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情,只要挨过一次,就是一辈子的事。
第一部里面的事,让女主角承受的心理创伤远远大于身体上的伤害,而后的复仇让她得到了某种心理上的补偿,但这远远不够,因为即便是那件事的当事人都死了,也还有很多即将重复做那件事的人。
看看女主角在路边遇到的痞子,听听互助小组里的人的故事,这种犯过罪以及将要犯罪的人多了去了。
难道女主角非得等到再受伤一次再反击吗?
当然是有了苗头就直接主动攻击好了。
就身份上来说,那些施暴的人不就是主动攻击吗?
但受害者的主动起码还有个理由。
对周遭可疑的人报以最基本的恶意,才能让自己更安全。
要不怕世界观被摧毁的话,可以去扫黄打非网看看近年来的“打击成绩”,或者不坏恶意地去某些奇怪的网站看看,那些标注了“MJ”"QJ"标签的资源到底有多少,所谓资源,其实就是受害者的经历。
谁能想象得到那些受害者在经历以后,人生会变得怎样,人又会变得怎样?
死没死又疯没疯?
我们这些未经历人,不妨将想象乘以100倍好了。
真的,咱们生活的世界很可怕的。
我赞同在最无助的时候以暴制暴。
室友:看完坟墓3了?
我:昂室友:怎么样?
看海报不错诶我:哦除了“哦”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这种无语的感觉,如果说第一部是把进度条拉到“该拉到的地方”看的话,第三部直接拖到最后好了,如果说第一部的经典是把qj和虐杀放在了一起让人感官受到刺激的话,第三部大概就只能让人的期待的心受点刺激(wtf),第一部是好看的,第二部的模仿却让人感到惊艳,第三就只能说这tm是什么。
这类片子的剧情大多是简单的,都是一句话可以概括的,而对于大多数观众恐怕也没指望奔着剧情去,第三部却非要强行给片子加进去高深莫测的中心思想,和不分青红皂白没有法制观念的极端主义思想,逻辑完全让狗吃了的感觉,越看越失望,完全看不到一点希望。
一开始导演就很热心的怕我们忘了2010年讲过什么事情而做了一个女主人公的回忆(“巧妙的”前情回顾),然后开始心理咨询,遇到杀马特女,一见如故,死了,报仇,看见不干好事的男人就杀,各种钓鱼执法,各种cosplay,最后被抓了,结局前想象中再杀几个人,演职员表。
你**在逗我?
角色的出现大多可有可无,承担的责任无非是被杀、杀人和卧槽好险差点被杀死,感觉整个片子都在弘扬一个正能量:大家不要做坏事,做坏事就算警察蜀黍不抓你,你也会被怪女人杀死的。
这哪里还是我唾弃你的坟墓,明明是毫无三观的变态杀人狂,大概是主创们想升华主题完成故事架构,但是请不要在文学院随便拉了个人来做编剧好吧,除了女主角和回忆之外根本搞不明白和第一部哪里有关系,可能主创们觉得都是受到刺激主人公做出改变,但是第一部是懦弱的一面改变,而这部却是善良的一面改变,从感官上刺激而心里舒服变成了感官上没感觉心里深深的觉得女主就是个变态,披了相似的皮却有了不一样的内在。
整个片子看完完全不知道重点在哪里,经费和构思大概都花在干掉闺蜜男友那一段上面了吧,结尾也草草收场,可能Sarah知名度提高之后就不会再脱了吧,最后随随便便想象一下就交代只能说所谓的复仇之人完完全全变成了一个变态,这哪里有第一部先被欺侮再回头反抗的快感,剧中反复强调的正义感觉更像贴吧里的小学生吵架。
不能上映,可以不看,简直浪费资源。
Ps。
各位主创,我真是日了狗了。
总体是一部不乏细节刻画、线索清晰缜密、剪辑镜头都极具个性的佳片,小孩子还是不要看了,可能会留下心理阴影。
感慨一下,何为遇人不淑以及遗世独立的重要性。
背后操纵一切的其实是治疗师,简直是“好奇害死猫”的教科书,她可能不是故意的,但多少恶都是人无意而为之,“屎尿”都在不被监控的不必负责的角落倾泻而出。
女主是相当敏感的人,很能理解她的暴力倾向,一些是她的幻觉,没有把幻觉付诸行动她就是“天使”,而那个“狩猎者和猎物”的世界观也没太大问题,从微观层面看,两个人相遇,比两只动物照面要复杂暴虐地多,不然他们怎么总叨叨“先下手为强”呢?
一些语气、特定的词句、下意识的肢体语言出卖了他们。
女主的自控力随着遇人的增加而下降,片尾也没有彻底失控,但有时,在监狱或许比在外面更好一些,毕竟监狱里没人不承认自己犯过的错误,而外面,有多少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对女主而言,一辈子都难以治愈。
复仇有的时候不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很多时候,别无选择。
很难说这部电影宣传的是否正确,毕竟暴力,是很难控制,也不该被文明社会所容忍的行文,也许是在安稳的生活中生活的太久了,所以我们都忘记了那些黑暗中挣扎着的灵魂的生活是多么的痛苦。
被强奸被迫害的却无人在意,正义如果没有如期降临,我们是否要选择付诸私刑。
女主所受到的侵害是非常暴虐的,可以说,除了没有被剥夺生命,她受到的虐待和侵害和她日后报仇行为的程度是不相上下的,只是因为这些行为以往都是发生在弱势群体身上,所以对观众造成不了那么强烈的震撼,因为弱者被侵害被虐杀基本上是某些人心理“正常”的行为,而施虐者被侵害被虐杀简直难以想象,施虐者往往在聚光灯下获得更多的注意,他们的人生更被理解,而受害者恰恰相反,她们被侵害被糟践,最后无声无息的死去,归为尘土,没有人在乎,没有人理解,她们的挣扎就如同她们本身的存在,渺小而虚弱,只会加剧施暴者的气焰。
可以说受害者往往受到多重伤害,不仅仅是她们本身的经历,还有社会的二次伤害,三次伤害,四次伤害……等等,如果她们能熬的过来,她们就不是弱者了,大部分是熬不住的,她们的正义在哪里?
我不得而知。
女主的行为十分暴力,可以说我本人甚至无法直视她的几次杀人过程,她已经彻头彻尾的疯了,但是她不是天生的疯子,她是正义缺失的社会制造的疯子,她是认为制造出来的复仇机器,她的悲剧的受害者,站在她的立场之下,被暴力虐待侵害扭曲的灵魂已经没有其他可以自我救赎的方式,她是无数受害者灵魂召唤而来的怪兽。
正义在哪里?
当体制救赎失效,当大多数人无法感知这些隐藏在阳光之下瑟瑟发抖的灵魂的恐惧,指责他人的堕落和隐藏现实可以让所有人过上心安理得的生活么?
宽容他人施加在自己身上的恶行,真的能救赎自己么?
真的能获得内心的平静么?
女主在跟心理医生对话的过程中给出的答案是,不,女主选择了报复之路,被暴力疯狂践踏的受害者被暴力同化扭曲成了暴力的一部分,这是一个死循环,暴力必须在一开始就被制止,否则不会停止。
正义如果不能维持它的平衡,社会也将会失序,玩弄暴力的人也必将被暴力所吞噬,不能制止暴力的体系本身就是在纵容暴力的升级。
女主做的对嘛,不对;但是她有别的选择么?
没有。
我想有的时候我们该考虑一下,与其说是谴责这种以暴制暴的内心冲动,为何不想想如何完善我们的体制,是别无选择变成有其他更好的选择来为弱者伸张正义,让这个社会可以不要制造女主这样的精神病人,可以帮助那些无声无息中就消失了的苦难灵魂。
第三部是第一部的延续可以看出女主不如之前年轻 精神状态也很差不再相信任何男人 认为都是有所图的随身携带防狼小武器其实一个女人经历了 这么多 还依然活着就是最大的勇气了吧正义不是受到什么 而是让人绝望到处都是捕猎者和猎物 要么你是捕猎者 要么你就是捕猎者的猎物。
最开始她是很排斥这个支持小组的 拒绝沟通 呆呆的坐着但是在她拥有了朋友Marla后 她慢慢的改变了很多正当Anglela准备接受其他朋友的时候 Marla突然去世 警方的不作为 让Anglela决定要为 Marla和小组里其他人复仇Anglela真的承受的太多了 她已经出现了幻想症最后那个寇森爸爸每天活着都是一种煎熬 哎女孩子真的要好好保护自己
第三部更像是对人性的反思对救赎的渴望。
这时的女主角已经变成正义的化身,为人复仇的女杀手了。
因为她亲身经历过这些悲痛的遭遇,她再一次领略到警察的无能,她只能自己拿起刀子刺向那些禽兽。
而这时候的她只相信暴力能够带来正义,所以导致她无数次出现幻觉、无数次觉得只有杀掉那些敌人才能保护自己。
受害者协会里面有一句话说得很对,跟我理解的“强奸”意义相同,就是施暴者为何会选择强奸一个人?
欲望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更是这些人没办法在正常的生活中找到自信心还有自身携带的自卑感导致。
那些自信自足的感受只有在他们面对比他们弱势的群体面前才能体会得到,这些弱势群体在这部电影里就是女人,天生就弱小的女人是不能与天生就强大的男人相比的。
比起前几部来说,最大的缺点就是进入情节太慢了,都快看了一半了才慢慢展现出应有的情节,这毕竟是一部系列电影,套路改变太多大家反而不适应了,片子所表达的理念倒是让一部分人满意,无论何时也不能放弃生的希望,只有自己强大了才能手刃敌人。
看坟墓的自然都是期待果体、暴力融合在一起的血脉喷张 然而坟墓3更倾向于谈强奸本身 首先从受害者也就是女主本身 她难于相信任何人 周围人细小的动作 有意无意的玩笑在她看来都是对她的“强奸” 她虽然每天活着 工作着 但是却不再有正常的生活 枯萎的盆栽 坏掉的窗帘 对同事的刻意疏远 恐惧 内疚 愤怒成为她的一部分 反观其他人 互助小组的负责人是里面没有过被强奸经历的 她每次都用柔光的脸色 调节温和的嗓音虚伪地安慰所有人 包括finch死后她也带着同样圣母般的姿态安慰angela 然而当成员讲述自己对待强奸犯和被强奸经理的见解之后 她却鄙夷的用了“illuminating”这个词形容发言人的叙述 她代表了身边那些同情却不曾重视 不曾用心关注的旁观者 Cassie的母亲身为女儿的保护者 因为施害方是自己的丈夫就选择无视 女儿居然是以抽大麻的借口跑来参加互助小组 她代表了那些受害者的家属 因为羞耻而掩盖真相 却让受害者感到内疚和羞愧kosca的女儿被强奸之后自杀 他却无能为力 这应该是大部分人的状态而影片中本应主持正义的警察却徒有其表 虽然是很多受害人心理失衡的主要原因 却不是绝对原因 以上种种 无一不是滋生强奸犯的温床 于是 无人拾起的正义便被angela握在手里 狠狠向强奸犯们捅去 虽然angela每次动用私刑之前 都会考验他们 然而我想说的是 她杀的两个人还有最后被警察击毙的猛男真的就是强奸犯吗毕竟finch的死 没有任何细节透露 只有警察的一句主观判断 而Cassie的继父和健身房猛男的“犯罪事实”都只是从“受害方”那里听来的 至于最后街头混混完全算不上强奸犯 (angela的同事显然通过考验)于是 到底是angela精神分裂之后的极端防卫过当 还是真的代替警察操起了正义之剑 我们不得而知 我们知道的是 在今天 强奸罪仍然是我们需要极力打击和小心避免的犯罪 而如何引导被害人走出阴霾也是不可忽略的重要课题
风格完全改变,女猪不是被强奸完了再复仇。
而是闲着没事帮一个“治疗小组”里别的受害者复仇。
插倒叙用的不错,看到最后才知道原来女猪是在监狱里和心理医生畅谈她是怎么入狱的。
而且本片第一部的闪回用的太多,为什么不是第2部。
结尾那个胖男为什么要站出来顶罪不太明白,这种顶罪其实是经不起推敲的啊。
“性”这个东西在当下已经被畸形化了。
我想这部片子应该是有这方面的表达。
女主代表着justice,惩治那些为了满足自身“性欲”而牺牲道德底线的人。
部分镜头挺血腥的,但心里也默默夸了女主一句牛批。
有些遗憾的是我以为最后20分钟会像绝大多数类似电影一样搞些大动作,可实际上并没有,谈不上失望,毕竟这个结局也不错。
这个系列,我只看了第一部和第三部,个人觉得第三部比第一部有趣点。
暴力和虐杀是系列的噱头,盯着看久了有点视觉麻木,看第一部的时候心理过程是这样的:虐完了没——该反杀了吧——还没反杀完啊——哦终于搞定了。
第三部好歹还加了点剧情,虽然较薄弱。
看的时候偶尔可以猜到下一步走向,比如说金发女也许会翘辫子,接着女主可能会因此狂化。
但也不影响看片效果,相反虐杀和稍微的剧情相结合,反而还不那么腻味。
尽管没什么巧妙的情节设计,也没什么出人意料的亮点,不过简单粗暴也很不错。
全片唯一略好玩的地方:女主总是喜欢在潜意识里充分发挥自己的暴虐因子。
完全可以理解。
现实中我们遇到可气的事情,也会在脑袋里默默吐槽或是狠揍惹自己不爽的人一顿。
这个细节一方面体现女主的精神世界,一方面也挺贴合部分人的心理,挺有趣的。
各花入各眼,我认为抓住自己眼球或心理的片子就是好片子。
所以我觉得这片子不错。
故事性还算可以,女主第一集身心受创,反暴力情结严重,这回为含冤死去的好友情义相挺,干回复仇老本行。卖弄风骚,引诱目标,然后残酷了结。锉刀虐屌和棒槌爆菊印象最为深刻。血腥度尚可,视觉刺激太强,需要承受力来cover。导演掌控一般,节奏略差,人物关系脱线,毫无说服力,纯为无脑虐杀而已
原来这是第三部,没看过前面但警察有时候真的挺无能的
豆瓣简介是个什么鬼…大姐被生生逼疯了,为什么要有这种后续!
我不入地狱 谁入地狱
这还有3 别在拍下去了
少了恐怖血腥的桥段,多了灌输女权的部分,不过这种极端的女权何尝又不是一种病态。原以为会黑一把美国警察,没想到最后竟成了宣传美利坚政府好的教育片…看前面还以为朋克女是女主分裂出来的暴力人格,再想想女主那个男同事热脸总是贴到冷屁股真是可怜。全片剧情平庸,关键节奏还混乱,很一般的片子。
作为后续很有趣。独立成篇也很有趣。私以为女性必看的复仇片。
妹纸一路走来艰苦悲怆,终于义无反顾痛痛快快地反社会了。虽然第三部延续了第一部的故事,但是剧情水了太多,前半部分完全是在意淫,后半部分也没达到高潮,好在快感还是有的,特别是手撕大屌和管爆菊花那两场戏,简直大快人心!
不怎么样,有点无聊
差一点就很好看了
到这一部已经不需要逻辑的动机了,乱杀有啥意思?
这电影充分说明了一个道理“大难不死,必有后遗症”
这部拍得很好啊,为啥这么低分。
Holyshit !!!
真正意义上的续作,做成带有精分元素的题材倒是一次不错的尝试,可怜又可悲的悖论,“路西法是最美丽的复仇天使,在它堕落成恶魔之前。”
感觉已经成了一种病态
其实,我跟女主的观点一致。看了下别人的短评和影评,受了点刺激,我决定偏偏要给五星!
作为第一部的续集,黄暴的部分大大减弱,更多地讲女主强奸后遗症——对男人的恐惧和对制度的不信任,而后因为加入了强奸受害者互助组,认识了几个有过相似经历的女孩,而她们依然在经受着压迫和伤害,所以女主终于变身正义的化身,亲自上阵,手刃强奸犯...刀割鸡鸡、钢管爆菊花,这些镜头够刺激,这部电影节奏较慢,大概三四十分钟才进入状态,但整体比较有深意,还是不错的
难以理解时隔多年到了第三部突然峰回路转,剧情关系开始承接第一部。但实则只是女主心理创伤愈发严重以致人格分裂,俨然成了滥杀无辜的机器。而此时已经开始令人生厌,而不是我见犹怜的那个。
本部女主患了臆想症,当她被男人调戏、侮辱时,总是幻想自己把他们痛打一顿,这是他在上一部中被强暴的后遗症。为了治疗后遗症,女主珍妮弗已经改名叫安吉拉,并且加入了一个强奸受害者互助小组,本部中主要的三起杀人案都与这个小组有关。安吉拉化身为复仇使者,为有类似遭遇的组员复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