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旅居在莫斯科的美国大男孩遇到一对美国小女生,四人一见如故情投意合,正准备好好游玩观景谈情说爱之时。
却发现莫斯科红场天空幽灵浮现,一阵恐慌万状四处躲藏过后,人们知道那是邪恶的外星生物降临地球。
它们不仅可以遁形于虚无,还可以把人类瞬间蒸发消失于无形。
历经九死一生的逃离过程和绞尽脑汁的想尽应对方法,一场世纪末大恐慌式的外星人入侵地球就此惊险上演。
不要觉得此片会带来多大惊喜,与《洛杉矶之战》有得一拼,大构想小场面或大气概下的小科幻。
尽管末日情节浓重,整个地域空城一片,但所有激情都被消耗在东躲西藏的躲猫猫过程当中,根本毫无高智商大科幻可言。
又没有像《全民超人》那样的大明星加盟,沦为不折不扣三流影片也就理所当然。
从几部失败的国产合拍片可以看出,俄罗斯的合拍片之路走的也并非一帆风顺,就算是科幻想象,也会因为巨大文化差异而出现水土不服的正常现象。
如果说看不到的外星人算是科幻片中最大创意的话,那在恐怖片中就太小儿科了一点,对观众来讲,唯一新奇的要属大白天捉鬼的那种明亮感是前所未有的恐惧体验。
现实中90%以上的外星人现象,也许真的只是一种自然现象而已。
莫名的亮点、球状闪电、雾状光圈,这些再自然不过的自然现象被富有想象力的编剧们浮想联翩,想象出外星人降临地球的种种事迹也算是顺理成章的桥段。
让人们在大白天中一惊一乍的吓唬人,没准会是未来影片中科幻与惊悚的新型组合体亦为可知!
赫然想起,原來2011年底我看了最後的一部電影以後,還沒記錄下來。
話說,被冠以,“用最省的預算,拍最棒的特效”的導演。
Timur真的是當之無愧。
當年Night Watch系列的俄羅斯電影,拍出了讓我驚艷兩個字。
從此對俄羅斯電影改觀,不再是愛森斯坦的《波坦金戰艦》、《十月》,或者亞歷山大蘇古諾夫的《母與子》、《父子迷情》等等講究蒙太奇、長鏡頭、壓抑情緒、悲愴情感的經典名作。
而是絢麗奪目,吸引眼球的魔幻帶點科幻的超現實電影。
從此也愛上了導演的這類電影。
真的很著迷。
看了《夜巡著/守夜人/決戰夜》不夠,馬上再一部《日巡者...》還是不夠,便買了原著小說的中文譯本收藏。
一直期待著導演趕緊把第三部曲,第四部曲拍出來。
一直等,等不到!
然後,消息傳來,導演被請到好萊塢拍片去了。
接著,《通緝令》就面世了,還是用我喜愛的Angelina Jolie飾演。
在一部迫不及待的希望看到二部曲的電影。
也是一直等,也等沒有!
一直到《至暗之時》,終於在海報上看到導演的名字。
雖然只是電影的監製,其風格也連接了導演的無窮創意。
雖然故事並沒有到一個很特別的階段,還是保留了酷炫的特效。
導演還不吝嗇的介紹了俄羅斯部分城市的美景。
但是最讓我興奮的消息是,2012導演終於有電影要上映了,也是改編自小說的,《吸血鬼獵人林肯》。
期待的時候,大家不妨望梅止渴,到電影院支持《至暗之時》。
至暗之时的翻译先赞一个。
本片定位应该是一个外星人入侵的科幻惊悚灾难片,但是一点不惊悚,场面也不过宏大精细,外星人的设定吐槽点超级多,权当二流科幻电影消遣可以看看。
唯一点亮点5个主人公塑造的比较丰满,加上几个不错的细节处理。
ben也是很现实的IT科技人才,脑子聪明,实际分析能力一般,亮点不多。
skyler很自私很自我,不过还算诚实的自我批评和最后掩护队友逃脱,很现实的一个角色,早死早超生的设定也是预料之中的事。
Anny悲观胆小懦弱,逃命中一直有所体现。
地下室中的无助,大使馆中的紧张,skyler死后的绝望,最后她自己的死也是自己的责任,还还是电工叔叔,和可爱的猫猫。
肖恩的乐观勇敢果断,实际分析动手能力超强,基本是本片的所有亮点。
很有说服力,无论是言语,还是行动。
娜塔莉也是毫不逊色,安慰队友,果断勇敢,而且人也漂亮。
亮点1.anny和本死时,分别对娜塔莉和肖恩做静止式特写 突出人物的悲伤。
2.俄国士兵团战外星人,配合很赞。
3.俄国队长,"I can go no further,I have Moscow at my back",虽然有卖弄的噱头,但是还是很让人感动,尤其是末日十分。
堪称本片最大亮点。
4.微波枪很是给力,不得不说高手再民间啊!
如题所有镜头采用3d摄影机直接拍摄,所以是最直接的真3d影片,其中的特效部分和外星人因为是电脑特效所以自然也是真3d.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审美疲劳,今年的“外星人入侵”电影格外多——《超级8》、《牛仔和外星人》、《街区大作战》、《洛杉矶之战》(甚至《变3》某种程度上也包括在内),现在又有了这部由提莫·贝克曼贝托夫制片、克里斯·戈拉克导演、埃米尔·赫斯基主演的《至暗之时》。
如果你觉得上面那些电影的长相奇怪的高大外星人实在没新意的话,请看看这部《至暗之时》,因为其中的外星人是不可见的。
故事以几个美国年轻人在莫斯科旅游的时候遭遇外星物种对地球大城市的围攻,看起来外星人来此是为了我们巨大的能源力量,而最可怕的是,他们是隐形的,但任何碰到他们的人类都会因此“蒸发”。
从预告片来看,《至暗之时》虽然成本只有4400万美元,保持了提莫·贝克曼贝托夫从《守夜人》到《通缉令》一贯华丽和“花小钱办大事”的风格。
而本片导演克里斯·戈拉克更是艺术指导出身(他曾为《搏击俱乐部》、《少数派报告》做设计),两强合作,让《至暗之时》在视觉效果上很是醒目,尤其是人类被外星人力量“蒸发”的场面张扬且卡通。
外星人来的没逻辑故事发展的没逻辑没有任何有意义的道理,除了那位俄罗斯肌肉男的一番话……总之,真心烂片
影片中唯一比较大牌的就是奥莉薇·瑟尔比吧?
其他的演员完全可以算是二线。。。
电影的感觉一般,影片要到结束的时候还出现了俄罗斯四武士,我x。。。
我有点被雷翻了。。。
虽然该片仅有5分,但我还真是喜欢上这片子了。
外星人终于摆脱了传统外貌,不再是长得一个德行的章鱼外星人,虽然褪去保护层也可以被物理攻击,但好歹是有了进步了。
不过形态虽变了,但尺码仍和我们匹配,还是惯性思维。
主角不是无敌了,死了三两个主角,对于剧情绝对有正面作用。
不知道是不是瑞典人得罪导演了,安了个这么一主儿。
想不到老美竟然将舞台放在了莫斯科,太少见了,莫斯科风光也不错,最后的那些硬汉也很给俄罗斯长脸,还有笼子里的爷爷。
最后有点儿《独立日》的感觉,但明显投资相差较大,没法做出更震撼的场面。
应该会有续集的,90分钟太短了。
好的电影和烂片之间的区别还是颇为明显,好的 电影条理清晰,内容充实,角色形象生动特点也较为鲜明;而烂片则相差较大,整部电影看下来,索然无味,内容干巴巴的像是夹生的饭菜令人不想多尝,角色台词也同样是生硬而失真。
而这部电影可谓集中了这些烂片的特点。
外星题材的电影并不算少见,诸如世界大战、科洛佛档案、还有异形系列等,但这部电影里头的对外星生物设定却也不尽相同,隐形、电磁防护罩等,相比较而言也可以说是有创新之处。
电影的败笔不在于题材,而是整部电影下来看不到一个较为逻辑合理的情节。
躲在地下就能躲过一劫,过一会儿玻璃能阻绝外星生命的感知,到后面又得靠铁笼子了,我说你的设定能不能有个谱啊,还有那位手持微波枪的哥们,别摆Pose了,赶紧射撒...无语了,俄罗斯人的脑袋还真是好哄啊,三言两语就骗来几个免费的苦力加保镖。
剧中演员的表演也是平淡无奇,几位配角或者次要角色则更是生硬无趣,也是这部电影的一大败笔。
不过除了这些缺点之外,我还是比较喜欢电影中的那些空旷无人的街头场景,有点像Will smith的我是传奇中的片段,空旷,残破,有些末日降临的感觉。
from微信订阅号[野评人]这是一部乏善可陈的低成本科幻片,细节上存在不少牵强附会和前后冲突的地方,不过它也让我有两样收获。
一、法拉第笼<图片5>影片中,男女主角一行逃到第一个有活人生存的地方,就是理工科大叔谢尔盖打造的这座电磁屏蔽房,被称之为[法拉第笼]。
法拉第笼是什么东西呢?
法拉第笼是以电磁学的奠基人、英国物理学家迈克尔·法拉第的姓氏命名的一种用于演示等电位、静电屏蔽和高压带电作业原理的设备。
它是由笼体、高压电源、电压显示器和控制部分组成。
其笼体与大地连通,高压电源通过限流电阻将10万伏直流高压输送给放电杆,当放电杆尖端距笼体10厘米时,出现放电火花,根据接地导体静电平衡的条件,笼体是一个等位体,内部电位为零,电场为零,电荷分布在接近放电杆的外表面上。
表演时先请几位观众进入笼体后关闭笼门,操作员接通电源,用放电杆进行放电演示。
这时即使笼内人员将手贴在笼壁上,使放电杆向手指放电,笼内人员不仅不会触电,而且还可以体验电子风的清凉感觉。
这是因为人体触电的原因是身体的不同部位存在电位差,强电流通过身体,此时手指虽然接近放电火花,但放电电流是通过手指前方的金属网传入大地,身体并不存在电位差,没有电流通过,所以没有触电的感觉。
在使用特斯拉线圈时,法拉第笼是玩家的一大屏障,通过它,玩家在笼中能够近距离接触特斯拉线圈而不会被电到。
最后一句是不是让你想起一部经典电影里的一个场景?
没错,就是诺兰大神的《致命魔术》。
<图片1>所以,所谓的法拉第笼其实就是让笼内的电磁波无法逃逸,笼外的电磁波不能进来,这样一来,影片中的怪物就察觉不到他们的存在,也攻不进来了。
二、维诺尼卡奥泽尔娃这个就无需多言,直接上图了。
<图片2><图片3><图片4>最后整体上说一下此片的观感。
作为一部制作和发行都是美资公司的片子,这部片最让我意外的地方是,死了两个美国人,一个奥地利人,和一个俄罗斯人。
一开始我以为最多死一个美国人,然后来很多俄罗斯人帮助美国人逃离险境,而自己命丧虎口,这种感觉从主角们来到谢尔盖家(也就是法拉第笼)开始,到自卫反击队出现达到峰值。
但是影片并没有让战斗民族死于非命,反倒让只会哭啼的女二和温雅冷静的男二(均为美国人)早早领了便当,这种不同寻常的死法让本片显得不那么落俗和因循守旧。
此外,影片将故事发生地设置在莫斯科,有一股异域风情。
但是影片把过多的精力放在了逃跑和打怪上,对怪物的来源和毁灭莫斯科的目的只一句带过,没有作充分的解释。
虽然作为一个资深影迷,我能够根据稀少的线索自行脑补,但那是基于观看其他科幻片积累下来的经验,实际上我还是希望导演有自己的一套自圆其说,但导演似乎不在乎这一点。
那么问题就来了:难道你只是想你让我看平平无奇的特效吗?
因为人物也实在没什么深度……如果你片荒,那就看看这部片子吧。
虽然整体上没什么大意思,但过程戏还是很抓人的。
OliviaThirlby
外星人又入侵地球啦!人类瞬间就变成了灰烬.这部电影干净得没有什么创意,你可以在其中看到很多这类电影的影子.
看吐槽好欢乐
没剧情没演技.
大家都莫名其妙的死去。。还都死得不明不白的。。~
就感觉俄罗斯挺好看的~
这种死法很环保,外星人还是看不见的好,直到男一号死了我才知道原来他是男二号。。。。
视觉上有些想象力,有几场戏气氛不错,但整体节奏感太糟了,没想到编剧竟然是Leslie Bohem(《铁甲钢拳》、《幽浮》),几个年轻演员的存在感也很差,但最最致命的,是外星人的存在感问题。前车之鉴。
各种粗糙啊!故事、人物、特效、节奏,全都是三流美剧水平。要不是看不见的外星人能点灯泡这个点子还算有趣,我都想给1星了。
美俄大战外星人
预告片剪辑的比电影好看,外星人像火花一样初登场,入侵地球。但是本片没有什么逻辑。
SB伪科幻大片
快看 咻~(@^_^@)~
太棒
不错的小成本科幻片。1外星生物的形态设定和攻击模式很有意思;2末日下的莫斯科氛围营造的很成功;3故事很俗,限于成本只展现作为普通人的主角一行一路逃亡的过程,反而做到简洁明了不冗长;4几个俄罗斯大叔发挥战斗精神和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很加分。
电影院看的3Dimax,喜欢灾难片
比想象的好,差不多的烂。
挺好的一个外星人入侵创意,拍出来的剧情一坨便便。
没感受到高潮就结束了 无法满足啊
就结尾字母那首The Uprising-Pilot Hill凑合