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看僵尸肖恩的时候,没有看过几部电影,更加没有接触过所谓的英式幽默。
看完后目瞪口呆,呆若木鸡,满脑子只有一个想法,我操,太酷了!
后来又看热血警探,现在回想起来,其实比僵尸肖恩的笑料更多,而且从非现实题材回到了单纯悬疑,整部电影酣畅淋漓,特效,动作,音效,让人看完了还是会不断回味,脱不开来。
星期五美国上映的电影,其实一般影院都是星期四晚场就开始了。
而这次为了可爱多三部曲的完结,AMC更是推出了星期四下午连看三部曲的套餐。
我想了想,还是没有去。
正好多僵尸肖恩和热血警探躺在我电脑里很多年,我一直也没有看超过三遍。
有些经典,不需要一直重复,精彩也会永远刻在你的脑海里。
星期五一个人去看完了世界末日。
给了四颗星。
也许懂我的人会知道,我没有给五颗星,其实已经是一种否定了吧。
诚然,电影精彩,尽职,做到了作为一个该系列粉丝期待做到的一切。
也许一些笑料并不是那么突出,但是这正是可爱多系列的风格,让你想笑又笑不出来地痒痒,但又痒得很舒服,最后结局再给你痛快一把。
我没有失望,但是我却也没有达到前两部时的高潮。
就好像第一次吸烟进肺,带着期盼,害怕,对未知的不安和惶恐,一口下去,整个人晕眩,窒息,麻痹,肺部收缩,但是同时两扇肺叶好像两颗巨大的睾丸同时高潮了一样。
那种感觉,只有第一次吸烟才能感觉到,越到后来,越淡。
烟并没有改变,改变的是肺和你的期待。
世界并没有改变,改变的是我们。
看了僵尸肖恩以后,追着去看完了spaced,论荒诞程度,不亚于三部曲任何一部,那时候的Simon和Nick那么年轻,笑起来超级没心没肺,生活里没有任何重要的东西,就好像僵尸肖恩里的主角,工作和人生对他们来说没有任何现实价值,他们恣意地挥霍自己地青春。
后来看Simon闯荡好莱坞,在一些口水电影里跑龙套,各种苍老。
于是在世界末日里,主角们都已经沦陷在生活里,无法自拔。
唯一“追随自己内心”的Gary其实确是个懦夫加瘾君子,只是通过放纵自己来逃避现实生活的残酷。
虽然最后世界毁灭,他终于每一天每一天地活在了自己理想的生活里,但却正因为剧情荒诞到如此,才更让人意识到现实的冷酷,冷酷到让人后背发凉,汗毛倒竖。
完结曲的世界末日, Simon和Nick笑容依旧,但是鱼尾纹都已经可以夹住苍蝇了。
也许真的是外国人老得比较快吧。
影片的开始,Simon在AA的聚会给其他的酒鬼讲故事,世界还没有毁灭。
影片的最后,Nick给围坐在火堆边的孩子们说故事,只要还有火,还有孩子,就还有希望。
僵尸里,女主就是酱油,警探里,根本没有女主。
末日里,女主最后跟男配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这就是改变,这就是进步,这就是希望。
外星智慧生命最后被两个二愣子气得甩手离开,留下了一句Fuck it。
有谁能这么洒脱地说一句,Fuck it.然后撒手离开
来花痴美貌的,在开头少年变成西蒙牌老屌丝的时候,退下了;来看悬疑情节的,在老头说明书一般的一通泄底之后,退下了;来看科幻情节的,除了塑料模特反派和摄魂蓝色电光,别的啥也没有了;来看枪战的……不好意思,本片没有枪弹……如同影片里陪着西蒙胡搞到最后的只剩下喊出,“他是烂人,也是我的烂人”搅基宣言(并不是,不过也差不多了)的胖子,现实里会追随这部片子的,大概就是爱西蒙,喜欢看着这人到中年还依旧可爱兮兮的家伙,在影片里从头到尾的欢乐混乱了。
影片整体节奏很快,情节比较连贯,bug也不少,而且西蒙同学在此片里前所未有的任性。
下面是正儿八经的影评。
少年一去不返,可笑如同你我。
没有闯关的世界尽头,在意气风发的清晨算什么呢,红尘万丈,正等着少年用新的光辉让自己继续不可一世。
谁知道情节急转,前方红灯,西蒙左眼三道右眼三道中年衰褶,满脸不忿的坐在椅子里,给观众一个醒目提示:不是少年俊美都会变成中年优雅,不是肆无忌惮都会变成独一无二,那方朝霞不是明日启程而是青春终点,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失足的中年人生败将。
失败带来教训,挫折换来领悟。
如果你这么想,那么你肯定和西蒙的口味对不上。
既然人人都说我错,我更不能改,改了不就承认你们对了吗?
不反省,不思过,西蒙念念不忘的只是少年光辉未完旅程里落下的世界尽头。
朋友们满面春风,事业有成。
小自由卖着房子,彼得成了老爸的合伙人,马脸有年轻妹纸相伴,包括曾经和西蒙闹翻了的胖子,也前所未有的正牌精英,一身西装的坐在律师办公桌的后面,后背顶着椅子,肚子顶着桌子,特别帅气。
难得的,看到了西蒙在胖子面前,吃了瘪。
奇妙也就在这里,影片根本没纠结在几个成功人士怎么就被一个老屌丝给说服的心理过程上。
镜头一转,火车站上,五人帮的四个人已经排排坐的在等西蒙了。
我不禁在想,如果我家乡的儿时朋友叫我回去,说,咱们重温旧梦去压马路吧,九成九我不会去。
所以说,这几个哥们儿真的聚在了一起,彼此间的情愫还真是不一般的深。
深情五仁组…五人组,开着1989年的破车上路了,车里唯一不苦逼的就是西蒙大爷自己,你记得小时候即使挤在晃晃悠悠的破大巴里还兴奋不已的春游行吗?
西蒙就像那种心痒痒屁股都坐不稳的小孩,一路蹦蹦哒哒的把小伙伴们往酒吧里带——辉煌的世界尽头之旅就开场啦,所有的小事情,小瑕疵,都忽略了好吗,啤酒就在那里,拿起来喝吧!
不过,要是这么一路傻逼的喝下去,电影就没得演了对吧,小伙伴们很快就发现,他们的世界尽头之旅是完全是无!
意!
义!
的!
要找乐子,一家一家连装潢都一样的酒吧有什么乐子?
要重现青春,对于人生得意的小伙伴们根本没有必要;要联络友谊,全程几乎只有西蒙一个人在磨叨……作为只是看在西蒙面子上来陪陪他的小伙伴们发现这趟旅程没有任何附加值,感情没有升华,喝酒更像体罚,西蒙在一家家酒吧走过路上愈加展示出他毫无成长的心智,于是,小伙伴们的脸上几乎出现了与要告诉留恋游乐场的孩子该回家的大人一样的表情,他们在西蒙一个人去厕所的时候商量着,就这么撤了吧,他们脸上那丝忍不住的对昔日老大的可怜,带着日常生活里成熟理智成年人的优越感。
怎么可能就这么一直日常系下去呢!
怎么能就这么向成熟冷静的大人世界投降呢,影片风格随着那个被揪下脑袋的蓝血少年而一瞬变身,与三部曲的前两部接上了线。
不得不说,前面的日常构筑的实在是太平凡,太安分,太没有异样,简直都让我忘记了这是一路和僵尸战斗过来的主角们搞出来的片子了。
蓝血人的行动带着和僵尸一样的刻板,但是变得急速很多。
在男厕里的一场战斗,对于影片意义非凡,在此之前,毫无意义的世界尽头之旅就此有了意义,原本人心涣散的小团伙在这里拧成一股绳。
本来是被同伴们迁就的西蒙再一次成为这帮人的头,他的不假思索、任性鲁莽、自我中心、对环境反应迟钝在常人的世界里可能是行不通,但在这个四处飘着诡异气息的小镇午夜,在伙伴们都开始因为担心紧张而紧张兮兮的时候,只有他的依然故我,显得更具备行动力和应变力。
是啊,西蒙大爷他一向就是这么活过来的,他压根就不在意自己脑袋瓜里那些东西之外的世界——同伴们都变得成熟了,他没变;大家都融入社会了,他没有;甚至在智能机的时代,他还用着黑白屏的诺基亚——所以说所以说,周围多了几个蓝血的人,或者说整个镇子都在酝酿着对于他的阴谋,这些并没有对西蒙产生太大的影响,只要不干扰他的世界尽头之旅。
对比之下,蓝血人显然比西蒙同学细腻敏感得多,完全没有西蒙的厚脸皮,完全无法接受西蒙一行人“不,我们不想入伙”的拒绝,从冲突到到威压到色诱到威逼到循循善诱到内部策反,蓝血人就像我们从小到大所熟悉的各色反派:小日本、反动派、封建家长、教导处主任……那样,对西蒙一行手段用尽、围追堵截,他们明明拥有着整个镇子,却对几个观光客一般的返乡人大动干戈。
在这里,很容易就注意到一个关键词——融入。
从那两个酒吧里出现的人类,到后面那个老头的泄底,我们奇怪的发现,貌似无所不能的蓝血人,就像是自卑感极强的自大狂,他们一方面夸耀着自身的优越与能够带来的好处,另一方面却确信这些优越感并不能吸引西蒙,所以一直在友善的表面下藏着武力镇压这根大棒,时刻准备着在西蒙开溜的时候一击必杀。
如此薄弱的自我认同感,就算他们创造的世界再优雅再完美,在西蒙的胡搅蛮缠面前都是没有用的,西蒙带着他的胖子一路损兵折将来到了世界尽头,也就是蓝血人与地球人间最后交易。
在这场交易里,蓝血人道出了他们的身份与目的,一个来自更高等文明的智能看不惯地球人的野蛮懒惰不思进取放任自流,于是决定出手干预,把有影响力的地球人一个一个替换掉,而能够融入他们不兴风作浪的地球人就由他们监控着,最终讲创造出一个人人完美进步向上的新文明…而这个高等文明甚至创造了一个帅炸天的少年西蒙,诱惑现在已成屌丝的西蒙:融入我们吧,你能获得将人生的失败一笔勾销,再攀巅峰。
看到这,我在想,如果真的有蓝血人存在,他们代表的文明真的优秀吗,在这场求得认同的交易里他们开出的条件又足够诱惑吗?
无疑,蓝血人意图弘扬的方面都确实是好的,有秩序,讲文明,懂礼貌,在现实中遇到这样的人我们也会觉得这家伙不错,但如果这家伙在我说句脏话的时候直接给我一耳光那我肯定是要扇回去了,所以说蓝血人的文明首先表现出的是容忍度的低下,正因为其缺乏包容性,才不惜代价要求地球人的融入;其次,蓝血人的文明是本末倒置的,他们怎么建立的呢,是通过把人替换掉来建立的,也就是说他们在乎文明的表象多过在乎人本身,但是对我们来说不论是礼貌还是秩序还是文明他们存在的意义都是为了人而存在的,从古至今无数蔑视人的政权阶级的覆灭已经可以证明我X党选择以人为本为口号还是明智的,至于是不是只是口号在此就不说了…最后,用少年西蒙来换人的策略…就说蓝血人没人味呢,你这不触西蒙大爷逆鳞呢吗,换了那不就等于承认自己白活了吗?
要我我都不换,何况比我更没脑子的老屌丝西蒙啊!
综上所述,交易失败。
蓝血老大带着苦口婆心你不听,玩脱了你可别怨我的口吻撤离地球了。
——————————明天接着写。。。。
作为血与冰淇淋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一如既往的搞笑中带着点魔幻主义色彩,依然是西蒙佩吉和佛罗斯特作为搞笑担当,《世界尽头》和《僵尸肖恩》、《热血警探》一样,恶搞无下限,但是相较于前两者,这部稍微有些逊色的地方就是突兀的外星人转接剧情,而且动作戏份也少了许多。
当然了三部曲的宗旨都是用无厘头的故事情节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地球终将毁灭,人类也终将走向灭亡,而每个人短暂的一生中有多少事值得铭记又永不后悔呢?
西蒙佩吉的角色告诉了我们,我们遗憾的那些未竟之事,如果有一天能够奋不顾身的去实现,那就永远不会迟,也许永远不会被遗忘!
永远做自己,哪怕天崩地裂世界尽头又何妨!!!
曾经一起厮混的5个哥们,如今人到中年,除了Gary之外的4人五子齐全(房子车子票子妹子孩子)。
Gary突然造访找上4人,约他们回家乡重聚,走完他们过去未曾完成的pub crawl。
好不容易聚到一起的5个人如今不管是体能和饮食习惯都跟以前不一样,喝到一半开始发生争吵,眼看着大家要散,画风突变成了科幻片,外星人的出现打乱了计划,一群人被迫继续凑在一起共同抗敌。
一伙人走一路丢一路,Gary和当年最好的朋友Andy撑到了最后,却在世界尽头酒吧大打出手,Andy质问Gary为什么那么执着于完成pub crawl。
this is all I have got。
那时年少气盛的Gary以为他的人生刚刚展开,没想到余下的日子都是用来怀念那个酩酊大醉的夏夜,其他人都向前看了,他的生活,却一直留在了90年6月22日。
这是一场回不去的梦。
《The World's End》(世界尽头)是西蒙佩吉继《僵尸肖恩》《热血警探》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 延续了西蒙一贯的离奇、讽刺、基情、另类超现实主义写实风格 并保持了一如既往荒诞的英式幽默 让人看过引人发笑后又会引发思考相比《僵尸肖恩》里尼克扮演的顽劣、与社会脱离的胖子肖恩 本片中西蒙饰演的主角Gary King(- -|| 不是gay king 片子里也有吐槽名字的情节)则是与之做了个角色大对调 且可谓是“变本加厉”更加的堕落 而盖瑞从小的玩伴好友们 随着岁月的洗礼和经过了时间的历练 成家的成家 子承父业的继承父业 都已经在社会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再看我们的主角 顽劣的性格 放荡的个性 不思进取..... 在好友和外人看来 他是个不折不扣的与世隔绝、脱节于社会累赘 而在盖瑞眼里 时间与岁月只是刻在脸上的那一道道皱纹 儿时的那份单纯快乐并没有因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而被冲淡、抹灭 追寻自己内心的那份快乐 是他一直所坚持和向往的 为此盖瑞决定把如今都年过不惑的大家聚起来 一起寻找当年未尽兴的那份单纯快乐 决定来次“醉后末日” 也正因这次也可能是最后的疯狂 盖瑞和他的朋友们的世界以及整个地球被完全改变了……曾几何时 儿时的我们 憧憬着明天向往着美好 单纯、快乐;长大的我们 禁锢于围城 沉浸在其中 空虚、乏味 渐渐的遗失了那些曾经单纯的快乐…… 当我们在只为了赚钱而赚钱 财富变得只是银行卡里的数字;当我们只为了发微博、微信而发 科技网络把我们彼此间的距离拉近的同时 而却又将曾经熟悉的我们越推越远…… 网络、科技、信息技术等无时不刻的改变、影响着我们 在为我们带来生活的便捷与便利时 却又奴役和左右着我们…… 这一切的改变让我们在心里感到一丝欣慰和慰籍时 却又突然发现有多了几分空虚与失落…… 在这个价值观演变、社会变化的世界中 我们得到、受益了很多 可逝去、失去的却更多 并且是用再多得到也无法替代弥补的……也许像影片的结尾一样 the world's end既是the world's begin 新的开始 新的世界中的你我 就好像平行宇宙中的另一个世界 重新洗牌后的世界没有了这些“枷锁”的束缚 今后的社会、我们会发展成什么样 不得而知 但无论世界如何变化 文明如何演变 我们都会像佛洛伊德的三我理论 有人会像“自我”一样 在这洗牌过后的世界里遵守着社会的规律 墨守陈规的继续重复着“之前”的自己;有人则像“超我”一样 抛弃所有的名与利 不计一切的得与失 安然于环境中;而像主角盖瑞这样的人 遵循着“本我” 放荡不羁的 享受着随遇而安带来的这份单纯的快乐…… 看过西蒙的三部曲就好像喝下一杯带气的苏打水 让你口舌之间感到畅快淋漓 看过大呼过瘾的同时 事后却又发现喝进腹中的只是杯水 在电影中荒诞的揭示演绎了一番却又没进行过多的批判与谴责 只是静静地耐人思考、引人发醒……
扫了豆瓣20条长评,好像还没有人真的聊这电影的另一种可能,即开场4分钟之后全是主角Gary一人脑补的。
来,我们仔细探讨一下这个可能性。
“你失望了吗?
”“失望什么?
”“你们最终没有到达世界的尽头。
”这段发生在电影开场的互助会的对话,成了Gary脑补1990串吧之路的契机,电影里的提示:一. 从他招募众人的片段可以看出,他对四个好友的认识隐约留在1990。
二. 串吧之路的一系列故事,稍后展开。
三. 约85分钟,他与好基友争执时露出了精神科病患的手环。
互助会与精神科串吧之路需要详细展开,我们可以隐约感觉到前四分钟的1990串吧之路和电影(权且当作是2013吧后面说外星人来这里23年了)的串吧之路有诸多相似,列下对照清单的话,我们似乎才能理解,为什么到后面剧情越来越荒诞。
0. 途中
1990/2013——我开着“野兽”进城,按了一个路人的门铃。
五个人并排走时位置都一样。
1. 一号邮局(The First Post)
1990/2013——“我们去了酒吧,大喝一场”。
酒吧名字直译就是“第一站”。
2. 老相识(The Old Familiar)1990——“我们醉了,我们笑了,我们争锋相对,有小妞,有烈酒,有好戏看。
当然了,最重要的还是有酒喝。
”这里的剪辑并没有告诉我们具体是在哪间酒吧,因此2013的Gary也是把这段记忆搅在一起,并没有严格按照1990“可能”的时序。
1990/2013——“我们醉了”。
酒吧名字直译就是“老朋友”。
3. 闻名雄鸡(The Famous Cock)
1990/2013——“我们笑了”。
酒吧名字直译就是“出了名的屌”。
1990/2013——“我们针锋相对”。
4. 交叉之手(The Cross Hands)
1990/2013——“有烈酒”。
酒吧名字直译就是“过过招”。
1990/2013——“有好戏”。
5. 好伙伴(The Good Companions)
1990/2013——“当然了,最重要的还是有酒喝”。
酒吧名字直译就是“大家要一起”。
6. 忠仆(The Trusty Servant)
1990/2013——“我们觉得自己天下无敌”。
酒吧名字启发Gary,“这家伙变走狗”。
1990/2013——Oliver跪了。
7. 双头狗(The Two Headed Dog)
1990/2013——和Sam一起上厕所。
酒吧名字启发Gary,“大战双胞胎”。
1990/2013——双胞胎/双头狗。
8. 美人鱼(The Mermaid)
1990/2013——“有小妞”,西方的美人鱼约等于我们的白骨精。
酒吧名字启发Gary,“有人要色诱”。
9. 蜂窝(The Beehive)
1990/2013——“喝到第九杯,我们开始与世界为敌”。
酒吧名字启发Gary,“这是一个蚂蚁社会”。
1990/2013——“在蜂巢,事情有点大条”。
9¾. 烟屋(Smokehouse)
1990/2013——“那里的一切都很疯狂”。
不用多解释,就是吸嗨了。
1990/2013——Peter跪了。
10. 国王之颅(The King`s Head)
1990——没去 2013——国王之颅。
字幕组翻译错了,他们略过了(blow off)最后三家酒吧,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三家酒吧没有顾客/酒保,因为记忆中就没去过。
剧情只能根据酒吧名字脑补,比如这一间,国王之颅,够直观吧?
11. 墙洞(The Hole in the Wall)
1990——没去 2013——墙洞。
墙上的洞,够直观吧?
12. 世界尽头(The World`s End)
1990——没去 2013——世界尽头。
世界尽头,够直观吧?
总结一下,所有稍微“正常”点的剧情都是1990年发生过的,重要的时间节点和酒吧都是对的上的,在细节上可能有一些出入,记忆嘛,这很正常。
这也是为什么36分钟之后剧情逐渐“失控”,因为喝大了,记忆越来越模糊了呀。
最后三间酒吧没有酒保/顾客,因为没去过,只能靠酒吧名字脑补。
这个故事就是Gary试图圆梦黄金一里,打破重重阻挠(世俗价值观变成了外星势力),却在最后,还是没能喝上最后一杯。
梦没有完满,生活还在继续,未来就仍有希望。
“血与冰淇淋三部曲”的最后一部。
电影讲述在疯狂串酒吧喝酒的20年后,五个从小就是死党的酒鬼重新聚首。
让他们聚集到一起的原因是,他们当中的一个朋友准备再来一次马拉松喝酒大战。
他带着自己的好朋友回到故乡,并且决定寻找到那个只在传说中出现的酒吧“世界尽头”。
然而他们发现,酒吧和小镇已经悄悄被外星人占据,于是一系列疯狂搞笑的事情开始发生。
老实说第一遍看完没感觉,觉得完全够不上前面那两部的点,疯子一般的故地重游,完全无法理解为什么不在知道不对劲的时候离开。
第二遍看见男主两人在最后一家酒吧里打架的时候想着这也未免太厚积薄发,就为了一句我只剩下这个了。
他发疯的想要回到那个什么都不知道只觉得自己是宇宙之王的日子。
所以所有的铺垫都为了最后真相大白的镜头:如果一切都回到那一天,你愿不愿意只保留你的记忆,在一个新的,年轻的躯体里重新来过。
男主站在真相面前。
真相是十八岁的他居高临下的望着满脸皱纹憔悴荒芜的他,你愿意么,他问。
那个年轻的躯体,皮肤光滑,脸上没有皱纹,新鲜如同刚出生。
他毁掉了那具年轻的躯壳因为他是疯子和神经病他确实是。
他把精神病院住院的手环和割腕的纱布好好的隐藏到他亲友发现的前一刻。
你需要帮助我有帮助!
你知道帮助是什么?
就是一群人围成一圈讲生活糟糕透了。
伙计,一个人如果从来没有清醒过他怎么说自己喝醉了?
可是我不想清醒!
重新更改评价,只因为我发现我没有办法在那个选择题里选择拒绝。
这是“血与冰淇淋”系列的第三部。
看到这个不正经的系列名,大概也能想到是什么调调的片子了吧。
没错,这是部cult电影,充满了无厘头恶搞和低俗元素,一眼看上去很像渣片,不过如果你喜欢“僵尸肖恩”或者“Hot Fuzz”的话可不要错过,他们是一脉相承的,都是从半截毫无预兆的跳转神展开,以非典型的结尾收场。
最后一本正经的外星人也被搞得没脾气,忍不住来了句“fuck it”,笑死我了!
话说这几个哥们真是很有性格,听说有部僵尸电影邀请他们去客串,本来想给他们几个路人角色,但是他们坚持一定要演僵尸,而且是被机枪打的稀巴烂那种...如果你喜欢这部片的话,相信下面这几部你也会喜欢的:僵尸肖恩,热血警探,外星人保罗,歪小子斯科特。
在进入第12个酒吧之前,很好看,好玩,好笑,动作戏可以,喜剧拉满。
加里和女主角对戏,那些骚话和耳光很到位让我喝完最后一杯还好是部喜剧片,如果是部正经的电影肯定会让观众不满都大难临头了还不肯开车逃走非要这么执着以至于坑队友反正是喜剧就不较真了看个乐加里一路潇洒看得挺欢快的可惜到了电影应该最后高潮的时候,反而拉跨了想搞点讽刺人类离不开网络和人类破坏地球的深度,结果这个深度还不如不搞,纯粹的继续爆米花娱乐下去都比这好网络先是觉得加里和朋友不能代表人类所以坚持改造,后来觉得加里他们没救了等于人类没救就放弃人类了,嗯,自相矛盾以及网络居然自我毁灭了?
不是在宇宙已经改造了很多星球了吗,就这样都不管了?
人类创造的网络还扩散到全宇宙了也挺离谱的这网络的设定改成外星人多好怪不得不拍外星人拍网络,是为了结尾描述没有网络的人类世界可结尾不仅画蛇添足还跟没学过历史似的没有网络,人类居然倒退了这么多?
然而网络诞生之前,人类照样有了汽车火车,照样有电影有好吃的垃圾食品,男的照样西装,女的照样华丽的裙子和丝袜高跟鞋最后结尾不如疯个痛快喝完最后一杯三个火枪手和三个没被改造的人一起杀出重围比这想搞深度又不出来反而四不像的结尾好多了血与冰淇淋三部曲看完了热血警探>僵尸肖恩>世界尽头西蒙佩吉这种风格的喜剧片挺好看的
相当平庸,可能对血与冰淇凌期望太高了,从头到尾就只有西蒙一个人瞎折腾自high...
嘴炮征服世界了之後也不一定會變更好,至於圍攻酒吧翻柵欄什麼的還是濃濃的殭屍肖恩即視感。
pierce brosnan好帥...
从头到尾就是一个神经病酒鬼的闹剧,有说是喜剧的童鞋是脑残吗?完全没看出哪里有笑点。硬惹着终于看到小镇上有怪异现象了,可还是无聊得要命,看到结束也不知所云。主题何在?一个神经酒鬼拯救了人类吗?废话太多太多,漏洞也一把一把,毫无美感、意义的垃圾电影!
结合了《僵尸肖恩》变种人和《热血警探》沦陷的小镇,还加了科幻元素,EdgarWright真的玩很疯。
好乱 外星人造的动智能克隆人却连个探头都装不来 征服了n个星球的文明最后被几个醉汉说服 神马东西
看前面真以为是五个中年男人的“致青春”,谁知重口味的男厕大战之后成了僵尸科幻。“血与冰淇淋”三部曲中间那部热血警探没看,但这一部确实跟僵尸肖恩一个调调。即使不放在三部曲里面成系列看,这电影也足够优秀了:对young的怀旧直戳要点、放弃治疗的英式幽默、改变与拒绝改变、愤青味重的英伦摇滚
那种完全戳中点的冷幽默越来越少了,对类型片的突破和创新倒是仍然见效,高潮部分的无厘头险些失控让我捏了一把汗,结尾终于又找回了点僵尸肖恩的新奇感。
剧情太扯了太贱了好么??但我竟然从中看出了一丝深意和悲凉。还是老道理,切莫饮往昔之水,切莫执着于往日的欢愉,从物理学角度来说,时光逆流一定引起紊乱。一味沉溺过去,你将已当下的毁灭作为交换的代价!
5/10。坐拥《天外魔花》一模一样的外星人设定和类型大拼盘,再佐料点老掉重弹的人生价值能成怪咖蒙人冰激淋,结尾全宇宙无语,成功颠覆了我可怜的智商驱间,不过我觉得纯粹是唬人,给两星确时少了点,毕竟续集这东西大多都是消费前作品牌和老梗,全程无笑点创意匮乏只能靠卡司耍贱强撑。 @2014-04-07 11:20:15
英国电影总是让人惊喜不断,因为不会像老美那样的流水线作业顺下来,总是一波三折的让你喘不过气来,结局太简单了,对骂了两句就把外星人骂跑了,台词真是够功夫,够好玩够带劲,猛不丁的还能出来几句至理名言,比如你没有醒过,你怎么知道你是醉的呢
那种贯穿了整部《僵尸肖恩》、半部《热血警探》的独一无二的睿智和幽默,到了这儿恐怕只能去最后10分钟里面找;西蒙和埃德加的自娱自乐,连尼克都没太入戏。演员表里面”健身教练(26)“泥垢!
三部曲三部曲,三场的第三部,这个设定,我无法接受了,难道互联网是外星人~~~
这种几乎算是生硬的怀旧还真是没完没了,最后疯狂的外星阴谋论还算提神,不过依然流于矫情,英国人的普遍文化素养令人敬佩,但那种自命不凡的“胎里横”也总让人觉得坐立不安。
好基友一辈子 人人心中一个长不大的自己 渴望自由 不愿被社会妥协 看似幼稚但着实令人向往。simon nick黄金搭档 但是这个系列越到越来越无趣了。。。对了 少年gary king so cute~
一句话概括“血与冰淇淋三部曲”:屌郎当好兄弟莫名其妙深陷异族包围。《僵肖》还是其中之最。
Zum ersten Mal in Deutschland ins Kino gehen, und...der Film ist auf Deutsch!!! 除了片尾的可爱多,中间跳院墙未遂,其他密密麻麻的点都因为德语太烂get不到。Aber注定是永生难忘的一次观影经历,没听懂也该直接给五星;25.11.13 终于看了原版,是三部里最伤感的一次了吧,我接受到老还天真的自己
为什么评分这么高…是不是受了前两部作品的影响…这部我感觉剧情完全就乱套了…越到后面越失控,看完后感觉自己看完了两部电影…
各种类型片的糅合,最后的结果是四不像,让人觉得西蒙埃德加他们只是在任意开脑洞,所以,作为观众的我们,根本不用认真对待?因为只是个joke?所以主人公们的坚持/追求/需求/情感都显得苍白可笑。我越看越疲,越看越不耐烦,越看越不在乎主人公们的命运/情绪/转变,只想着,哦。你玩得开心。
看了试映,从头到尾都是simon闹腾,第一段铺垫,第二段喝酒,第三段打怪,最后谈判解释了荒诞不羁的全片内涵,当然散场时也可认为全是某精神病人脑海中的幻想,如果您还记得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