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这剧情介绍就知道老徐又要玩花瓶,用物质来堆砌。
金融她懂吗?
工作她懂吗?
看过杜拉拉就知道老徐有患有小女生幻想症,完全不食人间烟火。
估计她言情小说看多了,琼瑶剧毕竟还是电视剧,把电影也搞得如此琼瑶,只能说老徐善于一次次烧钱玩电影。
空虚无聊的虚伪,越老越不自持,哎!
看到很多人打4-5星,亮瞎了眼,只好很刻薄的打个1星,其实,如果可以,我更想打个负分,帮忙平衡一下五毛党的星星。
从看杜拉拉的时候我就发现徐静蕾暗恋黄立行了,或者说明恋。
他俩合作的电影从头到尾只是老徐一个人狂野的向黄立行表达爱意。
这一部老徐再接再厉锲而不舍继续下血本追男仔。
好哇,这一次盛大的徐氏自我意淫包括:哈佛毕业,成都富二代家庭,有个钻石般闪耀神一样的ABC男朋友,投行女,开凯迪拉克,狗屎运——居然新手一个随便就能谈成一桩世界级的大Case,哪怕再无理取闹——打扰黄立行工作并且把人家拉到深山老林然后把人手机摔了再一个人把车开走,哪怕再好吃懒做——哈佛毕业在家无所事事找工作靠男友,仍然可以骗得男友反复追求完了最后求婚还有颗巨他妈大的钻戒老徐,别再骗自己了。
你看看你胳膊上那肉吧,还有,可以好好弄弄你那头发吗?
黄立行这个狡猾的同学硬是一点爱情感觉都没演出来,老徐处心积虑的情节——本来是为了催生他俩之间的火花——统统被黄立行硬生生演成了姑侄俩。
还不如他跟梁咏琪之间的火花呢!
话说梁咏琪打电话给amy假意劝和,黄立行在旁打情骂俏那段真有爱啊;黄立行对梁咏琪说“要是其他女人都像你这样就好了,要不我们两个在一起吧”哇,当时观众都说什么来着,“好啊!
”这必须是真爱啊。
徐导演一定是看不下去了才故意让梁咏琪说“这笑话好笑吗?
一点都不好笑。
”徐静蕾你太没气量了!
你为什么不让这对小鸳鸯在一起!
最后还让人家毫无理由的辞职,告别的时候梁咏琪的眼神和台词都是如此的幽怨,都是给你活活拆散的!
总之我觉得这部戏作为追男仔的筹码非常失败,而且每一部我们都会发现黄立行的真爱绝对不是徐静蕾,上一次真爱是莫文蔚,这一次真爱是梁咏琪。
如果杜拉拉时期老徐还向黄立行展现了一点小女儿娇态——好吧,不就是草根女孩装傻吗,与其说娇态还不如说是蠢相,这一部亲密敌人老徐反而更加将自己的缺点向黄立行展现的淋漓尽致:老态横生,身材走形,邋遢发型,没口好牙,无精打采,以及致命的一口破英语——那还说什么哈佛毕业啊!
那发音还不如煤老板的“Correct”呢!
哎,演了这部戏黄立行要是爱上你那只能是因为他突然脑梗并且瞎了。
老徐,追男仔还需加油。
如果你真的那么狂野,还要拍第三部来追他顺便吃他豆腐,我建议可以让黄立行饰演一位车祸暂时瘫痪暂时失明暂时破产的钻石王老五,这样你就可以施展你那阿姨般姐姐般的胸怀,对他温柔体贴不离不弃,你也不必展示走形的身材穿的山青水绿,更不必说英语啦!
没有该死的漂亮的比你有气质的女二号(说真的,片中的女演员每个气质都比你好,气质最好的是那个香港司机,你说你们投行气质怎么都像是北京广告公司似的),有也没用因为她们才不会对黄立行不离不弃。
到最后,黄立行病一好,哇,发现还是你最好最贴心,立马开着港粤两地牌照的凯迪拉克跟你结婚。
多好啊,忘了时尚商战吧,忘了什么独立而有气质的都市女性吧,因为你穿什么都很难看,真的,尤其是穿正装,活像个搞推销的
这一回,土产的时尚片终于没把镜头对准了北京三里屯。
十月末,《幸福额度》和《与时尚同居》双双失败。
本土时尚片的一大败笔是价值观作呕,人物不贴主题,故事不贴背景。
要么是台湾的嗲女跑来北京胡同撒娇,要么是狠命吐着蹩脚台词的香港老炮,混乱、糟糕。
身为标准的北京大妞,徐静蕾太清楚问题在哪了。
只要电影放在北京,其质量和空气一样糟糕不说。
无论怎么个珠光宝气,最后都洋不起来的。
于是,她带着那位ABC,来到了香港。
拍电影谈生意,电影里谈着生意还谈感情,听上去就是“人生的大和谐”。
《亲密敌人》从香港摆到了英国,接着还有南非和澳洲(据说有些也是嫁接出来的),清一色的英联邦国家地区,洋气。
中间还回了几趟成都,贵族生活,富丽堂皇。
看那醒目的海航班机,两个人贫嘴的乏味劲,我愣是想起了冯小刚引以为傲的段子片。
只是说到段子,这《亲密敌人》恐怕都凑不上几个像样的段子。
影片一大问题就是虚假,故事空洞。
这个假的问题不在于徐静蕾是不是文艺女王,也不在于剧中角色是怎么又做投行又恋爱的。
总之,《亲密敌人》的人物毫无存在感,什么哈佛学历、酒店豪车,跟人物角色完全违和。
你说他们是在香港工作,我看更像是去扫货。
故事主场景说是在香港,我怎么看,它的场景和空间都不像发生香港。
这不是拍几个中环街景,丢几个香港的俯瞰空镜就能弥补的。
那些标签元素,电影里几乎没有。
惟独安排了一个好心给钱的细节,回想起来,相当讽刺。
再不然,那些夹生的中英文、粤语还有四川话对白,真有必要吗?
中环的投行精英就这幅模样?
两帮人马半路上相遇,像极了《与时尚同居》;餐桌上的离婚爸妈,完全就是翻版的《幸福额度》。
往更远的说,看人家杜琪峰和韦家辉编的《单身男女》,不到最后都根本不知道主人公的选择。
相比之下,《亲密敌人》的故事就跟纸糊的一样,到处都透着假。
只要看到故事开头,观众就能猜到结尾。
因为全片就这么两号人,没有出现过第三者,更没有工作以外的情感威胁。
搞来搞去,没锂也没利益,就是爱多爱少的那点破事。
戏里的徐静蕾和黄立行不来电,做配角的李治廷和钟丽缇,酱油打得可欢了。
尤其是李治廷,一个以专业自居的财经博主,莫名其妙地成了好心的八卦狗仔,帮助别人再续前缘。
如此庸俗的桥段,编剧也真有想象力。
在我看来,感情是感情,生意是生意,两条线索要编一起,那是需要能力的。
没有能力,那就别瞎玩。
再有,谈生意是谈生意,拍电影是拍电影。
上一回《杜拉拉升职记》里植入广告被人狂喷,这回稍有收敛,没敢再打着品牌LOGO的大特写收钱了。
只是,徐静蕾依然没有忘记她的生意经。
全片下来,又是十来处地方,一眼可见。
客观地说,《亲密敌人》的商战部分拍得还凑合,安排了卧底、联手等等,典型港片桥段。
无奈整体没有闪光点,乏善可陈。
而只要一切到两个人的对手戏,我就恨不得手上有个遥控器……【东方早报】
坑爹的装逼片,看完满身洋屁臭味,去你妈的徐才女,去你妈的时尚剧,如果说满篇的英文名字和土洋结合的半生不熟对白就算是范儿的话,垃圾的剧情,做作的演技,刻意的装逼,无处不体现出土包子喝咖啡的别扭卖骚气息,我们是吃土豆喝豆浆的小百姓,这种骗人的童话剧去糊弄其他装逼的傻逼吧。
买了qq的电影券,万恶的影院说要再加20才能看金陵,同去舍不得再加20的情况下,换了这个亲密敌人。
首先说什么矿业3巨头,其中一个要并购另外一个,搞笑的么,亲,这样明显垄断性的并购案能否通过还是问题呢,君不见at&t收购t-mobile美国那么久,都被否了么,你们想收购成为欧盟的提款机么?
这样的收购案都会几个投行刷刷的进去做?
再说黄立行,不是高端的项目经理么,怎么度假的时候接刘总的电话像是“客户据我千百遍,我待客户如初恋”的百度广告推销员呢。
接着那么神马亨利马的,居然随便搞搞可以搞到徐和黄在成都手牵手的照片、视频,请问是否是你们和上海松江区夫妻一样被破解泄露了呢,还是有冠希哥的爱好,还被人修了电脑;再下来是说哪个什么布兰顿和安格,你们两个雇人,雇了一对曾经的情侣,一个收购,一个反收购,不做背景调查的么,他们的视频都和冠希哥一样的流传甚广了,你们不知道?
太不砖业了吧。
最后一个是那个开车司机,黄都送钱到家门口了,这个是商业贿赂,投行都这么高端到,boss明目张胆到送钱到对手的司机那里,而且之前司机还给过内幕消息,大家做事这么不讲究的?
最后没有了,广告很多,商战太弱智,只能看个徐静蕾眯眼装少女的小表情了。
今年的贺岁档就像片中演的那样,两大矿产公司相争闹得两败俱伤,结果险被另一大公司坐收渔利,而现实中不同的是,在十三钗和龙门打得不可开交时,亲密敌人划下温柔一刀,拿不下错的票房成绩。
据说老徐这次是可了劲儿要证明自己是能讲好故事的,不过看样子她是用的反证法,而且最后还真的证明反了,因为看到后面我发现我旁边那哥们儿居然拿出IPAD玩起实况足球来,而当时我的心情是,兄弟,能不能借我也玩两把?
客观的说本片单将商战戏和感情戏拎开来看,商战戏做得还算不错,感情戏也起码是及格的,但问题是老徐在商战和感情戏的切换时显得很不自然流畅,老徐在片中有一句台词是“我想哭的时候你想笑。
”嗯,这句话基本概括了我的观影心情。
说来也奇怪,看到好片的时候,我不爱写影评,但要是看到片子不好的时候,我就很有吐槽的冲动,韩寒最近在博文里说的,咱们老百姓呐,只有在感觉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失时才知道出来嚷嚷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
先说时尚,之前看宣传说这片儿拍得比杜拉拉还要时尚于是很期待,开场不久一股时尚感便扑面而来,很HIGH的音乐响起来了,我的身体就控制不住的想跟着扭一扭,但是盯着画面又不知道为什么要扭,这就让我有些愠怒了,感觉自己像个傻子,配乐是让身体HIGH了,可剧情没让精神HIGH起来呀,这就有点别扭了。
然后就看到片子里各种凯迪拉克跑来跑去,各种炫,主角香港,南非,英国各地转,心想,果然时尚大片啊!
可就在这时影院里突然响起了联想手机的铃声,当时吓得我一阵手忙脚乱,哥还是大学毕业时买的一lenovo用了快两年了还没舍得换,你说坐在影院里看这么大一时尚片儿周围都是坐的拿IPONE的观众,我用一破手机也就算了,还不知道调成静音,素质多低啊!
可一摸,不对,我手机明明调成静音了啊,一抬头,电影中黄立行很淡定的拿出一款联想手机,用英语很潇洒的通话,我顿时石化,你说你那么大一投行精英跟哥用同款手机,开会还不调成静音,不是戏弄人么!
再说演员,坦白说看这片儿主要冲着GIGI去的,很小就爱听她的歌,没办法,同样坦白的说她在这部片中演得算中规中矩,谈不上有什么出彩的地方,而李治廷感觉更多的像是一打酱油的,倒是赵宝刚演的大股东还透出了一股子气场,至于老徐,看的时候我旁边的旁边,对,就玩实况足球那哥们儿的女友冒了一句,她怎么这么胖啊?
哥们答,还好吧,除了手臂上显有些肉肉也不算胖嘛,就是感觉有点黑!
问:从以上对话中你们听明白什么?
答:老徐的身材是退步了!
对!
但是作为被贴上“才女”标签的老徐,身材退步点不算啥,问题是演技也完全找不到《一个陌生女人来信》中的灵气神韵,可以肯定的是,老徐扮演一名投行精英但是那种干练的气质并没体现出来,而演小女人撒娇时又的确与她现在的感觉不符,最惊艳的是老徐的爸爸一出场,竟然是英达,全场一片唏嘘!
瞧这基因突变得…… 最后说说剧情,最主要的问题是商战戏和感情戏都缺乏一个明显的高潮,一部没有高潮的戏就像一个不发年终奖的公司,前面再欢声荡漾后面也会骂娘,前面这部片子有趣就有趣在两人的相互竞争角力,观众想看的是究竟谁服谁?
但在最后这种期望却落空,两人的竞争突然变成了合作,这是一种解决矛盾的办法但是却太过温和了,本可以更剧烈的戏剧冲突效果也就没了,就像张伟平和于冬打得热火朝天的一看亲密敌人票房起来了,于是说兄弟咱别打了联手对付老徐去,于是两人手拉手,好基友,那后面我们就没得好戏看了。
换言之,在商战的收购案中并没有强有力的反转带给观众意外惊喜,一切都在意料之中,而感情戏中则更是波澜不惊的和好如初,倒是黄立行制订的那份感情投资计划书有些意思,最后,老徐和老黄的嬉笑打闹着,消失在鲜花烂漫的山路中,电影打出字幕,说什么什么最重要的是在一起…… 我太懂老徐的意思了,连续两次票房大捷,明年老徐还会再战贺岁档,她和老黄还会在一起!
(PS.最新进展,因为听说“里面的人全有病”的烂片巨制《倾城之泪》首周票房达到了1600万,我都想给《亲密敌人》打五星了。
虽然我喜欢周冬雨,但看《倾城之泪》真的会让您想抽死自己的。
)正当《金陵十三钗》和《龙门飞甲》的两个大老爷们儿为了“争上游”打的水深火热的时候,一个倔强的小女子横空出世了。
她,就是万千70 80后文艺男青年心中的女神,老徐……打个比方,如果给让无数人觉得坑爹的《杜拉拉升职记》打30分的话,那么《亲密敌人》最起码能拿到80分。
当然这个80分,并不是和两大片来比较,事实上,《亲密敌人》也许并没有《十三钗》的大气和《龙门飞甲》的情怀,但剧情紧凑,风光养眼,黄立行耍贱都快赶上王小贱了,笑点十分密集,如果拿它和《失恋33天》比,那就是,《失恋33天》除了文章哪哪都特一般,《亲密敌人》,除了老徐的演技,哪哪都挺好的!
说到老徐,我并不反对她靠卖萌装纯这一招鲜吃遍影视圈,只是希望她在进行电影艺术创作的同时,别忘了自己还是个演员,演员还是不能像才女一样只追求自然美,何况您又是需要靠穿吊带碎花小裙子来突出文青气质的姑娘,对副乳和脖子还是需要多在意一下的,毕竟大银幕那么大,你让观众看着那对抖动的副乳情何以堪,只能套用《十三钗》的话说:你看看你两边这么晃荡晃荡的怎么能行啊!!
之所以觉得《亲密敌人》值得推荐,是因为徐静蕾的可贵之处在于她是为人民着想的,不管她演的怎么样,但至少她在筹划电影的时候,对档期选择有着明确诉求。
“为圣诞档量身定做的爱情喜剧大片”这是徐静蕾对《亲密敌人》的定位,看着简单,但对正处于盲目疯狂青春期的内地电影市场来说,大多数导演都处于沉不住气的阶段,电影还没做好就赶着要上映,对大环境压根置之不理。
就拿贺岁档来说吧,您看人家北美人民过年,去年看了罗伯特·德尼罗的《拜见岳父大人3》,今年看连邦·乔维都参演了的《新年前夜》,什么叫雀跃!
什么喜庆儿!
再看我们,大过节的不是南京大屠杀就是大漠孤烟直,就算入围了奥斯卡,人民群众也没法跟着您乐啊。
更何况,去年我们还看了《赵氏孤儿》,前年看了《十月围城》,大前年还有《梅兰芳》,真是年年过年有血流,满眼都是心酸泪啊,我们能不一年比一年苦大仇深么?
所以,在这种辞旧迎新的日子里,观众还是需要《亲密敌人》这种生于春风里,走在新世纪的电影来平复我们那苦逼的心的,这种“定制的快乐影片”,对于刚刚经历完离奇井喷的内地华语电影界来说,是一种必需品,也是急缺品,而徐静蕾这种有目的的定制意识,也恰好折射出了中国的青年导演,正在渐渐走向更冷静、更专业的电影工业正轨上来。
《亲密敌人》讲的其实是一个比二人转还俗不可耐的爱情故事,一对分手恋人,经历种种风波重新走在一起。
不过虽然俗,但并不影响老徐生生打造了好多让人特别有“体感”的台词。
比如,黄立行跟梁咏琪控诉:“她想去投行工作,我就帮她介绍,她却反而更生气,躲在一个角落默默掉眼泪,然后你就只能不停说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可你都不知道自己在对不起什么。
”再比如,徐静蕾走路摔了一跤,黄立行在旁边大笑,徐静蕾爬起来就喊:“你知道我最恨你的是什么?!
就是我想哭的时候,你却想笑!
”比如钟丽提教育他们俩说:“结婚就是碰上了就要赶紧结,恋爱太久就结不成了。
”比如最后,徐静蕾大胜黄立行时候说:“太好了,你终于把我当成一个真正的对手了。
”这些都是成熟男女的爱情观,每个谈过几次恋爱,经济又独立的姑娘应该都会感同身受。
现在好多二百五男的,你跟他说你想让他陪,他跟你说“我最牛逼!
”,你跟他说你挣钱比他多,他跟你说“我最牛逼!
”,你跟他说你怀孕了,他跟你说“我最牛逼!
”,你跟他说咱们结婚吧,他跟你说“我最牛逼!
”,你跟他说你要跟他分手,他跟你说“我最牛逼!
”……完全没法交流,因为人家压根没把你放在眼里,为了能让男的觉得棋逢对手,女的一哭二闹三上吊,用尽各种办法,只为寻求平等。
其实《亲密敌人》从终端上也是要说这么一件事,艾米闹啊折腾啊,最后嘟着嘴去投行跟derak打啊算计啊,说白了就是为了让自己被重视被关注,就是忍不了同是哈佛毕业凭什么你那么忙,我这么闲,就是耍小孩儿脾气也是为了争口气……这么说着,还觉得挺有女权主义色彩的……由此可见,世上本没有好导演,恋爱谈多了,也有可能成好导演……
这是一部很洋气的电影,主人公澳洲、伦敦、南非、香港地满天飞。
一出时尚的西洋镜,包装、剪辑、配乐都赏心悦目,让各种时尚元素花搭着轰炸你的眼球,扑面而来的是徐静蕾作为一个成功女性的高端趣味,让我整整仰视了100分钟。
其实这种东西我看过之后是宁可尽快把它们从大脑中清空的,否则我无法正视自己平淡廉价的生活,结果最后留在我记忆中的是一句夹杂在英语、港普、粤语、京片子之间的四川话:“成都是中国发展最快的城市,也是生活节奏最慢的城市,所以我们很舒服。
”我愿意把我看电影过程中唯一一次笑容送给说这句话的刘仪伟,虽然他的扮相挺猥琐,但还是挺亲切。
影片结尾用“在一起”的字幕来突出了影片的爱情主题,也许是在向圣诞情侣们表白自己爱的初衷,其实这是一个可预见的飞去来器式的爱情轨迹,结局无惊喜,关键在于过程和细节能否打动人。
两个年薪几百万的人与月薪几千块的人谈恋爱的方式肯定是不同的,这预设了一个观众接受障碍,其实聪明的做法是其中一些物质至上的东西是要被消解掉的,这不仅是技巧问题,还是价值观问题。
这是影片在编剧上的一个缺陷。
影片在剧作上最重要的失误是对于商战的肤浅表述。
《亲密敌人》其实可以算作是《杜拉拉升职记》的一个升级版,这是升级就体现在由职场到商战的进化。
但是影视中的商战要想吸引人,必须有着一个很重的砝码压在人物身上,这个砝码可能是名誉地位,也可能是身家性命,胜负之差是天堂地狱之别。
但影片中的投行收购之争仅仅是正常的业务行为,输赢只是多赚一笔或少赚一笔钱的事,而且两位主人公在事件中仅仅是打工的角色,徐静蕾在处理这些情节的时候用了很多制造压迫性节奏的外部手段,但本身就不是什么利益攸关的事情,观众还是很难提起兴趣,感觉被普及了一堂金融课而已,而大佬们只是在陪着徐静蕾和黄立行玩了一场暧昧的感情对峙游戏。
更为致命的是,影片中伪商战与爱情的戏份几乎是平分的,这就导致本应得到更充分经营的感情线被稀释,剧力在这种内耗中被消耗掉了,主人公的爱情也始终在空中飞呀飞地落不到实处,到了影片最后,也就欠了观众一次由衷的感动。
这让我想起另一部女导演的作品——姚树华的《白银帝国》,那部商战影片最严重的错误是用乏味冗长的感情戏拖垮了整部戏的节奏,徐静蕾在《亲密敌人》中反向印证了这个在大局观上的失误。
徐静蕾通过《杜拉拉》完成了自己由一个文艺片导演向商业片导演的转变,《亲密敌人》在视听表述上比《杜拉拉》更成熟更老练,而且她的运气很好,《杜拉拉》有着强大的读者基础,《亲密敌人》则坐拥一个竞争乏力的圣诞档,但她确实该换编剧了。
【河北青年报】
片子太装了高旗是高盛和花旗么有必要中英文夹杂的不伦不类么要不就全英文装到底ok?Amy完全就是一富二代呀家里成都那小院那房子爸爸过生日还是西式的摆那一堆东西夹杂着中式的热闹和嘈杂无语。。。
还有父母也叫孩子英文名啊又不是国外的可能么我也想去拍电影完成自己所有YY的想法但我会找尼坤那样帅气可爱的男主商战的剧情很一般嘛也太装太夸张让人太无语还有很多情节都猜到了除了风景不错各大地方的风景宣传片老徐衣服也还行还有就是偶尔的一些小话很有道理我最讨厌你说你别闹还有我想哭的时候你想笑无论你有多少缺点,无论我们有多么不同,我,依然爱你。
不管世界末日何时到来,此时此刻,让我们,在一起。
某投资银行的经理戴瑞克李(黄立行 饰)正忙于对某锂矿企业进行收购,而他的前任女友艾米梁(徐静蕾 饰)此时也来到香港,以另一家投资银行副总经理的身份担任该锂矿企业的财务顾问,这对昔日情人即将在职场展开对决。
戴瑞克的得力助手瑞贝卡(梁咏琪 饰)试图以好友身份劝说艾米退出,而热门金融博主亨利(李治廷 饰)发现了李、梁二人的过往,原来艾米因戴瑞克事业繁忙,绝少时间陪伴自己而赌气分手,不久却在戴瑞克的安排下,亦加入了投行领域。
戴瑞克与艾米在飞往伦敦的航班上巧遇,为了从收购案中胜出,二人连番缠斗,而随着事情的发展,这对儿亲密敌人的关系再度变化。
我一直强调商业片,不禁会让人认为老徐拍电影就是想赚钱。
可事实呢,真如她在访谈里说的,的确可以赚钱,但对于她来说,如果真的很想赚钱可以去参加活动,去剪彩。
我理解她去做导演来自于其内心的一种想法,我没有说是热爱,而是想法,觉得自己应该去做的一件事,徐自己说是三分钟热度的人,而一个三分钟热度的人已经自导自演了5部电影了。
我理解这些的发生来自于她的真诚,对自己的真诚。
觉得自己能做,可以做就去做了。
关于情节我想说一句,大家有没有忽视佟叔这个角色,这个角色的出现体现了徐静蕾的一种情怀,或许你认为这只不过为了突出商业的残酷,但我理解为是对命运的激流冲击的对自己未来的航向完全失去左右能力却还始终怀有良知的底层人的关注。
一般般吧
突然觉得情侣间的斗气不单单是小打小闹,有时也会是一场商战…Happy Ending却是每人想要的结果~
眼大的梁咏琪比徐静蕾耐看...
在优酷土豆合并之日观看颇有意思。奢侈的选景自然是宣传的广告之一,只可惜各大洲风景观光片拍得很是三流。奇怪的广角镜头运用,打光死活打不透的天空风景,大概是预算大都花在奔波上没空管技术了。商场不给力情场意识站错边。植入广告也没有多大进步。老徐卖萌比不过黄立行。
片名应该叫《徐静蕾环游世界》。ps三星都给stanely你怎么样都帅。
就一伪职场片, 有钱也不是这么乱花的呀
从商业片的角度来说还算是成功的,比杜拉拉有了很大的提高!
票房和豆瓣评分严重不符,挺好看的,就是对这种商战爱情片没有抵抗力,才会迷了tvb那么多年。
《亲密敌人》的最终票房也会让很多业内人惊讶。排片量已经可以瞧出些端倪。和影片的题材有点屁关系,和过节过冬有点屁关系,和徐静蕾也有点屁关系,和影片的质量屁关系没有,最大的原因还是看出生,你要看看这是谁家的片子,中国电影的武林盟主是谁?背后力量和手段究竟有多强?你根本无法想象的。 -
老徐阿 遮遮副乳写写字儿吧 露脸真算了
电影还没看完,就上豆瓣把证券考试那一套东西都买了。还是卖公司赚钱啊。虽然不喜欢徐静蕾,但是黄立行还成吧
我不知道这片到底说爱情还是商业,我没看懂!给4-5星的绝对的都是托!没有意义的内容!老徐钱多了玩的片子?
无孔不入的软广告,来来往往都是上流社会,欧式MTV风景展示比比皆是,连成都都成了欧式建筑小花园。唯一让普通人得到认同的是,上流社会的人也用联想电脑,上流社会的人也用微信。
老徐你能不矫情吗??那种港台式的自以为小资+时尚的对话,早就过时了。。一部忽悠了傻逼冒充白领观众的杜拉拉,还真以为大家都受得了你这套啊。。老徐啊老徐,,你可拉倒吧你
所谓的“才女”就是个包装,跟AV里女优穿校服没什么区别
花钱看电影的我 都觉得自己是个SB啊~~~超级SB~~~
冲着时尚都市的题材都值得一看。
真TM难看
好无趣的片子,我和二哥边看边再看还有几分钟才能结束=______________=
起码生意的味道稍浓了些?李治廷的角色是干嘛的?环球各地取景有必要吗?两家斗了半天最后合作了不坑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