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烟火 魔幻重庆张嘉佳真的路过全世界了吗?
我对他和他的文字都没有概念。
“从初冬下着雨的南京,穿过雾霾蒙蒙的杭州,灯火通明的上海,挤在成都寒凉的街头吃夜宵,在重庆滚烫的火锅前把酒满上,在北京西单的地下车库里吹着过堂风,错过广州深圳的人山人海,爬上新街口的十三层楼梯,然后在无锡的夜色里,笑着一路小跑。
”我想问路过了那么多,你爱的人还陪着你吗?
从黄渤《疯狂的石头》到陈坤《火锅英雄》,从巩俐《周渔的火车》到王小帅《日照重庆》,从张一白的《好奇害死猫》到之后的《秘岸》,再到如今《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等等,镜头下山水而又立体的城市,时而魔幻,时而沧桑,时而时尚。
导演张一白也骄傲地回答说:“我不是第一次拍重庆,每一次拍都追随她的建设变化,《好奇害死猫》是新旧城市比较,《秘岸》是对这座曾经工业城市的过往记录,而如今的重庆则是时尚与市井的相融。
”张一白笑着说,“以前都说重庆像香港,现在我们都不这么说了,作为一个重庆人我很骄傲,把家乡城市的变化过程,通过我的镜头记录下来。
”“重庆这座城市兼具两种气质,一种是人间烟火的气质,一种是魔幻的气质。
”作者张嘉佳说到:“这两种独特气质交织在一起的城市,在中国只有重庆,电影拍出来的重庆太美了,简直美翻了。
”王菲的片尾曲歌词:“然后就拖着自己到山城隐居” 正好对应山城重庆。
【题外话:听说杨洋的十八出彩,我拭目以待!
另:有想要来重庆旅游的朋友可以回复或者私信我攻略哦】
————————————分割线——————————————————————— 也许很多人会说电影矫情,我得承认张一白导演的电影老是有些剧情空洞让人诟病,张嘉佳过分文艺的台词也不太适合生活化的场景,书面的文字和影片的台词不能够对等。
难免让人觉得无病呻吟。
这也是我没有给高分的原因。
但是我并不觉得这样的故事不能被拍好,我没有给5星,也没有给1星。
我们老是觉得爱情片俗不可耐,可是我们几乎每个人都要陷入这恶俗的“剧情”。
转念一想:当一个人真的陷入一段感情中,你自己都会变得不像自己。
少时曾经暗恋别人,自己都觉得自己矫情没劲,可这也是我们人生的过程,我们人生的轨迹。
你之所以不赞同,只是因为你没有感受过,或者你忘了曾经幼稚的自己。
陈末、茅十八、幺鸡、荔枝……如此熟悉的他们,是你也是我,是我们熟悉的朋友或者擦肩而过的人。
这座永不休眠的城市为你亮起双闪,整个街道都在述说“荔枝,我爱你”。
——确实俗不可耐,但如果你遇到,你也确实会有一丝感动吧
谁不愿望在万家灯火下与爱人携手同行,谁不渴望在稻城璀璨的星空下与他(她)依偎取暖。
电影中每个人都在错过另一个人,每个人都在等候另一个人。
在我们唏嘘世间情爱的时候,为情爱落泪的时候,我也想为陈末的母亲流泪。
她患了老年痴呆,日复一日在等候她的儿子,母子坐在灯光下的楼道打趣、吃饭,即使陈末说的话母亲都再也听不懂,即使母亲始终等都等不到她内心的那个“儿子”,可是这还重要吗?
只要和最亲最爱的人相伴,哪怕等待又如何呢?
“说来可笑,我每天对着麦克风自说自话,帮别人解答人生的困惑。
可我自己的生活才是一团糟,我根本不知道这个城市有几个人听我的胡说八道……”
邓超,演过军人,当过“笑星”,曾经在《烈日灼心》里展现了深沉的一面,而这样一个表面上看起来吊儿郎当、眼中含泪的时候还会说“傻瓜才会哭”的电台DJ 陈末,确实是最适合他不过的。
他为所有听众分担内心的孤独与苦恼,却没有人能够聆听他、陪伴他。
杜鹃,如她的气质一般,饰演了一个高冷成熟的女人小容,也曾经和陈末走过一段青葱岁月。
她说:“我把青春都献给了爱情,可我再也没有第二次青春了。
”——很难说到底是“相爱”还是“合适”才是最符合世人的选择。
深夜中大雨的解放碑,独自一人的女孩撑着伞。
孤独的幺鸡来到了孤独的陈末身边,却又离开了。
与强势的太子妃不同,张天爱这次扮演的幺鸡,就是一个麻将中最小、最胆小最怯懦的人,可是正如陈末所说:“没有幺鸡也胡不了十三幺。
”很难忘记轻轨穿过重重灯火,上面的两个人,一个笑,一个闹的画面,全然不顾其他乘客的目光——幺鸡路过了陈末的全世界。
她曾在大雨中彷徨迷茫,是陈末为她添上了一把伞。
茅十八和荔枝,荔枝是一个勇敢直接的女警,十八是一个呆萌诚实的理工男,她直白地向男生求爱,他创造各种发明给了荔枝,在绝美的稻城向她求婚。
两个人青春单纯,一如少年的陈末与小容。
在爬坡上坎的十八梯,两个人跑来跑去,岁月澄澈而美好。
而这样的一个杨洋又是多少妹子都向往的呢,相信看到最后不少人会为了杨洋而心痛吧。
世间总是难存美好的事物,我还脑补了一段十八给荔枝的独白 “我虽然不在,可我的导航仪还在,你说你爱望天又不敢出远门,我就是你的地图;我的那些电器发明还在,你在巡查的时候我的报警器依然陪着你,每当你打开的时候,你会听到我在大声说着爱你。
我虽然离开,可我的爱从未离你远去。
”
长得像猪头的杨过,却永远追不上不食烟火的小龙女了。
柳岩饰演的燕子貌美,环游世界。
联系了八年,猪头寄给她钱,和她视频聊天,为她存钱买婚房,大概很多人都会为此而感动吧,大概很多人都会说燕子绝情无义吧。
但是我也不敢妄下定论,认为燕子就是个物质欺骗猪头感情的女人,小容曾经说:“你跟不上她的脚步,你们知道女人到底想要什么吗?
”也许,对她的好已经成了一种负担,对他的不好才是一种解脱吧。
陈末最后离开了灯火迷离的都市,回到了圣洁的稻城,他在等她。
让我们一起去隐居吧,在那山水最丰满的地方,在那烟火最浓之处。
她,来了。
微博文章: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0250742429536859月29日影评新链接: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106007/重庆旅游攻略:https://www.douban.com/note/595643508/【如果你喜欢这篇请帮我点个“有用”吧,有任何看法请评价和我交流吧,谢谢】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5.9分。
1.城市里的孤独,我们当然会孤独,但这个孤独都是不可见,不可说的,也不会影响到每天的工作和生活,而不会像电影里那样因为自己的孤独而变得张牙舞爪,变得莫名其妙,变得全世界都亏欠你。
我们的孤独,最后也都是自己默默消化掉了。
2.文字,声音和影像。
文字很好,就会感慨好想把它改编成电影啊,而电影很失败,就会感慨真是毁书啊。
大概因为读书听广播都有很大的想象和代入空间吧,所以张嘉佳的文字,那些矫情的执拗的情感,放在自己的想象里可能会感动,但成了影像,就真的不行啊,所有人物的偏执,疯癫,都显得很弱智。
3..别提全世界,别提永远。
片中这几个男的,动不动就“我要让全世界……”“我要永远……”,全世界哪有功夫搭理你?
永远谁他妈知道用多远?
真心的,别提全世界,别提永远。
别死,别作,别犯蠢。
4.别路过,留下来。
电影通过电台路过了好多城市,可似乎并没路过我们的的心。
如今我们也不奢求有人会路过了吧,因为,更希望Ta不是路过,而是留下来。
5.还是会矫情,最后还是要矫情一下:好想再去重庆吃碗面。
前几天终于去看了此片,因为在假期中,就想看一些轻松愉悦的片子,真实的世界已经让人很累了,作为非专业影评人士,此处不敢点评什么影片结构啊,逻辑啊,评价哪个演员的演技啥的,但作为一名纯粹想要娱乐放松的观众,我想要的就是舒服。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对我而言整个的观影体验就是舒服,整片的台词绝对是一大亮点,引爆全场很多笑点,足见编剧之功力,如果谁有功夫总结一下,估计会有当年大话西游的经典台词的后续效应。
而且事实上,片子前期的陈末也给我一种至尊宝的感觉,遗世独立,傲视众生。
片中陈末和猪头的组合,不知怎得又让我联想到了周星驰和吴孟达,总之,就是带出了很多青春年少时的回忆和感受。
这应该也是此片的市场定位吧——青春爱情片,之前有些评论说好,有些评论一堆批评,但是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看,没有一种产品在消费者市场是能满足所有人的喜好的,现在玩的就是细分和精准,《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在我看来,就适合那些即将要开始爱情之路或正在爱情之路上的青春少年们,或是实际年龄已青春不再但内心依然渴望或怀念那些青春的激情的人们。
如果所有的爱情从一开始就已经充满了各种现实的计较和考量,那就已经不是爱情了,这就是我喜欢全世界此片的原因,片中的那种奋不顾身的爱,那些带点超现实主义的情,不就是我们一直渴望的爱情本来的模样吗?
再从营销的角度来看,作为一部青春爱情定位的片子,制作团队也是运用了各种接触点来传递他的定位和理念,邓超、杨洋、白百何等潮流明星,王菲演唱的主题曲,山城和稻城亚丁各种风景,还有细心的为观众一网打尽全国知名时尚电台,总之,本片最终给我这样青春怀旧的观众的感受就像片中台词:如山间清爽的风,如古城温暖的光……
我开始读张嘉佳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已经是研二的时候了,那时迷恋一个有才的前辈又羞于表达,在浑浑噩噩地混日子的时间里,遇见了这本书。
我当时统计过,我手头最少有过四本,三本送人了,一本自己留下了,远在北京的小宋特意跑去张嘉佳签售给我和小魏弄了两本签名书,于是,在我们三个中间,仿佛在阅读陌生人的爱情时光里,建立起了一种相似的秘密联系。
所以,去看电影版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更像一种纪念和祭奠,也可以说是酸溜溜的情怀使然。
虽然我依旧是充当着灯泡和小魏夫妇一起看完了电影。
坦白说,我记忆力并不好,或者说我更擅长短时记忆。
所以,书里关于这三个人的故事其实我已经忘得差不多了,我只记得茅十八死了。
而这也够了。
邓超饰演的电台DJ主要负责搞笑和背景讲述。
邓超自从跑男以来便风格已定,所以无论《恶棍天使》拍的多垃圾依旧有人冲着他的笑点赶过去,这有时会让人难以怀疑他还是《烈日灼心》里的那个辛小丰吗?
毕竟一个人的演技应该是逐渐精湛的,而邓超不知在走着一条怎样的奇葩路线。
杨洋饰演的茅十八应该是吸引一大票低龄少女走进电影院的主要原因,毕竟,刚演过《微微一笑很倾城》的他人气正旺,而和白百合这一对也算颜值担当了。
但杨洋的演技着实让人捉急,从被荔枝追着跑到求婚到最后救荔枝,虽然帅,但仍挡不住演技劣势。
相反,我倒觉得有些群演观众或大妈,她们的演技还是不错的。
既然说到演技,作为一名客串演员的说相声的,小岳岳真正实现了逆袭。
在载着燕子的taxi远走的时候,小岳岳从开始祝福燕子幸福到边哭边喊边追汽车的镜头,实在是演技爆棚。
至于到后来,他去非洲那里卖家乡小吃走燕子曾经走过的路穿插进来的生硬感,这种涉及到情节的事,显然不是小岳岳的错了。
很显然,电影是用三个人的故事穿插起来的。
电台DJ陈末和幺鸡,猪头和燕子,茅十八和荔枝,虽然三个主角是有关联的,但依然无法弥补剪辑混乱、故事空洞的事实,张嘉佳的故事里没有绝对的坏人,这我早就知道,但现在步入社会的我也绝不再相信他讲述的眼泪婆娑的故事。
所以,茅十八死的时候我没有哭,当重庆那么多灯光为陈末闪起来的时候我也觉得不真实,猪头去非洲找寻燕子走过的足迹的时候我依旧觉得画质略渣,而整个人处于情感麻木的状态。
或许去欣赏一部电影本身不应该带有任何色彩,但往往越熟悉越挑剔,所以也会越失望。
至于看完电影是否真能找回当年被感动得眼泪汪汪的那个自己,答案当然也是否定的了。
至于谈到当年飘渺的情感,也许我根本就不曾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以前没有,今后自然也不会有。
一部好电影很大程度在于剧本,故事性。
人物的真实性很大程度上又决定了故事的好坏。
但是问题就出在剧本上,里面的每一个人物都把情绪放大,像是一帮有情感障碍的小孩。
没有一个人是正常的。
里面好多翻来覆去的说的那些串词一听,好像是鸡汤,是箴言,但是仔细想想,都是吹牛逼呢。
我一一给你举例。
1.相爱这种事,就是永远在一起。
“永远”,谁能预测永远呢?
2.如果没有住在你心里,都是客死他乡。
“客死”,谈个恋爱,别死不死的。
3.我要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燕子,我爱你。
|“全世界”表示关我什么事。
4.燕子,你又美啦。
燕子你真漂亮。
敢情你们不太熟啊。
打电话还要拍个马屁。
5.如果只是路过,我就在终点等你。
请问“终点”是指哪里?
6.喜欢一个人,眼镜里除了她什么都没有。
呵呵。
谁信呢?
太多例子了。
感觉他们谈恋爱就是先把对对方的爱用牛逼的方式先吹出去再说,最后打不打脸,谁还记得当初的鬼话呢?
说下里面的人物。
陈末,一个DJ,可是也特别不像人。
失恋了就颓废两年,什么打赌输了就举牌我是蠢货。
什么小容被涉嫌诈骗就直接开车撞车。
感觉剧情里每件事都是脱离现实的,完全是脱离现实一帮大人过家家。
幺鸡,一个唯唯诺诺的女子,啥傻乎乎,我也不觉得这样的女人现实中会存在。
感觉张嘉佳小说里的女性都是傻啦吧唧爱男主角爱的要死,把人家当神,把自己设计成卑微的小女人。
我觉得是作者的情感隐睾症患了吗?
再说猪头吧,感觉爱情是他的全部,救命稻草,没有就完全不行。
我不知道这样的人在现实中有没有。
订婚的时候,他说,“不知道除了燕子还有什么比她更重要的?
没有了”。。。。。
很可笑的一句话。
在出租车后面追的那场戏一边跑一边哭,感觉这样的戏不一般都是女主角吗?
茅十八可能就是理工男设定吧,一根筋,跟荔枝的感情本来作者想往重庆森林里梁朝伟跟王菲的那种感觉的。
可是,玩咂了。
电影里所有的人物情感都特别假。
对一个人执着就真的是真爱,没事发火就一定是爱的深。
都是凡夫俗子,没有谁的情感是像牛逼一样吹的。
没劲。
本想把电影名字出现时拍摄下来,但还是就那样静静的注视着,看清它的英文名儿*I belonged to you*~看过书,来看剧,意味深长!
剧的开始就听到陈末的声音,如有人如我也收听荔枝FM的话,便会对他的声音并不陌生,想来后面出现荔枝这个人物,我也并不觉得唐突!
重庆,我去过的城市,看着街景和盘山而建的轻轨,熟悉且又亲切,人间烟火的魔幻之都啊!
还想再去来碗重庆小面!
言归正传,来说说这部电影吧!
谢谢张一白把张嘉佳搬上了大银幕,谢谢王菲的献唱,都是极好的,但,觉得片尾王菲一开嗓,前面110分钟的片子,张一白白拍了!
我不想去评价大家的演技,表演是有些尴尬的,总觉得演到浓时戛然而止,如鱼刺卡喉般!
只觉邓超杜鹃白百合还好吧,能自然点儿,但小鲜肉还是需要再提升的啊!
该片大量的配乐,有种掩盖剧情的侥幸心理,其实配乐听多了,耳也塞啊!
其次,电影并未改善原作故事略显矫情弊端,张嘉佳的鸡汤文儿影视化,变成台词念出来,实在是大写的尴尬和矫情啊!
稻城亚丁很美,好多书上都说那是个适合天蝎座人去的地方!
希望有生之年,能去那个美丽的地方,也静静的看着蔚蓝的天空,心绪平静许下自己小小的心愿!
其实,人们路过幺鸡,我们都变成了小容,做了多少回猪头,我们最终变成了陈末,原本以为是部爱情片,但看到最后却觉是自己前半辈子的小幸运与大蹉跎。
成年人的爱情,并不是只有相爱或者合适这两个选择题,而是,找一个相爱的人,用包容的心去试着磨合和了解,成熟的人会努力经营一段关系,只有不成熟的人,才会觉得不合适就逃跑。
短评的最后以电影的最后台词做结吧,我希望有个如你般的人,如山间清爽的风,如古城温暖的阳光,从清晨到夜晚,由山野到书房,只要最后是你就好!
一个人,终将拥有另一个,对你点点头,贯彻未来,数遍,生命的公路牌。
PS莫文蔚的歌曲,也出现了,对于我来说,好应景啊!
(不多剧透了,希望大家走进影院,都看看吧。
)
我承认有几次我泪湿了眼眶,但我知道我的内心并没有被真正的触动。
我无数次看见过现实中爱情死亡时候的丑陋肮脏,我也看见过借着爱情上演的无耻和自私,没有眼泪和算计的感情极少存在。
因此看到影片中主角对爱情的信念还真是钦佩,这种情节,只能打动那些还没被现实碾压过的心灵。
诚然,艺术高于生活。
然而三个故事里面比较合乎逻辑的只有邓超、杜鹃和张天爱的那段。
三个主角都经历了失去与重生,痴心不改,不负梦想,心路历程与情感铺垫也有情有理。
而岳云鹏与柳岩那段,如此明显的颜值差距,让人不得不心疼一下小岳岳的痴情。
白百何和杨洋的爱情则显得有些胡闹幼稚了,联想到杨洋和艾丽娅被捅的部位一致,而且艾丽娅的师姐还下狠心拧了刀子,如此伤势下二丫依然生龙活虎起跳逃走,杨洋却立即领了便当,难道我中国当代男子的体质还比不过欧洲中世纪小丫头?
……幸好结尾字幕表示他最终获得了生还。
这到底是不是一部烂片?
我从各种口诛笔伐中看到的都是较为直接的谩骂侮辱,但他们极少能携带逻辑指出电影烂在何处。
张嘴就喷这种行为,是非常轻易并且会带来快感的,而理性的解读和挖掘出本质则是比较困难的——这也是电影乃至原作小说的问题——创作者仅仅能够叙述爱情的感受与过程,然而对于爱情究竟如何发生、如何走向未来与步入死亡,都缺乏合乎逻辑的剖析与切合情理的铺陈。
这似乎也许折射出当代中国人的问题:喜好感官刺激、不愿思考、不懂浪漫。
这就是为什么现今一些文笔比较差且三观可疑的青春爱情小说家能横行其道的缘故,我国人没吃过好的,谁能给点儿立马就high。
我一直坚持一个观点:男作家写爱情故事,不仅要看他是如何铺设矛盾转折,如何营造激情浪漫,更要看他刻画女人的功力,就这点来看国内目前并没有几个人能做到。
中国男人写不出《安娜卡列尼娜》和《包法利夫人》,大陆导演也拍不出《情书》和《泰坦尼克号》。
本片中的女性角色大致囊括了时下比较典型的几种女子,有事业型、汉子型和绿茶型,幺鸡这个角色比较出色,因为她同时涵盖了白莲花和天然呆两个类型,脸谱化并不是什么过错,只要能合理顺应剧情怎样的设定都可以成立,但要说真心话——荔枝和幺鸡这样的姑娘还是脱离实际生活太远,如果观众不能领会男主角为什么会爱上女主角,那么爱情故事的可信度也就难以成立。
我不敢说这是当下中国社会的问题,是否站在经济浪潮中的独生子女一代,被长辈逼问着结婚生子,房子买不起的我们是否对这种脱离现实判断的、付出一切的痴狂爱恋有一种特别的渴望。
在我们的爱情故事里,两人价值观是否一致,不重要;在一起快乐不快乐,不考虑;能否为了同一个目标一起努力,无所谓;双方各方面的能量能否相互提升1+1>2赢得更好的生活,再说吧。
只要爱得痛快,爱得天崩地裂撕心裂肺问心无愧,就感动,就是爱情。
我们拍出各式各样价值观奇异,洒热泪飚狗血的作品,就是因为剧作者本身的成长经历单薄干涩,专业训练也基本没靠在谱上,能捞一点是一点。
然而无论怎么说我还是认为电影里有两点做得不错: 1.几乎没有牵扯到性。
当然了,无论情商智商来看,三位男主的观念和行为学生气比较重——至少这让影片具有一种清新的气息,让爱情显得较为纯粹,表现出一种纯洁无暇。
2.没有渲染都市爱情中普遍存在的物欲与铜臭。
尽管有几次提到投资和房产,但这并未给主角们的爱情蒙上任何阴影,似乎想买房也是借借钱努努力就行了的,非常正能量。
总结一句话就是无论书还是电影,挺幼稚的。
我不敢说这种幼稚就是不好,因为我也幼稚过,虽不会刻意想起,但至少我还清楚地记得青春时候的我们一代是如何天真地爱过,我知道很多人现在都已经丧失或者说放弃了那些感受,他们的坚强不是温柔织成的茧,而是伤疤上缝满的线,丑陋并无比厚实。
这种暖心爱情小品本身无可厚非,本作还是走了心的,可惜功力不够。
再接再厉吧。
FIN
因为这部电影的导演和编剧不像老谋子、凯哥那样有冲击力,所以并不在观影计划里面。
但是,同事是超哥的粉丝,既然送了张票给我看,然后就抱着闲着也是闲着的心情去看了。
看在同事出钱出力(没错,开车载我去的)份上,我不打算吐槽邓超,只想说希望他下次好好选片,有烈日灼心那个水平,还是大家的好超哥。
从导演以往的作品看,是非常青春、文艺的风格,比如《开往春天的地铁》《将爱情进行到底》《匆匆那年》,直到这部《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看得出来讲故事的功力还是有所不足。
当然,长处还是有的,他可以考虑专心拍摄城市纪录片,以他的水平一定能拍到豆瓣4星以上的得分。
演员的表现上,白百何和邓超演得比较舒服,相比于他们以往的影片,还是希望他们能接一些有深度、有档次的片子。
其他年轻演员各有各的尴尬,大屏幕的放大效应,对微表情要求也就格外严格。
杨洋、张天爱此类以电视剧为主的小年轻在大屏幕中的缺陷就格外明显,电视剧那种流于形式的演绎形式,可能在小屏幕中不夸张,但是到了电影里就格外粗糙。
用广大网友的评论就是“从全世界的装逼路过”“他们是直接从电视剧的装逼到了电影的装逼,连装都装得很尴尬”,而他们在颜值上的缺陷也被放大的格外明显,这就使得以颜值为卖点的青春片又少了一颗星。
最后,惋惜一下天后的音乐,撇开片子不说,可以单独听。
我曾经看张嘉佳的故事,哭成了狗。
那时候我天天晚上追他的“睡前故事”,管春和毛毛、小玉和马力、胡言的爸爸妈妈……我甚至可以背下来他最出名的那一段话:“我希望有个如你一般的人。
如这山间清晨一般明亮清爽的人,如奔赴古城道路上阳光一般的人,温暖而不炙热,覆盖我所有肌肤。
由起点到夜晚,由山野到书房,一切问题的答案都很简单。
我希望有个如你一般的人,贯彻未来,数遍生命的公路牌。
”可是我真的在半夜十点还人满为患的电影院里,听着邓超念出以上一段话的时候,内心只有两个大大的“尴尬”哪怕张嘉佳已经给邓超扮演的陈末设置了最适合说情话的职业——电台主播,可是这些文字被银幕放大、被演员一字一字说出来,就像一碗放多了油的浓腻鸡汤没了“余味”,只剩“矫情”。
◆◆◆◆◆◆客观地说,《从你的全世界路过》里有好多桥段让人惊喜,比如稻城、求婚、撞车、语音导航,大部分的桥段书中都已讲过。
可这部电影讲的是爱情,可里面的主角却没有一个真正懂得什么是爱情。
故事的转折和人物的行动没有任何合理的动机,每个人都热衷于口述鸡汤、你们把一切不合理都推给“爱情”,问过“爱情”的感受么?
而最会卖故事的张嘉佳恰巧又碰上了擅长拍MV的张一白,于是《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纵使有各路大咖坐镇,依然变成了画面精美,配乐惊喜,内容空无一物的超长版广告片。
◆◆◆◆◆◆邓超&杜鹃&张天爱
一个求而不得的女神,一个默默奉献的备胎,这基本是爱情故事的基本配置。
邓超自从解放天性释放了自己的喜剧细胞之后,就在癫狂的路上越来越远。
先是《分手大师》,后有《恶棍天使》和《美人鱼》,邓超一直都在耍宝卖贱。
《美人鱼》里尚有星爷几分真传,剩下两部不忍直视。
本片里,他也是一个嘴毒的DJ,负责了大部分的鸡汤台词,表演依然夸张,至贱无敌。
总是在抨击他的表演,可内心一直觉得邓超是同期最有潜力的演员拜托娘娘劝劝邓超,让他多接一些《烈日灼心》这样的好电影,别浪费了他的好天赋。
杜鹃似乎中了女神的魔咒,从《中国合伙人》到《泰囧》再到《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她所有的角色都冷艳、高傲,是男主角魂牵梦绕又不能亵玩的梦中情人。
反正从始至终面无表情,也谈不上什么演技,模特转行做演员,路漫漫呐。
张天爱是最近最让我惊艳的女演员,五官美丽而张扬,可她真心不适合唯唯诺诺胆小的备胎啊!
看着张天爱努力把自己剑眉星目的英气收起来,演好一个小跟班儿,看着都替她累。
杨洋&白百何
茅十八,技术宅、内向、腼腆、不谙世事。
就算你给杨洋戴上大大的黑框眼镜,配上乱糟糟的头发,可他的特写依然让姑娘们轻声惊呼,心跳漏了一拍,更何况他之前都是霸道总裁的跋扈角色,耍帅已经成为了杨洋的习惯。
所以看在他颜值的份上,就不要用这么难的角色来考验他的演技了,行么?
整部电影,白百何的演技最自然也最妥帖,然而一切都掩盖不了她已经是孩子妈的事实。
看到她和杨洋演出浪漫情怀,脑海中总会浮现陈羽凡和元宝的脸。
只怪自己平时不该看那么多的八卦,跳戏也是活该。
茅十八和荔枝的这一段故事,是本片最舒服的段落,阳光明媚,单纯美好。
技术宅男茅十八的各种贴心小发明,像夏夜的萤火虫一般惊喜。
可惜角色性格偏内向,杨洋在三个男主角中实在容易成为炮灰,声音比演技出彩太多。
岳云鹏&柳岩
小岳岳在这部电影里担任最重要的苦情担当,表演也很自然,角色简直是为他量身定做的,他只要演好自己就好,追车的戏码让我身边的姑娘哭倒在她男票的怀里。
柳岩……只想问她是不是得罪了造型师,出场短短几分钟,脸一直看起来很怪。
这一段剧情有很严重的问题,岳云鹏为了爱而爱,从电影一开始观众就知道他们肯定不会有好结果。
柳岩明明欺骗了人家感情,惹得人家倾家荡产,却还要装成一个有苦衷的白莲花。
好在电影演到一半小岳岳的故事线就已完结,还能稍微挽回一点颓势。
◆◆◆◆◆◆实在不愿意承认,可这部我曾经在十一档最期待的电影搞砸了而张一白已经上了我的黑名单,不期待他能拍出任何一部超越《开往春天的地铁》的电影。
走出深夜的电影院,有两个想法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中:一是,又一处文艺之地被国产爱情片毁了我还没来得及去稻城,眼看稻城就要成为了第二个丽江……二是,如果你认识一个像陈末这样一言不合甩二十万给朋友、把自己房子抵押送钱给前女友、用自己的创意替朋友求婚的人请介绍我们认识!
这片子被黑得太厉害,差点错过。
其实还不错。
原书很散,能拍成这样已经不易。
情节虽然是模式化的小清新,但有泪点有笑点。
场面调度大气,航拍很美,自火锅英雄后再现重庆的魔幻美,很多拍摄地离我辣么近。
杜鹃一贯的冷艳,令人看不厌的颜。
杨洋同学自成为肖奈后怎么看怎么顺眼。
邓超找回了他最适合的角色,表演很放松。
王菲的歌在终点等我,如饭后甜点般满足。
至于相不相信爱情之类主题,及片中所谓鸡汤金句,对我来说太幼稚,由着导演闹吧。
我身为重庆人,我很尴尬,尴尬是它的确捕捉到了一丝这座城市的灵气;我也很气愤,气愤是这种超长MV居然打着电影旗号来卖钱;我也很欣慰,欣慰再烂的电影到重庆来拍都可以用消费重庆特色来掩饰缺陷。借用重庆的官方旅游口号:重庆,非去不可。你一路过它,就一不小心从你的全世界穿过,幺鸡不就是吗?
好几十岁的导演,好几十岁的演员,为什么非要故意做低幼状呢?邓超自己演的时候,做那些动作,说那样的台词,自己不觉得糟践自己吗?坐地铁,邓超和张天爱还当着一帮乘客假装拨打热线,拿个水壶当麦克,这是正常成年人能做出的举动吗?加上白百何杨洋那角色,没一个正常人。叫从你的精神病医院路过吧。
張嘉佳的故事講得爛俗但是很煽情啊,張一白改成電影就看不下了,然而重慶和稻城的地景💯💯💯!!!
是个烂片不假。可是探寻宇宙的奥义已经很累了,为什么还要浪费声音在没有意义的事情和人身上。在这一刻出现的,便是整个世界。男性视角看的声泪俱下痛哭流涕。女人们那,有几个不作的啊,有几个像白百何那样温柔、漂亮、不作、有责任感、愿意为别人付出的那
看电影的时候前边有个女孩一直在抽泣,我想她一定是发自内心地感到伤心。可能她曾经孤单,或许她现在不满,亦或者她未来也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但正如电影告诉我们的一样,这个世界上永远都会有那么一个人在终点等着我们,他们从我们的全世界路过,带给我们温暖,住进我们心里。
张嘉佳的文初看还凑合,再看就腻歪。正如这电影,时不时来几句心灵鸡汤,但都打不到重点。张天爱的演技和台词真是令人拙计,小岳岳比较自然,白百合的荔枝倒是众多白小妞里最喜欢的,杨洋挺惊艳的,呆萌呆萌的纯情小哥,为他加一颗星~
路过张天爱,爱情是什么东西!!!
虽然豆瓣总分还没及格 虽然都说是部城市宣传片……但我特么就是喜欢我大重庆啊 还是重庆好 哪里都没有重庆好 看到轻轨十八梯解放碑小面 每一幕都要包着眼泪花儿 故事也还行啊 虽然张嘉佳把部分剧情改得太浮夸了些 但是何必用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心态去评价一部中国城市青年的爱情诗呢
亮点有三:穿插其间的各省台FM DJ的声音,声控大满足;OST用了不少《开往春天的地铁》的配乐,张一白拍地铁镜头,真的有感情;可能你会以为薛之谦演了本片。
挺好看的,剧情对白配乐都挺好,得分低主要是被几个主演的口碑拖累。
居然看哭了,就是因为有我这样的观众这些破电影才卖得出去!妈蛋
多主角多线架构,喜欢
油嘴滑舌 不说人话 脑子勾芡 演技浮夸 自我陶醉 神™尴尬 重庆夜景 稻城亚丁
人生总有太多无奈,太多遗憾,只希望尽力抓住你能把握的,能珍惜的,话能说清时不要拖,因为那会变成一根刺永远在你心里刺痛,小十八的爱情是童话,结局太残酷,生命之轻让人心颤,请珍惜你爱的和爱你的人。
哭了。
电影里有悲有喜,看过之后留下的印象很浅,一般
全片没一句人话
还行啊
从你的世界路过,你不在家,我就走了……
bgm是亮点,搭配重庆轻轨有种魔幻现实主义的感觉,廖学秋(饰陈末母亲)发现一位老戏骨,以及,个人认为,茅十八的结局其实可以再抢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