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篇剧透这部电影的高潮应该是在最后观众得知原来李和摩根一样也是被人为创造出来的生化人。
(这么写的话是不是开篇就剧透了?
)我一开始看完这部电影的时候觉得最不可思议的是为什么这么一部不算好也不算差的电影能吸引那么多熟面孔来参演。
于是我看了豆瓣关于这部电影的不少影评。
综合大家的评论,我开始有一些新的发现。
比如开始时电影提到的赫尔辛基事件,很可能就是出自李的手笔。
首先杨紫琼扮演的郑博士在出场就问李是否两人曾经见过面,其次从李最后将艾米和斯基普杀害时的表现来看,赫尔辛基事件的结局应该也是一团乱,如果不是李造成的,那至少也是李的同类产品…当李和摩根第一次隔着玻璃见面时,李在玻璃上的倒影正好和摩根重叠了,这应该是一个暗示,暗示李和摩根之间的联系。
导演的爹似乎也挺喜欢用这种隐喻式的手法,应该不是不小心获得这个画面,而是导演有意为之。
另外,除了郑博士这个人类以外,只有李和摩根在片中用中文和郑博士对话了,李一开始讲中文的时候,桌子上所有的人员都很吃惊。
我觉得这时候应该已经有人起疑心了,但是我没有证据……最后,我觉得这部电影作为导演的处女作,应该不止是想讲一个公司生产出劣质产品然后用非常手段掩盖事实的这么一个科幻故事。
而是想表达类似机器人(生化人,人造人等人工生命)产生情感以后如何定义的这么一种观点。
一旦电影中描绘的场景变成事实,当机器人或人工生命体产生了情感——甚至我们可以说是灵魂——以后,我们是否应该把it当作新物种,还是继续像工具一样对待呢?
配角们除了艾米和郑博士,其余人物对电影的作用不是很大,多一个少一个没什么问题,只是为了丰满摩根在一个类似于大家庭的环境内成长起来,而摩根对于情感这种事情更深层次的思考,应该是在森林里对受伤的鹿进行拔管时产生的。
鹿受伤了,求生不能,求死不得,摩根为了让鹿少受痛苦,选择拧断鹿的脖子,在摩根不成熟的思想里就会产生矛盾:我是为了减轻鹿的痛苦,但为此我夺去了鹿的生命,这样做是否正确?
这个问题会令其非常痛苦,于是情绪失控,失手弄下瞎了一人的眼睛。
然后引发了接下去的故事。
而在影片的结尾,李在等待领导作汇报时也像摩根一样看自己的双手,此时李的情感应该也开始萌芽了,开始有了自我意识,开始有了像灵魂一样的东西…而和摩根杀鹿不同,李的矛盾应该来自对于摩根的观察。
在李观看摩根的成长影像时,摩根是一个非常阳光可爱的女孩子,这应该和李对于自己的认识有非常巨大的差异。
从那一刻开始,李应该就会开始思考为什么自己没有这种情绪。
总之,电影的故事相当简单,人物,场景也都很少,打斗场面也很凌乱。
但电影中的细节相当丰富,当你获得这些细节以后,你会发现故事依然简单,但格局相对就提高了。
打三星的原因是因为我觉得其实还能来的更好的,但导演没有做到。
我发觉有个非常有趣的问题。
讲美国梦,温情,讲道德,商界精英逻辑的电影基本都是民主党的好莱坞人。
讲军事科技,冷酷,控制欲,背叛,农场情怀,老派的几乎都是共和党的支持者。
这形成了好莱坞的一体两面。
当然也有两个政党都开骂的电影,它会激怒美国观众比如《林恩的中场战士》左讽刺美国价值观(民主党)右讽刺石油战争,对老兵的冷酷(共和党)《一个国家的诞生》讲奴隶反抗运动的。
《斯诺登》揭发国家罪恶(两党都黑)《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被解读为国家安全局与无人机的寓言故事。
《独立日2卷土重来》显然那位精明果敢,而又强大的美国女总统带领美国抗击外星人。
《人类清除计划3选举年》罪犯的狂欢夜,里面有一女总统候选人。
刚上映的《血战钢锯岭》老派硬骨戏,加上老派道德观,骄傲的种族主义观,梅尔吉布森也铁定是共和党支持者。
迈克贝的《危机十三小时》显然是见解黑希拉里在利比亚的黑材料。
《萨利机长》老派忠诚,专业,精准是共和党支持者。
而这部《摩根》显然导演注定是共和党人,我发现有意思的是杨紫琼这个华裔演员,演了生化人妈妈的角色,被干掉前的隐喻相当明显“我到底是谁?
”“我想你应该知道你是谁了。
”这关于自我认同的故事,温情让生化人忘了自己是谁,只以为自己只是个孩子。
后来保护她的科学家都被她杀,显然是个现代寓言。
他们代表的是人情味,温情默默,人道主义,混淆了生化人的自我意识同时对自己也产生了混淆。
但最后这些人都死于她手。
她不是孩子生来就是杀人机器,结合我国随时能动员上千万士兵,是不是有所对口?
母亲也是母体,也是生存的环境,温暖环境下的时候,可爱,善良。
但一旦她的本质被激发后,她就变成杀人工具。
为什么我会说隐喻着一种外交关系?
里面大量蹩脚的中文台词,再加上华裔母亲被害,其实这形容了一种担忧。
这部电影从头到尾都对普世价值观噗之以鼻,偏好控制跟冷酷。
我也能肯定这导演绝对是共和党人。
我喜欢好莱坞,因为能够真实的感受到这个国家的气质跟情绪。
时而温情脉脉,时而冷酷无情,激情的冲动,焦虑的自信。
这都是美国。
部分参考2016年3月18日:纽约时报,政治入侵好莱坞
《摩根》是卢克·斯科特执导,凯特·玛拉、安雅·泰勒-乔伊等主演的美国科幻电影,该电影于2016年9月2日在美国上映。
《摩根》是一部小成本的科幻恐怖片,是Ridley Scott儿子Luke Scott执导的第一部电影。
雷德利·斯科特现已79岁,他在1979年因执导科幻片《异形》而备受关注,从而奠定了影坛地位。
代表作品有《末路狂花》、《汉尼拔》、《普罗米修斯》、《杀死林肯》、《火星救援》等。
卢克·斯科特曾在雷德利·斯科特执导的《法老与众神》电影作品中担任副导演。
影片讲述一位顶尖的企业风险管理专家(凯特·玛拉 Kate Mara 饰)被派送到一处偏远且极度机密的地点,展开一场意外事件的调查,她发现这场意外事件是由生物工程合成DNA创造出来的生物所造成的,这个“人造人”就是代号1—9号Morgan,摩根虽然只有5岁,却有着十六七岁的外形,超高的智商,她在心理学评估测试中失败,就崩溃系统确认时,一切变得不可控制。
摩根是最有自我意识,最自主,最像人类的实验品,实验者的目的是想向公司展示一个更优雅亲和的合成人类是有可能的,尽管他们尝试让她具有人类自然的情商,但是Morgan不能控制自己的攻击性。
心理师认为Morgan就像一个microwave,他自大、无知的认为第四波人工智能心理参数的标准格式可以测试一切,心理师为Morgan做评估是影片中的转折点,从这里开始,Morgan开始想做自己。
这部电影让我不禁想到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近日在《卫报》再发警告性文章称,我们目前正生活于人类历史上最危险的时期,人口过剩、气候变化、流行病等都是人类将要面临的严重威胁。
霍金表示,我们所发展的科学技术将可能毁灭我们的地球。
在一个机器人可以替代人类完成大多数工作的新世界里,人类必须要“重新再教育”。
这位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此前已数度向全世界发出警告,机器人有可能消灭人类。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等种种原因,人类发明了机器人。
但如今机器人在众多方面都比人类做得更出色。
例如在选股与投资的问题上,它们拥有人类无法企及的冷静和理性。
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只以数学模型进行交易,并启用机器人作为“基金经理人”的基金,在今年3月击败了日本最优秀的基金公司,获得卓越业绩。
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员、世界级人工智能专家维威克·沃德瓦曾论断:你的工作将在20年内不复存在:到2036年,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将"淘汰"所有人类工人。
影片中,由实验室创造出来的生物有着情绪表达能力,以及冲突的特性,模糊了人类与人造人的界线。
创造出来的生物超越了创造者本身,面对这个基因工程的奇迹,人们远远低估了它的进化能力。
人类在自身的演化中,拥有了“高等智力”这种特质,人类成为地球的主宰,进化的主体。
随着人类的发展,智力从人类大脑独立出来,获得了自主的生命,那就是人工智能。
它比人类更纯粹,有着更大的进化优势,更少的弱点。
这似乎是一条演化的道路。
人类只是演化中的一个链条,一个智能进化的过渡阶段。
(Ps:结局很惊喜,就不剧透啦,影片中伏笔较多,非常喜欢Rose Leslie扮演的行为学家(下图),她的代表作品有《唐顿庄园》、《权力的游戏》第二季、《最后的巫师猎人》)
Morgan,一家集团公司生物工程培育出来的试验品,在实验人员的精心照顾下“成长”。
五岁的摩根,外形已如同十六七岁的少女,拥有超乎常人的能力和智商,和与生俱来融于骨髓的狂暴因子。
因其暴力行为及不确定性,研究公司决定处理掉摩根,从而引发一系列血案。
我开始以为这是一部拷问人性的电影,毕竟套路太明显了--人类为了进化进行实验,创造出生命却转头弃之如敝履,最后自食恶果。
不过从结尾来看不像。
说起来结尾真的蛮惊喜的,女主其实是最成功的试验品。
翻手掌这个伏笔埋的很好,从一开头Cathy被袭击前在摩根身上就展现出来了,到最后女主做出同样的行为时叫人精神为之一振(我看到的时候真是蛮惊喜的)。
手心向上,像是自我审视;当然也可以理解成什么都不是,就一简单的热身动作。
Cathy和女主谈话中也有暗示,“你是个骗子。
你他妈就是个冷血杀手”。
这时候其实还没能把女主的身份和摩根工程的目的联系起来。
我在从女主一转身毫不留情干净利落地把Amy干掉的时候默默打了个冷颤“这丫tm不会也是个科学试验品吧”。
果然是(所以我觉得结尾很惊喜)。
导演想传达什么,确实没看出来。
但有几处看得我心满意足:1. 摩根的评估会谈。
Shapiro教授步步紧逼,质问摩根如何看待自己的身份。
摩根被实验人员当作孩子般照顾了五年,自我定位为一个孩子却招来了教授无情的嘲笑和讽刺。
这里一个由人类创造的新生物对于“我是谁”的追问让影片的层次厚重了不少。
摩根以为自己只有五岁,但摩根超群的智商和与成人相当的理解能力明显展现了差异。
五年的时间足以让一个人工智能生物完成对最艰涩的学科的学习,却不能让摩根充分理解和把握自身的情感,更不能让这个以为自己是个五岁人类孩童的生物完成对“我是谁”这个追根溯源问题的回答。
2. 实验人员的背叛。
在摩根失控的咬死了Shapiro教授之后,项目组被勒令结束摩根的生命进程。
然而将摩根视如己出悉心照顾了五年的人们却不忍心真的致这个生灵于死地,在摩根昏厥之后打晕了坚持要执行公司指令的女主准备要带摩根逃走。
我感觉这个情节充分讽刺了人类的软弱。
你要么就一开始反对,要么就一条路走到黑。
你下个药下一半犹犹豫豫举棋不定的让这小家伙觉得被全世界抛弃了再良心发现重新换上笑脸,人家已经不买账了。
在面对已经彻底黑化的摩根时,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扣下手中的机板,手里的枪似乎只是摆设而非捍卫生命的武器。
3. 摩根的复仇大屠杀。
就是接着上面说的情节,摩根醒的时候实验员正准备带着摩根逃跑,结果被这小家伙三下五除二都干掉了。
我认为摩根的嗜血本性起了很大影响,以摩根的智力不可能读不懂这些人想救自己,可是一睁眼看到的人是闭眼前想杀自己的人,正常人都会暴怒,更别说这天生神力怪了。
影片在这里也终于显露出清晰的指示,摩根是被创造出来的杀手,摩根的定义就是嗜血,之前计划的所谓对摩根不当行为的纠正到这里看来简直就像一个笑话。
这样的摩根才是那些冷血无情的人类所期待的最成功的实验品。
担当主演的凯特.玛拉全程扑克脸,气质冰冷,可以说表演得十分契合。
只是个人觉得饰演摩根的小姑娘周身杀气还要比女主重些。
两只都很喜欢啦。
女主每套西装都想收啊,又帅又美。
看过堪比恐怖片的预告之后整个观影过程中每次摩根一出现神经就高度紧张,其实正片的紧张感似乎并没有这么强。
剧情铺陈和台词设计都中规中矩,女主这条线埋的好,只是感觉凸显得不够。。
听说是导演的处女作(?
),还是不错的。
女主实际上是风险评估员,又是风险解决者。
面对各种不确定的因素,她要一一排查,同时上报上层。
非过载风险降临时,由心里学家评估风险同时决定风险处决方案。
而女主的作用是在事态超出风险评估解决流程时,解决超出程序过载的部分。
女主的处理方法是标准化的,在这次行动中体现为她所评估机构里的当事人的行为如果超出她能预测的范围,或者说会有过载风险产生,那么就实施消灭。
女主的处理方法可以从对安米和大厨的消灭看出,都是在这俩个人表现出情感化不可预测行为时给予消灭,而不是当事态升级就给予无差别消灭。
女主的处理方法与摩根有明显的差别,摩根的选择是情绪化的,更是利己化的,而这种利己化就是项目投资者最不能容忍的。
这就是为什么,心里学家要不断的问摩根会选择什么行动来应对自身利益受损。
项目投资人的标准在影片末尾予以阐述,就是生产适合的工具,同时并暗示寻找取代人类这个群体的新群体。
也就是说,在社会精英阶层,人类只是现在使用的主要工具,寻找代替物就像铁器取代石器一样符合发展规律。
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引申,现代科技发展不是用来满足人类的需求而是在一步步的取代人类在社会中的位置。
想想现代化,信息化,自动化,无一不是在取代人类劳动力的地位。
现代科幻电影,总要以人类作为武器。
但是人类明显是一个难以控制的生物,爱恨情仇,复杂的难以驾驭。
这部电影中的因为艾米违规操作向武器中注入了人类情感,导致武器不能够应付复杂的情感局面最终失败。
而那些研发人员也一起跟着报废了。
李作为另一种武器,明显优于L9。
面对厨师的爱情,她一点没有动摇,最终在干掉L9以后杀了艾米和追求她的厨师斯基朴。
堪称人形武器中的完美样板。
但影片最后她的表现,又怎么能肯定,她没有自己的一个庞大的计划呢?
整部电影李没有流过一滴眼泪,而摩根却在不停的流泪,她的武器属性在和她的人类属性抗争,这人类属性最终让她犯下致命错误。
所以,以人做武器,不可控因素太多,成本太高,断不可行。
但电影如果只是在写武器,大概也觉得没意思,从武器体现人性会让人有更多思考。
但是武器与人性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人自从诞生以来,就没有停止过杀戮,他们一直都是武器。
只不过他们需要吃穿用,所以发展了其他的技能出来。
在战争中体现出来的,无不是人类武器的一面,连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跃跃欲试的要用大炸弹毁掉对手。
武器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还是用科学家当武器更好。
毕竟他们面对的是数字,不是有血有肉的人和被摧毁的人类城市。
眼不见心不烦。
完美的武器。
虽说这片比机械姬晚两年,不知道有没有借鉴的成分,但要我说整体是比机械姬好看的机械姬胜在画面,机器的质感,露点的镜头(虽然我看的是删减版),但其他的方面,包括整体观感还是《摩根》更带劲些两者共同的槽点就是,这么先进的科技了,人类科学家居然不知道留一手,给实验体装一个控制或者毁灭装置艾米让我想到怪奇物语里的鞋拔子脸姐姐,一出场我就看着不顺眼女主李,前半段还有表现出情感来,最后面几乎完全丧失情感,这也有些突兀了,不合理摩根看起来如此面熟,居然是马柔本宅秘事里哥哥的女朋友男主死的有点可惜,紫琼阿姨按说也不该死另外,按理说李(L4)打不过摩根(L9),前面基本处于下风,感觉最后反杀有点突兀,难道是为了说明杀人机器不该有感情,有感情,就会变弱?
可事实上摩根那算是有感情么。。。
除了艾米,其他人都被干死了总体上还不错的,评分起码该给个7分
刚刚看完,演员表演很优秀,点子也不错,但是bug太大了。
首先,把科学家设定成脑残。
动物学家都知道,哪怕是看着研究对象出生长大,感情再深厚,为了防止干扰自然规则,在研究对象陷入绝境的时候也不能去救,何况是专门研究本身就不符合自然规律的人造人的科学家们呢?
作为科学家,首要的是严谨认真为项目负责的态度,什么叫做对项目负责?
不能使得研究对象对自然界或人类社会产生任何负面影响,这是他们身为科学家,对整个人类社会所担负的义务。
所以我不觉得李几次三番说摩根没有犯错的权利很冷血,因为说白了,摩根只是试验品,如果她犯了错误那么就是实验失败,失败后的试验品当然要合理处理掉啊。
如果真的这么人道主义情怀高涨,就请去反对任何形式的生化实验,对于摩根如果你会觉得不应该销毁,那如果换成丧尸呢?
你还觉得不能销毁吗?
他们都一样,实验的失败产物而已。
其次,关于摩根属性前后矛盾。
我的理解是,摩根并非是作为武器研发的,她在武器模型基础数据上的改进,因为郑博士有说过,他们小组希望能将人性的全部美好都赋予摩根身上,不提他们把人关起来养着并且使用完全与其智商成长速度不符的教育方式这个大bug, 这和最后基地大佬聊天中所表露出的,l系列就是研究听话的优秀生化武器的目的并不符合啊。
最后,设定好像有bug, 如果目的是优化人类基因,那没有必要造人造人进行试验,最后还投入生产,如果目的是生化武器,l9系列一开始就不可能通过审批立项,生化武器服从命令才是第一要素,单纯善良美好可爱甚至是感情都是他不需要有的东西,这个bug让我觉得是为了脑洞强行堆的。
脑洞还挺有意思的,演员也很不错,但在我看来,bug实在太多了,影响观看体验,所以扣两星,片荒可看吧,不要细究,不要认真,不然分分钟要被圣母婊脑残科研小组气死。
最后的最后,希望大家踏踏实实的,热爱生活,热爱和平,远离任何形式的生化武器研发,也希望随着技术进步模型完善,活体实验可以越来越少。
1.很早就看过。
但刚刚闲来无事,点开了预告片。
预告片竟然也很出彩!
建议没看过的都看一下,能给这样一个本来应该大肆渲染其悬疑科幻的影片以完全不同风格的预告,不仅必须具备某些形式上的贴切(比如歌词),更需要制作团队的勇气吧!
因为一旦搭配的好,就能使影片更具可看性,更能吸引眼球!
强烈建议大家看一看这支短短的预告片!
2.后来Lee端着枪追到森林里,蹲下从瞄准镜里看见了不远处的鹿,转而放下枪,站起身对着天空开枪。
在影片开始的部分,Morgn看见受伤的鹿,在本性趋势下直接拧了脖子送它上西天。
我猜哈,从制作开始,L-9比L-4的杀戮欲望和能力都要更强一些。
即便L-9貌似有着更接近人类的情感发展,但其实L-4才是相较而言人性稍多的产品,因为他们有能力,却选择在可控范围内不去滥杀。
嗯。
嘿嘿~(装作自己很有道理的样子😊)
我觉得此片应该能得7分片子直接有效,知道自己要讲什么。
2位女主都能熟练地用中文与杨紫琼交流,暴露了2人都是生化人的秘密,这个伏笔也是挺新颖。
最后,第一女主lee把摩根溺死在水中时,已经很令人生疑为什么lee深受重伤但还能上阵杀敌?
此,外几个男人都打不过摩根,为什么lee却能和她缠斗。。。
中间稍嫌啰嗦,但基本没有快进。。。
因为请了一些好演员客串,所以冗长的戏份得到了挽救,比如演心理师得保罗加麦提。
女主把握地不错,摩根的脸有点奇怪,所以此片不像机械姬那样受欢迎。
服化场景都比较写实,不如机械姬那么科幻,唯一取胜的只有动作场面,里面有两位女主的动作戏拍的很专业,还有一位科研人员再危急时刻也显露了功夫,应该是找了一位中方武术指导。
但是老杨没有动手。
全片动作场面为时不长。
所以……变成,不怎么吓人,不怎么科幻,不怎么动作的;哪个标签都贴不上,硬贴上会让人吐槽的片子了。。。
有点可惜
阵容不错,小斯科特强推之耻。竟然能看到Anya说中文,和杨紫琼搭戏!
结尾加一星。
小科幻片,斯科特家族真是如此优秀的。
完全不记得之前看过,竟然又看第二遍。
如果我说我全片最喜欢“you know nothing Jon Snow' 是不是对自己浪费的生命还算一种交代??早就猜到了Kate Mara肯定也不是人类了。。。。。。
very one class compared with other films which are the same type
九阴真经只练成了九阴白骨爪,AI绝对不能少了德育。以后再拍,请务必植入《道德经》,拜托了!
预告片杀手
以为是人工培育,实际是AI打擂。
两个项目组抢资源输了就被砍系列
结局眼前一亮,算是挺成功的小成本科幻悬疑片。
本来有些灵气,最后就剩下杀。
6.5/10关于智能化对人类影响电影不是十分喜欢
结尾转折非常好,角色各个特性分明!
爽片~人类制造杀人工具,最终得到的是孽力回馈。最近一集《犯罪心理》的无人机杀人也是,试想你正在家里玩电脑,突然窗外升起一架无人机,不管他装的是机枪还是摄像头,不管是机主本意还是系统被黑,你会觉得安全吗?
随便在家里的电视上看的,虽然剧情比较无聊。但是它姬啊QAQ,我的百合魂熊熊燃烧,看的时候脑中已经剪好了一万个橘里橘气的视频!!
结局的反转可能是个败笔,反而削弱了深度
看到快结局时已昏昏欲睡,想着一会儿完了就去打1星算是送给森林风景,然后来了个反转,总算把60分钟的瞌睡赶跑。以为是部小清新科幻片到结局才发现还是个小暗黑。不过整体还是小成本,节奏拖沓,演员一般,结尾稍有亮点但过于刻意
高级一些的人类 容易被愚弄
比徐克的《射雕英雄传》更像武侠片。都是流量明星,国内这位的演技纯属三岁小孩。安雅在湖里飘着,全妆和脖子两个颜色,为啥ai和外星人老是要画这种全妆。李这个一上来感觉就更像机器人,演都不演一下,有必要最后还来这种莫名其妙的上情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