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终于忍不住去把赶尽杀绝的碟买下来了,回来才发现是高不清晰版的...(拜某个人的碟报之赐,我倒是也在昨天来的看电影上看到要出碟了,但是是1月1日出..)左思右想终于忍不住看了,想着毕竟是枪战片嘛..看的时候才发现貌似是直接复制的新线的碟子,过一段时间画面就会变成黑白色..字幕烂的没法说,在射手找了好久才找到匹配的字幕,折腾折腾了一天才看上,但是看过后才发现这么折腾没白折腾。
影片不算很长,只有80多分钟,对于最近看的超120分的电影来说短的不可想象,但是看过后发现导演这个决定是正确的,倒不是因为电影很烂想早些看完,而是电影在最好的时候选择了结束,给观众留下了最值得回忆的东西。
赶尽杀绝是很典型的枪战片,剧情很简单,大概只要认真看的人用脚指头就能想明白,但是正是这种简单成就了这部电影,因为他过瘾的枪战场面不需要你高速运转的大脑。
整部电影都被SHOOT所贯穿着,Clive扮演的史密斯先生是一个枪法奇准的拿耗子的狗,一晚坐在路边咔喳胡萝卜的时候发现一个孕妇被追杀,就插了一杠子来帮助孕妇,不料孕妇出场不到10分钟就被点了,只好只身照顾婴儿。
为了更好的照顾婴儿,他找到了莫尼卡扮演的妓女,并扯出了两人的陈年旧爱,经过商量准备一起带着婴儿到世外桃源去生活。
中途为了保护婴儿并弄清保罗扮演的杀手派出一个排去追杀孕妇的原因,史密斯先生出生入死(其实大多数时候都是他把别人送进地狱),最终HAPPY ENDING..片中Clive使出了各种让人不可想象的杀人方法,可谓是让人大开眼界,最不可思议的两次是用胡萝卜穿过对方的脑壳和将N多机枪用绳子控制,自己在远端神不知鬼不觉的杀掉N多人。
影片看过之后脑子很轻松,而且是属于无论在看多少遍也不会厌烦的那种电影,因为他带给人的是那种最原始的快感。
现在回想,为什么影评人会给这部电影普偏低分,大概就正是因为我喜欢他的地方吧。
几乎所有看过的人,都会说看完之后觉得很爽,但影评人却说电影除了低智商的扫射什么也没有给人留下,我不禁要问,难道只有像蝴蝶效应这样大脑狂转2个小时最后出一身虚汗的电影才算是好电影吗?
难道这种让我们偶尔想回归儿时的枪战游戏场面简单一次的电影就不算是好电影么?
..我只想说,这部电影让我看的很过瘾,这样足够了。
电影票房不算太好,别人对他评论也没有我心期待的那么高,也许没看过他的人不会注意他,但是只要看过就一定不会说会轻易忘掉他。
枪战、车战、飞机 高空战,就差没有开坦克出来,这是一部热闹的电影,可以紧张、娱乐的看,暴力、血腥,其他的也就不必计较。
一开始我还以为是《史密斯夫妇》翻译错了。。。。
本只打算看一眼,如果真的是pitte和大嘴唇演的那部,我就不看了。
结果竟然看到欧文那张。。。
成熟而帅气的脸。
萝卜的用途原来这么多!
不知道为什么,我总会把他和法莱尔的那部《recruit》里面的表演联系起来,就是这种大无畏的感觉。
=======以下评论轻度剧透,但不影响观感,大可放心阅读==========这部片子我几乎是从头笑到尾,在暴力美学,枪战,动作和阴谋泛滥时,shoot'em up不但精彩地展示了它们,还狠狠地把它们讽刺了一把.如果要把他跟什么角色比较,我想马克斯佩恩最合适不过.不过很多人没玩过马克斯佩恩这个经典射击游戏,那么你所看到的是一个吴宇森式的枪战英雄,他百发百中,机智果敢,更重要的是,你永远打不中他! 男主角全片唯一一次中弹,是在跳伞的空中单挑群雄时,被微冲的流弹擦到手臂--这还不够扯么.也许编剧自己也觉得太不靠谱了,于是让坏人对主角说:"你看,其实我们也并不想杀你,只是吓唬你,让你知难而退" "哦,难怪你们总是打不中我" 主角一句轻描淡写的回答让我笑翻了. 我想这片就是刻意追求这种效果,黑色幽默和讽刺比比皆是.比如主角总是冷不丁地掏出一根胡萝卜,无论是清脆地一口咬下,还是作为杀人凶器,抑或是救命稻草,都是那么有型. 这位史密斯先生本身就是个愤世妒俗的人,这也看不惯那也看不惯,装朋克,老男人扎马尾辫,超车不打方向灯,都是他看不惯的对象.影片最后阴谋好不容易被揭露,史密斯先生好不容易找到了参议员,以为这个片子就要以大圆满或是更大的阴谋结束时,编剧又好好地讽刺了一把,具体是怎回事,自己去看吧.史密斯先生就是这样一个酷劲十足,时不时用胡萝卜和冷酷的举动嘲弄一把的神枪手. 暴力和对枪支的顶礼膜拜这部片子无处不在,但你若想当暴力美学或者孤胆英雄片来看就会大失所望. 这部片子最让我喜欢的是它的娱乐精神,这年头,政治,科学,文艺都可以娱乐一把,枪战和暴力也来乐一乐又有何不可呢.
记得《鹿鼎记》里,做了小衲的韦小宝跟少林高僧们在五台山被吓唬,对方闪电出击直攻面门,他却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就此咸以为他“定力深厚”,其实这厮是来不及反应。
看《火线保镖》也有这种感觉,在86分钟的电影里我开始还想揣摩一下接下来的场面,不过很快我就放弃了这种徒劳,索性停下大脑,放任地体会那种弱智的爆爽。
什么叫猛片,这就是猛片——什么时候都在打,什么东西都能用来打,打得有创意,打得没倦意。
要不是节奏紧凑得让我找不到机会上厕所,要不是拷贝质量好得没话说,我会认定这是一部向B级片致敬的行为艺术片,就跟前阵子我很喜欢的两部《磨房电影》一样。
但就算它是一部彻头彻尾的商业片,我也太喜欢它了,没必要玩啥致敬啊艺术啊,只要你酷,非常酷,那就很牛。
最突出的酷,自然是杀人的创意啦,用胡萝卜杀人?
用壁炉里的火和手指缝发射子弹?
不系安全带撞到对方车里去杀人?
把枪械变成提线木偶杀人?
一边MAKE LOVE一边杀人?
你所能想到的各种稀奇古怪又花里胡哨的杀人方式,这个电影里都能找到。
在尸体狼籍的房间里,英俊的克里夫啃着胡萝卜的样子,一下子就让我想到可爱的劲量电芯小兔子。
不知疲倦枪枪致命的小白兔,就是你了。
没能做成第六代007的克里夫自然是突出的酷之一,不过千万别忘了络腮胡子的PAUL,他可是我最喜欢的好莱坞影星之一,从《杯酒人生》到《铁拳男人》,这个忧郁潦倒的中年男人居然成了大反派,当然在做反派的时候依然话多,对着手机里的老婆唧唧歪歪,最后还被甩了。
衰人就是衰人啊,无论是做作家还是黑老大(其实是黑老二)。
不得不提的还有美艳的贝鲁奇,一打开妓院的房间门,我就认出了《西西里美丽传说》的灵魂,但是几个特写让我赫然发现,老了,老了,你老了我也老了。
就冲着这三个分外有型的主角,《火线保镖》也是不容错过的。
尤其是PAUL的演技,让一部不用动脑子的电影平添了许多艺术细胞,显得也不是那么弱智了。
如果一部电影有很演技的演员,有很酷很酷的场面,有紧张刺激的节奏,那你还能指望什么更多的呢?
我又不是奥斯卡评委,也不是电影系学生,更不是专业评论员,我只想看一部爆爽的电影,让我的脑子放松一下,荷尔蒙多分泌一点。
如果这是你的期望值,那么,《火线保镖》,不容错过。
简评剪辑 5分好久没有看到那么畅快淋漓的剪辑了,每一个镜头都有板有眼,分泌肾上腺素。
动作设计 5分无敌牛逼的动作设计,用多说么?
摄影 3.5分介于好与一般之间。
PETER的功夫虽然摆在那,说实话,不太出彩。
不过能把STORYBOARD里的内容完满精彩呈现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况且这片的视觉效果比较出色。
表演 3分Clive Owen不出彩,让人失望。
Paul Giamatti不爱葡萄酒了改当拿枪的小猫咪(P WORD),真失败,你的演技去哪了?!
Monica Bellucci超级无敌大花瓶一个,在这部里你的表演也许还比不上《惊情四百年》,这也太慎人了。
故事 1分这个是最低分了。
这部电影有故事吗?
真的很2,如果没有以上亮点我会毫不犹豫的把它丢进垃圾桶。
娱乐片也不是这么弄的,《虎胆龙威》的故事多牛,所有的事件设定都牵动人心,而SEU呢?
完完全全人物没有任何危险可言,我看到一半真的想关掉。
这种故事骗骗天天听重金属的孩子(比如那个打X环的老版)还可以。
虽然一些人物细节设定和笑料的设置还属上乘,但是……我想说的是,这些都无法掩盖这部片没故事这一塌糊涂的事实。
我想说导演你就不能讲个有意思的故事给我听吗?
我实在不想说什么了,如此优秀的动作设计和剪辑配上一个SB的故事,真TMD糟蹋了。
原本看到大家的口碑如此之好,我以为这部片在故事和动作上会找到一个平衡点,看来我错了,这部片就是一部纯打纯杀的漫画式作品。
我还期待什么喜剧版的LEON之类的,看来我完全错了,我真的失望了,除了打斗我什么都没有得到。
电影是一门视听艺术,而其又是建立在故事与戏剧冲突之上。
好的电影会通过故事与视听语言吸引观众,这是千古恒定的标准,不是我提出的,也不是某个学派或个人提出的,这是共识。
这部影片的故事2得触犯了我的底线,我真的不能容忍这种故事的存在,连我都写得出来这种故事。
如果你说它CULT的话,我也没办法,但CULT成这样也太2太牛了。
U KNOW WHAT I HATE? I HATE THOSE MOVIE WITHOUT A STORY!综合评定 3分原本想打2分的,因为特别想揍导演(主要是因为故事),但又特别喜欢导演的想象力,和影片的流畅剪辑,外加给PETER一个面子,3分吧,不能再多了。
我太仁慈了。
你看过赶尽杀绝了吗?
看得你是否很过瘾?
热血很沸腾?
很想嗷嗷吼两声?
你个头脑简单的动物!
你信了病毒传销式的冷x冻x干x细x胞库的妇产科广告了没?
你信拐x卖x妇x女x儿x童x市场都是因为歹人花钱娶媳妇和买小孩支撑起来的?
你信中世纪欧洲传说犹太人用天主教儿童进行血x祭的传说了没?
胚胎干细胞不仅可以延长寿命而且还可以美容永葆青春,驻颜延寿上乘补品!
今天你献血了没?
献血的你是否知道现在血清是医疗卫生系统急缺的?
因为有人正在渴望着你的血清,你未出世的孩子干细胞,延寿驻颜!
- ChAI 命令你要养成义务献血的好习惯,一定要为家人保存你孩子的干细胞!
11.8.11
这几年B级片最火的大概是杰森吧,有动作有一定的市场号召力,不过大多缺乏创意和风格,难得在里面找到好电影。
这部片子名气不大,导演迈克尔在这部电影之前也就是在异形魔怪这部b级片里担任美术,那已经是他此前评分最高的电影了。
先说名字,从英文名和故事情节看,意译的火线保镖,赶尽杀绝什么的,看似有点那个味,但其实又跟电影关系不大很容易让人误会。
主角既不是杀手也不是保镖,也不是特工,没必要跟职业纠缠在一起,就好像伸冤人一般,就是自己心里有信念吧。
shoot em up,是美国俚语,西部枪战片的意思,电影男主是英国军火商的儿子,从小受了枪械训练,开局因为路见不平救下一个孕妇(还是死了)帮她生下儿子,结果陷入一个巨大的事件中,其实主角是有一点美国西部牛仔那味的,当然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标题表达了这是一部很爽的纯枪战片!!
跟吴宇森的枪战有一拼,绝对是一部被低估的作品。
为什么说这是大片呢,首先这部电影的立意不低,事件背后的阴谋往上直接升级到了有希望当总统的议员,更是涉及到了美国的禁枪法案。
其次是虽然是个无逻辑的主角光环爆爽的杀人片,但比起极速追杀,伸冤人等,这部电影的元素和细节更多,记忆点更深刻。
从商业元素看,包括了路见不平,黑帮大佬,枪械公司老板(资本),妓女,议员从画面看。
包括了汽车追逐,飞机大战加空中跳伞枪战,各种花样的枪战(比如伸冤人里经典的绳子控制枪支),手掰断了怎么开枪,脚也能开枪。。。
火线跳楼,坦克!
(哈哈这个元素绝对是来凑数的)跟女人ml过程中一边xx一边枪战(未删减)从小细节看,男主的房子进去采用的老鼠打洞的方式,穿插在各种桥段里的胡萝卜运用(有人爱称主角为胡萝卜枪手),枪战完之后那条凶狠的狼狗跟来男主等等。
从影片的叙事节奏看,全程无尿点,开局就枪战,边打边帮孕妇生孩子,用枪打断胎儿的系带,全程被特工和黑帮两条线追杀,各种反杀,挑衅,调查,到最后全部干掉,结尾餐厅里再来个小彩蛋。
完美!
(一)、短镜头的运用长镜头,一般是用来深入刻画角色心理细节或加深观众的心理感受的,这本来就是电影的独特优势。
短镜头呢,频繁快速的场景切换可以表现急促的动作和紧张的心理,当然了,最常见的是用在对话上,我说一句,镜头切在我脸上,你再说一句,镜头再切在你脸上,来来回回,正常来讲一句话两三秒了事,10秒以上就像演讲了。
本片就大量使用了短镜头。
而且,并不是使用在对话上,而是使用在打斗场景上。
说起来这是打斗影片中很常见的一种电影拍摄技巧。
大量使用超短镜头,频繁快速的切换,确实能够给人一种凌厉紧张的感受,比如说跳起来开枪这个简单的动作,就可以剪切成为三段:起跳、凌空射击、落地。
这样处理起来,最大的好处就是,便于操纵观众的视觉感受。
比如说跳起来开枪这个动作,剪成三段之后,可以缩短起跳和落地的时间,而延长空中的时间,这样看起来角色跳得比实际更高,制空时间更长,在空中可以停留更长时间用来完成大量复杂耗时又花哨的动作。
而起跳和落地则显得更加干净利落。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很容易弄虚作假,在观众眼里看上去貌似是一气呵成的动作,其实反复拍摄了几十次,然后掐取最好的一次起跳、最好的一次空中射击、最好的一次落地,把实际上是三次分别完成的动作黏在一次,来达到身手矫健的完美效果。
那么这样的话,又产生了一个另外的好处,就是大大减少了演员的特技,却能够表现高难度的动作。
但是凡事不可能叫你好处占尽。
短镜头处理打斗场景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就是,不论镜头衔接处理的多么流畅精确,都难免使人产生不那么真实的感觉。
比如动作片中常见的从这个楼跳到那个楼这个动作,有两种处理方法,其一,比如成龙电影、《暴力街区》等影片,使用真人特技,一个镜头拍摄完成,能够给人很爽的感觉;其二,比如本片这样,起跳(背后角度拍摄)——停、换镜头、换角度——凌空(仰视角度拍摄)——停、再换镜头、再换角度——冲进对面楼层瞬间(背后角度拍摄)——停、再换镜头、再换角度——在对面楼落地、打滚(室内角度拍摄),剪接得挺好,但是还是觉得不过瘾,不惊险。
第二个缺点是,显得有点乱。
即使不是分几次完成的动作拼在一起,剪开来放也不如连起来放流畅,更何况换角度、人为的拉长缩短时间就更加难以把握观众的视觉感受。
比如说本片处理的枪械库火拼场景,主人公用绳子控制绑好的枪械向敌人射击的一段,也是大量使用了短镜头,虽然观众都看明白了什么意思,但是实际上到底枪怎么开的、怎么射中敌人的根本看不清,也就是在想像中把这一段连贯了起来,想“哦应该是那么回事”。
就像是看武侠小说,作者写道“这双方你来我往打的精彩”,至于怎么精彩,你读者自己想像去吧。
长镜头重在表现“演”,短镜头重在表现“拍”。
(二)、模仿痕迹男主角的形象心理特征,像极了《罪恶之城》第三段,演员都一样;女主角的形象,怎么看都感觉脱离不了《西西里的美丽传说》,要不怎么叫莫妮卡·贝鲁奇来演;硬汉和美女,硬汉冷到不得了,美女就是爱,还当众作爱,叫人一下子想到《怒火攻心》;铁汉和婴儿,又叫人想到《辣手神探》……
文/狐狸梦见乌鸦进入21世纪以来,大银幕上充斥着各种高科技的副产品。
不过,似乎每年都有那么一两部来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孤胆动作英雄”只身一人在在这些光怪陆离的电影票房市场上分一杯羹。
这些电影继承了老式动作电影的一切优缺点,并兼顾次世代电影的特质,并且每次都有相当一部分动作片影迷前来捧场,不乏观众缘。
一般此类电影具备一些“Cult”电影的元素,但是一些大众化因素有过多,暂且称他们作“伪Cult”电影。
这部《火线保镖》就是其中之一。
近些年在每年的秋冬档期中总有一两部这样的电影为大家带来一场火爆盛宴。
前年有硬汉杰森·斯坦森的《玩命快递2》火了一把,去年还是这位哥们的《怒火攻心》火上浇油。
今年硬汉跑去和李连杰发动战争去了(《游侠》),“孤胆动作英雄”的职位落在了英国帅哥克里夫·欧文的头上。
除他之外,本片还网罗了莫妮卡·贝鲁齐、保罗·吉亚玛提二位。
其实这样的小成本动作电影之前的卖点就在这些靠连吃饭的兄弟姐妹们。
在看过影片之后,发现这些明星脸们只不过是陪衬,影片真正吸引眼球的是那些目不暇接的动作场面。
而启用这些明星的目的也很明显,为的是靠他们拓宽观众缘。
其实这样的角色谁演都是一个样,以动作为卖点的电影不在于谁“领衔主演”,而在于谁“领衔主打”。
今年有一部华语烂片叫《神枪手与智多星》,而本片也可以用这样的片名定义全片。
影片主要讲的就是克里夫·欧文饰演的“神枪手”与保罗·吉亚玛提饰演的“智多星”死磕的故事。
抛开烂俗的故事情节,本片的动作场面还是相当有看头。
在这部80分钟的电影里,动作场面大于半壁江山,3分钟一小打,5分钟一大干,两伙人见面二话不说,开枪互射,这似乎与一般唠唠叨叨的美式动作片不符,倒是有几分港片的架势。
再说,克里夫·欧文的风衣+双枪飞射,好似小马哥重出江湖,就连怀抱baby的造型都是直接copy《辣手神探》(心想我们的传统港片已死,国外电影却纷纷模仿,悲哀悲哀)。
不过,模仿终归是模仿,学到了小马哥的外表,却没有学会他风衣和双枪之外的东西,最终只能形似神不似。
本片的动作场面固然好看,可是难就难在那扶不起的剧情。
本片的火爆程度直逼《怒火攻心》,可是在故事和内涵上被后者远远甩开,本片的具备充其量也就是小学二年级水平,平庸俗套不说,还漏洞百出。
最后为了剧情的发展,竟然给反派胡乱扣了个帽子便万事大吉,不仅侮辱观众智商,连这几张明星脸也对不起。
想必导演对这剧本也是无可奈何花落去,只好在动作场面上大下功夫。
别说,这招还真管点用,此声东击西法目前仍适用于一切剧本先天性缺陷的电影,屡试不爽。
看惯了克里夫·欧文和保罗·吉亚玛提一贯深邃的表情,本片中张狂的表演还真不太适应。
前者这位前007候选人演起动作片来还有板有眼在片中不仅怎么打也不死,或者说怎么打也打不着,而且连地心引力也不惧,新一代超人非他莫属了。
而后者,鉴于长相比较普通和名字比较绕口,很容易被人忽视,不过其演技可不是盖的,这样的角色手到擒来。
至于莫妮卡·贝鲁齐,片中的“母乳服务员”造型与《西西里美丽传说》《不可撤消》的形象相距甚远,演的也不是一般的差劲,由于俗语不饶人,片中的“莫小姐”已成“莫大妈”,这花瓶年头也够久远的。
想象力丰富,怀念枪神和万绮雯了。。
弄成荒唐喜剧,演员撑着
女主角-_-!!!!!!!!!女神啊
很2的片子
还不错。
囧囧有神经病!
唉,动作片的死样纸。
二人并肩作战,一起照顾小孩,一路调查事情的真相!不错不错
2008年2月21GSCAS
好帅啊 要是换个人来演就更帅了
好你妈恶俗 我喜欢
2008-01-03.
剧情扯淡 特技粗糙 但我还能看下去。。why
sex, violence, and lots of fun
两位巨星联袂奉献了一部烂片,导演您太“有才”了!
克里夫欧文全程开挂,堪比抗日奇侠!
又是一明目张胆装酷片~有些镜头蛮帅
胡萝卜,杀人的好武器。营养健康全方位
多一星给莫妮卡·贝鲁奇的胴体
说实话看此片完全冲Clive Owen同学跟俺一天生日的缘故~结果除了漂亮的枪射场面,留下印象的只有那根胡萝卜了……原来胡萝卜除了丰胸还有如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