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深究,不追求细节,用来下饭的话这部片子我看得挺乐呵儿,父子相认时我还跟着掉了几滴眼泪。
但是呢,高天赐决赛做面都让老爸吃了,最起码给评委也吃一点啊,怕是以后要被永久禁赛哦。
谢霆锋和韩国帅哥的颜值还是很在线的,葛大爷有头发比没头发好看。
唐嫣一如既往的高颜值,不走心。
杜海涛还是很可爱的。
想起黄秋生吃面的镜头,我又饿了。
电影像道菜,大家觉得好吃不好吃都是个人直观的感觉。
不用刻意说因为大厨在冒险尝试所以味道前卫先锋你不适应,你吃的实际是这个菜破土而出不惧气候虫害茁壮成长后所彰显的顽强生命力,背后还有农民的辛勤汗水和中华厨艺源远流长造就的饮食文化。
你以为这么说就抹杀了大家对于电影的观后感这是不可能的。
好菜的味道能让你从舌尖到心间传递幸福的感觉,电影也是一样让人感同身受身临其境引起共鸣去体会故事本身所带来的另一个世界和人生才算是成功。
周末刚陪老妈看了,趁热赶紧絮叨两句,生怕再过两天就忘了。
我还是挺佩服叶伟民导演的,能把这么烂的剧本来出来,并且能让人看完真是不容易。
这部剧想表现的东西太多了,明明是个长篇电视剧的本子偏偏压缩成部电影,所以你能看到很多交代不清、一笔带过、没头没尾、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情节稀里哗啦的全放一碗里,按我们天津人说,这叫折箩。
这毕竟号称是一部美食电影是吧,那我就说(tu)说(cao)里面烹饪的部分好了。
刚上映的电影,也没什么高清食物剧照,我就从预告片里的几道菜聊聊吧。
看似煎蛋确又不是煎蛋,利用分子料理的球化技术和凝胶技术制作了百香果的蛋黄和椰汁的蛋白。
如果这是一个10年前,阿不,哪怕是5年前的片子都勉强说得过去。
可这是不16年拍摄17年上映的片子啊!
做这个的是一个世界级的大厨呀,是给欧洲某国王室做过料理的主厨呀,用一个10几年前的技术做出一个烂大街的前菜(其实是甜品,你见过先上甜品的fine dinning餐厅么?
)真是……说你什么好……简直是气死我了。
接下来这位主厨又做了什么呢?
这位主厨看了谢霆锋老师做的『葱爆牛肉』后就湿了,于是即兴弄了个牛排,用喷枪喷了一下嘛,原汁原味嘛,那你倒是说说下面的黄色和绿色的物体是什么?
你什么时候做的?
好,暂停,让我们往前倒大概5分钟好了,这块牛肉和谢霆锋老师用的是一样的,都在水浴锅里sous vide的牛肉,当时我刻意留意了下水浴的温度,57°C……怎么说呢,这是块A5的澳洲和牛(毕竟日本牛肉不让进口)就看起来似乎还是块rib eye,你本来是准备用来做牛排的,那么57°C大概是个什么概念呢?
考虑到还要二次加热,那么57°C的牛排大约是个medium的熟读,也是很多人习惯说的5成熟。
怎么说呢……作为一个顶级的法餐主厨,不是说不能做5成熟的牛排,只是……可能会被一些同行笑话吧
从谢霆锋老师这份加厚的『葱爆牛肉』不难看出,谢chef的铁板烧功力还是不错的,嗯嗯。
葱爆?
我是没见过这种块儿的……也许是创新菜吧……哈!
接下来就更扯了,先是谢霆锋老师和上面说的主厨的PK
主厨现场做了一份鹅肝酱……现做的哟棒棒哒,当然所谓规定时间在这场对决中基本上是可以无视的,你看看谢霆锋老师做的那个,更不用考虑时间了对么。
可是呀,作为一个这么厉害的chef竟然选择前菜来对主菜,这……挺不专业的吧,而且竟然因为底下点了片菠萝就被评委夸『这真是中餐与法餐的完美结合呀』……哈???
紧跟着就是谢霆锋老师因为衣冠不整被判输了,然后超牛逼主厨莫名其妙的失去了味觉,接着被自己ib老板NTR之后,前女友变成了新敌人,于是他毅然决然的和谢霆锋老师变成了新CP,并一同前往挑战食神的比赛了,当然前女友也去了,虽然不知道how?
那我们就说说这个食神比赛吧,5组PK胜者与大魔王,哎不对,食神1V1印度团队做了个奇怪的五色咖喱……拜托,印度人是不用咖喱形容自己的食物的,masala就是masala,vindaloo就是vindaloo作为一个『美食』剧能不能稍微的专业点?
然后法国队做了个鸽子还是鹌鹑的东西?
成品一扫而过完全不明所以,炮灰都灰成了这样也真是挺心酸的。
日本队做了寿司……
哎……用对温度如此敏感和及时性的料理来作为比赛菜拼不知道是厨师不专业还是这部剧不专业……
接下来就到我们两位主角好基友的料理了,分子冷麻婆豆腐。
现磨豆浆卤水点豆腐,然后加入豆瓣酱做成大理石花纹……估计谢霆锋老师是没自己做过豆腐,于是想当然的脑补了很多东西,如果用卤水点过的豆腐凝结后是成絮状的半液体,你这个时候加什么汁儿都不会出现这种大理石芝士蛋糕时的样子。
上面那个球我记得是油?
还是汤汁?
(有记忆力好的同学请帮帮我)如果这个液体里面含油脂的话,那么这个球(反向球化技术)是做不成的。
冷麻婆豆腐……你出门不怕被四川人用棒槌砸死么?
看来看去还就是我们韩国大厨的前女友那个东西还想回事儿,可惜呀,也没怎么说就过去了,看上去像是用麦芽糊精和调味汁做的雪,配了黑色的鱼子酱(如果是真鱼子酱的话那可是够廉价的……)三种topping的另外两种不得而知……毕竟剧情也没介绍╮(╯_╰)╭
最后与食神的1V1更是可气。
作为一个食神,比赛的作品是个糖艺……这是食神对决啊,不是【Top Chef Just Desserts】的录制现场啊,食神的儿子小食神谢霆锋老师做了碗面之后他就……走了……走了……简直是气死我了(╯‵□′)╯︵┻━┻这部片子真是处处表现了不专业,里面充斥着中餐沙文主义的政治正确观点,我相信这部片子会火,毕竟他的受众就是多呀。
仔细看看中国这几年的所谓『美食电影』制作之糟糕,团队之不专业,真是让人心寒的很。
想想当年的【金玉满堂】(或者叫满汉全席)和【饮食男女】不免叫人唏嘘呀。
刻意看了下,发现『美食总监』就是谢霆锋老师他本人,难怪呢……和【金玉满堂】可怎么比啊。
和国外相比,【落魄大厨 】【大厨】【米其林情缘】这些剧情虽然老套但是至少内容是专业的,这些不比,看看【燃情主厨】虽然内容不专业,但是好歹人家能把话说利索了呀。
要我说这个【决战食神】真是……什么东西!
简直是气死我了!
英皇的年会,倒也没有想像中那么烂,该有的也都有了,帅哥美女,搞笑担当,情怀担当,演技担当,好说歹说也把一个故事讲完了。
讲真,说不上难看,但说实在话没什么内涵。
一开始我就奔着这小配角卫诗雅来的,可惜出场的次数并不多,接下来就是英皇一哥谢霆锋了,《十二道锋味》电影版嘛!
不过英皇这次没有让旗下艺人整个大合照哦!
令我好奇的居然有葛大爷,说老实的,挺违和!
不过为了合约,揾食嗟,犯法啊?
居然有秋生哥,我还以为被和谐了呢!
看着那张脸,港片的感觉就回来了。
令我感到好笑的不是剧情,是那些夸张的煮菜动作,都是些什么鬼,用得着那么浮夸吗?
不过话说那些西餐摆盘真心漂亮。
为什么给二星呢?
因为看到一个让我感到挺恶心的人,本来想给三星的,中规中矩的电影。
没错,就是这个李纯恩,大批广东歌已死的无聊论点,作为港乐迷,真心恶心。
算了,讲点开心的,小谢和大陈和村史的黑历史,今天看来依然笑点万分。
这部电影刷新了我对于电影的认识。
首先,当看到一边是黑面小厨神身边大黑框方便面头青梅竹马,另一边是摘星小白脸身边疑似白富美女友时,我内心嘿嘿一笑:“导演导演我猜到了后面一定有三角甚至四角关系小白脸的温柔洋气为方便面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其实方便面好好打扮也和赫敏一样是9分美女小黑面的野性不羁让白富美意动神驰一直循规蹈矩的她尝到了打破规矩的刺激他们眼看就要交叉NTR了结果走了一圈发现只不过是太过熟悉偶尔会让人倦怠自己身边原先那个才是真爱最适合自己”导演:“呵呵”之后我发现,这里是美食一条街,小黑面和街坊邻居早已如同一家温馨和睦,而大资本家却贪婪地盯上了这里,这是新与旧商业与文化现代与传统的冲突,开发商大老板是欧美电影里的典型反派了:“导演导演我又猜到了小黑面年少气盛毕竟图样在大资本家的老谋深算和代理人小白脸奇技淫巧攻势之下内外交困迷失自我但美食街藏龙卧虎老少爷们姑婆姨嫂轮番上阵鼓励开导赞扬他打小为街坊四邻做的好人好事堪称劳动模范顺便教了他好几手绝活儿这是他应得的毕竟好人有好报小黑面也终于领悟到人与人之间的羁绊才是他强大的来源重装上阵进化为完全体教会了对手什么才是真正的力量传统现代不可偏废利益替代不了情感人性万岁”
导演:“呵呵”于是就很尴尬了,以上大概就是我作为观众一路上囧迫的心路历程的缩影。
神一样的编剧和导演,成功地避开了一切可能存在的套路,让我八心八钻计算出来的一切可能性都打了水漂,没有任何预料之中的转折,然而意料之外的几乎也没有,就用一招黑虎掏心从头打到尾,没有多少转折也就没有冲突,没有冲突就剧情乏味人物扁平,全片没有一个让我感觉舒服的人。
你看不出小黑面到底有没有什么实质成长,人物弧是杂乱且模糊的,打一开始他就一副“全在我掌握之中”的蜜汁自信,明明说了小田螺和大蜗牛没法比,结果炒了个葱爆牛肉、看了个明明自己也懂的低温烹调牛排,尝都没尝就莫名其妙黑着脸走了。
这黑脸也贯穿全片,本来不喜小鲜肉的我本指望小谢这老腊肉好好教育一下小鲜肉们,毕竟曾经也是一顶一的小鲜肉,比那些后辈真材实料多了,结果这演技好像还倒退了,再加上那口音真的很醉。。
混蛋老子对叛逆儿子,经典CP,然而老子混蛋的毫不可怜莫名其妙你当个厨师还得绝情断欲堪比出家?
比隔壁彭于晏差了十万八千里;儿子也是一口一个我恨你堪比言情剧女角,但以他的冷静成熟来看总给人一种其实他看得开只不过剧情需要装一下的尴尬,总之连混蛋都混蛋得这么无聊,叛逆都叛逆得这么无趣。
唐嫣演技或许不行,可请让她站着死,给她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身为一个女一,感情戏份不如小白脸和男主他爹,存在感堪比杜海涛,她连被观众喷死的机会都得不到,稀里糊涂就过去了,连外在都是大黑框方便面到底。
以主线带动爱情线变化,爱情线再反作用深化促进主线,美人美食相映成趣,爱情副线难道不是美食剧的标配么?
或许他们以为可以靠男二女二的感情戏来弥补缺失,但这段感情发展阶段几乎没有任何波澜,所以在剧情上作用不大,而后期又一个生硬的强行转折直接中断,拜托你前面塑造的温柔大方理性的人设崩了啊!
学烹饪的留学生基本上得自费且价格不菲吧?
你个海龟白富美看不到那个土鳖老板穿的大花衬衫有多丑么?
还不如隔壁甄子丹呢!
而甄子丹那身是隔壁鄙视链的最底层了亲!
小白脸来华的动机让人存疑,你不好好待在米其林当你的行政主厨、不时伺候个皇亲国戚首脑政要,跑来这个小餐馆给这种土鳖老板打工?
嘴上说是融汇东西,做的东西有多少东方料理元素?
他真的不是因为自知味觉丧失无力胜任职位,于是在大家的掌声里装了逼就跑么?
还有还有,到底全国挑战赛赢的算个人还是餐厅?
怎么就俩拨人都去了呢?
真的不是在黑我中国主办方乱改规则以自利么?。。。。。。
曾几何时我以为——食色,人之大欲,想把一部美食电影拍得让人没有欲望是不可能的。
我以为美食文化作品大概是这样
或者这样
又或者这样
(大雾。。
)然而这部片子又一次有力地回击了我,它除了某些慢镜特写还有点镜头表现力,最核心的美食看起来根本没有多么美味,不仅中餐大多寻常,小白脸做的东西更没看出是一个立志融汇中西、厨艺创新的三星主厨应有的水平。
烹饪过程还不如有些烹饪视频有趣,介绍和解说也平平淡淡,评委点评还不如美食综艺呢!
每段厨艺比拼都流水账一般让人想快进,悬念呢?!
我们都知道谁会赢了,拜托下一个而不靠夸张表现与视觉奇观,一部商业片该如何短时间内把抽象的味觉体现?
又怎么能让观众感同身受投入进去呢?
曾几何时我以为那些充满了雷人和狗血桥段的片子才是最烂的,比如富春山居图、比如木星上行、比如封神传奇、比如无数国产尤其是喜剧和爱情片然而这部片子用一个有力的事实回击了我,告诉我差的极致其实是无聊到极点,无聊到和摘星小白脸的舌头一样乏味,让你连愤怒的机会都没有,相比之下过去的雷人和狗血都仿佛可爱起来。
美食和电影都有触及灵魂的可能性,然而你在这部片子里看不到灵魂。
没想到评分这么低,有点小惊讶,我到觉得还可以,观众们的角度也许不一样,我看的是粤语版看完第一遍马上就看了第二遍,第一反应这部片子完全是一部老中青少四代演技教学影片。
以老葛为代表的老戏骨虽然处处都是轻描淡写但是经验老辣表情眼神节奏犀利干净利索,对全片有点睛的意义;以霆锋为代表的中年演员虽然明显不及阿黄他们,但是能让观众看出有演技了,还可以和当年的青云和朝伟相比拼,虽然还不到一决高下的地步,但是还有上升空间;以胖子(不好意思不知道名字)为代表的青年演员,观众们一目了然零演技,与演员比像龙套,与龙套比多了片尾字幕,可毕竟年轻啊观众们要理解演技谁都不是与生俱来的,要给年轻人学习的时间和机会,也许再过50年就能自成一派;最后是以小和尚为代表的少年演员,演技青涩稚嫩本色出演不失可爱,和前两代演员相比已经是很了不起。
所以我个人觉得片子好不好和吃虾仁一个道理,都知道虾仁又大又好是靠火碱发的,宫保虾仁饭店卖一盘至少也要80多,但是不都吃的高高兴兴且也没吃出病来,所以作为能吃虾仁的各位观众不仅要有个好身体也要有个好心态。
整部电影就非常清楚两个点,一是谢霆锋恨他老爸这么多年没来看他找过他,所以想挑战他老爸证明自己,韩国的厨师是为了完成老爸临终的遗愿所以想去挑战食神,然后除此之外整部剧我就基本犯迷糊了,看完之后我不知道那个利氏集团为什么要在一条老街打造一个米其林三星饭店,这样做有商业价值吗?
周围的群众全是普通老百姓老街坊有这么多钱来这消费吗?
其他区域的人又会为了一个米其林三星的招牌开车过来嘛!
关键停车还不方便,三辆车整条街就堵住了,这是想赚钱的人吗?
还有凭什么多了一家米其林三星的店,这家老店生意就会不行,就像我以前的工作的公司有一家食堂,食堂里有两三个个窗口是长期的驻在此地的虽然味道不怎么样但是便宜,其他几家窗口老是换人味道有高有底,但是统一都很贵,每次新来一家前两天会很热闹但是这股热闹劲过去之后就门可罗雀了,压根没人去在人们心中味道往往不是排在第一位的价格才是。
像这种打出米其林三星旗号,店铺装潢又这么好肯定不是这帮老街坊天天消费得起的,这是对故事的起因的疑问。
然后最大的一个疑问就是他老爸也就是剧中的食神,为什么不愿意回家呢?
明明已经功成名就了为什么都不愿意去见见自己的儿子,而且一开始出去就说了等情况稳定了就把儿子接过去,这就很迷糊了。
听这话像是去大城市打拼等站稳脚跟了就去接家人一起去团聚的样子,但是后面又说自己东奔西跑到处学习厨艺磨砺自己才能取得食神的称号,这前后就很矛盾了,如果编剧解释了到也好还,但是什么都不说像没发生一样一笔带过去了,这也太离谱了吧!
还有就是摘星餐厅临时换厨师的事情,就因为美女厨师有噱头,还有掌握了三星厨师的笔记本就认为可以稳稳当当拿下比赛了,这是瞧不起谁呢?
三星厨师毕竟也才三星他自己亲自上场也不一定能拿下比赛,凭什么换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女人就敢说能拿下比赛了,是梁静茹给他的勇气吗?
还有这女的陪这男的从欧洲赶到中国不是真喜欢他难道还是为了他的钱吗?
要是为了钱留在欧洲钱不多吗?
这蜜汁操作反手就被老板拿下了。
这......也实在是太狗血了吧!
还有我觉得电影里的西餐反而有点为西餐抹黑了,做个菜跟着个变魔术一样的,西餐难道这么华而不实吗?
这完全是抹黑西餐,虽然在我眼里西餐虽然不能够跟中餐相比但也不至于跟个变魔术一样吧!
反正看完这部戏整个人脑子里都是乱的,没头没尾各种不合逻辑的剧情,演技方面两位男主角还有葛大爷还有黄秋生这几位还是在线的,至于其他的我就觉得唐嫣演技有进步其他的没什么好说的了。
给个三星纯粹是给演员阵容面子。
哈哈哈!
(看见好吃的我就高兴,先笑两声)当然了,情节很烂。
但是我揣摩,肯定是时长有限定,于是决定保留烹饪的过程而砍掉人物关系的过程,所以就成这个烂样子了。
但不影响看好吃的。
我感觉,在食物孰好孰坏的冲突上,电影的剧本还是基本抓住了事实的。
“我觉得中国的烹饪不求进取,不像西餐那样不断创新,运用新的技术手段”。
第一次看到分子烹饪的电视节目那个东西的确很让我吃惊。
当然,说“分子”多少有点夸张,叫它“物理化学烹饪”更贴切(大学的物理化学、食品生化、食品化工等),那些厨师做起菜来简直照搬实验室的设备。
不过我没吃过,不知道究竟怎样。
只是能够推想液氮做的冰淇淋一定不错,但是否能闭着眼吃和哈根达斯区分开来我也不知道。
不过有一个出发点我还是可以瞎侃几句的。
中餐西餐可以比,但不能瞎比。
谢霆锋看到煎鸡蛋不是煎鸡蛋,花盆里不是花和土的时候很烦躁,“我是来吃饭的,不是看你变魔术的”,我也是这样的感受。
法式摆盘的笑话很多。
一向听说法式大餐重的是排场。
一个同学移民法国,订婚的晚宴就是个正经的法式大餐,从下午两点吃到晚上九点,她要疯了。
这就是生活习惯、文化的不同了。
我去了肯定也吃不惯。
去欧美旅游的亲戚朋友总说,一路上根本喝不到热水,因为西方人只喝凉水、冰水。
单从喝水的温度上,我们压根没有对话的基础,谁也没资格评论对方的优劣。
日本料理很棒,但是我妈死也不吃生的,能说她不懂得享受吗?
不吃生肉是一个原始的本能,因为在过去那代表着疾病。
有了火,才有了新的人类。
日本的清酒也很棒,但是我妈说那是抹布味儿,能说她说得不对吗?
它就是抹布味儿,只不过我觉得很喜欢。
外国人还说自己的顶级奶酪是“上帝的臭脚丫子味儿”呢,还不是照样吃?
我的总结是,任何地域的代表食物,永远都是发酵食物,因而必然在某些人看来是“臭”的。
不肯吃的就没福了,但不能说他傻。
其实很多人对日本饭都有一个误会,其实日本人做熟食、热饭也是很好的,人家不是吃冷的、凉的才算高档。
我丈母娘是东北人,人家眼里只有豆油才是正经的油,我一开始到了那儿,不知是因为冷还是因为豆油,难受好几天,其中的道理也许很复杂,没法说。
饮食基本上没有互相评论的合理基础。
全世界都说英国“美食”寒碜,可英国人自己觉得很好。
英国王室招待人时摆出那么多餐具,结果只是吃薯条和炸鱼。
哦对了,还有奥威尔大吹特吹的“布丁”(好可怜的骄傲)。
一个大学同学说,为什么中餐很少有米其林星级?
因为中餐没法讲质量管理,中国的厨子都是“看着来”。
我觉得有一定的道理。
不过我还觉得,也许仍然是西方人和中国人饮食最根本的差别使然:中国人更多的不是为了看,而只是为了吃。
谢霆锋第一次参加比赛,穿着平时的衣服就去了,结果输在了“形象”上,说“不能给顾客一个良好的视觉体验”。
我说西方人在这个时候就十分讨厌了,追捧它们干净、整洁、甚至“高雅”的中国人当然都是附庸风雅的。
北京爆肚满的门面就是个其貌不扬的小饭馆,再脏一点就成了狗食馆了,但我愿意去,我不嫌弃,我不非得坐在那样华丽、安静、彬彬有礼的地方吃饭才能吃出好来。
我还是更喜欢爆肚满的女服务员和油腻中老年大叔斗嘴的场面。
“我本以为中餐不思进取,结果那天吃了你炒的牛肉,哇,那火候……”假如牛没变,那在牛肉的烹饪上就没什么不断改进的必要。
当然工具还是会改的,过去哪儿有煤气炉?
有了煤气的当然都用煤气的。
饭馆的灶台还带吹风的,火够旺。
现在都是不锈钢的厨具,但是炒勺还得是黑铁的好。
还有,洗洁精是个伟大的发明,刷碗机对于饭馆也是个伟大的发明(我不认为对于普通家庭是)。
我小时候的高压锅还是铸铝的,现在要么是不锈钢的要么是四氟化碳的不粘锅,但是小时候用高压锅烙死面饼的技术就无法再现了,还就得是那种老式的铸铝的高压锅,所以我吃不到小时候的死面饼了。
现在外国人总用气焊,我一直觉得怪怪的。
饮食的条件首先是一种生活习惯,小时候天天吃的永远是一辈子的最爱,没法改的。
如果那种食物的烹饪并非危险,又何必改呢?
我扯了很多,其实只是想说,有些人纯属附庸风雅还瞎哔哔简直是太他妈的讨厌了。
决战食神的观影体验成功,正式标志了大片装逼主义的阶段性结束。
作为一部贺岁喜剧片,我觉得决战食神是很成功的,也是比较有良心,就是票房没回来嘛,还被扔了不少烂番茄嘛,嘿嘿。
决战食神的风格比较轻松,贴近现实,很接地气,不像那种大的装逼范。
我家嫣嫣虽然造型师给差了点,但是还是甜化了,萌呆了。
锋哥还是一如姓名,锋刃,像一把利剑一样的干脆作风,没有感觉演技差呀。
郑容和一开始感觉不太入戏,有点扭捏,到后来还可以,颜值确实比较高。
白冰小姐,差点逆袭了我家嫣嫣,很漂亮,很有气质,完全有资格演女一号。
葛优大爷真是天生的戏骨,已经羽化而登仙。
电影制作精良,算得上是一道不错的电影甜品。
本剧并未选取高档中餐厅主厨来参赛,而是仅以街头餐馆厨师硬刚米其林三星主厨,其要凸显的就是厨艺的最基本价值-味道,如高天赐在安保罗餐厅所说:“我是来吃饭的,不是来看你变魔术的。
”目的就是要将其拉到同样的价值体系去比拼,即对于味道的追求,对于世界各地亿万吃货而言,不可能大家都去吃米其林,也没有多少吃货消费得起,米其林的标准里加入了太多味道之外的东西,这在中国就更行不通了,中国历来是人口大国,食物也一直紧缺,在此等条件下发展出的中国美食则更接地气,也许很多美食卖相不好,比如叫花鸡之类,但食材的美味却都被发掘出来了,加之烹饪方式简单,则更能惠及广大吃货,而动辄需要数种专业厨具加工的美食,则根本就与大多数吃货无缘。
当然,单就商业逻辑来看,米其林餐厅的商业逻辑无疑是很高竿的,不累却大赚其财,各方面面面俱到,专业且体面,专注高端市场,从评级标准上严格要求,与其说其美食有多诱人,不如说它只是一种专注高端市场的商业策略
你帅,你演什么都对,你好看,你做什么都好吃。
饿着肚子看完了
还不错
菜色设计很专业创新(百分百出自星级大厨手),做菜镜头一流;剧情中规中矩,败笔是粤语配音和杜海涛
做菜果然是门艺术,法式大餐好看是好看,还是喜欢东北乱炖和面。
电影是可以的,霆锋是帅的,葛大爷是好笑的,只是剧情是抄袭食戟之灵
喜欢唐嫣
除了中间的背叛戏码实在尴尬,其它整体意外地还算说得过去。
拍得也太糙了
感觉还不错辣就是男二是真的惨为了理想放弃大好事业,回国想好好发展结果先是和街对面小饭馆主厨做对手,赢了比赛又被女友背刺,带了绿帽又丢了工作,还被狠狠的嘲讽失去味觉做厨师。。。蛮难的
题材比较小众,注定有一部分人不太喜欢,但拍得很认真。不谈爱情但故事却很温暖,这也是这部戏的一大特点
这么pretend to B的电影是怎么拍出来的~哈哈哈不过看做饭真的好爽啊
看过解说就是看过了……男主们都好帅😘
怎么能拍得这么尴尬呢?装逼装的这么小学玛丽苏呢?感想全在演员身上:葛大爷年轻时隐约的猥琐现在全都变成仙气儿了,还有谢霆锋长的确实好。
我是当成《食戟之灵》的真人版来看的。
面香葱鲜,色味俱全古楼窄巷,胃知乡愁
有几分老港片的味道
做菜的过程可以多拍些镜头啊
好在还真有做饭的镜头和技巧讨论。
我喜欢看这种类型的电影~看过了~有的地方还是很搞笑的~谢霆锋还是像以前一样帅~就是在父子情上处理的有些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