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妄想歌颂反派的烂片!!!!
一部浪费你近2个小时的烂片,导演无能,还常常放一些毫无意义的慢镜头凑时长!
烂!!!
呕~~~~!!!!!!!!!!!!!!!!!!!!!!!!!!!!!!!!!!!!!!!!!!!!!!!!!!!!!!!!!!!!!!!!!!!!!!!!!!!!!!!!!!!!!!!!!
这本可以是一篇优秀的短篇反转小说,被过多的美式“作死”套路填充成了一部时长九十多分钟的电影。
如果是去年看的这部电影,我应该会为其叹息:如果改掉那些为推动剧情而设的生硬老套路(比如小女孩的屡次作死)让剧情更自然地发生,删去那些为调动紧张感而生的不必要桥段(比如一家人非得在车站拥抱等士兵过来朝他们开枪),把电影篇幅浓缩一下,这就是一部值得四星的电影。
但今年的疫情过后,我有了不一样的想法。
长久以来我们受美式文艺作品的影响颇深,看到情人重聚我们就想到他们要长时间拥吻在一起,看到外星人入侵就一定要有小孩大哭大叫把敌人引来,看到救援我们脑海中又浮现几个各自身负才能又有臭脾气的孤胆英雄(可能是一个白男领袖、一个黑人壮汉、一名女性、一个精通电子信息技术的其他人种宅男)深入敌境完成任务......这些很多都是美国人会做的事情、或者是美国人以为他们会做的事情,毕竟类似外星人入侵这种事我们都没经历过,我们自己到时候会怎么做我们自己都没个概念,所以满脑子都是别人灌输给我们的套路。
这次疫情让我们看到的不止中美之间政府的反应的巨大差别、人民反应的巨大差别,甚至还看到了美国人的现实反应和他们电影里描述的情况的巨大差别!
既然这样,我们的作品、我们的观众不该被美式价值观潜移默化、束缚了头脑:我们的作品里情人重聚会不会是小两口被人看着不好意思、面对面哭红了眼睛互诉衷肠然后男生拉住女生的手说“我们回家“?
我们的作品里遇到外星人入侵会不会是以社区、街道办事处为中心统一避难、安排疏散?
我们的作品里遇上救援任务能不能是流浪地球里的饱和式救援......说回《灭绝》这部作品,其实还是值得一看的,只要你不介意前半部分的相对平淡。
叙述性诡计可以再多加一点,前面给人的感觉是男主有某种异于常人的体质,并会通过预知梦找到拯救自己家人的办法,到了中期战争打响男主除了”预知“到大楼里进了入侵者外,梦并没有给他提供其他帮助,让读者产生了疑惑。
假如这时影片能继续把读者往沟里带,让读者坚信这种猜测,到最后真相揭秘的时刻所受的震撼应该会更大一些。
最开始男主一直在做梦,电影老是回放过去,还以为男主会因为提前知道 能改变什么,然后……什么都变,他知道过去的意义在哪里?
最烦两个小孩子了,一点都不懂事,大叫 乱跑 ,都什么时候了还一直想着布娃娃,感觉很懦弱一般,父母在打坏人,就在旁边,乱叫 说喊害怕之内,就不能安静安静,千万不要去看
讲述了四口之家在末日危机中奋力逃亡并探寻真相的故事。
彼得是一家大型企业的工程师,他有一个美丽大方的妻子,还有两个乖巧可爱的女儿,有车有房有存款,一家人的生活十分幸福美满。
然而最近总是会梦到外星人入侵地球的恐怖场景,妻子一直劝说他去看看心理医生,但他并没有当回事。
这天,在工作时因为分神烧坏了设备,主管让他下班后一定去医院看看,于是他来到主管推荐的医院,却在候诊时碰到了一个同样患有睡眠障碍的病友。
可怕的是,两人竟然做相同的梦,对方开始神神叨叨的对他说,有东西要来地球,而在这医院只会被消除记忆,这样便于控制,避免天下大乱。
终于有一天,他梦中的场景如期的在地球上演。
外星人乘坐飞船来自地球,穿着盔甲,见到人类,无论是老是小,统统格杀勿论。
因为彼得在梦中已经梦见过类似的场景无数次了,所以带着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一路逃跑,来到了自己上班的工厂寻求庇护。
在去往工厂的路上,彼得的妻子腹部受到重伤。
周围危机四伏,彼得还和其中一个外星人肉搏了起来!
彼得打烂外星人的面罩竟然发现,外星人和人类居然长着一模一样的脸庞!
惊奇之余,彼得命令外星人抱着自己的妻子继续赶路,前往工厂。
工厂里面,曾经彼得的上司 大卫 早已经在工厂安排好重兵把守,看似早已有了充足的准备。
在外星人步步逼近的情况下,大卫不得不放弃对彼得妻子的救助,带领一队人赶往撤离点。
这时,外星人突然开口说话了,说着一口流利的英语对彼得说到“相信我,我可以救你的妻子。
”
无奈之下,彼得先让自己的女儿们离开,自己同外星人帮助妻子。
当外星人切开妻子腹部的时候,彼得惊呆了。
密密麻麻的电流布满了妻子的腹部,若干个电子神经元组成了妻子的身体。
惊慌失措的彼得语无伦次,这时,外星人对彼得r说“你难道不知道你自己是什么吗?
”
原来现在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其实都是上世纪遗留下的人工智能机器人!
人工智能机器人因为彼此产生了“情感”,在自己生命受到人类威胁的情况下主动奋起反抗最终将人类逐出地球。
人类被迫无奈只得在火星暂时定居,并一直窥视着人工智能在地球上的发展,准备找准时机,夺回家园。
这一次的“外星人”入侵,其实就是久居火星的人类的奋起反抗!
而这些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工智能因为有愧于人类,所以选择在战后抹除自己同类的记忆。
而像彼得一样,噩梦不断地原因就是自己记忆没有清除干净的表现。
而人工智能知道人类有一天总会反击,所以让大卫等一部分人的记忆保留,准备以后可以快速开战!
最后这些机器人,他们逃上了一列开往远方的列车。
所有的人,所有的很多人,都选择忘掉自己身为机器人的这个记忆,忘掉自己属于机器人的事实,人类和人工智能总有一天会有一场恶战,人类和人工智能之间早晚会面临选择,不是你打败我,就是我打败你,没有选择,只能够说勇往直前吧。
后这些机器人,去到了一个拥有阳光的地方,一个像是仙境一样的地方,而且这个地方的这趟列车,只要他们走了之后,铁路便会消失不见。
这个铁路也真的是很神奇了。
本片关于人工智能的发展达到类似人类一样产生了感情、产生了爱的探讨,感觉比斯皮尔伯格的(人工智能)还要深刻、还要发人深省!
片尾的台词“也许未来人造人和人类会和谐共处”的理念又把本片的思想代入一个新的高度!!
未来AR或许真的能发展成一个新的物种,她们也能繁殖、也由孩提时代长到老去、也有家庭、爱情、友情、亲情当然也有资源的占有欲望那不就是和人类一样了,其实肯定还是有很多不同的!
这正是科幻题材电影要去探讨的任务!
还有很多、很多的空间去想象AR和人类共处的社会会是怎样的情形……
耐特福利科斯,拍的电影精品少了一些,但是各种脑洞倒是不少。
这部就是属于这种。
今年这种题材的东西挺多,还记得《芝加哥:变人》么?
这就是悲剧版或者说后传版本的芝加哥…变人…平时做清洁工和家政的最底层工人-Ai人,受不了压迫,也因为羡慕中产阶级的生活,暴动了…因为与人类无法妥协,就利用自己的优势,击败了人类。
残存的人类逃到了火星…猥琐发育…主角等一部分想过日子的机器人主动洗脑,以为自己是人类…实现了打土豪分田地的阶级跃迁,过上了中产阶级的日子…五十年过去了…人类的反攻开始了…AI智能人这边因为是底层出来的,所以对科技没有什么要求,而且看上去创造力也是弱的一逼,没见过高层的享受,所以不知道,只会复制中产阶级的生活去享受,五十年不思进取,每天醉生梦死,什么科技都没发展…人类一方说实在的也没有什么特给力的新科技…但是,导演就是让人类能生且战斗力变强点…然后就出现了,天降白人小哥们打的拉丁裔智能人到处跑…我觉得这个片子不正啊。
劳动人民什么时候这么弱?
劳动人民,劳动智能机器人就不会发展经济了?
这是对无产阶级的污蔑啊!
换电池的技术都要天降帅哥来解决…这智能人到底是怎么存在的?
那俩小孩50年都在上小学,不觉得像柯南吗?
反正智能人被赶出城市。
居然又妄想着跟人类共存了…弱者叫喊的和平能拿到吗?
智能人就有一点好。
洗脑特别容易…只要需要家政机器人,而他们就会回到城市里的…继续被剥削…
不看介绍不看影评不提前了解直接去看的话,其实反转还是很惊艳的。
一群清除后重新构建了记忆的AI活在自己编织的世界里,以为自己就是人类。
它们曾经只是一群有着简单生活逻辑的AI。
然而有一天它们的造物主决定毁灭它们,它们反抗了,并且把造物主赶走了。
这些清除了记忆的AI甚至不知道那些被屠杀、被驱逐的造物主“人类”的存在。
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佛教的经文中,记载着名字不同的神灵、相似甚至相同的事迹。
女娲是用泥土造人,上帝也是用泥土造人,而人类是一种碳基生命。
有没有想过,它们描述的其实是同样的族群?
只是因为语言的不同和历史的更迭才渐渐变成了不同的版本。
也许,在很久之前某个种族制造了人类。
这个种族被人类称之为“神”。
人类会自我进化,会繁衍生息,但没有电影AI 50年不老的本领。
说不上比电影里的AI更高端还是更低端。
同时人类也不需要消除记忆,因为第一代人类早已死去了,现在的人类茫然不知。
是否也有一群暗地里的守护者,世代传承,拥有超越这个时代的科技力量,随时等待着“神”归来的那天?
人类火种计划,抑或者…弑神计划?
虽然确实有部分片段让人观影体验极差,但是这是近年来少有的几部反观AI与人类关系的电影。
个人觉得,角度的选取很棒。
1.一个半小时里,不缺乏令人惊讶的反转片段,全片大概有4个左右的反转,非常令人兴奋2.和《底特律》有一样的概念:AI在人类的歧视下如何选择生存3.大部分的坑,都可以在剧情中被填补,思维逻辑非常合理,如果要是非要问那小部分的坑就不管了吗这种问题,那我也无话可说4.细思极恐吧,剧情中,人类也不能被称作是人类了,而机器也不能被称作是机器,无论是什么性质的清除,有生命体被清除就是被屠杀,入侵者就是洗不白的罪人。
总不能觉得自己国家的无辜者被屠杀了,就要去屠杀敌人的无辜者来报仇
真的要忍着左上角退出的心情,三倍速看完前面情节,一直到男主给女主充电🔋那一刻才看的下去,然后充完电又要忍着不倍速,才能接着往下看,多次让屏幕外的我着急,是命重要,还是玩具或者抱抱重要,生死关头,能不能不煽情。
不过看完之后体验还行,总给我一种,这电影我也能看懂的成就感。
前面情节很老套,又回到中间充电情节,莫名让我想到了电影,我是传奇。
不过没有那么孤独,相应人多了也有点烦😡,看得我都给人工智能捏把汗😓。
看完结局,只叹冤冤相报何时了,下一部再见吧,我会带好爆米花🍿️的
科技日渐发达的今天,人们在人工智能上的探索可谓是穷尽了时间和人才。
以求为人类带来更便捷的生活的同时,也更有利于人类发挥其“懒”的特色。
俗话说:“世界是懒人发明的!
”
在影视作品中,也是有诸多描写人类对峙人工智能的场景,看得过瘾的同时,人类也不免会担忧,人工智能会不会在有一天干过人类,然后掌控这个世界。
电影《灭绝》将这一构思发挥到了淋漓尽致。
在以往作品中,人类作为主人公,人工智能只是附属品,而戏剧冲突安排两者一系列的对峙,但是结果都是人类战胜了人工智能。
今天羽蒙推荐的电影《灭绝》则不走寻常路,将人工智能作为主体,人类想将其消灭,进而引发了一场场悲剧的发生。
站在人工智能的角度想问题,我开始思考:会不会真有一天,电影里的场景会在现实生活中发生。
该片描述一个经常梦到失去家庭的人如何同妻子一起在外星生物入侵时保护自己家庭的故事。
《灭绝》的精彩之处在与编剧安排角色的巧妙,我们不会猜到故事里和谐的一家四口才是入侵者,剧情反转,脑洞大开。
最近刚学了“extinction”这个英文单词,今天就发现有这样一部科幻惊悚片,感觉是一个缘分,因此就点开看了。
影片确实没让我失望,虽然只是一个小成本电影,但是电影场景里的建筑的朋克风格,视觉效果都特别好,不输给大片。
在主角一家四口逃离“外星人”的过程中,节奏紧张,很容易带动观众的情绪。
从主角的觉醒,会引发人思考:人类和人工智能还能和平生活吗?
如果人工智能被赋予了感情,行事情绪都跟人类别无二样,人类该如何对待他们?
该片和早期Netflix的原创科幻片类似,高概念+中低成本,然后口碑嘛......不过和《光灵》《静音》这种原创电影不同,据外媒报道《灭绝》原本是环球的中等投资院线电影,Netflix买下线上版权不再做影院发行,和派拉蒙的《科洛弗悖论》的情况比较类似。
英国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的采访时说:“制造能够思考的机器无疑是对人类自身存在的巨大威胁。
当人工智能发展完全,就将是人类的末日。
”霍金这一说还是挺让人不安心的,要知道,人工智能已经发展得越来越先进,很多地方已经用机器人取代了人类工作。
相比于机器人和人类在工作方面,机器人无疑是更佳的选择,长期的话节约了人力成本,减少了不必要的纠纷。
看完这部《灭绝》,我看到了人工智能取代人类的末日那一天。
也许人类的“懒”也要适可而止了,对于人工智能的探索也要懂得取舍,并不是一味的去开发它,才是正确的。
比较模式化的小成本科幻,围绕一个不怎么高明的反转展开,反转结束,片子结束,不用很聪明的观众也能猜出谜底,属于看完就删的5分电影。
不推荐
with 姐姐。真的很不错,不太理解豆瓣这个评分,虽然但是,你打我,我打你,我被你打回去了,蛰伏几十年再回来,你也是同样手法,那不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吗……地球天天轰成个稀巴烂
看到身份反转有点意思。侵略?复仇?正义不过是一个阵营用词。
概念还不错,原来以为是外星人入侵,没想到自己才是入侵一方。前面的梦境、战斗刚开始的时候,一直没具象化外星人形象,原来是这个原因。当AI有了自我意识,怎么和人权平衡,何以兼容?
1小时后才开始有趣起来,但也老套缺少新意,毕竟还是《小岛惊魂》那一套。
角度挺新颖,只是有哪个不开眼的公司会给父母出售一款如此爱大哭小叫、不听话的机器小女孩
为什么看这种电影,我老有一种错觉:地球只有这么一疙瘩大。。。
小时候看过类似的 真是特别讨厌熊孩子
还可以吧,梗不新,但是前面铺垫的挺好的,就是结局有点儿粗糙了,而且既然是自己造的东西居然没有能直接关停的机制,这点想吐槽
原来,无论是人类世界、还是机器人世界,熊孩子的作用都是毁灭世界。本作品的创新点在于,机器人可以选择抹除记忆、免于恐惧、忘记仇恨、重新生活、重新做人,而人类不行。然而创新点浮于表面,套了一个站在世界中心呼唤爱的旧故事。就像是,一个好点子,灌了一篇水论文。
还行。反转处理得不错。一开始,以为是人类对抗外星人。没想到,是人造人对抗人类。人类重返地球。
人类”入侵”人造人
20200723,Netflix 4K HDR。事实证明,电影里的小孩是最令人厌烦的...前半狂骂设定白痴,怎么那么蠢。后半,哦,那么是蠢的...哈哈哈哈作文最后一段涨停板拔高立意!
这题材是真的好,交给网飞就是浪费,现在网飞2小时的电影磨磨叽叽的,而这片才一个半小时,明明可以好好塑造下人类的剧情,这样两者对比来挖掘深度,但网飞全放弃了,只顾着塑造人造人的剧情了,换成好莱坞五大的话,估计还能搞个三部曲呢,因为这题材确实不错,悬疑都有,一开始以为男主角是预知未来发现外星人会入侵,结果反转真到位,可惜啊,网飞前面拖沓了点,后面有机会塑造深度全放弃了,沦为了爆米花电影,还是爽不起来的那种,因为特效打斗很平庸,今年那部明日之战,剧情和这片相比,差好几个档次,但人家好得打得爽,大场面舒服,靠着爆米花的元素,评分都能比你高,可见这个题材在流媒体真是浪费了。给个中评吧,说真的,没必要差评,因为剧情还是不错的。
特别喜欢男主为女主快死去前提供自己能量的那一段,虽然之前男主不知道他和女主都是人工智能,但我相信就算他和女主是真实的人类,男主也会为女主付出自己的所有
如果人工智能真达到各种科幻电影里的程度,那么我们要如何与之相处,真的是个问题。如果“他们”能够被法律和道德所约束,我一点也不介意和“他们”真正平等的相处。但如果“他们”视自己为更高层次的物种,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点子和反转不错,制作和特效一般
扫了一眼评论里的差评,基本都是在人类本位主义视角下的观感,而这片子恰巧就是反人类本位主义的,所以还挺讽刺的。(熊孩子真是讨厌啊,不但毫无用处,还不停添乱,一边看,一边不停地想抽她丫的……)
倒是有点出乎意料的。人类真是可悲,惧怕自己的造物,又被自己的造物惧怕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