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扑克的一切很小的时候记得在院子门口有个小摊,摊主会拿出一沓牌给小朋友抽,按他说的规矩抽中什么什么牌就有奖品拿,比如说玩具警察装备啦,水枪啦,也有扑克。
我几乎每次抽都能获得不大不小的收获,积攒的最多的就是玩具手铐、玩具盾牌、玩具徽章等等,反正没有女生玩的东西我觉得抽一张牌就能抱个玩具回家真是太神奇了,好像买东西不要钱一样哈哈(这就是初次赌博的快感)虽然我坚持回忆当时抽牌是不要钱的,不过我爸我妈也坚持记得是要钱的。。。
即使投入资本多了一点点,回报还是很丰厚的啊~那些塑料玩具除了被人为破坏的,没有自己出现质量问题的。
所以那每张扑克牌对我来说,真是为我变出了一个小小的娱乐世界。
即便是我不喜欢的玩具,也让我觉得是自己挣回来的一样,十分疼爱~说来也很奇怪,这是我爸爸妈妈一点都不反对我参与的唯一的投机游戏。
可能一方面因为每次都有奖品;一方面看我又很得意。
家里几乎人人都喜欢打牌。
最早参与的应该是“吃面包”和“吹牛”,然后玩“争上游”。
我爸我妈有一段时间疯狂玩“拱猪”。
到了初中开始玩80分后一发不可收拾,直到现在四个人凑在一起也经常“双扣”。
间或玩些什么“斗地主”啊什么的。
到现在迷上杀人牌呵呵~不过那已经跳出扑克的范围了。。。
除了牌戏,扑克还有一个伟大的妙用,就是算命。
在我们小学初中的时候,塔罗还是之后一个遥远的传说,现在看来,当时的算命技法可能既显得稚嫩,又很不专业。
可是相比**仙而言,用扑克玩算命算是一种很健康又很安全的娱乐迷信方式了吧。
三四个小人儿凑在一起,求算者洗牌,一般不超过三遍;熟练的人来发牌,通过各种不同的组合排列捣鼓捣鼓,在桌面上搭建起一个过去·现在·未来。。。
有人问桃花运,有人问考试成绩。
也有人故意捣乱想试试真假,就出一道大家都知道答案的题目,然后算命的那个人就会非常高深地飘出来一句:心诚则灵。。。
也是由那个时候开始,我对四种花色有了自己的偏爱和嫌恶。
貌似红桃代表好运,方片代表财富,梅花是什么?
黑桃就不太吉利了。。。
伍迪艾伦演的那个小老头儿在《独家新闻》里面就喜欢抽张扑克牌来看运气。
而在sting的歌里,所有的花色都只是个意象,都不是shape of his heart扯太远了。。。
扑克王偌大的厅里坐了十来个人,让我在最近频频感叹中国电影市场这么景气的时候终于能够喘口气。
不会有屏幕前偶尔来回晃动的人影,不会有角落里时不时发出的猜测和评论,哈哈只要看到刘青云和古天乐我就觉得已经很过瘾。
古仔在这里真是搞笑到无所不用其极,但我觉得卖弄小可爱对他来说应该不算什么难事。
而刘青云还是一贯地神经质。
这个故事既不是说富家子纨绔败家经高人点化再振作的,也不是烂赌徒白手起家一朝发达的。
我猜导演最后时刻是有点想要反转的意图,不过刘青云出场的时候只能说假不正经,绝对看不出心术不正,所以我认定他不是反角。
倒是古天乐那个一开始就是装稚嫩倒让我有点失望,我觉得故事还不如安排他就是很小孩子脾气呢反正我觉得中间人物性格波折起伏铺垫不够,不过故事讲得还算比较流畅。
中间有几场戏大家看得很high林雪的出场是个亮点。
何超仪也很出彩,凭她一贯的鬼马,还有赌王世家的背景。
至于对澳门旅游业的宣传,实在是让人心生向往。
我觉得住在巴掌大的岛上也挺好的,可以吃遍城里每个参观,逛遍每家商店,里面还有句台词说:澳门人不花钱买水的,去赌场拿就是了哈哈那个旋转木马的情节着实感动了我,虽然我后来津津有味地讲给别人听的时候被指小儿科。
爱情在这样的片子里从来都只是起一个锦上添花的作用,古仔最后在牌桌上说“扑克桌上我从来都只靠自己的运气”就是个证明哈哈不过我仍然很喜欢邓丽欣坐在木马上说“可惜木马不转”的时候,古天乐说“你想她转她就转了”,然后很快乐地绕着圈儿向后跑。
这只是一个小伎俩么?
这应该是一份难能可贵的心意吧这部片子算是美女云集,不过前提是你不能那么挑剔...我发现我这个写得头重脚轻。
不过这部片子确实是没啥说的。。。
就很娱乐,很轻松,然后一点都不深刻不刺激,所以也不烂。
最后,来抽张牌吧,红桃A?
万事大吉
扑克王是一部纯粹的商业片,港式喜剧,不要对这个电影抱太大希望,只是无聊时看看还行,看看挺轻松。
荷官-罗凯珊扮相很不错,何超仪印象深刻,有点点关之琳的感觉,但是更霸气,刘青云演技自然纯熟,和古天乐的组合得心应手,古天乐演的阿杰有点做作,刘青云演的挺随便,不过当个无聊时的消遣绝对够了,剧情感人,轻喜剧类。
其实扑克赌博戏份,大家都很熟悉王晶拍的赌博了,基本上是没有大的区别,不过很值得赞扬的是俏皮的爱情,我也想不到上年纪的古天乐也会表现了单纯又傻帽的少男,而邓丽欣演的少女很不错,他们在一起的戏份可以说是影片的亮点,也是最好看的。
影片虽说是爱情浪漫,但是金钱的力量不时搅乱其间。
钱,钱,时下约会都要数钞票,定地位了。。
刘青云最近演技不咋的了,还是喜欢他以前在股市风云里面的角色,期待他能超越。
有很长一段时间,再没看到过“赌片”。
关于情义的故事,都讲完了。
再说了,毕竟,这种类型有违“价值观”,所以越来越少。
偶尔出现的几部,基本也就是走喜剧路线。
故事里头的刘青云,难得“骚”成这样。
故事里头的古天乐,也难得“嫩”成这样。
当年皮肤白的时候,如果装嫩感觉还行,黑成这样还装,只能说是喜剧笑果了。
整个故事感觉就是无厘头,为了贺岁而贺岁吧,想看以往的强烈冲突,基本上欠奉。
倒不如说说这对小情侣的故事。
这俩,是爱情吗?
这问题还真难回答。
首先是女的看不起男的,然后男的要死要活。
后来男的傍到了古仔,摇身一变,去奚落了一下女的,女的开始发脾气,说承认自己当时太过分。
然后……然后……两人就在一起了。
这是个啥???
故事的最后,俩黑块儿进行终极PK,但过程完全不靠技术靠运气。
然后古仔欢快的赢了,刘青云欢快的输了。
当真是随意得很。
当然了,本身就应该这么随意,输赢本来对他们而言,就不是个事儿。
CEO觉得太子爷是个二混子,所以想着扶一扶。
太子爷也觉得CEO是不是心怀不轨,所以想着敲一敲。
双方的试探还行,考试过关,皆大欢喜。
当然了,要说搞笑,怎么能少的了林胖子。
爸妈结婚纪念日那天,我去了学校一来为自己的求学生涯画上句号,再者也是给他们俩“约会”的机会果不其然,星期天一到家,老妈就等不及向我汇报:昨天下午我们很早就出去了,晚上在哪儿哪儿吃了晚饭一起在市区逛了一圈,对了,你爸还给我买了一身保暖内衣,那叫一暖和哦!
以前这时候穿着羽绒服都冻得抖,这会儿我都觉得热……唠哩唠叨说了五分钟,听得那叫一个心酸你说那晚我怎么没想到也买件保暖内衣献献殷勤呢题外话,只是看见笑容对着张人杰喝下那碗药的情节想起的剧情老套不在话下,只是演绎在我妈身上,实属难得所谓戏如人生,人生如戏,在我看来,多些是非罢了好不容易摆脱了“无间道”浪潮一大帮导演也到了黔驴技穷的时候有拿出胶片洗洗称为终结版,还自以为是个什么东西的 有拿出老剧本换个男主角,再加俩人称为重拍经典的有叫上一大帮人跑到内地将电影改成电视剧,声称是翻拍的他们都算走穴,只是换了不同的方式这其中最没出息的,就是将香港的赌术电影搬到澳门再拉出几个香港人,在牌桌上讲什么大道理的赶上澳门回归十年的时候看了这电影心想那天的媒体杂志虽对澳门大赞映日荷花别样红可也没见谁夸澳门赌博业蒸蒸日上,娱乐业发展势头喜人的毕竟这是入不了流的事业可偏偏有人要在这时候谄媚一番 在这个赌马的城市里狠狠拍个马屁折腾出两小时的时间讲出一个皇帝的新装的道理依稀记得古天乐耍酷的时候还是在“新家法”里再后来似乎开始转了路线,不是一个娘娘腔就是一个气管炎白白浪费了那一身古铜色的皮肤期盼他与阿祖的枪王之王里的表现吧好比吕燕代表了法国的审美观一样应采儿绝对占据了我印象中港姐的最佳位置只是这印象里几乎都是与赌有关不是麻将就是扑克,不是梭哈就是show hand,很是败胃整个影片从一开始叙事结构就零零散散 中间穿插进一些故事情节,似将所有关系网络串联起来真实意图确实希望把观众带进导演设置的陷阱里让大家跟着他的节奏往里跳,直到最后情节导演站出来,澄清事实,通过古天乐的嘴告诉大家哈哈,你们都被我骗了吧!
(真够二的)等到电影结束,看着笑容和张人杰离开带上一个真人真名出来打酱油的“赌神”离开观众或许才开始考虑整个逻辑关系到底是卓一心生仁慈磨练张人杰,还是能力不够,没能稳固自己的江湖位置亦或是张人杰本该疯疯傻傻,在最后时刻灵活附体谁也不知道,或许导演也不知道为了赶上澳门回归纪念,没有什么比让SB电影杀青更重要的事了到底是卓一耍了张人杰,还是张人杰耍了卓一其实都不是,而是导演耍了所有的观众而已我们倒是读懂了导演的孤独,那导演什么时候能读懂我们的寂寞呢?
难看 真难看硬着头皮看完的古天乐和刘青云什么时候可以不接这种烂片了两个女主角都不认识唯一还过的去的就是赌王的女儿何超仪了香港电影集体丧失尊严
算是一个转型的赌片吧。
没了血雨腥风,也没了你死我活,一切以轻松娱乐为主。
不过,想想也是啊,和气生财了……哈哈
如果不是这部电影结尾处多此一举的“事后诸葛亮”般的情节,电影还会是一部比较可爱的合家欢级别贺岁电影,也就是后期如同儿戏的赌局和说教部分,也让片子前半部分苦心营造浪漫主义气息几乎丧失殆尽。
别看《扑克王》是一部赌博题材的电影,千万不要将本片和上世纪80-90年代的港产赌片相比,因为港片风光早已不在。
《扑克王》的特点和上世纪香港著名赌片大同小异,都是在以赌博题材背景下,包含着一个励志成长或阴谋理论的故事。
不过本片有所不同的是,电影中各种赌局并没有展现出多么高超的赌技和夸张的特异功能手段,反而采用最直接也是最被人向往的方式——“运气”,来赢得最终的胜利。
这样一来,电影在最后大战上的说服力也就不那么令人信服,好在电影设定了一个非常浪漫主义的故事,一个给人带来好运的女孩作为片子发力的重点,也使得这部讲述现实的励志片捎带了浪漫主义的情怀,单凭这一点,其实无论电影故事再平庸再无趣,观众也可以从中体会到暖暖的恋情物语,还有牌局大战中的紧张气氛与爆棚的欣悦。
可是电影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充满俗套的浪漫,可以看出导演在后期力求创新的打算。
在结尾处一个回马枪,足以能转变的观众对整部影片的看法。
但回马枪也有耍不利索的时候,一不留神就把腰闪了。
《扑克王》在后期的情节转变不但让没有让观众有惊艳的感觉,反而使人觉得有一种被忽悠的想法。
电影前期塑造的浪漫基调到结尾被全盘推翻,转而成为味同嚼蜡的说教。
其实看片中人物正好代表了电影的发展,刘青云的角色无疑是片中的闪光点,本来一身正气的黑马王子在片中的反派形象入木三分,令人印象深刻,而且结尾处的转变也更能使大家体会这个一团正气的人物身为反派的无奈与孤独。
反而古天乐的角色是在令人摸不着头脑,本来本片就是一个败家仔的浪漫成长史,非得在结尾处玩无间道,使得片子大部分时间对人物刻画和描写都成了一纸空谈,也别提什么浪漫情怀了,古天乐和邓丽欣的爱情主线本大有文章可书,结果反而不如黄又南的爱情支线玩的浪漫。
也许这个电影强调了现实的无奈吧,古天乐和黄又南的角色正好一个代表了现实主义,一个了理想氛围。
电影的制作精心,场面可谓华丽十足。
电影里非常有趣的现象就是对于展现赌局的方式,摄像机在牌局上以一张张的扑克为主视点,采用微观摄像对纸牌的动作捕捉,从而延伸到人物脸上的细节表情,这与传统港产赌片的注重大局和以人物为中心的表现方式不同,后者更多展现了大气。
而本片则突出了局部的精致与细节的刻画。
电影2个小时的片长,好多情节显得很没有必要,比如张兆辉和向左角色的无故出现,还有刘青云和何超仪之间的恩怨也不了了之。
在电影结尾时除了两位主角无间道一般的情节,还有如同儿戏一般的双方对决,令人觉得高潮还没有到便结束了。
当然,《扑克王》在这个贺岁的档期出现,别看他质量一般,但是电影里的美女帅哥和澳门的秀丽景色却让我们记忆犹新。
借着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之际,在看完电影的同时目睹了电影中堆积如山的票子,抒发一下对澳门的向往,也感慨一下自己囊中羞涩。
所以,《扑克王》这部贺岁娱乐电影带给我们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让我们在这个寒冷的冬季能找出一个度假和打发时间的去处——赌城澳门,如果你的钱足够充裕或者身边也有个会给你带来好运的女孩。
刚看完<寻秦记>,看到主演是古天乐, 就抱着看一下的态度,没想到让我这么失望剧情前言不搭后语,怎么感觉女主角那么贱呢,女荷官不错,何超仪有气质,是亮点,演这样的片子,我看双黑都无奈了,和寻秦记里面的古天乐相比,脸是不是变肿了
片名:扑克王(Poker King)导演:陈庆嘉、秦小珍主演:古天乐、刘青云、邓丽欣、何超仪上映日期:2009年12月22日读家:白小顶推荐指数:★★☆☆☆☆一句话点评:就像一杯温吞水,平淡无奇成了最大卖点,注定在贺岁档会成为炮灰。
赌片可以说是和黑帮片一样让香港电影名扬四海的类型片,不过随着内容重复和制作粗糙,在王晶恶搞了一堆《千年之王》系列后,这一类型片,逐步走向了没落,好多年就看到了这么一个《扑克王》,却表现乏力,毫无新意。
《扑克王》的故事很简单,被集团总经理卓一挤走的“富二代”人杰通过努力,参加“扑克王”大赛,重新继承家业的故事,并在这一过程中找到自我并获得真爱。
故事俗套的我都不想多提,这种八、九十年代香港电影中的俗套桥段竟然还被拿来大卖特卖,本该是小人物厚积薄发的励志史,却成了一场平庸的泡妞,做糕点、打扑克的流水账,加上有点“花痴”加“白痴”的搞笑,没有啥太多的新意。
也许是为了庆祝澳门回归十周年,影片全部取景澳门,而这也是电影惟一值得一看的地方。
流光溢彩的赌场,葡萄牙风情的街道,标志性的名胜古迹,当地的特色小吃,让大家能够全方位领略到澳门的奢华和秀美,如果暂时去不了澳门,就算免费旅游。
剧情的单薄,注定了《扑克王》中的人杰当然不会“卧薪尝胆”,他没有赌神高进的潇洒大气,也没有赌圣阿星的胜券在握,他的扑克技术让人更多的感觉靠运气而不是实力。
我甚至觉得其实影片基本上没有高潮,两个人扑克对垒成为了一场惺惺相惜的对话,更多的就是兵不厌诈的反复重复,卓一是为了“教人成材”,人杰是“为了考察对象”,唉,原来大家都是有心人,为啥要这么纠结和麻烦呢,关于输赢结局大家早就心知肚明,过程看得还真累。
爱情在这里同样稀缺,人杰和售票员笑容,糕点师阿信和发牌女乐乐,卓一和女助理施晨,两对半的爱情虽说有模有样,却没有腔调。
陈庆嘉对都市轻喜剧的功力,在这部戏中,不管是细节还是套路都乏善可陈,结果这几对都是除了空有外表,但无法让人对他们的情感变化,有任何的触动和共鸣。
刘青云和古天乐的搭档,在这部缺乏层次电影中,他们的表现只能说是中规中矩;倒是饰演赌场高管况小姐的何超仪,干练温柔,让人印象深刻;一大批新生代的美女,尽职尽责的充当了花瓶角色,虽说没啥像样的故事,至少还有眼福。
没有了黑帮威胁的隐忍,没有了出老千的新奇,没有了精确计算的乐趣,现在的《扑克王》只是一部既不励志,也不传奇的伪赌片,它有搞笑,有爱情,有扑克,却缺少了让我感动或感叹的兴奋点,或者说它已经不能叫做赌片,而是寓情于景的风光片。
陈庆嘉做编剧还算合格,但是做导演却显得缩手缩脚,一切以不出错为目的,这么一部各方面表现平平甚至中庸,只能靠美女和风光做噱头的电影,又何必非要进入贺岁档分一勺羹呢,不看也罢。
给五星?久违的粤语 好亲切!
很喜欢剧中的小浪漫
有点搞些的古天乐和刘青云。哈哈哈。。。
还是蛮有意思的嘛 虽然我看不懂牌 老帅哥啊老帅哥
居然坚持看完了,好佩服自己的定力!元旦假期最后一天的记忆......
还成吧。比我想象中要好一点。
一般!出人意料的表现方式,只是故事有点老套。@Home
挺喜庆的贺岁片,虽然几段爱情故事都非常假
原来澳门是不用自己买水的
又一部庆祝澳门回归十周年电影。不过邓丽欣好正
看在青云同学份上,还凑合:)林胖子又抢戏不少,哈哈
不值得花钱看
看的我想玩儿扑克了啊
最近喜欢上邓丽欣了。。。
唔咸唔淡嘅廣東話最搞笑。
哎。。。这电影= =怎么说呢~古天乐很呆!只有林雪比较搞笑~
好港的港片.
古仔枱上扮娘
浪费时间
他有笑容 我有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