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021年10月30号)的豆瓣日历,推送的电影封面是《初学者》;坐到办公桌前刚翻过前一天的日历页,我便被眼前的电影海报吸引了(就是下面这张),今天正好有空,就顺便补了这部电影。
《初学者》——豆瓣日历很久没看过节奏这么慢、这么平的电影了,但是观影中间基本没有让人想注意力跳脱的时刻。
我喜欢其中一些片段的拍摄方式,比如:穿着不同的衣服的同一个人,反复说着一句话;同一个地点,两个人每次都挽着走进去;同一个场景里,只有桌子上放的饼干每天在发生变化。
还有一些同主人公的回忆一起展开的、幻灯片式放映但并不违和的时代对比图,比如,1995年和2003年各自的星空,太阳,自然景观,人们的穿着,喜好,悲伤的样子,幸福的样子;男主人公在不同情绪阶段画的设计图及附注;男主人公父母的感情生活背景与男女主的感情生活背景等。
还有,好电影标配的、让人舒服的背景音乐。
当一个人是孤独的,他身边的光与尘便都是孤独的化影,狗狗也有了无声的台词。
“我爱你妈,可是,现在我想发展一下这边的取向;我不想一辈子当个理论上的同志,我想成为真正的同志。
”一对新人结婚了,男方是博物馆馆长,女方是旧物翻新设计师,他们婚后育有一子;婚姻生活持续了44年,然后女方死于癌症,4年后,75岁的男方公开出轨,三年后,男方死于癌症。
故事里的孤独从男主是那个孩子开始,他后来跟女主开玩笑说,他是被群粗人养大的,他们禁止他提问;他总结道,他有着父母无暇顾及的悲伤。
他爱他的母亲,爱他的父亲,可他却没从他们那里学到如何去爱自己生命中的另一个人,所以他孤独又困惑。
”比方说,你从小就想养只狮子,你等啊等,狮子就是没有出现;这时候来了头长颈鹿,你可以养那只长颈鹿,或者什么都没有?
““我会等那只狮子。
”“我就是担心这点。
”这是男主父亲与他的对话,男主选了狮子,但在很久以前,男主父亲选了长颈鹿。
男主父亲13岁就知道自己的性取向了,他去看医生,医生说这是一种心理疾病,有的人是可以治好的。
于是,当男主母亲追男主父亲的时候,他父亲答应了,想着:我尽力试试吧。
然后,男主的童年生活里,只有一个父亲出门的背景,和大部分时间孤单的母亲。
“我以前很喜欢住酒店,但现在总在陌生的酒店和公寓间辗转……现在这样,很容易就离群索居,形单影只。
”“就算住在同一个地方,也可能离群索居”“那我们是同病相怜喽”没有人是生来孤独或者注定孤独的,比方说,当他遇到另一个孤独的人,那个女孩问:你看上去很伤心,为什么还要来参加派对。
比方说,男孩约会完回去的路上,和自己的狗狗面对面谈心,说道:我希望这种感觉延续下去。
“这是我妈妈放在卧室里的照片(一张手握雏菊递出来的照片),小时候我以为是我手拿雏菊给她,现在我又错了,其实是她手拿雏菊给我,并且说:这个代表简单和快乐,正是我希望给你的。
”有的人终其一生,不过是在各种尝试去治愈童年,而如果他/她足够幸运的话,最终是会被治愈的。
有些评论者说男女主人公的感情线有点矫情,承认女孩子那边是有些。
但是不得不佩服MIKE MILLS作为一个影坛新手,在塑造人物上面还是有思考有探讨的。
首先这个爸爸在年轻的时候可能是迫于各种压力,社会的,自身的,并且他的犹太妻子用一句承诺打动了他,“你是基佬,但没关系,我会改变你”,这个女人用其一生,还是没能帮到他,反而委屈了自己,但她是充满爱的,勇敢的,起码她担当了属于自己的那份巨大的不愉快。
其实在儿子的人物塑造上有很多都是和他父亲对应的,他的父亲需找的是与自己完全不同的,年轻、激情、胆量、开朗,无论从年纪心理上,父亲是需要阳光,是要男人的爱,因为他的大半辈子是和一个自己不爱的女人度过;儿子和一个抑郁敏感的母亲长大的,他喜欢和像母亲气质的人在一起,这个法国女孩的性格和自己相似;他像一样乐观的认为,爱能够给对方一切他所需要的,但实际上家庭已经告诉了他,很多时候,爱没有那么大的力量。
虽然影片结束,年轻男女又在一起,他们的爱情前景又是明朗的吗?
这只是一个开始。。。
关于同志,老父亲的男朋友完全从人性上塑造了一个真实的同性恋心态。
在聚会上,在他的爱人面亲,他们勇敢地表达,狂热的享受同性恋的“合法权”,但实质上一部分人,大多数,在乎别人的眼光,期盼得到公平的对待,常人的触碰拥抱。
这也是当初为什么老父亲会同意和异性结婚过一个平常人的日子。
串联起来看,这部电影是成功的,他的小资情结,浓重的个人情节,自我感受的细节,对于人性的探讨,关于存在在这个世界上每个独特个体的探讨,对于每个青年人来说,懂得只是个开始。
一切在结束之前领悟,像老父亲一样,储存了一辈子的勇气和爱,再做最后一次真正的自己,也不晚。
看完Beginners这部自传性很强的电影后,还是有点小小的感动。
剧本几乎是按照导演Mike Mills的亲身经历所改编的。
Oliver的父母是绝对的非主流:父亲从13岁开始就知道自己是同性恋,母亲从13岁开始才知道自己有一半的犹太血统。
尽管母亲从一开始就知道父亲的性取向,尽管美国在六七十年代将同性恋当作病症,他们还是相爱了,并组合了一个奇特但并非缺爱的家庭。
作为父母的独子,Oliver在感情上一直是非常依赖父母的……但他也察觉到了父母的幸福有些不完整,因此他得出的结论是:”你们并没有相爱过“。
因此,他曾”不相信爱情“。
在母亲去世后,75岁的父亲出柜-被诊断为肺癌晚期患者-去世 的这一段时间内,Oliver重新审视了父母之间的关系,自己与父母的关系,以及自己与相恋过的女人们的关系。
因为需要经常照顾重病的父亲Hal,Oliver与曾经因为工作很少在家的Hal演绎了一段全新的父子情谊。
虽然已走到人生的尽头,Hal却犹如获得了新生,他积极地投入各种同性恋组织的活动,并在男伴Andy怀中找到了完整的爱情。
虽然Oliver诧异地看着父亲的蜕变,却也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人生的意义所在,并又一次”相信爱情“了。
Oliver与Anna的爱情故事依我看来却是该片的薄弱环节。
在叙事中植入Mike Mills本人做的插图有些故弄文艺嫌疑,而Mélanie Laurent塑造的这个不断挤眉弄眼、天马行空的法国妞有些故弄古怪,不够生活自然,远不如Natalie Portman在《Garden State》与Zoey Deschanel在《500 days with Summer》中塑造的精灵姑娘深入人心。
(不过不得不说,作为一个法国演员,她的英语是相当棒的!
)两位男主演都是相当优秀的,Ewan McGregor将Oliver的低调性格与Christopher Plummer将Hal的高调出柜都阐释得恰到好处,观众无不为这一对父子的第二次成长所需的勇气和慷慨胸怀而动容。
灵气十足的小狗Arthur更是演技出众,算是再一次为Jack Russell这个在欧洲相当受欢迎的品种挣了光吧 : ) 。
可是原本该是本片一大亮点的Oliver与Arthur的无声“对话”,却让人略感蛇足,如果他们的对话内容更丰富一些,效果也许将会更佳。
四十亿年前,地球是圆的,那时还没有悲伤。
然后奥利佛画了两个人,一男一女。。。
最近我的心情也不平静,总是很极端的出现消极或积极的想法。
看了微博上很多烂耳根的治愈系的话语,那些话直接,透彻,却终究无法触碰心房。
都说时间和新恋是治愈的良药,《初学者》给与观众最好的诠释。
所谓时间是渐渐淡忘,当然如果天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面是无法阻止思绪飞扬的,打开门去经历。
当生活出现变故,生活也悄悄的改变着奥利佛对于同性恋,父母之间怪异的关系,童年父爱的缺失,母亲的离世的看法。
不安永远只是弱者对于即将失去的幻想。
所谓新恋是转移焦点,当然不能以自救为目的去做不负责任的伤害。
在那次化妆派对上,全副武装的奥利佛被安娜一看眼看出悲伤的时候,一个懂自己的人神奇般出现在对面。
起初,安娜不说话,只用笔书写,放佛也在掩饰什么,保护什么。
这更加吸引了奥利佛,于是迅速进入爱河。
悲伤的人很容易被感动,但是很难勇敢起来。
故事很巧妙的设计了奥利佛与父亲的男友安迪之间的感情变化,由抵触到动情到逃避到正视。
这一简单的看似与主题无关的插曲,却深深的让人体会到那种心酸与纠结。
特别可以理解奥利弗唯一敢去宠爱的小狗亚瑟。
那份真实直接的相处,稳定踏心的陪伴,简单可得的快乐,肆意付出的踏心,似乎是人们之间最暖心的交流。
七十一岁的老父亲出柜,勇敢;在妻子逝世后,才大胆的宣布自己近乎隐藏一生的性取向,无私;身患重症却隐瞒于亲友并表现的安然无样,乐观;“。。。
你已经癌症第四期,没有更坏的第五期了”“但是有之前的一二三期。。。
”坚强;这些都是伟大的父亲用自己对待的生命的态度真切的教给彷徨的我们和奥利佛的。
生命中总是有这种人,他没说什么,看似也没做什么。
却深深的影响着你。
生命中也总这样的时刻,你不知道,似乎也察觉不出来,却被变成了一名初学者,没有态度,不知所措,没有哭没有笑,悄悄的体会着全新的兹长。
还好,结局是奥利佛与安娜坐在床边,他们温情的对望,此时画面定格,黑屏。
略去的一定是他们做爱的画面,那一定是他们不再像两只刺猬一样的做爱了。
毕竟地球是圆的,起初是没有悲伤的。
就在写上面文字的时候,豆瓣电台随机播放了杨千嬅的《只谈风月不谈恋爱》。。。
“情怀总要拼命回避,难得放下了跟你是与非,喜中带悲。。。
”
導演用電影告訴我:越是個人的,越能引發共鳴。
導演又用自己真實的故事告訴我:做出自己的選擇,只是一個開始,隨之而來的事情才會真正改變你。
如果問我看電影有什麽嗜好的話,我答我喜歡看有旁白的電影。
所以我在這部電影裡聽到看到很多耐人琢磨的話。
例如這個故事:有的人一直希望有一天能等到一隻獅子,等啊等,等啊等,獅子一直沒來,卻來了一隻長頸鹿,你可以一個人,也可以和長頸鹿在一起。
又如,其實你是抓狐狸的一種狗,傑克羅素犬,但人類擅自覺得你很可愛,所以就把你們當成可愛的狗在養。
Another one, First couple to marry for wrong reasons. Here one more, Let's not rush out and tell everyone. 再例如:黑人音樂是最深刻的,因為他們受苦最多;AND, You make me laugh, but it’s not funny ... 而我哭,是因為你留給我兩個空抽屜那一刻的感動。
Here, here is SIMPLE and HAPPY that’s what I mean to give you.簡單,快樂,如「童言」——我給女兒的名字。
初為人父,我們時常站在「初學者」這條起跑線上。
看过他80%的片子。
他出名的《天鹅绒金矿》和《猜火车》这类飙演技的我就不说了,有很多人分析了;星战系列也不说了,这种片应该是电影本身凌驾于演员个人表演的;《逃出克隆岛》和《黑鹰坠落》这种片也不谈了,老美商业大片就别提演技了;《艾玛》和《以眼杀人》我也不说了,因为真有点忘了他演的啥了。。。。
我想单从喜欢上他的原因说说:他演的那些讨喜的或温暖或温柔的角色。
(角色讨喜对演员本身也挺重要的,至今觉得寡姐还好估计就是小时候看她演小三演的忒多了)他戏路是广,能演狡诈的,能演叛逆的,但我觉得他其实最擅长演的还是那种闷骚有些单纯有些害羞的角色,而且他演的这些角色换其他同年龄段男演员演都演不出那个味道。
《小嗓门》:应该是看他的第一部片子,只不过当时还不知他是谁。
不知是不是他那时的本色出演,反正把小男生青涩暗恋女生的那面演的惟妙惟肖,看时想这男孩子好可爱。
《大鱼》:这片奠定粉丝地位,他站在窗下的黄水仙花田中等女主的场面可算是爱情片中的经典。
梦幻有趣加暖男特质,好父亲,好丈夫。
《初学者》:本片中他和女主堪称我心中情侣经典之一,超级配的小清新夫妇。
他把那种寂寞,在表面和平实则隔阂的家庭中长大的男孩演活了,面对喜欢的女孩时起初退缩后来勇敢,面对父亲的出柜纠结但支持,被感动到了。
相信我,英国男加法国女的搭配无敌。
《波特小姐》:这片本来就是个现实童话。
一个单纯的大龄剩女遇到了同样单纯的出版商小公子,最后小公子生病去世天人永隔女主一直怀念的故事。
尽管伊万这角色有点平淡,但把幽默执着的恋人的感觉演出来就好了。
《红磨坊》:他在这里演的作家倒是单纯而欢脱的,没什么腼腆,歌声好好听。
《我爱你莫里斯》:尽管没觉得他跟金凯瑞多配,但内向害羞的无辜小受是演得活灵活现,让人觉得要真有这么一个羸弱美貌的同志,保护欲爆棚也是不可避免的。
《天使与魔鬼》:这片主要就是看禁欲神父的吧。。。。。
尽管没爱情供伊万展现,但细节也抓得蛮准。
从一开始的楚楚可怜到后来计划实施的小得意,再到后面的慌乱,天使容貌蛇蝎心肠啊。
《生死停留》&《影子写手》:这俩放一起主要是西装控。。。
两个角色都很斯文优雅,然后。。。
有点花瓶?
唔,你说伊万木有得过欧洲三大和奥斯卡金球的肯定?
那又怎样,伊万好看,他老婆&基友老爷与华生如是说。
PS:他代言从大卫杜夫到Moto Guzzi到Belstaff之类也是五花八门,共同特点是不接地气。。。。
迷妹们要是响应他号召买东西也是蛮辛苦。。。。
我承认我是因为Mélanie Laurent才看这部电影,但是它的好看是出乎意料的。
故事分成2条主线,诉说了怎样学习去爱的主题。
相同的主题在一些法式小清新中也略有所见,只是这次的演员换成了老牌英国帅哥(却操着标准美式口音)的伊万还有好莱坞新的法国宠儿Mélanie.先说说浪漫的爱情主线。
我觉得所有的好莱坞导演都看到了Melanie身上那种俏皮,灵气,独立,自有的个性,而这种俏皮不同于因天使爱美丽而出名的Audrey,金发碧眼的Melanie真的美得好精致,却是一种聪明的美丽。
这部电影里的爱情主线,实在是只能用浪漫来形容,还能听到她那充满法式语调的英语(虽然已经说得很好了)还有让人忍俊不禁的法语对白。
对着动物说话的桥段不经让人想起了重庆森林中的梁朝伟和金城武。
这样一个崇尚自由的女孩和一个充满创意却极度缺乏安全感的大男孩走在了一起。
只是她走过了那么多地方,却从未停留。
说起她的家庭,她都不会掉下眼泪,唯一让她哭泣的竟然就是将她禁锢在一个地方,哪怕那里有她的爱情。
”有座空房子在等我,可是在房子外面才是自有。
“我想我很能理解这种心态,只可惜那个16岁就离开家的女孩却依然感觉不到足够的自有。
很高兴在片中发现了她小时候的真实照片。
说说伊万饰演的角色,我觉得这真是一个可以饰演任何角色的演员。
他也的确做到了。
我很难将Big fish以及这部影片这样的小清新和当年惊世骇俗的天鹅绒金矿联系在一起。
在片中的这个男孩有些颓废,有些孤僻,却充满创意(那些体恤太棒了)。
只可惜因为家庭的关系,一个父母之间只有恩情没有爱情的家庭让他对感情有着困惑,也害怕真正地爱上人。
当他愿意接纳自己的爱人,成为家中的一份子,却发现其实她从未打算在此久留时,有着深刻的受伤感。
beginner,他在学着去爱,在38岁的年纪。
老人的戏份很重,这位生还癌症78岁出柜的老人其实代表了一种态度。
我想他和那位他并不爱的妻子的爱情才让人动容,不然他就没必要再她死其才出柜。
从妻子的角度来说也是一样的。
至于他的乐观,他的gay pride,也只是他的精神的一部分吧。
说到同志,我觉得这并不是本片的主题。
本片想传达的还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是一种尝试去接受,去摸索的态度。
这种态度和年纪无关。
有些情感极其个人化,将极其私人化的情感影像化,其实有很大难度,但是情感依然是共通的,Universal的。
我真的觉得Melanie好美。
如果她不是法国人,甜美的长相会让她会成为另一个Meg Ryan,可是身为法国人,就有了天生的或者是被附加的一种无所谓,和灵气的气质。
我想这就是我最喜欢的女孩,有灵气有性格的美丽女孩。
我帶著這部劇去英國 說是帶了 也不過是存在IPAD當中裡面還有補寫女性主義的論文資料:intimacy (親密關係)我的確是對“過去”有執念的人,但即使再懷古地堅持用CD機聽音樂,將幾十張唱片打包上飛機。
更多時候,我們仍舊無法選擇自己理想的生活方式,這當中會有很多因素。
就像那個等獅子的故事,你想要一隻獅子,你等了很久很久,來的,卻是一隻長頸鹿。
奧利佛說,我會繼續等那隻獅子。
你且以為這是一個答案。
但如果要繼續問下去,如果再等了很久很久,獅子仍然不來呢?
如果長頸鹿始終不肯走呢?
如果最後來了一隻獅子,其實卻是一隻假裝獅子的長頸鹿呢?
......誰還有信誓旦旦的決心去回答這些問題,人生輾轉反側,一應苦難,種種層出不窮的問題,像奧利佛一家子,猶太人的媽媽,長達四十年的形式婚姻,爸爸是個同性戀在七十五歲時出櫃,病死,有一隻不肯獨處的狗,遇見一個漂泊的女孩.....荒唐的故事像工廠里有序的編織機,會頻率等同的發生在每一個過路的人身上,只是大多數的時候,我們全然不知,擦肩而過,又或者重新相遇。
只有人快樂與悲傷的樣子,不曾改變。
影片當中不斷閃回的圖片,2003年與1955年的太陽,星星,自然,與總統。
試圖找出端倪,這便是人的經驗主義因子,我們以為走過了那麼多的路,遇見了那麼多的人,可以讀出,每個人臉上的表情,句號,問號,驚歎號,省略號。
奧利弗的媽媽說,你有四分之一的猶太血統。
有趣,激情,熱烈的因子。
鍛煉了一出假死的功力,仍沒有媽媽的大膽放肆,在寫滿現代藝術頭銜的博物館里用身體表演關於靈魂的熱情,“你還是選擇做一個號市民。
”母子倆被趕出博物館時說。
於是後來的奧利佛,面無表情,心底卻寫滿憂傷的情詩。
記得父親出櫃時的紫色睡衣而不是驚異,在街角塗鴉歷史啟示並非宣洩叛逆,承認自己為了這個女孩神魂顛倒卻靜靜等待....到底是什麼時候,我們成長為了一個守規矩的好演員,學會假裝一詞。
“ 大樓里住著一群人,一半人在醉生夢死,另一半人相信魔法。
”我也曾經想極力擺脫情緒化的樣子,嘗試如何冷靜聰敏地生存,不再會有午夜崩潰的時刻,不會再挑選到錯的男孩,要有毅力耐心地堅持到勝利為止....有時情緒濃稠的人,會覺得自己懦弱無能,因為那些悲與喜,往往都不受控制,像低等生物般地靠氣味分辨同伴,因喜愛而橫衝猛撞,而眼淚總是流不完。
可是,它們都是真實的。
那首關於兔子的詩那麼震撼:毛絨玩具兔子問:什麼是真實?
兔子又問:會痛嗎?
馬說:有時會痛。
這痛是一瞬間還是持續很久。
會痛很久。
如果你是真的,你的毛會被剃光,眼睛掉了,四肢殘缺不全。
但這些都不重要。
因為你是真實的。
只有那些不理解你的人才覺得你是醜陋的。
我突然認可了那些每每吞噬我的情緒,他們原來不是缺憾,是禮物。
在我們這些血肉之軀慢慢進化成塑膠產品之時,持續地刺痛我,以此來告誡我,要記得,什麼是真實的。
學了整整一年的電影理論,可我仍舊不愛將影評寫成分鏡頭。
邏輯計算分析,方法論指點不了人生。
仍記得午夜的倫敦機場里,一個人等待凌晨的航班,守住行李,讀完一篇又一篇論文仍不知如何下筆,只有聽到影片中那句”Does it work?"時止不住地默默淚流,那時的我,努力,堅持地去完成那篇論文即便我真心不喜歡討論女性主義的命題,那時的我沒有想也不敢想它能否通過。
雖然四個月后的現在,它還是被否定了,也因為這個否定直接影響到畢業的問題,而能否畢業與回國,都成為了人生中看起來好像很大的交叉點。
那個時候,我在機場靜默無聲地哭了很久,冷掉的咖啡與在下棋的大叔,都注意不了我的眼淚,只有我自己,有憂愁的預感。
奧利佛的爸爸去做心理咨詢時,醫生說,同性戀是精神病,有些人可以成功治療,有些人不行。
這世間并不是所有事都能如願,只能嘗試,一次又一次的重新開始,經驗是無稽之談,從前的故事,只能定個于過去。
奧利佛對父親說:為什麼要假裝很好呢。
你是在癌症四期。
癌症沒有第五期。
父親說:癌症四期的意思只是,你需要去經歷前三個階段,而已。
像世上第一對夫妻亞當夏娃並非為愛結合一樣,向死而生的人從落地就走向死亡,一生中那麼多悲傷的故事,如果都非要賦予經驗的意義,那一定都是為了,經歷。
首先说一下,并不是对《初学者》的剪辑和镜头很感冒,太过于简洁,略嫌清新,简洁得沉闷,像是看一段段的教学记录,当然这样的手法跟片名很般配,但我真的不喜欢,这片子分了三次才把它看完。
故事也简单,小时候与神经质犹太母亲单独相处的时光,成人时期与同性恋父亲的日夜陪伴,还有在变装派对上结识的金发演员女友,从这三段不同时期,相处对象的不同,相互作出对比,到底在一个人身上能学到的有多少,又有多少是穷尽一生也学不到的。
凡此种种,实在令我不断思考。
以前我的想法是,人们在成为一个大人(成年人)后,会做很多有益而且显得成熟的事情,例如:认真地工作,参加各种的社会活动,承担责任,实现自我价值,搞些发明或者创作,投入到相当稳定的恋爱中,建设家庭。
(好吧,最后两点未必每个人都做/需要)反正大人们不会再无所事事,毫无目的地活。
做无意义的事情,这些只是年轻人因为不够成熟而浪费生命的行为。
以上是我以前的想法,看到伊万和同伴去到处喷涂鸦,和演员女友无所事事地开车到处去,画不知所谓的插图。
甚至他爸爸沉醉与安迪的恋爱,还有去建设那些乱七八糟的同性恋联盟。。。
这些看起来都那么无用无谓。
他们都是名副其实的大人,但他们的行为都幼稚得很,像是一堆任性的小孩。
再纵观整个社会,每天看到的资讯都不是成熟的,大人们因为配偶的背叛而去淋硫酸,大人们因为工作的不顺利而去跳楼,大人们因为受不了挫折而走进了精神病院,大人们因为无聊而说谎造谣。。。
与我以前想的实在不太相符。
难道现在看到的人们就是大人的终极状态,现在我也是一个大人了,也没见得自己像预期中大人的状态,难道大人实际就是如此荒乱?
只是旧时家长对大人们的过度渲染,目的是使得小孩去仰慕他们,从而听他们的教诲?
唉不得不说我挺失望的。
以后能在现实中看到多点真正“大人”或者自己能做到一个真正的“大人”那该多好。
影片中还有一点做得挺到位的,令我想起父母的身后事,那将不会是一般的烦心。
孤独的人是可耻的,而一旦习惯孤独,或许再走出来很难。
各人命不同,找些能陪自己的,用心去守住就可以了。
电影本身很OK,清新文艺,一丝抑郁,刚好。
全片,哪怕那条狗都演得很好,导演哪只?
可以的。
另:家庭真的很重要,小孩要听话、要懂事,还要没有负面情绪,奶奶的,那就是父母也要重新做人啊。
beautiful ewan mcgregor, cute dog, too much quirkiness is annoying, felt disjointed
看到我太多情绪无法表达。伊万真是帅而细腻忧郁的男子。伊万和安娜还有爸爸都是我们小小的缩影。这个故事平淡真实,细腻灵动。很难说意义在何处,可就是因为这样的故事,这才是人生我们每一个人作为Beginner重新开始的记忆。亚瑟真是年度最佳狗。
这电影,你要是对台词认真你就输了,对白不是剧情需要,是装饰需要,而我最喜欢的是旁白,配上好多照片哦!精美得像高级杂志!而且,那个代表同性恋的七色彩旗,表达方式非常独特!全屏的单一色调,像纪录片一样震撼人心!你看,我记住了这么多细节,证明片子挺不错
垃圾,零分
烂片,烂片,烂片。极烂的剧本,装B的表演,昏昏欲睡。
一个绝症想再爱一次的老gay。一个不相信婚姻不知道如何爱的忧郁中年男。老照片加独白很文艺范。节奏很慢很温带着抑郁。奥利弗小时候与母亲的生活片段。奥利弗与生前几个月开始出轨的父亲的生活。奥利弗与奇怪的法国女孩恋爱的片段。都是在说在生活在感情面前我们都是初学者。要有勇气再一次成长
冷魔幻
七夕宅着看爱情片吧。。帅帅同学推荐的。。姐表示看完之后一点印象都没有,囧哩个囧。。。
安微博推荐,痴迷小细节,自言自语,设计的封面无人问津,回家途中还自欺欺人会好起来的……
女主那句“他从没有放弃…”触动了我的心!爱不就是该如此么?永远不要放弃!永远不要停止去爱!!!…老爷子最佳男配,当之无愧!自打我有记忆以来伊万这么多年就没怎么见老!还是那么温柔,和夏目有一拼~ 那段恬淡、静谧的钢琴主旋律真美!听得人很舒服,思绪马上就安静了……
小文艺和小清新。真是耐着性子才看完的,对男女主的爱情完全提不起兴趣是怎样,父亲的故事吸引人得多,75岁的初学者。什么时候都不晚
heart broken...
......
推薦給所有人。這片子勇敢,聰明,真情流露而不煽情,感人溫暖,證實這世間有美好情感,假如遇見合適的人。Love is magic and simple joy. In life, we are all beginners, be brave and be in love.
典型美国中产阶级趣味的聪明、忧伤和小温馨。平面设计艺术家Oliver的父亲在75岁时宣称自己是gay,开始交男友,可惜不久后即去世。奥利弗遇法国女演员Anna,两人在交往中重新思考自己的孤独、逃避与创伤。小狗Arthur非常抢戏。剪辑娴熟,在不同时态间自由转换。
对于人生 我们都是初学者
简单的人物,简单的故事,简单的音乐,还有简单的感情;一切影片中的简单,慢慢的叠加,就将观众带到了一个干净明朗的理想国,gay老爹更是让人有会心一笑的温馨感~
零零碎碎的生活片段促成一部温暖而不失有趣的影片
太文艺了
gayman算是增加话题的厚重感?亲人的离世才是真正独立成长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