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r电影这么精心打造的大屎坑,我是不会跳滴 原创|2016-12-22 22:51:13有部剧,前不久微博刷得火热。
号称 “国民喜剧” ,上线3集点击破亿,截止目前,播放量超过 15亿 。
这么火,Sir不会错过,今天就来给你验个货——欢喜密探包贝尔担纲导演和主演,女主贾玲,女二王鸥 (就是和刘恺威在房间看夜光剧本的那个) 。
还有一众明星客串……刚播出时,包贝尔的 朋友纷纷发来贺电,也叫一个盛况 。
《 跑男 》兄弟团——各路演员——再看看剧中友情刷脸的明星,包括但不限于 :沈腾、郭京飞、何炅、赵丽颖……全部零片酬出演。
看得出,包贝尔是动用了整个人脉圈子,憋着劲想要复制大鹏《屌丝男士》和《煎饼侠》的爆款。
集齐了这么多张熟脸,流量肯定不愁,但 质量如何呢?
豆瓣评分,从开播起稳步上涨……现在稳定在 6 分线边缘。
评论炸开锅了。
一星很多。
#煎熬# #辣眼睛#不服的,骂打一星都是装逼。
怎么这么多装逼分子……反正我看着喜欢。
还有人反映,水军用自己的号给这部剧刷了五星。
这连续的反转,简直精彩过剧情。
每次他们一撕逼,就得Sir来了。
那么Sir眼里,《欢喜密探》究竟如何?
首先要说的是,给一星或许代表了许多人真实的心情,但未必是《欢喜密探》真实的水平。
它的特效预算,显然已经加到了一块钱。
野外的动作场面,有了几分“电影感”。
服化道也精美。
不看剧情,光看这制作的诚意,就值两星吧。
再来看剧情。
《欢喜密探》打的是一套组合拳, 设定上效仿的是 《 鹿鼎记 》 ,情节上“借鉴” 《 潜伏 》 ,形式上是情景喜剧。
《 鹿鼎记 》的故事背景为康熙年间,韦小宝阴错阳差进入皇宫,成为天地会的卧底。
《欢喜密探》则是顺治年间,牛大宝 (包贝尔 饰) 阴错阳差进入皇华驿,成为洪帮的卧底。
大背景一样,都是反清复明。
话说这反政府武装的基地怎么看上去跟朝廷一样……人物也差不多——韦小宝的妈叫春花,牛大宝的老婆叫春花。
韦小宝有个死缠烂打的 建宁公主, 牛大宝就有个沈玲儿。
《鹿鼎记》有个冯锡范,《欢喜密探》就有个范惜逢……编剧真的好爱致敬啊。
不仅情节效仿,远景更是直接盗图张纪中版《鹿鼎记》。
希望你们交了版权费……在剧的结局,春花还生了个孩子叫韦小宝,里面的反派还去了神龙岛……你牛掰,生生地把设定上的相似,解释成了《鹿鼎记》前传。
如果《欢喜密探》和《鹿鼎记》那千丝万缕的联系,能被解(xia)读(bai)为致敬, 那么 剧情 相似程度90%的 《潜伏》,真的只能喊冤。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潜伏》里余则成本来是国民党,后成了共产党的卧底,长期潜伏在军统天津站。
《欢喜密探》牛大宝本来是清朝官差,后成了洪帮的卧底,混入皇华驿。
这也算了。
可是…… 不光主角像,每个配角也告诉你,什么叫做两生花,在另一个时代重新发现自己 。
余则成有个初恋情人左蓝,后来为了任务,他和翠平做假夫妻。
《欢喜密探》呢, 袁玉娥( 王鸥 ) 是初恋,春花( 贾玲 )和牛大宝演假夫妻。
天津站最大的官是站长吴敬中,下面有陆桥山、马奎。
有个富商叫穆连成,他 有个侄女叫晚秋,对余则成倾慕不已。
这所有的人,在《欢喜密探》里都有对应的角色,只是名字换成了 龙定天、茅罡、裘清月、沈老三……包文婧饰演的沈凌儿,钟情于牛大宝,对应晚秋。
剧情也没变化,所以Sir一开始就知道,袁玉娥必死,茅罡必死,春花和牛大宝最后必定假戏真做…………因为《潜伏》里演过嘛。
有些“借鉴”,已经到了除了改名字、整张试卷抄过来的地步。
请欣赏一组连连看——打暗号,《潜伏》开窗帘,《欢喜密探》就推窗户。
监听过程中发现爱人和共党/洪帮有联系。
为了掩护爱人,偷偷藏起围巾/手帕。
事后,余则成/牛大宝质问爱人。
相似度爆表,更多彩蛋,毒友们可自己去扒(假如你真闲得蛋疼)。
也许是知道纸包不住火,在剧里面就大方承认了,还有理有据地说——反正我的故事如有雷同那你肯定没我早我在顺治年间只能说,好会玩哦。
剧本号称历时三年打磨……说吧,这三年刷了多少遍人家的剧。
别跟Sir说什么“戏仿”是常见的喜剧手法。
戏仿一句两句,那是开个生动的玩笑。
就拿Sir最喜欢的星爷举例。
比如《大话西游》套用了王家卫那句经典的0.01公分。
《大话西游之仙履奇缘》《重庆森林》或再多点,戏仿一个经典故事套子,也可以。
新的剧情与经典套路会起化学反应,怎么也是个新故事。
《回魂夜》 《这个杀手不太冷》可你这换了个名字,换上一身戏服,就把经典剧情重新演一遍,这太不合适了吧。
当然Sir也知道,要完成一部40集×45分钟体量的剧集,还要保证笑点的密集程度满足当下观众的要求,对于原创剧本来说,难上加难。
真正精良的原创喜剧剧本,远没有它看上去那么欢乐。
比如——国产喜剧的巅峰之作《我爱我家》, 它的剧本是一帮人关在宾馆写出来的,所谓的“封闭式创作”,清除一切干扰,除了吃喝拉撒睡觉,就是写剧本。
先有了决心,再加上一个不世出的喜剧天才——梁左,铸就了《我爱我家》的经典。
梁左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他能够三言两语构建一个包袱,能够在轻描淡写间制造荒诞的喜剧效果。
梁左懂得 “好的喜剧应当根植于生活” 。
《我爱我家》许多地方套用了他自己的生活。
比如,梁左父亲原名梁达,后来改名范荣康,造成了“儿子不随父姓”。
剧中老傅也如此,本来姓贾,后来改姓傅,结果他的儿女都不随他姓。
正因为梁左在创作中融入自己的经历和洞察,再去构想同样鲜活的一代人,很多人才能在《我爱我家》看到自己的影子。
而现在常见的喜剧创作,都喜欢“故事新说”和“戏说”。
用搞笑的方式,对大众熟知的经典IP进行重新演绎。
例如贾玲的《木兰从军》新编。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喜剧编剧奋力追赶段子手的时代。
碎片化的笑料随处可见,但原创的、结构完整的戏剧作品,越来越稀缺, 所以像《欢喜密探》这样大规模集团军式的“借鉴”,成了一条超级捷径。
原创性的薄弱,是《 欢喜密探 》无法摆脱的先天不足。
然而 《欢喜密探》 的致命伤在于 ,它想把一个现成的故事改成喜剧,结果——并不好笑。
包贝尔女扮男装,风骚走位。
带动一众演员开始扮娘。
罗家英 妩媚弹琴。
文松 伸着兰花指,泼妇一样骂人。
看得出来,你们都好豁得出去,好用力地在逗观众。
但一个并不高级的梗,还要反复玩,腻不腻?
各种屎尿屁梗,同样没完没了。
一群人挤着上茅房,生怕别人看不出来是茅房,还特地写了俩大字。
刚要洞房花烛夜,快吻上新娘,哎呦肚子不舒服要拉屎。
拉完了,回来还再重复一次。
真的没有按错重播键!
怕你没看懂,包贝尔直接内心独白——拉一次也就算了拉两次拉三次洞房花烛夜变成茅房花烛夜了像上课划重点一样地解说笑料,这包袱抖得也是没谁了。
说没诚意吧,《欢喜密探》真的非常卖力地在抖包袱。
说有吧,Sir的幽默细胞又get不到他们的诚意。
感觉更像是 一群人龇牙咧嘴,挠着你的胳肢窝,对你说“快笑啊快笑啊”。
这样刻意搞的笑,太让人哭笑不得。
全剧最密集的尬点,是包贝尔饰演的牛大宝。
这其实这是包贝尔为自己圆梦的一个角色。
当年张纪中版《鹿鼎记》开拍时,包贝尔曾在天涯发帖求网友支持,楼主名字叫“伟小包”。
我是包贝尔,电影学院毕业,希望出演《鹿鼎记》韦小宝,希望大家支持!
那么在他的理解中,这个期盼已久的角色,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首先,会卖萌。
然后,会卖腐。
最后,会卖惨。
很好,虽然当年包贝尔没有如愿拿到韦小宝的角色。
但他已经成功地继黄教主之后,再一次把“韦小宝”演成了傻子。
Sir必须要说,喜剧演员不要总是抱着 “我都作贱成这样,你特么怎么还不笑” 的心态。
撩人是一门艺术,抖包袱得有技巧。
《欢喜密探》给人的感觉是,一群观众冷冷地看着主创们 装疯卖傻 ,自己把自己给撩嗨了。
什么是假积极,什么是真幽默,看一个人你就懂。
没错,《我爱我家》里的葛优。
他的表演告诉你,好的喜剧,不是 蛮干 硬上。
而是有层次地制造意外,然后直击观众的笑点。
同样是演惨,一进门先晕过去。
你以为这是在故意出丑,其实是为下一层包袱制造反差。
听到有饺子吃,他还魂了,着魔一样走向厨房。
这是多少吃货的真实写照。
吃上饺子不算完,走出厨房说吃得不踏实。
原来吃货也讲客气,谁知他说:“不是客气,您家有蒜吗”?
看到没,一盘饺子,也吃得一波三折。
这其中的一张一弛,一收一放,才是喜剧应有的节奏感和分寸感。
说“爱就是克制”, 好的喜剧也是克制。
不是黔驴技穷、没完没了的自轻、自贱、自虐。
像《欢喜密探》这般 夸张的肢体语言、装疯卖傻、搬别人的设定、用别人的剧情……还是别打“国民喜剧”的口号了。
送你一个新标签, #国民闹剧# 。
走好,不送。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欢喜密探2016-12-22阅读62626 211
不知不觉16年就结束马上到17年,这一年对于国产电视剧来说,非常惨淡!
没有几部好看走心的电视剧,像麻雀,青云志,幻城,等等,一些没有意义的烂剧集体扎堆,要演技没有演技,要剧情没剧情,没有点深度!
今年大量的IP大剧,看着真是醉了!
尊重原著的很少!
今年对于国产很失望,但是这个欢喜密探是什么鬼,这么多明星推荐,我真的怀疑他们看过没,虽然剧中喜剧明星不少,但是笑点能不能不那么尴尬,剧情能不能不要那么拼凑!
三年巨制,说这话能走点心不,我真是怀疑中国电影电视剧是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当导演,有的人真是莫名其妙的火了!
然后没有一点谦逊的心态,真是恬不知耻!
这是我写的第一个剧评,写给我觉得其实还不错的这部电视剧。
看好多人说抄袭潜伏的剧情,啊欧,我没看过潜伏,所以仅凭个人感受写了,只是写出对这个剧的感受先说剧情,前期稍微有一点点尬,中间有一点点快但是又感觉说的带点拖沓的感觉,结尾还可以。
但是整部剧中带有性格特色的角色真的很多!这一点其实我感觉有一点点像龙门镖局。
但是它本身根据人物性格所造的梗大部分还都挺有意思的!剧里本身也有很多是比较新鲜的梗,但是有的确实有点突兀,有点尬。
感情戏说实话有几个点我确实哭了,演员演的也挺好的,这几个泪点也还不错再说角色,包贝尔哭戏最开始看着是有一点尬,但是后面如果看入戏了真的挺好的!贾玲,王鸥,包文婧都演出了各自的感觉,都还挺好的。
她们几个的感情线还挺有意思的。
至于包文婧可能演技略带做作,但是这个人物的性格也确实是夸张一点。
点名夸赞魏翔,张一鸣,真的把人物性格演的特别好,主要是那个度把我的特别好。
文松本身人物性格挺有笑点的,但有的地方略显浮夸和不必要,所以会给人一种小品的感觉,但大体还是可以的。
就那个洪帮的那个头目(名字我突然忘掉啦😊)这个人物设定真的有点奇怪,他真的一无是处,打仗打仗不行,脑子还不行,不知道这个人设是怎么混到这个地位而且后来还谋反的。
可能导演想体现出一种他大智若愚的反差感,然而真的并没有体现出来!这个不太好!但其他人物都还挺好的,比如老和春花在一起的那个老头,还有风华艺馆只说文言文的老头都很有特点,很搞笑!总结,作为包贝尔称作初学者的作品虽然还有许多地方不太好,但是真的还行!
没有别人说的那么差!反正挺下饭的。
对于包贝尔我也觉得其实他也是一个表面看起来傻傻的但其实挺有想法的一个人。
挺好的,虽然不能作为经典但是博大家一笑还是可以的!
客观一点说,这个片子有它的好处与坏处,不是太好但也没太差。
看完全部之后补充点,原文在下面。
算是拍出了真情实感,也足够打动一众观众了。
虽然回头想来这不算是个多优秀的剧,但能看出制作人员有用心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这个故事。
虽然剧情大体与潜伏很像,但也有很多很多潜伏没有的。
比如风华艺馆那些郑风华为首的逗比们,洪帮的范惜逢啦陈枉然啦,洪二妞和梁五尺的故事啦,还有各种明星客串的小人物啦,这些小人物都很可爱,这些情节和人物潜伏里这些是没有的,潜伏太严肃了。
看到最后的朋友肯定和我一样,大宝和春花拜堂的时候感到非常温暖吧?
最后牛大宝流着泪离开的无奈也都感同身受吧,真心感到无奈与难过。
总之,包贝尔这家伙虽然我依然不喜欢,但这部剧还是可以的,这两码事咱得拎的清。
好评!
——————————分割线以下为看到二十多集时的评论,以上是看完后更新———————讲真,你不能在看它之前就想象它和武林外传家有儿女生活大爆炸是一类的,你要这么想那肯定够你喝一壶。
你得提前知道,这就是个你无聊时打发时间还算可以的小剧,但如果你要累了一周,把宝贵的周末时间指望这部剧能带给什么,那是你想多了。
如果你近段时间剧荒还挺无聊的,看看这个还可以。
剧情来说,比较俗套,和潜伏很像,看过潜伏的就知道剧情了,大体一样。
但是笑点比较多,虽然是那种套路梗,在各种戏剧节目上出现过几百万回的那种梗,但这种笑点能不能笑出来真是看个人了,有人恶心,也照样有人会看得开心啊。
我看的时候每集还是能大笑几次的,就像宋小宝的套路再熟悉再看到还是会笑一样。
剧情上有些bug,但人家本来就不是打的正剧范儿,有些bug人家编剧自己都无所谓,所以大家也不用强求,看了就图个乐。
话说对罗家英饰演的吴伯很喜欢啊!
罗家英演这个角色真的很逗很可爱!
不过有一部分搞笑场景有点“万万没想到”的那个感觉,还是可以哒。
而且这部剧客串人物真的好多!
几乎每集都有惊喜客串,这也算一个亮点,很有趣!
我最不喜欢的是此剧主演及一部分剧情屌丝YY气息浓重,有点像夏洛特烦恼。
不同的是,夏洛特烦恼是够不到葡萄就做梦说服自己葡萄酸然后假装是因为彻悟才满足于现在的自欺欺人,而这部剧则是导演赤裸裸的抬高自己无限YY,身边有各种各样葡萄而自己只爱其中一颗的那种装逼感。
尤其看到姑娘们为了争夺包贝尔的爱而撕逼,而包贝尔那眼角严重耷拉的样儿还有扁平的鼻子歪歪嘴扁平脸还有满额头的抬头纹(很不喜欢年轻人有很多抬头纹)站在一旁无辜的样子,,,,真是想冲进屏幕砍他一斧子!
因为真的太恶心了!
太恶心!
好几个女的争夺自己,自己导这样的戏,你说恶不恶心?
好几版韦小宝(当然除了黄晓明大神)为什么没这么恶心,因为人确实有魅力,这种魅力把恶心度降低了一点。
可你呢,包贝尔????
我目前刚看到二十多集,整个过程还算蛮开心。
所以,打了个三星。
打发时间,好用。
看了半天评论,多为吐槽,还是自己写一个客观评价吧。
作为一部喜剧连续剧来讲,客观的说,还是凑合的。
有笑点,尽管也有许多尴尬的点、老梗在里面。
先肯定优秀的部分,44集看完后,我自认久经剧场的老影虫也笑了很多次,在此剧透就略有不道德了,只能从大概念上评价一下,包导对喜剧还是有所研究,许多滑稽性的设置也见到了喜剧创作的正确思路,正是有这种思路,形成了许多新奇的笑料,加上许多非职演的生硬表演出现了奇效,这一点与星爷西游降魔篇的四大美女有异曲同工之妙。
再说不足的地方,许多幽默的点把握的度不是很好,比如宝娥结婚那段戏,重复三次以上就厌烦了,而且也不是新梗,这是量的度没把握好,如果我来设定的话,可能会加入多样的变化,来达到同一个结果,我想应该会丰富点。
在倒数第二集刺杀皇帝那段戏中,本是结局前的重场戏,风华兄与官兵打斗的戏也加入了打斗梗,这是不合时宜,前后内容都在紧张的情节中,观者始终提着一口气,紧张感在不断加强,眼看要高潮了,被这段给泄了气了早泄了…还有一点就是强硬加戏堆笑点,这个问题主要是源于太多的明星客串,少部分算是合格,大部分都是失败。
比如李宗翰刺杀贾玲的那段模仿东成西就的经典片段,这个梗实在是太老了…早就被玩烂了,再比如李菲儿和张歆艺的出现,完全对于该剧没有任何内容影响,纯粹就是浪费时间,既不幽默也没意义,我认为在编剧过程中,就应该提前预留出一些能够提供线索发展剧情的小人物,即可以客观的从另外的角度反应事件的发展,也可以随时将请来的咖自然的填进去。
反观还算及格的客串,翟天临的傻子,假中有真,真中也有假,尽管就出现一下下,但是先是帮助了一点点剧情,后是幽默中不惹人厌烦,相对成功的则属常远的客串,主人公的领路人,心机很深,表演的空间也很大,整个人物有笑点也有泪点在里面。
综上,喜剧效果勉强三颗星。
说完喜剧效果再说人设,任何剧本都离不开人设,喜剧可以夸张人设,该剧是整体故事的电视剧,不能用分集故事类型的情景喜剧来衡量,我以陈小春版的韦小宝做对比,韦小宝有典型的性格特征,贪财好色,胆小机智,但又有情有义,对皇上的无奈,对陈近南的无奈,相信许多人都能感受得到这个十分饱满的人物。
然而该剧主角牛大宝前期也还算饱满,小人物,没远大抱负,有小聪明,为了心爱之人所做都是无奈之举。
这一点模仿韦小宝这个角色来说,也算合格(毕竟是小宝他爹),但是到玉娥死后,这个人物就变了,这可是主人公一切活动的最本质的目的没了,转变却很单一,感情线来的突然,生活动机来的突然,反倒成了脸谱化的正面英雄形象。
心路转变的过程中,多为一个人发呆,显得实在是很生硬,我认为这段的设定完全可以将主角的失落,通过身边的人努力配合治愈来体现,而最后的转变也需要经历一个自我的醒悟,差一点带来更大的损失前,悬崖勒马,可以说这个剧,到玉娥死后水准开始大大降低。
而且经历如此沉重打击后,主人公仍然不想让坏人死,这个实在是太烂好人了,让人无法接受了。
再说其他配角,龙定海前后期悬殊过大,阴狠毒辣完全不见,反成贪婪多疑的痴情胖子,范惜逢虚伪中却始终透漏坚定,最后的叛变缺了点伏笔。
一口鸟,急功近利,聪明很辣,可谓人人痛恨,成了反面人物的典型象征,却又缺少了一丝人情味。
玉娥,这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女性角色之一,可是人设上一塌糊涂,起初设定为为与牛大宝一起长大的孤儿,被求婚100次,哪来的坚定的反清立场呢?
为什么又会武功,牛大宝却毫不知情呢?
后来,在洪帮高层嘴里说出玉娥又是名将之后,更是使人糊涂,如此主要的人物,却连背景都不清不楚,真是太儿戏了,而行事上,开始就分不清是爱是利用,到死也分不清是爱是利用。
春花的设定还算成功,开始的怂包,犹豫自己不仗义,到最后句句要杀人,有情有义。
还有一个成功的角色就是龙牙,虽然只是一个配角,形象很简单,但却很立体,能力不大,却安分守己,忠义两全,却不愚忠,关键时刻还帮春华一把对付龙头(这个人物特么的什么鬼),无言的人物却演出了许多能说会道的人物中没有的性格。
综上,人设方面总是首尾不顾,我只能评价两颗星。
人设的精髓我个人总结无非就是合理的转变与不变,例如鹿鼎记的建宁公主,霸道变包容,源于对小宝的爱,小宝落难后,生活朴素时她人都可将就,唯独她挑三拣四,透露一股公主的娇气,又源于从小帝王之家的生活。
最后说说剧情。
很多人吐槽借鉴鹿鼎记、潜伏等桥段,这一点,我倒不觉得什么,纵观历史,希区柯克都有借鉴卡里加里博士,只要用好了,用成自己的了才算成功。
我这里只从本剧的剧情评价出发,小槽点太多了实在是没办法一一吐槽。
该剧有几个重大事件,我不针对哪个事件,但是,全都是垃圾,全都是败笔…概括来说第一个莫过于男主大婚,宾客全死,这可以说是推动主人公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也塑造了皇华驿的残忍,刻画的如此深仇大恨,最后不了了之了,对刽子手裘清月一句话就想把这个事件画上句号,不严谨,不深刻。
此处该有一个纠结与人性间的徘徊,在救不救裘清月之间,一方面是残忍杀害亲朋的仇恨,一方面是朝夕相处中共御外敌的情义(这个剧中没有)再说第二个事件,女眷之死,首先,任何一个本都不用死,可以说都是观众能开出来不是必死之局里死了,反倒是别的各种必死之局的人活了。
值得一提的是,皇华驿是个残忍机构,完全没必要让两个女眷之死都归因于一个一口鸟,完全可以利用茅钢等别人来完成这个事儿。
另外更重要的是,其实完全不用如此设定分集来死,观众盼复活无望以后对兴趣就大大折扣,本来再开始期待宝娥恋,娥死了,刚看铃儿顺眼点,铃儿死了,其中每段期待的内容,还没预热就彻底打死了,悲的力量就过于大了,如果注定只有春花能活(为了生韦小宝)的话,不如在结局的时候,先后赴死,反而冲击力大,可以令人更叫人动容这份感情,人物的行动更有动力,把生的所有希望给春花。
第三个要说的是王赶集(陆天机)的事件,这个事件得综合来说,贩卖情报这种刀尖舔血的贩子,比沈老三这个巨富都有钱了,却无职业道德,无任何危机,无行动目的,相比之下,皇华驿的残忍没有了,坏人的谨慎贪婪也没有了,这个人物以及所以的事件完全拉低之前设置的所有设定,是最大的败笔。
第四个要说的无疑是洪帮事件,看鹿鼎记,韦小宝通过陈近南,与郑克爽冯锡范等高层、嫡系接触,形成互动,然后发展了人物变化与剧情发展。
然而洪帮的高层,从头之尾就没与主人公有任何交集,到最后却对洪帮之人评价都是义士,可以说洪帮的作用就是生硬的为剧情增加事件,但是高层与主角之间只是存在了三次点评关系,这样的关系就一触即破,直接堪称游戏里的NPC。
接下来要说的事件就是结尾刺杀皇帝的救人事件,竟然生擒了那么多路人甲乙丙丁,其实有救的动机的只有一两人,这种烂好人的行为,根本没有体现出主人公的博爱,所救的一两人也并非是与主人公交情极深的人,反而让人认为是大义凛然的很是生硬。
最后说结尾,一部戏一场电影一首歌一本小说往往最后的结尾能够起到点睛之笔的作用,可这个结尾不清不楚的说个未完待续,是直接扔给鹿鼎记了?
还是打算再出下一部?
一幕幕鹿鼎记人物的出现,给了鹿鼎记的强烈暗示,但是主线人物却交代不清,这并不完整。
两个死了许久的人物与一个假的牛大包碰面究竟是真是假?
很难推敲。
结尾的处理简直就是败笔中的败笔…综上,剧情简直前后矛盾漏洞百出,一颗星,源于不能再低了…结尾前再说几点细节,服装上,皇华驿的装扮有点像明朝锦衣卫的装扮,差评;人物上形象上,女人总是头戴大花,浮夸中没有任何美感,差评;场景中,有不少整体统一的大场景(不是特性做的那种)可见一点诚意,好评;武术指导,让林雪、文松、张一鸣这些从未以打斗形象出现、并无武术根基的人出现高手风范,好评,特效,呵呵;最后,整体点评,包导你的处女座,抱歉,不及格,只能看到你作为演员对喜剧的理解,可是根本没有作为导演的大局观。
亮剑太早,也未尝不是一件坏事,愿你能够再多积累总结,以后出些好作品,切莫利欲熏心坏了自己招牌。
反正我笑了,没有你们打低分把别人踩脚下b格那么高那么会装死人妖。
文松贱起来真的不是一般贱呀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五星。
尽管我才看到19集,但是还是认为这部剧还是很好看的,从剧情到布景到道路到台词到搞笑,都看得出经过雕琢的,但是为什么口碑不好,百分之九十的责任在男主角,选的不好,到底哪里不好也不好说,而且有些逻辑有瑕疵,但是一部喜剧片不能太计较。
总体来说,值得一看。
谈谈里面的几个配角,多是相声小品演员出身,还有一些港片经典配角参加,可以说阵容齐整,其中文松把阴险狡诈不男不女心狠手辣显示出来,魏翔前期看来杀人不眨眼搞笑担当,后期走歪了,智商下线。
龙定海林雪在扬州比较威猛,怎么到了京师蜕变成守财奴,为了钱也不能不怀疑牛大宝啊,京师还有太监皇帝盯着呢。
本剧有潜伏,有鹿鼎记的情节,但绝大多数照抄潜伏,导致大家吐槽,如果大家要求不是那么高的要求,快进看也能看完。
如果不是知道这是一部今年刚出的作品,光听名字,我一定以为这是一部拥有古老历史的妈妈桑级别电视剧。
我也是没想到,在这个网大都开始讲究精品化了的年代,居然也有人敢用“欢喜”这么具有年代感的词语作剧名。
对于出品方的审美也是real服气。
还记得有一次也是看影评,一个网友说了这么一句话“现在只要有三个明星以上出演的影视剧都要小心”。
当时真是笑cry,这哥们真是被国产影视给吓怕了啊!
不过,把这句话稍微改一下用来评价《欢喜密探》最合适不过:凡是号称请来了半个娱乐圈的影视剧,百分百是烂片。
从电影领域的《建X大业》系列、《封神传奇》、《爵迹》,到如今网剧领域的《欢喜密探》无不证明了这句话是宇宙真理。
《欢喜密探》的主创阵容是包贝尔、贾玲、王鸥,外加一票通过《欢乐喜剧人》而为大众所熟知的一票国内一线喜剧团队,“开心麻花”魏翔、沈腾、常远、艾伦,“爱笑会议室”张一鸣、德柏,“本山传媒”文松,《龙门镖局》杨皓宇、刘冠麟、郭京飞等均赫然在列,更不要说罗家英、林雪等老牌香港笑星,和一箩筐的圈内明星前来客串。
可是再好的阵容也敌不过剧本的尴尬。
应该说,演员们的演技是在线的,这些久经舞台历练的谐星们,表演起本职喜剧来,自然要比小鲜肉表演霸道总裁来的专业。
可是,努力不等于有成果。
其他类型的网剧里若是能出一两个演技派,顿时能让那部剧变得高大上起来,可是,喜剧不同,观众评判喜剧好坏的标准只有一个,好不好笑。
纵使你演技逆天,不能让我发笑,我也只能遗憾给个差评。
所以,尽管包贝尔、贾玲、林雪、文松都称得上演技在线,可还是难掩笑点生硬且过时的尴尬。
不是所有的内心独白都可以做出《爱情公寓》的笑果。
人家《爱情公寓》讲的是奇葩人设下,当代都市青年男女的小清新爱情,用演员直视镜头的内心独白讲些小尴尬小幽默,可以让看剧的80后、90后瞬间get到笑点,像看弹幕一样捧腹大笑。
可您这一清朝的小官,对着镜头讲些不痛不痒的老梗,既没有代入感,也没有幽默感,只有尴尬癌。
还有,吃坏肚子不能kiss这种梗,演一遍就算了,您愣是演了三回!
我去啊,编剧大大们,您是真以为现在的网剧观众还痴爱屎尿屁的烂梗吗?
阅片无数的我们,想看到更高级的笑料!
归根结底,《欢喜密探》的失败来自于主创团队的身份转变没有完成。
这一群舞台上的喜剧腕儿,想要把戏台上逗观众乐的包袱延展成网剧,只可惜他们忽略了网剧自有的生态模式。
戏剧和网剧终究还是两个门类。
戏剧的包袱也不等同于网剧中的桥段。
梗用作了地方,必然会水土不服。
所以,致敬这群可爱的喜剧演员们,你们努力做好喜剧的心,观众已收到。
只是,笑果,真的不怎么好。
我只说我个人的看法,好看。
我笑了,我哭了,我跟着剧情和包袱一路的喜怒哀乐走一遭,体会的淋漓。
一开始我是冲着贾玲而来,却被包贝尔吸引的不断看下去。
剧情可能确实有些拖沓或者尴尬,但是导演说了这是小学生作品,我觉得我没有觉得尴尬,没有觉得三次肚子痛有什么尴尬。。
很生活很真实。。
对整部剧我的感觉就是很生活。。
仿佛是自己在体验。。
很多的小包袱小幽默在生活中都曾体验到。。
自然就会会心一笑或者大笑,从而会想起自己那好笑的时光。
谢谢包贝尔,谢谢贾玲,谢谢所有的喜剧人的努力。
看到娥走的那一霎那泪崩。。
,没想到铃儿也为之付出生命。。
最后小宝送春花走。。
大结局。。
笑着并哭着看完了整部剧。。
很有感触。。
每个人一生中大抵会遇到的就是你爱的、爱你的、适合的三种爱。
还要赞一下剧的音乐,无论是片头还是片尾曲。。
很棒。。
也很能带动情感。
如题所示,这是我看完其他影评后的最想说的话。
说实话前几集确实不怎么样,傻了吧唧又有点做作,极力搞笑但就是没什么笑点。
我当时也是闲着没事,看到女主是贾玲,想着随便当小品看看吧等有事了随时弃剧便是,但是越演到后面越让人惊喜不断,欲罢不能,整部剧看下来真的很棒,尤其是最后的结局真让我眼泪都快掉下来。
演技上,整部剧应该就数导演包贝尔自己演的最烂(我确实是这么认为的),但是包贝尔这次确实让我另眼相看(有点矛盾哈,但其实一点也不)。
以前在电影电视上没怎么关注过包贝尔,对他有印象来自于跑男之后,当时对他印象很深刻,这哥脑子很聪明,不像陈赫自称天才但其实你懂的,包贝尔脑子是真好使,我当时对他立马路转粉。
后来看了他演的港囧,演得实在是太烂了,也不怎么搞笑,觉得可能是我看错这位演员了,或者说,人没看错,只是不适合演喜剧,于是又粉转路人了。
从豆瓣的评论来看,很明显很多人还是带着港囧的有色眼镜来评价欢喜密探这部作品的。
老实说这次欢喜密探他演得也不怎么样,但整部剧却不错,虽然有很多瑕疵吧,但是整体可看性还确实是蛮高的,我已经很久没坚持看完一部剧了,但这次我看完了。
我看弹幕里有人说“整部剧就包贝尔演得最烂”,哈哈这句话我挺赞同,你可以认为这是对包包演技的诋毁,但你不可否认这也是对包贝尔导演能力的一种赞同,这说明他把其他演员调教得很好啊不是么,包贝尔干脆转行幕后吧,很有潜力的。
包贝尔这个人给我的感觉跟剧里牛大宝的人设很像:看起来傻乎乎的,但其实是真机灵。
这部剧后,我对包贝尔又路转粉了。
也不知道包贝尔本人能不能看到这篇评论,我特想请他吃顿饭。
今天看到他居然抢榜姐的热门去了,笑死我了,我关注榜姐好几年了,编过几个段子上过几回零点热评,没想到包包也是同道中人啊,哈哈哈笑死我了,吓我一跳开始还以为我看错了呢。
吃了好多次饭终于把这剧撑完了。1星给剧本身,1星给客串的名人们
无厘头,挺不错
看了第一集制作还可以,演员基本都是本色出演,先打三星,等更新完再回来更新评分。
不想看包贝尔,但是冲着贾玲看完了,还可以,喜剧效果一般,不算是完全无脑的喜剧片,还挺有血有泪的,一些职场黑暗也非常有。想想zgr还是挺神奇的,不管在哪个朝代,流行的永远是一套东西。
包贝尔的第一个巅峰
无可看看,没有能力的作品。什么人都能当导演
难看又好看,怎么回事?
44集电视剧,99天就拍完了,导演对自己的定位很清晰啊。
算是蛮逗的电视剧了
这剧没法看,我是看杨皓宇等人的面子多看了几集。
7,让人笑了就不错
脑洞大开,打发时间不错。
4.5分想起一句话“聪明的人注定是被辜负的”。下饭剧,古装版《潜伏》,《鹿鼎记》前传,笑点和梗新且多,主角配角小人物形象都很丰满,很生动。一部剧居然有这么多腕儿。99天拍摄完毕,很不容易。可以让我二刷的剧我都愿意给高分。结局没搞懂,期待后续。
看哭了
还行,挺有意思的,有些情节真的戳中笑点,哈哈
赵丽颖也太可爱了吧
还行。戏有一点搞笑,包贝尔演技不大搞笑。
44集电视剧,导演99天拍完,居然还挺好看的,特别适合吃饭的时候看,笑点实足。其实也不是抄袭,看到最后就知道是鹿鼎记前传罢了。一开始看前两集的时候觉得这片有点装傻充愣的,后来越看越好看,有笑有泪。说不好看的,一定是只看了一两集就弃剧的,不然就是本身就不看好包贝尔的。
明星大杂烩,据说抄袭潜伏,没看过。还有弹幕是鹿鼎记前传,个人觉得都有。还是有笑点的,虽然很尴尬,但还是坚持看下去了!
还挺好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