接致死,但似乎更恐怖。
同时,它显然有世界末日的隐喻。
影片中,疫情是这么爆发的:某一天,世界上突然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病,患者的症状是先悲痛欲绝,紧接着丧失了嗅觉。
随后,这种病毒开始变种,被传染的患者先是饥饿万分地见什么吃什么,再是丧失了味觉。
这还没完,不久之后,凡被传染者先是出现暴力倾向,抓狂一番之后又丧失了听觉……即便疾控中心察觉到了这种病毒也无济于事,因为根本研究不出传播路径,仅知道它源于全球变暖和环境污染,以及正在全球不断扩散而已。
无奈之下,他们只能宣布这种病毒不传染,人们不必惊慌。
在病毒的轮番侵袭之下,世界陷入了恐慌,城市生活空间更是完全失序,就像经历了战争,人们只能被迫呆在家里。
这时候,户外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趁乱满大街捡漏的机会主义者,另一种是继续在挤牛奶的农民和坚守岗位的士兵。
在出现传染病苗头的时候,在疾控中心工作的女流行病学家苏珊(伊娃·格林扮演)正好与自己住处楼下餐馆的行政主厨迈克尔厮混在了一起。
她已不年轻,试图找到一个归宿。
只是这名主厨以性为约会的唯一目的,这使苏珊的内心很不是滋味,只能边走边看。
与此同时,他俩先后被病毒传染,失去了嗅觉和味觉。
在一起的时候,苏珊甚至以品尝迈克尔的刮脸泡沫和洗浴肥皂来苦中作乐。
随着全球疫情的不断加重,苏珊和迈克尔各自的工作几乎停滞,他们在一起的时间不断增多,只是这时候迈克尔知道了苏珊无法生育,而迈克尔也道出了前女友身患癌症之时,他跑掉了的罪恶过往。
为此,俩人迅速弹开了——迈克尔开始尝试制作新的菜品,苏珊搬往自己的姐姐家住,继续冒险上班。
不过,他们俩又先后丧失了听觉,开始生活在无声的世界中。
更为恐怖的是,苏珊得知了其他国家已经出现了丧失视觉病例的消息,这意味着他们已经距离丧失视觉不远了。
在这种情况下,某种求生的本能或者内心需要被保护的冲动使苏珊突然产生了去寻找迈克尔的冲动,并在视觉丧失的最后一刻找到了他,几乎与此同时,迈克尔也丧失了视觉。
当他俩在街道上拥抱在一起之时,他们没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就像两尊雕塑摆在那里,构成了某种极端的讽刺。
当然,幸好苏珊和迈克尔最终拥抱在了一起,这样我们还得到些许慰藉……世界还在,但人类丧失了感觉,这比病死还可怕,这或许也是对末日最“优雅”的隐喻。
前段时间看《博尔赫斯谈话录》,双目已失明多年的他1980年在美国某高校接受访问时说,他现在最想的就是死去,并被迅速忘掉,只是当然不会自杀。
这么伟大的作家都在失去感觉之一之后难以免俗,更何况我们这些凡夫俗子。
本片上映于2011年,极具预言色彩,虽然一直反响不大,但我能在这个特殊时期看到它也算是一种幸运。
活着不易,让我们珍惜吧,谁知道一觉醒来,我们会在哪个长筒皮靴里探出脑袋。
如果不是先看了《传染病》,可能会给四颗星。
可是传染病夺走了我所有对瘟疫以及世界末日题材的兴趣,尤其是当这个题材背负了超能量的巨星光环,便显得更加不堪一击,薄弱得可悲,如同众星捧粪。
在看完美感觉之前,粗略地看了一下简介,如果不是因为Eva Green和Ewan McGregor在我心中地位都很高,而且看起来他们的感情是重头戏,这片子我也不会看。
事实证明看对了,7分。
Eva很冶艳,带着毒辣、干练和深不见底的脆弱。
Ewan很阳光,透着淡定、柔软和延绵不绝的深情。
导演十分有眼光,把这两个看起来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的人凑到了一块,几乎天衣无缝的互补,让他俩的戏份格外亮眼,恨不得多看一眼,再多看一眼。
至于传染病什么的,固然有其震撼在,但没有任何理论基础,描写过于粗略,当它是噱头也丝毫不为过。
或许导演在选择演员的时候,有一点担心疾病的剧情过于薄弱,希望演员的出色感情戏能为最后的评价加一点分?
我最喜欢两人在浴缸里吃肥皂那场戏。
失去了味觉和嗅觉还可以如此幸福。
还是那句大俗话,爱情可以抵抗一切痛苦。
最后一场戏也很美。
到了世界尽头,我还能触碰你,所以世界依然活着。
在我看来这结局再美不过了。
最后,Eva的身材真是女人看了都嫉妒得要死啊!
Ewan演Arsehole怎么都少了一点神韵,在我心中他永远是那个天真地眨着闪亮而略显无知的眼睛的少年。
更符合故事情节地说,爱与对彼此地依赖,在其他感觉逐次消逝地过程中,愈来愈浓,最后成为生命延续下去唯一依赖地感觉。
本来我从一开始就想着,想要fuck的感觉会不会最后也没啦?
还好,一直都在,电影结束的时候也没提。。。
刚刚发布影评出现错误,于是浏览了一些之前的影评,发现很多观后感都很接近,就不多说了,不过有一句话又一次触动了我,这里稍加改动:生命是一场缓慢的死亡,希望能与最初的你同归于尽。
高二的时候看过一部台湾片子叫做《第36个故事》,我仍然记得其中的一个片段,是文艺电影中常有的情节:里面的女二号林辰唏骑着自行车穿过街道,很澄澈的阳光扫过她的碎发,又透过浓绿的叶片把大片的树影投射下来,背景乐是雷光夏的同名配曲,声音的质感很厚却又让整个画面轻盈无比。
后来这首歌被存到p4里,随机播放时偶尔会放到,前奏在耳边响起时,脑海中也会随之铺陈出温暖明亮的画面:阳光、树影还有街道上骑行着的单车。
当声音尝起来是彩色的。
我听见声音,我看到色彩,我嗅着气味,我尝出味道,于是我触摸到了这个由感官感知出的庞大世界,我的世界。
所以电影这样开始了:“这个星球上有黑暗,光明,男人和女人,有食物和餐馆,疾病,工作,和交通,有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和我们所谓的世界。
”末日的题材没错,却讲述得沉静,舒缓配乐下铺展开的情节让人联想起村上一本小说的书名《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
一切来的很平静,人们在一阵突然袭来的悲伤后首先失去了嗅觉,紧接着便是味觉、听觉,最后是视觉。
人们在恐慌中迎来了每一次失去,又无可奈何地继续原本的生活。
life still goes on.浓酽的悲伤混合着恐惧笼罩在城市上方,可男女主角却在这样的情况下相遇了。
先后失去嗅觉后,他们见证了彼此末日的开始。
来势凶猛的“病情”变成了他们爱情最好的催化剂,或许也只有彼此相伴时的拥抱与亲吻才能勉强与心底的绝望相抗衡。
影片的最后,视觉最终离去,大幕降下的黑暗里,他们却也触摸到了对方。
没有救世主,没有末日英雄,结局顺理成章的同时也无比的残忍。
但仔细想想,这样的设定还是善待我们的,至少接连失去了嗅觉、味觉、听觉和视觉以后,影片里的人们还能够感受到彼此的爱意。
早已破落不堪摇摇欲坠的感官世界依凭着最最虚无缥缈的爱竟还是模糊的存在着。
前方已经是黑暗了,可我还能触摸到你手的温度。
不足以照亮前路,却足够填补起我心底的空洞。
我们在世界的尽头,我们也在冷酷的仙境。
我爱你,所以你是我的黑暗之光。
附《第36个故事》歌词夏天的雨水飘落宁静公园深夜的微风拂过吹干了树在街角的咖啡店相遇的一刻故事从头我对你依然心动温暖的太阳照着冬天的花你微微笑的让我抹去眼泪看这座城市漫漫被时光移动若伸出手还是渴望被你把握给我我想要的生活面对最坦白的眼眸前方是一篇晴朗星空答案紧紧拥抱我
说是完美感觉,实际上电影是说现代人根本没有感觉,被消费主义毒害,被精神上的麻木与迟钝污染,这种麻木与(对物质的)疯狂就是电影中传染病背后的真实含义。
味觉、听觉,最后是最重要的视觉,这些感觉的逐渐丧失,人也不人,能吃能睡,能挣能花,如此而已。
这些感觉既然是逐渐失去,就是要看人人在这过程中的举动。
意义在过程中。
这个过程当然是百家争鸣,有说政府的,有说企业的,从经济角度说的,从宗教角度说的,还有说外星人的。
但是,导演真正希望的估计还是大桥下音乐家的方法,这是最直击根本问题的,大家的感觉出问题了,那还得直面自己的感觉问题。
如果不能品尝,那么听吧。
或许只有失去,人才会在其他感官上更灵敏。
在听中,在音乐中,其实也有味道,这是我们以前不愿体味。
感觉的丧失,有人采取麻木的态度,life goes on。
有人加大剂量,就像电影中的餐厅,调料按斤放!
但是麻木就是麻木,将就之后,下猛料之后,结果只能是没有味觉的美食家在大厨都没有味觉的高档餐厅写出了全五星的美食评论!
荒诞。
下面,上帝果断决定需要撤掉人类的另一感觉。
听觉也没了。
一样的步骤,一样的症状,人类应对的很好。
首先是比较困难的将就着,只能待在家里吃配给的意大利面。
然后,成功将就了,人们在餐厅中继续用手语谈笑风生。
失去的已经够多了,再麻木的现代人现在都需要心灵的安慰。
比一般人做得更好的,有电影的男女主人公。
他们在最后的感觉丧失之前,找到了爱。
怎样拥有完美感觉?
通过爱。
为什么要有完美感觉?
为了真正地活着。
想起之前花了30分钟看完的2小时电影,the grey。
其中的小诗真是感人:Once again into the frey,into the best battle i will ever knowlive and die this daylive and die this day最后,dear friends, live, and really live.最后的然后:我也恨中英夹杂,如果还夹杂那是我很无奈。
电影拖着看得,胡乱解读不负责任。
There is darkness and there is light.There are men and women.There’s food.There are restaurants.Disease.There’s work.Traffic.The days as we know them.The world as we imagine the world.-Well, you’ve been sick.-Not sick, just unhappy.-Well, it’s the same thing.One day, son, you’ll be in love.And you’ll be miserable.That’s your karma.Truly in love and miserable.Overwhelmed with grief.People are hit with all that they’ve lost.Lovers they never had.All the departed friend.They think of all the people they’ve hurt.First, overwhelmed with grief.And then no sense of smell.That’s the disease.Life goes on.The food becomes spicier, saltier, more sweet, more sour.You get used to it.The greater loss are all the memories that are no longer triggered.Smell and memory were connected in the brain.Cinnamon might have remained you of your grandmother’s apron.The scent of cut hay could evoke a childhood fear of cows.Diesel oil might bring back memories of your first ferry crossing.Without smell, an ocean of past images disappears.-What shall we do now?-Well, now you could invite me back to your place.-Don’t know if I will.-Well, you…you can just start walking home, and I’ll follow you.I can’t die alone.That’s how it’ll end.Without anybody loving me.It betrays itself.Your body, it takes away the color of your skin.And betrays your spirit.Pissing and bleeding and fucking puss is coming out of your ear.I’ve seen it. I’ve seen it!At the end, you’re all alone.You die on your own and it gets all dark.All your body, it turns to fucking soup.First the terror.And then a moment of hunger.It’s still out there.The world.Slowly things return to normal and life goes on.People do what they did before as best they can.Within a few weeks, taste becomes a distant memory.And different sensations take its place.In restaurants, it’s all about offering another person dinner, letting yourself be waited on, listening to the trickle of wine and the clink of glassed.Not only has the food received special attention, but also the temperature of the food and its consistency.And we tried it all, from the freezing cold to the scorching hot.It was dry, it was moist, it was crisp, it was spongy, it was crunchy and it was all at the highest level, up to and including the dessert- a light pudding with caramelized nuts and a bright orange sorbet, and a dark blue coulis on blackberries and blackcurrant. Chew on that.Life goes on.My ovaries are crippled.My eggs are no good.Because of not eating.I pretend that I’m not that into them, that I have an interesting job.You could smell there was something wrong inside her, like something damp, something from a basement.I make myself go and visit her grave.I go there to feel guilty, you know?I thought I would feel guilty for the rest of my life but, actually it’s starting to fade.-You’re an arsehole.-I am.-It works. It works. You’re making me yours.-I’m an arsehole.-So am I.-A couple of arseholes.-Mr and Mrs arsehole.“I think it’s OK to panic now.”And that’s basically what the world does.Rage.Anger.Hatred.And then the loss of another sense.All the unaffected can do is wait.There are two movements now.There are the people who run through the streets, grabbing all they can.People who don’t believe in anything but the end of the world.Then there’s the other movement- farmers going out to milk their cows, soldiers reporting for duty.Those who believe that life will go on somehow, or just don’t know what else to do.People prepare for the worst, but hope for the best.They concentrate on the things that are important to them.All the things beyond fat and flour.The cold must have hit them like a blow from a club.That’s how the darkness descends upon the world.But first the shining moments.A shared flinching of the brain’s temporal lobe.A profound appreciation of what it means to be alive.But most of all, a shared urge to reach out to one another.To offer warmth, understanding, acceptance, forgiveness, love.It’s dark now, but they feel each other’s breath, and they know all they need to know.They kiss, and they feel each other’s tears on their cheeks.And if there had been anybody left to see them, then they would look like normal lovers caressing each other’s faces, bodies close together, eyes closed, oblivious to the world around them.Because that is how life goes on.Like that.
有人说这是一部末世的爱情电影。
我并不赞同。
虽然看上去,故事是围绕着一对恋人的情感发展来展现的。
但他们哪有爱,他们有的只是做爱。
疯狂地做爱。
这只是种孤立无援时候的陪伴而已。
简单地说,当一切都已经来不及更换或者更改的时候,当你不抓住眼前人就要独自迎接未知的末日的时候,换了谁,都会想当然地抓住那个“感觉比较投缘,应该能够相互照顾”的人作为陪伴。
这就是所谓的就算是死,也要拉个垫背的。
也许这片子只是想通过这种假设提出一个问题:如果真的有一天,世界不可逆转地变成了这样子,你会选择做什么?
不可否认,看着片子,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so,当一切走向末日,一切曾经被忽略的,也许瞬间会被无限放大;曾经不惜一切去重视的东西,也完全能够瞬间烟消云散。
因为末日将近,在无可挽回的当口,没有什么比放弃更容易的事情了。
就像一个情圣做爱后习惯赶走女伴,一个人入睡。
但却因为末日带来的无限恐惧与孤独感,反而赖在女人的房间里不忍离去。
这也许不是爱情,但不否认那是爱。
其实爱最原始的表达方式,也许就是陪伴。
因为,我们都不想孤单。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里我最喜欢的情节设置:人们在逐渐失去感觉的过程中那种反复的崩溃、躁动、理智和自我调整。
社会是这样,而疾病的发病特征也对应了这种社会变化。
当人们彻底接受习以为常的东西无可挽回的被失去的时候,就会开始寻找新的生活方式。
这就像是两栖动物发现自己已经逐渐失去水栖器官的时候,不得已地被动接受了陆生、爬行、直立、攀爬的命运。
谁说这不是一种进化。
然而随着影片的推进,这种生存的变化速度越来越快,人们表现出的恐慌与颤栗也越发明显。
当一切陌生的事物一股脑地袭来,没有人能够继续平静地接受改变。
直到影片最后全面崩溃。
很容易想象,就算男女主角最后并没有那个拥抱,在他们的世界进入黑暗之后,也许遇到的(应该说是摸到)的第一个活人,也会成为他们日久生情(爱情、友情)的的对象。
当然,如果是曾经一起上过床的那个人的话,可能感觉更默契。
不过无所谓,因为反正我们要的只是陪伴。
因为我们都害怕孤单。
文艺过头的世界末日,床戏过火的伊万伊娃。
爱情?还是探讨人性?失去三种感觉太可怕了,不敢想象。只知道在黑暗到来前,我们已紧紧相拥。伊万越发成熟了,跟不久前看的猜火车时期的毛头小子简直两个味道,女主有点像安妮海瑟薇。
一次世界末日,一段末世之恋,不过实话实说,整部影片除了伊娃·格林之外,其它的部分都毫无看点。相比于年轻时来说,伊娃·格林的身上少了一份娇柔的气息多了一抹妖娆的妩媚,但她曼妙的身躯依旧风情万种,不觉间就俘获了我的内心。剧本设定过于夸张,一种未知的病毒在世界上的各个角落里侵袭着人类的肉身,他们开始胡言乱语的抽搐,变像野兽般如饥似渴,一点点丧失生理上的各种感触,世界陷入一片混乱的局面。如此尖锐的事实摆在了人们面前,四处弥漫的恐慌,无处可逃的压迫,将人们逼向了死亡。后半段的沉默性表达方式是最大的败笔,试图通过这种方式让观众身临其境,却逐渐与影片原本的叙事节奏脱离开来,走向了无法挽回的境地,逐渐浮夸、逐渐破碎,到最后使人完全出戏,人类在末日下的乐观,没有丝毫的情感,没有丝毫的体验,一切都是如此虚假。
角度挺有趣,但是太煽情啦。音乐和旁白都要腻死了。在处理感觉消失的状态和前期后期情绪时,自我感觉还挺贴切的。。eva和ewan都好喜欢~
电影的创意不错,营造了一个感官逐渐崩溃的世界,但不喜欢在描述男女感情的一个个阶段中穿插的背景的交代,不过这又是这部影片所需要的时间线索。。。影片所处的世界值得我们反思我们的情感,但作为影片我未曾感受到情感上的触动
只要有爱,世界末日也不怕
两个大美人终于一起拍戏了。伊娃演得真好。今天过节怎么老看这种压抑的片子,晚上看《桃姐》去。
eva green为什么演技看起来这么捉急
三星半。最后一段,Eva的诗般的旁白,细腻而宏大的音乐与升格的镜头中,即将连视觉都失去的男女主角拼命地寻找对方的身影,实在是太动人了T T大爱这一段。最近正经的末世有关的电影真的不少,有意思的是在这些电影中科幻元素都只是摆设。这部电影是一个寓言故事。
life goes on什么的,还是算了吧,一切在一初就可以戛然止住了。BGM美❤
在文艺片里,连世界末日也可以如此文艺,谁说科幻片只能是大场面的?当感官功能逐渐丧失,嗅觉,味觉,听觉乃至视觉,最后世界一片黑暗,在此时刻,你是否能和你最爱的人紧紧相拥。寓言式电影,和2012这个氛围蛮搭。PS:床戏真美
男神女神不解释
这样的末日寓言题材总是拍着拍着成了自恋的呻吟。
伊娃太伊娃了
好端端的片子被拍坏了。但是我爱Eva Green。
狂吃的时候如果有人在厕所……大家都变成小聋瞎吧!ヽ(*^ー^)人(^ー^*)ノ
题材和想法都不错,从感官的丧失入手,表现世界末日,让我想到了《传染病》和《忧郁症》。但是觉得还不够发人深省,反正不怎么震撼,倒是对Eva和Ewan的露点和几场床戏比较震惊。所以,感情戏的分量重于世界末日的恐慌感。
和终极面试 时间规划局一样,前面给你极大期待后面什么都没有讲,编剧浪费好题材
一开始就被开篇的音乐给吸引了,不枉我这第二个一个半小时,这分崩离析的世界中发生的爱情故事
19 July 2012。不可否認地是旁白的詞特別且每一幀畫面都構圖地美麗 但是不知道是突兀地有一條破碎男女豬腳的愛情線還是剪輯在一起的片段和順序略感不適還是男女豬腳尤其女豬腳太不合眼緣有關 整部顯得很boring 足足當了一次「先知鐘」難道當時宣傳的時候床戲是噱頭?不好看啊親 「世紀戰役」好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