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本片之后,基本可以解以下困惑:1.为什么说本片小杨过令人作呕2.为什么说黄晓明演技烂3.为什么说刘亦菲美丽小仙女4.为什么说杨幂整容前可爱自然5.为什么说九寨沟景色好6.为什么说编剧差毁全剧7.为什么说本剧最大的贡献是漂亮的屏保终于看完了。
记录一下:“神雕侠侣中有尹志平玷污小龙女清白的情节,是尹志平一生的道德污点,而历史上真有尹志平其人,在道教中德高望重。
所以,为了尊重道教,尊重古人,金庸在新修版里将尹志平改为一个虚构的名字——甄志丙。
”比较喜欢的选角是刘亦菲的小龙女,陈紫函的郭芙。
一、忽听帷幕外一个娇柔的声音说道:「孙婆婆,这孩子哭个不停,干甚麽啊?
」杨过抬起头来,只见一只白玉般的纤手掀开帷幕,走进一个少女来。
那少女披著一袭轻纱般的白衣,犹似身在烟中雾里,看来约莫十六七岁年纪,除了一头黑发之外,全身雪白,面容秀美绝俗,只是肌肤间少了一层血色,显得苍白异常。
二、这个秀美的白衣少女便是活死人墓的主人小龙女。
其时她已过十八岁生辰,只是长居墓中,不见日光,所修习内功又是克制心意的一路,是以比之寻常同年少女似是小了几岁。
三、 黄蓉愈看愈奇,到後来竟是注视他二人多而看霍朱二人少了,心想:「这小女孩似乎身有上乘武功,过儿和她这般亲密,却不知她是那一位高人的门下?
」小龙女此时已过二十岁,只四她自小在古墓中生长,不见阳光,皮肤特别娇嫩,内功又高,看来倒似只有十六七岁一般。
她在与杨过相遇之前,罕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最能伤身损颜,她过两年只如常人一年。
若她真能遵师父之教而清心修练,不但百年之寿可期,而且到了百岁,体力容颜与五十岁之人无异。
因此在黄蓉眼中看来,她倒似反较杨过为幼,而举止稚拙、天真纯朴之处,比郭芙更为显然,无怪以为她是小女孩了。
四、公孙谷主……寻思:「瞧来他二人定是一对情侣。
只因有甚言语失和,柳妹才愤而允我婚事,实则对这小子全未忘情。
『姑姑』、『师父』甚麽的,定是他二人平素调情时称谓。
这小子年纪比柳妹大著几岁,怎能当真叫她『姑姑』、『师父』?
」那些没看过书就说刘亦菲太嫩不合适的,都来被打脸吧。
另外,小龙女很多时候是很萌的,更像萝莉而非御姐,比如下面这段:如此过了月馀,再也忍耐不住,决意去找杨过,但找到之後如何对待,实是一无所知。
她於人情世故一窍不通,宛若深山野人一般,此时剧变骤生,可真是全然不知所措了。
下得山来,但见事事新鲜,她又怎识得道路,见了路人,就问:「你见到杨过没有?
」肚子饿了,拿起人家的东西便吃,也不知该当给钱,一路之上闹了不少笑话。
但旁人见她天真美貌,不自禁的都加容让,倒也无人与她为难。
看完这些,你们还觉得刘亦菲不适合小龙女?
笑尿,我看李若彤才是真的不适合。
真是纠结,大爱女神,很讨厌黄晓明,大爱神雕侠侣,大爱杨过,小龙女。。。
女神真不容易。。。
遇到这么个搭档。。。
演对手戏不容易啊。
想怨导演是怎么选的演员,黄教主表情僵硬,假,动作夸张,假。。。
总之,根本就不会演戏啊,演话剧还可以,需要夸张需要假。
关于演员本身不想说太多,只演技方面,就烂到家。
读神雕的时候还在学生年代,一口气读完,除了不太喜欢作者对郭芙的安排,一定要她也喜欢杨过。。。
但除此之外很喜欢他塑造的小龙女和杨过。
姑姑心地单纯,不食人间烟火,印象最深的情节就是黄蓉问她和杨过睡在一起的时候,她很自然的说一直这样,真是萌翻了。。。
刘亦菲真的很有灵气,她演这种很单纯的角色不会让人觉得假,因为她的长相和年龄都很适合这种飘逸。
杨过的机灵,敏感,爱恨分明,逍遥。
只是黄教主演的太做作。。。
没演出来聪明劲儿,也没演出来潇洒的感觉,他演的太假太俗,和女神站在一起总有一种违和感。。。
总觉得女神太美好显得他更猥琐。。。
真是毁了杨过。
女神最近总是演一些花瓶角色,希望多演一些小龙女,灵儿之类的形象,真是完美了
相信很难有人喜欢郭芙,神雕这部书里,即使是坏人也有让人同情的一面。
例如李莫愁,用情至深且在遇险时居然想到的是郭襄。
金轮法王一生武义不凡却没有传人。
欧阳锋虽坏却一心一意对杨过好。
唯一一个毫无可取之处的,莫过于郭芙了。
这个女人空有一副好样貌,继承了她娘的尖酸以及她爹的迟钝,实在是平庸之极。
家里人个个不凡偏偏她武功不好学不到精要,又喜欢到处惹事,一出事儿就恬不知耻的扛出爹妈的名头吓唬人。
且不知恩图报反而动不动一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牙尖却有反应迟钝,想逞口舌之快却处处吃人哑巴亏,常常被人骂过好半天才反应过来。
虽然嫁了一个如意君,却在若干年后醒悟原来自己其实也是喜欢杨过的,这样一来他夫妇二人纵然是举案齐眉也只能叹美中不足了。
这郭芙实在是太可恶了,不过却也凄惨。
她处处讨人嫌不说,更有一个人见人爱的妹子衬托更加不堪,这郭襄继承她妈的俊俏聪明和她爹的宅心仁厚,比郭芙不知道好多少。
再说英雄大会上他的耶律哥哥虽然赢了,风头却被杨过盖完了,杨过虽未与耶律交手,不过两人的差距之大,可见连交手的必要也没了。
且一个堂堂的英雄会,远远不及郭襄的生日,可见她福气之好,远远将她那个不争气没人品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草包姐姐甩在后面了。
可见郭襄的存在很大意义上是为了为众人收拾郭芙,但这个收拾就叫郭芙怎一个惨字了得,想郭芙之可恶,砍了杨过右臂还不知悔,还小龙女中毒,害他夫妇二人不得相聚,杨过这一生的悲剧可以说大多数都是那个草包女人造成的,这些罪过不是一个死就可以解决的,想来众读者看到她也是胸中一口恶气堵的厉害,就是死千遍万遍也是消不得的。
而金庸却用一个处处比她妙的郭襄把她羞辱的人人欲拍手称快,到最后更让她受杨过天大的恩惠甚至下跪,想来这比杀了她更叫人顺畅,在她以后继续平庸的人生中,想来醒悟到自己真实情感的她也好过不到哪去,大概会因相思而郁郁寡欢,且她这种上不得大场面的平庸之辈也很难立足江湖,以后的人生可见一般。
这就是惹得众怒的下场,可见,神雕中,最悲惨的,莫过于郭芙了。
连作者都讨厌你了,落得个比死还痛苦的下场,却没人同情,只有人拍手叹曰:快哉!
金庸小说的规模很大,把它拍成电视剧,由一个导演从头负责到尾,实在是为难了。
特别是张纪中制作的金庸剧,力图完全地呈现原著的风貌,就更是难上加难。
在他以前制作的金庸剧中,除了第一部笑傲江湖,只有一个文戏导演黄健中外,射雕和天龙,都是由三个文戏导演拍摄,虽然射雕的风格没有统一,但到天龙已经统一了,一个外行的观众,看天龙八部,已经看不出哪段是哪个导演拍的。
而这两部金庸剧,也恰恰是最完整地表现了原著精神的两部。
但是到神雕,张纪中把担子全交给了于敏导演,这确实是为难了他。
很多人说他只适合当摄影,其实我倒不觉得如此,他可以导演出很好很好的段落,但他却独立导演不出一部完整的叙事流畅的金庸剧。
这部神雕侠侣的问题,就是这个问题。
它有很好很好的段落,也有很差很差的段落。
我想,如果多一个导演,在那些于敏并不擅长的地方,助他一把,这部电视剧可以变得完美。
虽然我还是不喜欢它的风格。
一:【科学的主体是知识系统,迷信的主体是信仰系统】 科学具有普遍性,迷信也具有普遍性!
对于一部作品,有科学的评价,也有迷信的评价。
科学的评价离不开哲学的思维,哲学上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你要知道梨子甜不甜,你就必须亲自去尝尝。
还有决定一项事物的性质取决于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
一部作品好与坏,就取决于这部作品有没有一个深刻的主题思想,也就是说有没有灵魂。
如果要鉴定一部作品离完美究竟有多远,那就要在抓住主要矛盾的基础上把这部作品方方面面每一个部分每一个环节以及每一个部分跟每一个环节的组合是不是最优化进行一个科学的系统的全面的分析!
迷信跟科学不一样,迷信就是“迷而信之”而且还“深信不疑”,它的“深信不疑”不是取决于有科学的根据的基础上,不是取决于实事求是的证据的基础之上。
而是取决于一种信仰,就是众人的看法、评价。
把一部作品之外的众人的评价与看法作为评判一部作品成功与失败的根据与理由。
迷信的人这样表现的: 问:香港的武侠剧怎样?
答:经典 问:为什么经典?
答:因为是“人民群众”公认的经典。
问:张纪中的武侠剧怎样?
答:垃圾 问:为什么垃圾?
答:因为是“人民群众”公认的垃圾?
一部完成了作品是客观的,它不会随着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人们对它的评价不能为它增一色或者减一分。
一部作品的好坏性质不会随着人们的主观评价为转移。
人们对这部作品的评价不能作为判断这部作品性质好坏的根据。
所以要崇尚客观科学,破除主观迷信!
二:【科学理论只有自洽性和相容性,迷信中的歪理常常自相矛盾、盲目排他】 自洽性是指一个理论内部各命题之间的无矛盾性,相容性是指某个理论中的命题 与这个理论之外的相关背景理论之间的无矛盾性。
一部作品,就拿武侠剧来说,剧情、演技跟风景、特技没有矛盾性,多了风景特技并不会表示少了剧情跟演技。
反而对剧情演技起到衬托催化的作用。
迷信的制造者们常常歪曲地把不同领域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随意加以拼凑,以掩益其大量的、明显的逻辑矛盾。
他们认为:多了风景和特技就少了剧情和演技!
认为风景和特技跟剧情和演技是水火不容有你无我。
因此得出一个怪论:风景和特技越少就表示剧情和演技就越好!
所以,一看到有风景和特技,就看也不看剧情和演技就盲目排他:“不是武侠片,而是风景片,特技片,我们看的是武侠片。
” 三:【科学命题具有可检验性,迷信中的命题则尽量逃避检验】 张纪中的武侠剧从开始拍到播出来以后一直都受到观众的检验。
有些检验出来的结果是精品,有些检验出来的结果是垃圾。
检验出精品结果的人并没有否认其中的不足缺陷错误,但他们更能看到其中关键的亮点。
抓住了决定着一部作品成败的主要矛盾。
检验出垃圾结果的人并没有承认其中的做得对做得好的地方,他们是视而不见。
并以一些皮毛的无关紧要的不足缺陷错误甚至是欲加之罪的观点把优点充当缺点来作为评判张纪中武侠剧垃圾的根据。
轮到检验港剧的“经典”时,港迷们却千方百计地找理由尽量逃避检验。
例如: “对一部二十几年前的片子这么地挑剔,还有良心吗?
” “那时香港还没回归,不能到内地取景,资源有限....” “那时的条件‘艰苦’,制作水平哪有现在这么高啊....” 一方面,港迷们说香港武侠剧的“经典是永恒的”,另一方面却处处逃避人们的检验,既然是“永恒的经典”,哪又何惧永恒的检验呢!
港迷真的把港剧当成了“免检产品”了。
所以说,迷信中的歪理常常自相矛盾的。
牛顿力学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他从一出来到现在一直都在接受着人们的检验。
这种检验还会一直持续下去。
永恒的经典与永恒的检验并存!
四:【科学承认自己犯错误,迷信从不承认自己犯错误】 张纪中及其追随者会承认自己犯错误,并因为涉嫌破坏九寨沟而道歉。
而港迷绝对不会承认港剧所犯的错误,更不会承认自己所犯的错误。
港迷们认为香港的武侠剧是完美的,是无可挑剔的。
小龙女是为李若彤度身定做的,翁美玲超越原著的黄蓉,理由是:她会画水彩画,而原著里面的黄蓉不会。
(世界上第一幅水彩画:十六世纪德国画家丢勒画的《一大块草皮》) 所以体现港迷的主义:世界上没有错误,只有承认错误的错误!
五:【总结】 科学是理性的产物,迷信是放弃理性、迷而信之。
迷信的人没有独立的人格,没有独立的欣赏能力。
附和盲从是他们的表现。
如果不崇尚科学,破除对香港武侠剧“经典”的迷信!
必然会导致更多的人附和盲从,尤其是一些小孩子。
在我的观察,网上有不少都是十几岁的反张的孩子。
他们代表的是未来,而他们喜欢的香港武侠剧却是很久以前的过去。
比他们出生还早的过去,永远都是过去,而他们面对的是将来。
思想却活在过去的年代中去。
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科学是面向未来的,迷信是对过去的崇拜。
科学是未来的主人,迷信是过去的奴才。
因此,请崇尚科学,破除迷信。
不知道张纪中先生,您这电视剧是在拍杂技、舞蹈表演的细节动作解析片呢,还是在完完整整的讲一个经典故事?
韩剧细节不韩剧细节;TVB讲故事不讲故事;真是不知所谓,连看下去打发时间都受不了。
看了神雕侠侣的最后两集,主要剧情有两部分:杨过小龙女在绝情谷底相会、襄阳大战。
我播到那个台的时候,恰巧看到杨过纵身跳下绝情谷底,郭襄也跟着跳了下去。
对郭襄感觉不错,和黄晓明在一起也很相配。
郭襄本是我在神雕中最喜欢的人物,虽然杨过小龙女的爱情天下无双,但是总像神话般飘缈,实在无法产生共鸣。
而郭襄是如此真切的可爱的女孩,外号小东邪,其实东邪这个名号并非邪恶之意,而是指做事不拘礼数道义,只认同内心的真性情。
在“一见杨过误终身”的女子中,郭襄的命运也是最好,大哥哥带她有过那么奇妙的历险,还送她三件生日礼物,不知羡煞多少人。
她对杨过的感情亦真,见他跳下悬崖,便也跟着跳下来;见雕儿自杀,亦哭得伤心动情;金轮法王是恶名昭著之人,却一心要传郭襄衣钵,最后也为救她而死,他临死前郭襄叫他的几声师傅,也是真真切切;见到小龙女,郭襄说:“杨大嫂,你真漂亮。
也只有你,才配得上大哥哥。
”杨过也说:“小妹妹这样说,便是这样想。
”后来郭襄开创峨嵋派,也算个非凡人物。
杨过小龙女相会的场面,原本以为是极感人的场面,杨过寻着玉蜂到了水下的洞天,看着万年寒冰床若有所思,猛然回眸,看见半空中一个头戴花环的小天使抓着树藤在半空中荡来荡去与玉蜂嬉戏!
我看到这儿的时候,真想跟着杨过郭襄一起跳下绝情谷底,一头撞死算了。
我心想大姐您可是古墓派的,您好歹带个花圈啊,您带花环算怎么回子事呢?
反正我心中的小龙女不是这样的,当然这个不能赖刘亦菲,她已经很努力地去演了,但她毕竟才十几岁啊!
演个赵灵儿还可以,演小龙女实在不够资格呢。
小龙女不食人间烟火,但是她并非山村中纯朴的不谙世事的小丫头,而是仙子一般的人物,她应该是高雅从容的,内心沉静如水,悲喜都是淡淡的,对花花世界视若无物,对旁人眼光熟视无睹,与杨过的爱情也是大气的,而非小儿女的缠绵,她的内心纯洁无瑕,无仇无怨,过儿开心,她便欢喜,过儿痛苦,她便难过,仅此而已,再无旁物。
但是若让我挑一个人来演小龙女,我也挑不出什么合适的人选。
金庸对刘亦菲说,你就是我心中的小龙女。
对此我十分不解。
或许是我的理解有误,有时间再重读神雕吧。
襄阳大战的确比绝情谷底那段拍得好多了。
最感人的一段就是郭襄被绑在火台上,郭靖、黄蓉、郭芙等都不顾一切地往前冲,要救襄儿,可是襄阳面临失守。
郭靖噙住眼泪,大吼着要士兵回防,这时黄蓉跳下马,大喊着襄儿的名字往火台冲去,被郭靖死死抱住,“要以国家为重,襄阳为重啊!
”黄蓉看着女儿落入人手却无能为力,痛苦万分,哭喊着向襄阳城跑去。
看到这儿我也感动得要命,前一分钟我还嫌黄蓉长得丑来着,可是演得真的挺好。
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想当初,郭靖只是一个蒙古草原上长大的傻小子,黄蓉不过是桃花岛上缠着爸爸撒娇的小女孩,如今却负起守城大任,背负着大宋千万人的性命,最后双双牺牲于此。
襄阳大战的前一夜,黄蓉看着睡在城楼上的郭靖,轻轻地说:“靖哥哥,千万大宋子民的安危,你我夫妻的性命,全在明日一战了。
”然后伏在郭靖身上睡去,也颇为感人。
襄儿在火台上大喊:“爹爹,女儿不怕,不怕!
”郭芙不知深浅地去救郭襄,陷入敌兵的重重包围之中。
此时神雕侠侣赶到,神雕扇着大翅膀,把一堆一堆的敌兵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卷到一旁,颇似指环王中的猛犸象。
杨过自是去救郭襄,小龙女去帮郭芙解围。
郭芙看着小龙女心中大概是惭愧万分吧,当初她斩断杨过右臂,又发毒针害得小龙女险些丧命,而小龙女全然不计前嫌,此刻为她左突右挡。
火台倒下,金轮法王为救郭襄死去,不知众人作何感想。
我就看到这儿,后面似乎也没什么了。
总体来说,景色非常漂亮,武打动作有点胡闹,看着像电脑游戏似的,嫌得幼稚,缺少武侠风范。
演员里我最满意杨过和郭襄。
有些人我一眼看去便知是否合心意,例如,天龙八部开拍之前,我看到刘涛的照片便认定她是我心中的阿朱;仙剑开拍之前,我看到胡歌便认定他是逍遥哥哥;黄晓明也是如此。
此外,我还看到一堆熟面孔,金轮法王却是天龙八部众的鸠摩智,郭芙是倚天的蛛儿,还有一个女的是倚天的杨不悔。
主题曲天下无双本来听起来一般,但是配合剧情就非常有感觉了。
今生因你痴狂,此爱天下无双……
看過一點。
那時黃曉明是快三十歲的男人了,氣質和年齡都已經成熟了,很難給人感覺到他是楊過那種16、7歲的青澀小男孩,看著彆扭。
而更主要的是,他的對手是一個還沒有到20歲的小女孩,兩個人的氣質相差太遠,看著不搭配,就像一個青澀的小女生和一個成熟的大哥哥。
倒不是演員演技的問題,而是外形差太遠了。
如果給我選最好的楊過的話,我還是選古天樂,因為當時他拍這戲的時候只有二十多歲,年齡和氣質比較接近楊過了。
要演楊過是手到拿來了。
劉亦菲沒有問題,主要是他的對手黃曉明。
其實整個故事主要講16年前的事,都是講楊過比較年輕的時候。
所以找個年輕點的,跟劉亦菲年齡相當的人會比較好一點。
但是跟劉亦菲年紀相當,又要比得上黃曉明的名氣實在是比較困難。
其實黃曉明演16年後的楊過應該是不錯的。
錯就錯在兩個人的氣質差太遠了,完全不搭配。
离看原著有些年月了,不过先一遍印象颇深的港版,后一遍游戏,再一遍书,并没有期待这一次能把耳熟能详的杨过与小龙女翻出什么新花儿来。
不知是自己成熟了,还是大陆武侠颇为厚重,抑或两者兼有之,通篇看下来,眼中只有人性,再无好人与坏人。
说是成年人的童话,是否把金庸看得太浅薄了呢?
张纪中的片,在国内总是不受欢迎。
太多人喜欢盯着芝麻绿豆大的瑕疵无限放大以覆盖他们本该目所能及的大体上的优质,大方向上的正确,整部风格的契合,以及观念上的大气。
诸如随处可见鼓风机,电脑特效差,飞来飞去反人类,甚至杨过的皮靴。
一眼就看出来的毛病是不少,一定要以此为由叫嚷着雷人不看了的,对此表示遗憾。
另一些怀旧派,至今还不能明白小龙女为何不是老龙女为何这么嫩和杨过怎么这么不搭,不看原著也请不要把以前某版当原著来随意YY人家小龙女的相貌。
这版神雕是以元好问的《雁邱词》开场的,于是清楚明了,这是一个纯粹的爱情故事。
如此开篇我很喜欢,这首词不但奠定了整个神雕的基调,更是自然而然带出了第一个爱情支线故事——李莫愁与陆展元。
李莫愁算不上是一个坏女人。
剧中书中很明白,管她叫“坏女人”的,那是傻姑。
仔细数一数,“杀人如麻”的“魔头”李莫愁实际上也就开头杀了陆家几个人,最后杀了徒弟洪凌波和天竺神僧。
陆家灭门并未得逞,而且是陆展元负心在先事出有因;杀死徒弟是不得已为了求生,而且徒弟之命也是多年前为她所救;错手误杀了神僧,自己也因此得不到情花解药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如此看来,非但远远不够天龙中那些大恶人的级别,甚至尤其,李莫愁还良心未泯。
在黄蓉要李莫愁选择是自己死还是婴儿死的时候,李莫愁毫不犹豫选择了自己。
剧中还拍了个细节,杨过和李莫愁为郭襄去村子找奶的时候,李莫愁看不过眼蒙古人的残忍屠村。
她对于不相干的人,始终是不会滥杀无辜的。
李莫愁是个女强人,她很早就叛出古墓派,自创五毒神功,可谓白手起家;叛出后,始终不放弃古墓派的玉女心经,是为自强不息,不懈追求,深谙不进则退,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面对江湖上泰山北斗级的人物时总能不卑不亢,策略对敌。
对于一代宗师黄岛主,李莫愁既没有硬碰硬枉自送了性命,也没有因此而放弃追杀,而是颇具谋略。
跟冯默风相遇的一段,将桃花岛一众弟子均不放在眼里而且有凭有据让冯默风无言以对,把高她一等的有出身的人物全都拉下神坛,胆识过人。
除开杨过和黄蓉小聪明太多,要么就是结仇太多被人群斗,李莫愁单凭武功光明正大单挑时,仿佛没有输过。
李莫愁的结局,这版中很重视,专门配了张芯的《问世间》。
我认为配得极好,这是李莫愁一生的主题,书中也写了她在唱而剧中也实现了。
配合着这样的声色光影,纵然叱咤风云的赤炼魔头有多么十恶不赦,到头来不过也只是被负一生也痴恋了一生的可怜道姑。
赤炼,痴恋,守身如玉,浴火重生。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接下来想说说《神雕》中一个颇具象征意义的地方——绝情谷。
张版的处理是幽僻中带着一丝魔幻的意味,树林的设置似乎借鉴了《魔戒》,再加上有些西化的配乐,诡异莫可名状。
“绝情谷”不是个普通而简单的所在,这就是它应该给人的第一印象。
后来一系列的事情,都一一印证了“绝情”二字,再回想这般鬼魅的开头,深感贴切。
杨过和金轮找到绝情谷所经溪流,依稀记得跟三联版原著中的插图颇为相似。
谷中的草地很美,房屋建得雅致,情花也美艳出了原著中的夭邪之感。
断肠崖不知是在哪里取的景,下面雾气缭绕、深不见底,上部被四周峭壁包围着,非常壮观。
龙女花却不是大红的颜色,这点不大满意。
谷主公孙止将道貌岸然演得入木三分。
在骗小龙女嫁给他之前,一直是个深沉、成熟、仁爱的形象。
其实公孙止也没有什么狼子野心,他的愿望一直都很微小,比起《笑傲》中的明争暗夺追名逐利,他只不过有点世俗和自私而已。
不过说到底,是正牌的谷主与谷主夫人冤冤相报,越来越不可理喻,才造就了“绝情谷”的名副其实。
这版的公孙绿萼是一定要推崇的。
绝情谷的人,自唐代避难而来至南宋末年,一直与世隔绝。
所以公孙绿萼的着装比较暴露,与其他女子略有异样。
书中的公孙绿萼是清秀的小家碧玉,而傅淼的绿萼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端庄大气,相较于书中的形象大幅度提升了她的存在感。
绿萼之死虽没有书中那么血腥,却更为震撼,且不失唯美。
对于这个人物,张版处理得确实相当出色。
再说说其他角色。
程皓枫的甄志丙,已经有无数人夸过了——让人眼前一亮。
因为演员长得不够猥琐,所以大家也都明白了,甄志丙不过是个可怜的道士,他对小龙女是真爱,愿意为她而死。
在民族大义的问题上,甄志丙也毫不含糊,坚决不受赵志敬的把柄胁迫。
这就够了。
耶律齐是很帅的,毛毛装是很抢镜的,跟郭芙是很配的。
大小武配音太咋呼了,有点脸谱化,要批。
孔琳的黄蓉非常不错,下巴跟周迅好像,神韵也不俗。
向杨过诚恳认错和乱军之中哭着忍痛放弃女儿的段子,令人动容。
陆无双很可爱,而刘亦菲的同班同学程英却稍差,可能败在了程英的打扮上,真的不够清雅。
程英的屋子很合原著,粽子段很出彩,琴箫合奏也好听。
仿佛没听到那句“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有点遗憾。
程陆二人以及郭芙十六年后的装束不变,也很遗憾。
很多小地方,就像柳眉色说的,如果多一个导演,关注下逻辑问题的处理,会更好。
巴音的金轮还是不错的,文戏武戏都不错,比他的鸠摩智要好。
金轮是一代枭雄值得尊敬;为救郭襄而死,死前也一直不忘收徒之事,他更是一个可爱的武痴。
高虎演技很强,虚竹和崇祯完全不同,而霍都更像是本色出演,因为高虎只要一笑,就像是个奸贼。
杨幂的郭襄不过不失,演得一般,台词编的还不错。
老顽童打戏太灾难了,不难为老演员,也得多找点替身吧。
冯默风和朱子柳都很有气质,看着舒服型的,赞一下。
终于进入正题了。
让我落泪的两处:郭靖为救大宋百姓冒死出城而战和十六年后杨龙重逢。
我不知道老张是怎么会找到百老汇的王洛勇来演郭靖的,连王洛勇自己都觉得他找错人了,然而事实上呢?
王洛勇已经是我见过的最好的中年郭靖。
正如剧中郭靖挥笔写下“襄阳”二字,并不如何潇洒漂亮,一笔一划反而稍显笨拙,然而那份苍实遒劲,却是真真正正的字如其人。
演得如何出色,不做赘述。
只说蒙古兵攻城之时,驱赶大宋百姓当先锋,郭靖大喊:“莫错杀了好人!
”自己带人出城截断蒙古兵的后路,展开一番殊死搏斗。
因为拍摄接近真实的大场面,让人感觉紧张逼真而又凶险万分。
场面是为情节服务,而并不是大多tvb拥护者们应该嘲讽的对象。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看到最后郭靖孤身一人面对着千军万马,我的眼睛湿润了。
老张的片子,历史感尤为浓重,纵然是这部以爱情为主题的《神雕》,我恍惚中也仿佛看到八百年前襄阳失守,随之南宋灭亡的无奈与悲叹。
就算老金写出多么英雄无敌的人物,最终在历史的舞台上也无法力挽狂澜,不是顺应历史而亡如郭靖和黄蓉,就是逃避历史而凭空消失如杨龙二人。
杨龙的小爱,却也能并列郭靖的大爱,两者同时感动着我。
刘亦菲的小龙女,已经是目前最接近原著的了。
她前期冷若冰霜,后期也开始眷恋尘世间的绚丽多彩。
这是一个微妙的转变过程,而黄晓明的杨过也是在逐渐成长成熟的。
十六年后杨过追日,点烛守夜到天明,在龙女花瓣的风中跳崖,这一系列都拍得浓墨重彩,无需过多言语,已然感人至深。
直至相认,那个黑暗之中飘飘若仙的纯净身影,配乐响起《天下无双》,终于涌出泪水。
第一遍读原著的时候,觉得杨过是极其自私的。
然而如今却已完全明白。
爱情最终会成为亲情,然而杨过的爱情从一开始便是亲情。
姑姑的意义不仅仅是爱人和师父,更是他唯一的亲人。
他是天下人皆唾弃的卖国贼杨康的儿子,没有人愿意告诉他真相,却时时刻刻防着他继承父亲的基因。
所以他孤单可怜,性格偏激,恰巧又与小龙女有那么多波折,如何让能他像郭靖那样有暇顾及天下民生呢?
黄晓明的杨过,比原著中感觉专一了许多,可能是因为免去了很多不必要的心理活动。
然而黄晓明并非不会演绎复杂的心理活动,与郭靖同赴蒙古军中,执迷中邪似的古怪,让人心痛。
让人不忍去责怪他对郭靖曾动杀心,不忍去责怪他差点害死郭靖,这样的杨过是成功的。
老金曾说过,杨过不是小白脸。
老张也曾放弃聂远演杨过,我觉得到底是对了。
饱经沧桑一生孤苦的杨过,独袖怒卷狂沙黯然销魂的杨过,应该是个阳刚强壮而又无比坚毅的男子。
虽然结局省去了为《倚天》做伏笔的《华山之巅》,但是“西狂”杨过,黄晓明已经深入我心。
最后说说该剧的三个优点。
首先,战争场面冠绝金剧。
尤其最后一集,砍翻了那么多战马,那么庞大的群众演员阵列,加之恰到好处的后期特效,这是后来的《倚天屠龙记》无法望其项背的。
幸而我是先看了《倚天》再看的《神雕》,不然《倚天》肯定是看不下去了。
当然《倚天》的优势也不在此,还是不错的。
然而不光在老张的作品中比较,我不知道还有哪部别人拍的金剧,能像老张这样,以武侠小说的初衷对战争范畴如此认真对待。
为此特地去看了古版的最后一集,金轮法王绑着郭襄在小小城墙十米开外的地方冲着郭靖黄蓉喊话喊了十几二十分钟,下面站着稀稀拉拉几个蒙古兵,实在是不堪入目。
其次,配乐十分动人。
《射雕》古朴风没出碟实为遗憾。
本来不对《神雕》的魔幻后现代浪漫主义的格调抱有期望,然而整个看下来,风格还真是蛮统一的。
于敏的光影使用和拍摄风格适合老张对于《神雕》的定位,而陈彤、小虫他们这次做的配乐也非常契合。
《龙女之声》和《问世间》都相当有感染力,《天下无双》更是彻底捧红了张靓颖。
最后,武戏设计。
除开前文已经批过的周伯通的武戏,亮点还是很多的。
小龙女的绸缎打法,玉女素心剑法的舞姿,全真教的天罡北斗阵,一阳指的手势,打狗棒法的凌厉,黯然销魂掌的甩袖,各有姿态,设计十分用心。
值得一提,赵箭之后的《碧血剑》更加出色。
最后的最后,我想起一位网友的话,大意是文学启蒙是老金,美学启蒙是老张。
我非常赞同。
其实不会常看老张的金剧,太费神了,不够轻松,然而每一次看都自觉有所收获和提高。
期待老张的《西游记》。
神仙姐姐的颜值巅峰吧 真是美啊,武打戏也不错
这或许是我最喜欢的一个杨幂了。。我不相信有哪版能超越古天乐和李若彤了
分全给刘亦菲 张纪中毁剧不倦
小时候很喜欢看这类型的电视剧,刘亦菲的小龙女,杨幂的郭襄,黄晓明的杨过,这部估计是很多90后心里的经典吧。
当年还YY过黄晓明和杨幂CP的我也是醉了
刘亦菲版的还是不错的 服装和布景都不错 改为两份 张纪中我看错你了
刘亦菲不是输给回忆,而是光有美貌没有演技,打动不了人,还有黄差评
记忆深刻,刘亦菲美到极致,找时间得重温。
我说我最喜欢新加坡版本的那一对,大家会不会打我🤣
杨幂的郭襄简直高出一个档次。
这个版本的神仙姐姐确实很美!杨过黄晓明也很不错!
张靓颖唱的主题曲靠谱。。。。。。
我挺喜欢那个最后和郭芙在一起的男的,感觉很君子。一开始还以为他会和无双擦出啥火花呢,毕竟他偷偷画人家画像。而且两个人夹着国仇家恨,设定很带感啊,可惜
有了黄晓明,一切都感觉很垃圾,只是演技 太烂,但是人还不错,还挺帅!肌肉范!
最漂亮的小龙女虽然比过儿看着年轻多了些
唯美的一部巨作。當年那個郭襄。依舊愛著。我路過山山不說話,我路過水水不說話。
刘亦菲美则美矣,演技是真没有,这点总没问题吧
小龙女真的惊艳到了,杨过就算了吧!比起古天乐,李若彤版差远了,因为刘亦菲四星吧!
倒数第二的版本,倒数第一是于妈版。打光真的是很魔幻了,小明浮夸,刘亦菲美则美矣,全无用处,不知道她经典在哪里了。而且这部剧拍的,真的很不武侠。
刘亦菲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