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你有没有被问过这样的问题:有母女三人,母亲死了,妹妹在葬礼上遇见了一个男人,并对他一见倾心。
回到家后,妹妹把姐姐杀了。
为什么?
答:妹妹把姐姐杀了是因为又能再举办一次葬礼,然后就又能见到那个喜欢的男人了。
传说这题是FBI的变态犯罪心理测试题之一。
好,接着再来回答一个问题:要藏起一片落叶,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答案在下面这部电影里——《恶之教典》。
莲实老师是某高中的英语老师,他的履历非常优秀,或者可以说是绚烂:父亲是一名医生,经营着莲实医院。
他从小聪明,学习成绩好,考上了京都大学法律系。
考上后一个月就退学,第二年考上了哈佛大学,毕业后取得MBA学位。
莲实老师非常关心学生,常常跟孩子们打成一片,学生们将他当成朋友。
他的课上得非常精彩,课堂氛围和谐而融洽,学生上课看漫画,他也不生气。
他为学生尽心尽力,发现考试作弊的问题,努力寻找原因和方法。
面对趾高气扬的学生家长,他依然彬彬有礼地向其解释并劝解。
再补充一点,莲实老师长得很有型,最起码身材练得超好。
让这样的老师来当你的班主任的话,你会不会感到非常幸运呢?
好,我们再来审视一遍莲实老师:他父亲的莲实医院早就关掉了,因为在他14岁的时候,他的父母亲被狂徒入屋刺死,而他的背部也被刺了一刀。
在此之前,他的班主任老师被发现意外身亡。
他所学的任何专业都与“英语老师”这门职业无关。
他回国后任职的前一所中学,发生过学生连环自杀案。
对于学生集体作弊事件,他查出作弊的根源是手机,于是提议用干扰电波来屏蔽信号。
但这么做会违反电讯法,学校不同意实施,可等到考试时,学生的手机信号依然被屏蔽了。
另外那个趾高气扬的学生家长被烧死在自己家里,而起火缘由是家门口数十个赶猫胶樽里的水被换成了灯油。
这个看起来和蔼可亲,优秀有型的莲实老师是不是很有问题呢?
这部电影里一直在反复播放一首歌,第一段歌词是这样的:Oh the shark has pretty teeth, dear哦,亲爱的,鲨鱼有尖利的牙齿And he shows them pearly white而且它也毫不遮掩Just a jack knife has MacHeath, dear亲爱的,可是杰克他身上只带了一把小刀And he keeps it out of sight而且他把它藏起来了。
When the shark bites with his teeth, dear亲爱的,当鲨鱼用牙齿撕咬的时候,Scarlet billows start to spread血腥的风暴开始掀起Fancy gloves though wears MacHeath, dear麦克带着一副讲究的手套,亲爱的So there's not a trace of red那上面可不会染上红色。
歌词的意思是什么呢?
就是告诉我们藏起刀子的杀手比亮出牙齿的鲨鱼还要可怕。
莲实老师就是那个藏起刀子的杀手。
他是一个患有冷酷型精神疾病的变态,也就是他不能感知到任何情感,没有同情心和同理心。
他只能通过经验来判断,自己眼下应该表现出什么样的情感。
他的智商很高,所以每一次杀人后,他都能找到方法来脱身。
比如,他在顶楼杀了一个女学生,为她写好了遗书,将其装成自杀跳楼的样子。
可真当他要离开的时候,另一个女学生跟上了天台,没办法,他只好把这个女学生给杀了。
这下,问题来了:他用“自杀”来掩盖第一个女学生的死。
但是,他应该如何来掩盖第二个女学生的尸体呢?
他在凳子上坐了一会儿,进行了一些思考。
接着全校大屠杀开始了!
他从家里拿来了猎枪,然后将学校里的学生一个一个干掉。
每一个人在被杀前都是蒙逼的,他们总是在问“为什么”。
要藏起一片落叶,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那就是将其放在一堆落叶里。
那么若想藏起一具尸体,就只能堆起一座尸山。
这个理由是不是很变态很酷呢,简直是邪恶到极致。
最后再来听一遍这首杀人主题曲,然后想一想,你的周围是不是也有隐藏起刀的人。
恶之教典,看完了。
这个名字听着就很有野心啊。
那段电波和好歹我也是要去东京大学真是体现出了日本人特有的中二与不怕尴尬…12年的电影…aed现在也没在中国普及吧。
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爱情其实就像是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的移情和反移情,这是有问题的,权力越大,责任越大,老师拥有那么大的权力,是不是应该尽一些责任?
(指的是天台亲吻的道德问题)三个了,你们学校的老师都是什么东西…这个像歌剧一样的曲子还挺有意思的。
怎么特么到中间开始一句字幕一句没字幕啊,这字幕咋做的…(发现和早上看的不是一个版本,我的问题…这个是118分钟「疑似播放器问题,应该都是129分钟,虽然字幕不一样但是画面应该是一样的,因为这个版本视频速度和进度条速度不一样,比如看到第30分钟,往回调1分钟却会变成第32分钟,同时内容也是32分钟的内容,而如果一直不回调,到最后一分钟时视频还会继续播很久,此时如果倒退一分钟会变成第114分钟,不是第一次遇见,但真的觉得够诡异的」,早上看的是129分钟,回去找了早上的版本把缺字幕还坚持看的十几分钟重看一遍。
)先杀再吊这场戏还挺棒的,构图也很漂亮,莲实与尸体的头刚开始重叠在一起。
道具太糙了,这玩意高温?
只热皮肤不热地板?
还是和学生缠一块的,他往后退的时候一点没碰到这高温棒?
他额头被烫连个痕迹都没有…看中间和外国人那段重口味场面时正在吃饭,属实难以下咽了几次…整个片子没有很看进去…你看人家这碎玻璃就比中邪真是多了(虽然中邪没钱…不过该说还得说嘛,之前加热棒的道具不好得骂,碎玻璃做得好也得夸。
)我就说天台第二个被杀女眼熟,原来是夜以继日里整容那个。
还看到演职员表有驾驶我的车的女主,没认出来演的是哪个…草,我就说为什么我之前记得什么昆汀,松重丰,西田敏行都在这片子里却压根没出现,那是寿喜烧那部片子的演职员表啊,怎么记成这了…校园屠杀戏拍的也太牛逼了…前一半一直觉得看不进去,但这里很投入。
对比理工学院,大象,这种现实拍法,还是对比美国精神病人,王牌特工,都能看出这场戏为什么牛逼。
那种属于暴力的华丽的戏谑感被拍的淋漓尽致,而前面的各种超现实元素也恰如其分点缀在了这里。
双管霰弹枪,用的多么不现实,又慢,声音又大,又射不远,但这恰恰增加了暴力的仪式感,血腥与羔羊的待宰,就在换弹之间,而且虽然缺点多,但霰弹枪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枪枪命中了,这种杀戮连击的快感被这个道具给合理化了。
讲的就是性本恶,讲的就是互害,就是互相推卸,就是怯懦。
老师,我要去念东大啊!
啊?
to die?
哈哈哈哈,我很不人道的笑疯了…真正有痛感的两场戏,应该是摔骨折和自杀。
最后结尾三个扣子,aed,渡鸦,magnificent,但就像大逃杀一样留了两个人,没有追击者那种一黑到底的狠劲…4.5分。
慢热,小火转大火。
《恶之教典》,三池崇史导演,主演是伊藤英明,还有染谷将太,林遣都等一众小鲜肉。
伊藤英明扮演一个变态的中学老师,以杀人为乐。
不过杀人的情节实在经不起推敲,一个老师,杀了那么多人,居然没有被发现。
在影片最后,一人一枪,屠杀整个班级的同学,未免太夸张。
不过是三池崇史的cult片,也就不足为奇了。
莲实天生缺失感受力和同理心,所以从小到大都在演戏,普通人在社交活动中很自然的喜怒哀乐,在他这儿只得依靠多年积累的经验和揣摩演出来,片子里提到的熊谷老师和没提到的女孩忧实在这方面教会他很多。
莲实在哈佛遇到了同样杀人如麻的搭档,本以为是知己,没想这货只是个肤浅的快乐杀人犯,遂宰了。
美帝金融巨鳄VS东洋杀人魔。
将莲实赶出美国并限制入境的老头是摩根斯坦的BOSS,他拒绝了莲实加入他们敛财小集团的要求,还一眼看穿了莲实怪物的本质(我觉得他们是同类人)。
这招很损,回国后的莲实因为限制入美的身份很难在金融业发展了。
不得不说莲实是灰头土脸离开美国的。
莲实投身教育完全出于偶然。
帮表妹的学校代课,轻松俘获了学生并破格拿到教师资格。
莲实也很喜欢学校,因为相比于摩根斯坦的虎狼,学校这个环境到处小兔子乖乖,到处都是他的饵食,这是他的王国。
制造美弥的自杀,被发现后只得再杀一个,美弥的尸体在计划内,但第二具尸体就撇不清了。
莲实坐在椅子上思考了一会就着手落实屠杀计划了,由于片中没有独白,很多的朋友看到这里大呼不合理,书中的原话是这样的——“若想藏起尸体,就只能堆起一座尸山”。
虽然规模惊人,道理却一样。
不备份,一键还原!
被逮捕后,莲实那些神神叨叨的话当然都是假的。
他没疯(他才不会听从雷神他爹的引导呢=_=),由于先天的缺陷(或优势),就算全世界都疯了他也不会疯。
这样大规模反常的反社会的罪行反而加重了他生还的砝码,只要逃过死刑,无论是监狱还是精神病院,他都有能力逃出来。
所以怜花说的没错,他已经开始着手下一个游戏了。
————————————= =感慨一下,是剪掉了还是根本没拍呢?
不知道为什么没有圭介和保健室人妻女教师的动作戏。。。
那一段写的相当官能。。。
确认圭介死透后,我顿时泪流满面。。。
T^T所以是剪掉了还是根本没拍呢?
实在受不了了想吐槽一下,快被电影里的学生给蠢哭了,特别是那个射箭男和跳楼女,射箭男还要大喊大叫,真是爱情路上的猪队友啊……那个质问寥死没的女也是,各种叫……遇到就各种叫,趁机跑的人都没有,东大那个也是,美弥也够蠢,明明怀疑莲实杀人了,还能大胆去要照片,这已经不能用单纯来定义了,这么社会的妹子,你这叫蠢才合适……电影还是过得去的
我就不明白三池崇史怎么想到把一身正气的伊藤来演绎这个终极变态杀手的?
难道是为了证明人性的两面极端性?
或者是说光明灿烂的社会制度背后隐藏着阴暗的背面?
好吧,导演的目的达到了,也只有日本人敢拍这种极端性的电影,中国你让郭富城这样的帅哥去演变态看看有没有可能?
有时候真的很不明白日本人的心理,也许就和菊与刀一样,反应了日本人表面恭谨礼让,内心变态疯狂的两面性吧?
简介上说的是:可以和《告白》相媲美。
于是就兴致勃勃地去看了,结果不怎么有惊喜。
靠,剧情弱爆了好不好。
不过,男主人公的演技倒是一流的,赞一个。
莲实最后说:这全都是神的旨意,是在我脑中一直回响的命令。
四班的学生全都被恶魔附体了,我这是为了挽救大家的灵魂……幸存男学生:他疯了,这家伙完全疯了。
的确,他这不叫做疯了还能叫做什么,用之前那个美国佬的话来说就是:虽然这里(美国)尽是不懂情理的野心家,却不欢迎变态杀手。
疯子、变态杀手,简单说就是这个人脑子有病。
《犯罪学》第一课,老师就给我们讲了犯罪学之父,意大利的龙勃罗梭,他对天生犯罪人的研究是比较牛逼的,我记得蛮有意思的一个是,据说他研究过几百个死囚的脑袋瓜,发现他们脑袋里面有个什么地方跟正常人是不一样的,我想,要是把莲实的脑袋剖开,估计也能发现这一点。
电影一开场,就是莲实的父母在谈话。
父亲:不能再放任不管了。
母亲:他只是还不明白黑白是非,肯定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别惩罚他。
父亲:这已经不是惩不惩罚的问题了,必须立刻把他从社会隔离开来。
母亲:这样太残忍了,他才十四岁呀!
到底是什么令一个十四岁的孩子走上变态杀手的道路?
难道真如他妈妈所说是教育的问题,面对这部电影,我改变了以往的看法,在我看来,是恶魔选中了莲实,正如上帝选择了他的选民。
莲实杀了人并不感到快乐,因为他对他在美国的拍档说:“你是为了寻求快乐杀人的吧,我不一样。
”甚至可以说,莲实没得选择,因为整天有人在他耳边下命令。
这样一想,他倒还有点可怜,唉,他这一生都在别人的手里。
杀人的时候听什么歌?
“他是鲨,他有牙。
他的牙,露在外。
名为麦基,身怀匕首。
但是无人见过这把匕首。
时值周日,晴空万里。
已死之人,倒在海边。
是谁消失在街角。
这个男人就是麦基……………………”
想要理解三池崇史需要多看几部他的作品,按着年代顺序看。
《切肤之爱》冷酷变态,《拜访者Q》恶心低趣味,到了《杀手阿一》观影心理就要有变化了。
直观的展现暴力与血腥并不是为了恶心观众,三池崇史又不是个拍恐怖片的。
人是动物出身,对肉体刺激的欲望是无法回避的,眼鼻耳舌身,既能享受快乐,也必然会承受到痛苦。
即,人本质中的破坏、攻击、自我毁灭的力量是与人类的情与爱共同存在的。
可以看看心理学的本能理论,有没有道理还得看个人的生活经验。
如果把人身上这股负面的力量外放,通常的表现就是具有侵略性的暴力行为,向内则表现为自我惩戒、自虐甚至自杀的行为。
艺术家肯定想要展现这些,总是描述美好的世界实在没有挑战性。
毕竟,没有恶、欲望和不可见光的内在是不可称之为人的。
那么除了文学作品,电影就是最直观、最真实的再现手法。
从《杀手阿一》开始,三池崇史的电影风格与电影主题就很明确了,残酷地告诉观众:人类的恶是没有底线的,看不到尽头。
但大和民族那舞台式的夸张表演有效的缓解了血腥暴力带来的压抑感,还总能让人在不该笑的地方笑出来。
山田孝之在三池崇史的作品里就最擅长“冷幽默”,越来越壮的他,演技也随着身形直线飙升,我相信《恶之教典》里嗅完内裤冒出的一句:美亚,一定让各位观众笑出来了。
《恶之教典》的原著我没有看过,观影的时候偶尔觉得情节有断点之处。
至于血腥暴力,要我说,这部比起他之前的作品,温和轻柔了许多。
血浆没见几次,变态手法也没得欣赏。
倒是园子温导演最近下手甚狠,《冰冷热带鱼》的肢解场面值得一看。
但还是值得给个高评价,毕竟三池崇史从来不玩深沉与内涵,和摇滚乐一样,看三池崇史的最大乐趣,就是“轰轰轰轰轰”。
我喜欢看那些学生在面对突如其来的死亡之时不同的态度与行为,值得品味。
正视自己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正视自己内心的恶。
最后说个题外话,三池崇史是处女座。
他作品的风格与倾向,确实是处女座人的特征之一。
正片看了两遍,第一遍是略看的,第二遍比较完整。
序章四集完整看了一遍。
我想,如果完整看完序章和正片,加一些逻辑推理,整个故事还是比较完满的(忽略部分情节逻辑上的严密性)。
莲实先森是个同理心障碍的人,简单来说,别的“人”想什么和蟑螂、老鼠、乌鸦、桌子、柜子、椅子想啥对他来说是一样的,他根本体会不了,感受不到。
所以杀人对他来说,和杀死蟑螂、老鼠、乌鸦,劈了桌子、柜子、椅子是一样的,只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
莲实先森杀人基本可以概括为三个原因:1 碍着他的人。
比如梨奈的爸爸,美国杀人狂同伴;2 知道/可能知道他秘密的人。
这是比较主要的原因,例子太多不举了;3 “要掩盖一具尸体,必须堆起一座尸山”(这其中包括他要嫁祸的人)大多数熊孩子都属于这种情况。
至于四班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根本就是附带的原因。
审问圭介时也说了,后面问有没有同伴知道莲实的秘密才是“最主要的事”。
还有很多想法,不知道从何说起,欢迎留言讨论。
最后,这片子五颗星,有两颗给的是伊藤小明——演技大赞,形象帅爆,身材让人口水哗哗的。
他演的片子每次都让我有“这货是伊藤英明,这货又不是伊藤英明”的感觉,正派反派都信手拈来,从十年前的夜叉开始就这样了。
不知道他的性格是不是本身就是个两面人。
在人的世界里边,我们谈人性,那么在猛兽的世界里,我们谈什么呢?
而红颜秀影今天想要推荐的是一部拍摄于2012年的日本电影,《恶之教典》,该片就带我们进入了一个蛮荒的现代社会。
CULT界的“草间弥生“——三池崇史,总是在血浆包裹中带着一丝童趣和调皮,流行的电子音乐,面无表情地杀戮,花样百出的惨死,都是这位恶趣味导演的拿手好戏。
在《恶之教典》里,高中英文老师莲实圣司,总是被班上女生亲切的叫他:莲实实!
哈佛毕业的莲实实,不知道为什么就来了这所本地的私立高中。
不管怎么样,莲实是一个同事和同学都可以托付的老师,同事无法解决的学生问题交给他,学生有所困惑的问题也来求助他。
最近,就遇到了好几个棘手的问题,首先,测验成绩出现大规模作弊的情况,其次,班里受欢迎的性格女生美弥,貌似被体育老师柴原骚扰,还有可爱女生梨奈的父亲,总是来学校投诉自家女儿被校园暴力。
而另一边,总是觊觎他才华的钓井老师,向喜爱制造混乱的学生圭介透露了莲实过往的一段经历。
校园里到处充斥着要毁灭前的躁动和压抑,总是猛抽烟来学校找存在感的梨奈的父亲,继续作弊、期待搞一点大新闻的圭介,在卫生课上调戏生物老师的一郎,被柴原胁迫进退维谷的美弥,担心圭介烦躁不安的莲花,和久米老师偷情的雅彦。
在这群欲望横流的人类面前,莲实干净地一丝不染,他似乎没有欲望,没有恐惧,他总是在自己郊外那栋破败的房子周围健身、跑步、被乌鸦吵醒,那两只分别叫福金和雾尼的黑色乌鸦,终于有一天被莲实电死了一只,莲实的计划也就不动声色地开始了。
他先是帮美弥解决了柴原老师的骚扰,获得了美弥信任,又用美弥提供的密码混进了班级论坛,散播谣言,然后他利落地解决掉了建立班级讨论区的男学生。
接着,梨奈家门口的一整排偷换了汽油的塑料瓶,被梨奈父亲点燃,将自己烧灭,而正在调查他的钓井,被他吊死在地铁上,圭介也被轻松地解决掉。
游戏结束了,但美弥却发现了他的秘密,他在天台解决掉了美弥,又被尾随的校工发现,他一鼓作气掐断了校工的脖子,短暂思索后,他得出结论:美弥的死可以说成自杀,但校工的死却无法解释清楚了他叹口气,那就全部杀掉吧,另一场游戏开始。
久米老师那双手工鞋成了开端,当有学生还在侥幸莲实老师会帮助自己的时候,另一些人已经看到了真相:只有自己救自己!
莲实的大肆杀戮是对所有扭曲欲望的毁灭,没有那些可恶的人,也就没了欲望和互相伤害。
在莲实十五岁的时候,他曾经也这么干了一次,谋害老师被发现后,他冷静地上楼结果了怯弱的父亲和盲目的母亲,父母就是他的原罪,他们把他生下来,他有着天生的性格缺陷和放纵漠视的教育环境,这让他有了充分的机会用更大的罪恶去掩盖人们细微的邪念。
母亲即便在老师被儿子残害后,依然不可承认儿子的不正常,只是一心想着如何让儿子不受惩戒,后来,莲实去了美国,遇到了和他一样有杀戮癖好的友人,可友人却对杀戮毫无敬畏之心,被莲实结果了生命,随后莲实想在罪恶的王国大干一番,却被狡猾的头目看清了他嗜血的面目,将其赶回了日本。
在这里,面对一群如小白兔脆弱单纯的学生老师,他更加的收放自如,不费吹灰之力就利用了美弥,略施小计就要挟了久米老师,对付手无缚鸡之力的圭介更是毫无悬念。
莲实的一场场游戏,就似撒旦之手,毫无怜悯之心,结果只是刚好需要你去死,他与美国前友人的激情杀人不同,他对杀戮有着严肃的掌控和清晰的逻辑,而最大的讽刺恰恰是被众人奉为最会处理人际关系的莲实最拿手的沟通方式就是:让你离开这个世界!
聒噪的梨奈父亲,爱捣乱的圭介,死缠不休的钓井,偷窥成癖的美弥,他结束他们生命的,同时也结束了他们的恶
莲实这种有先天缺陷的人,是无法看到人性的,更无法理解人与人的感情是复杂且充沛的,正如久米老师明明不信任莲实,却为了雅彦赶回了学校,翔原本脱离了魔掌,为了里美又重新返回,惊吓过度的怜花,始终心心念着圭介的生死。
那匆匆一瞥的人性也是深红血浆中的唯一光亮,这些东西在莲实眼里就如同乌鸦的羽毛般,微不足道,他想要乌鸦不再惊扰自己,就会电死乌鸦,绝不去绞尽脑汁用别的方式赶走乌鸦,让乌鸦闭嘴就可以了,又何必在乎乌鸦因何闭嘴,乌鸦的羽毛又有何用?
切斯特顿的短篇小说《断剑的标志》曾有这样一句:“假如那儿没有树林,他就会制造树林。
假如他想藏起一片枯叶,那么他就会制造一座枯树林。
“莲实的抉择也等同这个道理,一开始只是为了掩盖自己曾经杀人的真相,或者解决手头的麻烦,杀了圭介、钓井和一郎,到美弥的无心之举,捅破了莲实的伪装,一切如决堤般一发不可收拾,要用更多混乱的证据去掩盖真实的证据。
明明是受害者的每一个人,也在无形之中为莲实的计划顺利进行添砖加瓦,如果不是柴原骚扰美弥,美弥就不会把对莲实的暗恋迅速转换成痴爱,也无法到最后莲实为了掩藏证据杀人灭口,如不是久米老师和学生雅彦暗通款曲,就不会引发莲实诱使久米到学校当了替罪羊,如果翔没有为了丽梅返回学校也就不会双双惨死。
只有钓井似乎和他们有些不一样,谋害妻子的钓井因为嗅到了莲实和他身上一样的气息,才导致自己的死亡,然而,他们其实又是一样的,他们都因为自己的或脆弱、或贪念、或善意、或痴情,让莲实的杀人计划顺遂不止,没有同理心的情感缺失者利用了人的情感,钻了一个空子,原著的深意被三池崇史的漫不经心解构后,真的是有点意思 END -往期文章回顾91届奥斯卡,颁奖礼上的平衡术!
改编史蒂芬·金小说《尸体》,伴我同行的青春记忆!
赛博朋克下的“阿丽塔”,末日思辨,谁才是真正的人类!
人心似花芯,脆弱又娇贵!
又一部沙雕日剧,猛男变萌妹,大叔组女团!
电影出来后才发现原来序章是个笑话。。。
当年我就跟大岛优子一样,无法接受这种传播出极端负能量的作品(跟原著无关,贵志祐介采访里说过,我一直觉得人性是不完美的,所谓的‘性善说’根本就站不住脚,因此希望打破对教师‘教人向善’的刻板认识,恶意同样会出现在教师身上,而且可以毫无理由的彻底作恶……当今社会,人性之善恶往往很难区隔,莲实只是整个社会心理的步调偏离正轨的一个缩影。读者应该更加严肃的看待这个议题,而不是欣赏和赞叹‘恶人’莲实的帅气和霸行。)
心理洁癖引发的血案…
心理描写省了太多从一个三流剧情变成了B级horror的低级剧本了呢=-=
「先生…俺…トーダイ 東大 東大へ行かないと」 「ん?To die?」
看过序章,基本知道这部片子要讲什么,结尾如何也不难猜到,但我没想到的是居然还有续集。
……
不是这个世界的东西也不一定吓人的
三池崇史,你懂的。伊藤英明想突破...
尼玛,谁TM的说这跟《告白》是一类啊?封面还好,剧情倒是像大逃杀(虽然我没看过)。总是看不下去太变态的片子啊。
会被人拽住把柄的事不能做···平白无故想到安个窃听器···刻意得想交代很多,又有很多没有交代,混乱···partner好突兀··欧丁神的两只乌鸦···原著应该会好看···
猎枪那段真实高潮迭起 一定要看序章啊
看完只有一个想法,被屠杀的时候千万不要傻叫哦,千万别叫,知道你为什么活不到最后吗?没有主角光环就得长智商,不然就只能跟你撒油拉拉了。跟大逃杀比,逊色了点,但是大屠杀这一块看得还是相当爽的,伊藤英明就算演杀人魔也挡不住他的爆帅,二阶堂染谷真是联合打包出售,以及松冈的角色我可耻的笑了
形势那么一边倒的话后半能不能不要拍那么那么那么久啊看到后面都疲劳了只好快进!!!害我今天又不能十一点前睡觉!!!警察都是吃屎的吗!?比如那个被上吊的钓井,尸检不会发现头部被重击吗!???十一点过了啊混蛋!!!
分层好明显,演员集体出戏倒是增加了“蠢”的趣味。泼血浆的路数尚可。
我很期待男主被抓,不是因为我三观越来越正,而是,这么拙劣粗暴的手法都不会被抓简直没天理
道德刑裁,无情杀戮放在大众语境里看来是疯狂变态的行为,但其实很多作品已经阐释过潜意识的合理性甚至是施行快感,这几乎就是一个换位思考跟点透执行的问题。不过很多影像语言都倾向于往恶趣味表达上靠拢,只是为了保险起见,规避掉更多的敏感联想与争议。
看着很爽 仅此而已 无意义 不科学
B站分了9P,第4P先生黑化,第五P男朋友便当,亏得还写着3番呢,三池你这个变态!
杀戮戏拍的相当棒,节奏感极佳。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