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镇事件簿
Répertoire des villes disparues,人间鬼镇(港),鬼镇疑云(台),鬼城事件簿,鬼镇故事簿,鬼城选集,Ghost Town Anthology
导演:德尼·科泰
主演:让-米歇尔·安蒂尔,诺曼德·卡瑞尔,拉里萨·科里韦,乔西·德斯克内斯,雷米·古莱,雷切尔·格拉顿,黛安·拉瓦雷,罗伯特·内勒,若瑟琳·祖科
类型:电影地区:加拿大语言:法语年份:2019
简介:在一个仅有215名居民的封闭小镇Irénée-les-Neiges里,其中一位居民Simon Dubé死于意外车祸,这起悲剧也使得Dubé、镇长与其他镇民生活蒙上阴影。在这个充满哀悼与沉重的时候,迷雾中开始有陌生人出现在小镇,他们究竟是谁?详细 >
看过留痕
7,诡异氛围的小镇,还有寒冷季节的映衬,飞上天的阿黛尔是最美丽的,最自我的。所以这个是讲希望的,最后才有了父子俩的眼神交流
冰天雪地与世隔绝的魁北克风光,排外的小镇和入侵的鬼魂,让人舒服的粗砺影像。
额...
2019柏林补标 讲一个走入穷途的矿产小镇的生死故事,将生者选择怎样面对归来的死者(施动,受动抑或是不作为)与怎样面对小镇之死组织到了双重叙事中。有趣的是片子虽然也使用了悬疑惊悚元素,但总体而言提供给观众的 “看”的视角与影片的虚构真实之间是有距离的(比如用远景拍镇长向死者砸玻璃瓶,生者与死者之间的互相凝视等等),观众不被要求有情感代入或者立场选择。
《鬼城事件薄》与去年的《幸福的阿扎罗》有着相似的创作思路,打通现实与超现实的边界,为主题探讨和意象生产提供一个发散的空间,人物事件都滑脱本意而指向更宽广的社会历史层面,这也同时大大丰富了文本解读的可能性:它有关生与死,过往与当下,历史和现实,入侵与排外。而16mm镜头下的冰雪小镇也让影片充满了复古与鬼魅的质感,是文学与影像结合成功的佳作。
大概能看懂导演想讲什么,胶片摄影也非常喜欢,最大的槽点是奇幻惊悚片拍得这么闷,只能靠配乐来营造气氛,视觉上实在平淡,鬼魂的正面镜头毫无冲击,漂浮在空中的呆滞反而很搞笑。小镇的老龄化,人口外流都极为严重,加拿大辽阔的茫茫雪地中,这样缺少人气,没有希望的鬼镇只会越来越多,撤退肯定不是最好的选择,祖辈与亲人的记忆虽然值得留恋,但过去的时空正如枯竭的矿山不断吸血,斩断拖累,无可奈何地迈向未来,不然精神与灵魂只会在别处(d’ailleurs),虽居高临下地望着留在原处的肉体,却终究难得安宁
加拿大或北欧的气候,加上这种灰沉色调和粗粝胶片质感,太给氛围加分了。那个小窗外站着若干死去的人的镜头,挺让人心头一颤的,去世的人的出现,也是从悲剧到挥散不去的梦魇的一种具象化。
三星半。蛮另类的灵异片,叙事和镜头都不错
不推荐,看的有些压抑,这么荒凉的一个地方,有这么多人,围绕剧情展开
还可以。
社恐的小镇,社恐的活人和社恐的鬼
78/100 #FIRST2019# 这部也可以叫《我们是小僵尸》,放在西宁值得拿来借鉴,对比《吾神》,简直是一个超低成本雪域小镇惊悚片的上佳范本。提出“非理性恐惧”,几乎不靠jump scale、不靠特效、不靠化妆、不靠配乐(鲜有的配乐因而具有极强的提示性),仅仅靠着突出人物身体、面部的僵硬感,拍摄人的反映重于拍摄人看到了什么。年轻人迁移老年人留守,失业大军才是亡灵大军,外来领救济的底层漂浮在空中,政治经济背景也一定有城乡发展不均,不是It follows而是it watches,他们就是us,陌生、冷漠、排挤,闯入者永远被抗拒,人鬼共生即是当下人与人之共生。16mm胶片颗粒感、划痕痕迹和像素极低的段落很加分,更加阴冷诡异,以及具有粗粝的B级片质感。
他们就静静地站在那看着你哎
不知所云
节奏有必要那么慢吗?
冬天的魁北克像东北,逝去的人重返人间则有种反向《丧尸未逝》的错觉。
无可辨识的神格;到底是被内生的亡魂追赶还是被外来的规则胁迫
如影随形的鬼魂在画面开始的儿童玩闹就显现原形,伫立不动在原地凝视的幽灵们,属于尚未离开的影子的残留。风雪封闭的人口稀少的小镇,在冰雪旷野的隔绝下愈发排斥与外界沟通,隔离与边缘化的事态和逐渐失去信心的集体无意识无形膨胀,鬼魂也就成为了坠入无秩序和希望的符号,成为广袤冰封雪原下一个幻象化的精神出口。
加拿大雪地魔愛食人灣。想念起孩子不害怕死亡,害怕魔鬼。高潮來得太晚,前半過於迂迴,宗旨也意圖不明,角色間解決方式過於草率,只留下十六釐米膠卷的粗礪與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