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越老人院

飞越老人院,疯狂老人院,Full Circle

主演:许还山,吴天明,李滨,颜丙燕,田华,斯琴高娃,王德顺,贾凤森,牛犇,韩童生,黄素影,刘江,管宗祥,仲星火,蔡鸿翔,唐佐辉,江化霖,刘栋,张华勋,王连生,陈志宏,高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2

《飞越老人院》剧照

飞越老人院 剧照 NO.1飞越老人院 剧照 NO.2飞越老人院 剧照 NO.3飞越老人院 剧照 NO.4飞越老人院 剧照 NO.5飞越老人院 剧照 NO.6飞越老人院 剧照 NO.13飞越老人院 剧照 NO.14飞越老人院 剧照 NO.15飞越老人院 剧照 NO.16飞越老人院 剧照 NO.17飞越老人院 剧照 NO.18飞越老人院 剧照 NO.19飞越老人院 剧照 NO.20

《飞越老人院》剧情介绍

飞越老人院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续弦的老伴去世后,老葛(许还山 饰)在非血缘关系的儿女家处境尴尬,而跟儿子(韩童生 饰)的关系也始终没有松动。无奈之下,老葛辗转来到关山老人院,寻找当年同在一个单位的好友老周(吴天明 饰)。老周热情开朗,平日里组织这里的老人们参加各种各样的文体活动。为了实现各自人生最后的价值,这群老伙伴们毅然决定排练节目去天津参加比赛。可是,衰老与疾病让院长(颜丙燕 饰)无法下定决心开绿灯,而意外的事故更促使她对老周他们的表演下了禁止令。 即便如此,老人们也从未放弃。他们决定偷偷跑出老人院,寻找生命中纯粹的快乐与意义……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我是检察官加速世界OVA#EX02Vacation;温泉清泉河的呼唤另一半燕赤霞猎妖传我放纵情欲的夜晚衣橱里的她2王者少年杰西裁缝的抉择江南剿匪记之使命召唤极限网红伟大的精神华丽转身流浪者年代记爱你·不能说的秘密铁血战士法国缉毒风云租个男朋友床下魔怪替嫁新娘法外情真第三季阿尔法:杀之权误入危机第一季恶魔指路二杠三BuddyComplex风尘车手嫁给我好吗?巴黎

《飞越老人院》长篇影评

 1 ) 没有她的巴掌,哪有别人的夸奖

05年开始住校生活,08年离开爸妈的城市准备高考,09年来西安。

几乎是两年见一次。

现在大三了,最近的记忆就是去年暑假回家,我和男朋友闹分手,想着自己和爸妈多年白热化的气氛,看着他们头上的白发,良心发现一样在网上搜了适合高血脂的菜谱,笨手笨脚弄了一上午。

我妈边舀着酸辣三丝汤,很随意地说了一句,这个汤菜还挺好吃的。

我记得真真切切,从小到大她就夸过我这么一次。

居然是因为简简单单的一个汤。

小学成绩不好,每次家长会完了都免不了一顿打。

初中考了全校第二,她说地理考的也太差了。

高中考了全班第二,她说英语咋和第一名差那么多。

高考成绩下来,她说你自己心里最清楚,你努力了没。

我记恨了她好多年,我小时候甚至一直怀疑自己是不是她亲生的,后来怪她偏心弟弟。

我一直觉得自己的妈和别人的妈不一样,连一声两个字的妈妈我都叫不出口,更何况像别的孩子去撒娇了。

二十年过去了,回头看看觉得心疼那不善于表达感情的妈,家里人的生日都不会刻意地去记,但只要能记住,满桌子自己爱吃的饭菜绝对地替换了那句生日快乐。

她的爱总是那么实惠,就像她本身一样没有丝毫包装。

成长的日子里你的小得意,她都看在眼里,但是夸奖的话都留给别人说了,她知道会有很多人乐意说的,而那些一巴掌打醒你的话都是她说的。

她从来没有想过要取悦你,只要你好,哪怕你记恨她,哪怕在她打你的时候说了那么多伤害她的话,哪怕她气急了,说我以后再也不管你了,下一次,她还是毫不犹豫再给你一巴掌。

毫不犹豫。

那些对我笑的人换了一批又一批,打我巴掌的她还一直在我身边。

没有她的巴掌,哪有别人的夸奖。

他们为我们计划了千千万,却忘记为自己计划一张属于自己床,当我们在他们的巴掌之下接受更多的夸奖时,请不要忘记他们爱的巴掌。

 2 ) 开着公交车旅行其实也不错。

老人都是容易感动的。

老人都是脆弱的。

或许武断,但是大多如此。

这个时候的他们是七零后,是八零后,是九零后。

他们声音听不见,他们口齿不清话说不明,他们腿脚不麻利走不快,他们老年痴呆卧床不起。

他们有自己的儿子,他们的儿子是某某集团CEO,是大律师,是大医生,是学校教授,但是他们依然在疯人院一样的老人院里面"安享晚年"。

并不是一定要描绘一个病态的老年人还有树立一个不孝的后代给大家看,只是事实上的确有很多的子女在口口声声吼着责任的时候却把老去的父母当成是一个负担。

在电影进行到大概三分之二的时候老周和自己的孙子在夜晚的河边聊天,老周讲了一个麻雀的故事给他的孙子听。

麻雀的故事讲的是一位年迈的父亲在和儿子聊天时候像是假装痴呆一样问儿子站在树上的鸟儿是什么,连续问了三次。

儿子不耐烦的告诉说是麻雀,最后一次回答甚至吼起来了。

这个时候老父亲眼里面噙着泪,从自己的荷包里面拿出一本日记本,上面记录着这个年轻的儿子小时候刚刚学会说话不久父亲带他出去郊游的事情,那个时候,儿子天真的问着父亲树上的鸟儿是什么,父亲高兴的说那是麻雀,儿子每问一次父亲就欣喜的回答一次,说不出有多幸福。

讲完故事之后老周的孙子给了老周一个拥抱,爷孙俩都哭了。

全社会,都应该为我们的老人们做点事情。

每个人都会老去,我们不能不顾一切的等到我们老了的时候再去哀叹,人老了不中用了。

而是需要每一个儿子,每一位女儿,莫要觉得给了自己的老父母每个月六百块就以为是尽到了孝道,莫要觉得把自己的老父母送去了老人院,就是尽到你们的责任了。

他们要的不是六百块,要的只是你在身边,哪怕只是一年短暂的一两次,他们都心满意足了。

我看着他们表演都不自觉的笑了。

是真心的笑,幸福的笑。

我赞同他们的生活方式,我觉得他们可以飞跃老人院,不光是老人这样,任何时段的人都不能过得太安稳把梦想搁浅,尤其是这个年龄阶段的我们更应该是这样。

他们告诉我要跟着自己的心走,要去追逐自己的梦想,要去迈开第一步。

走着走着。

我也会在者不自觉中,找到我们自己了。

再多的误解都会化解的。

搞不懂为什么有的子女荣华富贵而自己的老父母却没有落脚之地。

这是一种变态畸形的社会发展形态,应该要改善而且必须要改善。

愿他们就像奔驰的骏马一样,老骥伏枥,却志在千里。

拥抱生活去,在阳光下,在河流边。

放声大吼放声大叫,该忘得都忘掉,这才叫幸福。

2012/05/13

 3 ) 那些年我们一起住的老人院

十几把老骨头最多点燃一堆柴火怎么想也都不会凑出一副好牌像清一色那样的,最好留给死亡更多的时候我们像孩子一样哭着尿床有时小心翼翼,有时肆无忌惮在那个歪曲的镜子里我看到了落叶又有一些哑口无言被废肉所俘获我的心像是宽阔抽屉里一粒发霉的药片正等着从以后巨大的骨灰盒里蹦出来不想眼睁睁地被人拍成墙上的黑白照片一辆老爷车在异常清晰的晨勃中抵达终点还是不能说出那些太多风骚的过往天有些黑了,一眨眼却又经历那么多所有的灯光最后都徒劳地通向同一个地方把我和影子分开,把故事和时间分开

 4 ) 《飞跃老人院》:时光有限,情却很长

2011年秋天,因为工作,有机会接触到了《飞越老人院》的剧本。

初读很惊喜,因为国内少有这类关注老人题材的电影,读后泪水氤氲一片,心心念念希望能拿到这个影片的部分宣传工作,为它尽一些力。

可惜因为种种原因失之交臂。

后来,虽然无法参与,但一直在密切关注着这部影片的宣传,看到有提到它的微博,都会转发到自己的微博上,我只是希望,能通过我的绵薄之力让更多人知晓这部有点文艺、成本不算高的诚意之作。

2012年5月8日,电影上映。

上映首日,我查了查当天北京上映的影城,不出所料,排片少的可怜,大部分都在白天放映,只有少数影城在晚上有1-2场的排映。

匆匆赶到影城奔进影厅,看到百十来人影厅只有十来个人,心猛地往下沉,幸好在开场前又陆陆续续来了许多年轻人,上座率最终在60%左右。

这对于一个在周二晚上黄金场次上映的影片来说,并不是一个多么可喜的数字。

看后我一直想,我要写一篇观后感,我要向大家推荐这部影片,我要记录下我的感受。

虽曾或多或少的参与到很多电影的宣传工作中,却未曾有过如此强烈的想要推荐的冲动,也未曾在自己微薄上为这些影片写下过只言片语。

然而后来这两天,我却迟迟没有落笔写这篇观后感,直到刚才。

因为我想说的太多,我不知怎样才能能较为完美的表达我的感情,表达我对《飞越老人院》的喜欢。

对,我喜欢它,实实在在的喜欢。

有人会按“文艺片”与“商业片”对电影进行分类,有人会按“好看”与“不好看”,我却习惯按“爆米花电影”与“看后能让人思考的电影”进行划分。

《飞越老人院》当属“看后能让人思考的电影”。

在中国,不缺好电影,不缺好莱坞爆米花电影,不缺商业片,缺的就是有深度的电影。

这一次,常常在文艺与商业间游走的张杨导演将电影直指“老人”,关注起了这个平时总是被我们忽视、电影也很少会触及到的题材。

选择这个题材是需要勇气的,不论是导演张杨还是投资人。

因为这意味着,这不会是一个大体量的电影,不会是一个有很多当红年轻演员的电影,不会是一个有很多铺天盖地宣传的电影,不会是一个看后让人精神愉悦的电影。

是的,看后精神一点也不愉悦,而且是相当的沉重。

身患绝症的老周决定组织身边的老人逃离老人院,去参加《超级变变变》,希望以此能联系上远走日本多年的女儿,在飞越的路上,老周的好友老葛也通过孙子的搭桥化解了与儿子间的矛盾。

故事很朴实,场景也较为简单,前半段集中发生在老人院中,后半程集中在金色的草原与海边。

浓郁的生活气息中带有几分荒诞,那些上了年纪的老演员,亲切的像隔壁家喜欢遛鸟的老大爷,但是下一秒,他们可能就开起了破旧的公交车驰骋在高速公路上。

因为了解剧情,从电影放映开始,孤寡老人老周给老人院的老人们变魔术的时候,我就控制不住的流泪。

其后,在老葛弄脏了床单、大家给老葛准备床、老周告诉老葛病情、爷爷给孙子讲麻雀的故事等桥段多次落泪,虽然也曾在老人扭了脖子、失忆大妈跟着跑出来、俩老头吵架等环节破涕为笑,但总的来说,这部影片基本上我是从头哭到尾。

电影放映过程中,全场也是抽泣声不断,我默默的回头看了一眼,大家也都眼睛通红,包括那些看起来很硬朗的男生。

我想,如果一部电影不好看,也就不是有那么多人跟着一起动人的笑、动情的哭了。

哭红眼睛的我,走在夜晚有些寂寥的长安街上,想了很多,想到父母,想到家人。

我们这一代,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几乎都是在父母的溺爱中孤独的疯长。

长大后,离开了家,孤独的生活在城市中,与家人交流甚少。

平时,总是以工作忙为借口一次次的挂断他们的电话,总是以加班为由不愿回家,总是以这样那样的理由主动或被动的减少着与他们的交流。

我们是否曾想过,我们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还能有多少,还能再吃几顿饭,再说几句话,还能再叫多少次“爸爸”“妈妈”。

多少次?

没几次了。

他们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悄悄变老,时光太有限了,就像电影中老人院的院长算的那笔帐:“我的父母今年60多岁,假如他们还能活20年的话,我每年春节回去5天,每天4小时,一年20小时,20年400小时,折合下来也就10多天。

”10多天而已……而已。

我其实不想把《飞越老人院》说得那么玄乎,什么老年人的励志片,五百岁的小清新,也不想说“国产片不容易大家都去看看吧”之类的话,我只想在这里写下所有关于这部影片的想法,希望你,如果有空了,就去看看,因为它能让我们反思很多。

比起文字、新闻,它能更直观更有力的传递一些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比如独生子女对亲情的回归。

这应该就是电影的价值吧。

时光有限,我们有一天也会变老,变得无法自理,在生离死别中,总会有遗憾,谁也不希望“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故事在自己的身上发生。

那么我们可不可以,在这有限的时光中,多陪陪家人,让情走的长些,再长些,直到生命的尽头。

写于2012年5月11日 夜

 5 ) 我以理想对抗这个世界

首先表个态,我很喜欢这部电影,给了它五星。

看完电影之后我耐心读完这部电影的影评,很大一部分观众给了不太高的分数,其中不乏一些知名影评人。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我对他们针对此片的批评表示不能同意再多,比如说影片的“理想化”以及各种煽情段子的堆积。

这些注定它不能成为一部伟大的电影,或者我说得太高了,它甚至不能成为一部杰出的作品。

但是这些不妨碍它成为一部好看的影片,也不妨碍我喜欢它。

上两个月奥斯卡颁完奖的时候,看了看《纳德和西敏》。

跑到豆瓣上一看,这评价非常之高。

但是说真的,在《纳德和西敏》的观影过程中我差点睡着。

对于这么文艺范的影片,我只能说,我是真的不懂艺术。

对我个人来说,我的审美情趣基本上就是只能停留在这种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层次上。

我觉得感人是对一部影片最好的褒奖。

就算一部影片非常具有深意或者在技术上有创新,如果它不能在某些层面打动我,即使我觉得它是部很好的作品,我也不会向其他人推荐。

好作品与好看的作品,往往并不是一回事。

而我倾向于,后一种。

《飞越老人院》,我觉得可以算是好看的电影吧。

影片的整个剧情结构完全迎合着观众,在该煽情的地方也使劲煽情。

影片开始十多分钟之后,我几乎可以把后来的所有剧情全猜到。

但是就是这样的俗套和预想之下,影片的后半段还是让我几度忍不住哭了起来。

不管烂俗不烂俗,能让我专心致志看下来,又能感到我的影片,我就是喜欢的。

如果观影的时时刻刻都要想着艺术价值或者直指现实什么的,这样也真心太累了。

《飞越老人院》绝对绝对不是一部反映现实的作品。

如果以现实的指向性来评价它,那么它肯定只能是一部不合格的电影。

老人院的情况,想必你我都多少了然于心,理论上来说不会存在这样一群充满活力与生机的老人,更别说他们还能揣着满怀的梦想去踏上舞台。

老人院的生活,《桃姐》也许才是真实的反映:一群神智有些失常的老人呆呆地坐在电视机前面等待步入死亡阴影,又或者半身瘫痪一般地斜斜依在扶手椅上,流着口水看着眼前人来又人去。

香港老人院尚且如此,我们天朝的呢,你我都懂。

《飞越老人院》让我想起了台湾的一则广告,讲一群老年人不顾年事已高,带着朋友及妻子的遗照,骑着摩托车环岛,最后去到海边看日出。

还记得第一次看到那个视频,打出的广告词是“人为什么活着?

”这个问题的答案谁也没有办法给出,或许它的意义就在于寻找我们活着的意义本身。

回到影片,一群老年人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我最初想把它称为理想,后来想想好像理想仅仅是其中一个老人的,剩下的人更像是为了走出老人院,去证明自己的存在与价值。

)而设法偷走出老人院,去“超级变变变”的舞台表演。

就在这样一场路途和表演的过程中,化解了家庭几代人之间的怨结。

从上面简短的描述当中,我们也不难发现这部影片是两条线串起来:一是一群老年人追寻自己的价值,二是家庭伦理叙事。

严格地说,第一条是明线,第二条是伏线。

这一群老人的激情其实完全是年轻人情感的投射。

他们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而做出的努力,不正是年轻人也需要的吗?

朝九晚六的城市流水线的束缚,何异于老人院?

拿我身边来说,有不少朋友在工作郁闷的时候都会想要辞职或者要一个长假,过一过属于自己的生活,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

这样的举动,我觉得和冲出老人院至少在初衷上有很大的相似。

再看看这一群老年人,充满着活力,岁月在他们脸上刻满皱纹,却完全看不出对他们心理的影响。

这一群老人,让我感觉到纯真得像是一群孩童,他们几十年的过去仿佛也在时间洪流中被冲刷干净。

如果把这些演员换成十来岁的少年少女,剧情都可以完全不用改,(这样的话这群孩子的出走就可以以帮助一个患病的孩子实现愿望为目的,同样完全可以推动剧情。

)就变成了一出《飞越孤儿院》。

这样的人物不免有些理念化和模式化,但是看着这样的一群人,不知怎的,总觉得很愉悦。

或许正是因为在他们身上看到年轻的影子,看到自己。

年轻的时候不去追寻,难道还要真的到老来拖着沉重的身体再去看这个世界?

另外说说这部电影的段子的堆积。

比如院长和钱先生说起,仔细一算,大家陪伴父母的时间已经很少很少;比如说“那树上是什么呀?

”“那是麻雀。

”“那树上是什么呀?

”“那是麻雀。

”“那树上是什么呀?

”“那是麻雀。

”这样说教一般的现成段子在某个程度上证明了编剧和导演能力的不足,但是我还是被这些段子感动到了,特别是“麻雀”那一段。

好桥段不怕用,用得好,它就已经成为了电影本身的一部分了。

电影中最大的缺陷也许是父子两代矛盾的消弭显得很唐突,我甚至没有看出感情的拐点是在什么地方。

所以在家庭伦理叙事这条线上,实在说不得是成功的。

而这一点,于整部电影来说,我个人认为算是瑕不掩瑜吧。

镜头也是这部戏不得不提的地方。

在他们离开老人院去天津城的那一段,路边的景色让我有种仿佛是在看美国电影的感觉。

大片大片的金黄色原野,蜿蜒的河水,映衬着蓝天和白云,还有牛羊徐徐行走。

在海边看日出那一段,一群老人并排着坐在沙滩上,初生的太阳映红了海水,老周就在这样的安详的景色中枕着老太太离世。

生命的浮与沉在这一刻交汇,宁谧之间流露出的情怀无法用言语表达。

镜头还特意给了老太太几个大特写,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和眼神却都清纯得如同初生的生命,沧桑的岁月仿佛完全被遮蔽。

这毫无疑问是理想化的,但是,我喜欢这样的想象。

生命总是得有对美的想象和追寻,才能美好而温暖。

仅仅是那几个特写,都已经打动了我。

就像我喜欢看动漫一样,美好的想象是我对抗这个世界的方式。

最出乎我预料的,是配乐中那首“白龙马,脖铃儿急”。

这音乐第一次在影片中响起,那欢快又明晰的节奏,让我不禁笑出声来。

后来一群老人站上舞台正式表演的时候,这首歌又响起,可是情景已经完全不一样,配上这么欢快的儿歌,又让人觉得无限的唏嘘。

这样一首歌,又是我们(80后)这一代人的集体回忆。

再一次印证我的观点,这是拍给年轻人看的作品。

最后重申一下,这部电影有很多可以挑剔的地方,但是我依然非常喜欢它。

它借着一群老年人来讲述了一个本应该是属于年轻人的故事。

总结起来其实七个字足以概括了:千金难买一回头。

 6 ) 实现梦想,不分年纪

我在以前 一直有一个很奇怪的想法我总是觉得既然花了时间看电影 就应该看一部大片 动作 剧情 悬念 明星 制作 动画 2D3D4D 一个元素都不应该少后来 大概是07年左右的时候我突然明白了 看电影不是去看制作 不是去看明星 不是去看外表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更多的应该关注于这部片子能不能给人带来一点什么念想 轻松抑或是遗憾都是看电影很重要的作用所以 我很少会关注电影的票房当然 有大手笔制作的时候 那些我很喜欢的题材 比如变形金刚 比如功夫熊猫 我还是回去关注和买票去看但是 其实我可以接受更多的所谓的文艺片 所谓的小成本制作的片子 所谓的票房不好的片子。

重要的是这些我看完了之后,能够给我带来一些东西。

这部片子 我没有准备看的我是之前不小心在微博上看到不知道是谁的推荐于是周日下午正好有空 就去看了整个故事讲的有些离奇一群在老人院里颤颤巍巍的老人 居然要去实现表演超级变变变的梦想。

梦想的开始,在于一个叫做老周的老人。

这个老人组织了一帮老人院的老人表演了一个超级变变变的节目,这群老人背后有着各种各样的幸运或者不幸他们有的有家 有的曾经有家有的在老人中已经老得不能动了 有的在老人里面还算是青春期他们有着不同的故事和背景唯一相同的是 他们有着同样的归宿 便是老人院这里 他们似乎是什么都有人悉心的照顾其实 他们早已 没有了年轻人的激昂与宏愿他们 只是想念家的感觉老人院 再温馨 再好 不是自己的家直到最后,老周才讲出他的故事老周才明了他为什么直到生命的尽头仍然坚持着这个不单纯是梦想的梦想他有一个远嫁日本的女儿他知道这个节目的前三名可以去到日本所以 他竭尽全力的 有这么一个表演的梦想他知道海的另一端就是日本所以 他用尽全力的 有这么一个看海的愿望日本 有多大 他不知道女儿 在哪里 他不知道一群老人 完成着这样一个梦想。

实现梦想 从来都不分年纪家的感动 从来都部分地点

 7 ) 总有一天我们也会老的

总有一天我们也会老的,墙上刷得这句话让我触动很深。

看的人眼泪想往下掉,非常感人的电影。

适合年轻人,也适合老年人观看。

年轻人应该受到教育知道该怎样善待老人,老人也该反思自己不对的地方,多多思考该怎样和子女相处。

耐心,宽容,理解,沟通4要素具备才能构建和谐的父(母)子关系。

很佩服老人院里老人们的精神状态,虽然每个人都有一肚子烦恼和忧愁,但他们将痛苦埋藏在心里,乐观,开朗,积极的去生活。

坚强的面对生死。

讲的那个麻雀的故事,很感人,很有诗意,让很多做儿女的无地自容。

天底下父母对子女的爱是那么的无私。

但子女对待父母,何尝又不能像父母对子女那样的无私呢?

老人们的今天或许就是自己的明天。

这也是一部很另类的影片,主要演员都是70岁以上高龄的,很不容易。

大家的演出很朴实很真诚。

(另外也喜欢那个院长,作为这个年龄的女人,特别有成熟女性的味道,很有气质。

)结尾部分这部片稍微有点虎头蛇尾,看到最后就有点意犹未尽,怎么这样就完了。。。

另外作为一些细节,也不要去太在意报废车怎么上路,为什么轮椅老人能跑出门外等他们等逻辑的疏漏之处。

毕竟艺术总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

总之,这部电影是国产影片中难得一见的好作品,朴实而处处见真情,积极向上,传递正能量。

个人认为吧,说句不好听的,相同题材作品(老人院生活)的金马奖获奖影片《桃姐》,要跟《飞越老人院》相比只能算坨屎。

《桃姐》两个小时看的我想打瞌睡,平淡的不能再平淡了,看了一点印象都没有留下。

那种电影是给专家看的,飞越老人院这样的电影才是给普通观众看的

 8 ) 这就是我们心酸的未来。

五一的时候,在成都,看泰坦尼克的时候就看到了这部片子,广播里一直在说,母亲节带着你的爸爸妈妈一起来看飞越老人院吧。

本只是一扫而过儿海报,却因为这句话让我记住了这部电影。

从成都回来,就在前一个礼拜左右,同学问我说,你看了飞越老人院没,还挺好看挺有意思的,里面那歌是白龙马。

她跟我推荐只是因为白龙马。

就在前几天,因为矛盾吵架,没事干让自己看了这部电影。

而且是断断续续到今天才看完。

真的想说,感慨还是挺多的。

很心酸的感觉。

电影开头,就是老人家被扫出门的景象,开始也没觉得有什么,现在社会真的这样的事情很多,而且那也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

在老周孙子的婚礼上,老葛拿出老伴过世留给自己的二十万给孙子当房子首付,这就体现到了老人的无私,无论是对儿子还是对孙子,一生在为孩子想。

我长这么大从来没去过老人院,看到老人院那一张张干瘪沧桑的面容集中在一起,就觉得死气沉沉,当时我就在想以后绝对不让自己的父母住进老人院,无论自己穷与富。

当老葛去到老人院以后,当他自己失禁的那一夜时老泪纵横,哀伤弥漫。

老周,是个善良,乐观的小老头儿,努力地组织老人院的人们搞活动,帮老葛做床,带动大家伙一起找乐子。

在寻找出走老人们的路上,院长和钱总算的那笔帐让人触目惊心。

以他们那个年纪算起来,陪父母的时间只剩下两百多个小时。

我就想那以我这个年纪来算又还有多少时间?

河岸边一直把老周当老头子的老太太笑容煞是好看。

最美的夕阳不过如此。

虽然她是失忆,可是她记得她有个老伴,她记得他们的美好时光,她活在她的世界里,只要老头子在就什么都不怕,什么都是美好的。

在草丛上老葛和孙子的聊天“那年你还小,听着你问我什么是麻雀我就欣喜。

”或许老套落俗,可是不得不承认,心底最柔软的地方会被碰触,然后就缓缓的轻啜。

老周的梦想还是为了他远嫁日本的女儿。

老人家一生都在牵挂子女,他们的至亲至爱。

我不是专业影评者,只是看到这部不怎么好看,却真实的电影,着实很心酸。

我会想到自己的父母,等到以后,我们都成家立业了,他们也就老去了。

尤其像我这种姑娘家的,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即使都在一个城市每个星期相见,可是时间也是少的可怜。

更何况如果嫁到远方。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

”“父母在,不远游”能给父母的都不要吝啬,一个电话,一个拥抱,一条短信,都很欣慰。

 9 ) 每个老人都是一本书

当我送走外公外婆的那一天,我才明白那是他们给我上的最后一堂课,他们在用最后划的这个”句号”告诉我什么是人生,什么是生命,什么是规律。

我想我会记住”麻雀的故事”,也更明白了理解、平等对于老人有时候比同情和呵护更重要。

所以无需用那么学术观点的去评价这个片子,但凡家里有老人的、但凡经历过与老人分别的人都会或多或少因片子触动到一些内心深处的感情,这就够了。

 10 ) 子欲养而亲不待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这就是看了这部电影最大的一个感觉。

本来是帮助一个卖保健药品的来做主持,中间坐诊的环节,我给叔叔阿姨们放电影,但很明显叔叔阿姨们对这个不感兴趣。

好几个喊着打牌,于是我自己把这电影看完了。

都是老戏骨,最爱的一段是俩老头儿吵架。

我可能到了一定岁数了,所以,对煽情的部分,看得不是怎么专一。

不过老了老了,还是要过成老周那样的,自娱自乐,瞎鼓捣。

倚老卖老神马的,肯定让人讨厌吧。

希望我能快点成长起来,带我的父母,去看看这美丽的世界。

快有钱,快有钱!

少来夫妻老来伴,真有这个意思在里面。

《飞越老人院》短评

为了这些老艺术家,为了这些温情,我给五分

6分钟前
  • 不紧张
  • 力荐

感人 不过有些做作

10分钟前
  • 星空&轩
  • 还行

电视电影的水平,张扬倒退严重。还在上片阶段,网上已经有高清版了。

14分钟前
  • 满江红
  • 较差

分了几次才看完,每次都记不得要看,可有可无的感觉~~故事一般,就是在大陆还谈理想,总感觉别扭,开个破车,我们的交警呢?!从北京去天津,开去内蒙古了~~大陆还有这种公路,少见啊~

16分钟前
  • marsemigrant
  • 还行

老去也是件很浪漫的事!

19分钟前
  • 玻璃麦田
  • 推荐

题材很好,演员团比较强悍,可惜了。

21分钟前
  • 十越寒
  • 还行

很好啊

24分钟前
  • 饺子
  • 推荐

老爸必须得看看

25分钟前
  • 埃及男
  • 力荐

痕迹太重,太使劲了。标准的青影厂出品风格。

29分钟前
  • swan
  • 还行

稍微渲染有点过。不过还是让我很感动!

31分钟前
  • 缩小存在感
  • 推荐

4分。大银幕的综艺节目及其花絮,不哭你都不好意思了,可惜泪腺尽丧。

33分钟前
  • 水怪
  • 较差

好题材好视角,人都有父母实在不忍心给低分,但是同样的讲述老人院,和《桃姐》比,差的真不只一星半点。本片最要命的一点事,所有的情节推动和兴许爆发点全靠台词和人物对话正面推动,所有的口号都是喊出来的,从影片开始的冲突设置到结尾抒情全无感动,人物完全脸谱化,故事没讲透且充满偷工减料嫌疑

37分钟前
  • 华盛顿樱桃树
  • 较差

难得好看的国产片,但题材却是借鉴《飞越疯人院》,剧情主题都像,没有自己的题材么还是。最后的海上日出好美

41分钟前
  • 空谷幽居
  • 推荐

起点很高,理想主义,其实就是在做梦。

42分钟前
  • 请叫我腹黑
  • 还行

主题很好,拍得却很糟糕。这是一部喊口号的电影,从剧作到导演都让人相当失望。片中所有的概念和想法都是由角色喊出来的,大量解释性的对白和抒情让原本该有的感动都变得很廉价。拖沓的情节与脸谱化的人物,还有从头到尾一刻都肯不停的配乐。有《桃姐》珠玉在前,这部实在是……

43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较差

看到了老戏骨豪华阵容,也看到了真挚的情怀,但整个儿的喊口号式的整煽情桥段,老掉牙的叙事结构,真有点失望。弄真成假反倒不美,透着股俗气。

45分钟前
  • dark_mary
  • 还行

题材不错 拍了一般人不想拍的东西 可惜并没有那种自然流露的真情实感 煽情更多一些 做作了 刻意了

48分钟前
  • Han
  • 较差

垃圾

52分钟前
  • 怪咖研究院长长
  • 较差

有一天我们也是会变老的

57分钟前
  • 大冰块
  • 还行

估计麻麻都没有被感动到。sad。擦,坤儿出来打什么酱油。

58分钟前
  • bamboo熊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